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喝水吧》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来喝水吧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来喝水吧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互动讨论, 分享阅读感悟和心得。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 的阅读成果和表现。
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 角色扮演,提高表演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加 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让学生根据绘本内容进行 绘画创作,培养创造力和
艺术鉴赏能力。
让学生通过游戏、竞赛等 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
来喝水吧绘本阅读教 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பைடு நூலகம்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教学目标
Part Two
教学内容
Part Three
教学方法
Part Four
教学过程
Part Five
教学评价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绘本《来喝水吧》的故事 情节和主题思想
理解绘本中运用的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难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 趣和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和思维水平
03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与绘本主题相关的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 趣。
创设情境:利用实物、图片、故事等形式,为学生创造与绘本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绘本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中的图画、文字等信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信息提 取能力。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 学生需求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评价过程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

(完整word版)《来喝水吧》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来喝水吧》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绘本《来喝水吧》阅读教学设计【绘本简介】随着一只犀牛让开位置给两只老虎,三只巨嘴鸟缩着翅膀在一旁等候,故事揭开了序幕.一页页读下去,愈来愈多动物来到水池旁饮水,数字也愈变愈大;但戏水的青蛙却一只一只地减少,到底发生了什么?《来喝水吧》不是一本简单的图画书,它既是故事书,又是解谜书,还是地理书和数学书,更是一本认识世界的书。

作者葛瑞米·贝斯带领我们展开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发现之旅:从非洲大草原到亚马孙雨林,从北美洲森林到澳大利亚内陆沙漠。

这是一个隐秘的水洼,不同种类的动物们,依次来到这里,他们只想把水喝饱。

没有激烈的、你死我活的争抢,只是表面上和谐?但是水洼的主人——青蛙在数量上的减少,却潜藏着可怕的危机。

青蛙的减少、水洼的缩小,其他动物一个比一个增多的对比变化,即演绎着万物以水为中心的依赖关系,也演绎着自然界你多我少的变化法则.所以说,这也是一本解读自然之谜的图画书。

不仅如此,作者在每页书的画面里,还藏着其他十种动物和作者的签名,需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等着你来找!这也是一本特别的世界地理书。

前十幅图远景画面中的十个地区(详见书后提示和导读手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泰姬陵(印度)、巴西基督像和伊瓜苏大瀑布(南美洲)、喜马拉雅山、美国总统山(北美洲)、江河溪流、万里长城(中国)、欧洲建筑(英国大本钟、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铁各种教堂)、加拉帕戈斯群岛、澳大利亚巨石。

它不仅展现了世界各地著名的自然景观,也有文明古国悠久的人文景观。

深度阅读我们会了解到世界的昨天,思考我们的今天,期待我们的明天。

说它是一本数学书,是因为作者还从儿童的认知角度,将精美的画面与儿童数字的认知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字具象化,让儿童在感知生活事物中认识数字,理解数量。

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部很好的数学教材。

这是一本认识世界的绘本书。

如果我们跟随孩子那充满童真的眼睛走近它,跟随孩子的翅膀飞翔,就会看到一个深邃、博大、充满无穷奥秘的世界。

童书研究案例丨以《来喝水吧》绘本为中介的主题学习活动

童书研究案例丨以《来喝水吧》绘本为中介的主题学习活动

童书研究案例丨以《来喝水吧》绘本为中介的主题学习活动童书研究案例丨以《来喝水吧》绘本为中介的主题学习活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幼教装备分会和《中国教师报》携手,在2021年12月启动了“两寻找”(即寻找身边好玩具、寻找身边好童书)、“三研究”(即研究玩具和童书、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策略)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近500所幼儿园、2500多名幼儿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征集到了4000多件研究案例。

幼教装备分会着力发展“三研究”实验园,倾力推荐优秀研究案例发表与出版,推动更多幼儿园教师站在高规格学术舞台分享“三研究”的实践智慧,打造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星光大道。

绘本以绘画为主,富有故事情节和生活内涵,而且浅显易懂,符合婴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规律,因此绘本成为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儿童的图书阅读形式。

绘本图文关系不同,教师对绘本的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开展方式与步骤。

教师应研究绘本,分析绘本蕴含的教育价值与特点,根据绘本的特点研究教学的步骤,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与发展。

以《来喝水吧》绘本为中介的主题学习活动执笔北京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李晓静案例提供北京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李雯雯庞晓晶教研:让每一位教师先读懂《来喝水吧》是一本隐藏了许多秘密的绘本。

园本教研中,教师分组从绘本的绘画、文字、图文关系、内容几个方面分析,提炼出所蕴含的想象、认知、情感、艺术、科学、欣赏等丰富价值,确定适宜在大班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绘画:华丽、细腻、充满想象。

对绘本而言,绘画非常关键。

本书作者用树胶混合水彩颜料在热压画板上画,整体画风像油画一样色彩华丽。

作者用精细的笔触和丰繁的画面,描绘了森林里的四季和来喝水动物的丰富神情。

随着水变少,动物的神情也越来越沮丧。

每一页中的阿拉伯数字的颜色居然和动物的纹理是一致的,非常有趣。

每一幅画面都展现出无尽的细节,预留了许多想象和推理的空间。

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来喝水吧这个故事的感悟

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来喝水吧这个故事的感悟

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来喝水吧这个故事的感悟
《来喝水吧》这个绘本说的是一个神奇的水洼,随着季节的变化,水洼的水越来越少,可是来喝水的动物却越来越多。

最后一滴水都没有了,动物们全都离开了。

后来下雨了,雨越下越大,水洼又满了,动物们都回来啦。

这本书有靓丽的色彩,丰富的画面内容,给我们展示了形象的动物世界。

每一页除了主角动物,还有许多隐藏的动物,给阅读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的乐趣,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这些动物也不是随意安排的,从1到10,每页都代表着不同国家、地区或某个典型的地理环境中的动物。

有的动物只是暂时离开,而有的动物离开却永远也回不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人类的活动让很多动物都灭绝了。

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更要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不珍惜有限的水资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的眼泪。

同时这本书也在给我们敲响警钟!爱护动物,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喝水》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精选

《喝水》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精选

《喝水》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知道喝水对身体的好处。

2. 培养幼儿主动喝水的良好习惯,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喝水的方法,学会主动饮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故事书、水杯、计时器学具:画笔、画纸、水壶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口渴,引导幼儿讨论口渴时的感受和需要。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挂图,讲述一个关于喝水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喝水对身体的好处。

3. 互动讨论(5分钟)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喝水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主动饮水。

5. 观察与表达(5分钟)教师让幼儿观察水杯,用画笔和画纸记录下喝水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喝水》2. 内容:喝水的好处:解渴、补充能量、促进消化、保持身体健康喝水的方法:主动饮水、定时饮水、适量饮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喝水的过程,并写一篇关于喝水的心得体会。

2. 答案示例:画出自己喝水时的场景,心得体会可包括喝水的好处、自己喝水的感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是否让幼儿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是否培养了幼儿主动喝水的习惯。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喝水情况,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互动讨论、观察与表达环节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让幼儿掌握喝水的方法,学会主动饮水。

补充说明:1. 教师需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讲解,使幼儿理解喝水对身体的好处,如解渴、帮助消化、维持身体机能等。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补充说明:1. 教具挂图应选择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案,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

《来喝水吧》绘本阅读教学指导设计

《来喝水吧》绘本阅读教学指导设计

精心整理绘本《来喝水吧》阅读教学设计【绘本简介】随着一只犀牛让开位置给两只老虎,三只巨嘴鸟缩着翅膀在一旁等候,故事揭开了序幕。

一页页读下去,愈来愈多动物来到水池旁饮水,数字也愈变愈大;但戏水的青蛙却一只一只地减少,到底发生了什么?不仅如此,:乞天。

它也是一部很好的数学教材。

这是一本认识世界的绘本书。

如果我们跟随孩子那充满童真的眼睛走近它,跟随孩子的翅膀飞翔,就会看到一个深邃、博大、充满无穷奥秘的世界。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与了解“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想象、表达的能力。

3.学习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增强学生保护水的意识。

4.感知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5.了解地理、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绘本”的一般性阅读方法,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观察与想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想象、表达的能力。

激发保护水资源,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环保意识。

1234567交流谈话,教师简介绘本的组成部分,学生找到相应部分。

(封面、蝴蝶页、扉页、正文、封底)老师:绘本也叫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

绘本书种类繁多,因为图画丰富生动有趣,而且从绘本中我们可以收获很多知识和快乐,所以特别受小朋友们欢迎。

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不仅如此,很多大人也十分喜爱绘本,对阅读绘本乐此不疲。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绘本,学习绘本。

封面,是一本书的外观,通常会有:书名、作者、(译者)、封面画、出版社等信息。

蝴蝶页,是封面和正文之间的一张衬纸,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如同蝴蝶的一对翅膀,所以被形象地称作“蝴蝶页”。

也叫“环衬”书前的一张叫前,书后的一张叫后环衬。

扉页,又叫主书名页,就是环衬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图书的书名、着作责任者(作者和译者等)以及出版者的名称。

除了上述文字信息,绘本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可不容小视。

我们来喝水小班科学教案

我们来喝水小班科学教案

我们来喝水小班科学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2. 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喝水,以及如何正确喝水。

3.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

二、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质。

2. 物质准备:水瓶、水杯、水、图片、视频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通过谜语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察环节:让幼儿观察自己和周围的小伙伴,看看他们的嘴唇是否干燥,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需要喝水。

3. 实验环节:让幼儿品尝不同温度的水,感受水的温度对身体的影响。

4. 讨论环节:让幼儿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什么时候需要喝水,以及如何正确喝水。

5.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喝水。

6. 延伸环节: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如何正确喝水。

四、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水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喝水。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让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来喝水吧》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来喝水吧》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教案《来喝水吧》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讲述、交流,理解绘本内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2.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细节,理解故事情节,讲述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小动物的生活,培养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具:绘本《来喝水吧》、PPT、水杯、小动物玩偶等。

2.环境布置:在活动室内布置小动物的家、森林等场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活动室内的小动物玩偶,引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为活动主题做铺垫。

(二)绘本分享1.教师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关注绘本名字《来喝水吧》。

2.教师逐页讲述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细节,如小动物的特征、场景变化等。

(三)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请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喝水,以及喝水的好处。

2.角色扮演:请幼儿扮演绘本中的小动物,模拟喝水的过程,体验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情景体验:教师准备水杯,邀请幼儿品尝喝水的感觉,引导幼儿关注喝水的重要性。

3.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五、教学延伸2.环保活动:组织幼儿参加植树、捡拾垃圾等环保活动,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的情感。

3.主题活动:以“关爱小动物”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六、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绘本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讲述、交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等方式,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关注自然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小动物们在做什么?”幼儿回答:“他们在喝水。

”教师追问:“那么,你们能告诉老师,他们为什么要喝水呢?”教师说:“小动物们渴了,所以要喝水,就像我们渴了要喝水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来喝水吧》阅读教学设计【绘本简介】随着一只犀牛让开位置给两只老虎,三只巨嘴鸟缩着翅膀在一旁等候,故事揭开了序幕。

一页页读下去,愈来愈多动物来到水池旁饮水,数字也愈变愈大;但戏水的青蛙却一只一只地减少,到底发生了什么?《来喝水吧》不是一本简单的图画书,它既是故事书,又是解谜书,还是地理书和数学书,更是一本认识世界的书。

作者葛瑞米·贝斯带领我们展开了一场激动人心的发现之旅:从非洲大草原到亚马孙雨林,从北美洲森林到澳大利亚内陆沙漠。

这是一个隐秘的水洼,不同种类的动物们,依次来到这里,他们只想把水喝饱。

没有激烈的、你死我活的争抢,只是表面上和谐?但是水洼的主人——青蛙在数量上的减少,却潜藏着可怕的危机。

青蛙的减少、水洼的缩小,其他动物一个比一个增多的对比变化,即演绎着万物以水为中心的依赖关系,也演绎着自然界你多我少的变化法则。

所以说,这也是一本解读自然之谜的图画书。

不仅如此,作者在每页书的画面里,还藏着其他十种动物和作者的签名,需要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等着你来找!这也是一本特别的世界地理书。

前十幅图远景画面中的十个地区(详见书后提示和导读手册):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泰姬陵(印度)、巴西基督像和伊瓜苏大瀑布(南美洲)、喜马拉雅山、美国总统山(北美洲)、江河溪流、万里长城(中国)、欧洲建筑(英国大本钟、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铁各种教堂)、加拉帕戈斯群岛、澳大利亚巨石。

它不仅展现了世界各地著名的自然景观,也有文明古国悠久的人文景观。

深度阅读我们会了解到世界的昨天,思考我们的今天,期待我们的明天。

说它是一本数学书,是因为作者还从儿童的认知角度,将精美的画面与儿童数字的认知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字具象化,让儿童在感知生活事物中认识数字,理解数量。

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部很好的数学教材。

这是一本认识世界的绘本书。

如果我们跟随孩子那充满童真的眼睛走近它,跟随孩子的翅膀飞翔,就会看到一个深邃、博大、充满无穷奥秘的世界。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与了解“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想象、表达的能力。

3.学习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增强学生保护水的意识。

4.感知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5.了解地理、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绘本”的一般性阅读方法,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观察与想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想象、表达的能力。

激发保护水资源,爱护动物的情感,形成初步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绘本中的隐性信息;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述。

【阅读流程】封面(书名、作者、出版社、封面画);封底信息;封面与封底联系;蝴蝶页的暗示;扉页作用与信息;版权页(身份证,标示本书身份);正文。

【课时】7课时,每课时30~40分钟。

【课时设计】1.认识绘本基本构件,掌握故事主干。

2.观察,发现。

3.思维,想象。

4.学会完成一样动手的作品;学会了解一类生活的情趣;学会体验一次好玩的游戏;学会想象或者绘制一幅美丽的图画……5.对文本的个性体验;抓关键词。

6.讲述。

7.拓展。

第一课时一、认识绘本。

交流谈话,教师简介绘本的组成部分,学生找到相应部分。

(封面、蝴蝶页、扉页、正文、封底)老师:绘本也叫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

即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

绘本书种类繁多,因为图画丰富生动有趣,而且从绘本中我们可以收获很多知识和快乐,所以特别受小朋友们欢迎。

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不仅如此,很多大人也十分喜爱绘本,对阅读绘本乐此不疲。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认识绘本,学习绘本。

封面,是一本书的外观,通常会有:书名、作者、(译者)、封面画、出版社等信息。

蝴蝶页,是封面和正文之间的一张衬纸,通常一半粘在封面的背后,一半是活动的,如同蝴蝶的一对翅膀,所以被形象地称作“蝴蝶页”。

也叫“环衬”书前的一张叫前,书后的一张叫后环衬。

扉页,又叫主书名页,就是环衬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图书的书名、著作责任者(作者和译者等)以及出版者的名称。

除了上述文字信息,绘本往往从扉页开始就有图画,这些图画的作用可不容小视。

扉页告诉你谁是主人公,除此之外,有些绘本的扉页还会设置一些小小的悬念,还有的扉页,头一次看时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当你读完整个故事回过头来再看时,就会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

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有时是这样,有时却不是这样。

有些绘本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从绘本的封面、蝴蝶页、扉页、正文到封底,宛如一出电影从序幕、内容到结局的持续历程,传递出该书完整的信息。

二、读封面。

1.仔细观察,封面有哪些内容?(书名、作者、封面画、出版社)2.结合封底简介《来喝水吧》,的获奖情况和作者葛瑞米·贝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观察封面画,说说自己有那些发现?(1)水洼(什么样的水洼?)(2)围着水洼喝水的10种动物。

(猜想动物之间的关系)(3)丛林(形容一下)(4)远处的天空和山。

(由近及远观察)(5)书名上的青蛙。

(猜想青蛙在书中的作用)(6)封面画四周隐藏的数字和十种动物,以及作者的签名。

(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三、读蝴蝶页1.这本书的蝴蝶页没有图画,蝴蝶页的设计是橙色,别小看蝴蝶页,这里面有大学问的。

由橙色,你能想到什么?(橙子、太阳……)2.蝴蝶页的颜色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和书的背景一致,象征着温暖,给读者一种暗示)四、读扉页1.观察发现:(1)镂空的水洼,一圈比一圈小。

(2)穿衣服的青蛙。

2.展开想象,联想水越来越少和青蛙的身份。

3.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读绘本的一般步骤,很多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都是随手翻开就读,可是这就忽略了很多有意思的信息。

所以,我们读绘本,要一步步按照封面、蝴蝶页、扉页、正文、封底的顺序展开观察,并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这对你阅读的帮助是十分巨大的。

下面我们就可以准备读正文了。

第二课时一、读正文。

1.ppt出示电子书,教师读文字故事。

老师要营造出气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读绘本这一环节由教师朗读,学生看PPT,感受这个全新的故事。

教师在朗读的过程中,可随机在一两处设疑,请孩子回答,激发孩子想象、练习表达能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但要注意设疑和停顿不宜过多,以避免课堂环节的拖沓、不流畅。

1一只犀牛在水洼边喝水。

“哼呼,啪嗒!”(嗯,真甜!)观察犀牛和青蛙们的表情想象一下犀牛的心情?2两只老虎在水洼边一舔一舔地喝水。

“呼噜噜噜!”(天哪天哪,实在太好喝了!)3三只巨嘴鸟围着水洼大声地叫个不停。

“啊咔,啊咔!啊咿咔!”(伙伴们,派对时间到!使劲儿喝吧喝吧!)这时候,有事情悄悄地发生了……猜一猜,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嗯,一定要小心啊,兄弟们。

)4四头雪豹眼睛紧紧盯着水洼。

“噗噜噜噜!”水洼变小了……5五只驼鹿在水洼里打滚。

“哞,哞,哞——咿!”(嘿,把你的蹄子从我耳朵边挪开!)……变得更小了……6六条鲇鱼在水洼里奋力扑腾。

“啪啦,啪啦,啪啦!”(呜呜,呜呜,呜呜!)……变得更小更小了。

7七只大熊猫在水洼边小口小口地抿水。

“咝咝,咝咝,咝咝。

”(您先请。

不,不——还是您先请。

)你想对熊猫们说点什么?8八只瓢虫聚在水洼边开大会。

“嗡嗡嗡。

”(最后,女士们,先生们,我提议成立小组委员会,在本财年结束之前报告水位危机的重要情况。

同意的请说嗡嗡嗡。

)9九只象龟慢吞吞地围到水洼边。

“呼哧,呼哧,呼哧。

”(好吧,是你们哪个聪明的家伙把水全都藏起来了?)10十只袋鼠看着水洼。

大家全都说不出话来。

水一滴也没有了。

所有的动物都离开了。

1.动物们为什么离开了?2.看到这种情况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谈感受)3.它们都去了哪儿?(引导学生想象)这时,一片阴影挡住了太阳,乌云越来越多。

一滴雨珠落下。

看到这滴雨珠你的心情怎样?大雨一直下啊下啊下啊下啊……所有的动物都回来了!“呜啦!喔呀!哇吼吼!”(太棒了!)二、回顾故事情节1.故事中依次出场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一只犀牛,两只老虎,三只巨嘴鸟……十只袋鼠。

)简介每种动物:(详见导读手册)(1)犀牛(2)老虎(3)巨嘴鸟(4)雪豹(5)驼鹿(6)鲇鱼(7)大熊猫(8)瓢虫(9)象龟(10)袋鼠2.动物们为什么离开?又为什么回来?(体会水的重要水与生命的关系)3.想一想:你从这个故事当中读到了什么?(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水和生命循环不息的大故事。

)4.你能简单地讲一讲这个故事吗?三、跟着老师记笔记。

1.书名2.作者(文/图)3.译者4.封面画信息(关键词)5.我的发现第三课时一、ppt出示,扉页青蛙图案,提示:如果你仔细观察1——10页的青蛙,重点关注他们的数量和表情,还会发现许多不一样的小故事。

1.学生观察。

2.讲一讲自己的发现。

(1)青蛙的数量随着水洼的缩小而越来越少。

(从10开始递减)(2)青蛙们的表情随着水洼里的水减少而变化,(开心——难过)3.以青蛙为线索,再次讲述故事。

二、以第一幅图为例,引导学生发现上下的长条幅里隐藏的10种动物。

1.说出动物的名称。

2.简介10种动物都是该图中的国家或地区当地的野生动物。

3.计时三分钟,找出图中隐藏的10种动物。

三、训练观察与发现的能力,在2~10页每页当中找出21种动物(包括青蛙)。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2.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醒与帮助。

四、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为什么?第四课时一、复习故事内容,师生共读全文。

二、再次观察第一幅图,从近往远看,你看到了什么?提示: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关系。

(雪山,草原,两棵树)教师简介:乞力马扎罗山,非洲大草原三、观察第二——第十幅图的远景,你都看到了什么?1.学生读图观察。

2.教师依次幻灯片出示并简介: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泰姬陵(印度)、巴西基督像和伊瓜苏大瀑布(南美洲)、喜马拉雅山、美国总统山(北美洲)、江河溪流、万里长城(中国)、欧洲建筑(英国大本钟、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铁各种教堂)、加拉帕戈斯群岛、澳大利亚巨石。

四、跟着老师记笔记。

第五课时一、出示第十一幅图,并找出10种隐藏动物。

1.学生自己寻找、发现。

2.简介十种灭绝的野生动物(由于人类的捕杀和对环境的过渡使用使很多动物的数量越来越少,并最终灭亡)。

3.当所有的动物回来的时候,这些动物却再也回不来了,说一说你的感受。

二、出示水滴的图片。

1.说说你再看到这滴水的感受。

2.仔细观察,从这滴水中你有什么发现?三、出示最后一幅图,寻找、发现。

1.湛蓝的地球(预示着美好的世界)。

2.寻找画面中的11种动物(共65只)。

四、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

1.书中还有一幅页面里藏有整个“世界地图”。

2.本书的作者葛瑞米∙贝斯的签名,藏在故事的每一幅插图里,你能全部找出来吗?第六课时根据剧本表演(穿马甲的小青蛙)第七课时一、读完绘本,说说你有哪些收获?1.关于读书的方法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