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国导游基础第七章考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合集下载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园林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园林

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园林1、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商周时期:特点:初期造园阶段。

最初的形式为囿。

春秋战国时期:特点: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

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殂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C、合乎自然规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3、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1)按占有者身份分:A、皇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著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B、私家园林: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七玲珑,色彩淡雅素静;著名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

2)按园林年处地理位置分:A、北方类型:特点:范围大,建筑富丽堂皇,自然条件不如南方,风格粗犷。

著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B、江南类型:特点:范围小,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自然条件好。

略显局促。

著名园林有:江苏无锡物寄畅园、上海的豫园等。

C、岭南类型:特点:具有热带风光,建筑都较高而宽敞。

自然条件比北方、江南都好。

著名园林有:广东顺德的清晕园,东莞的可园等。

4、中国古代雷锋林的组成要素:1)山A、秦、西汉时期:特点:开始人为造山,象征东海神山;B、东汉时期:开始模仿自然山水。

C、魏晋南北朝时期:写意式的叠山。

D、唐宋时期: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E、明清时期: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2)水理水方法:A、掩:做法: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

作用: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印象。

B、隔:做法:在水中筑堤,或在水面上架桥。

作用: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会写“园”的繁体字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 假山

水池

花草
树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1 东方园林体系 2 欧洲园林体系 3 西亚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
三、植物
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 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 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技的 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 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 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最好四季常有绿,月月有花香,其中尤以腊梅最为淡雅、 兰花最为清幽。花木对园林山石景观起衬托作用,又往往 和园主追求的精神境界有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
(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圆明园、北海、颐和园 (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拙政园、留园、个园、瘦西湖 (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特征 (1)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深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则主要有 两个类型:私家园林、皇家园林。
按照地区加以分类,则主要有三个类型:北 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七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留园位于苏州城东北阊门外,始建于明 嘉靖年间。全园分东、西、中、北四个部分, 其中东部的园林建筑尤其精妙。各个景区与 景点之间以曲廊相连,使园景显得纵深无限, 变幻无穷,堪称中国造园艺术的佳作。
任务二 中国园林
1.苏州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是
江南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园林之一,与狮子林、 拙政园、留园并称苏州“四大名园”,自五 代以来就享有盛名。
任务一 历史文化名城及世界遗产
三、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创建须依据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管理暂 行办法》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 标准》,由国家旅游局验收组对创优 城市检查验收,并达到“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标准的要求。
我国自1998年开始创建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以来,分9批339多座城市通 过了验收。
任务二 中国园林
一、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一)园林艺术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景观
1.西亚园林体系。西亚园林艺术源于古代波斯,为典型的庭院 式园林。目前保留最完美、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位于西班牙、 由当时信奉伊斯兰教的格拉那达国王修建的摩尔宫狮庭。 2.欧洲园林体系。欧洲园林艺术源于希腊。欧洲风格的古代园 林遍布欧洲各国。其典型的代表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意大 利埃斯特庄园为代表的露台式别墅园,又称为台地园;一种 是以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为代表的皇家宫苑。 3.东方园林体系。东方园林艺术源于中国。中国的造园理论与 艺术对世界各国的园林艺术影响很大。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既 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 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 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任务二 中国园林
(二)现存的私家园林
2.扬州园林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 完好的盐商园林。为扬州明清私家园林的经 典代表。199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 山庄和苏州拙政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二、意识因素
二、意识因素
天人合一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 神仙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园圃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天人合一思想
园圃
最佳村址选择
君子比德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导源于先秦儒家,它从功利、 伦理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 梅高洁傲岸 兰幽雅空灵 竹虚心直节 菊冷艳清贞
意识因素:天人合一 君子比德 神仙思想 思考:如何将中国古典园林的指导思想融入现代的景观设计中?
恳请批评指正
园: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 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 “园,所以树木也。” 毛传。
“种菜曰圃。”《说文解字》
小结
• 囿、台、园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源头 • 其中囿和园圃属于生产基地的范畴,它们 的运作具有经济意义,台则关涉到通神、 望天
• 可以说栽培、圈养、通神、望天是园林雏 形的源初功能,观游在其, 东海里有蓬莱、方丈、瀛 洲三座仙山,山上长满了 长生不老药,住着长寿快 乐的神仙。 • 封建帝王都梦想万寿无疆 与长久统治,自从汉武帝 在长安城修建了象征性的 “瑶池三仙山”开始,“ 一池三山”就成为历代皇 家园林的传统格局。
园圃
重 点
物质因素:圃

园圃
目录
ONTENTS
1 2
物质因素
意识因素
一、物质因素
1
一、物质因素(园林三源头)


园圃
庄繁盛草 园生禽木 的兽茂
建游为 古 的猎帝 代 而王 专

造 字 本 义
物质因素起源之一——囿
园圃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依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人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

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在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知识点:
1. 起源: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囿”,最初是供帝王贵族狩猎和游乐的场所。

2. 发展阶段:历经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3. 主要类型: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

4. 设计理念:强调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以小见大等理念,注重景观的意境和韵味。

5. 造园手法:运用借景、对景、框景、障景等手法,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6. 园林要素:包括山水、植物、建筑、小品等,其中山水是园林的主体。

7. 典型代表:皇家园林有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寺庙园林有灵隐寺、普陀寺、寒山寺等。

8. 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对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园林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

【2024版】(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目录

【2024版】(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目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第三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四节旅游市场与国际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科技文化第三节中国哲学与文学第四节中国书画艺术第五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六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经验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第一节旅游景观概述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第三节水体旅游景观第四节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景观第五节动植物旅游景观第六节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第二节汉族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第五节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五章中国的宗教文化第一节中国宗教概述第二节佛教第三节道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节伊斯兰教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防建筑与古镇古村第三节宫殿与坛庙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色和分类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之造园艺术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第四节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四大菜系第三节中国风味特色菜第四节地方名点小吃第五节名茶与名酒第九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中国陶瓷器第二节中国四大刺绣第三节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玉石木雕刻第四节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第一节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中国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第四节中国旅游名联赏析第五节中国游记名篇赏析第十一章主要旅游客源地(地区)概况第一节港澳台地区概况第二节亚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三节欧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四节美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五节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地概况附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一、先秦时期(起源阶段)1. 起源背景2. 功能特点- 这一时期园林的功能以实用为主,如狩猎、通神等,但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观赏游乐性质。

二、秦汉时期(发展阶段)1. 园林规模与类型的发展- 汉代的园林类型更加丰富,除了宫苑外,还有私家园林的出现。

西汉的上林苑是这一时期宫苑的代表,它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园林,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灞、浐、泾、渭、沣、滈、涝、潏八水出入其中。

苑内有众多的宫、观等建筑,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集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2. 园林造景手法的初步形成- 在造景手法方面,秦汉园林开始注重对山水的利用和改造。

例如上林苑中,既有天然的山水地形,又有人工开凿的池沼,如昆明池。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布局也开始与山水相结合,形成了初步的山水园林格局。

而且,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划,上林苑内种植了大量的奇花异木,种类繁多。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转折阶段)1. 社会背景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非常活跃,玄学兴起,佛教传入并逐渐兴盛。

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对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不得意,往往寄情于山水,追求自然之美。

2. 园林风格的转变- 园林风格从秦汉时期的宏大、华丽向自然、质朴转变。

私家园林大量兴起,如石崇的金谷园。

金谷园位于洛阳城西北郊的金谷涧中,园内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蔽翳,还有水碓、鱼池等景观。

园主在园中过着饮酒赋诗的生活,园林的设计注重自然山水的营造,追求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

四、隋唐时期(兴盛阶段)1. 皇家园林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唐代的大明宫是当时最重要的皇家宫殿园林之一。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建筑宏伟壮丽,园林景观丰富。

太液池是大明宫的重要水景,池中有蓬莱山等岛屿,象征着海上仙山,体现了秦汉以来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布局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导游基础第七章考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第7章中国的古典园林
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色与分类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人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

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在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
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

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人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三)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

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十分重在表现自然。

(四)诗情画意,融入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在师法自然的同时,更致力于营造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空间,这是造园者更高、更内在的追求。

园林中随处可见的园名、景题、匾额、楹联等无不浸染着园林的情调,烘托着园林的内涵和意境。

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融入自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天人合一”民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特色,也是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从不同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般有两种分类法。

(一)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
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现存的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师园,上海的豫园等。

(二)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l.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古都所在,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馀荫山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