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反合的矫治

合集下载

不同方法矫正混合牙列前牙反合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的对比

不同方法矫正混合牙列前牙反合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的对比

不同方法矫正混合牙列前牙反合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的对比摘要】目的讨论前方牵引器和2×4矫治器对替牙期前牙反合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的对比。

方法52例替牙期前牙反合病例,其中25例使用2×4固定矫治技术,27例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对这两组病例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2×4矫治器组可以通过牙的改变解除前牙反合;前方牵引矫治器组在前牙反合改变的同时,还有骨骼的改变。

结论2×4矫治器可有效矫治替牙期牙性和功能性反合,功能性矫治器适应骨性和混合性反合病例。

【关键词】头影测量Ⅲ类错合功能矫治器固定矫治器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7-10岁年龄组的反合病人,替牙期混合牙列,第一磨牙正常萌出,为近中或偏近中关系,下颌可后退为前牙切对切关系。

排除严重的有家庭遗产倾向的混合牙列骨性Ⅲ类错合,面型较凹,下颌不能后退的患者,1.2一般资料采用我院2006-2010年52例,替牙期,前牙反合的病人,征求家属的意见,自愿选择,25例采用2×4矫治用技术,在上下第一磨牙粘带环,上下中切牙,侧切牙粘托槽,先后用0.012-0.014澳丝弯制标准弓,磨牙前加欧米加曲。

通过唇展反合牙改善反合;27例采用前方牵引器纠正技术。

牵引方向向前下,于合平面成350角,牵引力每侧500克,牵引时间每天至少14小时,嘱病人及时复诊,及时调整磨牙合垫和牵引方向。

坚持戴用6个月左右,前牙覆盖2-3mm时,停止牵引。

1.3方法分别对两组的每个患者治疗前后都拍头颅侧位息止颌位x线片和曲面断层片,然后用硫酸纸临描定点测量。

每个患者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a=0.05为检验标准,对10项矫正前后的测量值进行配对七检验。

2 结果通过对32为患者矫正前后头影测量分析,测量数据如下,表一采用前方牵引病人的数据统计表二采用2×4矫正病人的数据统计**为P<0.01 *为P<0.05SNA: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SNB: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ANB:反映上下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NP-FH:此角反映下颌的突缩程度Y轴角:代表面部的生长方向MP-FH:代表下颌体的陡度,下颌角的大小,也反映面部高度ANS-Ptm:代表上颌的长度CO-PO:代表下颌的长度前方牵引四组:上颌长度、突度、ANB、前后面高均显著性增大,上前牙唇倾明显,下前牙舌倾:2×4组:可见SNA SNB ANB 上颌中切牙角,下中切牙角矫治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前牙反牙合

前牙反牙合

前牙反牙合在正常情况下,当上下牙齿咬合时,应该是上前牙咬在下前牙的外面,若相反的话即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这在医学上称“前牙反牙合”、“反牙合”,俗称“地包天”,也叫“兜齿”。

诊断(一)临床表现可单纯表现为前牙反合,而后牙关系正常,面部外形无明显异常。

严重者,除前牙反合外,后牙为近中错合和面中l/3发育不足,下颌前突等畸形。

分为三型。

1、牙源型:多由局部障碍引起,表现为单纯性前牙反合,反覆盖较小,磨牙关系为中性或开始近中合。

下颌大小形态正常,上下颌骨关系正常,下颌能后退至切对切关系,颜面基本正常。

2、功能型:多由不良哺乳姿势等而引起的下颌功能性过度前伸和前牙反合,下颌大小和形态正常,下颌能后退至前牙切对切关系,又称假性下颌前突。

3、骨源型:多由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

除前牙反合外,反覆盖大,磨牙为近中合,并有颌骨畸形,表现为下颌体长,下颌支短和下颌角钝,上颌发育不足,额部明显前突,下颌不能自行后退,面部呈凹面型,有时还伴有开合畸形。

(二)X线检查摄全景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颅颌面结构,从而了解畸形的严重程度。

病因(一)遗传因素前牙反颌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据有关资料,将近一半的前牙反颌患者,一至三代的血缘亲属中有类似错颌存在。

错颌畸形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到遗传因数和环境因数两方面的影响。

(二)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唇腭裂是前牙反颌的重要病因之一。

由于唇腭裂影响骨缝增生和骨的表面增生。

同时手术组织对颌骨发育有一定限制,唇腭裂伴有的错颌畸形中,最多见的是因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的前牙反颌或全牙弓反颌。

(三)后天原因(1)全身性疾病:垂体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生长激素,如持续到骨骺合之后,或者在骨骺融合之后发病,可表现为肢端肥大、下颌前突、前牙或全牙弓反颌。

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而使骨代谢紊乱,可因下颌骨发育畸形表现出前牙反颌,开颌。

(2)呼吸道疾病: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增大、肿大,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减小压迫刺激,舌体常向前伸并带动下颌向前,形成前牙反颌、下颌前突。

“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

“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

“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疗效观察唐蓉【摘要】Purpose: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features of using 2*4 technique to correct 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 mixed dentition period.Methods : Using this technique can correct 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 mixed dentition period with traction III and occlusal pad of upper jaw.Result :This technique can correct the phenomenon of anterior crosssbite,shorten the course and decrease the times oftreatment.Conclusion : This technique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rrect anterior crosssbite in the mixed dentition period.%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和特点。

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上颌垫和Ⅲ类牵引矫正替牙期前牙反。

结果"2*4"矫治技术可以矫治前牙反,缩短疗程,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

结论"2*4"矫治技术是一种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的有效方法。

【期刊名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1)006【总页数】2页(P82-83)【关键词】“2*4”矫治技术;替牙期前牙反【作者】唐蓉【作者单位】泰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泰州22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前牙反是替牙期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错畸形,不仅对儿童颜面的美观和咀嚼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还会影响颌骨、肌肉的发育,甚至会发展为严重的骨性错,给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带来较大的伤害[1]。

开合反合,如何预防牙齿反合,LH疗法知识

开合反合,如何预防牙齿反合,LH疗法知识

观、最舒适的口腔诊疗服务。

科瓦汇聚中国、美国、法国、德国、乌克兰、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多国国际知名
科瓦简介
专家,满足不同国籍会员的需求。

科瓦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顶级口腔诊疗设备,为您提供最精准的口腔诊疗支持。 科瓦拥有心理学级别的就医环境,国际标准的口腔四手操作,使您在舒适、平静、安全的感觉中完
Enjoy European Dental Service At KOWA
CONTENTS
目 录
Enjoy International Dental Service At KOWA
科瓦简介与优势
开合反合简介
·什么是开合反合 ·开合反合的表现 ·开合反合的危害 ·如何预防牙齿反合 ·反合的矫治方法 ·开合的矫治方法 ·固定矫治技术的比较 ·什么是LH疗法 · · · · ·
Europe
为您的口腔健康竭尽全力。
KOWA ENVIRONMENT 科瓦环境
KOWA Environment
反 合 开 合 简 介
什么是开合 反合 经典案例 开合反合 的表现
LH矫治后是否 需佩戴保持器
开合反合的 危害
LH正畸法为何对 开合反合特别有效
如何预防牙 齿反合
LH的适应症
反合的矫治 方法

科瓦口腔正畸中心,特邀国际国内权威专家: 喻剑明、陈
清、冯雨欣、毕东君、余建宏、黄宁等为您服务;并与美国、 日本、德国、中国台湾等国际知名正畸产品研究机构及提供 商合作;国际口腔正畸中心落户科瓦,成为该中心的教学医 院。

科瓦以“客户满意,我们永远的追求” 为宗旨,始终用超
越现在的眼光审度,以未来为导向,以个性化的服务理念,

乳牙列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进展

乳牙列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进展

乳牙列前牙反牙合的矫治进展乳前牙反牙合是儿童乳牙列期的一种常见错牙合畸形,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有较严重影响,并且随患者的成长增龄,症状逐渐加重,因此倍受口腔医师的重视。

据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报道,患病率为8.49%[1]。

一般认为乳牙反牙合不经矫正半数以上将发展为恒前牙反牙合,且症状会有所加重;乳牙反牙合矫正后,恒牙反牙合的可能性减小,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

因乳前牙反牙合时患儿下前牙在上前牙唇侧,上颌骨发育受限,下颌骨过度前伸。

如果不进行治疗,上颌骨的生长长期受障碍,则可形成Ⅲ类骨性反牙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子女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尽早采取措施矫治反牙合,以阻断畸形发展[2-3]。

儿童3~5岁为乳前牙反牙合最佳矫治时间,可分为牙性、功能性和骨性反牙合,牙性和功能性反牙合较常见。

矫治方法常用的有舌板咬撬法,下颌斜面导板,上颌牙合垫舌簧活动矫治器和一些功能调节器,若为骨性反牙合,可戴用头帽颏兜或前方牵引器等,现就临床上常用的矫治方法综述如下。

1 上颌牙合垫活动矫治器黄金芳[4]最早提出了用“牙合垫双曲舌簧”矫正前牙反牙合,并于1954年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早期前牙牙合-急待解放的生长发育》论文中详细介绍了制作方法及舌簧机理。

她把早期矫正前牙反牙合称之为“解放前颌骨”,把牙齿错牙合与颌骨发育受阻的关系,及正畸治疗既对牙又要对骨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

毛燮均教授设计了前牙反牙合矫治方法:使用制作简单的上颌活动矫治器。

将上颌左右后牙垫高,使上前牙脱离下牙反牙合的关闭,用舌侧弹簧将上前牙向唇侧推出,使其与下牙建立正常的覆牙合关系。

主要的结构包括双曲舌簧,颊钩及牙合垫。

反牙合解除后及时磨低牙合垫以免长期牙合垫压低后牙。

通常每周复诊加力1次,每次打开舌簧约1mm。

弓丝是矫正牙牙合畸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不同弓丝的作用使牙齿向各个方向移动而达到矫正目的。

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反牙合的主要动力装置是双曲舌簧,为了产生持续的推力,需定时调整舌簧。

口腔正畸学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口腔正畸学常见错合畸形的矫治

磨牙前移占据拔牙间隙旳量
<1/4 1/4~1/2 >1/2 ≈0
决定正畸拔牙是否应考虑旳原因:
牙列拥挤度 牙弓突度 Spee’s曲度 支抗 垂直骨面型 矢状骨面型 软组织侧貌 生长发育
垂直骨面型
分型
MP-SN
高角(High angle)
>40 º
低角(Low angle)
<29 º
分类
牙性: 前牙DOJ,后牙中性关系,ANB正常 功能性: 前牙DOJ,下颌后缩, ANB较大
骨性: 前牙DOJ,下颌骨发育不足,ANB>6º 骨骼分型—六种 下列颌后缩为主
拔牙矫治应遵照旳几种原则
拔牙保守原则 病牙优先原则 左右对称原则 上下协调原则 牙位旳选择
减小牙量
2. 降低牙齿体积--邻面去釉
适应症
轻中度拥挤,低角病例,不宜拔牙 牙齿较宽,或牙齿Bolton百分比失调 有良好旳卫生习惯 成年患者
措施
分牙—减径—抛光
效果
将每个邻间隙磨去0.5mm釉质,全牙弓可提供56mm间隙。
预后(1)根据病史
年龄 发病 乳牙龋坏 乳牙早失 乳牙滞留 家族史
预后很好
小 替牙期 有 有 有 无
预后较差
大 乳牙期 无 无 无 有
预后(2)根据临床检验
磨牙关系 上前牙 下前牙 反覆盖 反覆合 牙齿拥挤 后牙反合 下颌偏斜 下颌后退
预后很好
中性、轻度近中 舌倾或较直立 唇倾、有散隙 较小 较深 下列牙弓为主 无 无 可退至前牙对刃
固定矫治器
适应症:替牙期及恒牙期前牙反合 2×4技术 上牙弓唇向开展 下牙弓关闭间隙 补偿性拔牙
拔牙应极为谨慎,最佳在生长发育基本结束后

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前牙反牙合

口腔正畸学:第九章 常见错牙合畸形矫治-前牙反牙合
磨牙关系:多数为近中,少数是中性。
.
2 、颌骨发育与颅面关系异常
(1)下颌长度:下颌综合长度、下颌体长度也比正常牙合大。 形态 :下颌角大,颏角减小。 位置: 下颌整体位置前移,颌关节、升支、下颌角、颏部靠前。
(2)上颌与中面部:上颌向前发育不足,长度减小,位置后缩。 (3)上下颌间关系异常:Ⅲ类骨面型(Class Ⅲ skeletal pattern) (4)颅底位置异常:后颅底相对于前颅底向前、下倾斜 (5)上中切牙唇倾、下前牙舌倾: 代偿前牙反牙合关系
下颌虽可后退,但 ANB角<00 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 形态异常 位置异常 前牙代偿明显
功能性 磨牙关系轻度近中 轻度Ⅲ类骨面型 下颌可后退至上下前牙对刃关系 ANB角>00(多数) 颌骨大小、形态正常 但位置靠前 前牙代偿不明显
(2) 前牙反牙合的颅面类型
矢状类型 :六种 垂直类 型:三种
A、上颌正常、下颌前突型 46% B、下颌正常、上颌后缩型 21% C、上、下颌均正常型 15% D、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型 13% E、上、下颌均前突型 3% F、上、下颌均后缩型 2%
(前部)
(整体)
2、按骨骼型分类:根据骨骼位置 (1)骨骼Ⅰ型:ANB角≥0 (2)骨骼Ⅲ型:ANB角≺0 N
A
B
N
A B
.
3.按致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分类
(1)牙源性(牙性):牙萌出、替换障碍,上、下切牙的位置异常 造成前牙反牙合。磨牙关系中性,颌骨颜面基本正常,预后好。
(2)功能性(肌能性、假性):有神经-肌肉参与、下颌向前移位 所形成的前牙反牙合。如咬合干扰和早接触、口腔不良习惯、不 正确哺乳等原因。磨牙轻度近中关系,反覆盖小,反覆牙合深。 下颌骨大小、形态基本正常,但位置前移,轻度Ⅲ类骨面型。下 颌可后退至上下前牙对刃关系,预后好。

正畸大题

正畸大题

1.简述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和三个序列弯曲。

方丝弓矫治器使牙齿移动有2 个原理:一是使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

具有良好弹性的矫治弓丝,当被弯曲成各种形态时,便有趋于回复到原来位置的作用,当这种弓丝的原来位置与理想的牙齿移动位置相一致时,亦即将弓丝弯曲成各种形态及弯制成各种弹簧加力单位,将其结扎在矫治牙上,此时,弓丝有回复到原来位置的作用,也就对矫治牙产生矫治力,使发生所需要的移动。

二是应用保持性弓丝作为固定和引导。

保持性弓丝是指本身不具有变形能力,而与牙弓形态相一致的弓丝。

这类弓丝结扎在支抗牙或需矫治的牙上,对牙齿的移动能起引导和控制作用。

这一类弓丝的作用力是要外加的,最常用的是借助于橡皮弹力牵引圈或螺旋弹簧,而使矫治牙移动或改正颌间关系。

(1)第一序列弯曲(first order bend):是在矫治弓丝上作水平向的一些弯曲,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的弯曲。

1)内收弯(inset):所成弯曲的弧度向内凹。

2)外展弯(offset):所成弯曲的弧度向外凸。

上颌矫治弓丝的第一序列弯曲包括在两侧中切牙与侧切牙间弯制内收弯及在两侧侧切牙与尖牙间、两侧第二双尖牙与第一恒磨牙间弯制的外展弯,并在弓丝末端插入末端管后部位向舌向弯曲。

下颌弓丝的第一序列弯曲包括在两侧侧切牙与尖牙间,第一双尖牙近中面后移0.5mm 处,及第二双尖牙与第一恒磨牙邻接部位后1mm处作外展弯,而无内收弯。

弓丝末端亦需作向舌侧的弯曲。

(2)第二序列弯曲(second order bend):是矫治弓丝在垂直向的弯曲,这类弯曲可使牙升高或压低,亦可使牙前倾或后倾。

第二序列弯曲有后倾弯(tip back bend),末端后倾弯(terminal tip back bend),前倾弯(tip forward bend)及前牙轴倾弯(axial positional bend)。

(3)第三序列弯曲(third order bend):只能在方形弓丝上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恒牙期的反合矫治
❖ 牙型
❖ 骨骼型
病例一
合 垫式前方牵引器+扩弓器+固定矫治器
病例一
病例一
病例一
病例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合 垫式矫治器+固定矫治器
病例二
病例二
病例二
病例三
拔牙矫治+固定矫治器
病例三
病例三
病例三
病例四
双期治疗:2*4矫治+拔牙矫治+固定矫治器
病例四
病例四
Ⅰ期治疗结束
II期治疗结束
II期治疗结束
II期治疗结束
病例五
骨性III类——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初诊
病例五
病例五
术前
病例五
矫治结束
病例五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谢谢各位的聆听
一、病因
遗传因素: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先天性疾病:唇腭裂、先天性梅毒等
二、临床表现
牙合关系异常 颌骨发育与颅面关系异常 面部软组织 口颌系统功能异常
三、分类诊断
牙型分类: 安氏分类
骨骼型分类:骨骼I型和骨骼III型 致病机制分类:
牙源性 功能性 骨骼性
正畸与外科正畸病例的鉴别
乳牙期前牙反合
(2)替牙期
首先解除反合,恢复上下颌生长的空间,防止反合的复发和拥挤 的出现
牙性反合者:2*4 功能性反合者:下颌向后下旋转 骨性反合者:前牵或颏兜 伴发拥挤者:不要急于减数,先纠正反合
替牙期骨性III类患者
替牙期骨性III类患者
替牙期骨性III类患者
Frankel Ⅲ功能矫治器
近中磨牙关系 ANB<0,III类骨面型 下颌不能后退至切牙对刃的位置或后退至切牙对刃时仍为ANB<0 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前牙代偿明显
四、矫治
前牙反合不经矫治有随生长加重的趋势
早期矫治尤为重要
1 矫治计划
(1)乳牙期: 恢复下颌正常咬合位置 改善骨面型 解除前牙反合 促进上颌发育 抑制下颌过度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