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合集下载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习题解答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习题解答

第2章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习题解答。

图2.1 习题2.1图解电流源电流为其他2s11A 1s 01A )(S tt t i 分段计算电容电压)(t u s 10t 期间V2d 5.01d)(1)0()(0t t t i Cu t u s 1t时,V2)1(u s 21t 期间V24)1(22d )1(5.01)1()(1t t u t u t 2t s 时,0)2(u s 2t时t u t u 20d 05.01)2()(其他2s1V241s 0V2)(t t tt t u 瞬时功率为其他2s1W 421s 0W 2)()()(tt t t t i t u t p S 电容的储能为其他2s1J 21s 0J)(21)(222ttt t t Cu t w 2.2在图 2.2(a )中,电感H 3L ,电流波形如图(b )所示,求电压u 、s 1t 时电感吸收功率及储存的能量。

图2.2 习题2.2图解由图 2.2(b)可写出电流的函数其他02s1A 21s 0A)(tt t t t i 其他2s1V 31s 0V 3)(tt dtdi Lt u 1s t 时3W )1()1()1(i u p J231321)1(21)1(22L Li w 2.3 在图 2.3所示电路中,已知V 4cos 8t tu ,A 201i ,A 102i ,求0t时的t i 1和t i 2。

图2.3 习题 2.3电路图解A4sin 2d 4cos 8212d 21)0()(011t t u i t i t tA4s i n 211d 4c o s 841)0()(022t i t i t 2.4 电路如图 2.4(a)所示,开关在0t时由“1”搬向“2”,已知开关在“1”时电路已处于稳定。

求C u 、C i 、L u 和L i 的初始值。

(a )动态电路(b )0t时刻的等效电路图2.4 习题 2.4电路图解在直流激励下,换路前动态元件储有能量且已达到稳定状态,则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

模拟电子技术(王成华第二版)课后习题及答案_1

模拟电子技术(王成华第二版)课后习题及答案_1

习 题题1.1 求硅本征半导体在温度为250K 、300K 、350K 时载流子的浓度。

若掺入施主杂质的浓度317d cm 10=N ,分别求出在250K 、300K 、350K 时电子和空穴的浓度。

解:当K 250=T 时,有:38221.123162231i 1i cm 10057.12501087.3)()(go ⨯=⨯⨯⨯=⋅==−−kTkTE ee TA T p T n ,同理,当K 300=T 时,有: 3102i 2i cm 10095.1)()(⨯==T p T n ,当K 350=T 时,有: 3113i 3i cm 10060.3)()(⨯==T p T n , 当掺入施主杂质后,电子浓度:d N n =,空穴浓度:n n p 2i =,当K 250=T 时,317cm 10=n ,31712i cm 112.010)(==T n p , 当K 300=T 时,317cm 10=n ,331722i cm 10199.110)(⨯==T n p , 当K 350=T 时,317cm 10=n ,351732i cm 10364.910)(⨯==T n p 。

题1.2 若硅PN 结的317a cm 10=N ,316d cm 10=N ,求K 300=T 时PN 结的内建电位差。

解:)ln(2i da T n N N U U ⋅⋅=ϕ, 当K 300=T 时,mV 26T =U ,310i cm 1043.1⨯=n ,代入得:76.0)cm 101.43(cm 10cm 10ln V 026.023********=⎥⎦⎤⎢⎣⎡⨯⨯⨯=ϕU V 。

题1.3 已知锗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为610−A ,当外加电压为0.2V 、0.36V 及0.4V 时流过PN 结的电流为多少?由计算结果说明伏安特性的特点。

解:根据PN 结方程,流过PN 结的电流)1(TS −⋅=U U eI I ,6S 10−=I A ,26T =U mV ,2.01=U V 时,3S 11019.2)1(T1−⨯=−⋅=U U eI I A ,36.02=U V 时,03.1)1(T2S 2=−⋅=U U e I I A ,4.03=U V 时,8.4)1(T3S 3=−⋅=U U eI I A ,2.04−=U V 时,04=I ,反向截止, 36.05−=U V 时,05=I ,反向截止, 4.06−=U V 时,06=I ,反向截止,由此可见,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斜率稍有增加就引起正向电流明显增加。

模电第二章习题答案

模电第二章习题答案

习题2-5 设图中的三极管β =100,U BEQ =0.6V ,V CC =12 V ,R C =3 k Ω,R b =120 k Ω。

求静态工作点处的I BQ I CQ 和U CEQ 值。

习题2-15 设图中三极管的β =100,U BEQ =0.6V ,V CC =10V ,R C =3 k Ω,Rb b’=100 Ω。

V CC =10V ,,R C =3 k Ω,Re=1.8 k Ω,RF=200Ω,Rb1=33 k Ω,Rb2=100 k Ω,RL=3 k Ω C1,C2和Ce 足够大。

①求静态工作点②画微变等效电路如图(3)求Oiu U A U =;(4)设Rs =4 k Ω,求osus U A U =(5)求o i R R 和① 2.48,0.94, 5.3E U I I mA U =≈=≈BQCQ Q CEQ V V②微变等效电路如图③be 2.9r ≈ k Ω,Lbe = 6.5(1)u FR A r R ββ'-≈-++(4)12i r ≈ k Ω,= 4.9ius u i sr A A r R -≈-+(5) R i ≈12 k Ω,R o ≈3 k Ω习题2-17 画出如图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写出计算电压放大倍O1O2i iU U U U 和数的表达式,并画出当c e RR =时的两个输出电压o1o1U U 和的波形(与正弦波i U 相对应)。

微变等效电路如下图解O1i be (1)ceU R U r R ββ=-++e c O1O2O1O2R u u R U U =≈当时,,和的波形如下图ebe e *02*)1(1R r R U U Au iββ+++==)(习题2-21在下图所示的放大电路已知V DD = 30V,R d = 15 kΩ,R d =1 kΩ,R g=20 MΩ,R1=30kΩ,R2=200kΩ,R L= 1 MΩ,A和输入和输出的电阻Ri,R o场效应试估算电压放大倍数u管g m=1.5mS。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二章习题解答

第二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1 求题2.1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解:标出电路中的各结点,电路可重画如下:(b)(a)(c)(d)6Ω7Ω3Ωa aabbbddcb(a)(d)(c)(b)6Ωb4Ω(a )图 R ab =8+3||[3+4||(7+5)]=8+3||(3+3)=8+2=10Ω(b )图 R ab =7||(4||4+10||10)=7||7=3.5Ω(c )图 R ab =5||[4||4+6||(6||6+5)]=5||(2+6||8)=5||(2+3.43)=2.6Ω(d )图 R ab =3||(4||4+4)=3||6=2Ω(串联的3Ω与6Ω电阻被导线短路)2.2 用电阻的丫-△的等效变换求题2.2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解:为方便求解,将a 图中3个6Ω电阻和b 图中3个2Ω电阻进行等效变换,3个三角形连接的6Ω电阻与3个星形连接的2Ω电阻之间可进行等效变换,变换后电路如图所示。

(a )R ab =2+(2+3)||(2+3)=4.5Ω(b ) R ab =6||(3||6+3||6)=6||4=2.4Ω2.3 将题2.3图所示电路化成等效电流源电路。

baba(b)(a)题2.2图(b)(a)题2.3图b abΩ(b)解:(a )两电源相串联,先将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再将两串联的电压源变换成一个电压源,最后再变换成电流源;等效电路为(b )图中与12V 恒压源并联的6Ω电阻可除去(断开),与5A 恒流源串联的9V 电压源亦可除去(短接)。

两电源相并联,先将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再将两并联的电流源变换成一个电流源,等效电路如下:2.4 将题2.4图所示电路化成等效电压源电路。

解:(a )与10V 电压源并联的8Ω电阻除去(断开),将电流源变换成电压源,再将两串联的电压源变换成一个电压源,再变换成电流源,最后变换成电压源,等效电路如下:(b )图中与12V 恒压源并联的6Ω电阻可除去(断开),与2A 恒流源串联的4Ω亦可(a)(b)题2.4图aa bababababbbb b除去(短接),等效电路如下:2.5 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题2.5图中的电流I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和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二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和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二章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2-1 判断正确(√)与错误(×)。

电路的静态是指:(1)输入交流信号的幅值不变时的电路状态。

( )(2)输入交流信号的频率不变时的电路状态。

( )(3)输入交流信号且幅值为零时的状态。

( )(4)输入端开路时的状态。

( )(5)输入直流信号时的状态。

( )目的澄清静态的概念。

解(1) ×。

因为这是动态概念。

(2) ×。

理由与(1)相同。

(3) √。

即当i 0U=时的状态,也就是正弦波过零点对应的状态就是静态。

(4) ×。

输入端开路时不能保证i 0U=的条件,可能有干扰信号从输入端窜入,因此不能保证静态。

(5) ×。

这仍然是动态概念。

2-2 试判断图题2-2(a)~(i)所示各电路对交流正弦电压信号能不能进行正常放大,并说明理由。

图题2-2目的 检查放大电路是否能正常放大。

分析 一个能正常工作的放大电路应该同时满足四个原则,缺一不可。

这就是:①e 结正偏,c 结反偏。

由直流电源CC V 与BB V 保证。

②信号能输入。

③信号能输出。

④波形基本不失真。

由合适的工作点保证。

检查一个电路,只要有一个原则不满足就不能正常放大。

解 图(a)不能正常放大。

因为BB V 的极性接反了,使e 结反偏。

图(b)不能放大。

原因是CC V 极性接反了,使c 结正偏。

图(c)不能放大。

因为b R =0,使信号i U 通过短路线以及CC V 对地交流短路,加不到晶体管上,从而o U =0。

图(d)不能放大。

因为e 结处于零偏置。

图(e)能正常工作。

因为四个原则均满足。

图(f)不能放大。

因为电容C 有隔直作用,使BB V 不能在b R 上产生偏置电流,即BQ I =0,工作点不合理。

图(g)不能放大。

因为BB V 将信号i U 对地直接短路,不能输入到晶体管上。

图(h)不能放大。

因为c R =0,信号不能输出。

图(i)能放大。

四个原则均满足。

其中二极管起温度补偿作用。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 第二版 答案 孙肖子 第2章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 第二版 答案 孙肖子 第2章

图2-11 例2-7电路图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因为A2接成反相积分器,所以 1 U U o2 o jR3C 故 由此得到
Uo Ui I2 I1 jR3CR2 R1
jCR R2 U i Uo 3 R1
可见,输出波形是在6 V的直流电平上叠加上一正弦信 号。
注意,当ui为负半周最大时,uo瞬时值已超过电源电压
+12 V,所以会出现限幅状态,uo波形如图2-6所示。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图2-6 例2-4的输入输出波形图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例2-5】 电路如图2-7(a)所示,设电容C的起始电压 uC(0)=0,试画出对应两种输入波形(如图2-7(b)、(c)所示)的 输出波形图。 解 因为uo(t)=-uC(t),所以uo(0)=uC(0)。该电路为理想 反相积分器,输入输出关系式为
式中
1 uo i2 R2 i2 dt C ui i2 i1 R1
故பைடு நூலகம்
R2 1 30 1 uo ui C ui dt ui u dt 3 6 i R1 R1 20 2010 0.5 10 1.5ui 100 ui dt uo1 (t ) uo2 (t )
向A1的同相端。
① 输入输出的频域关系式。因为整体引入负反馈,故 根据“虚短”概念,A1的
U+=U-=0,且
式中
I1 I 2
Ui U Ui I1 R1 R1 U U o2 U o2 I2 R2 R2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基础
如图2-8(b)所示。

模电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模电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三极管用来放大时,应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型号为3CG4D的三极管是PNP型高频小功率管。

3.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增大,反向饱和电流I CBO增大,正向结电压U BE下降。

4. 有两只三极管:A管β=200,I CEO=200μA;B管β=80,I CEO=10μA,其他参数大致相同,一般应选B管。

5.共射基本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为负值,说明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差180o。

6.放大电路未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静态,其在特性曲线上的点称为静态工作点;有输入信号时的状态称为动态,动态工作点移动的轨迹称为交流负载线。

7.在放大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处,幅度的放大倍数为中频处的0.707倍,这主要是由电路的频率失真引起的。

8.场效应晶体管是通过改变栅源电压来改变漏极电流(输出电流),所以它是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或电压控制)器件。

二、判断题1.由于放大的是变化量,所以在输入直流信号时,任何放大电路的输出量都没有变化。

(×)提示: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就有变化。

2.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3.放大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分是由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提示:增加的幅度所需能量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

4.通常,JFET在漏极与源极互换时,仍有正常放大作用。

(√)三、选择题1.测得某放大电路中三极管三个管脚对地电压分别为U1=2V,U2=6V,U3=2.7V,则三极管三个电极为(B)。

A.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集电极;B.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C.①管脚为集电极,②管脚为基极,③管脚为发射极;D. ①管脚为发射极,②管脚为集电极,③管脚为基极。

2.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 C的作用是(C)。

A.放大电流B.调节I BQC.防止输出信号交流对地短,把放大了的电流转换成电压。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

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章习题解答-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习题题 2-1试判断图P2-1中各放大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理由。

图 P2-1题2-1解 (a) 无放大作用,不符合“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直流偏置要求;(b) 不能正常放大,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c)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集电结没有偏置(反偏);(d)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e) 有放大作用;(f) 无放大作用,输入信号的负半轴不能加到放大电路中去;(g) 无放大作用,电容C2使输出端对地交流短路,输出交流电压信号为0;(h) 无放大作用,电容Cb使三极管基极对地交流短路,输入交流信号无法加至三极管基极;本题的意图是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放大原理。

题 2-2 已知图P2-2(a)中:R b=510kΩ,R c=10kΩ,R L=1.5kΩ,V CC=10V。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图(b)所示。

①试用图解法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分析这个工作点选得是否合适;②在V 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把三极管的静态集电极电压U CEQ提高到5V左右,可以改变哪些参数如何改法③在V CC和三极管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I CQ=2mA,U CEQ=2V,应改变哪些参数改成什么数值(a )题2-2解:① 先由估算法算出I BQ CC BEQBQ b100.7mA 0.02mA 20μA 510V U I R --=≈≈= 然后,由式Cc C CC CE i R i V u 1010-=-=,在输出特性曲线上画出直流负载线,其与横、纵两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未(10V ,0)和(0,1mA ),直流负载线与i B =20uA 的一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Q1即为静态工作点。

由Q1可得,U CEQ ≈0.5V ,I CQ =0.95mA 。

可见,Q1点靠近饱和区,位置不太合适,容易产生饱和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放大电路基础
2.1 放大电路如图P
3.1所示,电流电压均为正弦波,已知Ω=600S R 、mV U S 30=、
mV U i 20=、Ω=k R L 1、V U 2.10=。

求该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倍数及其
分贝数和输入电阻i R ;当L R 开路时,测得V U 8.10=,求输出电阻R 。

解:1、
S i S i i U R R R U +=
Ω
=-⨯=-=k U U R U R i S S i i 2.12030600
20 2、
6002.02
.1===
i O u U U A
dB A dB A u u 6.3578.12060log 20||log 20)(=⨯===
3、
uA R U I i i i 7.162.120===
uA mA A R U I L 12002.10012.01012
.13
00===⨯==
9.717.161200===
i O i I I A
dB A dB A i i 2.3786.1209.71log 20log 20)(=⨯===
4、uW I U P i i i 334.07.1602.0=⨯== uW I U P 144012002.1000=⨯==
4311334.01440===
i O P P P A
dB A dB A P P 9.3669.3104311log 10log 10)(=⨯=== 5、其等效电路如图P3.1.2:
根据等效电路可得:
8
.12.10⨯+=
L
L
R R R Ω=k R 5.00
2.2 放大电路如图P
3.2.1所示,已知三极管100=β、Ω=200'bb r 、V
U BEQ 7.0=。

试:
(1)计算静态工作点
CQ
I 、
CEQ
U 、
BQ
I ;(2)画出H 小信号等效电路,求u A 、i R 、
0R (3)求源电压增益uS A 。

解:1、
V
V R R R V CC B B B B 315104010
212=⨯+=+=
mA R R R V I E E BEQ B CQ 1.21.017
.032
1=+-=
+-=
uA I I CQ
BQ 211001
.2==
=
β
V
R R R I V U E E C C CC CEQ 4.6)1.013(1.215)(21=++⨯-=++-=
2、H 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P3.2.2:
Ω=⨯++=++=14501
.226
)1001(20026)
1('0EQ bb be I r r β
9
.151.010145.13
//7.4100)1('1-=⨯+⨯-=++-=E be L u R r R A ββ
[]Ω=⨯+=++=k R r R R R E be B B i 73.4)1.010145.1//(40//10)1(////121β Ω≈=k R R C 30
3、
35.1451.073.473
.49.1500-=+⨯-=+====
S i i u S i u S i i S uS R R R A U U A U U U U U U A
2.3 放大电路如图P
3.3.1所示,已知三极管80=β、Ω=200'bb r 设各电容对交流的容抗
近似为零。

试:(1)画出该电路的直流通路,求BQ
I 、
CQ
I 、
CEQ
U ;(2)画出交流
通路及H 小信号等效电路,求u A 、i R 、0R
解:1、由直流通路图P3.3.2可得:
⎪⎪⎩⎪⎪

⎧===++=++++BQ CQ BEQ CC CEQ CQ BQ C CC
BEQ BQ B B CQ BQ C I
I V V U I I R V V I R R I I R β7.0)()()(21 解得:
uA
I BQ 22=、
mA
I CQ 74.1=、
V
U CEQ 1.5=
2、交流通路图P3.3.3及H 小信号等效电路图P3.3.4
Ω=⨯++=++=k I r r EQ bb be 4.174
.126
)801(20026)
1('0β
Ω===k R R R B C 75.39.3//100//20 Ω===k r R R be B i 38.14.1//100//1
1584.1100
//10//9.381'-=⨯-=-=be L u r R A β
2.4 在图P
3.
4.1放大电路中,已知三极管80=β、Ω=200'bb r 、Ω=600S R 、Ω=k R B 621、
Ω=k R B 162、Ω=k R E 2.2、Ω=k R C 3.4、Ω=k R L 1.5。

试:(1)求CQ I 、CEQ U ;(2)
画出交流通路及H 小信号等效电路,求u A 、i R 、0R (3)若60=β,求u A 、i R 、
0R
解:1、
V
V R R R V CC B B B B 9.424621616
212=⨯+=+=
mA R R V I I E
BEQ
B E
C 9.12.27
.09.4=-=
-=
=
V R R I V U E C C CC CEQ 65.11)2.23.4(9.124)(=+⨯-=+-= 2、H 小信号等效电路如图P3.4.2:
Ω=⨯++=++=k I r r EQ bb be 3.19
.126)801(20026)
1('0β
Ω===k r R R R be B B i 18.13.1//16//62////21
Ω≈=k R R C 3.40
6.1433.11
.5//3.480'-=⨯-=-=be L u r R A β
2
.956.018.118
.16.143-=+⨯-=+=S i i u
uS R R R A A
3、Ω=⨯++=++=k I r r EQ bb be 19
.126
)601(20026)
1('0β
Ω===k r R R R be B B i 93.01//16//62////21
Ω≈=k R R C 3.40
14011
.5//3.480'-=⨯-=-=be L u r R A 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