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焯《英汉翻译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翻译写作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翻译写作篇

8.1 复习笔记

一、汉语的表达优势和行文特点

1. 精炼简约

汉语文章的这一特点,与汉语词汇的特点有关。

(1) 词本身没有形态变化,即它没有性、数、格、时态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如“你去”“我去”“今天去”“明天去”,都是一个“去”,词的语音和书写都没有发生变化。

(2) 语词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许多单音节和双音节的词一经重叠,即表示另外的意思,词性也可能发生变化。如“人——人人”“说——说说”“高兴——高高兴兴——高兴高兴”等。

(3) 许多双音节词还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下节缩,并不影响原来意思的表达。如“无(执)照经营”“毫不利(自)己,专门利(他)人”“供(应)需(求)见面”等。

(4) 大量的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等,以极少的文字包容了大量的信息。如“负荆请罪”“叶公好龙”等。

2. 富于意象

所谓意象,即感情与形象的有机结合。如“木欣欣以向荣,风飘飘而吹衣”能构成鲜明的意象美。汉字独特的形声构成,是汉语富于意象的重要因素。

3. 中文思维导致汉语文本独特的语言结构和形式要素。

中文思维有“象性原则”“并置原则”“对偶原则”“殿后原则”“铺排原则”“凝

练原则”和“协律原则”。

从翻译的角度看,直接对译文写作有影响的有:

(1) 并置原则

汉语写作中常有“叠言”“叠句”“叠章”的语言形式。作者通过“并置”的语句,创造意象纷呈、语义丰满、语势张扬的叙述话语。如,“诚信是……;诚信是……”,不仅有声有色地强化了文意,同时还把文意展示为一个细腻、立体的意脉网络,见出才华和文采。

(2) 对偶原则

强调词性、词义的相反相成。在写作上,最典型的就是骈体文和近体诗的写作,它们都要求对仗,并形成了严格的规范。

这种对偶句式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在写作中我们有了上句,往往下意识地就生带出下一句来。翻译到顺手处,译者自然也会写出这种句式。

(3) 凝练原则

中国人讲究“炼字”“炼句”“炼篇”和“炼意”,讲究“推敲”,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极为凝练的风格”。

(4) 声律原则

这一原则对诗和散文创作影响非常大。声律还包括节奏。“譬如仄声的字容易表示悲苦的情绪,响亮的声音容易显出欢乐的深情,长的句子表示温和弛缓,短的句子代表强硬急迫的态度”(梁实秋《论散文》)。

只要我们掌握了汉语的行文特征和神韵,我们就能在翻译过程中,自觉地在字里行间继承发扬这种文字传统,创造出灿烂的译文篇章。

二、翻译写作论

1. 翻译写作的基础理论的特征

(1) 揭示翻译写作的基本规律

翻译写作理论,亦可称之为翻译写作学,其研究任务之一,就在于阐明翻译写作规律,指导翻译写作实践,去掉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2) 阐述构成翻译写作内容的核心系统的“感知、运思、表述”的交互作用和运动过程。

a. 感知是了解原作者的创作心理,洞悉其遣词造句的用心。

b. 所谓运思,就是揭示翻译写作中思路和思维运动的规律,了解信息和符号在译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它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c. 表述就是将感知、运思的结果付诸文字,形成译文。

d. 对于一篇译文来说,感知、运思、表述是相互联系的翻译写作行为,它们随着翻译过程发展,并以运思内容的文字符号化而同时终结。

e. 和“译者·感知·运思·表述·读者”,构成一个较大的翻译写作系统。

f. 翻译写作主体在翻译写作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自身多方面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去感知、运思、表述,最后构成译文的必然过程。

(3 )翻译写作应高度重视双语的修炼,尤其强调母语的修养。

设立一个专门的翻译教学计划,除了外语课程外,必须设置母语课程,把汉语,尤其是古汉语经典著作的学习纳入其中,使译者浸润母语文化,并能通过译者的译文,将中西方文化加以弘扬光大。

(4) 强调翻译实践,强调翻译技巧的运用,强调不同译文的比较学习。

翻译教学:

a. 初学(本科专业三年级)阶段,以传统的词法、句法流派翻译教材为主纲,完成语言基本功学习与翻译技巧学习的顺利过渡;

b. 四年级或研究生阶段,辅之以功能流派和当代译论派教材教学。

2. 翻译写作与写作的共性要求

(1) 翻译的具体操作是在两个层次上进行的。

a. 词句层,译者在这一层次上所思考的主要是词义的定夺及句式的安排。

b. 语篇层次上进行操作,不仅要考虑几个句子,整个段落,还要考虑整篇文章。

翻译写作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准确、流畅地表达原文作者的思想,使读者发生兴趣,能够理解和接受,译文才能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2) 文采来自译者较高的艺术修养。

a. 译者的文才、才华包括译者运用译文语言的能力,掌握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的能力以及翻译主题的总体表达能力。

b. 须知,原文是有文采的作品,翻译应该还之以文采,而不是平淡、稀松。译文的语言经过修饰,能切当地、艺术地表达思想感情,富有美感,这就是文采。

c. 文采的主要特点是艺术表达力强,具有审美效应。它是增强译文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3. 译者的译写修养

翻译写作活动需要以理论为指导,知识为基础,以语言艺术为手段。

总的看来,翻译写作活动要求译者所具备的知识修养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文学知识

也就是人的文学教育水平知识。这是人的素质培养。因此,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就需要改善文学教育现状,对中国文化给予更有力的保护。译者自身必须具有丰富的中外古今文学知识修养。

(2) 一般知识

丰富的社会经验、生活常识、天文地理知识,是翻译写作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这也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