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反牙合的治疗
前方牵引治疗在骨性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

前方牵引治疗在骨性前牙反牙合中的作用安氏三类前牙反颌是我国儿童中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随着患者生长增龄,症状逐渐加重。
特别是骨性前牙反牙合,其颅,颌,面形态表现复杂,临床治疗比较困难。
因此许多学者提出骨性前牙反牙合应积极进行早期生长改良治疗。
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前方牵引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并观察其疗效,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采用2004年9月~2006年3月期间本科就诊的前牙反牙合患者15例,并通过头影测量,以上发育不足为主,伴轻度或不伴下颌发育过度。
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为9~12岁。
2.方法前方牵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口内部分,为上颌附后牙牙合垫的活动矫治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及上颌中切牙放箭头卡,牵引钩位于尖牙近中龈方;若伴上颌牙弓缩窄,可附加螺旋扩弓器快速扩弓。
另一部分是面具,包括额托,颏托和牵引架,在双侧上颌尖牙近中牵引钩与口外面具上的牵引钩之间挂橡皮圈力值开始400g,一个月后复诊,视患者的耐受性及效果逐渐加力,最大达800g,每天牵引大约12~16小时,待反牙合解除后,逐渐磨低牙合垫,直到上下后牙有牙合接触时,将牙合垫全部磨去。
疗程6~9个月,平均7.5个月。
●结果本组15例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
其中11例安氏三类面型转为安氏一类,ANB角>0,磨牙由原来的近中关系改为中性关系,4例安氏三类面型改善,ANB角绝对值变小,磨牙由原来的远中关系改为中性或轻近中关系。
讨论上颌骨生长主要靠骨缝的骨沉积和表面骨的生长两种方式。
进行上颌前方牵引,使其4条骨缝得以扩展,从而有新骨沉积,同时对上颌尤其前部的骨膜牵张,也促进了上颌骨向前生长,但前方牵引的最佳年龄是7~10岁,本组有4组病例为11~12岁,此时上颌骨前移量减少,牙性改变比率增大,上前牙唇倾度增加,因此前方牵引是早期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手段。
正畸医生应该对骨性安氏三类错颌畸形的形成机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诊断,选择适宜的矫治时机,制订合理的矫治计划,并在治疗中得到患者的配合,方可在骨性前牙反牙合矫形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成人AngleⅢ前牙反[牙合]非手术治疗新方法
![成人AngleⅢ前牙反[牙合]非手术治疗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d53618a2161479171128f0.png)
[ 摘要] 目的: 应用改 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 器(w n b o k a p ln e T A 1 T i- lc p la c ,B ) K合方丝 弓技术矫治成人 A geI 牙反牙 , n l l前 I A 为成
人前牙反牙 提供新 的冶疗方法。方法: A 矫治成人患者 1 例 , 进行 临床表现及相关硬 组织测量 。结果: 5 固定反 式 T A戴用 4个 月 B 后下颌明显后退。 所有 患者在未拔牙的情况下前 牙反 牙 均得到有效治疗, A 磨牙及尖牙均达到 I类关系。 但上颌仅 为牙及 牙槽 的
[ 中图 分 类 号] 7 5 [ R 8 . 文献 标 识 码 ] [ 章 编 号] 8 6 5 (0 8 0- 4 3 A 文 1 0 - 4 52 0 ) 3 0 0
New e h d ofn n- u ger n te men fad t m t o o s r y i r at to ulAn l Ⅲ an er os bi ge t i cr s t or e
Ab tat src:Obe t e T eam f h td a v l t ec rt ee e t o emo i df e e es wi— lc jci h i o ti su yw st e au et uai f cs fh df i d rv reT n bo k v s o a h v t i x e
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24例疗效观察
![应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24例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e7511076c85ec3a87c2c54a.png)
关键 词
0 .9 603
拔 牙 后 出血
临 床 分 析
d i1 . 99 j i n 10 —6 4 . 0 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
资料 与方 法 般资料 : 本院 口腔门诊患者 5 1例 , 非本 院拔牙 19例。拔 牙创 口内出血 , 0 其 凝血块多位于拔牙创 窝 内缓慢 渗 可
丝 弓矫 治技 术
d i1 . 99 j i n 10 —6 4 . 0 0 o:0 3 6 /. s . 0 7 s 1 x 2 1.
0 .9 602
资料 与方 法 20 0 5—2 0 07年 收治 治 错 牙 台畸形 2 4
例, 1 , l , 男 1例 女 3例 年龄 l 2 2~ 5岁 , 均 为恒牙 猞 。其 中拔 牙者 1 , 3例 不拔 牙者 1 例 ; 氏 I类 错牙 O例 , 氏 Ⅱ类 错 1 安 合1 安 牙 合8例 , 氏 Ⅲ类 错 拾 6例 。矫治 疗 程 安
前牙覆铪 覆 盖 都 已调 节 到度 , 牙关 系 磨
也 达 到 了 中性 。 结 论 : 丝 弓矫 治技 术 是 直 种 高效 实用的矫 治技 术 , 对安 氏 I、 Ⅱ、
一
Ⅲ类骨 性错 铪 畸 形 都 有 良好 的矫 治 效 果, 能有效矫治前 牙反验 错验 畸形。 关键 词 正畸学 矫 正 错颌 畸 形 直
血 , 时牙 龈和牙槽 窝内都有 渗血。牙 龈 有 出血 , 血凝块 多位 于牙 龈撕裂 处 , 去除 干 净后 , 多见损伤部位有 明显 的渗血点 。男 7 4例 , 8 女 6例 ; 龄 5~7 年 1岁 ; 上颌 5 9 例, 下颌 1 1 ; 0 例 前牙 3 7例 , 后牙 13例 。 2
前牙反牙合

前牙反牙合在正常情况下,当上下牙齿咬合时,应该是上前牙咬在下前牙的外面,若相反的话即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这在医学上称“前牙反牙合”、“反牙合”,俗称“地包天”,也叫“兜齿”。
诊断(一)临床表现可单纯表现为前牙反合,而后牙关系正常,面部外形无明显异常。
严重者,除前牙反合外,后牙为近中错合和面中l/3发育不足,下颌前突等畸形。
分为三型。
1、牙源型:多由局部障碍引起,表现为单纯性前牙反合,反覆盖较小,磨牙关系为中性或开始近中合。
下颌大小形态正常,上下颌骨关系正常,下颌能后退至切对切关系,颜面基本正常。
2、功能型:多由不良哺乳姿势等而引起的下颌功能性过度前伸和前牙反合,下颌大小和形态正常,下颌能后退至前牙切对切关系,又称假性下颌前突。
3、骨源型:多由遗传和疾病等因素所致。
除前牙反合外,反覆盖大,磨牙为近中合,并有颌骨畸形,表现为下颌体长,下颌支短和下颌角钝,上颌发育不足,额部明显前突,下颌不能自行后退,面部呈凹面型,有时还伴有开合畸形。
(二)X线检查摄全景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分析颅颌面结构,从而了解畸形的严重程度。
病因(一)遗传因素前牙反颌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据有关资料,将近一半的前牙反颌患者,一至三代的血缘亲属中有类似错颌存在。
错颌畸形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到遗传因数和环境因数两方面的影响。
(二)先天性疾病先天性唇腭裂是前牙反颌的重要病因之一。
由于唇腭裂影响骨缝增生和骨的表面增生。
同时手术组织对颌骨发育有一定限制,唇腭裂伴有的错颌畸形中,最多见的是因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的前牙反颌或全牙弓反颌。
(三)后天原因(1)全身性疾病:垂体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生长激素,如持续到骨骺合之后,或者在骨骺融合之后发病,可表现为肢端肥大、下颌前突、前牙或全牙弓反颌。
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而使骨代谢紊乱,可因下颌骨发育畸形表现出前牙反颌,开颌。
(2)呼吸道疾病: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增大、肿大,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减小压迫刺激,舌体常向前伸并带动下颌向前,形成前牙反颌、下颌前突。
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疗效探讨

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疗效探讨牙齿矫正的常见问题之一就是前牙反(牙合)。
前牙反(牙合)是指上下颌前牙相互咬合时,下颌前牙突出在上颌前牙外侧的一种牙合关系异常。
前牙反(牙合)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包括牙列不齐、龅牙、地包天等。
前牙反(牙合)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度,还可能引发咬合功能紊乱、口腔表面损伤等问题,因此及时纠正前牙反(牙合)对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美观度至关重要。
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是患者进行前牙反(牙合)矫治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患者的乳牙即将脱落,而恒牙尚未全部生长出来,这就给牙齿矫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传统的牙齿矫治方法往往需要等待患者所有的恒牙生长完全后再进行矫正,这样会延长矫治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方法应运而生。
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方法是指在患者的牙列仍处于混合牙列时期,即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通过前方牵引矫治患者的前牙反(牙合)问题。
这种矫治方法结合了传统的牙齿矫正技术和现代的牙槽外科手术技术,通过前方牵引力,促进患者的下颌前牙向后移动,使其与上颌前牙正常咬合,达到纠正前牙反(牙合)的矫正目的。
该矫治方法可以在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就开始进行矫正,避免了传统矫治方法需要等待所有恒牙生长完全后才能进行矫正的问题,减少了矫治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前方牵引矫治可以减少对患者自身牙齿的损伤。
相比传统的拔牙矫治方法,前方牵引矫治可以在不进行拔牙的情况下,通过外力使下颌前牙向后移动,避免了对患者自身牙齿的损伤,减少了治疗的创伤。
前方牵引矫治方法可以调整患者的牙颌关系,提升患者的口腔美观度。
通过前方牵引力,可以使下颌前牙向后转移,并且与上颌前牙正常对齐,调整牙颌关系,改善患者的面部轮廓和口腔美观度。
该矫治方法的疗效稳定,长期效果良好。
经过前方牵引矫治后,患者的前牙反(牙合)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纠正,牙颌关系得到了调整,经过一定的固定期后,疗效稳定,长期效果良好。
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疗效探讨

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疗效探讨引言牙齿矫正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口腔医学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牙齿排列不齐、咬合错位等问题,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美观度。
而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疗方法,是一种用于治疗儿童牙列错位问题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该矫治疗方法的效果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乳牙期是儿童牙齿生长发育的阶段,也是进行牙齿矫正治疗的重要时期。
在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有些儿童出现了前牙反(牙合)前方错位的现象,即上颚前牙向口内倾斜,下颚前牙向口外倾斜,导致咬合关系不正常。
这种情况会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正常的食物咀嚼功能,甚至影响面部外观,因此需要及时采取矫正治疗措施。
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牙齿矫正器具对上下颚前牙进行牵引,使得前牙在正确的位置上得以生长,逐渐纠正错位,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该矫治方法针对性强,治疗效果稳定,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有效缩短矫治时间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采用了特殊的矫治器具,可以对牙齿施以定向性的力量,有效地促进前牙的正常生长和移动,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矫正的效果。
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该矫治方法可以更快地改善患者的牙齿错位问题,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2. 保留牙齿生长空间该矫治方法可以有效地保留前牙的生长空间,避免了过早丧失牙齿空间造成的生长障碍。
通过对前牙进行矫正,恢复前牙的正常生长方向和位置,有助于保持口腔内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3. 改善面部外观前牙错位会对面部外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用乳牙末期混合牙列初期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矫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前牙错位带来的面部不协调现象,提高患者的整体面部美观度。
4. 提高牙齿功能通过矫正前牙的错位问题,可以提高患者的牙齿功能,使得患者能够正常进行食物的咀嚼和咽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吸收和健康水平。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临床治疗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观察扩弓牵引方案用于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实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58 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 例,采用扩弓牵引方案进行治疗,以及对照组29 例,采用2×4 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患儿家长主观满意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应用扩弓牵引方案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2×4 固定矫治技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治愈率及主观满意度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扩弓牵引方案用于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扩弓;牵引;前牙反牙合;第一恒磨牙前移【中图分类号…R219.0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061-01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是临床上常见的错颌畸形之一,近年来儿童乳磨牙早失情况愈加严重,选择一种高效安全的矫治方案进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1,2]。
本次研究以58 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扩弓牵引方案及2×4 固定矫治技术用于此类病例临床干预的疗效及复发率,旨在评价这一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10 年7 月至2011 年6 月收治的58 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患儿,均属轻度骨性反牙合,既往无矫正治疗史。
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15 例,女性14 例,年龄7~10 岁(平均8.5±1.2 岁),体重24~40 kg(平均32.7±5.3 kg);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2 例,年龄7~10 岁(平均8.3±1.3 岁),体重24~41 kg(平均32.5±5.5 kg)。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治疗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是牙齿错颌的一种表现。
牙齿错颌是指上下颌牙齿的前后、左右、垂直方向的不正常位置关系。
该问题常见于青少年,随着儿童快速生长,出现先后牙齿之间的错位就越容易发生。
什么是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是指恒牙尚未长出之前,前牙发生反合,与下颌前牙错位位于恒牙前面。
而第一恒磨牙则向前移动,增加了上颌和下颌之间的分离距离,导致牙齿错颌的产生。
这种问题需要及早治疗,否则会影响儿童的口腔健康和美观,甚至影响正常的发音和咀嚼功能。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治疗方法牙齿矫正治疗牙齿矫正治疗是解决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常用方法。
在初诊中,医生会通过拍片和模型对牙齿进行分析,制定出对应的个性化矫正计划。
矫正治疗可以分为传统矫正治疗和隐形矫正治疗两类。
传统矫正治疗传统矫正治疗是指通过牙套等固定矫正器材将牙齿纠正到正确的位置。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精确地控制牙齿的方向和运动轨迹。
牙套通常需要佩戴一年以上,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
但是,传统矫正器材比较大,佩戴比较不便,而且容易造成口腔不适和口臭等问题。
隐形矫正治疗隐形矫正治疗是指通过隐形矫正器材将牙齿纠正到正确的位置。
隐形矫正器材通常比较小,佩戴比较方便,不会影响美观和日常生活。
此外,隐形矫正器材可以随时拆卸和更换,有效降低了口腔不适和口臭等问题。
隐形矫正治疗的矫正效果一般需要佩戴一年以上。
牙齿成形术牙齿成形术是指通过去除或增加一定量的牙齿组织以改变牙齿的形状和位置。
牙齿成形术可以快速改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伴第一恒磨牙前移的问题。
牙齿成形术通常可以在30分钟内完成,具有速度快、效果明显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牙齿错颌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口腔外科手术口腔外科手术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牙齿移动到正确位置。
该方法适用于牙齿错颌的程度较重,传统矫正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京 矢 状 分 型 大 学 对 骨 源 性 的
(三)前牙反牙合的分类
功能性(crossbites of functional origin) : 功能性 由于如乳尖牙的磨耗不足、 由于如乳尖牙的磨耗不足、下颌的习惯 性前伸及牙合的因素等引起的假性下颌前突 。此类患者的颌骨形态基本正常,张口时下 此类患者的颌骨形态基本正常, 颌的位置正常,而闭口下颌处于前伸位。 颌的位置正常,而闭口下颌处于前伸位。前 牙可退至对刃关系。 牙可退至对刃关系。
一、乳牙期反牙合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2. 牙合垫式矫治器: 适用于当乳牙根 牙合垫式矫治器: 未吸收, 未吸收,由于上前牙内倾造成的牙性或功能 性反牙合。该矫治器需要有足够支抗, 性反牙合。该矫治器需要有足够支抗,用牙 合垫将反牙合的牙锁结脱离, 合垫将反牙合的牙锁结脱离,用舌簧将上前 牙推向唇侧,改变牙齿的反牙合关系。 牙推向唇侧,改变牙齿的反牙合关系。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2.正畸 - 正颌外科治疗: 正畸 正颌外科治疗: 正畸过程: 正畸过程:主要为去除因骨畸形而存 在的牙齿代偿, 在的牙齿代偿,以正确的角度将牙齿排列于颌 骨之上。使上颌牙舌向移动, 骨之上。使上颌牙舌向移动,下颌牙唇向移动 手术后还需进一步调整牙齿的位置。 。手术后还需进一步调整牙齿的位置。
三、恒牙列的反牙合治疗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2.正畸 - 正颌外科治疗: 正畸 正颌外科治疗: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用LEFORT I型截骨将上颌骨前 型截骨将上颌骨前 移或下颌升枝矢状劈开或斜行骨切开术将下颌 骨后推。 骨后推。也可以同时进行上颌骨的前移和下颌 骨的后推。 骨的后推。
小结
前牙反合 牙源性 骨源性 功能性
前牙反牙合的治疗 Anterior Crossbite Correction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正畸教研室
(一)前牙反牙合的病因
遗传及先天因素: 遗传及先天因素: 特别是骨性下颌前突 mandibular prognathism 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 不良的喂养姿势 乳尖牙的磨耗不足 口呼吸 不良习惯:如咬上唇、伸下颌等 不良习惯:如咬上唇、 腭裂
一、乳牙期反牙合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2. 牙合垫式矫治器: 随着乳牙根向唇 牙合垫式矫治器: 侧移动,恒牙胚也将随着乳牙根向唇侧移动 侧移动, ,有利于牙齿替换后前牙关系的正常。乳牙 有利于牙齿替换后前牙关系的正常。 反牙合的纠正不能保证恒牙关系的一定正常 。
一、乳牙期反牙合
3. FH3矫治器: 矫治器: 矫治器
(三)前牙反牙合的分类
根据面部垂直关系分 高角型( high高角型(hyperdivergent , high-angle) 低角型( low低角型(hypodivergent , low-angle) 适中型(average适中型(average-angle)
(四)前牙反牙合的鉴别诊断
牙性 面型 ANB 下颌后退 至对刃 正常 正常 能 功能性 直面型 00 ~10 能 骨性 凹面型 <-40 不能
二、混合牙列期的反牙合
牙性 骨性 利用生长发育高峰期,矫形治疗 利用生长发育高峰期, 功能性
二、混合牙列期的反牙合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1. 咬撬法 2 牙合垫式矫治器: 适用于恒前牙牙根 牙合垫式矫治器: 发育完成后,由于上前牙内倾造成的牙性 发育完成后, 或功能性反牙合。 或功能性反牙合。矫治的方法与乳牙列时 的方法一致。当反牙合纠正后, 的方法一致。当反牙合纠正后,后牙的牙 垫要逐渐的降低, 合 垫要逐渐的降低,以免前牙创伤的出现 。
三、恒牙列的反牙合治疗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2.正畸 - 正颌外科治疗: 正畸 正颌外科治疗: 对于存在骨性畸形, 对于存在骨性畸形,面部有明显的畸形表 现的反牙合患者, 现的反牙合患者 在非生长期需要通过正畸和 正颌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正颌外科手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恒牙列的反牙合治疗
乳牙期 混合牙列期 恒牙期
骨源性(crossbites of skeletal origin) : 骨源性 因下颌发育过度(mandibular excess)引起 下颌发育过度 引起 的前牙反牙合,除表现前牙反牙合外, 的前牙反牙合,除表现前牙反牙合外,明显的 存在下颌骨畸形的表现,下颌体长、 存在下颌骨畸形的表现,下颌体长、下颌角钝 ,颏部明显前突,磨牙关系为近中。软组织侧 颏部明显前突,磨牙关系为近中。 貌呈凹面型。 貌呈凹面型。下颌不能自行退至前牙对刃关系 。
矫治实例
二、混合牙列期的反牙合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4. 颏兜牵引 颏兜牵引(chin cup):适用于由于下颌 : 骨发育过度而造成的前牙反牙合。 骨发育过度而造成的前牙反牙合。矫治器由颏 托和头帽两部分组成, 托和头帽两部分组成,用牵引橡胶圈将这两部 分连接,牵引力线要求通过下颌髁状突, 分连接,牵引力线要求通过下颌髁状突,每侧 约为400g左右。 左右。 约为 左右 5 Frankel-3
二、混合牙列期的反牙合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3 上颌前牵引:适用于由于上颌骨发育 上颌前牵引: 不足而造成的前牙反牙合。 不足而造成的前牙反牙合。矫治器由口内和面 架两部分组成,用橡胶圈将这两部分连接, 架两部分组成,用橡胶圈将这两部分连接,牵 引力每侧约为400-450g。牵引方向为向前、向 引力每侧约为 。牵引方向为向前、 下。
二、混合牙列期的反牙合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3 上颌前牵引: 上颌前牵引: 口内部分: 口内部分: 磨牙、 磨牙、双尖牙的固位卡环 前牙区的固位唇弓 塑胶基板和平面牙合垫 尖牙与侧切牙之间的牵引钩
二、混合牙列期的反牙合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3 上颌前牵引: 上颌前牵引: 面架部分(facemask) 面架部分 额托;抗基部分(forehead anchorage) 额托;抗基部分 颏托:抗基部分(chin anchorage) 颏托:抗基部分 牵引钩 (hook)
(二)前牙反牙合的表现
咬合关系紊乱 颌骨发育和颅面关系紊乱
(三)前牙反牙合的分类
根据致病机理分 牙源性 骨源性 存在三种可能: 存在三种可能: 1 上颌发育不足( 上颌发育不足(maxillary protraction), 下 protraction), 颌发育正常 2 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过度(mandibular 上颌发育正常,下颌发育过度( excess) 3 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 上颌发育不足, 功能性
(三)前牙反牙合的分类
骨源性(crossbites of skeletal origin) : 骨源性 protraction)引起的前 因上颌发育不足(maxillary protraction)引起的前 上颌发育不足( 牙反牙合,除表现前牙反牙合外, 牙反牙合,除表现前牙反牙合外,明显的存在着 面中1/3凹陷,下颌骨形态较为正常, 面中 凹陷,下颌骨形态较为正常,颏部前突 凹陷 不明显,磨牙关系可为近中,也可能为中性。 不明显,磨牙关系可为近中,也可能为中性。软 组织侧貌呈凹面型。前牙不可退至对刃关系。 组织侧貌呈凹面型。前牙不可退至对刃关系。
三、恒牙列的反牙合治疗
牙源性 轻度骨性 增加牙代偿( 增加牙代偿(camouflage treatment) 局部手术 外科治疗( 重度骨性 外科治疗(orthognathic surgery)
三、恒牙列的反牙合治疗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1. 固定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 牙源性地反牙合,面部形态无异常, 牙源性地反牙合,面部形态无异常,可使 用固定矫治器将前牙唇倾, 用固定矫治器将前牙唇倾,适当地结合一定程 度的III类牵引来调整牙弓间的关系 类牵引来调整牙弓间的关系。 度的 类牵引来调整牙弓间的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五)前牙反牙合的治疗特点 1.复杂性 1.复杂性 2.时间性 2.时间性 3.复发性 3.复发性 尽可能及早消除病因, 尽可能及早消除病因,根据前牙反合 的类型及机理,采取合适的正畸手段, 的类型及机理,采取合适的正畸手段, 早期矫治,防止畸形向严重发展。 早期矫治,防止畸形向严重发展。
(五)前牙反牙合的治疗
(三)前牙反牙合的分类
牙源性(crossbites of dental origin): 牙源性 : 主要表现为个别前牙反合的存在,上下 主要表现为个别前牙反合的存在, 颌的发育正常,磨牙关系中性。 颌的发育正常,磨牙关系中性。侧貌软组织 形态无异常。 形态无异常。下颌可自行退至前牙对刃关系 。
(三)前牙反牙合的分类
一、乳牙期反牙合: 乳牙期反牙合: 多为牙源性的反牙合, 多为牙源性的反牙合,也存在着 一些功能性的因素。骨性畸形在此期表现的 一些功能性的因素。 不明显。 不明显。但是乳牙期反牙合的早期治疗对二 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乳牙期反牙合
矫治方法: 矫治方法: 1 . 调牙合: 调牙合: 适用于因牙合干扰引起 的功能性下颌前伸造成的反牙合。调牙合时 的功能性下颌前伸造成的反牙合。 要在正中关系位时闭牙合的瞬间发现早接触 点或干扰点。 点或干扰点。早期牙合干扰的去除有助于颌 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前牙反牙合的分类
骨源性(crossbites of skeletal origin) : 骨源性 因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引起的 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引起的 前牙反牙合,具有以上两者的畸形表现,软 前牙反牙合,具有以上两者的畸形表现, 组织侧貌呈严重的凹面型, 组织侧貌呈严重的凹面型,颏部突出极为明 显。下颌不能自行退至前牙对刃关系。 下颌不能自行退至前牙对刃关系。 线测量。 最后的诊断还要参考 X-线测量。 线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