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上报途径

合集下载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及制度一、背景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病人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不利变化,包括意外事件、医疗事故、病情恶化等。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也会对护理质量和护士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的管理和控制,制定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及制度至关重要。

二、目的1. 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2. 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的监控和管理,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 促进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的提升。

4. 建立良好的护理工作氛围,鼓励护理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1. 识别不良事件: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病人出现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不利变化,应立即识别并评估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

2. 及时报告:护理人员应在发现不良事件后的第一时间内,向所在科室护士长或负责人报告。

3. 护士长或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4. 上报护理部:护士长或负责人应在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后的24小时内,将报告表上报至护理部。

5. 护理部审核:护理部对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审核,并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6. 跟踪管理:护理部对不良事件进行跟踪管理,监督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确保措施得到落实。

7. 反馈与改进:护理部根据不良事件的处理结果,对护理人员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四、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1.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人员应主动发现、报告不良事件,并对事件的性质、原因、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记录。

2. 不良事件隐瞒制度:任何护理人员不得故意隐瞒不良事件,一经发现,将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不良事件调查制度:护理部对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责任等,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护理不良事件的制度、上报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的制度、上报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常规治疗护理所产生的预期结果不相符合的非正常事件。

包括给药错误、识别患者错误、输血错误、输液反应、院内压疮、跌倒、坠床、管道脱落/拔出、误吸/窒息、药物外渗、烫伤/烧伤、手术病人/部位错误、运输途中发生病情变化、走失、自杀、猝死、咽入异物、意外伤害、咬破体温计、病人约束意外、使用呼吸机发生意外、火灾、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意外事件等。

二、各科均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发生不良事件后要及时上报并做好登记。

上报方式:口头、电话、书面。

(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开通后按该系统流程进行上报)三、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病区护士长,由护士长及当事人第一时间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四、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由专人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擅自涂改、伪造、隐藏、销毁,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对疑似输液、输血、用药引起的不良事件,护患双方应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签名或盖章,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五、一般不良事件发生后,由护士长负责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后果、处理及防范措施,每月统计后上报护理部;严重不良事件要求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情况紧急者在处理的同时立即报告护理部及院领导。

六、不良事件发生后,护士长应负责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分析,查找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及责任人,汲取教训,制订改进措施并有效落实,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七、护理部将每月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和汇总,并将结果进行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向全院进行匿名通报,让每个护理人员及时汲取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途径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途径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途径
(一)书面报告。

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认真填写报告表后按事件类别及等级分别上报各职能部门。

1、Ⅰ、Ⅱ级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级严重不良事件或情况紧急事件时,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电话上报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置,同时按医院相关部门对差错、事故报告处理制度的程序进行上报,当事科室需在24小时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相关职能部门。

2、Ⅲ、Ⅳ级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报告人在24—72小时内填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相关职能部门。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1、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医务部(内线:2317、2318)。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内线:2302、2303)。

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感控办(内线:2243、2244)。

4、药品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内线:2584)。

5、设施设备不良事件上报设备科。

(内线:2272)
6、服务及行风不良事件上报纪检审(内线:2322、2323)。

7、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内线:2110)。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务部
2012年10月5日。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期间发生的、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事件。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建立健全的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的详细介绍,字数超过900字。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期间发生的、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事件。

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点等。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1. 警告事件:非预期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 不良后果事件:因护理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1. 发生不良事件后,当班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救治患者,同时记录事件经过、时间、地点、当事人等相关信息。

2. 当班护士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24小时内)填写电子版上报单,并交由护士长或安全员审核、签字。

3. 护士长或安全员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24小时内)将电子版上报单传送至护理部。

4. 护理部对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5. 护理部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相关科室,并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时限1. 一般事件: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上报。

2. 严重事件:在事件发生后1小时内完成口头报告,并在24小时内完成电子版上报单。

3. 事故:立即口头报告,并在1小时内完成电子版上报单。

五、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1. 建立健全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明确上报范围、时限、流程等。

2. 加强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识,提高上报意识。

3. 定期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4. 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进行跟踪督导,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流程

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流程

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流程一、概念不良事件是指与患者疾病的自然病程或潜在问题无关的、导致未预期的患者死亡或主要器官功能永久丧失的事件。

广义的定义是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医疗异常事件(即非正常的过程和结局)。

二、不良事件的分级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

1、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4、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报告范围1、可能造成病人残疾或死亡的事件2、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医疗事件3、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4、有助于预防严重医疗差错发生的事件5、其它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隐患四、接收报告部门1、医疗不良事件报医教部2、护理不良事件报护理部3、药学不良事件报药学部五、上报流程1、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1、2级事件,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科、护理部等报告。

同时在1个工作日内填报《医疗质量不良事件报告表》,并提交至医务科、护理部;由其核实结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

2、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3、4级事件,当事人需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在1-2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上交相应职能部门,并提出初步的质量改进建议。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二、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纠纷的预案,预防缺陷、事故的发生。

三、各护理单元应建立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病区的护理缺陷。

四、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及上报流程一、前言护理是医院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医院整体的发展。

然而,随着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护理不良事件,如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疏忽等。

这些不良事件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患者的利益,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成为了一项必要的举措。

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1.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和处理,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护理人员,包括临床护士、技术员等。

3.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院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威胁的事件,包括护理操作不规范、操作疏忽、患者感染等。

4.管理机制医院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由主管护士、感染科医师等组成。

该小组负责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并向领导汇报。

5.管理要求(1)护士应当严格遵守护理规范,规范护理操作。

(2)护士应当保证患者的隐私权和身体权利,并及时告知患者护理操作的目的和过程。

(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护理操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4)医院应当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护士应在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第一时间向主管护士上报。

6.管理措施(1)对于护理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应当建立完善的程序,确定责任人,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警告。

(2)对于护理不良事件,应当做好记录和报告工作,并向患者及其家属作出解释,引起重视。

(3)对于多次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应当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三、上报流程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护士在发现护理不良事件后立即停止护理操作,并向主管护士口头及书面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详细情况。

2.主管护士接到上报后,及时估计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对患者进行安抚,并及时汇报给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白天当班护士向病房护士长汇报、夜班向总值班或保卫科汇报。

2实施相应护理工作流程、预案、程序,同时上报主管医生,积极采取相关补救措施3、保存与实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抚沟通工作。

4相关人员现场了解情况,并跟踪事件发展情况根据具体情况5、护理部向护理部主任汇报情况上报主管院长不良事件内容:1、手术病人识别错误2、病人识别错误3、用药错误4、输血意外5、病人院内走失、自杀6、病人院内跌倒7、静脉输液意外8、意外针刺伤9、使用呼吸机意外10、病人约束意外11、各种管脱12、分娩意外13、药物不良反应14、其他需要上报的意外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自愿报告依据保密性、自愿性、非处罚性、为原则,鼓励从业人员主动报告,2、报告者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他人发生的问题。

如果报告系统采取了匿名的形式,对报告人严格保密。

(1)自愿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身经历的原则陈述事实,不得故意编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2)报告中违法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行为,属于非主观故意,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3)自愿报告人员为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对保障护理安全有贡献的,经护理部讨论决定给予适当奖励。

(4)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分。

3、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具器具均要妥善保管,医患双方封存签字保管。

不但擅自涂改、销毁、隐匿、转移、转换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

有意违法规定者要追究行政责任。

4、各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要组织及时分析讨论会,各科室对当月的护理不良事件要进行统计,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一)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一)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一)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
1. 确认事件
•了解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和范围;
•与团队成员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对事件有全面的理解;
•对事件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归类。

2. 收集证据
•收集与事件相关的文档、病历、图片等证据;
•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尽量避免遗漏。

3. 填写事件报告
•在指定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格中填写相关信息;
•确保报告表格的完整性,填写准确、清晰的事件描述。

4. 提交上报
•将填写完毕的事件报告表格提交到指定的上报渠道;
•遵守机构或组织的相关规定和流程,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反馈和跟进
•监测上报系统的反馈,确保报告的正确接收和处理;
•根据上报系统的要求,及时提供进一步的补充材料或信息。

6. 分析和评估
•由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员对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确定事件的成因,评估影响范围和后果。

7. 处理和改进
•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提出改进建议,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8. 追踪和关闭
•对处理措施进行追踪和监测,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在确认问题已得到解决后,关闭该事件的报告和跟踪。

9. 经验总结
•将事件的处理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经验教训;
•在机构或组织内部进行分享,提高团队的护理质量。

以上是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的一般步骤和指导。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和特殊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
操作。

注意:本文仅为一般参考,具体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应根据实际需求和机构的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