花卉学大纲名词解释
花卉学

《花卉学》一、名词解释1、出生起源中心:栽培植物的原始起源是遗传类型多样、分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性状并出现原始栽培种、近缘野生种的地区,也称出生起源中心。
2、次生起源:部分物种被引入新的地理条件下发生突变或杂交后产生新的类型或品种,形成栽培种和品种的次生起源中心。
3、水生花卉:水生花卉包括水生及湿生的观赏植物。
4、生物学零度:芽萌发的温度。
5、积温:固定温度范围内积累天数的总温度。
6、春化作用:许多越冬花卉和多年生木本花卉,冬季低温是必需的,这种必需温度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
7、温室:是覆盖着透光材料,带有防寒、加温设备的建筑。
8、花卉繁殖: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的植物后代,繁衍其种族和扩大其群体的过程和方法。
9、种子的休眠: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处于适宜的发芽条件下仍不正常发芽称为种子的休眠。
10、嫁接繁殖:把两株植物的各部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嫁接植株的下部分为砧木,上部分为接穗。
11、分生繁殖:是植物营养繁殖方式之一,是利用植物基部或根上产生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12、压条繁殖:是指枝条在母体上生根后,再和母体分离成为独立新株的繁殖方式。
13、植物组织培养:用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在玻璃容器内进行繁殖新个体的方法,称为组织培养。
14、花卉学:是研究草本及木本花卉的分类,繁殖,栽培及应用的科学。
15、光周期:是指光照周期长短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
16、花卉: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卉是草的总称。
花卉指的是花花草草,也就是开花的草本植物。
17、园林花卉:是指适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包括一些野生种和栽培种及品种。
18、园艺植物的繁殖方法: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组织培养,孢子繁殖。
19、实生繁殖:用种子(胚培养)来繁殖新植株的过程。
实生苗:用种子(胚)繁殖而得的苗木。
20、影响寿命的环境条件:湿度,温度,氧气,生物因子(病虫害)。
花卉学——精选推荐

花卉学⼀.名词解释1.花卉:⼴义---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包括⽊本和草本;狭义--具有观赏性的草本植物2.⽆性繁殖:⽤花卉营养体的⼀部分为材料,利⽤植物细胞全能性⽽获得新植株的⽅法3.光周期现象:植物某个发育现象的发⽣需要⼀定的光周期的现象。
4.花卉保护地:运⽤风障,温室,荫棚等花卉栽培设施,以及其他设施,创设的花卉栽培环境。
在保护地上进⾏的花卉栽培,称花卉保护地栽培。
5.春化作⽤:某些植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个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这个低温周期叫春化作⽤。
6.花卉⽣长年周期:花卉在⼀年中进⾏有节奏的形态和⽣理机能的变化,即有⽣长期和休眠期的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称为。
7.C-N学说:C-N率表⽰植物体内碳⽔化合物的含量。
植物体内含N化合物与同化醣类含量的⽐例是决定花芽分化的关键,当含N化合物少,同化醣类含量多时,有利于花芽分化8.成花激素学说:认为花芽分化是由于成花素的作⽤,以花原基的形成为基础。
⽽花原基的发⽣是由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导致的。
9.花卉营养缺乏症:在花卉⽣长过程中,由于缺少某⼀营养元素,在植株形态上呈现出⼀定的病症的现象。
10.草坪:在园林中栽植⼀些具匍匐状,低矮,质优,扩展性强的⽲本科植物和少量莎草科植物来覆盖地⾯,形成地毯⼀样的致密地⾯覆盖层,这种绿地称为。
11.地被植物:覆盖在地表⾯的低矮植物。
花境:⼀种带状⾃然式的花卉布臵。
12.花坛:指有⼀定⼏何图形的种植床,床内布臵各种⾊彩艳丽或纹样优美的花卉,形成⼀幅显⽰群体美的平⾯图案美。
⼆.填空题1.世界5⼤著名切花唐菖蒲(线性易插花检测氟化物)、康乃馨(⾹⽯⽵)﹑⽉季﹑菊花﹑⾮洲菊。
2.中国⼗⼤名花牡丹(⽊本)⁄芍药(草本)、菊花、梅花、荷花、兰花、杜鹃花、⼭茶花、⽉季、桂花、中国⽔仙。
3.西晋的《南⽅草⽊状》是我国最早的⼀部地⽅花卉园艺书籍;第⼀部插花专著是王象晋的《群芳谱》 ; 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陈淏⼦的《花境》 --记载繁殖法和栽培法,是公认的最可贵的花卉书。
花卉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7个)1.花卉:凡是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并经过一定的技艺进行栽培和养护过的植物,有观花、观叶、观茎、观根的或闻其芳香的,包括在花卉的范围内。
2.促成栽培:即通过人为地控制环境条件,应用栽培技术、药剂,使植物改变自然花期,开放不时之花。
其中比自然花期提早的栽培方式称促成栽培。
(抑制栽培)3.初生起源中心:遗传类型多样、分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性状,并出现了原始栽培种、近源野生种的地区。
4.春化作用:有些植物种子萌发期间须经过一定低温才能萌发开花的作用。
5.光周期效应:适宜光周期诱导的效果可以在植物体内保留而不致消失,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效应。
6.光敏性植物:二、填空题水仙石蒜科王莲睡莲科香石竹石竹科马蹄莲天南星科郁金香百合科唐菖蒲鸢尾科月季蔷薇科牡丹芍药科四大鲜切花:月季——蔷薇科菊花——菊科唐菖蒲——鸢尾科香石竹——石竹科生长发育三个时期:种子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根据光照强度分为:阳性花卉、阴性花卉、中性花卉根据光照长度分为:长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中日照花卉土壤消毒(热力消毒、药剂消毒、日光消毒),大棚常用蒸汽消毒1、云南八大名花:山茶、杜鹃、兰花、玉兰、报春花、百合花、龙胆花、绿绒蒿。
2、中国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3、环境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元素,气体,生物因子4、温度三基点:最高温、最适温、最低温。
5、设施:温室、塑料大棚、冷床与温床、荫棚、风障以及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各种机具和容器等。
6、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以美国为主的北美洲,以荷兰、德国为中心的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
7、世界三大花卉生长国:荷兰(出口最大)、日本、德国8、花卉分类按生态习性分:①一、二年生花卉:②球根花卉:鳞茎类:茎短缩为圆盘状的鳞茎盘。
按外层有无鳞片状膜包被分为有皮鳞茎和无皮鳞茎(前者郁金香、风信子、水仙、石蒜后者百合、大百合)球茎类:地下茎短缩膨大呈实心球状或扁球形,其上有环状的节,节上生膜质鳞叶,球茎有发达的顶芽,抽叶开花。
花卉学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是生物有机体以及赖以生存在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确切地讲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类群、种内遗传变异和他们生存环境的总称。
2、一年生花卉:种子发芽后,在当年便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而枯死的为一年花卉。
3、二年生花卉:种子发芽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到次年春夏才开花结实,完成生命活动周期,其实生活虽不足一年,但跨越两个年头,又称越年生,这种花卉称为二年生花卉。
4、花芽分化: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
5、长日照花卉: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必须长于一定时间(一般在12h以上)才能正常形成花芽和开花。
6、短日照花卉:要求每天的光照时间必须短于一定时间(在12h内)才有利于花芽形成和开花。
7、日中性花卉:对光照时间长短不敏感,只要温度合适,一年四季都能开花。
8、阴性花卉:具有较强耐阴能力和较低光补偿点,在适度荫蔽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强光照射的花卉。
9阳性花卉:喜强光,不耐荫蔽,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在阳光补足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花卉。
10、花卉营养贫乏症:在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当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时,植株形态就会呈现出一定得症状,这称为花卉营养贫乏症。
11、非侵染性病害:又称生理病害,主要由于水分、温度、光照、矿质元素等过多或不足所引发的,因未受病原侵染,所以无传染性。
12、侵染性病害:由病毒、细菌、真菌、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寄生所引发的,具有传染性。
13、春化作用:许多越冬花卉和多年生水本花卉,冬季低温是必需的,这种必需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的现象,称春化作用。
14、花卉栽培设施:人为建造的适宜或保护不同类型的花卉正常生长发育的各种建筑及设备。
15、温室:覆盖着透光材料,带着防寒,加温设备的建筑。
16、温床:除利用太阳辐射热外,还需人为加温的花卉栽培设施。
17:冷床:不加温只利用太阳辐射热的花卉栽培设施。
18、花卉繁殖:通过各种方式产生新的植物后代,繁衍其种族和扩大其群体的过程与方法。
花卉学大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狭义)花卉: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即草本观赏植物。
包括观花的草本植物和非观花的草本植物。
2、(广义)花卉:花、果、叶、枝等器官或植株整体具有观赏价值的各类植物。
3、花卉学:是以草本花卉为主要对象,研究其分类方法、应用方式、生育条件、繁殖手段及栽培与养护技术等综合性知识的科学,也称花卉园艺学。
一、名词解释1、四大切花:菊花、月季(所谓的玫瑰)、唐菖蒲(剑兰)和康乃馨(香石竹)是世界四大切花。
(非洲菊为第五大)2、切花花卉:花枝或茎叶等可供剪切作离体装饰利用的观赏植物,即其材料可供瓶插水养或制作花束、花篮、花圈的花卉一、名词解释1、温度三基点: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被统称为温度三基点。
2、有效积温:是指某时期内日有效温度(植物开始生长的温度)的总和。
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乘以持续天数所得的数值。
3、春化作用:植物在个体发育的某一时期需要经历特殊的低温刺激才能正常生长与开花,这种低温对植物成花的促进作用称春化作用。
4、光周期现象:每日光照时间长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尤其是影响花芽分化与开花的现象叫光周期现象。
5、长日照花卉:在每天光照时间长于一定时数且达一定天数的条件下分化花芽或开花的花卉。
6、必要元素: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有60余种,但只有N、P、K、Ca、S、Mg、Mn、B、Cu、Zn、Mo、Cl、Fe、及C、H、O共16种是植株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称必要元素。
一、名词解释1、花卉栽培设施:指具有改善花卉生长环境作用的人工建筑和设备等。
也称保护地。
2、温室:覆盖着透光材料,具有调控温度作用、且用于栽培植物的人工建筑。
3、冷床:冷床(含塑料拱棚)又叫阳畦,是完全利用太阳的光照和地温,而无任何人工加温设备的苗床。
一、名词解释1、中耕:在花卉生长期间对植株株行间的表土进行锄松。
2、基肥与追肥:基肥——在种植前施入土壤根系分布层的底肥;追肥——为弥补土壤肥力与基肥之不足,在花卉生育期间追施的肥料。
花卉学名词解释

【草本植物】(herb)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地面上没有宿存的茎。
【插花】(flower arrangement)以切花为材料,经过设计将花材进行剪裁、造型,再插入容器中所创作的一种装饰品。
从类型上可以分为钵花、花环、花篮、花束、瓶花等;从用途上可以分为礼仪插花、艺术插花等;从花材上可以分为干花插花、鲜花插花等;从风格上可以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等。
【干花】(dry flower) 亦称干燥花。
是将人工培养或野生状态的花卉经过干燥处理后所获得的一种花卉装饰品。
干花生产始于17世纪初的欧洲,自1950年后,干花在世界上日趋流行。
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保持自然姿色的天然干燥花,二是经过人工处理的手工干燥花。
【根系】(root system)植物地下部所有根的总称为根系。
其一般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直根系有发达的主根,而须根系没有发达的主根。
【灌木】(shrub)一类不具主茎的,比乔木小的木本植物。
红瑞木、连翘等植物均为灌木。
【果】(fruit)被子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之后,由雌蕊或有花的其它部分参与而形成的,具有果皮与种子的器官。
【花】(flower)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在一个缩短的轴上,具雌蕊或雄蕊,有时两者兼备。
【花卉】(ornamental plant)花草的总称,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木本植物。
花卉一词最早出现于589~636年间的《梁书·何点传》中:“园中有卞忠冢,点植花卉于冢侧”,以后在中文文献中较少出现。
自20世纪20年代,“花卉”一词随同日本园艺书籍又传到中国,其应用也日渐普及,现花卉已成为观赏植物的同义词,在很多场合下可以通用。
【花期】(anthesis)指一朵花所开放的时期,亦指一种植物群体花朵所开放的持续时间。
【花葶】(scape)指一个无叶的总花梗。
【花序】(inflorescence)是指花在茎上的着生序列。
花序可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两类。
前者花轴下部或外围的花朵先开,逐渐向顶端或中心发展,花轴可继续向上生长。
花卉学名词解释

花卉学:以花卉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术、栽培设施以及病虫害防治、花卉的装饰与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及操作技术的一门学科。
花卉产业:指将花卉作为商品,进行研究、开发、生产、贮运、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一年生花卉:在一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
二年生花卉:在二年内完成其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直至死亡的生命周期。
宿根花卉:宿根花卉是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连续生长,多次开花、结实,且地下根系或地下茎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花卉。
球根花卉:球根花卉也属于多年生草本花卉,是宿根花卉的一种特殊类型。
木本花卉:指花灌木或小乔木,以及传统的盆栽木本花卉。
生长期和休眠期:花卉在年周期中表现最明显的有两个阶段,即生长期和休眠期的规律性变幼年期:幼年期是指花卉生长到一定大小或株龄时才能开花,把到达开花前的这段时期叫花前成熟期。
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在个体生育过程中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低温周期,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发育,即引起花芽分化,否则不能开花。
这个低温周期叫春化作用,也叫感温性。
光周期作用:指光周期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
碳-氮比学说:C/N比高的,花芽分化得多。
开花激素学说:花芽分化即花原基的形成是由于植物体内各种激素趋于平衡所致。
花芽分化:花卉的花芽分化在其一生中是关键性的阶段。
花芽的多少和质量影响观赏效果和种子的生产。
花卉栽培设施:指人为建造的适宜或保护不同类型的花卉正常生长发育的各种建筑及设备。
温室:覆盖着透光材料,带有防寒、加温设备的建筑。
有性繁殖:就是由种子培育成新植株的方法,又叫种子繁殖。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利于花卉的生长。
无性繁殖也(营养繁殖):它是利用花卉的营养器官的一部分,使之发育为新植株的方法。
压条繁殖:枝条先在母体上生根后,再和母体分离成独立新株的繁殖方法扦插繁殖:植物的营养器官脱离母体后,再生出根和芽发育成新个体,称为扦插繁殖。
花卉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长: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一般指营养生长,包括种子萌发生根、茎、叶
器官的出现和生长
●分化:即发育,指植物体的质的变化,如成花、开花、结果等
●光周期现象:植物对光照长度发生反应的现象。
●春化作用: 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脱春化作用:春化作用过程没有完全结束前,就被随后给予的高温抵消,则春化作用减
弱或消失。
●高温春化: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花芽分化
●开花:分化发育完全的花芽,在适宜外界条件下,花萼和花瓣打开
●花发生: 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芽或腋芽,而是向成花方向发展,出现花器官原基,形
成花芽
●花芽分化: 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芽,而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
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
●花芽分化的类型: a夏秋分化型b冬春分化型c当年一次分化,一次开花型d多次分化
型e不定期分化型
●保护地:花卉栽培设施和设备所创造的环境。
●温室(Greenhouse):覆盖着透光材料,附有防寒、加温设备的建筑物
●植物休眠和莲座化:植物的生活史存在着生长暂时停止和不进行节间伸长两种状态。
原
因:恶劣的环境条件(强迫休眠)。
●花坛:在具有几何形状的种植床内种植各种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
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花境:以树丛、树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狭义)花卉: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即草本观赏植物。
包括观花的草本植物和非观花的草本植物。
2、(广义)花卉:花、果、叶、枝等器官或植株整体具有观赏价值的各类植物。
3、花卉学:是以草本花卉为主要对象,研究其分类方法、应用方式、生育条件、繁殖手段及栽培与养护技术等综合性知识的科学,也称花卉园艺学。
一、名词解释
1、四大切花:菊花、月季(所谓的玫瑰)、唐菖蒲(剑兰)和康乃馨(香石竹)是世界四大切花。
(非洲菊为第五大)
2、切花花卉:花枝或茎叶等可供剪切作离体装饰利用的观赏植物,即其材料可供瓶插水养或制作花束、花篮、花圈的花卉
一、名词解释
1、温度三基点:花卉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被统称为温度三基点。
2、有效积温:是指某时期内日有效温度(植物开始生长的温度)的总和。
即日平均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乘以持续天数所得的数值。
3、春化作用:植物在个体发育的某一时期需要经历特殊的低温刺激才能正常生长与开花,这种低温对植物成花的促进作用称春化作用。
4、光周期现象:每日光照时间长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尤其是影响花芽分化与开花的现象叫光周期现象。
5、长日照花卉:在每天光照时间长于一定时数且达一定天数的条件下分化花芽或开花的花卉。
6、必要元素: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有60余种,但只有N、P、K、Ca、S、Mg、Mn、B、Cu、Zn、Mo、Cl、Fe、及C、H、O共16种是植株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称必要元素。
一、名词解释
1、花卉栽培设施:指具有改善花卉生长环境作用的人工建筑和设备等。
也称保护地。
2、温室:覆盖着透光材料,具有调控温度作用、且用于栽培植物的人工建筑。
3、冷床:冷床(含塑料拱棚)又叫阳畦,是完全利用太阳的光照和地温,而无任何人工加温设备的苗床。
一、名词解释
1、中耕:在花卉生长期间对植株株行间的表土进行锄松。
2、基肥与追肥:基肥——在种植前施入土壤根系分布层的底肥;追肥——为弥补土壤肥力与基肥之不足,在花卉生育期间追施的肥料。
3、根外追肥:将速效性化肥配成水溶液直接喷洒到植株的叶上的追肥方式,也称叶面追肥。
4、整形与修剪:整形——通过修剪等人工手段改善或改变植株形态;修剪——对植株的枝、芽等进行修整、剪切处理。
5、平茬:平地面将植株地上部分的枝叶剪除。
一、名词解释
1、上盆:指将苗木栽于花盆中的这一操作。
2、倒盆:倒腾、挪动盆花放置的位置。
3、转盆:原地转动盆花的放置方向。
4、翻盆:将盆花自盆中取出,用原盆装新土重新上盆。
5、组合盆栽:几种具不同特点的花卉种植在同一容器里,形成色彩调和、层次分明的盆花。
6、松盆:指给盆土松土,也叫扦盆或签盆。
一、名词解释
1、无土栽培:利用其他物质代替土壤为根系提供营养来栽培花卉的方法,就是花卉的无土栽培。
2、水培:水培就是将花卉的根系悬浮在装有营养液的容器中的栽培方式。
3、基质培:以非土壤基质固定植株根系,通过浇灌营养液为植株提供营养、水分和氧气的栽培方法。
一、名词解释
1、花期调控:花期调控就是指利用某些栽培手段或措施,人为地改变花卉自然花期的技术,又称催延花期或花期调节。
2、促成栽培:使自然开花期提前的栽培方法叫做促成栽培。
3、抑制栽培:使自然开花期延后的栽培方法叫做抑制栽培。
一、名词解释
1、一年生草花: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其全部生活史的草本观赏植物,以及作一年生栽培的多年生花卉。
2、二年生草花:需要二个生长季才能完成其全部生活史的草本观赏植物,以及作二年生栽培的多年生花卉。
一、名词解释
1、宿根草花:地下无膨大变态器官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
2、独本菊:又叫标本菊,为一株一杆、一杆一花的盆栽菊。
3、量性短日照菊花:在非短日照条件下能分化花芽或开花,但短日照对其花芽分化或开花有促进作用。
4、早菊:10月中旬~11月开花,统称秋菊,其中10月上旬开花的为早菊或国庆菊。
一、名词解释
1、球根花卉:具有膨大的变态地下茎或根的多年生草本观赏植物。
2、春植球根:春季栽植、夏秋开花、冬季休眠的球根花卉。
3、秋植球根:秋季栽植、春季开花、夏季休眠的球根花卉。
4、分球繁殖:是指分栽种球产生的籽球。
一、名词解释
1、(广义)多肉植物:植株地上部分肥厚,肉质、多浆的植物,也称多浆或多汁植物。
包括仙人掌类植物和多肉植物(狭义)2类。
2、(狭义)多肉植物:茎或叶肉质、多汁的非仙人掌科植物。
一、名词解释
1、水生花卉:水生花卉泛指生长于水中或部分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在水体中度过的观赏植物。
2、挺水花卉:根或根状茎生于泥土中,植株茎、叶挺出水面的观赏植物。
3、浮水花卉:根或根状茎生于泥中,叶片通常浮于水面的观赏植物。
期末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10)
二、判断(10)
三、填空(20)
四、选择填空(16)
五、问答题(30)
六、应用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