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大附中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合集下载

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 、0B 、3C 、-21 D 、3.142、38-的相反数是( )A 、2B 、-2C 、±2D 、22-3、函数1+=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0C 、x ≤-1D 、x ≥-14、已知点A (2,3)在函数12+-=x ax y 的图象上,则a 等于( )A 、1B 、-1C 、-2D 、25、已知,如图∠A=∠D, ∠1=∠2,那么要得到△AB C ≌△DEF , 还应给出的条件是( ) A 、∠E=∠B B 、ED=BCC 、AB=EFD 、AF=CD6、△AB 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 BD :DC=3:2,点D 到AB 的距离是6,则BC 长为( ) A 、10 B 、15 C 、20D 、257、已知点P (-2,3)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Q (b a ,),则b a +的值是( )A 、1B 、-1C 、-5D 、58、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则某底边BC 的取值范围是( )A 、0<BC <5B 、0<BC <10C 、5<BC <10D 、10<BC <209、如图,△AB C 中,∠C=90°,∠B=15°,AB 的垂直平分线 交BC 于D ,垂足于E ,若BD+AC=24,则B D -AC 等于( ) A 、8B 、7C 、6D 、5DDD10、如图所示,I 是△AB C 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I E ⊥BC 于E ,AI 延长线交BC 于D ,CI 的延长线交AB 于F ,下列结论:①CID BIE ∠=∠;②)(21AC BC AB IE S ABC ++=∆;③)(21AC BC AB BE -+=;④DC AF AC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0≠x ,则xx 33-=.12、如图,在△AB C 中,AB=AD=DC ,∠BAD=26°,则∠C= . 13、如图,已知等腰ABC Rt ∆中,∠BAC=90°,D 为AC 中点,C E ⊥BD 于E,交BA 的延长线于F ,若BF=18,则△FBC 的面积为 . 14、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cm ,△ABD 的周长为13cm ,则△ABC 的周长是 .15、已知某一次函数当自变量取值范围是2≤x ≤6时,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y ≤9,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6、如图,在△ACB 中,∠ACB=90°,AC=BC ,BC 与y 轴交于D 点,点C 的坐标为(-2,0),点A 的坐标为(-6,3),则B 点的坐标是 .┐ CAFBD E I CD BA第12题图B 第13题图CD B AE第14题图第16题图三、用心做一做,马到成功(共52分)17、(本题5分)计算:)22(221)2(2+--+- 18、(本题6分)求下列各式“x ”值 ①0492=-x②0125)1(3=+-x19、(本题6分)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 FB=CE ,A B ∥ED ,A C ∥FD ,求证AC=DF.20、(本题6分)如图,直线22+=x y 交x 轴于A ,交y 于B 点.(1)将直线AB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 .(2)直线AB 关于x 轴的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 .(3)求直线AB 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直线解析式.21、(本题6分)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 (2,3),B (3,1),C (-2,-2) (1)请在图中作出△ABC 关于直线x =-1的轴对称图形△DEF (A 、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D 、E 、F ),并直接写出D 、E 、F 的坐标.(2)求四边形ABED 的面积. 22、(本题6分),如图在△ABC 中,AB=AC ,∠BAC=120°,D 为BC 中点,D E ⊥AB 于E ,求EB :EA 的值.BFECAxA DEB23、(本题7分)如图,已知等腰ABC Rt ∆和等腰CDE Rt ∆,D 、E 分别在BC ,AC 上,C N ⊥BE 交AD 于M.(1)求证:DM=AM(2)将△CDE 绕C 点旋转,如图,求证:AM=DM.AECNM BDAECN MBD24、(本题10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点的坐标为(a ,0),B 点坐标为(0,b ),a 、b 满足06364212=--+-b b a ,C 在x 轴负半轴上,且OB OC1=.(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已知AB=10,求CBOABO∠∠(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P (a ,3a +1),使ABC PBC S S ∆∆=?若存在求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若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12和5,则第三边长为( )A 、13B 、15C 、13或15D 、13或119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的立方根是±2B 、负数没有立方根C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D 、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0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将△AOB 平移至△DEC 的位置,则图中与OA相等的其他线段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是14,下列各组数中能分别作为它的两条对角线的是( ) A 、10与16 B 、12与16 C 、20与22 D 、10与405、已知菱形较大的角是较小角的3倍,并且高为4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 A 、82cm ² B 、162cm ² C 、3323 cm ² D 、32 cm ²6、下各数:(35)³,0.2323……,π,0,32)1(-,3.7842,-3,722,其中无理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 7、如果a 200是一个整数,那么正整数a 最小应取( ) A 、8 B 、5 C2 D 、18、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 ) A 、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B 、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一组邻角相等评卷人 得分AODBCEC 、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D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有一组邻边相等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9、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为20cm ,则斜边上的高是( )。

10、如图,有一个高12cm ,底面直径为10cm 的圆锥,现有一只蚂蚁在圆锥的顶部M 处,它想吃圆锥底部N 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cm 。

2012——2013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2——2013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问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卷选择题10题,共30分。

第二卷非选择题12题,填空题5题;18分,解答题7题,52分,共70分。

共10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装订线内规定位置。

3.将解答过程填写在答卷规定位置。

第1卷 (选择题10题 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如图所示,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 .31B .9-C .0.4102•D 2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4=±2B .2)2(-=-2C .38-=-2D .2--=24.点P (一2,1)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2 ,-1) B.(2 , 1) C .(2 ,-l) D .(1 ,-2)5.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cm,其中一边长为4cm ,其它两边长分别为( )A . 4cm ,l0cmB . 7cm , 7cmC .4cm,l0cm 或7cm,7cmD .无法确定 6-下列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 )A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B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C 、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D 、有一个角是100°,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7.如图:已知∠1=∠2,AC=AD ,增加下列条件:(1)AB=AE ;(2)BC=ED ;(3)∠C=∠D (4)∠B=∠E ,其中能使△ABC ≌△AED 的条件有( )A .1个B . 2个C .3个D .4个12C EBD A第7题8.如图,△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l 对称,则∠B 的度数为( ) A .30° B . 50° C .90° D .100°9.如图,已知,在△ABC 中,AB=AC ,D 是BC 中点,DE ⊥AB 于E ,DF ⊥AC 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对。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1)(2,1)A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看准了再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 1. 5 ,2;B. 7, 24 25;C. 6, 8, 10;D. 9, 12, 15 2. 在下列几个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3.14, , 0, π, ∙∙107.0,38,3.464664666 ⋅⋅⋅(相邻两个4之间6的个数逐次加1)A 1B 2C 3D 43. 36的平方根是( ) A 6 B 6± C6 D 6±4. 若点P (m,m-3)是第二象限内的点,则m 满足( )A .m>3 B. 0<m<3 C. m<0 D.m<0或m>35.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A. –1B. 0C. ±1D. ±1或0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532=+B 2222=+C 752863=+D 942188+=+7. 点A(-3,4)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4)B.(-3,-4)C.(3,4)D.(-4,-3)8. .若a =6,b =3,并且点M(a,b)在第二象限,则点M 的坐标是( )A.(6,3)B.(-6,3)C.(-6,-3) D(6,-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长方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B.(3,2)C.(3,3)D.(2,3)10.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a,b)在第三象限,那么点N(-b, a)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二. 想好了再填(,每空2分,共26分)11.如图,正方形A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12.大于5-且小于3的所有正整数是_______________。

13.写出一个无理数与2的积为有理数,这个无理数可以是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100分钟,100分)2012.1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4.0-的立方根是0.4B.9-的平方根是3±C. 16的立方根是316D. 0.01的立方根是0.0000012、 如图(1):Rt △ABC 中,∠ACB=900,CD 是高,AC=4cm ,BC=3cm ,则CD=( )A. 5cmB.512cm C.125cm D.34cm3、在菱形ABCD 中,∠ADC=120°则BC:AC ( )A 、2:3B 、3:3C 、2:1D 、1:3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8、15、7B. 8、10、6C. 5、8、10D. 8、39、385)二.填空题。

(每题3分,共15分)6、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都等于本身的数是 ,81的算数平方根是 。

7、菱形有一个内角是120度,有一条对角线长为 6 cm ,此菱形的边长是 。

8、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540°,那么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9、 如图(2),△ABC 经过平移后到△GMN 的位置,BC 上一点D 也同时平移到点H的位置,若AB=8cm 。

∠HGN=25°,则GH= ,∠DAC= 。

10、如图(3)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0,过点0的直线交AB 、CD 于E 、F ,AB=6,BC=1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

(共70分)11、计算:(每题5分,共20分)(1) 200320042)2)+ (2)()()131381672-++-(3) 40)52(2-+. (4)2101.036813-+-CBDA图(1)E12、(6分)规律探求,观察522-=58=524⨯=252,即522-=252;1033-=1027=1039⨯=3103,即1033-=3103(1)猜想2655-等于什么,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2)写出符合这一规律的一般等式。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321EDC BA 201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学科期中试卷(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如右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CD AB //( ) A 、43∠=∠ B 、21∠=∠C 、DCED ∠=∠ D 、 180=∠+∠ACD D2、(02大连市)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中的样本是 ( )(A)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B)抽取的100台电视机; (C)100; (D)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3、下列各图中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 )4、若△ABC 三边长a ,b ,c 满足|a +b -7|+|a -b -1|+(c -5)2=0,则△ABC 是 (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5、如图,A 、P 是直线m 上的任意两个点,B 、C 是直线n 上的两个定点,且直线m ∥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C =BPB .△ABC 的周长等于△BCP 的周长C .△ABC 的面积等于△PBC 的面积D .△ABC 的面积等于△ABP 的面积9.6、十位学生的鞋号由小到大分别是20、21、22、22、22、22、23、23、24、24.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商家最感兴趣的是…………………………( ) A. 平均数 B. 众数C. 中位数D. 平均数和中位数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 、50B 、65或80C 、50或80D 、40或65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 A .90° B .60° C .45° D .30° 9、△ABC 中,∠A :∠B :∠C =2:3:5,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且∠A =90° B 、直角三角形,∠B =90°BAA P mB CnO(A )(B )(C )(D )C 、直角三角形,且∠C =90°D 、锐角三角形 10、如图,AB ∥DE ,那么∠BCD 于 ( )A .∠D -∠B;B .∠B +∠DC .180°+∠B -∠D;D .180°+∠D -2∠B 11、 有四个命题:若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相等,腰上的高也相等,则这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有一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 有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两边以及另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12、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 离点C 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 爬到点B ,需要爬行 的最短距离是( )A 、、375 C、、 3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如图,直线a ∥b , 直线c 与a , b 相交,若∠2=110°,则∠1=__ ___。

2012-2013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八年级数学试题2012.11.【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全卷共三大题2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用心选一选,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几种图案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 D.4个2、在实数4.21⋅⋅,π,-722,0)21(-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 D.4个3).A.点P B.点Q C.点M D.点N4、如图,O A 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 到O C D△的位置,已知45AOB∠= ,则A O D∠等于().A.55 B.45 C.40 D.355、下列说法: ①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③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④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⑤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⑥负数没有立方根。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6、等腰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5,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A.7B.9C.12D.9或1210 2 3 4NMP第4题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 B C D 中C E AB ⊥,E 为垂足.如果 ∠A=115°,则B C E =∠( ) A.55 B.358、如图,已知△ABC 中,∠ABC =90°,AB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l 1,l 2,l 3上,且l 1,l 2之间的距离为1 , l 2,l 3之间的距离为2 ,则AC 的长是( )A .13B .20C .26D .5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9、 9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

10、定义运算“@”的运算法则为: x@y ,则 (2@6)@8=____。

11、据统计,2011年十²一期间,某市某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的人数为86740人次,将这个数字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12、小明有两条长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的小木棒,当他再找一根长度为 厘米的小木棒时,可以使这三根木棒刚好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13、已知梯形的中位线长为6 cm ,高为3 cm ,则此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cm 2. 14、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15、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6cm ,BC=8cm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则:△BCO 与△ABO 的周长之差为 。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20分)1.(2分)在实数,0.3,,,,﹣3,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在实数,0.3,,,,﹣3,中,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得,无理数有,,三个.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的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1的平方根是±1 B.﹣1的立方根是﹣1.是2的平方根D.﹣3是的平方根D、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解答:解:A、1的平方根是±1,故选项正确;B、﹣1的立方根是﹣1,故选项正确;C、是2的平方根,故选项正确;D、=3,故选项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3.(2分)(2011•呼伦贝尔)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4.(2分)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 B.A D⊥BC C.A D平分∠BAC D.A B=2BD5.(2分)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3)和(2,3),则下面四个结论:①A,B 关于x轴对称;②A,B关于y轴对称;③A,B关于原点对称;④A,B之间的距离为4,6.(2分)(2013•黔西南州)如图,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A.x<B.x<3 C.x>D.x>3的坐标,再根据函数的图象即可得出不等式2x<ax+4的解集.解答:解:∵函数y=2x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点A(m,3),∴3=2m,m=,∴点A的坐标是(,3),∴不等式2x<ax+4的解集为x<;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图象法来解不等式,充分理解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联系是解决问题的7.(2分)(2011•衢州)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A.1B.2C.3D.4∴PA=PQ=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本题的关键是要根据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8.(2分)若点(x1,y1)和(x2,y2)都在直线y=﹣3x+5上,且x1>x2,则下列结论正确9.(2分)如图,∠A=15°,AB=BC=CD=DE=EF,则∠DEF等于()10.(2分)(2008•枣庄)如图,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C.(,﹣)D.(﹣,):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线段AB最短,说明AB此时为点A到y=﹣x的距离.过A点作垂直于直线y=﹣x 的垂线AB,由题意可知:△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B作BC垂直x轴垂足为C,则点C为OA的中点,有OC=BC=,故可确定出点B的坐标.解答:解:过A点作垂直于直线y=﹣x的垂线AB,∵点B在直线y=﹣x上运动,∴∠AOB=45°,∴△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B作BC垂直x轴垂足为C,则点C为OA的中点,则OC=BC=.作图可知B在x轴下方,y轴的右方.∴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所以当线段AB最短时,点B的坐标为(,﹣).故选B.点评:动手操作很关键.本题用到的知识点为:垂线段最短.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3分)(2013•沛县一模)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5.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若使函数y=有意义,∴5﹣x≥0,即x≤5.故答案为x≤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知识点,注意: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12.(3分)点P(5,﹣3)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5,3).13.(3分)△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8.若AB=5,EF=6,则AC=7.14.(3分)(2011•嘉兴)如图,在△ABC中,AB=AC,∠A=40°,则△ABC的外角∠BCD= 110度.∵∠A=40°,∴∠B=∠ACB=(180°﹣∠A)=70°,∴∠BCD=∠A+∠B=40°+70°=110°,故答案为:1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15.(3分)若m+3与m﹣1是同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则m的值是﹣1.16.(3分)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两边分别为5和8厘米,则周长是18或21厘米.17.(3分)Rt△ABC中,∠C=90°,∠B=2∠A,BC=3cm,AB=6cm.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Rt△ABC中,∠C=90°,∠B=2∠A∴∠A+∠B=90°∴∠A=30°,∠B=60°∴=,∵BC=3cm,∴AB=2×3=6cm.故填空答案:6.点评:此题较简单,只要熟记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解答.18.(3分)(2012•衡阳)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平行且经过点A(1,﹣2),则kb=﹣8.19.(3分)(2011•衡阳)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2,0),则下列说法:①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b>0;③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x=2.其中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③(把你认为说法正确的序号都填上).20.(3分)(2007•烟台)观察下列各式:…请你将发现的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n≥1).: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观察分析可得:=(1+1);=(2+1);…则将此题规律用含自然数n(n≥1)的等式表示出来是=(n+1)(n≥1).解答:解:=(n+1)(n≥1).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出数列的规律的能力,要求学生首先分析题意,找到规律,并进行推导得出答案.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数据的规律得到=(n+1)(n≥1).三、解答题(共50分)21.(6分)(1)计算:.(2)解方程:4(x﹣3)2=9.:计算题.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得到原式=3﹣4﹣2,然后进行加减运算;(2)先变形为(x﹣3)2=,根据平方根定义得到x﹣3=±,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1)原式=3﹣4﹣2=﹣3;(2)∵(x﹣3)2=,∴x﹣3=±,∴x=或x=.22.(6分)如图所示,△ABC在正方形网格中,若点A的坐标为(0,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写出点B和点C的坐标;(3)作出△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B′C′.(不用写作法)即为所求.解答:解:(1)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所示:(2)点B和点C的坐标分别为:B(﹣3,1)C(1,3);(3)所作△A'B'C'如上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作图,作轴对称后的图形的依据是轴对称的性质,基本作法是:23.(4分)如图,小明在完成数学作业时,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AB=CD,BC=AD,请说明:∠A=∠C的道理,小明动手测量了一下,发现∠A确实与∠C相等,但他不能说明其中的道理,你能帮助他说明这个道理吗?试试看.把他们放到两个三角形中,作为对应边.解答:解:∵AB=CD,BC=AD,又∵BD=DB,在△ABD和△CDB中,∴△ABD≌△CDB,∴∠A=∠C.24.(5分)如图,折线ABC是甲地向乙地打长途电话所需要付的电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钟)之间关系的图象(注意:通话时间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1)通话1分钟,要付电话费多少元?通话5分钟要付多少电话费?(2)通话多少分钟内,所支付的电话费一样多?(3)通话3.2分钟应付电话费多少元?案.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知,通话1分钟时,要付电话费2.5元,通话5分钟时,要付费4.5元;(2)根据图象可知,通话3分钟内,所支付的电话费一样多;(3)当t>3时,设y=kt+b把B(3,2.5),C(5,4.5)代入得解得,y=t﹣0.5当t=4时,y=3.5.点评:此题比较复杂,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分析图形要分清不同时间段,电话费的不25.(5分)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5a+2b﹣2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3a﹣4b的平方根.分析:根据已知得出2a+1=9,5a+2b﹣2=16,求出a b,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a+1=32=9,5a+2b﹣2=16,即a=4,b=﹣1,∴3a﹣4b=16,∴3a﹣4b的平方根是±=±4.答:3a﹣4b的平方根是±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26.(7分)已知直线y=kx+6经过点C(3,0).(1)求k的值;(2)点A(﹣2,a)、B(0.5,b)在直线y=kx+6的图象上,试比较a、b的大小.(3)求S△BCO.(3)首先计算出B点坐标,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1)把点(3,0)代入y=kx+6,得:0=3k+6,解得:k=﹣2;(2)∵k=﹣2,∴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又∵﹣2<0.5,∴a>b;(3)把B(0.5,b)代入函数y=﹣2x+6中,解得:b=5,则B(0.5,5),S△BOC=×CO×5=×3×5=7.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待27.(7分)A、B两所学校在一条东西走向公路的同旁,以公路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且点A的坐标是(2,2),点B的坐标是(7,3).一辆汽车由西向东行驶,在行驶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点C,使C点到A、B两校的距离之和最小,如果有?请用尺规作图找出该点,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出它的坐标.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作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x轴于C,则点C为所求;(2)由图可知,点A'(2,﹣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4,设点C坐标为(a,0),并代入y=x﹣4,得:0=a﹣4,解得:a=4,∴点C坐标为(4,0).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作图与基本作图,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8.(10分)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求过B、C两点直线的解析式.C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解答:解:∵一次函数中,令x=0得:y=2;令y=0,解得x=3.∴B的坐标是(0,2),A的坐标是(3,0).作CD⊥x轴于点D.∵∠BAC=90°,∴∠OAB+∠CAD=90°,又∵∠CAD+∠ACD=90°,∴∠ACD=∠BAO又∵AB=AC,∠BOA=∠CDA=90°∴△ABO≌△CAD,∴AD=OB=2,CD=OA=3,OD=OA+AD=5.则C的坐标是(5,3).设BC的解析式是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则BC的解析式是:y=x+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涂改液.3.本卷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ABC中,AB = AC,∠BAC = 100°,AD是BC边上的中线,且BD = BE,则∠ADE的大小为(*)。

A.10°B.20°C.40°D.70°2.对称现象无处不在,请你观察下面的四个图形,它们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如图,小强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2),再对折一次得图(3),然后用剪刀沿图(3)中的虚线剪去一个角,再打开后的形状是(*)。

A B C D4.如图,将△ABC沿DE、HG、EF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处.若1129∠=︒,则2∠的度数为(*)。

(A)49°(B)50°(C)51°(D)52°DECBA5.估算24+3的值 ( * )。

A .在5和6之间B .在6和7之间C .在7和8之间D .在8和9之间6.下列可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 * )。

A .一条边对应相等B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C .一个锐角对应相等D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7.如图,△ABC 的三边AB 、BC 、AC 的长分别为20、 30、40,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 分成三个三角形, 则=∆∆∆OAC OBC OAB S S S ::( * )。

A .1:1:1B. 6:4:3C. 2:3:4D. 4:3:28.如图所示,一位同学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 )。

A. SSSB. SASC. AASD. ASA9.下列说法:①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②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③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 ④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A.1B.2C.3D.410.如图,等边△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 EF ∥BC ,分别交AB 于E ,交AC 于F ,则图中的等腰△有( * )。

个A .4B .5C .6D .7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若31<<x ,化简22)1()3(-+-x x 的结果是 .12..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6OP =,1P 与P 关于OB 对称,2P 与P 关于OA 对称,则△12POP 的周长为 ;若OA 上有一动点M ,OB 上有一AFECBO…动点N ,则△PMN 的最小周长为 .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2),B (5,5),C (5,2),存在点E ,使△ACE 和△ACB 全等,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E 点的坐标 .14.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PQ .以下五个结论:① AD =BE ; ② PQ ∥AE ; ③ AP =BQ ; ④ DE =DP ; ⑤ ∠AOB =60°.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5. 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1 cm ,D 、E 分别是AB 、 AC 上的点,将△ADE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 ' 处,且点A '在△ABC 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cm .16. 如图,图①是一块边长为1,周长记为1P 的正三角形纸板,沿图①的底边剪去一块边长为12的正三角形纸板后得到图②,然后沿同一底边依次剪去一块更小的正三角形纸板(即其边长为前一块被剪掉正三角形纸板边长的21)后,得图③,④,…,记第)3(≥n n 块纸板的周长为n P ,则=-34P P ;1--n n P P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题,共10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每小题4分,共12分) (1)202)21()55()6(+--(2)()32281442⨯+--)(① ② ③ ④ABCDEA′(3) 3222-+18.(8分)已知: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 的端点坐标分别是)2,2(-A ,)3,2(B ,线段AB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线段为B A '',且)2,2(-'A , (1)在坐标系中作出对称轴直线MN(2)作出线段B A '',并写出点B '的坐标为 。

19.(8分)若x ,y 为实数,且y =x 31-+13-x +1.求xy 的值。

20.(8分)如图,在△ADF 与△CBE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D ∥BC ,AD =CB ,∠B =∠D .求证:AF =CE .21. (10分)如果点B A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那么b a AB -=,根据这个公式解答下列问题:(1)若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表示实数x 和3-,且5=AB ,则x = _________。

(2)若数轴上三点P , A, B 分别表示实数x, 3-和5,求当代数式53-++x x 取最小值时,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22. (10分)已知,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E =CD ,AD 、BE 相交于点P ,BQ ⊥AD 于Q ,PQ =3,PE =1,求AD 的长. 23. (10分)阅读材料:学习了无理数后,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探13小明的方法: 91316<<PQ E设133k =+(01k <<). ∴22(13)(3)k =+. ∴21396k k =++. ∴1396k ≈+.解得 46k ≈. ∴4133 3.676≈+≈.问题:(1)请你依照小明的方法,估算31的近似值;(2)请结合上述具体实例,概括出估算m 的公式:已知非负整数a 、b 、m ,若1a m a <<+,且2m a b =+,则m ≈____________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3)请用(2)中的结论估算57的近似值为:__________。

24.(10分)根据下图解答下列各题.(1)在△ABC 中,AB =AC ,∠BAC =100°,ME 和NF 分别垂直平分AB 和AC ,求∠MAN 的度数;(2)在(1)中,若无AB =AC 的条件,你还能求出∠MAN 的度数吗?若能,请求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情况下,若BC =10cm ,试求出△AMN 的周长.25.(本题满分12分)如图(1),Rt △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D .AF 平分∠CAB ,交CD 于点E ,交CB 于点F . (1)求证:CE =CF .(2)将图(1)中的△ADE 沿AB 向右平移到△A'D'E'的位置,使点E'落在BC 边上,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试猜想:BE'与C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AEBMN FC26.(14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A 、C分别在y 轴、x 轴上,且∠ACB =90°,AC =BC .(1)如图1,当)0,1(),3,0(C A -,点B 在第四象限时,则点B 的坐标为 ;(2)如图2,当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点A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点B 在第四象限时,作BD ⊥y 轴于点D ,试判断OA BD OC +与OABDOC -哪一个是定值, 并说明定值是多少?请证明你的结论.图1图2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答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____________ 12、_______, 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 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题,共10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每小题4分,共12分)(1)202)21()55()6(+--(2)()32281442⨯+--)((3) 3222-+18.(8分) (1)(2) _____________。

19.(8分)20.(8分)21. (10分)(1)x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23. (10分)(1)PQE B(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24.(本题10分)25.(本题满分12分)(1)(5分)(2)(7分)(图1)AEBM NFC26.(14分)(1) ;(2)结论:证明:图1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