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9《纪念白求恩》教案

《纪念白求恩》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白求恩的生平和事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点2.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2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3.1 课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3.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白求恩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方法4.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
4.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4.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a. 简介白求恩的生平和事迹。
b. 引导学生关注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5.2 自主学习:a.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掌握生字词。
b. 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3 课堂讲解:a. 讲解课文内容,阐述白求恩的事迹。
b. 分析白求恩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学习其国际主义精神。
5.4 合作探讨:a.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5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强调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学习其奉献精神。
5.6 课后作业:a.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b.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白求恩精神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正确书写生字词。
6.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简要描述白求恩的事迹。
6.3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分析白求恩的精神世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七、教学准备7.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的相关资料,如白求恩的生平介绍、相关历史背景等。
7.2 教师准备合作探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7.3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体会。
八、教学拓展8.1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白求恩的纪录片或电影,加深对白求恩事迹的了解。
纪念白求恩教案(共5篇)

纪念白求恩教案(共5篇)第一篇: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共产主义精神。
2、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崇高共产主义精神。
2、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特点。
3、体会本文语言准确性、雄辩性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录音《手术台就是阵地》,听后让学生说说对白求恩有了怎样的认识。
师结合聂荣臻司令员回忆白求恩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简介白求恩,在此基础上导入本文:白求恩的事迹不仅感动了晋察冀地区的抗日军民,而且感动了中国革命的卓越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参加了他的追悼会,题了悼词,并于此后不久写下了本文。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找七个学生轮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并将相关语句划下来:文中,毛主席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2、生交流,师及时板书。
(板书: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并指出:这三种精神皆属共产主义精神的范畴,而这些精神正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精读探究1、毛主席是怎样证明白求恩具有这些精神的呢?分小组分节讨论,讨论后全班交流。
明确:第一段:(1)、开头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是记叙,介绍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
通过其简历论证了他具有国际主义的精神,并号召向他学习。
(2)、文中引用列宁的话,这在议论文中是道理论据,论证了白求恩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其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是共产主义的一种表现。
第二、三段:(1)、第二段中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方法,论证中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有理有据地论证了白求恩同志具有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通过正反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其次,通过对比显示出了我们有些同志与白求恩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纪念白求恩教案(5篇)

《纪念白求恩教案》纪念白求恩教案(一):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
2、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比较的作用。
3、引导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教学流程一、朗读原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此刻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职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文章总的结构是:分分分总各段资料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二、概括文章的论证过程三、文章如何运用比较手法的白求恩不少人和一些人对工作对人民对技术说说运用比较手法的好处。
比较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就应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四、课堂练习巩固练习:请写出第二自然段的论证过程。
学生问题赏析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资料?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情绪?之后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3、我是很悲痛的能够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4、向白求恩学习的好处是什么?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好处。
《纪念白求恩》优质课教案

《纪念白求恩》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白求恩医生的事迹,学习白求恩医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白求恩医生的事迹,学习白求恩医生的精神。
2.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医生的精神内涵,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白求恩医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白求恩医生的事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白求恩医生是谁吗?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二、新课讲授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白求恩医生的事迹。
3.提问:白求恩医生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为什么能够如此无私奉献?4.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三、巩固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2.教师挑选学生朗读,给予点评和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朗读的感受,谈谈白求恩医生的精神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四、拓展延伸1.教师播放白求恩医生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白求恩医生的事迹。
2.提问: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学习白求恩医生的精神?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谈谈白求恩医生的精神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六、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课后阅读《纪念白求恩》全文,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2.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如何践行白求恩医生的精神。
七、板书设计《纪念白求恩》一、白求恩医生的事迹1.国际主义精神2.共产主义精神3.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二、白求恩医生的精神内涵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2.坚定信念、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八、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白求恩医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以及他如何体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
《纪念白求恩》教案2

《纪念白求恩》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白求恩的生平和事迹,理解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所写的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白求恩的生平和事迹。
2. 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所写的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3. 文章的论证方法、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白求恩的生平和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语言特点。
4. 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白求恩的精神价值。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白求恩事迹的短文,阐述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情。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白求恩生平和事迹的掌握情况。
2. 阅读理解:通过课堂讨论、短文写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程度。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观察学生对白求恩精神的认同和内化程度。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感教学:通过讲述白求恩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他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
3. 对比教学:可以与其他历史人物的事迹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的精神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优秀教案3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优秀教案3一. 教材分析《纪念白求恩》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白求恩的伟大事迹,感受到他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
但他们对于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白求恩的伟大事迹,感受他的精神风貌。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不太理解,需要在教学中给予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2.难点:白求恩的精神风貌的感悟,国际主义精神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呈现白求恩的事迹,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白求恩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白求恩的事迹和图片。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和理解。
3.相关资料:收集白求恩的背景资料,以便于学生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白求恩的事迹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白求恩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优秀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纪念白求恩》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白求恩同志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奉献,为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通过回忆与白求恩的交往,表达了对白求恩的崇敬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革命先烈的文章,对革命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白求恩的事迹和国际主义精神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感受其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培养热爱和平、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深入理解白求恩的精神品质,感受其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音频等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3.准备生字词卡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生字词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资料,介绍白求恩的事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和模仿。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掌握生字词。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内容,理解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配套K12】纪念白求恩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

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设计优秀5篇纪念白求恩教案:纪念白求恩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
2、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比较的作用。
3、引导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由整理]教学流程一、朗读原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此刻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职责,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文章总的结构是:分分分总各段资料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二、概括文章的论证过程三、文章如何运用比较手法的白求恩不少人和一些人对工作对人民对技术说说运用比较手法的好处。
比较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就应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四、课堂练习巩固练习:请写出第二自然段的论证过程。
学生问题赏析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资料?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情绪?“之后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3、“我是很悲痛的”能够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4、向白求恩学习的好处是什么?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 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2) 最后自然段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 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旁批:记叙)
四、朗读课文,积累生字,理解词语。 1、பைடு நூலகம்需正音的词语: 派遣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以身殉职 鄙薄 纯粹 漠不关心
1
2.解释词语: 殉职 狭隘 鄙薄 纯粹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五、展示学习方法,学习课文重点内容
学习方法:共鸣→ 争鸣
(一) 争鸣 1. 记叙的句子
提问:找出第一自然段记叙的句子。再找出最后一段记叙的句子。 (1) 第一自然段
2.【投影展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生读)
师:前面的红颜色的“高尚、纯粹、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这些词语很 重要,但后面的这个 “人”字更重要,他不是一个神,只是一个人。来,再读 —— 生读: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 趣味的人。
提问:这些都是贬义词。假如老师就是这一类人,批评我,用上这些词 语。
(生自由答) (2)【投影展示】这些人? 这帮人? 这班人? 这群人?
分析体会它们的区别。 (3) 双重否定句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 没有一个不佩服, 没有一个不为他的 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 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 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提问:能不能改成肯定句?反问句?(生答,反复训练) 小结: 本段精读方法:琢磨词语变换句式反复诵读; 本段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本段最有魅力的写作手法:是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写。 4、【投影展示】白求恩写给聂荣臻将军的信。(配乐:生读)
2
提问:如果你此刻站在白求恩的墓碑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答,师评)
5、白求恩是我们的楷模,所以,毛泽东是这样评价他的······ 【投影展示】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 就可 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 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 有益于人民的人。 (生读) (要求当堂反复背诵)
提问:白求恩到中国不到两年,他是怎么工作的呢? 【投影展示】(生读)
提问: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白求恩?(生答) 2.核心议论句
提问:读出前三段的核心的议论句,以这样的方式说话: 毛泽东要求我们学 习白求恩……的精神 (1)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3、精读第二自然段 (1)【投影展示】拈轻怕重 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不负责任 喜欢自吹
(二) 争鸣 1.提问:你对白求恩有疑惑吗?(生自由发言) 师:人无完人,白求恩也有缺点,也会抱怨。 【投影展示】白求恩写给朋友的信。 2. 提问:同学们,当你看了这些东西之后,你又如何看待白求恩? 总结:白求恩不是高高在上的偶像,一个塑像,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正是因 为有了这样的苦闷,孤独和挣扎,所以我们单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才会觉 得他可亲可敬,因为有了对爱人朋友的思念,对祖国的怀念,对安逸生活的向 往,所以我们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内心才会被深深地震撼。
师:不管这个时代如何发展,我们社会永远呼唤像白求恩这样的古典共产 党人。好,下课!
七、布置课外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评价。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
二、走进作者。 毛泽东(1893――1976) 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是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三、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 年“卢 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 疗队于 1938 年初来到中国。1 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 年 10 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 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 1939 年 11 月 12 日在河北 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 12 月 21 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 篇文章。
纪念白求恩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 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难点: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教学策略: 读读品品 感知一篇,概括内容要点; 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 背诵一节,感受课文主旨。 教程: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过的大多是记叙文。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一篇议论文,也是一片 “古老”的文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