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制度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电大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9

2023年电大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1]9

第七章预算管理第八章成本限制第九章责任会计第十章管理睬计的新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全面预算包括财务预算、特种决策预算与()三大类内容。

A.经营预算B.资本预算C.销售预算D.生产预算【讲评】全面预算是一系列预算的总称,就是企业依据其战略目标与战略规划所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方面的年度总体安排,包括日常业务预算(经营预算)、特种决策预算(资本预算)与财务预算三大类内容。

【答案】A2.财务预算不包括()。

A.预料利润表B.现金收支预算C.银行借款预算D.预料资产负债表【讲评】财务预算是一系列特地反映公司将来肯定预算期内预料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

它详细包括预料资产负债表、预料利润表和现金收支预算等内容。

【答案】C3.预算限制包括预算执行与()两个方面。

A.预算编制B.预算分析C.预算评价D.预算激励【讲评】预算限制包括预算执行与预算分析两个方面。

【答案】B4.不受现有费用项目限制,能够调动各方面降低费用的主动性和有助于企业将来发展,是指()方法的优点。

A.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零基预算D.定期预算【讲评】零基预算优点是(1)不受现有费用项目限制(2)能够调动各方面降低费用的主动性(3)有助于企业将来发展【答案】C5.与零基预算相对应的预算是()°A.增量预算B.固定预算C.弹性预算D.定期预算【讲评】成本费用预算依据预算编制的动身点特征不同,可分为增量预算方法和零基预算方法两大类。

所以和零基预算相对应的预算是增量预算O【答案】A6.预算限制原则不包括()。

A.分级限制B.全员限制C.全程限制D.全面限制【讲评】在实行预算限制的时候,须要遵循以下原则:全面限制、全程限制和全员限制。

【答案】A7.预算限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预算授权限制B.预算审核限制C.预算调整限制D.预算变动限制【讲评】预算限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预算授权限制、预算审核限制和预算调整限制。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成本习性2.现金流量3.经济订货点4.利润中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标准成本按其标准的制订依据可以将其分割为____和____。

2.经营杠杆是指存在____的前提条件下,使____大于____的一种现象。

3.在不能考量期初存货的前提下,当____时,变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比全然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必须小;当____时,两种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刚好恰好相反。

4.生产成本就是所指与产品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开支,其主要形成项目整体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管理财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是()a.服务对象b.财务会计原则c.财务会计方法d.财务会计假设2.下列()成本项目属于半固定成本范畴a.仓储用房屋租金b.直接人工c.固定资产直线法排序的固定资产d.出租设备的使用费3.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之和等于1d.后者大于前者4.多寡点法与重回直线法在展开成本预测时所彰显的差异就是()a.区分成本性质b.考量历史数据时间范围c.成本预测假设d.选用历史数据的标准5.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应当定期地转至()帐户中a.本年利润b.生产成本c.利润分配d.制造费用6.非弹性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维修费用d.直接材料7.未知利率为8%的1元乘数现值系数如下:年1234系数0.9260.8570.7940.73550.681那么,6年后获得4000元的现值应属()a.4000×0.926×6b.4000×0.794×2c.4000×0.681×0.926d.不能确定8.为避免因素不确认可能将引致的缺货而创建的储备就是()a.季节性储备b.保险储备c.周转储备d.生产性储备9.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属于相关成本a.机会成本b.不可避免成本c.沉落成本d.历史成本10.按实际机器小时确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和按标准机器小时确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之差为()a.财政预算差异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c.效率差异d.能量差异四、多项选择题(恰当答案错选、多挑选或空格符均不罚球。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课后作业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课后作业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标准成本中,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是()。

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现行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2.采用计件工资制度下,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

A.实际的小时工资B.预定的小时工资C.历史的平均小时工资D.预定的每件工资3.某企业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单位产品的标准机器工时是3小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机器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B.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机器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3小时C.若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标准人工工时,则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3小时D.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是2小时4.二因素分析法下的固定制造费用的能量差异,在三因素分析法中被进一步分为()。

A.闲置能量差异和耗费差异B.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C.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D.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5.因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 C)。

A.耗费差异B.效率差异C.闲置能量差异D.能量差异6.ABC公司本月生产甲产品4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千克,其实际价格为0.55元/千克。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7千克/件,标准价格为0.5元/千克,其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为()元。

A.140B.160C.200D.2207.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

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4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

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3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为()元。

A.950B.450C.-950D.-11508.下列部门中,通常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是()。

A.采购部门B.生产部门C.质量控制部门D.人事劳务部门9.在标准成本系统中,下列方法中,将期末所有成本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是()。

《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成本管理》期末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工业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以及供应非工业性劳务要发生得各种耗费。

2、产品成本:为生产一定种类与数量得产品所发生得全部生产费用。

3、成本开支范围:指产品成本实际包括得内容。

具体范围由国家统一规定,各个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4、成本预测:根据有关得成本资料与其她资料,通过一定得程序、方法,对本期以后得某一期间得成本所作得估计。

5、成本决策:在成本预测得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方案得比较、分析、判断后,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得过程。

6、成本计划:根据计划期内所确定得目标,具体规定计划期内各种消耗定额及成本水平以及相应得完成计划成本所采取得一些具体得措施。

7、成本控制:指以预先制定得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得限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际发生得费用进行控制,及时揭示实际与标准得差异额对并产生差异得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得措施,消除差异,保证目标成本实现得过程。

8、成本核算:对生产过程中发生得费用按一定得对象进行归集与分配,采用适当得方法计算出成本计算对象得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得过程。

9、成本分析:就是根据成本核算所提供得资料及其她有关资料,对实际成本得水平、构成情况,采用一定得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计算其完成情况、差异额,分析产生差异得原因得过程。

10、成本考核:就是指定期通过成本指标得对比分析,对目标成本得实现情况与成本计划指标得完成结果进行得全面审核、评价,就是成本会计职能得重要组成部分。

11、费用要素: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得各种耗费按其经济内容所作得分类。

12、制造费用: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得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得各项费用。

13、在产品:企业已投产、但尚未完工得在制品与半成品。

14、约当产量法:就是先将月末实际结存得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产量(即在产品约当产量),然后按照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得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得方法。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3 道试题,共23 分。

)1.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A.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正确答案:D2. 由于修改旧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 定额差异B. 材料成本差异C. 定额变动差异D. 脱离定额的差异正确答案:C3.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差异额较大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差异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

A. 定额差异的比例B. 定额成本的比例C. 脱离定额差异的比例D. 材料成本差异的比例正确答案:B4. 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B. 新旧定额的差额C. 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正确答案:B5.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于定额变动差异若是定额降低,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

A. 从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扣除B. 加到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C. 对当月产品成本没有影响D. 应在月初产品成本当中进行调整,月末在产品成本不进行调整正确答案:C6. 定额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在消耗定额降低时,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调整和定额变动差异数,()。

A. 都是负数B. 都是正数C. 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D. 前者是负数,后者是正数正确答案:D7. 定额法的特点是()。

A. 对产品进行事前控制B. 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C. 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D. 上列三点都具备正确答案:B8.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

A. 完全是一回事B. 毫无联系C. 可以互相代替D. 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3 道试题,共23 分。

)1.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A.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正确答案:D2. 由于修改旧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 定额差异B. 材料成本差异C. 定额变动差异D. 脱离定额的差异正确答案:C3.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差异额较大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差异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

A. 定额差异的比例B. 定额成本的比例C. 脱离定额差异的比例D. 材料成本差异的比例正确答案:B4. 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B. 新旧定额的差额C. 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正确答案:B5.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于定额变动差异若是定额降低,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

A. 从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扣除B. 加到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C. 对当月产品成本没有影响D. 应在月初产品成本当中进行调整,月末在产品成本不进行调整正确答案:C6. 定额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在消耗定额降低时,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调整和定额变动差异数,()。

A. 都是负数B. 都是正数C. 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D. 前者是负数,后者是正数正确答案:D7. 定额法的特点是()。

A. 对产品进行事前控制B. 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C. 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D. 上列三点都具备正确答案:B8.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

A. 完全是一回事B. 毫无联系C. 可以互相代替D. 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例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标准成本法例题及答案

某厂的生产甲产品的月设计生产能力为:总工时2,500时,月计划生产500件。

其标准成本资料如下:甲产品标准成本单成本项目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成本标准直接材料8公斤/件4元/公斤32元/件直接人工5工时/件6元/工时30元/件变动制造费用5工时/件5元/工时25元/件固定制造费用8,000甲产品本月实际产量为510件,其实际成本如下:甲产品实际成本单成本项目耗用数量实际价格成本直接材料4,500公斤3.8元/公斤17,100元直接人工2,400工时6.2元/工时14,880元变动制造费用5.2元/工时12,400元固定制造费用8,500元计算甲产品各成本差异:(40分)原材料用量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原材料价格差异变动费用开支差异原材料总差变动费用总差人工效率差异固定费用预算差异工资率差异固定费用效率差异工资总差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费用总差:答案:设计能力2500设计产量500成本项目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成本标准直接材料8432直接人工5630变动制造费用5525固定制造费用8,000实际产量510成本项目耗用数量实际价格成本直接材料4,500 3.8 17,100直接人工2,4006.214,880变动制造费用5.212,480固定制造费用8,500成本合计52,960标准分配率3.2原材料用量差异1,680.00变动费用效率差异(750.00)原材料价格差异(900.00)变动费用开支差异480.00原材料总差780.00变动费用总差(270.00)人工效率差异(900.00)固定费用预算差异500.00工资率差异480.00固定费用效率差异(480.00)工资总差(420.00)生产能力利用差异320.00固定费用总差:340。

成本会计考试题及答案6

成本会计考试题及答案6

成本会计考试题及答案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中,直接材料成本是指()。

A. 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B. 所有材料成本C. 与生产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D. 仅指原材料成本答案:A2. 制造费用的分配基础是()。

A. 直接人工小时B. 直接材料成本C. 机器工时D. 产品数量答案:C3. 标准成本制度中,成本差异是指()。

A. 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额B. 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C. 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D. 标准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答案:B4. 变动成本法下,固定制造费用在成本计算中被()。

A.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B. 计入存货成本C. 作为期间费用处理D. 作为非经常性支出答案:A5.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是()。

A. 产品B. 作业C. 客户D. 部门答案:B6. 成本会计中,成本的可追溯性是指()。

A. 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产品B. 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客户C. 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作业D. 成本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的部门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成本会计的目标()。

A. 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B. 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C. 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D. 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答案:D8. 以下哪项是成本会计中的直接成本()。

A. 销售佣金B. 直接材料C. 广告费用D. 间接制造费用答案:B9. 成本会计中,成本的可比性是指()。

A. 不同企业的成本可以相互比较B. 不同时间的成本可以相互比较C. 不同产品的成本可以相互比较D. 不同部门的成本可以相互比较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成本会计中的固定成本()。

A. 租金B. 折旧C. 直接人工D. 管理人员工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些属于直接成本()。

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间接制造费用D. 销售佣金答案:A、B2. 成本会计中,以下哪些属于变动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标准成本制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数量,价格2、工程法,估计法3、制造费用,编制预算4、价格标准,数量标准5、计件工资单价,每一工时应分配的工资6、直接人工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7、固定费用,变动费用8、采购部门,生产部门9、采购量,耗用量10、实际用量,标准价格11、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12、实际投料的配比,计划预定的配比13、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产出差异14、标准产出量,实际产出量15、直接人工结构差异,直接人工产出差异二.名词解释1、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指作为与实际成本相比较的单位产品的预定目标成本。

2、逆差和顺差当一项实际成本与相应的标准成本不相等时,发生的差额就称为成本差异。

如果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其差异为逆差;如果标准成本超过实际成本,其差异为顺差。

通过观察成本差异,各级管理部门就能了解经济活动的效益,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

3、例外原则例外原则是指日常实施全面控制的同时,排除那些无关紧要的差异,有选择地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即例外)。

采取例外原则管理的好处是:一方面通过分析实际脱离标准的原因来达到日常成本控制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检查标准本身是否适宜。

4、材料结构差异材料结构差异指多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生产产品时实际投料的配比和计划预定的配比之间的差异。

5、材料产出差异材料产出差异指混合材料投料后得到的标准产出量与实际产出量的差异。

三.判断题1、√2、对√3、√4、√5、×6、√7、√8、×9、√10、×11、×12、×13、√14、√15、√16、×17、√四.单项选择题1、D2、A3、C4、D5、B6、C7、A 8、A 9、D 10、B 11、B 12、B五.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ABC4、ABC5、ABCD6、BC7、ABC8、ABD9、ABC 10、BCE 11、ABCDE 12、ABCDE 13、ABCDE 14、ACDE 六.问答题1.答:标准成本与预算成本有密切的联系。

标准成本是单位成本的概念,而预算成本则属于总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可以理解为是单位产品的预算。

在实务上,企业的预算控制主要是成本控制,而成本控制是通过标准成本来控制的,因而预算与标准这两个词使用时不做严格区分。

2、答: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的基本思路是:(1)计算总括指标的差异,即实际总成本与标准总成本的差异。

(2)构成总括指标的因素至少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因而总括指标的差异来自于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所以第二步就是计算各个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

(3)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都是由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构成的,所以每个成本项目成本差异也就由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部分组成。

第三步就是计算各成本项目的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根据这一思路,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有如下三个层次。

①产品成本差异= 实际总成本–标准总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②某个成本项目成本差异= 某个成本项目实际成本–该成本项目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 数量差异③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3.答:因为在计算成本差异时,实际总成本与标准总成本这两个指标都应统一在相同的产量指标下。

否则,实际总成本指标按实际产量计算,标准总成本指标按计划产量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异就包含了产量差异,而不是本来意义上的成本差异了。

因此必须将实际总成本指标与标准总成本指标统一在实际产量的基础上。

此时,二者的差异必然是成本差异。

4、答:根据一定时期材料的采购数量或以生产耗用的数量为基础计算的材料价格差异,各有优点。

前者能够给管理部门及时提供差异信息,便于评价采购部门的业绩;后者对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可用同一变量(即生产耗用数)加以计算。

从及时提供差异信息,加强采购工作这一点看,使用采购数量计算材料价格差异则优越于后者。

七.计算题1、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解:首先计算产品实际总成本与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总成本的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 实际总成本-标准总成本= 7799 - (17 ×400)= + 999 (逆差)然后了解每个成本项目的差异以及它们的价差和量差对成本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实际总成本–材料标准总成本= (0.55 ×2500)-(3×400)= 1375 – 1200= +175 (逆差)材料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 (0.55 – 0.5 ) ×2500= + 125 (逆差)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标准价格= (2500 – 2400 ) ×0.5= +50 (逆差)人工成本差异= 人工实际总成本–人工标准总成本= 4488 – 4000= +488 (逆差)直接人工价格差异= (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 ×实际工时= (5.1 – 5 )× 880 = +88 (逆差)直接人工数量差异 = (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 ×标准工资率= (880 – 800) × 5 = +400 (逆差)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 实际变动费用–标准变动费用= 1936 – ( 400 × 4 ) = + 336 (逆差)变动费用价格差异 =(实际变动费用分配率–标准变动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 (2.2 – 2 ) × 880 = +176 (逆差)变动费用数量差异 =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标准变动费用分配率= (880 –800 ) × 2解:首先,计算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在实际产量下应耗材料标准数量为:A材料 1000 × 1 = 1000公斤B材料 1000 × 2 = 2000公斤C材料 1000 × 2 = 2000公斤数量差异:A材料(1500 – 1000)× 1 = + 500元 B材料(2000 – 2000)×3 = 0C材料(2200 – 2000)×1.5 = + 300元合计 800元数量差异还可以按下面公式计算:数量差异 = ∑(实际单位材料用量×实际产量×标准价格)- ∑(标准单位材料用量×实际产量×标准价格)=(1500 ×1+2000 ×3 +2200 × 1.5 )- (1000 × 10 ) = 10800 –10000= +800然后,将数量差异分解为结构差异和产出差异:材料结构差异 = ∑( 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 – (标准平均价格×实际总数量)其中:标准平均价格 = 标准成本标准数量 =105 = 2元材料结构差异 = 10800- 2×5700 = 10800 – 11400 = - 600或材料结构差异 = (实际投料平均单价–预计投料平均单价) ×实际总数量= (108005700–105) × 5700= ( 1.89474 – 2) ×5700 = - 600材料产出差异 = (标准平均价格×实际总数量 ) –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 )= (2 × 5700) – (10 × 1000) = 11400 – 10000= + 1400或材料产出差异 = (实际投料下的标准产量–实际产量 ) ×标准成本= ( 57005– 1000) × 10= (1140 – 1000 ) × 10 = +14003.计算直接人工混合使用时的成本差异解:在实际产量下应耗标准工时为:五级工 800 × 5 = 4000 工时三级工 800 × 2 = 1600工时二级工 800 × 3 = 2400工时数量差异:五级工(3200 – 4000)×5 = -4000 三级工(1600 –1600)×4 = 0二级工(4800 –2400)×3 = +7200 合计 +3200元其中:人工结构差异 = (3200 ×5 +1600 × 4 +4800 ×3)- (9600 ×42 10)= 36800 – 40320= - 3520 元人工产出差异 = 40320 – 800 × 42 = +6720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