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实验报告精编版
三轴实验报告

三轴试验报告课程高等土力学授课老师冷伍明等指导老师老师学生玮学号 114811134 专业隧道工程目录1.试验目的 (1)2.仪器设备 (1)3.试样制备步骤 (1)4.试样的安装和固结 (2)5.数据处理(邓肯—模型8大参数的确定) (2)6.注意事项 (9)7.总结 (10)1.试验目的(1).三轴压缩试验室测定图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下,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强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同时还可求出邓肯-模型的其它6个参数。
(2).本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固结不排水剪(CU或CU)和固结排水剪(CD)等3种试验类型。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固结排水剪(CD)。
2.仪器设备本次实验采用全自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有反压力控制系统,周围压力控制系统,压力室,孔隙压力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机等。
3.试样制备步骤(1).本次试验所用土属于粉粘土,采用击实法对扰动土进行试样制备,试样直径39.1mm,试样高度80mm。
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性土样,经碾碎、过筛,测定风干含水率,按要求的含水率算出所需加水量。
(2).将需加的水量喷洒到土料上拌匀,稍静置后装入塑料袋,然后置于密闭容器24小时,使含水率均匀。
取出土料复测其含水率。
(3).击样筒的径应与试样直径相同。
击锤的直径宜小雨试样直径,也允许采用与试样直径相同的击锤。
击样筒在使用前应洗擦干净。
(4).根据要求的干密度,称取所需土质量。
按试样高度分层击实,本次试验为粉粘土,分5层击实。
各层土料质量相等。
每层击实至要求高度后,将表面刨毛,然后再加第2层土料。
如此继续进行,直至击完最后一层,并将击样筒中的试样取出放入饱和器中。
表1 含水率记录表试验要求干密度为1.7g/cm3,饱和器容积为96cm3,所以所需湿土质量为:+⨯=+mρ(g)w=v1(=⨯)1888.7.196).01(1575分5层击实,则每层质量为37.76g。
土的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土的三轴压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三轴压缩实验,了解土体的力学性质,掌握土体的压缩变形规律,为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三轴压缩实验,是指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向上施加压力,测定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压缩变形及强度参数。
实验中,应变量为土体的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应力量为轴向应力。
三、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需的设备有:三轴试验机、应变仪、振动筛、天平、刷子、塑料袋等。
四、实验步骤1.制样:按照标准规定,取一定量的土样,经过筛分、清洗、调节含水率等处理后,制成规定尺寸的试样。
2.装置:将试样放入试验机中,放置在三轴压缩装置中央。
3.施压:逐渐施加压力,保持速率均匀,直到试样产生明显的压缩变形。
4.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轴向压力、轴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应变速率等数据。
5.实验结束:当试样变形趋于稳定时,停止施压,记录最大轴向应力和最大径向应变。
6.清理:将试样从试验机中取出,清洁试验机和周围环境。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
六、实验注意事项1.试样应制备均匀,避免出现裂隙和空洞。
2.施加压力的速率应逐渐加大,避免过快或过慢。
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三轴压缩实验,测定了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压缩变形及强度参数,得出了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压缩变形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大,土体的压缩变形逐渐增大,压缩模量逐渐减小。
此外,不同土体的力学性质也存在差异,这需要在工程应用中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处理。
(完整word版)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实验报告

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二:三坐标测量机检测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三坐标测量机的检测过程,分析检测的基本原理,掌握三坐标测量机的日常操作过程。
二、实验设备:西安爱德华MQ686三坐标测量仪及其辅助设备。
设备简介:机械整体结构采用刚性结构好、质量轻的全封闭框架移动桥式结构。
其结构简单、紧凑、承载能力大、运动性能好。
固定优质花岗岩工作台:具有承载能力强、装卸空间宽阔、便捷的功能。
Y向导轨:采用燕尾式,定位精度高,稳定性能好。
三轴采用优质花岗岩,热膨胀系数小,三轴具有相同的温度特性,因而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抗实效变形能力,刚性好、动态几何误差变形小。
三轴均采用自洁式预载荷高精度空气轴承组成的静压气浮式导轨,轴承跨距大,抗角摆能力强,阻力小、无磨损、运动更平稳。
横梁采用精密斜梁设计技术(已获专利),重量轻、重心低、刚性强,动态误差小,确保了机器的稳定。
Z轴采用气缸平衡装置,极大的提高了Z轴的定位精度及稳定性。
控制系统采用德国知名的SB专用三坐标数控系统,具有国际先进的上下位机式的双计算机系统,从而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降低了维护成本。
三、实验原理:三坐标测量机:由三个运动导轨,按笛卡尔坐标系组成的具有测量功能的测量仪器,称为三坐标测量机,并且由计算机来分析处理数据(也可由计算机控制,实现全自动测量),是一种复杂程度很高的计量设备。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高效、新颖的精密测量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仪器制造、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等各领域。
分类:按其精度分为两大类:计量型:(UMM)1.5 μm+2L/1000 一般放在有恒温条件的计量室内,用于精密测量分辨率为0.5μm,1或2μm,也有达0.2μm的;生产型:(CMM)一般放在生产车间,用于生产过程的检测,并可进行末道工序的精加工,分辨率为5μm或10μm,小型生产测量机也有1μm或2μm的。
按结构分为:悬臂式、龙门式、桥式、铣床式按控制方式分为:手动式、自控式所能进行的测量类型:应用三坐标测量机可对直线坐标、平面坐标以及空间三维尺寸进行测量,可以测量球体直径、球心坐标、曲线曲面轮廓、各种角度关系以及凸轮、叶片等复杂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
实验六三轴试验

实验六:三轴试验一、基本原理三轴剪切试验是用来测定试件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然后根据三个以上试件,在不同周围压力下测得的抗剪强度,利用莫尔-库仑破坏准则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三轴剪切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 )、固结不排水试验(CU )以及固结排水剪试验(CD )。
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试件在周围压力和轴向压力下直至破坏的全过程中均不允许排水,土样从开始加载至试样剪坏,土中的含水率始终保持不变,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U C 和U φ;2、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让土体排水固结,待固结稳定后,再在不排水条件下施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同时测定总抗剪强度指标CU C 和CU φ或有效抗剪强度指标C ′和φ′及孔隙水压力系数;3、固结排水剪试验:试样先在周围压力下排水固结,然后允许在充分排水的条件下增加轴向压力直至破坏,可测得总抗剪强度指标d C 和d φ。
二、试验目的1、了解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原理;2、掌握三轴剪切试验的基本操作方法;3、了解三轴剪切试验不同排水条件的控制方法和孔隙压力的测量原理;4、进一步巩固抗剪强度的基本理论。
三、试验设备1、三轴剪力仪(分为应力控制式和应变控制式两种)。
(1)三轴压力室:压力室是三轴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一个金属上盖、底座以及透明有机玻璃圆筒组成的密闭容器,压力室底座通常有3个小孔分别与围压系统以及体积变形和孔隙水压力量测系统相连。
(2)轴向加荷传动系统:采用电动机带动多级变速的齿轮箱,或者采用可控硅无级调速,根据土样性质及试验方法确定加荷速率,通过传动系统使土样压力室自下而上的移动,使试件承受轴向压力。
(3)轴向压力测量系统:通常的试验中,轴向压力由测力计(测力环或称应变圈等等)来反映土体的轴向荷重,测力计为线性和重复性较好的金属弹性体组成,测力计的受压变形由百分表测读。
轴向压力系统也可由荷重传感器来代替。
(4)周围压力稳压系统:采用调压阀控制,调压阀当控制到某一固定压力后,它将压力室的压力进行自动补偿而达到周围压力的稳定。
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三轴压缩实验报告篇一:三轴试验报告静力三轴试验报告——静力三轴压缩试验1.概述:静力三轴压缩试验是试样在某一固定周围压力下,逐渐增大轴向压力,直至试样破坏的一种抗剪强度试验,是以摩尔-库伦强度理论为依据而设计的三轴向加压的剪力试验。
2.试验方法:根据土样固结排水条件和剪切时的排水条件,三轴试验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试验(uu)、固结不排水剪试验(cu)、固结排水剪试验(cD)等。
本试验采用固结排水试验方法。
3.仪器设备:静力三轴仪。
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三轴压力室、轴向加荷系统、轴向压力量测系统、周围压力稳压系统、孔隙水压力测量系统、轴向变形量测系统、反压力体变系统、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Tgwin程序。
附属设备:击实筒、承膜筒和砂样植被模筒、天平、橡胶模、橡皮筋、透水石、滤纸等。
4.试验材料:本试验材料为Iso标准砂,测得该材料最大干密度为?dmax=1.724g/cm3,最小干密度为?dmin=1.429g/cm3。
5.成样方法:试样高度为h=80mm,直径为d=39.1mm,体积可算得为V=96.1cm3,本试验采用初始成样相对密实度为Dr=50%。
先根据公式Dr??dmax(?d??dmin)反算?d(?dmax??dmin)出?d=1.562g/cm3,则可求出制备三轴试样所需的干砂的总质量m=153g。
本试验采用干装法,将取好的干砂4等分,每份38.25g,均匀搅拌后,先将承膜筒将试样安装到试验仪器上,然后直接在承膜筒中分4层压实到指定高度进行成样。
6.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成样方法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成样之后降低排水管的高度,使排水管内水面高度低于试样中心高度约0.2m,关闭排水阀,这样在试样内部形成一定的负压,以便试样能够自立。
(2)安装压力室。
试样制备完毕后,安装压力室。
安装前应先将加载杆提起,以免在放置过程中碰到试样,安装好压力室后依次渐进拧紧螺丝,保持压力室各个方向均匀下降,避免地步产生较大的缝隙。
三轴实验报告

三轴试验报告课程高等土力学授课老师冷伍明等指导老师彭老师学生姓名刘玮学号114811134 专业隧道工程目录1.试验目的 (1)2.仪器设备 (1)3.试样制备步骤 (1)4.试样的安装和固结 (2)5.数据处理(邓肯—张模型8大参数的确定) (2)6.注意事项 (9)7.总结 (10)1.试验目的(1).三轴压缩试验室测定图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下,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强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同时还可求出邓肯-张模型的其它6个参数。
(2).本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固结不排水剪(CU或CU)和固结排水剪(CD)等3种试验类型。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固结排水剪(CD)。
2.仪器设备本次实验采用全自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有反压力控制系统,周围压力控制系统,压力室,孔隙压力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机等。
3.试样制备步骤(1).本次试验所用土属于粉粘土,采用击实法对扰动土进行试样制备,试样直径39.1mm,试样高度80mm。
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性土样,经碾碎、过筛,测定风干含水率,按要求的含水率算出所需加水量。
(2).将需加的水量喷洒到土料上拌匀,稍静置后装入塑料袋,然后置于密闭容器内24小时,使含水率均匀。
取出土料复测其含水率。
(3).击样筒的内径应与试样直径相同。
击锤的直径宜小雨试样直径,也允许采用与试样直径相同的击锤。
击样筒在使用前应洗擦干净。
(4).根据要求的干密度,称取所需土质量。
按试样高度分层击实,本次试验为粉粘土,分5层击实。
各层土料质量相等。
每层击实至要求高度后,将表面刨毛,然后再加第2层土料。
如此继续进行,直至击完最后一层,并将击样筒中的试样取出放入饱和器中。
表1 含水率记录表试验要求干密度为1.7g/cm3,饱和器容积为96cm3,所以所需湿土质量为:+⨯=⨯=vmρ(g)w+1(=961888.)7.1).01(1575分5层击实,则每层质量为37.76g。
三轴实验报告

三轴实验实验报告课程试验土力学授课老师陈立宏(教授)学生姓名王硕学号 15125885专业岩土工程目录1.试验目的 (1)2.仪器设备 (1)3.试样制备步骤 (1)4.试样的安装和固结 (2)5.数据处理 (2)6.注意事项 (3)7.总结 (3)1.试验目的(1).三轴压缩试验室测定图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下,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强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2).本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 );固结不排水剪(CU 或CU )和固结排水剪(CD )等3种试验类型。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固结不排水剪(CU )。
2.仪器设备本次实验采用全自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有反压力控制系统,周围压力控制系统,压力室,孔隙压力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机等。
3.试样制备步骤(1).本次试验所用土属于粉粘土,采用击实法对扰动土进行试样制备,试样直径39.1mm ,试样高度80mm 。
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性土样,经碾碎、过筛,测定风干含水率,按要求的含水率算出所需加水量。
(2).将需加的水量喷洒到土料上拌匀,稍静置后装入塑料袋,然后置于密闭容器内24小时,使含水率均匀。
取出土料复测其含水率。
(3).击样筒的内径应与试样直径相同。
击锤的直径宜小雨试样直径,也允许采用与试样直径相同的击锤。
击样筒在使用前应洗擦干净。
(4).根据要求的干密度,称取所需土质量。
按试样高度分层击实,本次试验为粉粘土,分4层击实。
各层土料质量相等。
每层击实至要求高度后,将表面刨毛,然后再加第2层土料。
如此继续进行,直至击完最后一层,并将击样筒中的试样取出放入饱和器中。
试验要求干密度为1.6g/cm 3,试样的含水率为15%饱和器容积为96cm 3,所以所需湿土质量为:(1)(10.15) 1.696176.64m w v ρ=+=+⨯⨯=(g)分4层击实,则每层质量为44.16g 。
三轴稳定平台实验报告

三轴稳定平台实验报告三轴稳定平台实验报告引言:三轴稳定平台是一种用于保持相机、望远镜、无人机等设备稳定的装置。
它通过三个轴向的稳定控制,能够抵消外界的震动和晃动,从而保证设备拍摄或观测的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我们对三轴稳定平台进行的实验,并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1. 了解三轴稳定平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掌握三轴稳定平台的操作方法;3. 分析三轴稳定平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
实验步骤:1. 搭建三轴稳定平台实验装置;2. 将相机固定在稳定平台上,并调整相机的位置和角度;3.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拍摄,包括静止、行走、震动等;4. 分析拍摄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三轴稳定平台在各种条件下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
无论是在静止状态下还是在行走过程中,相机都能够保持稳定,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即使在受到外界震动的情况下,稳定平台也能够及时调整,保持相机的稳定性。
实验分析:三轴稳定平台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其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
陀螺仪可以感知设备的旋转角度,而加速度计则可以感知设备的加速度。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稳定平台能够根据设备的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保持设备的稳定。
此外,稳定平台还采用了闭环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设备的反馈信息进行实时调整。
当设备受到外界干扰时,稳定平台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对电机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抵消外界干扰,保持设备的稳定性。
实验总结:三轴稳定平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设备稳定装置。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它能够在各种条件下保持设备的稳定,为用户提供清晰、稳定的拍摄或观测体验。
在无人机、航拍、科学研究等领域,三轴稳定平台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三轴稳定平台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设备的重量和尺寸有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大型设备的稳定。
其次,稳定平台的价格较高,不适合普通用户。
此外,稳定平台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还有待改进。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改进三轴稳定平台的性能,提高其稳定性和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轴试验报告课程高等土力学授课老师冷伍明等指导老师彭老师学生姓名刘玮学号 ********* 专业隧道工程目录1.试验目的 (1)2.仪器设备 (1)3.试样制备步骤 (1)4.试样的安装和固结 (2)5.数据处理(邓肯—张模型8大参数的确定) (2)6.注意事项 (9)7.总结 (10)1.试验目的(1).三轴压缩试验室测定图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下,施加轴向压力,进行剪切直至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强度理论,求得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同时还可求出邓肯-张模型的其它6个参数。
(2).本试验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固结不排水剪(CU或CU)和固结排水剪(CD)等3种试验类型。
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固结排水剪(CD)。
2.仪器设备本次实验采用全自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有反压力控制系统,周围压力控制系统,压力室,孔隙压力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机等。
3.试样制备步骤(1).本次试验所用土属于粉粘土,采用击实法对扰动土进行试样制备,试样直径39.1mm,试样高度80mm。
选取一定数量的代表性土样,经碾碎、过筛,测定风干含水率,按要求的含水率算出所需加水量。
(2).将需加的水量喷洒到土料上拌匀,稍静置后装入塑料袋,然后置于密闭容器内24小时,使含水率均匀。
取出土料复测其含水率。
(3).击样筒的内径应与试样直径相同。
击锤的直径宜小雨试样直径,也允许采用与试样直径相同的击锤。
击样筒在使用前应洗擦干净。
(4).根据要求的干密度,称取所需土质量。
按试样高度分层击实,本次试验为粉粘土,分5层击实。
各层土料质量相等。
每层击实至要求高度后,将表面刨毛,然后再加第2层土料。
如此继续进行,直至击完最后一层,并将击样筒中的试样取出放入饱和器中。
表1 含水率记录表试验要求干密度为1.7g/cm3,饱和器容积为96cm3,所以所需湿土质量为:+⨯=+mρ(g)w=v1(=⨯)1888.7.196).01(1575分5层击实,则每层质量为37.76g。
(5).试样饱和:采用抽气饱和,将装有试样的饱和器置于无水的抽气缸内,进行抽气,当真空度接近当地1个大气压后,应继续抽气1个小时。
抽气完成后徐徐注入清水,并保持真空度稳定。
待饱和器完全被水淹没即停止抽气,并释放抽气缸的真空。
4.试样的安装和固结(1).开孔隙压力阀及量管阀,使压力室底座充水排气,并关阀。
将透水板滑入压力室底座上。
然后放上滤纸和试样,试样上端亦放一湿滤纸及透水板,并在试样周围贴上6条浸湿的滤纸条,滤纸条上端与透水石相连接。
(2).将橡皮膜套在承膜筒内,两端翻出筒外,从吸气孔吸气,使膜紧贴承膜筒内壁,然后套在试样外,放气翻起橡皮膜的两端,取出承膜筒。
用橡皮圈将橡皮膜下端扎紧在压力室底座上。
(3).用软刷子自下向上轻轻按抚试样,以排除试样与橡皮膜之间的气泡。
可开启空隙压力阀及量管阀,使水徐徐流入试样与橡皮膜之间,以排除夹气,然后关闭。
(4).开排水管阀,使水从试样帽徐徐流出以排除管路中的气泡,并将试样帽置于试样顶端。
排除顶端气泡,将橡皮膜扎紧在试样帽上。
(5).装上压力室罩,开排气孔,向压力水充水,水从排气孔溢出时,立刻停止注水,并关闭排气孔。
(6).关体变管阀及孔隙压力阀,开周围压力阀,施加所需的周围压力。
周围压力大小应与工程实际荷载相适应,并尽可能使最大周围压力与土体的最大实际荷载大致相等。
也可按100、200、300、400kPa 施加。
(7).打开主机和电脑,通过主机给调压筒和反压力调压筒充水,一般反压力调压筒调到30000-40000便可。
围压调压筒可注水到60000。
(8).在打开土工试验数据采集系统,选择好试验参数,然后点击开始试验,试验则进入饱和度判断状态,当饱和度达95%以上时自动进入固结状态,当试样固结度达95%时自动再进入剪切状态。
(9).剪切出现峰值后,或达到相应的应变,试验便自动结束。
卸除压力,在进行下一围压下的试验。
5.数据处理(邓肯—张模型8大参数的确定)(1). 切线模量的邓肯-张计算公式:()()213331sin 12cos 2sin f t a a R E Kp p c c σσϕσϕσϕ--⎡⎤⎛⎫=⨯-⎢⎥ ⎪-⎝⎭⎣⎦(1)式中 t E ——切线弹性模量,kPa ; 3σ——周围压力,kPa ; a P ——大气压力,kPa ;f R ——破坏比,数值小于1; ϕ——土的内摩擦角,(°) c ——土的粘聚力,kPa ; n K ,——试验常数。
(2).切线泊松比按下列两式计算:()332lg 1t G F p A σμ⎛⎫- ⎪⎝⎭=- (2) ()()()1313331sin 12cos 2sin nf a a D A R Kp p c c σσσσϕσϕσϕ-=--⎡⎤⎛⎫-⎢⎥⎪+⎝⎭⎣⎦(3)式中 F D G ,,——试验常数。
公式(1),(2),(3)中包含8个试验常数:K 、n 、ϕ、c 、f R 、G 、D 、F ,这就是邓肯—张模型的8大参数。
(3). 求得试验常数的的方法。
①c 、ϕ值的求得绘制出不同围压下的摩尔应力圆,则c 、ϕ值可由图1中的截距和斜率求得。
图1 固结排水剪强度包线由于本次试验采用的是全自动的土工试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已不需人工读入和处理数据,TgWin 系统自动计算出c =18.7,ϕ=31.9。
②求得f R :邓肯-张双曲线模型的本质在于假定土的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具有双曲线性质,见图2。
图2 双曲线应力应变关系双曲线关系式:1131a b εσσε-=+ (4)变换纵坐标关系式:1113a b εεσσ=+- (5)式中 a ——初始切线模量i E 的倒数;b ——主应力差渐近值()13ult σσ-的倒数。
变换坐标的双曲线见图3。
图3 变换坐标的双曲线由a 和b 即可求得初始切线模量和主应力差的渐近值。
按下式计算破坏比f R :()()1313f fultR σσσσ-=- (6) 式中 ()13f σσ-——主应力差的破坏值,kPa ; ()13ult σσ-——主应力差的渐近值,kPa 。
由TgWin 系统自动绘制的变换坐标的双曲线见图4:图4 变换坐标的双曲线TgWin 系统自动计算出fR =0.755。
③K 、n 的求得初始切线模量与固结压力有以下关系:3ni a a E Kp p σ⎛⎫= ⎪⎝⎭(7)式中 a p ——大气压力,kPa 。
K 、n 由3lg ~lg i E σ曲线确定(见图5)。
lgEi/Palg /Pa n1lgk3图5 3lg ~lg i E σ关系曲线由TgWin 系统自动绘制的3lg ~lg i E σ关系曲线如下:图63~i E σ关系曲线由上图易知,K =202.7,n =0.114。
④D 的求得假定轴向应变a ε与侧向应变r ε成双曲线关系(见图7)即:ra rf D εεε=+ (8)变换纵坐标,如图8:rr af D εεε=+ (9) 式中 f ——初始切线泊松比; D ——轴向应变渐近值的倒数。
图7 双曲线主应变关系图8 变换纵坐标的双曲线从上图中可求得f 、D 值。
由TgWin 系统自动绘制的变换纵坐标的双曲线见图9:图9 变换纵坐标的双曲线TgWin 系统计算得D=0.000。
⑤G 、F 的求得绘制i μ与3lg σ关系曲线(见图10):3lg i a G F p σμ⎛⎫=-⎪⎝⎭(10) 式中 i μ——不同3σ作用下的初始孔隙比;G 、F 由3~lg i μσ关系曲线求得。
图10 3~lg i μσ关系曲线而由TgWin 系统自动绘制的3~lg i μσ关系曲线见图11:图11 3~lg i μσ关系曲线T gWin 系统处理得G=0.500,F=0.000。
通过上面的5个步骤就可求得邓肯—张模型的8大参数。
(4)本次试验所求得的8大参数值列表如表2:表2 邓肯—张模型的8大参数 c ϕ f R Kn D G F 18.67kPa 31.95° 0.755 202.7 0.1140.000 0.500 0.000 6.注意事项(1)为了图样均匀,方便制样,配好了含水率的土一定还要再过一次孔径2mm 的筛,并测含水率;(2)制样时,每层击实后一定要将表面刨毛,这样有利于土样的整体完整,在试验过程中也可减少出现断样的情况;(3)每个土样制好后一定要脱模,然后装入另一个饱和器;(4)抽气饱和时,时间要足够,且蒸馏水一定要淹没饱和器,否则可能会出现土样达不到饱和度的要求;(5)拆样时,要注意饱和器的三片铁片只能上下移动,不能垂直于土样轴线前后移动;(6)装样时,排气要充分且不能让土样断裂,同时要注意各个阀门的开闭状态是否正确,否则很可能照成孔隙压力与轴向应变关系曲线不正确。
(7)试验完成后,要注意还原实验室的清洁卫生,以方便后面的同学进行试验,完成好后期工作,并整理试验报告。
7.总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彭老师给予我们细致而耐心的指导。
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详细指导,亲自示范,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己动手,非常感谢彭老师!彭老师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
通过本次试验,我不但熟悉了三轴试验的试验过程,也对邓肯—模型的8大参数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通过本次试验,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