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聚落
3.4 世界的聚落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2.1世界的聚落一、聚落的形态1.聚落概念: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2.聚落主要形式:城市、乡村(村庄、集镇)3.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区别:劳动生产方式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城市非农业/乡村农业)4.城市特点:①人口密集②社会经济活动频繁③对周围发展起促进作用④城市居民的居住相对拥挤⑤多高层建筑⑥空间利用率高⑦交通线密集,交通发达5.城市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破坏、污染加剧(大气、水体、噪声、生活垃圾、光污染)、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和保护,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6.乡村特点:①居住地相对分散②房屋一般不高,经济实用③外围分布大片农田④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⑤乡村民居体现当地的习俗和环境特点。
7.聚落的演变过程:村庄→集镇→城镇→城市→大城市(乡村)→(城市)8.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①主要因素:受到地形、气候、水源、交通、资源等条件的影响。
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易形成聚落②分布状况: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密集,高山荒漠少有或者没有聚落,因为这些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经济发展落后。
9.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①寒冷地区:墙体厚实---抵御寒风,保暖;屋顶高耸---不易积雪。
②湿热地区:墙体单薄,门窗开得大---通风散热;完备的排水系统---多雨水。
10.名词解释: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
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
卫星城: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因这些小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与太空中的卫星围绕某个中心点的分布相类似,故名卫星城。
二、世界文化遗产(人文地理)1.定义:指人类文明史和地球发展史上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共有的具有特殊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文化产品。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要点一:聚落与环境(重点)1.聚落(1)定义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形式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
①乡村聚落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
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
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②城市聚落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沿海等)。
(2)聚落的分布特点(3)聚落的形态团块状聚落: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条带状聚落: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来源:学科网](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当地的气候:东南亚的高架屋、云南傣族竹楼——炎热多雨,楼上住人避免潮湿,而且风大凉爽;西亚厚墙小窗——热带沙漠气候,防晒又凉快;北极冰屋——终年寒冷,冰屋冰块构筑,墙体较厚,利于保温。
②当地的资源: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人类聚居地——聚落

14、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c):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15、庐山国家公园(c)
16、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nc,) 17、丽江古城(c,)
18、平遥古城(c) 19、苏
州古典园林(c):网师园、环秀山庄、留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
20、颐和园(c) 21、天坛(c) 22、武夷山(nc)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人类 聚居地——聚落
一、乡村和城市
1、聚落概念
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越来越多的居所聚集起来,并建有各种公共设施,人们在这里进行劳动生产 和社会活动,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2、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
(点击图片观看更多资料)
❖城市聚落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3、聚落的作用
❖斐 济 民 居
3、热带雨林地区的民居 东 南 亚 地 区 的 高 架 屋
❖ 热带地区的印第安人房屋
❖
4、草原地区的住房——蒙古包
5、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5、沙漠(干旱)地区的村庄
6、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yi1)县西递村
6、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yi1)县西递村
7、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7、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8、世界文化遗产——水城威尼斯
8、世界文化遗产——水城威尼斯
牧村
渔村
农村
林场
乡村聚落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1
城市聚落2 城市聚落2
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中国目前有32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其中24项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4项双重遗产。
1、 泰山(nc) ,2、 长城(c),
初一地理上册 第四章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添加标题
聚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介绍聚落的形成背景、历史演变和现代发展
聚落的历史遗迹:介绍聚落中的历史遗迹,如古建筑、古村落等,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
聚落的发展趋势
新型聚落形态的出现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乡村聚落的逐渐消失
聚落发展的可持续性
03
聚落的分布与特点
聚落的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平原、盆地、河谷等地区
分布特点:沿河流、山麓、海岸线等分布
影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交通等
分布规律:不均匀分布,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乡村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
聚落的特点与优势
聚落的保护与传承: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聚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聚落的文化特色:分析不同地区聚落的文化特色,如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
聚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聚落文化的影响:分析聚落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聚落文化的形成:介绍聚落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特点
聚落文化的传承:探讨聚落文化如何传承、发展和演变
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气候、地形、水文等
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环境,选择适合生存的地点定居
聚落的形成还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聚落的分类
乡村聚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聚落
乡村城市融合型聚落:兼具乡村和城市
城市聚落:以非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聚落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聚落

都城北京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华 北
平
原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土壤肥沃
归纳:影响我们选址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地形平坦
归纳:影响我们选址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地形平坦
自然资源丰富
人 教 版 七 年 级上册 地理第 四章第 三节-聚 落(共 45张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免 费课件 下载免 费课件 优秀p pt公开 课ppt
密度大
密度小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大
人口密度小
这里人们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农村→耕作
牧村→放牧?
乡村的生产方式不尽相同
乡村聚落的不同类型
农村→耕作
渔村→捕鱼
生活在城市聚落中的人们,主要从事哪些工作呢?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 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聚 集的居民点,居民以非农业 人口为主。目前全世界约有 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
七年级上册地理聚落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聚落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与地球相关的学科,聚落则是指多户人家及其附属设施在一起形成的社会组织单位。
七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地理聚落的知识点,包括什么是聚落、聚落类型、聚落形成的原因、聚落分布规律以及聚落对环境的影响等。
一、什么是聚落聚落是指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而在相对一定的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住房、设施、街巷等建筑物的集合体。
它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有些聚落规模小,有些规模大,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成因,地理聚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聚落类型聚落类型包括商贸集镇、工业城镇、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1.商贸集镇商贸集镇是一个具有商业和贸易功能的聚集区域,以进行商品交易为主要活动。
商贸集镇一般多见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及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商贸集镇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环境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工业城镇工业城镇则是一个具有工业制造功能的聚集区域,以生产和制造为主要活动。
工业城镇一般多见于距离工业重心较近的地方,交通、技术、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工业城镇的发展。
3.农村聚落农村聚落是一些以耕作为主要活动的集结地,其规模一般比较小。
农村聚落的形成,是由于农业部门需要拥有相应的居住条件,而耕作与近邻之间的关系也会促进农村聚落的形成。
4.城市聚落城市聚落则是一个具有城市化程度的聚集区域,它包含了很多的设施、住房和通行设施,以及大批人口。
城市化的发展是城市聚落形成的核心,城市的发展源于交通的便利、资源的丰富、政策的鼓励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三、聚落形成的原因聚落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常见的因素包括地理环境、交通水利、信仰文化、族群文化等。
地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和土地等,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则有可能促进农村聚落的形成;而水路、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则可能出现工业聚落的形成。
四、聚落分布规律聚落分布规律是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聚落是沿路线、河道、交通线路、沿山丘陵地形集中的。
此外,聚落也会分布在较为平坦安全的区域、沿海区域、旅游景区等。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件(共21张PPT)

农村 , 农 屋屋路店校院田
落密 高 密 数 数 数 面
集度集量量量积
度
度
乡
小 低 小 少少 少大
村
果 鱼 自然
园 塘 景观
面 积
面 积
改变 的程 度
大大 小
城
大 高大多 多 多小 小小 大
市
二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学目标
• 1知道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 •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一 聚落类型
1)什么是聚落?
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 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地方
2)聚落按其景观的不同可分为 几大类?
两类 :城市和乡村
1)为什么说聚落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P84
2)说说你知道哪些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 建筑群和遗址?
法国塞纳河沿岸
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
山西的平遥古城
云南省的丽江古城
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
澳门历史城区
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发展很快,给当地带来经济繁荣
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被打 破,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了冲击, 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 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
小结
谢谢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其他。。。
三 聚落的分布
1)什么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 集?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 河口 ,沿海地区
2)什么地区聚落分布很少或者 没有?
高山 荒漠地区
3)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 什么形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澳门历史城区等。
课本第 84 页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本精讲
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 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的矮楼。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澳门历史城区—大三巴牌坊
山西平遥古城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北京四合院
课本第 85 页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本精讲
D.防御地震
8.骑楼”是岭南(南岭以南)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它是在楼房前座跨入
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廊的
突出作用是( D )
A.体现当地民族特色
B.体现房屋的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本第 82 页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本精讲
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聚
集呈团块状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居民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屋很低矮,无 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
课本第 84 页
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本精讲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于 1972 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
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例如,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
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
市,1997 年丽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什么时间?
水源充足(井、泉、 湖滨、河畔等)
土壤肥沃, 适于耕种
交通便利(交通 沿线和交汇处、 沿海港口等地)
植被
聚落
5.为了保护和挽救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 过了什么公约?截止2012年3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 产已有多少?列入名录的传统聚落有什么?
6.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什么时间?
义 务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统称,也称居民点。
教
育
教 科
乡村
书
地
理
聚落
七
年
级
上
城市
册
乡村
规模 大小
七 年
这样可以有充足
级 上
的水源。
册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什么叫聚落?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 自然环境 有着密切的关系? 3.人类早期的聚落多分布在哪里?工业文明时期,在哪里兴 起了工业城市?聚落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哪些人文因素的影响?
4.世界遗产分为哪三大类?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自然遗 产?
小
村庄 集镇
城市 大
乡农村村和城市的差牧异村
聚居地 人口 特点 类型
从事活动工作
农
分散
业 人
渔村 口
耕作、放牧、 捕鱼、采育 林林场木
密集
非 农 工业、服务业、 业 教育、科研、 人 新闻、电信 口
房屋 特点
不高, 经济 适用
多高 层住 宅
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地
非洲
理
七 年 级 上 册
亚洲 欧洲
5.为了保护和挽救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 过了什么公约?截止2012年3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 产已有多少?列入名录的传统聚落有什么?
6.我国重要组成部分 智利利美比瓦国亚尔陶古福帕斯达建莱印米土索第斯楼港安老口村城城市
4.世界遗产分为哪三大类?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自然遗 产?
5.为了保护和挽救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 过了什么公约?截止2012年3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 产已有多少?列入名录的传统聚落有什么?
6.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什么时间?
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地
理
北
京
七
四
年
合
级 上
院
册
地形平坦 自然资源丰富(林、 渔、矿等地)
历史文化
生活习俗
气候
宗教信仰
城市的起源
①灌溉农业发达地区
③出现劳动分工,集市开始出现
②农业技术得以创新
④集市逐渐演变为城市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中国
世界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
义 务 教 育 教 科 书
地 理
城市多沿河分布,
义
务 教 育
第四章 第三节
教
科
书
人类的居住地
地
理
七 年
聚落
级
上
册
1
∕℃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什么叫聚落?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
有着密切的关系?
3.人类早期的聚落多分布在哪里?工业文明时期,在哪里兴 起了工业城市?聚落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哪些人文因素的影响?
4.世界遗产分为哪三大类?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自然遗 产?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什么叫聚落?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 自然环境 有着密切的关系? 3.人类早期的聚落多分布在哪里?工业文明时期,在哪里兴 起了工业城市?聚落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哪些人文因素的影响?
4.世界遗产分为哪三大类?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自然遗 产?
5.为了保护和挽救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 过了什么公约?截止2012年3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 产已有多少?列入名录的传统聚落有什么?
6.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什么时间?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什么叫聚落?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 自然环境 有着密切的关系? 3.人类早期的聚落多分布在哪里?工业文明时期,在哪里兴 起了工业城市?聚落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哪些人文因素的影响?
4.世界遗产分为哪三大类?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自然遗 产?
法国巴黎的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中国山西省的平遥古 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什么叫聚落?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2.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 自然环境 有着密切的关系? 3.人类早期的聚落多分布在哪里?工业文明时期,在哪里兴 起了工业城市?聚落的发展变化还受到哪些人文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