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

合集下载

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讲解

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讲解

1 测试组网 (3)2 终端测试项目 (3)2005-04-15 第1 页, 共16 页2.1 终端的基本参数确认 (3)2.2 终端中文支持检查 (4)2.3 终端字幕功能测试 (4)2.4 图像输入输出功能测试 (5)2.5 会议效果和支持速率测试(H.263 编码) (6)2.6 会议效果和支持速率测试(H.264 编码) (6)2.7 H.239 双流功能测试 (7)2.8 摄像机控制功能测试 (9)3 MCU 测试项目 (10)3.1 MCU 的基本参数确认 (10)3.2 多画面功能 (10)3.3 多点会议中H.239 双流功能测试 (11)3.4 多点会议摄像机控制功能测试 (13)3.5 多点会议召集和会议控制功能测试 (14)3.6 MCU 管理台软件测试 (15)第2 页, 共16 页2005-04-151 测试组网2 终端测试项目2.1 终端的基本参数确认2005-04-15第3 页, 共16 页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2.2 终端中文支持检查2.3 终端字幕功能测试2005-04-15 第4 页, 共16 页2.4 图像输入输出功能测试2005-04-15 第5 页, 共16 页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2.5 会议效果和支持速率测试(H.263 编码)2.6 会议效果和支持速率测试(H.264 编码)2005-04-15 第6 页, 共16 页2.7 H.239 双流功能测试第7 页, 共16 页测试二:主流H.264 、辅流H.263(如果不支持则不进行该测试)测试二:主流、辅流如果不支持则不进行该测试第8 页, 共16 页2.8 摄像机控制功能测试2005-04-15 第9 页, 共16 页3 MCU 测试项目3.1 MCU 的基本参数确认3.2 多画面功能2005-04-15 第10 页, 共16 页3.3 多点会议中H.239 双流功能测试第11 页, 共16 页测试二:主流H.264 、辅流H.263(如果不支持则不进行该测试)测试二:主流、辅流如果不支持则不进行该测试第12 页, 共16 页3.4 多点会议摄像机控制功能测试2005-04-15 第13 页, 共16 页3.5 多点会议召集和会议控制功能测试2005-04-15 第14 页, 共16 页3.6 MCU 管理台软件测试2005-04-15第15 页, 共16 页2005-04-15第16 页, 共16 页。

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


视讯终端 3 台 品牌及型号:
试需要
MCU 1 台 品牌及型号:
的设备

1.直接观看终端界面,进行中文输入; 2.召开多点会议,
试过程 设置中文会场名;

图形界面
支持□
不支持□
试结果
中文操作菜单
支持□
不支持□
界面
Web 控制台中 文操作菜单界面
遥控器中文输 入
Web 控制台中 文输入
支持□ 支持□ 支持□
第10 页, 共28 页
音效果 差□
2

优□
M 像效果 差□

优□
音效果 差□


好□ 较好□ 好□ 较好□
一般□ 一般□
2.7 H.239 双流功能测试

测试终端双流能力及效果
试目的
测 试需要
视讯终端 2 台
品牌及型号:
的设备

终端视讯终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建立一个呼叫,本
试过程 端视讯终端发送主流和辅流(两个摄像机或者摄像机
2005-04-15
第 1 页, 共 28 页
2005-04-15
第 2 页, 共 28 页
1 测试组网
2 终端测试项目
2.1 终端的基本参数确认 终 端名称 生 产厂家 2005-04-15
第 3 页, 共 28 页
操 作系统
设 备形式
具 体参数
备 注
Windows□ VxWork□ Psos□ 其它□
2.3 终端字幕功能测试
测 试目的
测 试需要
测试终端是否支持字幕,是否支持中文输入
视讯终端 3 台 MCU 1 台

视频会议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测试方案1. 概述视频会议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实时视听交流的技术。

为了确保视频会议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开发和部署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本文将提供一个视频会议测试方案,以确保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良好的性能。

2. 测试目标视频会议测试的主要目标包括:•验证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功能•测试系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模拟多用户同时参与的场景,测试系统的负载能力•发现和修复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 测试环境准备在进行视频会议测试之前,需要准备以下环境:•一台或多台测试主机,用于模拟不同用户的参与•一个或多个虚拟网络,用于测试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性能表现•适当的测试工具,如JMeter、XSSer等•测试数据和测试用例4. 测试内容4.1 基本功能测试基本功能测试主要用于验证视频会议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否正常运作,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画面传输:测试视频传输的质量、稳定性和延迟情况。

•音频传输:测试音频传输的质量、稳定性和延迟情况。

•实时消息交流:测试实时消息交流的可靠性和响应时间。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界面的友好性和易用性。

对于每个功能点,可以定义相应的测试用例,并通过相应的工具进行测试。

4.2 网络环境测试视频会议系统的性能可能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

为了确保系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需要进行网络环境测试。

可以模拟不同网络带宽、网络延迟和网络抖动,测试系统的性能表现。

可以使用工具如Iperf、NetEm等进行网络性能测试,通过调整网络参数,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4.3 负载测试视频会议系统通常需要支持多个用户同时参与会议。

为了测试系统的负载能力,需要模拟多用户同时参与视频会议的场景。

可以使用工具如JMeter进行负载测试,测试系统在不同并发用户数的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负载测试还可以包括模拟不同用户活动,如同时发送消息、同时举手等,以测试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会议室设备整体测试方案

会议室设备整体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室设备整体测试方案测试地点:xx测试人员:xx测试环境:xx测试时间:xx一、音响系统及话筒测试方案1.1、目的主要是调测传输的频率特性,最大声压级,声场均匀度,传声增益,语言清晰度等,对该系统进行细致的调整,使其发挥最佳效果,同时,也是对方案设计的一种验证,并提供工程验收的声学依据。

1.2、主要测试仪器声级计1.3、测量条件①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具备加电条件;②调音台以及功放的频率补偿置于平直位置;③测试点的声压级至少高于厅堂总噪声15dB,测混响时信噪比不少于35dB;④各项测试一般在空场条件下进行;⑤所有测试点必须离墙1.5M以外,对地面高度为1.2m至1.3M之间;⑥测试点应均匀分布,在厅内一般不于4-9点。

1.4、测量步骤如下:①开启测量系统,向系统馈入粉红噪声信号,调整噪声源的输出使音箱系统的输出足够大(90dB左右)②在每个测试点上用实时分析仪测试并记录频谱。

③用1/30CT滤波器在传输器在传输频率范围内逐点选通三分之一倍频的粉红噪直播信号进行测量;④由于声压级足够大,声级计用平坦特性(不计权)1.5、调整传输频率特性(调整EQ)在测量传输频率特性的基础上,接通周边设备,使用实时分析仪调整EQ(均衡器)只需把分析仪上的频谱线顶部调平即可。

1.6、测量最大声压级在调好EQ(均衡器)的基础上,向系统馈入粉红噪声信号,令边主音箱达到满功率(不能使主功放饱和指示灯点亮)在各测试点测出最大声压级。

1.7、测量声场均匀度把声级计或实时分析仪移至场中央,调节粉红噪声的声级有90dB左右,再测量其它测试点用列表或作图方法,对比测量结果即得到相应的声场分布均匀图。

1.8、测量传声增益把厅内各测试点的声压减去话筒所接收的声压级即得到传声增益。

1.9、语言清晰度测量①没有背景噪音(室外噪音)影响会议室环境,以及防止会议室声环境影响周边。

标准可参考GB3096-2《声环境质量标准》或GB50118-2010《民用隔声设计规范》规定会议室内允许噪音值40~45dB(A) 如果有超过标准的情况,应采取隔音处理。

视频会议系统调试运行记录

视频会议系统调试运行记录

视频会议系统调试运行记录一、引言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实现远程多方实时通信和协作的应用系统。

为了保证视频会议系统正常运行,我们进行了调试和运行检测,并记录了调试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本文档旨在总结和分享我们在测试过程中的经验和发现,以帮助其他用户更好地运用和调试视频会议系统。

二、调试环境我们的测试环境包括两台电脑,一台用作服务器,另一台作为客户端。

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通过网络连接。

我们使用了一种常见的视频会议系统软件作为测试对象。

三、调试步骤1.安装和配置服务器端软件按照软件提供商的说明,我们在服务器端安装和配置了视频会议系统软件。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确保了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2.安装和配置客户端软件在客户端电脑上,我们按照软件提供商的说明,安装和配置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客户端软件。

同样,我们确保了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3.网络连接测试在服务器和客户端电脑之间进行网络连接测试,以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并且网络延迟较低。

我们使用了ping指令和网络测速工具进行测试,并记录了网络连接的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网络连接良好,延迟较低。

4.视频和音频设备测试我们连接了摄像头和麦克风设备,并在视频会议系统软件中测试了它们的工作状态。

测试结果显示视频和音频设备工作正常。

5.多方通话测试我们进行了多方通话测试,将服务器和两台客户端电脑一同连接,并测试了系统在多方通话时的表现。

测试结果显示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多个视频流,并保持通话的稳定和清晰。

6.录像和回放测试我们进行了录像和回放测试,测试系统在录像时的性能以及回放时的视频质量。

测试结果显示录像和回放功能正常,视频质量满足需求。

7.屏幕共享测试我们进行了屏幕共享测试,测试系统在屏幕共享时的性能。

测试结果显示屏幕共享功能正常,实时性良好。

四、调试运行结果经过以上的调试和测试,视频会议系统成功运行并且功能正常。

系统具备多方通话、录像回放和屏幕共享等功能,并且满足了我们的预期需求。

视频会议系统加速优化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加速优化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加速优化测试方案目录一、测试目的 (3)二、测试工具 (3)三、方案说明 (3)四、测试拓扑 (4)五、测试结果 (4)六、效果总结 (8)一、测试目的视频会议系统的开发厂商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出现马赛克、卡顿等问题,已经对视频数据进行了相关的优化和处理,但是通过广域网传输的视频数据往往受网络线路传输质量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网络丢包对视频会议系统影响很大,可能导致视频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帧过多,从而出现马赛克、卡顿等现象。

该测试方案主要是测试验证在丢包率高的网络环境中,通过部署天融信的加速方案对客户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化加速效果。

二、测试工具三、方案说明该测试方案主要是线下测试方案,需要用网络损伤仪模拟不同的丢包和延时,以便验证测试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加速效果。

线上测试方案与线下测试方案类似,主要差别在于实际线上测试时,本身网络具有一定的丢包和延时,通常不用专门的网络损伤仪;另外,实际线上测试还要根据客户视频会议系统的具体部署分布等情况,在MCU和视频终端都要部署天融信广域网优化网关,具体可参照《天融信视频会议加速优化方案》中的具体部署。

四、测试拓扑如下图所示,视频终端为宝利通视频会议软件系统,中间有思博伦网络损伤仪,在两个宝利通视频系统前端分别部署天融信加速网关。

环境搭建完毕后,直接连通(无丢包、无延迟)验证视频会议系统的使用效果,可多次验证不同呼叫速率(例如1024、1920)下的视频效果,并录屏或摄像记录结果,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五、测试结果国内厂商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在5%丢包的网络环境下,就会出现较明显的卡顿、马赛克等现象。

对于宝利通的视频会议系统,其自身的优化较好,通常在网络丢包超过10%以后,才会出现较明显的卡顿、马赛克现象。

因此,下面的测试主要测试15%、20%、30%、50%网络丢包,传输速率分别为1024和1920情况下的视频会议系统加速前后的工作效果。

(一)第一组丢包:15%延迟:200ms呼叫速率:1024加速前,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前,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加速后,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后,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二)第二组丢包:20%延迟:200ms呼叫速率:1024加速前,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前,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加速后,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后,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三)第三组丢包:30%延迟:200ms呼叫速率:1024加速前,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前,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加速后,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后,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四)第四组丢包:50%延迟:200ms呼叫速率:1024加速前,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前,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加速后,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后,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五)第五组丢包:15%延迟:200ms呼叫速率:1920加速前,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前,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加速后,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后,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六)第五组丢包:20%延迟:200ms呼叫速率:1920加速前,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前,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加速后,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后,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七)第五组丢包:30%延迟:200ms呼叫速率:1920加速前,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前,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加速后,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后,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八)第五组丢包:50%延迟:200ms呼叫速率:1920加速前,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前,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加速后,通过Ping,测试记录网络丢包情况:(可截图)加速后,录制视频会议系统工作效果:(存成文件)六、效果总结以上加速前后的录制/记录结果,可直接直观的看出加速优化效果。

视频会议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测试方案1. 引言视频会议是现代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得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和远程协作变得更加便利。

然而,为了确保视频会议的顺利进行,测试视频会议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视频会议测试方案,以确保系统在不同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

2. 测试目标视频会议测试的目标是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包括以下方面:•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和关闭;•是否能够正确识别音频和视频设备;•音频和视频是否能够正常传输和接收;•视频会议期间是否会出现延迟或中断;•是否能够正确加载和显示会议界面。

3. 测试环境和设备在测试视频会议系统时,需要创建逼真的测试环境,并准备相应的设备。

以下是建议的测试环境和设备列表:•一台具有足够性能和存储空间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两台或更多台能够运行视频会议客户端的计算机作为客户端;•高清摄像头和麦克风;•多个显示器和音响设备。

4. 测试步骤下面是一个视频会议测试的基本步骤:4.1 安装和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在服务器和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视频会议系统,并根据系统的要求进行配置。

确保所有设备都可以正常连接到服务器。

4.2 正常启动和关闭测试视频会议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启动和关闭。

记录系统启动和关闭的时间,确保它们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4.3 设备识别和功能测试测试视频会议系统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配置音频和视频设备。

确保摄像头和麦克风可以正常工作,并能够录制和播放音频和视频。

4.4 传输和接收测试测试视频会议系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音频和视频传输和接收性能。

通过模拟不同的网络延迟和带宽,观察系统是否能够正常传输和接收音频和视频。

4.5 延迟和中断测试测试视频会议系统是否会出现延迟或中断现象。

在会议期间,模拟网络拥堵和不稳定连接,观察系统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音频和视频传输。

4.6 用户界面测试测试视频会议系统的用户界面是否易于使用和导航。

确保会议界面能够正确加载和显示,并提供清晰的会议信息以及控制选项。

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

视频会议系统测试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与目的 (3)1.2 适用范围 (3)1.3 目标与要求 (4)二、测试概述 (5)2.1 测试目标 (6)2.2 测试范围 (7)2.3 测试策略 (7)2.4 测试环境搭建 (9)三、测试用例设计 (10)3.1 用户登录测试 (11)3.1.1 正常登录 (12)3.1.2 未注册用户登录 (12)3.1.3 错误密码登录 (13)3.2 视频通话测试 (14)3.2.1 一对一视频通话 (14)3.2.2 多人视频通话 (15)3.2.3 同时进行语音和视频通话 (16)3.3 会议功能测试 (17)3.3.1 创建会议 (18)3.3.2 加入会议 (19)3.3.3 会议控制 (20)3.3.4 会议录制与回放 (21)3.4 系统性能测试 (22)3.4.1 带宽测试 (23)3.4.2 延迟测试 (24)3.4.3 CPU与内存占用测试 (26)四、测试执行与记录 (27)4.1 测试准备 (28)4.2 测试执行步骤 (29)4.3 测试结果记录 (31)4.4 缺陷跟踪与管理 (32)五、测试报告与总结 (33)5.1 测试报告内容 (34)5.2 测试结果分析 (35)5.3 改进建议 (36)5.4 测试总结 (37)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全面而详细地阐述视频会议系统的测试方案,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测试方案覆盖了从需求分析、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用例设计到测试执行和缺陷跟踪的整个测试周期。

我们将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系统的预期行为和性能指标。

我们将搭建一个与实际生产环境尽可能一致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网络配置、软件版本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将设计一系列覆盖正常流程、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测试组网 (3)
2 终端测试项目 (3)
2.1 终端的基本参数确认 (3)
2.2 终端中文支持检查 (4)
2.3 终端字幕功能测试 (4)
2.4 图像输入输出功能测试 (5)
2.5 会议效果和支持速率测试(H.263编码) (6)
2.6 会议效果和支持速率测试(H.264编码) (6)
2.7 H.239双流功能测试 (7)
2.8 摄像机控制功能测试 (9)
3 MCU测试项目 (10)
3.1 MCU的基本参数确认 (10)
3.2 多画面功能 (10)
3.3 多点会议中H.239双流功能测试 (11)
3.4 多点会议摄像机控制功能测试 (13)
3.5 多点会议召集和会议控制功能测试 (14)
3.6 MCU管理台软件测试 (15)
1 测试组网
2 终端测试项目2.1 终端的基本参数确认
2.2 终端中文支持检查
2.3 终端字幕功能测试
2.4 图像输入输出功能测试
2.5 会议效果和支持速率测试(H.263编码)
2.6 会议效果和支持速率测试(H.264编码)
2.7 H.239双流功能测试
测试一:主流H.263、辅流H.263(如果不支持则不进行该测试)
2.8 摄像机控制功能测试
3 MCU测试项目3.1 MCU的基本参数确认
3.2 多画面功能
3.3 多点会议中H.239双流功能测试
测试一:主流H.263、辅流H.263(如果不支持则不进行该测试)
3.4 多点会议摄像机控制功能测试
3.5 多点会议召集和会议控制功能测试
3.6 MCU管理台软件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