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图书馆调研最终版——以西雅图图书馆_郑大图书馆_南工段锡明图书馆为例

形式
把形式放到最后来说,这是因为形 式本身并不是库哈斯关注的焦点, 他所真正关注的是通过建筑的手法 ,发展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制,从而 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空间体验产生 出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错动的五个体块在形成不同流动与 透明性空间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形 成了建筑的外部形态,他所要做的 仅仅就是用一层表皮把它罩起来, 只不过表皮本身的构造需要细致的 设计罢了。 至于它的折板状的建筑外型是否呼 应西雅图错移山脈与转折河流的地 景,11层楼高的量体里是否是书籍堆 摞的意向,这些相对于其内在的操 作逻辑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螺旋书库 spiral
库哈斯认为:在现今,跨学科学习愈发 重要整个螺旋书库利用杜威十进制图书 分类系统,按书号的顺序,从“000” 到“999”依次排列,沿坡道形成一条 连续的书带,几乎全是开架书库,模糊 了层数单独分隔的书库消失了,不同背 景的人们都可以在同一个空间内阅览书 籍,在书库的各楼层间穿梭,大大节约 了读者借阅的时间。形成暧昧空间。
图解
图底关系
• 库哈斯把当代图书馆的复杂功能和内部活动进行整合压缩,重组 成九个功能区,提出了了“5+4”的体块组合方式,形成了五个尺 度不同的实体与它们之间形成的四个虚体,这种操作方式使五个 相对私密的功能体块间自然形成了活跃的公共空间 • 5组功能区,即为停车、办公、会议、图书、管理等五个使用功能 区。五区功能各不相同,大小体量也不同,并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 个建筑区分别采用不同透明度的墙面。 • 在5区之间又设有4个公共流动空间,分别是阅览区、休闲区、多功 能区、儿童区。
平面分析
5F混合交互区
20
21
20 服务书桌 21 多媒体中心
平面分析
6F螺旋书库
采用杜威十进制分类法所有图书 别分成十大类,每一大类又分成 十个小类,每个小类又可再分。
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

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篇一:图书馆建筑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图书馆的利用情况,也为了对学校图书馆的开展完善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我们小组做了这次全面的问卷调查,图书馆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本次活动从5月28日到5月31日,为时一周。
本次调查对象为在校师生。
样本容量为100份。
我们采用随机抽样与文案结合的策略,对于随机抽样的法我们认真的利用了调查问卷,并当面向学生发放问卷,从而保证了100%的样本回收率。
在调查地点上我们广涉范围,从图书馆到自习室,从而获得详细具有代表性的信息。
二、正文从这次问卷的结果来看,男生占56%,女生占44%,根本持平。
其中大一学生的比例占27%大二占28%大三占43%大四、老师占2%。
大三学生比例略高与大一大二比例,大四、老师的比例较低。
这种不同比例分层使得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
经过调查人员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从中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借书盲目性大:在被问及当你想借一本不知具体位置的书怎么办时,选择凭自己感觉找的学生高达40%,而选择询问图书管理员,询问同学等较正确的方式各有分布。
这反映了学生借书目的不明确,借书时间效率观念不明确,另外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图书馆的排序不太清晰,或者说有些杂乱,从而造成的局部学生借一本不知道具体位置的书不知怎么办的现象,(二)学生借书受兴趣偏好大在被问及你借的数怎样利用时,选择只看感兴趣的局部占62%,认真看完的占37%。
一般学生借书都是把感兴趣的图书从图书馆借回,但选择随便翻翻的也占了1%。
兴趣是位良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你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去研究。
但是一本书是一个连环的整体,其价值在认真仔细的阅读之中,只选取感兴趣的局部看未免有点舍主求次,即使你看的是精华的局部,倘假设没有前后连贯,那么书的价值你已经损失了一半。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注重实际的的知识和全面提升文化素质。
(三)图书数量质量还有待完善在被问及图书能否满足需求时,选择一般高达69%,能和不能分别占19%和11%,故图书的需求量和满意度还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一、概述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成为高校的重要场所之一。
为了满足学生学习和阅读的需求,郑州大学计划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
为了提供专业的建筑设计意见,本报告对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建议。
二、调研内容1. 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通过实地考察和收集相关数据,我们了解到郑州大学图书馆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周边环境幽雅。
然而,周边交通情况仍需要改善,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提供便利。
2. 建筑设计风格郑州大学图书馆计划采用现代化建筑设计风格,旨在与校园其他建筑相协调。
建筑外观呈现简洁、时尚的特点,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 空间规划与布局调研显示出图书馆空间规划合理,分为自习区、借阅区、阅览区和多功能区等。
自习区设置合理,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借阅区应设置自助借还书机,提高借阅效率。
阅览区应提供舒适的座位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4. 建筑材料与设备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图书馆建筑材料的选择要考虑环保性与耐久性。
同时,应加强对建筑内部温度、湿度和采光等因素的控制,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5.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性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
将绿植和自然景观融入建筑,提供更优质的室内空气质量,并有效降低能耗。
此外,开展垃圾分类和节能节水意识教育,提倡环保意识。
三、建议与展望基于对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调研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交通便利性:鉴于周边交通状况,建议在图书馆周围增加自行车停车位和公交站点,以方便师生出行。
2. 强化绿色建筑理念: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加强绿植覆盖,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探索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新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空间:除了传统的自习区、借阅区和阅览区,应考虑增加小组学习区、创客空间等,以满足不同学习需求的师生。
4. 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建议在图书馆中增设电子资源检索区和电子展示区,为学生提供更便捷的学习资源。
郑州大学新校区中心图书馆

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郑州大学新校区中心图书馆及东入口大门设计任务书。
2.郑州大学新校区建设(二期)单体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
3.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建设工程申请复函(2002)郑城规建管(函)字第[0003]号4.郑州大学新校区整体规划总平面、光盘。
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郑州大学新校区中心图书馆2.建筑单位:郑州大学新校区建筑指挥部3.建筑规模:35000平方米(不包括人防部分)4.建设位置:位于新校区东侧中部,详见规划总平面图三、建筑设计说明书1.设计思想·深入理解新校区规划精神,谐调并完善新校区的空间关系。
·创建富有特征性的现代建筑,体现中原文化和民族内涵,使之成为新校区的灵魂。
·形象反映内容,使图书馆的各部分内容符合现代灵活开放的功能要求。
2.总体设计·研究郑州大学新校区的总图结构,由两部分组成。
东区呈较大的矩形为教学主体校区,西区较小的为教工园区,两者以长椿路相隔,以高架桥相连。
西区的南北面以中央“鼓”形绿化共享区为轴,西侧为学生的生活运动区,东侧为教学区。
东西面的轴线则由图书馆、核心教学区楼群和体育场三组建筑群组成。
其中体育场位于西侧,连接西四环路,核心教学区座落于中央绿化共享区,图书馆则正对东入口广场以及连接新校区东区的翠竹街。
分析该轴线的空间形态,核心教学区主要分南北两片,其中同部分应为穿过式的公共空间,体育场和图书馆则以标志性的形态,遥相呼应。
东侧图书馆由于正对着翠竹街,以及自身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将成为该轴线的重中之重。
·研究新校区的肌理,均为横向条形趋势,作为东西轴线遥相呼应的体育场和图书馆,则宜处理成较为稳定的建筑形态,由于图书馆连接着东入口广场和核心教学楼群的前广场,如何使两个广场相互渗透和延伸则成为图书馆建筑单体设计的要点之一。
·受传统古建的“回”字形布局的启发,设计者将古建筑布局中央大殿的位置处理成图书馆的交通中枢——大厅,将南北厢房转换成开架书库和阅览,将西边厢房转换成空透的柱廊,五层透高,正对东入口广场和翠竹街,东南西北均以廊桥形式与中央大厅相连,大厅由广场大台阶直上二层,东入口广场和核心教学楼群前广场可通成图书馆底层架空的公共空间相连,成为一体。
郑大图书馆调研

调研:进入图书馆大门以后,映入眼帘的是大厅和半圆形的中央出纳台,在离入口很近的地方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小休息厅,给同学们提供了很方便的休息环境。
然后图书借阅区分左右对称两个,空间很宽广,然后位于一层的最北面,有电梯间和音响书店,教材书店和其他功能配房。
然后在通顶的空间上采用玻璃光棚,使室内光线和谐,以满足读者对光的需求。
走到北门后才发现南北门的气势都很宏大,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另外北门尺度虽然小一点,但在造型处理上比南门更加细腻。
然后在一层的指示处获得如下信息:一楼密集书库:(东)中文图书:南、北区科图法图书、河医大图书珍本书库:(南)古籍线装图书合订期刊库:(北)中外文过刊合订本二楼社科书库:(南)中文图书自科书库:(北)中文图书三楼样本书库:(南)中文图书工具书库:(北)中文图书、西文、俄文、日文图书四楼期刊阅览室:(南)中外文现刊、中文报纸电子阅览室:(北)五楼素质阅览室:(南)中文图书、西文图书咨询阅览室:(北)中外文现刊、一次、二次文献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加快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若想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直接去前台咨询。
二三四层的布局相仿,但四层南部多了一个报告厅,五层的东西对称空间中大部分为研究室,以及教师阅览区。
这就是图书馆的整体外观,近似方形的整体,但在立面上又细细雕琢,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在侧面开了许许多多重复的条形窗,一满足读者在阅览室的采光需求,以及在外观美感和整体感造型的需要,建筑的整体颜色比较淡雅。
室内空间设计,首先在颜色上,采用一种淡淡的黄色,这样使室内显得更加宽敞明亮,淡淡的颜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一种舒适的心情,更适合阅读和学习。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挺拔的柱子,在顶部的设计,用黑色的边框,使柱子显得更加文雅,轮廓更加清晰,一种挺拔的感觉,在室内有秩序的摆放下绿色的室内植物做装饰,在淡淡的黄色中一簇簇绿色开放出来,是人耳目一新,清新自然,把自然风光引入室内,是内外环境合一。
新郑州大学图书馆调研报告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
中庭中的楼 梯注重美观 ,结构上采 用梁承式, 并以一柱支 撑,栏杆结 合钢和玻璃 ,装饰很现 代。(如右 图)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方面:
除了消防楼梯等设备齐全外,使用了 大量有序安置的卷帘门把交通空间和 书库区严格隔开,加强了安全保障。
缺点:
所有阅览室全部采用大开间、大进深 、开架阅览,所以有些地方采光不足 ,通风欠佳,一个大型报告厅设在四 五层,不便使用,并可能会对图书馆 造成噪音干扰。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
的摆放下绿色的室内植物做 装饰,在淡淡的黄色中一簇 簇绿色开放出来,让人耳目 一新,清新自然,把自然风 光引入室内,使内外环境合 一。 现代化的报告厅,室内给人 一种金属质感的严谨和肃穆 ,顶棚的弧形设计,以及灯 光的布置,都显现了一种现 代化的美感。报告厅整体呈 扇形,使视听效果达到最佳 ,前面又用金属装饰全球 的地图,仿佛将所有的文明展现在你的眼前,传达着知 识的伟大和知识的重要性。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
3.郑州大学图书馆设计特色:
从平面布局上来看,整个图书馆严格对称,大致呈 方形,内设通高中庭,四角尖锐安置楼梯间、电梯 间、卫生间、储藏室、电气设备室等辅助用房。
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图书馆的楼梯间数量多达11 个,还有7个电梯间,并且各个交通空间分工明确, 使学生人流、书流和办公人流交通顺畅、互不交叉。 功能分区明确合理、路线清晰便捷、残疾人通道顺 畅。场地设计因地制宜、集中紧凑、节约了用地, 缩短了馆内的交通路线和争取到了更多的室外绿化 面积,并为今后的扩建留有充分的余地。
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
检索区是分散的,除了入 口处较大的一处检索区之外, 在中央出纳台的北侧空地处还 设置了小型检索区。中央出纳 台南北20米开外是两个开架阅 览室的入口,每个开架阅览室 面积可达1500平方米,中心借 阅处的借阅台毗连书库设置, 感觉十分合理。 室内空间设计,首先在颜色上 ,采用一种淡淡的黄色,这样 使室内显得更加宽敞明亮,淡 淡的颜色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 一种舒适的心情,更适合 阅读和学习。在室内有秩序
中国郑州大学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的调研报告

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把握图书馆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深刻了解图书馆这类建筑功能的划分以及交通流线的组织,从而增强自己对建筑设计的空间尺度感知和功能流线的合理组织。
●调研时间:2011年3月5日●调研地点:郑州大学图书馆(建成于2000年6月)●调研方法:实地考察拍照记录,询问进出馆的学生,根据各层平面图了解大致的流线图、根据立面图、剖面图了解造型、空间分布。
●调研内容:1.图书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2.图书馆的采光照明,通风和噪声控制3.图书馆的外部造型设计,整个建筑所表达的含义调研发现:1.郑州图书馆概况郑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中心馆坐落在新校区东大门,是郑州大学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是河南省最大的图书馆。
设计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设计师何静堂老先生。
馆内阅览座位6000多个,包括院(系)资料室在内的总藏书量为412万册,中外文现刊3200种,过刊6000多种。
全馆现有社科书库、自科书库、文艺书库、珍本书库、密集书库、现刊库、过刊库、古籍书室、样本书库、学位论文库、工具书阅览室、河南地方文献阅览室、素质教育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检索工具书阅览室等 30余个书库和阅览室,另设多个公共阅览区,共有阅览座位 6642 个,并拥有两个85座和一个217座的电子文献阅览与检索室。
各阅览室及书库全部开架服务,流通书库完全实现了藏、借、阅合一。
2.走进郑州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主层是设在二层,在正东、正西两个方向的两个主入口处都设有宽达40米的大台阶。
进入图书馆大门以后,首先要穿越一排的刷卡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8米、长达28米的架空过道,两边中空,可以看见严格对称的两个扇形报告厅屋顶,其上摆放了相对应的弧形的玻璃桌供学生使用。
假设一下,桌子是四方的,与环境该是多不不协调,所以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
(如右图)仰视则可以看见五层通高的中庭,玻璃顶是倾斜下来的,又黑色的布帘可供操控推拉以遮阳。
郑州大学图书馆调研报告(精)

郑大图书馆调研报告•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主要把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切身了解空间要素对于图书馆这类公共建筑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空间的感知、流线组织、构思创意。
•调研时间:2011年3月13日(10:00—15:00•调研地点:郑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调研重点:在调研过程中要有侧重的做以下三方面的资料收集:1. 现代图书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主要指藏书、借阅、管理、公共空间以及室外空间五大类各部分功能要求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关系、交流组织。
2. 现代图书馆的室内环境,主要是指采光照明、通风、噪声控制等建筑物理中的环境控制;了解家具与人体活动尺寸的关系。
3. 现代图书馆外部空间的营造。
整体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方式以及互动关系,内外空间的界定方式;图书馆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内外部材质选取和柱网分配。
•调研内容:1.图书馆概述2. 图书馆基地分析3. 图书馆的设计要求及说明4. 功能、内部空间分析5. 重点功能块分析•郑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简介郑州大学图书馆中心馆坐落在郑州大学新校区,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它以鲜明的文化特征、优美的建筑造型、强烈的视觉冲击、先进的硬件设备成为郑大校园人文景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中心馆现有80多万册藏书,4000余种期刊,读者还可以通过网络使用120万册电子图书及34个中外文数据库。
四个校区图书馆提供统一借阅服务,读者可以共享郑州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
中心管公有阅览座位1800多个。
所有阅览室及书库全部开架服务,流通书库完全实现了藏、借、阅合一的开放式管理。
中心馆典藏分布情况中心馆(新区一楼密集书库:(东中文图书:南、北区科图法图书、河医大图书珍本书库:(南古籍线装图书合订期刊库:(北中外文过刊合订本二楼社科书库:(南中文图书自科书库:(北中文图书三楼样本书库:(南中文图书工具书库:(北中文图书、西文、俄文、日文图书四楼期刊阅览室:(南中外文现刊、中文报纸电子阅览室:(北五楼素质阅览室:(南中文图书、西文图书咨询阅览室:(北中外文现刊、一次、二次文献、郑州大学图书馆基地分析从大的布局来看,郑州大学图书馆位于郑大教学区的中心位置,各个学院的教学楼围绕图书馆成放射性布置,这样不仅方便了广大同学们来图书馆查阅资料,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在学校当中的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通过实地调研,把握图书馆设计的主要特征及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原则,深刻了解图书馆这类建筑功能的划分以及交通流线的组织,从而增强自己对建筑设计的空间尺度感知和功能流线的合理组织。
●调研时间:2011年11月20日
●调研地点:欧亚学院图书馆
●调研方法:
实地考察拍照记录,询问进出馆的学生,根据各层平面图了解大致的流线图、根据立面图、剖面图了解造型、空间分布。
●调研内容:
1.图书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
2.图书馆的采光照明,通风和噪声控制
3.图书馆的外部造型设计,整个建筑所表达的含义
●调研发现:
1.欧亚图书馆概况
欧亚学院新校区图书馆中心馆坐落在新校区东大门,是欧亚学院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是陕西省最大的图书馆。
设计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设计师何静堂老先生。
馆内阅览座位6000多个,包括院(系)资料室在内的总藏书量为412万册,中外文现刊3200种,过刊6000多种。
全馆现有社科书库、自科书库、文艺书库、珍本书库、密集书库、现刊库、过刊库、古籍书室、样本书库、学位论文库、工具书阅览室、陕西地方文献阅览室、素质教育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检索工具书阅览室等 30余个书库和阅览室,另设多个公共阅览区,共有阅览座位 6642 个,并拥有两个85座和一个217座的电子文献阅览与检索室。
各阅览室及书库全部开架服务,流通书库完全实现了藏、借、阅合一。
2.走进欧亚学院图书馆
欧亚学院图书馆主层是设在一层,在正东、正西两个方向的两个主入口处都设有宽达40米的大台阶。
进入图书馆大门以后,首先要穿越一排的刷卡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8米、长达28米的架空过道,两边中空,可以看见严格对称的两个扇形报告厅屋顶,其上摆放了相对应的弧形的玻璃桌供学生使用。
假设一下,桌子是四方的,与环境该是多不不协调,所以说,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
仰视则可以看见五层通高的中庭,玻璃顶是倾斜下来的,又黑色的布帘可供操控推拉以遮阳。
在一层平面图上,两个报告厅屋檐处加设了玻璃光棚,但实际上并没有。
在过廊中设有通往一层和三层的楼梯,呈直线布置,便于交通。
走过过廊,则是一个两个圆形拼接的中央出纳台,小的半圆是交通空间,包括电梯和螺旋楼梯,大的半圆是办理借书手续处,这正昭示着这里的交通空间是专为内部工作人员设置的,也可用于各层之间输送图书。
(如右上图)
检索区是分散的,除了入口处较大的一处检索区之外,在中央出纳台的北侧空地处还设置了小型检索区。
中央出纳台南北20米开外是两个开架阅览室的入口,每个开架阅览室面积可达1500平方米,中心借阅处的借阅台毗连书库设置,感觉十分合理。
以下图(平面图)为例,从平面布局上来看,整个图书馆严格对称,大致呈方形,内设通高中庭,四角尖锐安置楼梯间、电梯间、卫
生间、储藏室、电气设备室
等辅助用房。
颇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图书馆的楼梯间数量多达11个,还有7个电梯间,并且各个交通空间分工明确,使学生人流、书流和办公人流交通顺畅、互不交叉。
功能分区明确合理、路线清晰便捷、残疾人通道顺畅。
场地设计因地制宜、集中紧凑、节约了用地,缩短了馆内的交通路线和争取到了更多的室外绿化面积,并为今后的扩建留有充分的余地。
各层功能空间的大致分布情况列表如下,从此表格中也可以也可以直观地看出郑大图书馆的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
中庭中的楼梯注重美观,结构上采用梁承式,并以一柱支撑,栏杆结合钢和玻璃,装饰很现代。
柱子多为方柱,却不是“一方到底”,在帽檐处叠涩而上,让人联想到何静堂的另一个代表作——上海世博中国馆,东方之冠。
在采光通风方面,总体上有四个中庭,大小不一,确不无章法,十分严谨,很好的解决了自然采光通风的问题,十分环保节能。
建筑剖面所示,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建筑各层高度十分统一,净高3米左右,保证了书流运输上的便利。
书架高两米左右,因为阅览室分布十分集中,开间大,十分宽敞,所以书架长度几乎不受限制。
一排书架由多个小书架拼接而成,便于灵活安置。
在防火方面,除了消防楼梯等设备齐全外,使用了大量有序安置的卷帘门把交通空间和书库区严格隔开,加强了安全保障。
在图书馆的建筑造型及装饰方面,如右下图,这是图书馆的整体外
观,近似方形的整体,但在立面上又细细雕琢,通过凹凸切割,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在侧面开了许许多多重复的条形窗,结合底层宽大的柱子阵列,一来满足读者在阅览室的采光需求,以及达到外观美感和整体感造型的需要。
建筑的整体颜色比较淡雅。
外表皮采用的是大块的瓷砖,主要颜色有两种,一种为白,一种土黄外带偏点红,这也是中国学院建筑的典型颜色。
除了大面积砖墙所营造出来的厚重感之外,玻璃幕的使用也给予建筑整体造型以突破,形成轻盈与厚重的鲜明对比,给观众增强视觉冲击力。
所有阅览室全部采用大开间、大进深、开架阅览,所以有些地方采光不足,通风欠佳,一个大型报告厅设在四五层,不便使用,并可能会对图书馆造成噪音干扰。
另外,在图书馆建筑的西面,紧邻学校主干道,东面则正对学校大门,南北两个方向则毗邻教学楼。
在选址方面,交通便利,位置突出,十分合理。
在图书馆东门和学校东门之间,有一个面积十分可观的广场,也成四方形,在四个角部立柱四支,中央设景观,以示凝聚之力。
总体来说,欧亚学院图书馆造型美观,布局严谨,流线清晰,环境优雅,是一所藏、借、阅合一的大型高校图书馆。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欧亚学院图书馆的存在,无疑地使人们向天堂迈进了一大步。
参考资料:
《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鲍家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10》林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