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团体游戏治疗
阿德勒理论的疗法技巧与方法

阿德勒理论的疗法技巧与方法导言:阿德勒理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源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研究。
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受到个体的目标和动机的影响,强调个体的社会性和主观感受。
阿德勒理论的疗法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阿德勒理论的疗法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实践中。
一、探索个体的目标和动机阿德勒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为了满足个体的目标和动机。
在疗法中,治疗师需要与个体建立信任关系,了解其内心的愿望和动机。
通过问询和倾听,治疗师可以帮助个体探索自己的目标,并与其合作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二、重建个体的信念系统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信念系统对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治疗师需要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负面信念,并与其合作重建积极的信念系统。
这可以通过提供正面反馈、鼓励个体尝试新的行为方式以及帮助其改变消极的自我评价来实现。
三、培养个体的社会意识阿德勒理论强调个体的社会性,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治疗师需要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并培养其社会意识。
这可以通过参与群体疗法、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活动来实现。
治疗师还可以鼓励个体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提高其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四、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形象对其行为和情绪状态产生重要影响。
治疗师需要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鼓励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这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来实现。
治疗师还可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技巧,帮助个体改变消极的自我评价和思维模式。
五、促进个体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负责,并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治疗师需要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权和责任,并鼓励其主动参与决策和行动。
这可以通过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个体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来实现。
六、培养个体的社会利他心态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应该关注他人的利益,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阿德勒疗法的理论与应用

阿德勒疗法的理论与应用成淑云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阿德勒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咨询过程中的应用及对该疗法的评价。
关键词:阿德勒疗法基本理论咨询应用一、阿德勒疗法的形成与发展阿德勒人格理论和治疗系统是由阿德勒创建的。
1870年,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和童年身体疾病对其理论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与弗洛伊德共事8~10年后,因在性本能理论方面的明显分歧,阿德勒与其分道扬镳。
1992年,阿德勒辞去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职务,另创学派——个体心理学。
之后,阿德勒陆续建立了儿童指导中心、集体和家庭治疗,将这一学派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1937年阿德勒逝世后,鲁道夫·德克兹将阿德勒心理学传播到了美国,并将阿德勒理论原理应用于教育、个体和团体治疗以及家庭咨询。
二、阿德勒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治疗本质阿德勒人格理论假设:人是有责任心、创造力、统一的社会的人,其行为是有目的的并指向目标的。
在承认遗传和环境对行为有很强作用的同时,阿德勒也认为自我设置的目标能够说明个体行为存在的最大差异。
个体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个体面对生活挑战时,其思维、感受和行为的独特性。
强烈的自卑感和社会兴趣的减少,可能导致生活方式出现问题,进而导致个体功能发挥失常。
在他看来,生活方式出现问题的个体就会变得“沮丧”,下面是他的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1.各种行为的动机就是驱使人由不利到有利,由自卑到完美。
2.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指向目标的。
3.人格是按照统一的、自我一致的方式构建的。
4.行为发生于社会情景,因而具有社会意义。
5.行为的评价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6.个体行为要根据特殊率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在阿德勒看来,精神疾病是“沮丧”的一种反应而非疾病。
当个体不能有效地应对低人一等的感觉时,他就会变得“沮丧”,结果,在他努力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就会形成扭曲的观念、情绪和行为。
心理治疗与咨询本质上是鼓励和再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获得直接面对生活任务和挑战的勇气,并激发他们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疗法详细介绍

阿德勒学派治疗法在心理动力治疗取向的发展,阿德勒跟佛洛依德与荣格都是有力的贡献者。
阿德勒曾跟佛洛依德合作过十年,后来因理念不合而拆夥,在一九一一年他辞去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一职,翌年创立个体心理学协会。
佛洛依德则声称不支持阿德勒的观念,也不承认他是个良好的精神分析师。
后来,正如第四章所述,许多精神分析师陆续偏离正统的佛洛依德理论,这些人包括:凯荷妮(KarenHorney)、弗洛姆(Erich Fromm)、苏利文(Harry StackSullivan)。
他们均认为社会因素与文化因素对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这三位治疗师通常被称为新佛洛依德学派,但是安斯巴荷(HeinzAnsbacher,1979)则认为称他们为新阿德勒学派较为适合,因为他们已脱离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生物观与决定论,而接近阿德勒的心理社会化与非决定论等观点。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认为人类可以从整合与完整的观点来了解。
此种看法强调人们的行为有其目的,认为我们的未来方向远比过去重要。
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并以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目标。
我们创造自己,而不是仅受到幼时经验的塑造。
阿德勒在一九三七年去世之后,德莱克斯(RudolfDrelkurs)将其学说引进美国,特别是应用在教育与团体治疗上的原理,并提出「儿童辅导中心」及「多功能专业人员训练」两项构想。
随后,OscarChristensen 等人也将阿德勒及德莱克斯的理论应用於协助儿童、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社工人员。
治疗目标阿德勒谘商重视当事人与谘商员之间的契约合作关系,通常此一契约系要求双方一齐澄清与探索当事人有那些「错误的目标与假设」,随后则以再教育的方式重新拟定建设性的目标。
治疗的基本目标在於培养当事人的社会兴趣,这当中伴随着提高其自我察觉能力,并修正其基本假设、人生目标及基本观念(Dreikurs,l967)。
阿德勒不认为当事人是需要治疗的患者,谘商的目标在於透过再教育,使当事人能在施与受之间感到公平,而愉快地生活在社会之中(Mosak,1995)。
阿德勒理论的疗法及技术使用教程

阿德勒理论的疗法及技术使用教程导语:阿德勒理论,又称为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是由于对社会关系的感受和对自身地位的追求所导致的。
本文将介绍阿德勒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疗法和技术的使用教程。
一、阿德勒理论的基本原理阿德勒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源于对社会关系的感受和对自身地位的追求。
他认为,每个人都渴望被接受和认可,而当个体感到自己地位低下或不被接受时,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阿德勒理论还提出了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 力量感:阿德勒认为,个体追求地位和力量感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
力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感知,当个体感到自己具有力量感时,他们会有更强的动力去追求目标。
2. 目标导向:阿德勒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目标导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3. 社会关系:阿德勒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是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的。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为了在社会中获得认可和接受,而心理问题则是由于个体感到自己在社会中地位低下或不被接受而产生的。
二、阿德勒理论的疗法和技术阿德勒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疗法和技术,用于帮助个体解决行为和心理问题。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疗法和技术:1. 个体心理治疗:个体心理治疗是阿德勒理论的核心疗法,通过与个体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帮助他们探索和理解自己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治疗师会与个体一起探索他们的目标和追求,并帮助他们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
2. 社会兴趣培养:社会兴趣是阿德勒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个体对社会关系的积极参与和关注。
治疗师会通过培养个体的社会兴趣,帮助他们改善社交技巧和增强自信心。
3. 情景重建:情景重建是一种通过回忆和重建个体过去经历的技术,帮助个体理解和解决当前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治疗师会引导个体回忆过去的情景,并与他们一起分析和探索这些情景对他们当前问题的影响。
阿德勒学派团体咨询对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咨询成效

阿德勒学派团体咨询对中职生网络成瘾的咨询成效摘要:本研究以鱼台县职业中专名学生为对象,探讨阿德勒学派团体咨询在网络成瘾行为、自我概念、社会适应等之立即性与长期性18咨询效果。
研究发现阿德勒学派团体咨询对网络成瘾青少年总量表和戒断反应向度,自我概念,以及社会适应中环境适应向度皆具有立即性咨询效果;在网络成瘾中时间管理向度,以及自我概念具有长期性咨询效果。
关键词阿德勒学派团体咨询网络成瘾行为自我概念社会适应:山东省鱼台县职业中等专业摘要:本研究以台职业中专名学生为对象,探讨德学效果。
研究发现德学团体对成青少年总量表和效果;在成中时间管理向度,以及自我概念具有长期性关键词德学团体成行为自我概念社会适:一、前言自成被“发现”以来,有大的文,而还在不网络瘾已量献且断,中国知可找到13000多条结果。
这些文增加仅登陆网便献包括了多学者和从业人在理解成对少成长的影响过程众员网络瘾青年中所成的思想、积的经验和进行的研究,同时也体现出对于形累解决少成问题的来多的识。
青年网络瘾越越共过往,身的许多教师都通过调范和期,能几年边希望强规待够有效地对学生成及其引发的情、、课、付网络瘾感淡漠疏远旷退学的行为,但这种努力一直没有结果。
基于教师的专业实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与发展,鼓励不断成,进自熟增信和自、、主动性和对自己行为的,我们采德尊满足感责任感阿勒团体咨询策略,图助学生善成行为、不断有新的试协改网络瘾适应性的行为,与及提个人自我念。
强升概二、阿德勒学派团体咨询应对少成行为,国内经运用许多学青年网络瘾外已治疗派加以介入,人际取向体咨询、点解决期咨询、现实包括团焦短治疗、认知行为、一单咨询等。
相比于其他学,治疗次元网络派阿德学从系统化的观点,着重成少的“家庭”与“学勒派瘾青年校”两个重要系统,入当事人家庭功能运作,探究成少深瘾青年与家人互动成行为的可能结[1]。
德学的特色过瘾连阿勒派包括透鼓励化当事人的、当事人正向资的发现、察并调整不催改变源觉适应的生活、成长与家庭经验的探索、错目标的察,以型态误觉及新行为的等,介入过程中,鼓励少察其正向能,尝试青年觉量觉察其成行为是在什么样的目标,帮助少相信不只瘾满足青年仅有于才能其目标,运用其正向资其成沉迷网络满足源改变网络瘾行为,因此德学在成少身上具有适用性。
阿德勒理论疗法的使用教程

阿德勒理论疗法的使用教程阿德勒理论疗法,又称个体心理学,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种心理疗法。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内心动机和目标的驱使,而这些动机和目标又受到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阿德勒理论疗法旨在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目标和动机,并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实现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阿德勒理论疗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教程。
一、阿德勒理论疗法的基本原理阿德勒理论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心理学: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某种目标或需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目标,这些目标会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通过了解个体的目标和动机,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
2. 社会感:阿德勒强调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和归属感。
因此,了解个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对于理解和帮助个体非常重要。
3. 动力学:阿德勒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受到内心动机的驱使。
他提出了“力量动力学”的概念,即个体在追求目标和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
通过了解个体的内心动机和目标,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心理健康。
二、1. 建立信任和积极关系:在使用阿德勒理论疗法时,建立良好的信任和积极的关系非常重要。
疗者需要倾听和尊重个体的感受和经历,与其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
2. 了解个体的目标和动机:通过与个体交流和观察,了解其目标和动机。
问他们关于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以及他们如何追求这些目标的问题。
通过了解个体的目标和动机,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行为和思维方式。
3. 探索个体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了解个体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
问他们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关系如何,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通过了解个体的社会关系和环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4. 帮助个体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根据个体的目标和动机,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阿德勒理论疗法与技术的使用教程

阿德勒理论疗法与技术的使用教程导语: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而阿德勒理论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阿德勒理论疗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疗法。
一、阿德勒理论疗法的基本原理阿德勒理论疗法是由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的,他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问题源于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感知和对自身地位的认知。
阿德勒理论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社会利益感: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利益感,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和获得社会认可。
他将个体视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
2. 私人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目标,这些目标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
阿德勒理论疗法通过帮助个体发现和实现自己的私人目标,来解决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
3. 主观感受:个体对自身地位和能力的主观感受会影响其行为和心理状态。
阿德勒理论疗法关注个体的主观感受,通过改变其对自身地位和能力的认知,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阿德勒理论疗法的常用技术阿德勒理论疗法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了多种技术,以下是其中的几种常用技术:1. 问答技术:治疗师通过与患者的对话,提问和倾听的方式,帮助患者自我反思和发现问题的根源。
这种技术能够激发患者的自省意识,促使其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反讽技术:治疗师通过使用幽默和讽刺的方式,让患者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破除其固有的思维模式。
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患者放松心态,减轻压力,并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行为实验:治疗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行为实验,让患者在现实生活中尝试新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挑战,改变消极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4. 家庭树模:治疗师通过绘制患者的家庭树模,了解患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技术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家庭对其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从而解决与家庭相关的问题。
游戏疗法——精选推荐

游戏疗法游戏能提供给儿童组织现实生活中复杂而抽象经验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游戏疗法中治疗师为儿童创设了一种受保护及完全自由的环境并提供一些可选择的玩具设备,促使儿童能够充分地表达和探索自己。
据美国对学校治疗师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94%回答说在咨询过程中深信儿童具有自我成长和成熟的内在趋势,大多采用游戏疗法对儿童进行咨询治疗。
纵观历史,游戏疗法也被认为是对儿童进行治疗的最有效媒介(Axline,1947,1969;Sandler,etal.1980)。
第一节游戏疗法概述游戏疗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目前的游戏疗法由于所依据的心理治疗理论不一样,其具体的做法和分析也有一些不同。
可以说,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对游戏疗法有不同的理解。
本章就将对游戏疗法进行全面介绍,并结合案例深入分析。
一、游戏疗法简介游戏疗法是借助游戏的特性来发挥儿童本身的自我治疗力,以舒缓患者内在的情结,使其症状得以减轻,人格得以正常发展的一种治疗方法。
是一种以儿童通过游戏进行交流并表达其内心冲突和感情为前提的咨询治疗干预(Axline,1947;Campbell,1993)。
对于身心发展迟缓的儿童,可以借由游戏发现其发展问题所在,并能透过游戏促进其成长;对于自闭症儿童则可借助游戏反映其心理,使其症状得到缓解,进而获得社会适应力。
游戏疗法还对患者培养自信、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能使日常的心理咨询得到更好的效果。
游戏疗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精神分析学派。
最早提出该概念的人是勒温,后来的H·赫尔莫斯对该疗法有所发展,但由于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该疗法只停留在经验性操作上。
再后来,由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和其他学生将这种方法用于心理障碍儿童的实际治疗,其中,安娜主要把游戏作为一种建立积极情感关系的方式,认为游戏本身并不具有任何治疗的功能。
科林则最终将游戏发展成为精神分析治疗的一种技术(psychoanalyticplaytherap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0月刊
改革与开放
浅析阿德勒团体游戏治疗
胡娜肖婷张秋菊(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专业)作者简介:胡娜(1986.),女,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识别码】E【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178-01
一、引言
儿童在言语表达和认知发展上发育不成熟,游戏是他们最善于表达自己的工具,因此在对儿童行为进行干预治疗时,游戏成了治疗师与儿童沟通的有效媒介,游戏治疗已成为儿童谘商新兴的趋势(梁培勇,1999)。
团体作为儿童生活的缩影,儿童在团体治疗关系中能够经验和发现其同伴也有相同或类似问题,使得儿童有机会从同伴的立即反应中获得替代性学习,发展对他人的敏锐观察,提升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尝试在真实生活中使用新的人际交往技巧,学习与人建立关系的更有效方式(刘勇,2006)。
因此,在儿童中开展团体游戏治疗是有效的辅导方式,必将在儿童心理辅导中广泛应用开来。
二、阿德勒游戏治疗
阿德勒学派游戏治疗是以个体心理学的理念和策略为基础,结合许多游戏治疗的观念和技术发展而成。
该学派的游戏治疗师运用玩具、艺术活动和游戏材料与儿童来访者沟通。
他们认为在分享游戏的乐趣时,儿童和冶疗师之间能架起沟通的桥梁,游戏治愈性的力量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儿童的游戏反映了他们的行为特点和生活方式,游戏、艺术活动、说故事是游戏治疗向有效方法,它们能使游戏治疗师理解儿童,并帮助儿童知道自己的想法、感情、态度、知觉、关系、行为和体现自我的重要性的方式,据此做出适当改变(Kottman,2001)。
三、阿德勒团体游戏治疗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类所有的沟通、行为和感觉都是为了要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在团体中可以突显成员的内心冲突与适应不良的性质,并提供矫治的影响力。
团体游戏辅导对儿童问题是最好的选择。
1.基本理论
阿德勒游戏治疗的理论主要有以下的五点(刘勇,2006):人是有社会性需求的;人的行为具有目标导向;人是具有创造性的;家庭星座;生活方式,具体如下。
(1)人是有社会性需求的。
人具有与他人接触的本能,即社会兴趣,但必须学习如何通过积极的、有效的方式与他人建立关系。
每个人都努力克服自卑以获得自信,有些人会过度补偿,有些人因沮丧和绝望放弃努力,另一些人则用自卑感以最有效的方式挑战人生。
(2)人的行为具有目标导向,不管行为健全与否都是有目的性且目标导向的。
为了了解儿童用这些症状性行为是要达到什么目的,治疗师必须观察、分析其行为的影响和结果。
儿童有不良偏差行为的目标是要获得注意,寻求报复,获得权利或克服无助感。
(3)人是具有创造性和选择性,人们对先天禀赋的运用比生来所具有的禀赋更重要,尽管人不可避免地受到遗传与环境的限制,但是在限制的范围内,个体有相当广泛的选择机会和创造能力,儿童被认为是从主观的角度来经验生活,每个儿童都是独特而具有创造力的。
(4)家庭星座,阿德勒认为,家庭过程和家庭气氛在儿童时期的人格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星座是指家庭团体的心理社会结构,它是一个关系系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环境,其包括:个人、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生中家庭的其他所有人,并由这些人来维持此系统的运作。
通过收集当事人的家庭星座资料,就可以对其问题作出摘述和解释(王英珠,2000)。
(5)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对生活的基本取向以及个性化存在的形态,它受到家庭星座与家庭气氛的影响,阿德勒将我们自身视为生活的演员,制作者和艺术家,个体在努力实现重要目标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我们对早期影响的解释可能会发展出一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人们一旦认识到自己生活的模式和连续性,尤其是某些错误的看法时,就可以予以矫正和改变,人们可以利用儿童期的经验有意识的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Kottman,2001)。
2.游戏治疗目标和实施
(1)游戏治疗目标,帮助儿童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改善:对生活形态获得觉察及领悟;改变错误的自我挫败心态,从私人逻辑导向常识;朝向正向的行为目标;用正向策略取代负向策略来获得归属感和胜任感;增加社会兴趣;学习用新的方式应付自卑感;发挥创造力,善用个人潜能发展有关态度、感觉以及行为的自找提升决定(Kottman,2001)。
(2)游戏治疗的实施,阿德勒学派儿童团体谘商的重点在修正儿童错误的行为目标,团体进行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刘勇,2007)。
第一阶段,与儿童建立平等共融的关系,良好的治疗关系是改变的起点,领导者要有耐心与儿童建立并维持合作的关系,传达接纳、了解、预期成功而非失败的感觉是建立团体关系的基础。
第二阶段,评估和探索个体的生活形态即心理调查阶段,此阶段的目的是探察当事人的生活方式,揭示基本的错误模式。
第三阶段,领悟与解释阶段,领悟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领悟的重心在于协助成员了解为什么自己现有的方式发挥功能,经由探索自我的目标,个人神话,生活方式来了解自己。
第四阶段,提供案主重新导向和再教育,重新定向是阿德勒学派儿童团体谘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团体的行动阶段,其目的有二:一是教给成员更有效的应对生活任务的方法;二是激励当事人承担风险和作出改变,游戏治疗师鼓励成员重新体验自己的内在资源,矫正原来的错误目标,挑战自我限制的假设,采取积极的行为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种人,成员的自我承诺在此阶段很关键。
阿德勒团体谘商的四个阶段是连续渐进且相互重叠的,并不是可分割开的。
阿德勒学派团体谘商视建立合作的关系为一切的基础,游戏治疗师与当事人建立合作的关系,透过四个阶段的团体谘商过程,辅以专业的谘商技术,引导成员做出有效行为的选择,进而达成辅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粱培勇等.游戏治疗实务指南.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2】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5
【3】王英珠.阿德勒学派游戏治团体对国小儿童行为困扰适应之辅导效果.国民教育研究集刊,2000(6),303-346
【4】K ot t m an,T.(2001).Play t herapy:B asics and beyond.
A lexandria,V A:A m erican C ounseling A ssociat ion
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