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 2002前言为贯彻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方针,提高水利真是用率、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减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目前拟分为五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巾杂用水水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城市污水再牛利用补充水源水质》——《城市污水冉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本标准为第二项。
本标准是在CJ/T48-199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1)用水类别增加消防及建筑施工杂用水;(2)水质项目增加溶解氧,删除了氯化物、总硬度、化学需氧量、悬浮物;(3)水质类别由2个增加到5个;(4)水质指标值进行了相应调整。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CJ/T48——199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怀宇、李树苑、杨文进、张小平、魏桂珍、张赐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杂用城市杂用水规定了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采样及分析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杂用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对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181 漆膜颜色标准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neq ISO 5815)GB/T7489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eqv ISO 5813)GB/T 7494 水质阴离了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neq ISO 7875-1)GB/T 11898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eqv ISO7393-2)GB/T 11913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idt ISO 5814)GB/T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idt ISO 5667-1)GB/T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neq ISO 5667-2)GB/T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neq ISO 5667-3)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本语和定义。
污水处理中的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如何高效地处理并利用废水中的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废水再生技术废水再生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其达到再生水的水质要求。
其中,物理方法包括过滤、吸附和沉降等;化学方法主要采用氧化、还原和沉淀等化学反应;生物方法则利用生物体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2. 废水资源化利用废水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对废水的综合利用和再循环利用。
例如,废水中的氮、磷等养分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和植物养分补充,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发酵或气化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废水中的重金属可以参与工业生产等。
3. 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意义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方面,通过废水再生可以补充非常规水源,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废水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4. 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挑战尽管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废水中污染物的复杂性和种类繁多使得处理工艺和设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废水再生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此外,废水处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亟待完善,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5. 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预计废水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先进,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将迎来新的突破。
同时,加强行业合作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是推动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的关键。
结论:污水处理中的废水再生与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方向。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我们可以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资源的最大利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同时,城市绿化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将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为了当今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
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1.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泥沙等杂质;生物处理则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氨氮、磷酸盐等化学物质。
2.膜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也逐渐涌现。
膜技术是其中的一种。
膜技术主要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压力差或电化学方法将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质分离出来。
膜技术能够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悬浮物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同时还能够回收污水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也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技术主要是利用高压力将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质通过一个特殊的膜材料分离出来。
反渗透技术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同时还能够回收污水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1.灌溉用途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的灌溉用途。
这种用水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城市绿化用水难题,还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同时,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其水质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保证城市绿化的品质。
2.景观用途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水还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的景观用途。
例如,在公园或者城市广场中,可以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水建造人工湖泊或者人工河流等水景,增加城市绿化的美观度和观赏性。
3.养护用途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水还可以用于城市绿化的养护用途。
例如,在城市道路两侧的行道树的养护中,可以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水进行树木的灌溉和养护,从而保证城市绿化的健康发展。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精编版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 18921-2002前言为贯彻我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针,提高城市污水利用效率,做好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减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城中建设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目前拟分为五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水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本部分为第一项。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上海沪标工程建设咨询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上海技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金屏、周锡全、姜文源、王琳、吕士健、王超、张红彦、薛明。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原则、类别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资源利用的规划,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和管理,并为制定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各类水质标准提供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人标准达成协义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754--200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城市污水设市城市和建制镇排人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
在河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流的雨水。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以城市污水为再生水源,经再生工艺净化处理后,达到可用的水的水质标准,通过管道输送或现场使用力式予以利用的全过程。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水质1. 引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水资源的供应却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被广泛认为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然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给补充水源带来的水质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补充水源水质问题,并介绍相关的解决措施。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补充水源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将城市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后,使其达到适合再利用的标准,并用于城市的补充水源。
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减轻城市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水质问题然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补充水源水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将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此外,污水再生利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膜污染、残留药物和微生物繁殖的问题,进一步影响水质。
4. 解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水质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补充水源的水质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4.1 污水处理工艺优化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补充水源的水质。
通过对污水进行细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含量,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2 膜技术应用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采用逆渗透、超滤和微滤等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细菌、病毒和有机物等微小颗粒,提高水质。
4.3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步骤。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降低水质污染的风险。
4.4 智能监测和控制为了确保补充水源的水质稳定,智能监测和控制系统非常重要。
通过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可以保证补充水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结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补充水源水质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污水处理工艺优化、膜技术应用、化学消毒和智能监测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污水是由工业、农业和人类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和病原体。
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程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等杂质。
化学处理则使用化学物质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物理处理中常用的技术包括筛网、沉砂池和沉淀池等。
筛网可以过滤掉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沉砂池可以沉降掉污水中的沉淀物,沉淀池则进一步加强沉淀的效果。
化学处理主要采用絮凝和沉淀技术,通过加入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变成絮状物,然后通过沉淀将其去除。
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常用的技术有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化土壤法。
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是将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进行再次处理,并将其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工业生产和洗车等用途。
这不仅可以节约淡水资源,还可以减轻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常用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包括厌氧气浮法、反渗透膜法和紫外线消毒法等。
厌氧气浮法是通过给污水加入压力来除去其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
反渗透膜法则通过高压将污水中的溶解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紫外线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线杀灭污水中的病原体和细菌。
三、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的挑战和前景尽管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技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建设和运行维护。
其次,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药物残留等难以去除,对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污水再生利用面临着公众的偏见和认知障碍,需要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
然而,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关于污水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污水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河川年径流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我国耕地每公顷平均水量只占世界平均值的1/2。
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全国669个城市中,约有400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日缺水1600万m3,年缺水60亿m3。
我国污水排放量大,污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构成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的趋势,水环境问题十分严重。
全国532条河流多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流经全国42个大城市的44条河流,已有93%受到污染,其中严重污染的占79%。
而水体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其直接后果是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下降,可利用量减少,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目的和意义城市污水其实也是一种资源,污水回用的目的就是回收淡水资源以及污水中的其他能源和有用物质。
以目前的情况看,污水回用的目的主要是以回收淡水资源为主。
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可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问题,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重复利用,可促进水在自然界的良性循环。
城市污水就近可得,易于收集输送,水质水量稳定可靠,处理简单易行,作为第二水源比利用雨水和海水可靠得多;污水回用可减轻江河、湖泊污染,保护水资源不受破坏,污水即使通过一定程度的处理,排入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还可能使其受到污染。
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不仅可以回收水资源以及污水中的其他有用物质和能源,而且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污水排放量,从而减轻江河湖泊等受纳水体的污染,保护水资源不受破坏;可减少用水费用及污水净化处理费用,以污水为原水的回用水净水厂的制水成本要低于甚至远低于以天然水为原水的自来水厂,尤其以远距离调水更为突出。
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状况3.1国外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状况3.1.1日本污水回用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沿海和西南一些缺水城市,即开始考虑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出水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生活、或生活杂用。
污水再生利用情况汇报表

污水再生利用情况汇报表一、污水再生利用概况。
污水再生利用是指将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的一种资源化利用方式。
我市自去年开始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0座,总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00万吨。
其中,有5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再生水利用,年再生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
同时,我们还在推动污水管网建设,确保再生水能够覆盖城乡各个领域。
三、污水再生利用效益。
通过污水再生利用,我市成功解决了部分地区的用水难题,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再生水的利用还减轻了对地下水和河流的压力,保护了生态环境。
据统计,去年我市实现了1000万吨的再生水利用,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节约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四、污水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我市污水再生利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不完善,部分地区再生水管网覆盖不足,导致再生水利用率不高。
其次,再生水的品质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我们将加大对再生水质量监测力度,确保再生水符合相关标准。
最后,污水再生利用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居民对再生水存在偏见,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再生水的认知度。
五、污水再生利用未来规划。
未来,我市将继续加大对污水再生利用工程的投入,加快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再生水质量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再生水的安全可靠。
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再生水的认知度,促进再生水的广泛应用。
六、结语。
污水再生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程,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工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希望全市各部门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共同推动污水再生利用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以上为我市污水再生利用情况汇报,谢谢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的关注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 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的水质指标
1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
1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SS、有机污染物、无机盐、N、P
悬浮物的去除: 1) 粒径>1μm,一般过滤。 2)0.1~几十μm,微滤机。 3)2nm~0.1μm,超滤 4) <5nm,纳滤 5)<0.1nm,反渗透 6)胶体状粒子:混凝沉淀去除。 二级处理出水的50~80%的BOD来源于悬浮性的有机颗粒,这 些悬浮物的去除也间接地去除了污水的有机• (1)氨氮的生物氧化需要大量氧,大约每去除1g氨氮需要4.57g氧。 • (2)硝化过程细胞产率很低,难以维持高生物浓度,特别在冬季。 • (3)硝化过程产生大量的质子(H+),需用大量碱中和。理论上每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1
内容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概述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技术 • 几种常用的工艺单元 • 中水回用示例分析
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概述
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水回用)状况
中水:城市污水经深度处理后以的水被称为“中水”, Reclaimed Water 。 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 市政、环境、工业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水质指标低 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 质标准,介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或“再生水” 、“回用水”。
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意义
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80%供水-污水-70%可回用 ,替代自来水,供给生产生活需要。 减轻水环境污染 :400亿m3/a,78%的城市河段不宜作饮 用水源,50%城市地下水已污染。2002年城市污水集中 处理率40.3%。污水再生利用,减少污水排放量。 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经济效益:水质水量相对稳定 ,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易于收集。取水、输水距离近。 沿海城市污水回用比海淡节省费用。 实现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措施:污水的再生利用是污水的 一种“回收”和“削减”,与环境保护战略是密切相关。
8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中水回用)技术
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状况
再生水多以污水厂二级出水为水源,污水厂设计以达标排放为准。
执行标准: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90%为老厂,一些还在执行GB8978-88 或GB8978-1996,排放 标准距回用水差别很大。许多设计未考虑N、P去除问题。
14
一级处理(预处理)
筛过
格栅
筛网
粗
筛微
、
网滤
细
机
格
栅
一级生物处理
沉淀
沉砂池
沉淀池
平竖曝 流流气 沉沉沉 砂砂砂 池池池
平辐竖斜斜 流流流板管 沉沉沉沉沉 淀淀淀淀淀 池池池池池
气浮
加叶 曝
压 轮 气、
溶气 射
气浮 流
气
气
浮
浮
• 其中的沉淀池理论适用于二级处理的二沉池
• 对于污水处理,一级处理的目的往往只是去除高密度的或体
积大的杂质,保护后续设备
15
二级处理(生化处理)
二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
UASB
EGSB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
IC
A/A/O
氧化沟
SBR
MBR 生 生 生
AB ABR ABF
物物物 接滤转
触池盘
氧
化
• 二级处理是主要的污染物去除部分,主要针对的是COD、N
、P的去除
16
主要技术单元及特点
现存污水处理的设备运行状况:1/3运行正常、1/3不正常、1/3处于停 止状态。污水处理厂的运转率只能达到50% 。
内蒙古地区污水处理厂执行旧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的居多 ,而且原来建设了一批采用氧化塘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因此出水距离 回用标准也更远。
9
表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
13
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 难降解有机物:丹宁、木质素、黑腐酸、醚类、多环芳烃、联苯胺、 卤代甲烷、甲基兰活性物质、除草剂、杀虫剂等 。
• 混凝沉淀或过滤+活性炭吸附 • 砂滤+臭氧等强氧化剂氧化。
无机盐的去除:
碱度或暂硬:石灰软化 盐浓度<500mg/L(100~300mg/L):离子交换 纳滤:脱盐率60%,80%硬度,90%溶解性有机碳。 反渗透:脱盐率95%以上。
• 深度处理
19
主要技术单元及特点
• 消毒处理
20
生物脱氮机理
三步骤:氨化-硝化-反硝化
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 基础上,通过硝化菌和亚 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 过硝化转化为亚硝酸氮、 硝酸氮
有氧存在 的条件下
缺氧 条件下
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亚 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转化 为氮气逸出,从而不仅去 除氨氮而且降低总氮。
5
中水回用的领域
农业灌溉:二级处理,成本低,肥料,须防污水对土壤的污染和 有害残留物累积。
城市杂用:城市杂用包括生活杂用水和环境、娱乐和景观用水。
地下回灌:补充地下水量,保持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
生活饮用:包括直接回用和间接回用。直接回用,处理厂最后的 出水被直接注入到生活用水配水管网。间接回用于饮用水是指河 湖上游的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又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含水层,成为 下游或该地区的饮用水源。
工业回用:冷却用水、热力和工艺用水、洗涤用水。城市用水
80%为工业用水。
6
不同用途关注的指标
7
相关国标
• 水质要求分别详见有关国家标准(X):
– 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 – GB/T 18921-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 GB/T 25499-20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 – GB 20922-200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 – 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 GB/T 19772-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地下水回灌水质》 简单来说,需要的再生水技术需要完成的任务=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X
• 常规处理
17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膜过滤
UF
RO
NF
MF
深度处理
生物滤池
高级氧化
生物活性炭
fenton O3
光催化
吸附 活性炭
其他
絮消 凝毒
• 实际运作中,深度处理有可能是某两种工艺的共同作用,比 如臭氧活性炭,fenton光催化,MBR
• 深度处理往往是以水的回收利用为目的
18
主要技术单元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