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某教师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针对文言文难度比较大、篇幅比较长的特点,将课堂导入设计为讲述历史故事“白帝城托孤”,然后引出对课文的讲解。
下列对这一导入环节的设置评价恰当的是()。
A.导入内容偏离了课文主题,不能达到教学目的B.运用相关历史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C.导入形式单一且没有互动,没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D.导入环节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答案】 B2、阅读某教师的教学随笔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A.导入的作用在于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情感B.有效教学时间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时间C.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效率D.把握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答案】 A3、教学《茶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剧本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下列例子适合的是()。
A.只有这么办,国家才能富强!好啦,我该走了。
B.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
C.老大爷,您外边遛遛吧!后院里,人家正在说和事儿呢,没人买您的东西!D.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绝不会叫我提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答案】 D4、教师在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本课学习重点。
下列教学不恰当的是()A.梳理全文的说明结构和特点B.学习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的特点C.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D.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答案】 C5、阅读下面某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大赛上的教学设计(片段),按要求答题。
A.以人物的外貌和动作为切入点分析人物性格,符合教学要求B.着眼于学生的宏观阅读及分析能力的培养C.课堂的设计重点突出提纲式教学D.没有多方面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氛围、学习方式等【答案】 D6、李密在《陈情表》中开头就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有学生说李密写错了,这个地方的“孩”字应改成“臣”字,应该与前面“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保持一致。
教研试卷初中语文答案(3篇)

第1篇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B. 气冲牛斗C. 水落石出D. 眉清目秀答案:C解析:A项中“雁”应为“燕”;B项中“斗”应为“狗”;D项中“清”应为“青”。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学校决定为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B.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班级里的优秀学生。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D.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我需要请教老师。
答案:D解析:A项中“设立”应改为“设立奖学金”;B项中“不但”应放在“学习好”之前;C项中“生活质量”与“改善”搭配不当。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百读不厌。
B. 我看到他,心里就充满了温暖。
C. 那天,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阳光明媚。
D. 这个问题就像一道无底深渊,让人无法自拔。
答案:D解析:A项中使用了夸张手法;B项中使用了比喻手法;C项中使用了拟人手法;D 项中使用了比喻手法。
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B解析:A项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C项出自唐代诗人李白;D项出自唐代诗人王勃。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A. 欣慰B. 沸腾C. 沉默D. 慷慨答案:C解析:A项中“欣”应为“心”;B项中“沸”应为“沸”;D项中“慨”应为“慨”。
二、填空题1. 《离骚》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
答案:抒情诗2.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李白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答案:王之涣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枫桥夜泊》。
答案:张继5. 《卖油郎独占花魁》是明代作家______的作品。
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期末考试真题1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 2004年1月一、填空题(10分)1.陈述性知识是以概念和命题形式出现的。
2.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3.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理解力。
4.语文正式独立设科是在1903年。
5.指导学生阅读时理清作者思路的步骤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6.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辨证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7.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
8.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汉语文是汉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阅读阐释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10.一个课件设计时—股要考虑树型结构、呈现方式、呈现控制和拓展选择四个方面的问题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树立“重视发展”的质量评价观,应明确哪些问题?①评价功能的转化;(1分)②重视综合评价;(1分)③强调质性评价;(1分)④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1分)⑤注重过程。
(2分)2.阅读批评与阅读鉴赏有什么不同?①鉴赏是对文章或作品的情感性参与,(1分)满足的是读者个体的审美趣味.(1分)着重实现的是读物的中美价值。
(1分)②批评是刘文章或作品的理性枪验和评定,(1分)它往往是从一定的背景和理论出发;感受和理解读物,并尽可能作出客观评价,(1分)它更着重于读物的社会价值。
(1分)3.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①学习者参与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1分)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2分)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分)④学习者对认识活动能够自我监控、调适。
(2分)4.口语交际教学有哪些要求?①教学内容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②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环境;③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④突出口语交际的实践操作性;⑤教师引导要切实、精当;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某选修教材中有“新闻阅读与实践”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中《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人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新闻作品如《刘翔勇夺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栏冠军》进行阅读,通过让学生练习写作新闻,完成对“博观约取、简洁真实”这一新闻特点的掌握。
该教学设计的特点不包括()。
A.实现了新闻教学中“阅读”与“实践”的统一B.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C.有效地利用了选修教材中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新闻的了解程度D.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整合、利用专题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答案】 B2、在“古今多不同”的活动中,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几组包含古今异义词的句子。
下列句子不符合要求的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陈情表》)D.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答案】 C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下列教师对“探究学习”的记忆与认识正确的是()。
A.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B.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C.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的学习方式D.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答案】 B4、名著导读课上,教师用幻灯片为学生呈现了下面一段话.让学生利用知识积累完成填空。
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
从①《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老舍《②》里男主人公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从《三国演义》里③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从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里鲁滨逊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④的精神。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A.借文学大师的评价,引导学生鉴赏和品味它的特别之处,为学生的品味鉴赏设置了方向B.面对学生们不同的看法教师没有片面地否定.而是巧妙地引导,并借此让学生把思考点集中到对王国维看法的评析上C.教师将自己解读文本的过程和方法剖析出来,呈现给学生,然后提问,再引领学生去思索。
这就让教师在这个细节的处理上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和学生形成了垂直性互动D.三个学生都对王国维的看法提出了异议,并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的过程。
学生1概括出了“压抑、凄凉”,学生2琢磨出了“惆怅和悲怆”,表述方式不同,可是殊途同归——情感可以说完全一致【答案】 B2、阅读《壶口瀑布》教学实录(节选),回答问题。
A.通过视频展示壶口瀑布的气势,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瀑布的大气磅礴,创设了情境。
营造了氛围B.这段教学旨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对壶口瀑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这段教学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人手,宏观透视,重视“第一印象”“首感效应”的教学观念D.在这段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也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答案】 B3、教师围绕“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A.老舍《骆驼祥子》B.傅雷《傅雷家书》C.埃德加·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案】 A4、教授完《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准备推荐一篇安徒生的著名童话作品来加深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A.《丑小鸭》B.《灰姑娘》C.《红舞鞋》D.《卖火柴的小女孩》【答案】 B5、阅读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设计,按照要求答题。
A.注重学生的阅读与积累,为之后的生活与学习打下基础B.注重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的活学活用C.体现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D.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了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答案】 D6、阅读某教师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论文(片段),按要求答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唐风雅韵·唐代山水田园诗”专题。
下列作品适合入选的是()A.王维《辛夷坞》、孟浩然《过故人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陆游《游山西村》、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李白《送友人》、孟郊《烈女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D.柳宗元《渔翁》、王翰《凉州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 A2、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汉语言现象中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朗读中正确发音,以下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理想B.转眼C.体贴D.涂改【答案】 D3、教师在审阅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很多学生经常将破折号使用错。
为了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破折号.教师特为学生列举了以下句子,其中破折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
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今天,《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长篇通讯《春天里,这激情的足音——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纪实》,并对此发表了《心近才能生情》的评论。
【答案】 B4、阅读以下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问题。
A.“表白与抒情”是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言语形式,本案例围绕这一口语交际能力,以“为照片中的表情做描述”这一种方式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B.本案例组织了“丰富的表情”这一训练素材,让学习者运用间接描述和直接描述的方法练习如何表白情绪,使活动目标针对性强,组织有序C.案例中的照片属于“结构性材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言源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了真正的开放想象、开放表达D.案例中的学生人情入境,在熟悉的表情的感召下,激发内在情感,对于掌握语言的丰富性和情感性来说,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答案】 A5、古代诗词鉴赏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鉴赏诗词作品,并列举了运用拟人修辞的诗词。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阅读以下《滕王阁序》的备课案例(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A.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B.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C.设计难点时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D.诗文阅读重点在于整体感悟、体会艺术效果【答案】B2、阅读《氓》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教师能准确找到品析人物的切入角度B.品析人物的切入角度新颖,有助于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C.教师能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D.教师能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答案】C3、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教师推荐另外几篇有关爱国的作品,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B.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C.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D.史铁生《我与地坛》【答案】D4、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时,讲到了“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时,举例说明与其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
下列举例合适的是()。
A.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他起床B.罗马经历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C.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D.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答案】D5、以下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有关《散步》一课的总结环节设计片段(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
A.回归生活环节的设计很有道理,学生阅读表现“亲情”和“生命”意识的文章,定会触动生活中的某种感受,“回归生活”十分必然、自然、天然B.回归生活这个环节的设计很有意义,可把学生的意念和情感提高一步,对于树立人生中的美好情感、为人道德和责任意识,将发挥一定的作用C.两个关于“回归生活”的启发性问题,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是毫无意义的提问D.从思想情感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作总结,符合本节课教学的实际;但由于前面“回归生活”的设计欠缺深度,总结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光彩【答案】C6、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细节,记录生活趣事,养成每日一记的习惯,要求学生搜集写作素材,阅读优秀的日记体文学作品。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及答案通用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及答案通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职场文书、党团资料、教案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workplace documen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lesson plans, essay compila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及答案通用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期
终考试试卷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
答案(A)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联系作文教学实际,论述你对写作
的个人特点的理解。
答:写作归根
到底是个人化的活动,是个体的言
语活动,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带
有个人感情的对于事物的独特认
识。
(3分)具体说来,对于作文
的性质,可以从三方面来加以理解。
(1)写作是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
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
写作也
是一种存在的需要。
(2)作文是一种
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过程。
对每一个个体来说,作文的过程都
是一个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过程。
这个过程具有情感活动特征
和心智活动特征。
(3)作文是一种言
语技能。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
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就语言方面讲,
学生需得有对字、词、句、篇、语
法、逻辑、修辞等各方面基础知识
的综合运用能力,即要有一定的运
用语言的技能。
而这种言语技能主
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的,有一
个从内部言语外化为外部言语的复
杂的心智活动过程。
(3分)联
系实际论述4分。
2.联系实际论述阅读能力的内涵和结
构。
阅读能力的内涵,指阅读
能力实际上就是指个体能够对自己
的阅读实践活动直接起稳定的调节
和控制作用的心理特征。
(2分)对
于阅读能力的结构,可以按照阅读
活动的自然进程,分阶段进行研究
和把握。
具体包括:积累性阅读与
阅读感知力;(2分)理解性阅读与
阅读理解力;(2分)欣赏性阅读与阅
读审美力;(2分)研究性阅读与阅读
评价力;(2分)创意性阅读与阅读创
造力。
(2分)还有信息阅读,在信
息极大丰富甚至信息泛滥的当今社
会,信息阅读中所应培养和具备的
个人信息素养也是阅读能力的重要
方面。
(2分)联系实际论述2分。
3.联系实际论述口语交际教学的要
求。
答:①教学内容切合学生
学习、生活和今后的社会交际实际;
②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环境;
③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
式;④突出口语交际的实践操作性;
⑤教师引导要切实、精当;⑥利用
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口语交际
能力。
4.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语文教师教
学能力结构的认识。
答:语文教师
的教学能力结构主要涉及钻研教
材、设计教学、驾驭课堂、处理作
业、组织语文课外活动等方面。
(以
上五个方面各2分)结合自身
教学实际进行论述6分。
5.联系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培养学生
修改文章的能力。
答:①让学生明
确评什么、改什么,提供范文讨论,
集体评改,使要求具体化;②指点
评改的步骤:着眼全局,研究局部,
再通读全文,从全局出发,看一看
评改是否得当。
③创造良好的评改
环境,坚持鼓励原则。
(以上3点各
4分)举例论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