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经纬度教案
纬度和经度教案:探索地球的坐标系统

纬度和经度教案:探索地球的坐标系统教学目本文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地球的坐标系统,特别是纬度和经度这两个重要概念。
学生将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用途,并学会使用它们来定位任何位置的位置。
教学说明本课旨在鼓励学生们去探索地球的坐标系。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纬度和经度来定位任何地方,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途,并学会使用地球仪和地图来定位任何地点。
教学步骤1.引入概念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地球仪,让他们研究并描述地球仪上的各个区域和标记。
2.讲解纬度和经度教师向学生们讲解纬度和经度,以及它们的作用。
纬度和经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它们用来定位地球上任何位置的位置。
纬度是指地球上某个位置到赤道面的距离,经度是指地球上某个位置到本初子午线的距离。
通过纬度和经度的测量,地球上的任何位置都可以被准确地定位。
3.演示经纬度的计算方法教师向学生们演示使用纬度和经度来定位一个地点的方法。
要选定一个起点作为参考点,这可以是任何地点,比如说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特定的经纬度坐标点。
使用经/纬轴上的度数来确定目标地点的位置。
例如,如果目标地点位于北纬30度,东经100度,则它的纬度为30,经度为100。
4.小组活动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
让他们使用纬度和经度的知识来定位该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并标注在地图上。
学生可以自己寻找信息,并在小组内相互协助。
5.结束语在本课的结尾处,教师向学生们概括总结了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并提醒学生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
教学提示-本课要求学生自己搜索信息,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比如地图、地球仪、互联网等。
-学生们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探索地球的坐标系统,并理解纬度和经度的含义和作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逐个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定位技能。
当学生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之后,可以让他们去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自由探索,发掘和分享新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术,如演示、观察、讨论等,以促进学生们的探究和创造力。
初中地理教案:认识地球上的经纬度

初中地理教案:认识地球上的经纬度认识地球上的经纬度一、引言在学习地理学科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其中之一就是经纬度。
经纬度是用来定位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教案旨在帮助初中生们深入了解并正确使用经纬度。
二、认识经纬度1. 经度1.1 定义与概念经度是用来衡量或描述一个给定点东西方位置的值。
它由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为参照的东西两个半圆构成,分别表示东半球和西半球。
经度是从0°到180°,并且可以被正负符号加以区别。
例如,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到中国的北京,大约是116°E。
1.2 经度对于航海和导航的重要性经度在航海和导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掌握了准确的经度信息,才能保证船只或飞机能够准确到达目标位置。
2. 纬度2.1 定义与概念纬度是用来衡量或描述一个给定点南北位置的值。
纬度从赤道开始,以0°标记,向南北各自增大或减小。
最高纬度的点在北极和南极,约为90°N和90°S。
例如,中国北京的纬度约为39°N。
2.2 纬度对于天气变化的影响纬度对于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天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即使在同一经度下,由于纬度不同,地方的气候也会存在显著差异。
三、使用经纬度1. 经纬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用经纬度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定位一个特定位置,并且能够提供导航服务、制作地图、进行科学研究等多种应用。
比如,在旅行时我们可以使用GPS定位系统来找到目的地;科学家利用经纬度信息来研究动植物分布和人口密集区等问题。
2. 常用记忆方法为了便于记忆经纬线及其含义,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常见且易记的方法:2.1 绕口令法通过绕口令将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结合起来记忆经纬线:“我是一个东西耳,横行全球一条线;我是一个南北串,纵向地球连一边。
”2.2 巴掌法我们可以将左手张开,将拇指放在食指的外侧,并将其余三个手指合并。
经纬度教案初中

经纬度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和变化规律。
2. 培养学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的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经纬度的空间概念,提高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2.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经纬度的实际应用。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纬度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战狼2》中中国海军利用经纬度定位救援侨民的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地理位置。
2. 合作探究,完成任务(1)认识经纬线在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方面的特点学生分组操作地球仪,观察并记录经纬线的特点。
纬线组:找出最长的纬线、最短的纬线、长度相等的纬线,观察纬线在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方面的特点。
经线组:找出经过伦敦、北京、华盛顿的经线,观察经线在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等方面的特点。
(2)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3)确定地理位置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经纬网确定给定地点的位置。
3.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学生分组讨论: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导航、地图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经纬线的特点。
2.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3. 学生能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纬度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给定地点的位置,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在拓展环节,学生对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讨论不够深入,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初中地理经纬度的定义教案

初中地理经纬度的定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纬度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地图上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经纬度进行地理位置定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经纬度的定义及特点2.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3. 经纬度在地图上的应用4. 经纬度的运用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经纬度的定义、特点及表示方法。
2. 难点:经纬度在地图上的应用,以及运用经纬度进行地理位置定位。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经纬度的分布特点及应用。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经纬度进行地理位置定位。
3. 讲解法:教师讲解经纬度的定义、特点及表示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线条,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线条是什么吗?”2. 讲解经纬度的定义及特点:教师讲解经纬度的定义,即经度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纬度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教师讲解经纬度的特点,如经纬度都是圆的,经度向东增大用E表示,向西增大用W表示,纬度向北增大用N表示,向南增大用S表示等。
3. 讲解经纬度的表示方法:教师讲解经纬度的表示方法,如经度用度、分、秒表示,纬度用度、分表示等。
4. 经纬度在地图上的应用:教师通过地图示例,讲解经纬度在地图上的应用,如如何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理位置,如何利用经纬度导航等。
5. 经纬度的运用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经纬度进行解答,如:“请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经纬度。
”、“请计算纽约与伦敦之间的距离。
”等。
6. 小结与作业: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经纬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经纬度地图,并标注出自己所在城市的经纬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经纬度的定义、特点及表示方法,能够运用经纬度进行地理位置定位。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经纬度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七年级经纬度教案

初中地理七年级经纬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和变化规律。
2. 能够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3. 了解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经纬度的概念和划分。
2. 利用经纬度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2.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
2. 经纬网图。
3. 实例或故事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经纬线,让学生初步了解经纬度的概念。
二、经纬度的概念和划分(15分钟)1. 讲解经度和纬度的定义,解释经纬度的划分和变化规律。
2. 利用经纬网图,展示经纬度的划分和变化。
3. 让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加深对经纬度的理解和记忆。
三、利用经纬度确定位置(15分钟)1. 讲解利用经纬度确定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2. 利用实例或故事材料,展示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利用经纬度确定给定地点的位置。
四、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10分钟)1. 讲解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
2. 利用地球仪或经纬网图,展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3.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判断给定地点属于哪个半球。
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经纬度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经纬网图,并标出自己所在地点的经纬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经纬度的概念和划分,能够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同时,通过实例和故事材料,让学生了解了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利用经纬定位教案

初中利用经纬定位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经纬度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分布;2. 学会使用经纬度进行地理位置的定位;3. 掌握利用经纬度查询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
教学重点:1. 经纬度的概念及其在地球上的分布;2. 使用经纬度进行地理位置定位的方法;3. 利用经纬度查询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经纬度的计算和转换;2. 利用经纬度查询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模型;2. 经纬度计算器或相关软件;3. 地图或地图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向学生介绍地球的基本形状和经纬度的概念;2.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让学生了解经纬度的分布和特点。
二、经纬度的概念及其计算(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经度和纬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经度和纬度的计量单位;2. 引导学生学习经度和纬度的计算方法,如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分别计算,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向北向南分别计算;3. 让学生通过地球仪或地图,找出几个特定的地点,并计算出它们的经纬度。
三、利用经纬度进行地理位置定位(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经纬度进行地理位置定位,如通过经纬度计算器或相关软件输入经纬度,获取地理位置信息;2.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几个地点,利用经纬度计算器或相关软件,输入经纬度,并获取地理位置信息;3. 各组汇报实践活动结果,互相交流分享。
四、利用经纬度查询地理位置信息(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经纬度查询地理位置信息,如通过地图或地图集查找经纬度对应的地点;2. 让学生利用地图或地图集,查找几个特定的地点,并标注出它们的经纬度;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查询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经纬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如在旅行、导航等方面的应用;3.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经纬度在地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纬度经度定位教案

初中地理纬度经度定位教案1. 让学生了解经纬度的概念,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
2. 培养学生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经纬度的概念及划分方法2. 经纬网的构成及作用3. 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经纬度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方法,经纬网的构成及作用。
2. 难点: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四、教学方法1. 地图法: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经纬度的划分和作用。
2.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演练经纬网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地球仪,请一位学生上台指出任意一条经线和纬线,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每一条经线和纬线上都标有数字呀?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有怎样的意义呢?”由此导入新课。
2. 新课教学(1)经度和纬度的概念教师提问:“什么是经度?什么是纬度?”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2)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找出0经线,并解释经度的划分方法。
然后教师出示一张直径30cm的圆纸,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圆纸上经度的划分。
(3)经纬网的构成及作用教师讲解经纬网的构成及作用,让学生了解经纬网在确定位置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教师发放地球仪,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演练经纬网的运用。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问:“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思考经纬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地球仪、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经纬度的概念、划分方法以及经纬网的作用。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动手,互相练习,提高了实际运用经纬网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经纬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地理高中一年级地理经纬度教案

地理高中一年级地理经纬度教案一、概述经纬度是地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们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任意点位置的两个数值。
对于高中一年级地理课程来说,理解经纬度的概念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介绍经纬度的定义、用途以及如何使用经纬度来确定位置,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经纬度。
二、经纬度的定义1. 经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东向西划分的无限条线,以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子午线)为起点,以180度东经和180度西经为终点。
经度的最大范围是-180度到180度。
2. 纬度: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南向北划分的无限条线,以赤道为起点,以北纬90度和南纬90度为终点。
纬度的最大范围是-90度到90度。
三、经纬度的用途1. 确定地理位置:通过经纬度,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经度可以告诉我们一个地方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而纬度则可以告诉我们一个地方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2. 导航和定位:现代的GPS系统就是利用经纬度来进行导航和定位的。
通过接收卫星信号,GPS设备可以确定用户的经纬度坐标,以帮助用户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及规划最佳路线。
3. 地理研究和地图制作:地理研究通常需要精确的经纬度信息,通过收集和分析经纬度数据,地理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地理现象。
而地图制作则是依赖于经纬度的,地理学家将经纬度转化为地图上的坐标,以绘制出准确的地图。
四、如何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1. 使用经纬度查找工具:现在有许多在线地图和定位工具可以帮助人们使用经纬度来确定位置,如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
只需在搜索框中输入经纬度,并选择相关的选项,即可找到该地点。
2.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经纬度可以用度、分、秒表示,也可以用小数点表示。
例如,经度为116度23分27秒可以表示为116.39083度。
使用小数点表示经纬度更加简洁和精确。
3. 经纬度的格式:- 度分秒格式:例如,北纬30度42分16秒可以表示为30°42'16"N,东经100度32分48秒可以表示为100°32'48"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重点】经度、纬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和含义、半球划分。
【难点】经度与纬度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手段】谈话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使用地球仪模型、动画演示、两半球挂图。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地球仪上的线分别是什么?可以有多少条?如何识别它们?观察地球仪,看看他们是如何区分的?(学生回答:经纬线可以有无数条,分别标注度数加以识别)
[板书]经度和纬度
[提问]地球上最长的线是?因为它具有唯一性,所以定为纬度的起点。
(方案一)小组活动为主
[提出要求]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讨论纬度是如何划分的?一会儿请各小组的同学用合适的方法(语言、图示等)描述。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归纳填表](学生按文字叙述纪录也可以)
[提出问题]纬度的划分比较简单。
经度的划分比较难,请同学们讨论完成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划分的内容。
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观察更细、总结归纳的更准确、更利于同学理解和掌握。
讨论结果可以按项目填入表中。
[知识竞赛]为了检查同学们对知识是否理解和掌握,我们进行一个知识竞赛。
(略)
(方案二)演示法为主
[提问]什么叫纬度?度数有何变化规律?南北半球如何划分?
[动画演示]用立体图展示纬度的概念、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总结规律
[读图分析]读课本图1.6,回答问题: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半球,赤道穿
过、、、大洲。
读课本图1.8,回答问题:高中低纬的范围,北京(39º54'N)所在半球和纬度带
[总结填表]
[提问]经度是如何划分的?因为所有的经线都等长,以谁为起点线呢?惊险又是如何划分半球的呢?
[动画演示]用立体图展示经度的概念和划分,展示本初子午线与1800线的位置与特征(东西经1800线是一条线,1800与00经线两侧东西经度不同),同时展示将东西半球划分
[读图分析]读课本图1.11,回答:东西半球的界线是,大部分在东半球的
有洲、洲、
洲,大部分在西半球的
有洲、洲,北京(1160E)位
于半球。
[总结填表]完成表格
[过渡]经纬网的应用
[板书]经纬网
[提出问题] 一艘船只在海上遇难,如何报告其遇难的位置?(用红点表示船只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引导理解] 引导思考,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进一步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联系,如在班级中自己的座位确定等。
[寻求解决方法] 即如何在地球仪上找到确定位置的“行”和“列”?学生会发现在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两条线有一个交点,就可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引出经纬网与经纬线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
[问题解决] 遇难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
[巩固练习]学生在图上找北京(1160E、40ºN)、伦敦(00、51ºN)、纽约(41ºN、740W)及课本“想一想”内容。
【板书设计】
四、经度和纬度
五、经纬网
点评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涉及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难于理解;同时注意学生年龄特征,所以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观察基础上得出结论,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将难于理解的内容做成动画演示,教师及时提问总结和及时的练习巩固经纬网的教学。
学习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