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情意
2013年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基础知识之小学生情意4

二.小学生的意志特点(领会)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总的趋势是意志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品质逐步形成:意志的独立性、主动性、自制力、坚持性成了他们意志的显著特征。
1、意志行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逐渐加强。
主动性和独立性是指儿童能够自觉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使它服从一定的目的或任务的意志能力。
小学低年级儿童刚从家庭和幼儿园过渡到学校,认知水平较低,意志品质的主动性、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主动地对自己提出任务,也不能自己调节行动去独立完成任务,往往要依赖教师和家长给他们提出目的任务,并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帮助去完成任务。
他们常常表示出易受暗示和好模仿的特点,由于辨别能力差,在模仿时往往不分好坏。
随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和意志锻炼的增强,到了中高年级,儿童意志行动的主动性、独立性逐渐增强,表现在能够自觉地克服困难,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及其他活动的任务,能自觉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活动,也能逐渐分清好坏,要求自己去模仿好的榜样,而不去模仿坏的榜样等,但是,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还是离不开教师的监督,目的性、主动性、独立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2、自制力显著发展。
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刚进入小学的儿童,他们不能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容易激动。
但是,通过教育、教学的影响,到了中、高年级以后,他们逐步能控制自己的一些愿望,对自己不乐意做的一些事情,表现出一定的忍耐力,能控制自己的一些行动。
说明他们的自制力得到很大发展。
3、意志行动的坚持性在逐步提高。
坚持性是指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完成任务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意志比较薄弱,坚持性比较差,他们遇到困难,往往半途而废。
到了中、高年级,由于教育教学和平时的意志锻炼,小学生逐渐能在学习、生活中坚持,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与此同时,意志行动的果断性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是,与青少年相比,他们的坚持性和果断性还是较差的,往往表现出一种冲动性和不稳定性。
同时,他们还很难经过深思熟虑来作出行动的决定,果断性水平较低,还存在任性、执拗、轻率等特点。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所处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3、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实验法: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
5、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发应。
五、简答题1、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
(1)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像过程。
(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3)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4)人有意识性,意识是人类心理的主要特征。
2、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生物学观点、行为主义观点、认知观点、精神分析观点、人本主义观点、现象学观点3、如何理解“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早在古希腊时期,有关心理问题的论述,心理学的思想就早已出现。
(3)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已经脱离哲学母体而分化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心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六、论述题1、论述科学心理学对心理实质的基本观点。
(1)心理的物质载体[1]心理现象的产生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实体[2]现代科学表明: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
(2)人的心理的环境依存性[1]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
[2]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环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离开了环境的影响,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1]表现为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象;[2]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3]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4]人的心理的主体最重要的特点是人的意识性。
心理学导论 知识点框架和例题

心理学导论知识框架和题库温馨提示:在这里只列出每个章节重要的名词解释,但是书上一切黑体名词都是可以出题的,所以请大家都要看和记。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变量、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反应变量、操作性定义、实验法、准实验法、霍桑效应、单双盲研究、问卷法、演绎法、质性研究法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述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心理的过程?*3、简述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的关系?**4、简述心理与行为的关系?*5、怎么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性、原则、学科性质)*6、简述实验法(或者其他研究方法)***7、简述某一流派极及其观点**论述题1、论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论述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3、当代心理学研究取向*第二章起源名词解释感应性、感受性面容失认症、进化心理学、适应器论述简答此章节较少出题1、劳动和语言对人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生理基础名词解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本能行为、三角验证、裂脑、选择性繁殖、双生子研究简答题1.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类型及其作用*3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3.大脑皮层的主要分区及功能第四章环境基础名词解释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影响、从众、服从、角色、社会促进、社会怠惰、去个性化、舆论、风俗、社会排斥论述简答题1.环境对心理的普遍制约作用表现在哪里?2.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3.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哪里4.服从的影响因素?***5.为什么会从众?***第五章毕生发展名词解释毕生发展、反应的交互作用(唤起、超前)、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研究、同化、顺应、依恋、自我同一性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简述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3.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第六章意识名词解释意识、意识流、焦点意识、边缘意识、催眠简答题1.简述睡眠阶段及其特点*2.简述催眠的步骤。
心理学基础知情意共134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心理学基础知情意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心理咨询师各章节基础知识

3、端脑 额叶:躯体运动(额叶最大,约占半球 的1/3) 顶叶:躯体感觉 颞叶:听觉 枕叶:视觉
另: ①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 ②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 ③中脑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④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⑤丘脑是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⑥上丘脑;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⑦下丘脑:内脏系统的调节 ⑧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正常进行 ⑨小脑:保持身体平衡,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 动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恶感
爱的品质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38
三、发展心理学简史 1、儿童心理学 早期专题研究: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 2、科学儿童心理学 德,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者 1882,普莱尔《儿童心理》:科学儿童心理 学诞生的标志 3、科学发展心理学 1957,美,《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 取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发展心理学的标 志
十、语言的中枢机制 布洛卡,布洛卡中枢(左半球额下回),表 达性失语症 威尔尼克,威尔尼克中枢(颞上回),接受 性失语症 视觉性言语中枢(角回),失读症 书写中枢(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失写 症
十一、注意的特征 注意广度 7+2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起伏/动摇(正常) 注意的分散/ 分心 注意转移 注意分配的条件: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 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自动 化。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 系。
9、P164 霍尔,人际距离 公众距离 社交距离 个人距离 亲密距离 10、P170 安德森,人格品质 最喜欢:真诚 最讨厌:虚伪 11、P185 古普塔,婚后五年,有爱情结合的夫 妻彼此爱的感情下降 12、P185 婚姻动机:经济、繁衍、爱情(包括性)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心理学模块复习四要点一要:“知、情、意”三个字在心理学当中知情意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仨字了,那究竟出现在哪些知识点当中呢。
第一次出现在心理过程的概念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恰好是心理学前两章的内容。
第二次出现在第三章人格中,从知情意角度将自我意识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从自我发展的阶段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要注意复习自我意识内容知识点时将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复习,同时注意发展阶段是生理--社会--心理,不要把顺序打乱。
第三次出现在第四章学习心理的品德心理与教育当中,从知情意出发,将品德的心理结构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第四次会涉及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分成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
二要:心理学的五条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序列位置效应、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曲线、智力的个体差异。
单纯的背记一是难背、二是容易记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会自己来画这些曲线图,这样记起来既简单准确又十分快捷。
三要:特别重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这个知识点在考纲中单独列出,而且每一年均以不同题型出现,因此在这个知识点上花的时间比较多,要结合实例来帮助记忆每个阶段的特征以及形成的品质!四要:概念关键词教师招考当中虽然不会出现名词解释,但概念的考察会以填空、判断的形式出现,所以概念也是不能忽视的考点,而概念却往往因为无趣、生硬难以被记住,针对这个问题要用关键词法,很容易就把考察概念的填空题和判断题解决。
举个例子,题干看到要求源泉一定要想到需要,题干看到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型一定链接到气质。
这种方法让概念解题变得快准狠!心理学重要考点记忆技巧知识点1:注意二特点:指向性和集体性三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三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四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知识点2:感觉一定义:个别二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四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联觉知识点3:知觉一定义:整体三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四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知识点4:记忆三过程: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四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四分类: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长时记忆两种分类、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五、遗忘原因:记忆痕迹衰退说、干扰抑制说、同化说、动机说、提取失败说知识点5:思维二特征:间接性、概括性三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四分类:根据凭借物、根据逻辑性、根据指向性、根据创新程度七品质:广度、深度、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八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知识点6:想象二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三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心理学易混淆知识概念汇总1、从众、服从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2020年___904心理学基础真题及解析

2020年___904心理学基础真题及解析2020年___904心理学基础真题解析选择题1.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
迁移B。
示范C。
练D。
反馈2.人在心理活动中,一直伴随着的心理状态是()A。
情感B。
注意C。
思维D。
意志3.享乐原则、现实原则、完美原则是()提出的A。
___B。
___C。
___D。
___4.___提出了()理论A。
智力三元论B。
智力三维理论C。
二因素理论D。
多因素理论5.“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具有稳定性A。
性格B。
气质C。
能力D。
需要6.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们知觉对象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即为()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整体性C。
知觉的恒常性D。
知觉的理解性7.与常模进行比较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测验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个案研究法8.人看到一面五星红旗是属于()A。
感觉B。
知觉C。
思维D。
想象9.无脑心理学是()心理学学派A。
构造主义B。
机能主义C。
格式塔心理学D。
行为主义10.___的量杯实验体现的是()A。
思维定势B。
功能固着C。
迁移的作用D。
动机强度11.吃了糖之后吃苹果更甜,体现的是()A。
感觉的适应B。
感觉的相互作用C。
感觉的对比D。
联觉12.百感交集表明了情绪具有()A。
强度B。
快感度C。
紧张度D。
复杂度13.新旧活动的刺激相同,而反应不同时,容易发生()A。
负迁移B。
正迁移C。
横向迁移D。
纵向迁移14.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的是()A。
感知B。
记忆C。
思维D。
想象15.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A。
人的行为B。
人的心理活动C。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D。
思维16.动机的特性具有指导性和()A。
指令性B。
调节性C。
规范性D。
强化性17.引起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需要的外在条件是()A。
诱因B。
内驱力C。
动机D。
需要18.对一个事物的未来结果感兴趣,是属于()A。
直接兴趣B。
近景兴趣C。
远景兴趣D。
间接兴趣名词解释1.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对外界刺激的接受能力,即感觉的能力。
心理学的知情意行

1、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
“知”——指的是认知、观念,认知包括感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
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学把认知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即对某一真实、普遍事物的感觉、认识、觉察以及在脑海中形成的该事物的各种形象。
我们常说认识升级,就是要去探索更多的事实事相,而不是局限于我们的认知边界里。
那些通透豁达的伟人和大师们,也正是这样,才能把世间的万物看得更高、更远。
“情”——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感过程:“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比如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基于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在人的主体所产生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如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
与情绪不同的是,情感是指对行为目标目的生(心)理评价反应,而情绪是指对行为过程的生理评价反应。
比如,当我们喜欢上一个人,我们的情感是指我们对这个人整体的一种生理上的评价和体验;而情绪是指我们在追求和与这个人相处时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情绪。
“意”——指的是思维模式,并形成固定的观念与意志。
意志过程: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主观愿望自觉地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如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等。
2、态度的结构——知、情、行态度结构包含三个,其中情感成分是核心。
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而非实际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忘的规律
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 和长度的关系;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艾 宾 浩 斯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forgetting
Ebbinghaus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四)思 维
概念
(四)思 维
特点
thinking
病史 体格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粪、尿常规检查 脑电图检查
4.注意的转移
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 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原来注意的强度; 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1.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主观感受或体验。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及愿望为中
介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
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力图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 意义。
达尔马提亚狗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陆游
老 妇 与 少 妇
(3)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
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结合起来,知觉称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轮廓图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发
3.情感的分类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
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它包括物质美、行为美、语言美和精神美。
(三)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
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表情
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
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
人所独有,发生较晚
3.情绪和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
维度(dimension)
性质 动力性 两极性(bipolarity)
• 肯定-否定 • 增力-减力
• 激动-平静 • 强-弱
激动性
强 度
紧张度
• 紧张-轻松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 2.情绪的状态分类 3.情感的分类
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五)想 象
分类
无目的 不自觉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幻 想
无意想象 想 象
有意想象
有目的 自觉地
理想 空想
梦是特殊的无意想象
(六)注 意
概念
attention 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 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 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3.特性
(二)知 觉
(1)知觉的选择性:从众多刺激中选择少数
刺激加以优先知觉的特性。
两歧图--花瓶与人像
两歧图--酒杯与人像
隐藏的拿破仑:
你能发现站 立的拿破仑 吗? 这幅图出现 于拿仑逝世 后不久。
你看到了几个人?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看到图中的婴儿?
(2)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事物时,人们用过
它与个体的认知活动、求知欲、兴趣以及解决问题 的渴望相联系。
例如:有了求知欲,就会推动你如饥似渴,虚怀若谷的去求取知识。 有了好奇心,就有探究求知的动力,就能扩展兴趣,发现问题。 有了进取心,就不会浅尝辄止会打破沙锅间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强烈的求知欲 是理智感的前提
迎刃而解的喜悦
百思不得其解 的苦恼
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时产生的情感。
如:民族自豪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 责任感、内疚等。
为 令 祖 她 国 无 赢 比 得 自 荣 豪 誉
集体荣誉感
退休老人义务为儿童中心工作
3.情感的分类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
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外部感觉
分类
(一)感 觉 2.分类
触觉
皮肤觉
压觉 温觉
痛觉
(一)感 觉
(一)感 觉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感 觉
感受性
是指机体对刺激感觉能力的大小。以感
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一)感 觉
社会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印度狼孩卡马拉
第二节 心理过程
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 过程,即是信息进行加工 处理的过程,由感觉、知 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等认知要素构成。
1.概念
(一)感 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一)感 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皮肤觉 运动觉 内部感觉 平衡觉 内脏感觉
生变化时,知觉印象仍保持不变的特性。
形状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
大 小 恒 常 性
颜色恒常性
4.感知觉与临床护理
小结
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的概念
感觉、知觉的特性
练习题
一、以下分别体现了感觉的:
A、对比 B、发展 C、补偿 D、适应 E、后像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灯灭了,眼睛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3、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缭绕;
儿童的动作思维
分类
(四)思 维
thinking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分:
(1)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2)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分类
(四)思 维
thinking
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 (1)习惯性思维:用常规的方法
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
1. 原始情绪
快乐 愤怒 悲哀 恐惧
2.情绪状态
心境: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
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 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应激:当人们遇到某种外危险
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
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 状态。
范进中举
3.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moral feeling)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1.注意的广度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 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 活动的特性。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起伏
3.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 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条件: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 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 的关系。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整体属性的反应。
我看到一个白色的、圆柱状的物体 粉笔 我听到一种声音 十五的月亮 醋 蕃茄炒蛋 蛇
我尝到一股酸酸的味道 我闻到一种香味 我觉得脖子上冷飕飕的
2.分类
(二)知 觉
(1)时间知觉
是指对客观事物
延续性、顺序性和周期性的反映。
如四季的轮回,前后的顺序,日夜的交替等。
方面的变化。
“小唐在吗?” “不在。” “不在?” “不在!” “哦,不在……”
4)生理变化
伴随情绪发生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
张、呼吸加速和脸色变化等。
4.情绪与健康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
联 系
以表达;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 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 区 别 绪 情 感
情景性、激动性、暂时性
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表现外显性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
表现内隐性 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9
7
5
3
attention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 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attention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9
7
5
3
(六)注 意
品质
1.注意的广度
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
(0.1秒)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六)注 意
分类
attention 根据注意时的主动程度分: 没有预定目的 无需意志努力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 需意志努力
有预定目的,又 无需太多意志努力。
3.有意后注意
attention
课堂实验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 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 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间接性
肝性脑病
特点
thiking
枣树 苹果树 梨树 桃树
均有根、茎、 叶、果
概括性
果树
分类
(四)思 维
thinking
1.根据思维的水平及凭借物分类:
(1)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
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先吃糖,后吃苹果 吃完糖后再喝苦药
感觉后像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
间的现象。
注视30秒钟之后看周围白色背景会出 现视觉感觉后像
联觉(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感觉补偿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它感觉会予以
补偿。
1.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