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版教程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 第1节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惠更斯原理》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惠更斯原理》

6.惠更斯原理1.知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2.掌握惠更斯原理,应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了解波面和波线的概念。

大海里的波浪从深处传到岸边,到达岸边的波纹几乎都是与海岸线平行的,为什么呢?提示:水面波的传播速度与水的深度有关系,在深水区里的水面波的传播速度大,浅水区的水面波的传播速度小,海浪从深海到达接近海岸的区域时,如果波与海岸线不平行,则接近岸的波就在浅水区,其波速较小,于是渐渐被离岸较远的波赶上。

等到整列波浪的深度相等时,就以一致的波速拍岸,故波浪最后总是与海岸线平行。

1.波面和波线(1)如图所示,任何________相同的点都组成一个圆,这些圆叫做____。

与波面____的线叫做____,代表了波的________。

(2)球面波:由空间一点发出的波,它的波面是以____为球心的一个个____,波线就是这些球面的____。

(3)平面波:波面是____的波。

水波只在水面传播,它属于______。

2.惠更斯原理(1)内容: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成发射子波的____,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______就是新的波面。

(2)作用:如果知道某时刻一列波的某个____的位置,还知道____,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得到下一时刻这个波面的位置,从而可确定波的________。

3.波的反射波遇到介质面会返回来继续传播的现象就是波的反射现象。

4.波的折射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________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就是波的折射现象。

答案:1.(1)振动状态波面垂直波线传播方向(2)波源球面半径(3)平面平面波2.(1)波源包络面(2)波面波速传播方向4.传播方向一、惠更斯原理1.内容: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

2.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传播在Δt时间内,子波传播的距离为r=vΔt,而子波形成的新的波面相对于原波面传播的距离s=vΔt,表示波向前传播了vΔt的距离,如图所示。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3 波长、频率和波速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4 波的衍射和干涉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5 多普勒效应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6 惠更斯原理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十三章 光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 波的图象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十二章 机械波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3 光的干涉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Leabharlann 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 波长
2 简谐运动的描述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科 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4 单摆
2020人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4(理 科生)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33页 0175页 0267页 0310页 0399页 0470页 0554页 0657页 0733页 0778页 0809页 0881页 0910页 1053页 1069页 1129页

教程1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程1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机械波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探究 易错警示培优
课堂对点练习
课后课时精练
易错警示培优
第十二章 第5节 第27页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探究 易错警示培优
课堂对点练习
课后课时精练
理解多普勒效应的三个误区
[示例] 观察者不动,波源迎面而来时( )
第十二章 第5节 第18页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探究 易错警示培优
课堂对点练习
课后课时精练
例1 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
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
的电磁波,结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
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
第十二章 第5节 第6页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探究 易错警示培优
课堂对点练习
课后课时精练
三、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1.测车辆速度:交警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 的超声 波,同时测量 反射波 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 变化的多少,就
能知道车辆的速度。
2.测星球速度:测量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的光波的频率 。 然后与地球上这些元素 静止 时发光的频率对照,可得星球的速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探究 易错警示培优
课堂对点练习
课后课时精练
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判断 (1)声音的音调取决于频率,频率高则音调高,频率低则音 调低。 (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 波源频率,音调变高;反之,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频 率,音调变低。

第十二章 机械能振动和机械波12-1(新课标复习资料)

第十二章 机械能振动和机械波12-1(新课标复习资料)

第十二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一、简谐运动的重要特征 1.受力特征: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满足F=-kx,位 移x与回复力的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a 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2.运动特征:当物体靠近平衡位置时,a、F、x都 减小,v增大;当物体远离平衡位置时,a、F、x都增 大,v减小.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仅受回复力 由系统本身性
周期性驱动力 周期性驱动力作 作用 由驱动力的周 期或频率决 定,即T=T驱 或f=f驱 T驱=T固或f驱=f固 用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振动周期 质决定,即固 或频率 有周期或固有 频率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金版教程
考 技 案 例 导 析
特点
(1)忽略摩擦力,弹簧 对小球的弹力提供回 复力 (2)弹簧的质量可忽略
随 堂 针 对 训 练
易 错 易 混 分 析
公式
回复力F=-kx
限 时 规 范 特 训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高三物理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动力学表达式:F=-kx,其中“-”表示回复 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2)运动学表达式:x=Asin(ωt+φ),其中A代表振 幅,ω=2πf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ωt+φ)代表简谐运动 的相位,φ叫做初相.
高三物理
第1单元 机械振动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金版教程
基 础 知 识 梳 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12-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12-1

学习·探究区
(2)由乙图可知,t=
3T 4
时,质点8正在向下振动,质点12
正向上振动,质点16未振动.
本学案栏目开关
本学案栏目开关
学习·探究区 (3)由图丙可知,t=T时,质点8、12正在向下振动,质点 16正向上振动.
答案 见解析
本学案栏目开关
学习·探究区
二、横波和纵波 [问题设计]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其引发 的海啸加上核泄漏事故给日本带来巨大的损失.通过视频 咱们可以观察到地震发生时,地面会产生前后或左右晃 动,也会产生竖直方向的振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不同的波引起地面的振动 是不同.
学习·探究区
本学案栏目开关
四、振动和波动的区别
【例4】 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iblioteka A.振动是波的成因,波是振动的传播
()
B.振动是单个质点呈现的运动现象,波是许多质点联合 起来呈现的运动现象
C.波的传播速度就是质点振动的速度
D.波源停止振动时,波立即停止传播
本学案栏目开关
学习·探究区
知识·储备区
5.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类
定义
标识性物理量 实物波形
本学案栏目开关
横 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 波的传播方向互相 的垂波直
①波峰:凸起的 最高处
②波谷:凹下的 最低处
纵 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 波的传播方向在 上同的一波直线
①密部:质点分 布的最位密置 ②疏部:质点分 布的最位疏置
本学案栏目开关
高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本学案栏目开关
本学案栏目开关
学案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4课件 第12章 机械波 12.6

高中物理新课标选修3-4课件 第12章 机械波 12.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说明: (1)频率f由波源决定,故无论是反射波的频率还是折射波的频率 都与入射波的频率,即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2)波速v由介质决定,因反射波与入射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故 波速不变,而折射波与入射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所以波速变化. (3)据v=λf知,波长λ与v及f有关,即与介质和波源有关,反射波 与入射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频率相同,故波长相同.折射波与 入射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v不同,f相同,故λ不同.
2.波的分类 (1)球面波:波面是球面的波.如空气中的声波. (2)平面波:波面是平面的波.如水波.
二、惠更斯原理 1.内容: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 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上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 面. 2.解释现象的过程:如果知道某时刻一列波的某个波面的位 置,还知道波速,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得到下一时刻这个波面的位 置,从而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1 新情境· 激趣引航 第一次听到隐形飞机的人一定会认为,隐形飞机就是让我们看不 见的飞机,其实不然,隐形飞机只是不能让雷达发现.如何不被雷达 发现?这得从其技术原理说起.雷达的测量方法是先发出高频电磁 波,当有物体存在时,物体会把这个电磁波反射回去.雷达设有接收 装置,再根据物体的回波就可以发现物体.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 低雷达的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的雷达等防空探测器早期发现, 从而实施拦截、跟踪和攻击.
如图,以O为球心的球面波在时刻t的波面为γ,按照惠更斯原 理,γ面上每个点都是子波的波源.设各个方向的波速都是v,在Δt时 间之后各子波的波面如图中虚线所示,虚线圆的半径是vΔt,γ′是这 些子波波面的包络面,它就是原来球面波的波面γ在时间Δt后的新位 置.可以看出,新的波面仍是一个球面,它与原来球面的半径之差为 vΔt,表示波向前传播了vΔt的距离.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12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12
如图丙所示,波源向右运动,观察者不动,波源由S1运动到S2,波源 右方的波面变得密集,因波速不变,波长变短,右方观察者接收到的 波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左方的波面变得稀疏,波长变长,左方的 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小于波源的频率。
特别警示可用“极端假设”的方法设想当自己随同某一个波峰一 起远离波源,你将接收不到波,此时你接收到的频率变为零。可以 用这种方法想象观察者远离波源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减小的道理, 以理解多普勒效应。
提示:这是因为发生了多普勒效应,你感受到声音频率发生了变 化。
-3-
5.多普勒效应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2.多普勒效应的规律 (1)波源和观察者无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等于波源的 频率; (2)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波源的 频率; (3)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波源的 频率。(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2-Leabharlann 5.多普勒效应 类型一 类型二
目标导航
Z Z D 知识梳理 HISHISHULI
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典例透析
IANLITOUXI
解析:凡是波都具有多普勒效应,因此利用光波的多普勒效应便 可测定遥远星体相对地球远离的速度,故选项A正确。被反射的电 磁波,相当于一个运动的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其频率发生变化,通过 计算可以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故选项B正确。对于C选项,铁路工 人是根据振动的强弱而对列车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的,故选项C不 正确。炮弹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声波,人耳接收到的频率与炮弹 的相对运动方向有关,故选项D正确。

人教版物理选修3-4第12章 第1节

人教版物理选修3-4第12章 第1节

播而形成的,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本章通过波的形成、波的描
述、波的图象、波的传播规律、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来学习波
的基础知识,了解波的特性,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理 选
波动是以振动为基础的一种运动形式,它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

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因此机械波的形成就构成了本章的难点,而形象

教 版
的描绘机械波传播的波的图象是本章的重点。
返回导航
3-4 ·
第十二章 机械波
〔学 法 指 导〕
1.机械波的概念比较抽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不易想象,因此要多做一些
实验,通过实验来理解本章的有关知识。
2.通过对比深化对机械波的认识。由于波动是以振动为基础的一种运动,
所以运用波动与振动对比,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对比,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机
波,而且由地壳传播时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在地震时,当地居民感受的振
动应该是怎样的?
答案:当地居民首先会感到上下颠簸,后来又会感到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摇
动。
解析:由纵波的传播特点: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并
且因为纵波传播得快,所以居民首先会感到上下颠簸。由横波的传播特点:波

理 选
的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且传播的速度较小,所以横波传来得晚,因此后
5.关于波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的学习,要多结合生活实例,注意理 论联系实际。
物 理 选 修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3-4 ·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物 理 选 修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3-4 ·
第十二章 机械波
※ 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 ※ 知道横波和纵波、波峰和波谷、密部和疏部 ※ 知道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能量和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波的形成和传播1.知道机械波的产生条件,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2.知道横波和纵波的概念,了解横波的波峰与波谷、纵波的密部与疏部。

3.知道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1.介质特点(以绳为例,如图所示)一条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一个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个□01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存在着□02相互作用。

2.波的形成当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03带动相邻质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04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绳上的质点都跟着□05振动起来,只是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迟一些开始振动。

3.波的传播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就沿绳子传出去了。

振动的传播称为□06波动,简二、横波和纵波1.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两类2.声波是□07纵波,它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三、机械波1.介质:波借以传播的物质。

2.机械波:□01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了机械波。

3.机械波的产生条件(1)要有□02波源。

(2)要有传播振动的□03介质。

4.机械波的特点(1)传播振动这种运动□04形式。

邻质点依次做机械振动来传递波源的能量。

(3)波还可以传递□06信息。

判一判(1)在绳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所有质点同时运动,同时停止。

()(2)质点振动的方向与传播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是纵波。

()(3)在纵波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4)横波一定有波峰和波谷,而且波峰和波谷是相互间隔的。

()(5)横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纵波只能在气体中传播。

()(6)横波向右传播时,处于波峰的质点也向右迁移。

()(7)机械波向右传播时,右方的质点比左方的质点早一些振动。

()(8)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就是能量的传递过程。

()提示:(1)×(2)√(3)×(4)√(5)×(6)×(7)×(8)√想一想(1)波传播过程中,振动质点也随着波一起传播出去了吗?提示:没有。

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没有“随波逐流”。

(2)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和地表传播,有时使人感到左右摇晃,有时感到上下颠簸,由此可见地震波是什么波?提示:地震震源往往在地下某个深度的地方,地震发生时,人感到上下颠簸是因为有纵波,感到左右摇晃是因为有横波。

所以,地震波既含有纵波成分又含有横波成分。

(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可以通过声音直接交流吗?提示:不可以。

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的,没有传声介质,所以不能通过声音直接交流。

课堂任务波的形成和传播1.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2.机械波的特点(1)振幅:像绳波这种一维(只在某个方向上传播)机械波,若不计能量损失,各质点的振幅相同。

(2)周期(频率):各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所以各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均与波源的振动周期(频率)相同。

(3)步调:同一介质中,离波源越远,质点振动越滞后。

(4)运动: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各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5)实质:机械波向前传播的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同时也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3.振动和波的区别与联系例1 (多选)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的介质中的部分质点,每相邻两质点的距离相等,其中O 为波源,设波源的振动周期为T ,从波源通过平衡位置竖直向下振动开始计时,经T 4质点1开始振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但图中质点9起振最晚B .图中所画出的质点起振时间都是相同的,起振的位置和起振的方向是不同的C .图中质点8的振动完全重复质点7的振动,只是质点8振动时通过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的时间总是比质点7通过相同的位置时落后T 4D .只要图中所有质点都已振动了,质点1与质点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如果质点1发生的是第100次振动,则质点9发生的就是第98次振动(1)各质点起振时,振动情况和波源相同吗?为什么?提示:相同。

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故各质点起振时振动情况均相同,且均与波源相同。

(2)质点5与质点1振动步调一致吗?与质点9呢?提示:质点1、5、9振动步调一致。

[规范解答]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相同,都是竖直向下的,从题图可知,质点9是图中距波源最远的点,尽管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但起振时刻最晚,故A正确,B错误;质点7与质点8比较,质点7在质点8的前面,两质点的振动步调相差T4,故C正确;质点9比质点1晚2T开始起振,一旦质点9起振后,质点1、9的振动步调就完全一致,且质点9的振动次数比质点1少两次,故D正确。

[完美答案]ACD波动过程中各质点的运动特点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后面振动质点的振动状态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各个质点起振的方向总是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概括起来就是“带动、重复、落后”。

[变式训练1-1]如图所示为波沿着一条一端固定的绳子传播到B点时的波形图,由图可判断出A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是()A.向左B.向右C.向上D.向下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沿波传播方向,B点的前边质点在其上方,B点要重复前边质点的振动,故B向上运动,故振源的起振方向也是向上的,C正确。

[变式训练1-2]图甲中有一条均匀的绳,0、1、2、3、4…是绳上一系列等间距的点。

现有一列简谐横波沿此绳传播。

某时刻,绳上9、10、11、12四点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其他点的运动情况未画出),其中点12的位移为零,向上运动,点9的位移达到最大值。

试在图丙中画出再经过34周期时的波形图。

答案见解析解析从题中图乙可以看出,在图乙所示的时刻,该均匀绳上点9达到最大位移时,点12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因而由图乙中点9、10、11、12所在位置点连成的那段曲线代表在该均匀绳上传播的简谐横波在图乙所示时刻的四分之一波形图。

由这段波形可以画出在该均匀绳上传播的简谐横波在图乙所示时刻的从点0到点12的波形图。

由图乙中表示的波形图和点9、10、11、12四个点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出在均匀绳上传播的简谐横波是向右传播的。

由于介质中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所以再经过34周期时,点9在平衡位置,而点12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

由此可得出点9到点12间的波形。

由这段波形也就知道了这一时刻整条绳上的波形。

如图丙所示。

课堂任务横波和纵波1.对横波和纵波的理解横波纵波概念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

如图甲所示。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

如图乙所示。

特征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波峰和波谷在波动中交替、间隔出现密部和疏部2.常见的波(1)绳波是横波。

(2)声波是纵波。

(3)水波是比较复杂的机械波,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横波,但有时将水波理想化为横波。

(4)地震波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例2(多选)横波和纵波的区别是()A.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相同或相反B.纵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C.横波形成波峰和波谷,纵波形成疏部和密部D.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1)横波和纵波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提示: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是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是纵波。

(2)对于机械波来说,横波和纵波哪个能在空气中传播?提示:空气中的振动挤压周围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纵波,而空气中的振动不会给周围空气施加类似绳波中的拉力,所以只有纵波能在空气中传播。

[规范解答]物理学中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把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称为纵波,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A正确,D错误;声波是纵波,能在空气中传播,B错误;横波形成波峰和波谷,纵波形成疏部和密部,C正确。

[完美答案]AC(1)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在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

(2)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有时同向有时反向。

(3)机械波中的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机械波中的纵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中均能传播。

[变式训练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纵波,在水中传播时是横波B.波不但能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C.发生地震时,由震源传出的波中既有横波又有纵波D.一切机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答案 A解析声波无论在什么介质中传播都是纵波,故A错误;波不仅能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一切机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故B、C、D正确。

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波的特点)在平静的湖面上漂着一块小木条,现向湖中央扔一石子,圆形波纹一圈圈地向外传播,当波传播到小木条处时,小木条将() A.随波纹漂向湖岸B.不动C.向波源处漂动D.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答案 D解析介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介质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向外传播的只是振动形式和能量,生活中的水面上的一些漂浮物会沿波向外移动,是因为外界另外一些因素的干扰,如风的吹动等,故D正确。

2.(振动与波的关系)关于振动与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械波必有振动B.有机械振动必有波C.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较慢D.波源停止振动时,介质中的波立即停止传播答案 A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向外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所以有机械波必定有机械振动,A正确;但如果只有振动,而没有介质的传播,就不会有机械波的产生,B错误;因各质点的振动都是重复波源的振动,不论质点距波源多远,振动的快慢都一样,C错误;在波源停止振动时,波仍将继续向外传播而不会立即停止,D错误。

3.(振动与波的关系)沿绳传播的一列机械波,当波源突然停止振动时,则()A.绳上各质点同时停止振动,横波立即消失B.绳上各质点同时停止振动,纵波立即消失C.离波源较近的质点先停止振动,较远的质点稍后停止振动D.离波源较远的质点先停止振动,较近的质点稍后停止振动答案 C解析机械波沿绳传播时,绳上各个质点都在振动,一旦波源停止振动,离波源较近的质点先停止振动,离波源较远的质点后停止振动,故C正确。

4.(横波和纵波)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B.对于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定相同C.对于纵波,介质中质点随波一起迁移D.对于纵波,介质中质点不随波迁移解析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故A、B错误;无论横波还是纵波,当有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都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不会随波迁移,故C错误,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