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_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合集下载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罗斯福新政》(此处应有板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1929 年到 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首当其冲,陷入极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

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提出了一系列缓解危机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

本课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承上起下,说明了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第二个子目“实施新政”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个子目“摆脱危机困境”主要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三个子目层层递进,逻辑分明。

我在处理教材时将分外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呈现。

俗话说:“知人,才干善教;善教,必先知人。

”教学活动是环绕学生展开的,因此要对学情进行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参预积极性高,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予以点拨、引导。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主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合作探索,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感悟罗斯福锐意改革的勇气和胆识。

根据我的教学目标,提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难点,归纳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以及小组讨论法。

下面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在导入环节,我准备了罗斯福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演讲,用罗斯福总统赅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课堂上来,打开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演讲激情澎湃的余韵中,我会向学生抛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问题: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的内阁成员之一,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匡助美国渡过这场危机?这里我设置了小组讨论,并请学生根据大屏幕上呈现的四个情境分别进行讨论:情境一:据统计,到 1933 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 5500 家,有900 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就在罗斯福总统发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 32 个州的银行关闭,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换。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以及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

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经济大危机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历史事件,涉及许多经济术语和理论,学生可能对此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经济术语的解释和理论的阐述,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经济大危机的产生原因、过程和影响,认识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产生的严重后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大危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面对经济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产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经济大危机涉及的经济术语和理论的阐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地展示经济大危机的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经济大危机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经济大危机的产生原因、过程和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围绕经济大危机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讲授法:教师针对经济大危机涉及的经济术语和理论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大危机的本质。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新政’宪章”,事实上这一演讲影响了此后70多年美国经济政策。

——《大国崛起》
材料3:“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
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罗斯福文选》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材料探究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
合作交流形成观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5分钟)小组展示观点交锋: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结论(7分钟)归纳展示答案:展示结论着重升华学习素养(3分钟)六、达标检测(3分钟)
依据导学案,完成随堂练习作业,定时上传
七、课堂小结(2分钟)
分值评价、激励性语言评价
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进行评价,积极给予鼓励和引导,激发与提升历史学习的积极性,规范与提高学生学习的行为与能力。

罗斯福新政课程设计

罗斯福新政课程设计

罗斯福新政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影响。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资料搜集、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历史资料的解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其对于当前社会政策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为例,具体包括: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整顿财政金融、恢复国民经济、实行社会保障。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影响。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罗斯福新政的优点和不足,分享讨论成果。

3.案例分析法:分析罗斯福新政中具体的政策措施,如整顿财政金融、恢复国民经济、实行社会保障等。

4.实验法:学生模拟实施罗斯福新政,体验政府干预经济的过程。

四、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罗斯福新政相关的历史资料,如《美国历史》、《罗斯福传》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罗斯福新政的PPT,播放相关历史视频资料。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模拟实施罗斯福新政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30%。

2.作业: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如论文、研究报告等,占总评的30%。

3.考试:期末进行罗斯福新政的知识测试,占总评的40%。

评估方式要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的章节内容进行教学。

2.教学时间: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以及他所实施的著名政策——罗斯福新政(New Deal)。

罗斯福新政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而实施的一系列政府干预措施。

本次说课将从背景、政策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背景1. 经济大萧条的原因经济大萧条是指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崩盘后,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其原因主要包括股市泡沫破裂、农业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金融体系崩溃等。

2. 罗斯福的上台和背景罗斯福于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他上台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的最低谷。

他的上台给了美国人民希望,并且他本人也是一个经验丰富、有远见和果断的领导者。

三、政策内容1. 金融改革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步是进行金融改革。

他实施了一系列法案,包括《金融法案》和《银行法案》,旨在恢复金融秩序和重建信心。

通过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以防止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2. 公共工程项目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提供就业机会,罗斯福实施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项目。

例如,他推出了“新工程计划”(Public Works Administration),用于修建道路、桥梁和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 农业调整农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大萧条时期,农民们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

为了帮助农民渡过难关,罗斯福推出了农业调整法案,通过减少农产品供应和提高价格来稳定农业市场。

此外,他还成立了农业调整管理局(AAA),为农民提供补贴和贷款等支持。

4. 社会保障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和提高社会福利,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安全法案》,该法案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和医疗保险等。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的主题是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指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提供了借鉴。

二、背景介绍1.经济大萧条在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即经济大萧条。

股市崩盘、银行倒闭、失业率飙升等问题使得美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罗斯福上台1932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他上任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的最严重时期,他迅速采取行动,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以拯救国家经济。

三、新政的内容1.金融改革为了解决银行倒闭的问题,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

他通过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保障了人们的存款安全。

此外,他还通过制定《银行法案》,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以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2.劳动力市场改革为了解决失业率飙升的问题,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改革措施。

他通过制定《国家劳动关系法案》,保护工人的权益,鼓励工会组织,推动工资上涨。

此外,他还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工程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农业改革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

他通过制定《农业调整法案》,限制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此外,他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

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措施。

他通过制定《社会安全法案》,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失业者提供了福利。

此外,他还实施了一系列住房改革措施,改善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四、新政的影响1.经济复苏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得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失业率下降,经济增长率逐渐回升。

新政的一系列措施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社会改善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改善了美国社会的状况。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上任后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应对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严重困境。

本次说课将从背景、政策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二、背景1.经济大萧条的背景经济大萧条是指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全球范围内爆发的一场严重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贫困问题加剧等严重后果。

2.罗斯福上任时的情况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上任时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失业率高达25%,工业生产下降了一半,人们的生活难点重重。

三、政策内容1.金融改革罗斯福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旨在恢复金融体系的稳定。

其中包括成立美联储,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实施银行业重组等措施。

2.公共工程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罗斯福实施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修筑公路、桥梁、学校等基础设施,为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3.农业调整农业是当时美国经济的重要部份,但农业危机也是大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

罗斯福推出了一系列农业调整政策,旨在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4.社会保障为了解决老年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罗斯福推出了社会保障政策。

其中包括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提供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等。

四、影响1.经济复苏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失业率逐渐下降,工业生产逐渐恢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

2.政府角色扩大罗斯福新政使得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角色得到了扩大。

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介入经济,为市场提供稳定和保障。

3.社会变革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善了老年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公共工程项目提供了就业机会,减轻了失业者的困境。

五、总结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经济复苏、政府角色和社会变革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罗斯福新政为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提供了希翼和解决方案,为后来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历史初三下人教新资料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一】说教材1、《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里第4课内容,本课中所涉及的知识既与前1课有关联,又是前1课的延伸。

本课共有两个子目。

“繁荣及其崩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和影响、第二:罗斯福新政,介绍了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②、过程与方法:.以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意识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教学难点是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二、说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运用多媒体课件让情境走进课堂,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给学生一种感官和心理的强烈刺激,引发学生兴趣2.问题式教学法:将知识引入课堂,提出问题,以疑导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中.3.讲解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规律,突破难点问题.【三】说学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学生不甚了解,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逐层导入,使学生提高认识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导入:1、大屏幕上展示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图像、当今金融危机时期的一系列图片组合。

2、播放美国、德国等有关应对金融危机的音像资料和图片,通过当今现实问题,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经济大危机》说课稿
姜村初中南刚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课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学习本课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本校的校情和学情。

1、知识与能力: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联系史实论证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使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让学生学习他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

(2)、通过分析《国家工业复兴法》协调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解决危机的措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互让互惠、实现双赢”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

(1)、教学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
(2)、教学难点: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
1、插图、表格等教学资源的处理。

2、采取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二、教法与学法
依据:教师作为为组织者、指挥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一)教法:
1、直观演示法:采取多媒体教学。

2、问题式教学法
(二)学法:
识图法、探究式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图片《通用破产,美国梦碎》,联系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二)、新课设计:
1、经济大危机:
(1)、原因
(处理方式:采取结构图的方式简化教学难点,如下。


(2)、爆发的标志
利用图片,结合教材文字介绍,落实基础知识点。

(3)、特点
利用历史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归纳。

(4)、影响
通过观察补充图片并阅读补充材料,引导理解并归纳。

2、罗斯福新政:
(1)、内容:
{1}整顿银行体系:
利用补充历史材料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金融体系瘫痪给百姓造成的影响及恢复银行信誉对稳定的重要性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首先利用教材的文字介绍及相关图片讲解此项的具体措施以及蓝鹰计划。

{3}调整农业:
利用PPT课件直观的展示“供求关系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了解此项的具体措施。

{4}以工代赈:
通过教材介绍帮助学生明白“以工代赈”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项措施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在对罗斯福新政的4项具体措施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制定了这些措施。

又是谁在推动这些措施的执行?”由此使学生明白新政的中心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3)、作用:
通过充分利用教材的图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小结归纳:
围绕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贯穿性总结,使学生对1929年经济危机和美国应对危机的举措有宏观的理解。

(四)反馈练习:
利用《学习目标检测》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课上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