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发表时间:2011-04-07T14:29:48.143Z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月上旬作者:崔红艳[导读] 本文就是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给出了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启示。

崔红艳 Cui Hongyan (内蒙古华电燃料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20)(Inner Mongolia Huadian Fuel Co.,Ltd.,Hohhot 010020,China)摘要:最近几年里,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就是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并且给出了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启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Ordos economy develops very quickly. This paper makes the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ies, Threats)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Ordos City, and gives the inspiration through analysis.

关键词:鄂尔多斯;经济发展;SWOT分析 Key words: Ordos;economic development;SWO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117-02 0 引言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客体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到值得发扬的地方,以及应该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将此分析法应用于经济发展研究,可以对经济体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个清楚的了解,对其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时刻提高警惕,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文章以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为例,进行SWOT分析。

1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丰富的自然资源①水资源:黄河流经鄂尔多斯市边缘地带,是一条过境河流,在市内长度为760公里,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具备水力发电条件的有两处,黄河万家寨水电站、无定河巴图湾水电站是市内两座大型水力发电站。②化工资源: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含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以及伴生物钾盐等。③能源矿产资源:鄂尔多斯市境内地下有着储量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目前,已经发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3种。

1.2 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万7千年前,“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鄂尔多斯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近代,声势浩大的”独贵龙”运动就在这里爆发,掀起了“鄂尔多斯风暴”。现在,具有深厚底蕴和地域特色的鄂尔多斯文化正誉满全国,走向世界。

1.3 经济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经济保持高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1.4%,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3亿元,比2000年增长10倍,人均GDP达到1.4万美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居第三位;财政收入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50.8%,居全区首位,在全国333个地级区域中排名第38位,比2000年增长16倍。

1.4 地理优势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与万里长城的环抱之中,东西北三面临河,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穿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

2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2.1 自然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鄂尔多斯全市有48%的面积是沙漠,另有48%的面积是丘陵沟壑地区,只有不足4%的土地是草原和耕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态的脆弱,是鄂尔多斯市各界领导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任何困难是难不倒有远见、有能力、有决策的领导者的,鄂尔多斯通过实施“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以及“退耕还林”等各项措施,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努力,虽然鄂尔多斯市的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与发达的南方沿海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

2.2 品牌企业较少,难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品牌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国的典范,同样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思考,曾一度产生了“鄂尔多斯模型”、“鄂尔多斯风暴”。但是,在鄂尔多斯本土生存的上市企业也仅有鄂尔多斯、远兴能源、伊泰、新大地、亿利资源、亿利科技等,国内或是世界知名企业甚少。

2.3 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所需的主要资源之一,而人力资源状况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受教育状况和程度。在教育水平上,鄂尔多斯与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远远不适应鄂尔多斯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3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3.1 国际和国内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趋于回升、经济全球化和结构调整步伐将继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活跃,“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的对外开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外商投资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资本和产业将继续加速向鄂尔多斯市转移。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契机。

3.2 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西部大开发给自治区及鄂尔多斯市带来了多方面机遇。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了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升级,二是实施西部开发后,国内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三是发展中西部的政策机遇,各种优惠政策对于鄂尔多斯市在招商引资和发挥资源优势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去年国家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对我过去经济发展所到来的不利影响,实施了扩大内需战略,必然会引导和支持在自治区以及鄂尔多斯市在基础设施、化工、医疗等项目的建设。

3.3 抓住“呼包鄂”经济圈发展的机遇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3市资源富集,区位优越、发展经济具有很多有利条件。2000年,自治区确立了呼包鄂三地为核心,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战略,呼包鄂经济圈正在成为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

鄂尔多斯市总体规划(2011—2030)

第一部分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期限 (1)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 (2)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和范围 (1)市域:为鄂尔多斯市行政管辖范围,包括现辖一区七旗(东胜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中心城区:包括东胜和康阿两大片区。其中203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40平方公里。核心内容为编制中心城区规划。 三、城市规划区 包括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全部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为8098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以打造国家战略性绿色能源和新型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辐射晋陕蒙高端服务业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重点,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宜居宜业城市”。 二、城市发展战略 (1)结构转型,创新强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大型化、集约化,加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消费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积极构筑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 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性区域创新体系。 (2)改善民生,富民强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富民优先。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设施先进、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和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努力扩大就业,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3)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衡化和要素流动自由化,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互补、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旗府所在地和产业重镇建设。 有序引导农牧区人口转移,加快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 (4)区域协调,合作共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跨界合作 加强与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阿左旗等的协调发展。推进在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育等方面的合作。 (5)优化环境,保护生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城乡生态保护统筹发展机制。 积极转变城乡空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集约、综合利用;通过优化城乡空间组织,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展战略)鄂尔多斯工业在传承中发展

鄂尔多斯工业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 鄂尔多斯近年来一直很张扬,这种张扬既有与自己以往的成就相比较,也有与全区其他盟市近年的快速发展相比较。 鄂尔多斯曾经是中国西部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也被认为是内蒙古的“西部”。60年前经济总量仅为1526万元,30年前也仅为34633万元,到了198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区十二个盟市中也只排在第十位。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神话”般崛起,2004年排名进入全区前三,成为自治区“金三角”之一角;2007年居全区第二;2008年继续稳坐全区第二把交椅。特别是鄂尔多斯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向世人展示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奇迹。成绩来自于方方面面,但无可辩驳的是,鄂尔多斯的经济发展得益于工业化的发展并正由工业化引领前行。 一、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与思考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对工业化发展的考察,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和内容。纵观鄂尔多斯工业化历程,有摸索前进、长期徘徊的阶段,也有持续快速发展的辉煌时期。 (一)艰苦创业,“抱着金碗讨饭吃”。解放初期,全市的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2%,当时工业经济的

落后程度仅此可以判定。从1952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市才有了一些简单的初级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增加到了3156万元;此时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2.9%上升到了24.2%,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这一比例上升为33.2%。之后一直到1978年的二十多年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一直在30%左右徘徊。坐拥资源,却抱着金碗讨饭吃,工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二)改革开放,小荷才露尖尖角。改革开放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面,我市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整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市工业企业积极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工业经济上了一个较大台阶,按总产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特别是鄂绒实现补偿贸易方式标志着我市工业经济进入新阶段。进入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加速了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199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5.9亿元,自1985年上亿元后,经过10年发展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一批煤炭、电力等能源项目开始建设投产,并逐步发展壮大,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科学发展,万丈高楼平地起。进入新世纪,全市工业经济传承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势头,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提升,200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全市确立的“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工业发展新思路和提出煤向电、煤电向高载能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北起、大青山,南抵,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 鄂尔多斯盆地是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按时祭奠,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的河套及宁夏和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从所跨地域 鄂尔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汉广大地域,而且绝大部分地域是汉族居住区,为什么把该“盆地”叫蒙语“鄂尔多斯”盆地,而不叫汉语名称。据传说1905年前后,英国人到此地域勘探,最早进入现在的,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里,亚洲人都是属于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该盆地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但也无法考证。 “陕甘宁”盆地在长庆油田会战初期叫得比较响,但随着市场经济的缘故,人们都喜欢“新奇”,“陕甘宁”盆地叫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赶时髦,伊克昭盟改为“鄂尔多斯”市,叫“陕甘宁”盆地的人就更少了。

“陕甘宁”也不确切,因为“盆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地域。总之,这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在和谐的今天,叫什么都无所谓。 从地质特性看,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整体升降、坳陷迁移、构造简单的大型多旋回克拉通盆地,基底为太古界及下变质岩系,沉积盖层有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总厚5000—10000m。主要油气产层是三叠系、侏罗系和奥陶系上古升界和下。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开发示意图 从盆地构造特征看,西降,东高西低,非常平缓,每公里坡降不足1°。从盆地油气聚集特征讲是半盆油,满盆气,北气、上油下气。具体讲,面积大、分布广、复合连片、多层系。纵向说含油层系有“四层楼”之说,因此,这个盆地有之誉。 鄂尔多斯盆地地形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为中国第二大,其、、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石油资源居全国第四位。此外,还含有、、、水泥灰岩、、、、等其他矿产资源。 盆地具有地域面积大、广、能源矿种齐全、资源潜力大、储量规模大等特点。盆地内石油总约为86亿吨,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1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占总储量78.7%,占总储量19.2%,宁夏占总储量2.1%。天然气总资源量约11万亿立方米,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大气田就有5个。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总资源量约为4万亿吨;埋深1500米

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财务报表分析

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 财务报表分析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中国国家统计局评定的“中国羊绒制品大王”,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羊绒制品联合加工企业,是全球羊绒原料最大的拥有者,是全国500家大型企业和500家重点出口创汇企业之一。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羊绒制品生产设备,世界一流的羊绒新产品研究开发中心。本公司主要产品有无毛绒、羊绒纱、羊绒衫、羊绒大衣呢系列;丝绒混纺系列;羊绒时装系列;纳米高科技、导电纤维高科技、保健功能高科技系列等300多个品类。公司的主导产品KVSS牌无毛绒,以其手感柔和、洁白度高、细度、长度均优的特点,被世界羊绒界公认为品质最优的“中国一号无毛绒”;公司的产品销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伦敦、洛杉矶、香港、科隆、巴黎、东京设有经销公司,在国内,本公司已建成以商场专卖厅和自营专卖店加盟店为主,其他零散客户为辅的综合性营销网络群体。2006年,“鄂尔多斯”经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品牌价值为70亿元人民币。 一.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认为流动比率约为2比较适宜,具体分析如下: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比率越低,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差。一般认为流动比率约为2时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较高的流动比率仅仅说明企业有足够的可变现资产用来还债,但并不能表明有足够的现金来还债。因为,较高的流动比率很可能是存货的积压,或应收账款的呆账造成的,在此情况下,如果现金不足,仍会出现偿债困难。此外,在运用该比率时还应在流动资产中剔除待摊费用等不可变现的因素。如果比例过低,则表示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流动比率适合同行业比较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不过不存在统一的、标准的流动比率数值。不同

(发展战略)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客体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值得发扬的地方,以及应该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将SWOT分析法应用于经济发展研究,可以对经济体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个清楚的了解,对其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时刻提高警惕,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文章以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为例,进行SWOT分析。 在鄂尔多斯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到底存在着什么优势和劣势,面临什么机遇和挑战?怎样才能让鄂尔多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在这里我们对鄂尔多斯经济发展进行SWOT 分析,对其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及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判断,并着重分析其所属的战略地位,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较好克服劣势,及时抓住机会,有效回避威胁,使其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优势分析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黄河流经鄂尔多斯市边缘地带,是一条过境河流,在市内长度为760公里,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具备水力发电条件的有两处,黄河万家寨水电站、无定河巴图湾水电站是鄂尔多斯市内两座大型水力发电站。全市境内共有湖泊600多个,总面积540平方公里。积水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8个。 2、化工资源: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藏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以及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 3、能源矿产资源:鄂尔多斯市境内地下有着储量丰厚的能源矿产资源,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3种。 煤炭:全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600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全市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远景储量超过1亿吨,且煤质好,品种多,具有"三低一高"(低灰、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于特低硫环保煤,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开采,开发成本低,具备建设大型煤矿的条件。 天然气:这是近年来在鄂尔多斯发现的新型资源。这一资源主要位于境内的中西部的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尔多斯境内,探明天然气储量8000亿立方米,具有极高的开发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发表时间:2011-04-07T14:29:48.143Z 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3月上旬作者:崔红艳[导读] 本文就是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给出了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启示。 崔红艳 Cui Hongyan (内蒙古华电燃料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20)(Inner Mongolia Huadian Fuel Co.,Ltd.,Hohhot 010020,China)摘要:最近几年里,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就是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并且给出了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启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Ordos economy develops very quickly. This paper makes the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ies, Threats)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Ordos City, and gives the inspiration through analysis. 关键词:鄂尔多斯;经济发展;SWOT分析 Key words: Ordos;economic development;SWO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7-0117-02 0 引言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客体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简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到值得发扬的地方,以及应该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将此分析法应用于经济发展研究,可以对经济体所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个清楚的了解,对其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时刻提高警惕,有助于制定发展战略和计划,以及与之相应的发展计划或对策.文章以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为例,进行SWOT分析。 1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1 丰富的自然资源①水资源:黄河流经鄂尔多斯市边缘地带,是一条过境河流,在市内长度为760公里,流域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具备水力发电条件的有两处,黄河万家寨水电站、无定河巴图湾水电站是市内两座大型水力发电站。②化工资源: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品种齐全、蕴含丰富,主要有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以及伴生物钾盐等。③能源矿产资源:鄂尔多斯市境内地下有着储量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目前,已经发现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3种。 1.2 丰富的社会人文资源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万7千年前,“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鄂尔多斯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近代,声势浩大的”独贵龙”运动就在这里爆发,掀起了“鄂尔多斯风暴”。现在,具有深厚底蕴和地域特色的鄂尔多斯文化正誉满全国,走向世界。 1.3 经济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经济保持高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21.4%,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3亿元,比2000年增长10倍,人均GDP达到1.4万美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居第三位;财政收入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50.8%,居全区首位,在全国333个地级区域中排名第38位,比2000年增长16倍。 1.4 地理优势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与万里长城的环抱之中,东西北三面临河,交通通讯便捷,京包、包兰、铁路围绕周边,包西铁路贯穿南北,109、210国道贯穿市域,并与周边的110、107国道相连成网,周边五个大中城市的民航机场与鄂尔多斯机场将形成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使年轻的鄂尔多斯市在中国的版图上显著、夺目。 2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2.1 自然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鄂尔多斯全市有48%的面积是沙漠,另有48%的面积是丘陵沟壑地区,只有不足4%的土地是草原和耕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态的脆弱,是鄂尔多斯市各界领导非常重视的问题。但是,任何困难是难不倒有远见、有能力、有决策的领导者的,鄂尔多斯通过实施“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以及“退耕还林”等各项措施,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努力,虽然鄂尔多斯市的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与发达的南方沿海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力度。 2.2 品牌企业较少,难以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品牌企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国的典范,同样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思考,曾一度产生了“鄂尔多斯模型”、“鄂尔多斯风暴”。但是,在鄂尔多斯本土生存的上市企业也仅有鄂尔多斯、远兴能源、伊泰、新大地、亿利资源、亿利科技等,国内或是世界知名企业甚少。 2.3 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所需的主要资源之一,而人力资源状况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受教育状况和程度。在教育水平上,鄂尔多斯与上海、北京、南京等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远远不适应鄂尔多斯市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3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 3.1 国际和国内经济复苏带来的机遇当前,世界经济在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的带动下趋于回升、经济全球化和结构调整步伐将继续加快,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活跃,“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的对外开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外商投资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资本和产业将继续加速向鄂尔多斯市转移。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契机。 3.2 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西部大开发给自治区及鄂尔多斯市带来了多方面机遇。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了鄂尔多斯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转移和升级,二是实施西部开发后,国内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三是发展中西部的政策机遇,各种优惠政策对于鄂尔多斯市在招商引资和发挥资源优势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去年国家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对我过去经济发展所到来的不利影响,实施了扩大内需战略,必然会引导和支持在自治区以及鄂尔多斯市在基础设施、化工、医疗等项目的建设。 3.3 抓住“呼包鄂”经济圈发展的机遇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3市资源富集,区位优越、发展经济具有很多有利条件。2000年,自治区确立了呼包鄂三地为核心,立足自身优势打造特色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战略,呼包鄂经济圈正在成为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Word)

财务管理实训二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浪莎团队 2011年4月23日

浪莎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一、 偿债能力分析 分析成员:黄李均、景雪梅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各种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债权人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投资人分析企业的股利支付能力、企业调整资本结构、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偿债能力可以从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一)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06.49 177.42 97.60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1.28 2.071.43速动比率 2.252.702.07流动比率201020092008 浪莎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反应的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 率关系。流动比率下降预示着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了困难。一般来说,该比率在2︰1为好。 0.5 1 1.52 2.53 2008 2009 2010

(2)速动比率是指企业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说来,该比率在1︰1较好。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业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一般该指标大于1。 0.511.522.52008 2009 2010 0.00% 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0% 2008 2009 2010

人口流失:鄂尔多斯经济萧条缩影

人口流失:鄂尔多斯经济萧条缩影 煤城困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苏向杲 “鄂尔多斯(7.38, 0.00, 0.00%)”来源于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 经过飞速的发展之后,鄂尔多斯确实建造了很多的“宫殿”,但随着人口的流失,“宫殿”没人住了。 来到鄂尔多斯,你会发现这里街道异常宽阔整洁,路面干净,不时有清洁工在清扫街道,但路上行人稀少。当地人告诉记者,鄂尔多斯人口还在流失。 鄂尔多斯一位公交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是河南人,2008年听说鄂尔多斯发展很快,便从江苏来到鄂尔多斯开出租车。以前开出租车挺赚钱的,由于近两年受到金融危机,鄂尔多斯人越来越少了,开出租车越来越不赚钱了,自己开车一天最多挣五六十元。因为和出租车公司签的合同还没有到期,合同一到期便要离开鄂尔多斯。 对于未来的前途,王师傅皱了皱眉头说,这边房价虽然低,但人都走了,收入也低,根本没钱买房娶媳妇,同事也和自己一样,打算离开。当被记者问到是否购买了保险产品时,王师傅说“没钱买保险”。 另一位出租车司机在下午六点告诉记者,他是鄂尔多斯

本地人,“从早上7点开始上班,载完您,今天就算赚够了一百元,减去油费等各种成本,一天也赚不了多少钱。” 出租车行业只是鄂尔多斯经济萧条的一个缩影。 在上午11点左右,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记者在鄂尔多斯东胜区某银行看到,由于办理业务的人员较少,有3个银行员工边嗑瓜子边聊天,当记者走过去询问相关业务时,一位银行工作人员问道“嘛事?”,回答完记者之后便继续嗑瓜子。 而位于东胜区的某保险公司办公大楼气势宏伟,楼前蹲着两个石狮子。但旁边的鄂尔多斯营业部却客户稀少,在其他保险公司门前,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场景。 一位已经离职的某保险鄂尔多斯地区分支公司领导告 诉记者,自己从2008年便已经是支公司的主任,但由于“没人了”,既没有人买保险,也没有人卖保险,保费业绩和增员压力很大,便辞职了,现在开起了小卖部。 鄂尔多斯金融业的整体下滑可见一斑,而所有的源头还得从煤炭业说起。 煤矿就是当时鄂尔多斯发家的支柱产业,但是这几年国内的煤矿业正出现大面积亏损,新能源产业的抢位更使得煤矿未来的前景堪忧。鄂尔多斯的不少民间借贷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民间借贷也对包括保险在内的金融业形成了冲击,鄂尔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及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2002年9月

目录 前言 一.地质背景与构造演化 (一)地质背景 (1) (二)构造演化 (2) 二.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生代沉积演化 (一)奥陶系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4) (二)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0) (三)中生界沉积体系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18) 三.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生、储、盖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三)烃源岩特征 (25) (四)储集岩特征 (33) (五)盖层特征 (44) (六)天然气富集规律……………………………………………………四.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生、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规律 (一)烃源岩特征 (55) (二)储集岩特征 (56) (三)天然气富集规律 (69) 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生、储特征及石油资源评价 (一)烃源岩特征………………………………………………………… (二)储集岩特征………………………………………………………… (三)石油成藏规律………………………………………………………

前言 本课题以新理论、新思路为指导,以收集、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成果为主,重点野外调查和岩芯观察为辅,深化、综合、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研究盆地沉积演化历史,确定生储盖组合、结合研究和总结石油地质规律和油气勘探新领域。 为了完成有关研究内容,课题组成员自合同鉴定之后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芯观察等工作,完成了大量工作量,具体见表1。 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通过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如下认识 1.确定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中生界三叠—侏罗系沉积体系类型,其中奥陶系主要为碳酸岩沉积,包括4大沉积体系,石炭—二叠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沉积,包括6大沉积体系,中生界侏罗系包括三大沉积体系。 2.详细讨论了各时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3.深入论述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生储留特征,特别是详细讨论了各时代储集岩特征 4.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奥陶系、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的油气有无勘探目标区,认为今后不同时代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地层组基本特征 第四系:第四系自下向上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晚第三纪末,受喜山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曾一度抬升,大约以北纬38°为界,北部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南部为黄土沉积,黄土分布广,厚度大,构成塬、梁、峁的物质主体,与下伏新近系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纪主要是人类的出现并有多期冰期,可见人类化石、旧石器与大量相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鸟类化石。 新近系:曾称新第三系、上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中新统和上新统。中国新近系仍以陆相为主,仅在大陆边缘,如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古近系:曾称老第三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主要分布在河套、银川、六盘山等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早第三纪古新世,盆地继承了晚白垩世的挤压应力状态,断裂活动性强,沉积速度快,多发育冲积扇、水下扇等各种扇体。地层厚度厚50~300米左右,岩性主要为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泥灰岩。 白垩系:主要出露下白垩统,又称志丹群,分六个组,从上往下为泾川组、罗汉洞组、环河组、华池组、洛河组及宜君组。 泾川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地层厚100-400米,岩性主要为暗紫、浅棕红、浅灰、浅灰绿色等杂色砂质泥岩、泥页岩、灰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夹浅灰、浅紫红色灰

岩和浅灰色、浅黄色砂岩,与下伏罗汉洞组呈整合接触。 罗汉洞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泾川县罗汉洞。主要为河流相的砂泥岩沉积。地层厚度100~260米,上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红色细至粗粒长石砂岩,含细砾和泥砾;中部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夹发育斜层理的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下部岩性以紫红色为主的泥岩底部为发育巨大斜层理的黄色中至粗粒长石砂岩为主,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 环河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环县环江。地层厚240米左右,岩性为黄绿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暗棕黄色砂岩、粉砂岩互层,与下伏华池组呈整合接触。 华池组:命名地点在甘肃省华池县。地层厚290米左右,岩性以灰紫、浅棕色砂岩夹灰紫、灰绿色泥岩为主,含中华弓鳍鱼、狼鳍鱼、原始星介、女星介等化石,与下伏洛河组呈整合接触。 洛河组:旧称“洛河砂岩”,命名地点在陕西省志丹县北洛河。地层厚度250~400米,从西南往东北变厚,在黄陵沮水以南与宜君组为连续沉积;在沮水以北,宜君组缺失,假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岩性以河流相的紫红、桔红、灰紫色块状、发育巨型斜层理的粗一中粒长石砂岩为主,局部发育夹较多的砾岩、砾状砂岩。含介形类、狼鳍鱼、达尔文虫等化石。 宜君组:主要分布在黄陵沮水、宜君、旬邑、彬县一带,

内蒙古鄂尔多斯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内蒙古鄂尔多斯社会经济状况概述 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提要】鄂尔多斯曾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是它昔日的写照。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鄂尔多斯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贯彻科学发展观,早贯彻,早受益;贯彻力度大,更受益”,这是鄂尔多斯人的深切体会,无疑也给了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编者按:从一个生态恶劣的贫困地区,到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这一成绩得益于发展方式的转变。鄂尔多斯市通过科学利用优越的资源条件,高起点引进和配置生产要素,全面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集约化的工业和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走出了生态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怪圈,摆脱了发展——关闭——再发展——再关闭的困扰。 鄂尔多斯市的做法和经验表明,资源富集地区要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观念,舍局部顾全局、舍眼前顾长远;必须立足当地实际,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走出一条既符合时代潮流、又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新路。 鄂尔多斯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颗新星。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是沙漠深处营造的一块绿洲,循环经济中净化的一片塞北蓝天,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列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期探索中,鄂尔多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这是鄂尔多斯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 一、主要成就和特点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万。改革开放之初,鄂尔多斯处于自治区落后水平,全市8个旗区中5个“国贫旗”、3个“区贫旗”,被称为内蒙古的“西部”。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鄂尔多斯的主要经济指标已位居自治区前列,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成功实现由贫困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跨越式、高起点、节约型、友好型、创新型、和谐共享的科学发展之路。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案例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案例 企业集团加强资金统一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大幅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通过财务手段,使集团内部的生产、营销、采购、投资等各方面都得到有效的规范、控制。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的财务改革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随着集团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扩张,原有的管理手段已经显得不适应发展的需要。部分下属企业出现了重指标、轻监管、弱化财务管理,甚至指挥不力、调度不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一些下属企业依靠集团的“温床”,只管生产加工,忽视了销售市场的开拓,片面追求利润指标,费用摊提不实,成本控制不力,存货超储严重,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周转不畅,效率低下。全集团出现了高存款、高贷款的“双高”现象,有的企业存款闲置浪费而不能实施调剂使用。财务人员单方面听命于企业领导的指挥,甚至出现欺上瞒下、违纪违规、损害集团大局利益的现象。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说明缺乏一套严谨、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从1999开始,鄂尔多斯集团公司创立了以“四统一分,两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新机制。 根据“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确立了以内部银行为中心的资金管理体制,其内涵是在“四统一分”的框架下,以内部银行作为集团内部全资、控股企业资金流程的必经之地和调控中枢,以资金统一管理和集中运作为核心,各全资、控股企业原有的银行账户统归财务公司内部银行接管,内部银行利用总体财务收支预算杠杆,实施现金流监控,调剂资金余缺,发挥资金最大效能。 “四统”: 即机构、人员、制度、资金的统一。 机构统一——集团公司所属全资、控股企业的财务机构为财务公司派出机构。财务公司对各企业统一确定财务机构设置、编制定员。 人员统一——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的财务人员由集团财务公司派驻和管理,实行垂直领导。财务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由财务公司统一发放,财务人员的培训、招聘、岗位调配、职称评聘、人事任免统归财务公司进行安排。各派出机构财务人员以契约的形式与财务公司和所在服务企业签订人事合同,确定服务内容、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考核办法。所有财务会计实行岗位轮换制,原则上两年轮换一次。 制度统一——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政策及会计核算方式,统一由财务公司制订,各企业依据财务公司制度可制订本企业实施细则,但需上报审批后方可实施。财务公司对各子公司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资金统一——财务公司设立内部银行,作为内部结算中心,模拟商业银行的运作和核算形式,对各全资、控股公司的各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和运筹,企业的财务收支全部通过内部银行一个漏斗进出,按预算实施监收控付,从源头上管理资金的流向,杜绝了企业务行其是和不按制度规定乱借款、乱担保、乱投资、

浅析鄂尔多斯煤炭产业的优势和发展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一、鄂尔多斯煤炭产业的地位 (2) 二、鄂尔多斯煤炭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2) 三、鄂尔多斯煤炭产业及城市发展存在问题 (3) 四、大环境下,煤炭产业和城市发展中的必由之路 (4) 1、延长煤炭工业的产业链 (4) 2、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5) 3、招商引资 (5) 4、建立煤炭大学、学术性科研基地 (6) 五、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摘要:综述了鄂尔多斯地区煤炭产业的基础和现状,就该地区的煤炭发展条件和其巨大的消费市场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就煤炭产业及其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做了相应的阐述和建议。 关键字:鄂尔多斯、煤炭产业、发展条件、转变、经济 一、鄂尔多斯煤炭产业的地位 统计资料显示,鄂尔多斯是我国主要的煤炭资源地和生产基地。该地区的不粘煤具有低硫、低灰、低有害杂质、中高热值、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素有“天然精煤之称”,保有储量为1217.85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占内蒙古的一半以上。 显然,鄂尔多斯是一个超大的煤炭基地,而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工业的主要燃料和动力、化工的主要原料。我国现阶段大约70%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0%的民用商品能源以及70%的化工原料都是煤炭提供的。煤炭工业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是促就内蒙古经济发展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的原因。二、鄂尔多斯煤炭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伴随国家煤炭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鄂尔多斯煤炭产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煤炭资源的勘探、开采阶段。在此阶段鄂尔多斯煤炭产业主要注重煤炭资源勘探开采,目的是寻找更多的煤炭资源储量和实现更多的煤炭产量。当时,全是地方煤矿129座,全是煤炭产量在100万吨左右。 第二阶段是煤炭资源生产建设的起步发展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国家投资开发了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万利矿区和达拉特电厂等重

鄂尔多斯白垩纪地质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质特征 院系:油气资源学院 班级:勘探0703 学号:200711010313 姓名:洪文璞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地质特征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秦岭,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学上的名称,也称陕甘宁盆地,行政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鄂尔多斯”意为“宫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权威的解释,“鄂尔多斯”是蒙语“官帐”的意思。由蒙语翰尔朵(官帐的意思)的复数演变而来。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后,其使用过的物品被安放在八个白室中供奉,专门的护陵人繁衍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落。其后几百年间,鄂尔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时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没有离开此地。这样久而久之,这一地区就叫做鄂尔多斯了。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地区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还包括巴彦淖尔盟的河套及宁夏和陕北的一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地区西、北、东三面环水,南与古长城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称为“河套”。 关键词: 鄂尔多斯;白垩系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岩性;地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大型沉积盆地,面积约25×104km2,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多种矿产资源聚集区和大型能源基地,但其地表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干旱缺水区之一。近期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又一特大型自流水盆地,地下水资源分布规律、水化学以及赋存运动状态与盆地沉积特征、岩性分布以及盆地演化规

律密切相关。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盆地内白垩系地层尚未发现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有关研究一直不被重视。近年来,随着盆内勘探技术和程度的提高以及地质信息丰富,已经普遍认识到,尽快了解地下水运动规律与盆地结构对包括水在内的各种资源开发以及人类生存环境至关重要,但由于早白垩世时盆地外围区域构造背景复杂,盆内地层分布范围广、层系厚度大,沉积体系类型多,岩性组分、岩相组合及剖面层序复杂,致使对于白垩系沉积时盆地特征认识不够,或者观点分歧,这不仅影响了人们对该盆地岩性分布特征和盆地演化规律的系统了解,也制约了对白垩系含水岩组和地下水运动特性的正确认识。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盆地沉积背景、沉积相和古地理特征、岩性发育类型和组分变化以及控制因素系统分析,探循白垩系岩性、含水层和砂体展布规律与盆地演化的关系,进而为查明白垩系地下水赋存运动规律并正确评价水资源奠定坚实的地质理论基础。 1 岩石主要地层单位及沉积特征 根据陕西省地层划分方案,将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自下而上划分为洛河组、环河华池组、罗汉洞组和泾川组。(见表1)

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及其变化

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研究 摘要 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第一资源。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人口结构不仅关系到该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还与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紧密相关。所以研究某一地域的人口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鄂尔多斯市人口结构,总结了现今其人口发展特点,主要是:人口低速稳定增长,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口结构逐渐变化,经济发展进入“人口红利”时期;促进城乡和谐,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劳动力结构变化,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明显;优先发展教育,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加强环境保护,人口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并通过鄂尔多斯市1949年~1989年的人口结构变化,找出其发展形势。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市的人口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使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与之相协调。 关键词:鄂尔多斯;人口结构;变化;特点;问题

Abstract Population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deciding factor, human resources are needed for social development resource.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go hand in hand, closely interrelat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region's demographic trend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So on a geographical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Ordos cit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day's development of its population, mainly: population growth and low speed stability, economic, rapi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demographic changes, economic development gradually entered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period; promote harmony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significantly improve; labor force structure, population transfers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significantly; give prior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opula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by erduos 1949 ~ 1989 demographic change, find out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Ordos city population developments and problems, the problem accordingly suggested measures to enabl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rdos city and coordination.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一、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的广义地理界线:北起阴山,南到秦岭,东自吕梁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一线。 盆地含油气地层主要为侏罗系的延安组合三叠系富含延长植物群的一套地层。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包括:太古界至奥陶系,石炭系至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以陆相中生代地层和第四系黄土最为发育且广泛分布,缺失志留系和泥盆系。 二、区域地质构造,构造演化(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地质) 独立成盆时间应为中侏罗纪末。 太古代—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基底岩系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太古界和下元古界下部的结晶岩系,上部为下元古界上部的褶皱岩系,这使得基底具备结晶—褶皱的双重构造。对基地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构造事件是早元古代早期的五台运动和早元古代晚期的吕梁—中条运动。 中晚元古代坳拉槽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形成了向北收敛向南敞开的贺兰坳拉槽和向北东方向收敛,南西方向敞开的彬县临县坳拉槽,二者时间夹峙着向南倾伏的乌审旗庆阳槽间台地。 早古生代克拉通坳陷阶段: 寒武纪的构造面貌是:初始继承中、晚元古代构造格局,表现为北高南低,中隆(乌审旗一庆阳巾央古隆起带)东、西凹;晚期(晚寒武世)变为南北高、中间低,中凹(盐池、米脂凹陷)南北隆(坏县一庆阳隆起、乌兰格尔隆起)的形态。后者是新的构造体制控制下的构造变形。 奥防纪初始,克拉通整体台升成陆,海水进一步退缩,冶里—亮甲山组仅分布在古陆四周,为厚度数十米至200m的含隧石结核或条带的深灰色白云岩夹灰岩。 早奥陶世的古构造面貌,基本继承晚寒武世的构造轮廓。由于内蒙海槽活动性增强的影响,克拉通北部的乌兰格尔古隆起带仍保持古陆形式,而南部环县一庆阳古隆起则表现为相对校低的水下隆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