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复习课件(26张PPT)

(3)分别将 100 g 甲、丙的饱和溶液从 t3 ℃降温到 t1 ℃时,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__(填序号)。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5. (2017龙东地区)图K1-3-4是A、B、C三种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 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 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60 g。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 方法是 降温结晶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 ℃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B>A>C 。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____________。
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 水的质量A < (填“>”、“=”或“<”)B。
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 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 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
(2)指出“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
的意义:在20℃时,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后达到饱和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
离 退 休 干 部 工作处 个人工 作计划 总结 我 以 “ 三 个 代表” 重要思 想为指 针,围绕 处里的 工作部 署,结合 自己的 工作分 工,执
验 交 流 通 讯 一篇。 二 认 真 贯 彻 执行党 的老干 部政策 ,钻研业 务,熟练 掌握政 策。努 力学习 业务知 识,做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5. (2017龙东地区)图K1-3-4是A、B、C三种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 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 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60 g。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 方法是 降温结晶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 ℃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B>A>C 。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____________。
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 水的质量A < (填“>”、“=”或“<”)B。
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 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 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
(2)指出“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
的意义:在20℃时,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后达到饱和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
离 退 休 干 部 工作处 个人工 作计划 总结 我 以 “ 三 个 代表” 重要思 想为指 针,围绕 处里的 工作部 署,结合 自己的 工作分 工,执
验 交 流 通 讯 一篇。 二 认 真 贯 彻 执行党 的老干 部政策 ,钻研业 务,熟练 掌握政 策。努 力学习 业务知 识,做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中考化学复习PPT课件-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精品课件

和”)溶液。
6. (2021德阳)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制纯碱的基
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Na2CO3的同时得到副产
5(2.)盐4 +盐(3)两5品∶种7新N盐H4Cl,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实验测得Na2CO3和NH4Cl的溶
(4)符合
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1.B [解析] 氧气、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用装置③收集,气体应从导管a进入。
【答解案析】D ,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__>__丙____。
(3)根据滴定原理,KI在酸性条件下被ClO2氧化为I2,反应为:2ClO2+10I-+8H+=2Cl-+5I2+4H2O,故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锥形瓶中的I2,当滴入最
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根据关系式:2ClO2~5I2~10Na2S2O3,则n(ClO2)= n(Na2S2O3)=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从t4℃降温到t2℃, 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 __丙_>__乙__>__甲__,溶剂质量关系为_丙__>__乙__>__甲__。
图2
2. 溶解度表格
温度/℃
溶解度/g
NaCl KNO3
0
20 40 60 80 100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 设计实验 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4)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
(4)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
化学第九单元溶解度曲线习题ppt课件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

D.温度高于t2℃时, KNO3
t1
的溶解度大于NaCl 的溶解度。
KNO3 NaCl
t 2 t℃
生活家饮食保健孕期选择食用油的学 问邢台 市第四 病院罕 见护理 应急预 案猪气 喘病综 合防制 技术动 物营养 系列理 想蛋白 与氨基 酸模式 的研究 进展皮 肤病的 诊断包 括病史 体格检 查和必 要的实 验室检 查我国 有关食 物添加 剂营养 强化剂 食物新 资本的 治理律 例与标 准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提纯甲。
生活家饮食保健孕期选择食用油的学 问邢台 市第四 病院罕 见护理 应急预 案猪气 喘病综 合防制 技术动 物营养 系列理 想蛋白 与氨基 酸模式 的研究 进展皮 肤病的 诊断包 括病史 体格检 查和必 要的实 验室检 查我国 有关食 物添加 剂营养 强化剂 食物新 资本的 治理律 例与标 准
生活家饮食保健孕期选择食用油的学 问邢台 市第四 病院罕 见护理 应急预 案猪气 喘病综 合防制 技术动 物营养 系列理 想蛋白 与氨基 酸模式 的研究 进展皮 肤病的 诊断包 括病史 体格检 查和必 要的实 验室检 查我国 有关食 物添加 剂营养 强化剂 食物新 资本的 治理律 例与标 准
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习题解析
7、 (2008年苏州市)下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现有10℃含l00 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该 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汁).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B )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 饱和
C.溶液仍饱和 D.溶质质量分 数变小
A-----------------------------B 10
0 20 40 60 80 温度/ C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精品课件

A. t ℃时,100 g的Na CO 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0 g 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1 【答案】C
D. 称氢氧化钠时,不能直接称量,要放在纸片上称量
2
3
D. 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9种方式
9. (2020兰州)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图2
图2
(1)t2 ℃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
“=”或“>”)。
(2)根据图2实验现象,推测加入的“某固体”是图1
中的__甲___物质(填“甲”或“乙”)。
(3)t3 ℃时,若将甲溶液由N点转变为M点状态,
可采取_增__加__溶__质__(_或__恒__温__蒸__发__溶__剂__) _的方法(写一种)。
专题6 溶解度曲线 及其应用
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 15 ℃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 定等于乙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15 ℃时,甲物质饱和溶液和乙物质饱和溶 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均为1∶5 C. 3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 和溶液降温至15 ℃时均是饱和溶液 D. 30 ℃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 小于乙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2018烟台)(双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D ) A. a属于易溶性物质 B. t ℃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方 法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 C. 90 ℃时,将50 g a 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 搅拌,可得到100 g a的饱和溶液 D. 将2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90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b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PPT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精品课件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实验探究 黑B色.将固体6逐渐0溶℃解,溶的液由硝无色酸变为钾蓝色溶液降温到0 ℃,
6. 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3. 酸+盐 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解析] (1)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所
(3)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
强化训练
9.[2021抚顺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 答。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 丙 (填“甲”“乙”或“丙”) 相似。
(2)t3℃时,将40 g甲物质加到50 g水中充分
突破点1 解读图像
3.判断物质溶解性类型(判断依据见
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 甲为 易溶 物质。 4.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溶解度/g <0.0 0.01~ 1~10 >10
(20 ℃) 1 1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①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②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解度相等,均为25 g
。
③c点对应的甲溶液属于 不饱和溶液 (填
“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突破点1 解读图像
2.判断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① 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 ② 5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 ③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的
实验探究 黑B色.将固体6逐渐0溶℃解,溶的液由硝无色酸变为钾蓝色溶液降温到0 ℃,
6. 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3. 酸+盐 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解析] (1)用装置B和E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固固加热型,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所
(3)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
强化训练
9.[2021抚顺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 答。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 丙 (填“甲”“乙”或“丙”) 相似。
(2)t3℃时,将40 g甲物质加到50 g水中充分
突破点1 解读图像
3.判断物质溶解性类型(判断依据见
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 甲为 易溶 物质。 4.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溶解度/g <0.0 0.01~ 1~10 >10
(20 ℃) 1 1 溶解性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①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②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解度相等,均为25 g
。
③c点对应的甲溶液属于 不饱和溶液 (填
“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突破点1 解读图像
2.判断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① 4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 ② 5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 ③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的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曲线的应用》复习课件

A.X溶液 B.Y溶液 C.Z溶液 D.X、Y溶液
2021/12/11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三、中考 链接 (zhōnɡ kǎo)
1、(2009.昆明)(4分)小明同 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
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wēndù)为40 ℃时,A物质 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
复习课 《溶解度曲线(qūxiàn)的应用》
2021/12/11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一、课堂(kètáng)目标
• 1、了解(liǎoji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 的信息,并能熟练运用(yùnyòng)相关知
识解题。
2021/12/11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二、知识(zhī 回顾 shi)
这样的物质很少目前学到
的只有Ca(OH)2。
这种方法(fāngfǎ)适用于溶解度曲线是下降型的物质。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2、饱和溶液 和不饱和溶液 的 (bǎo hé rónɡ yè)
(bǎo hé rónɡ yè)
相互转化关系
降温(jiàng wēn)、蒸发溶剂、加溶质
一般(yībān)规律:不饱和溶液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qūxiàn)可以 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 条)_甲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岁__温度的_升_。高(shēnɡ ɡāo)而
(2)增t1大℃时,甲、乙两种物质
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乙__物__质__。 (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不_(能填“能”、“不能
2021/12/11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三、中考 链接 (zhōnɡ kǎo)
1、(2009.昆明)(4分)小明同 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
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wēndù)为40 ℃时,A物质 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
复习课 《溶解度曲线(qūxiàn)的应用》
2021/12/11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一、课堂(kètáng)目标
• 1、了解(liǎoji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 的信息,并能熟练运用(yùnyòng)相关知
识解题。
2021/12/11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
二、知识(zhī 回顾 shi)
这样的物质很少目前学到
的只有Ca(OH)2。
这种方法(fāngfǎ)适用于溶解度曲线是下降型的物质。
2021/12/1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2、饱和溶液 和不饱和溶液 的 (bǎo hé rónɡ yè)
(bǎo hé rónɡ yè)
相互转化关系
降温(jiàng wēn)、蒸发溶剂、加溶质
一般(yībān)规律:不饱和溶液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qūxiàn)可以 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 条)_甲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岁__温度的_升_。高(shēnɡ ɡāo)而
(2)增t1大℃时,甲、乙两种物质
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乙__物__质__。 (3)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 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_______不_(能填“能”、“不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滚动专题(一)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课件沪教版

故比较t1 ℃时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t2 ℃物质c饱 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即可。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a>c,故C错误;D.t2 ℃时b的溶解度为25 g,即该温度下50 g水中最多溶解b 12.5 g,向50 g水中加入15 g物质b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 g,故D正确。故选D。
5.【2021·潍坊】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 ℃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 ℃时,物质a的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25 g物质a C.t2 ℃时,分别将a、b、c的
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溶质 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t2 ℃时向50 g水中加入15 g 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 g
【点拨】A.t1 ℃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同,二者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题干中未注明“饱和”,溶质的质量分 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t2 ℃时,物质a的溶解度是25 g,100 g水中最多溶解物质a的质量为25 g,所以100 g饱和溶 液中含有20 g物质a,故B错误;C.t2 ℃降温至t1 ℃,由于c的 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的质量分数不变;a、b溶解度 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质量分数减小。
D.将t1 ℃时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种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7 . 【 2021·山 西 】 某 小 组 同 学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 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 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 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熟石灰 0.18 0.16 0.14 0.11 0.09 溶解度/g
第6章 溶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