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合集下载

波的能量知识

波的能量知识

A0 r0 r y= cos ω (t − ) r u
r1
式中r为离开波源的距离,A0为r = r0处的振幅。
小结: 小结: 波动能量 u 1 x 2 2 2 d dV内: Wk = ρdVA ω sin ω (t − ) 2 u dV 1 x S 2 2 2 dW p = ρdVA ω sin ω ( t − ) 2 u x 2 2 2 dW = ρdVA ω sin ω (t − ) u 不守恒 dW 1 2 2 平均能量密度: 平均能量密度: w = = ρω A dV 2 1 2 2 2 能流密度(波强): 能流密度(波强): I = ρ A ω u ∝ A 2
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一 波动能量的传播 1 波的能量 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 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传播 过程中,媒质中的质点由不动到动, 过程中,媒质中的质点由不动到动, 具只动能 W K ,媒质形变具只势能 W P .
以固体棒传播纵波为例分析波动能量的传播. 固体棒传播纵波为例分析波动能量的传播 传播纵波为例分析波动能量的传播
u= E
2
Sdx = dV dy ∂y 考虑到 y 是 x 和 t 的函数,故 应是 dx ∂x ∂y ω x 1 2 ∂y 2 = A sin ω (t − ) dW P = u ρdV ( ) 而 ∂x u u 2 ∂x
ρ
E = u2ρ
1 x 2 2 2 dWP = ρdVA ω sin ω(t − ) 2 u
E 纵波 u = 固体: 固体:
ρ ρ
G 横波 u =
弹性模量
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
应力 F S E= = 应变 ∆L L
x d W = ρ d VA ω sin ω (t − ) u (2) 任一体积元都在不断地接收和 ) 放出能量,即不断地传播能量. 放出能量,即不断地传播能量 任一体 积元的机械能不守恒. 积元的机械能不守恒 波动是能量传递 的一种方式 .

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公式

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公式

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公式是描述波动能量传播和传递速率的重要公式。

能流密度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通过的波动能量流量,可以用来衡量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强度和速率。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波动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因此研究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公式对于理解和控制波动现象非常重要。

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波以及波动现象的特性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波的能流密度强度与波的振幅和频率有关。

在传统的经典力学中,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 P = \frac{1}{2} \sqrt{\frac{u}{\rho}} v^2 \]P表示能流密度强度,u表示波的线密度或者表面密度,ρ表示介质的密度,ν表示波的速度。

在这个公式中,波的振幅对于能流密度强度的影响体现在速度的平方项上。

速度越大,波的振幅对应的能流密度强度就越大。

介质的密度和波的线密度或者表面密度也对能流密度强度起到重要作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波,能流密度强度公式可能需要做适当的修正。

比如对于声波,由于声波是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介质中传播的,因此介质密度对于声波的传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而对于电磁波,介质的电磁性质对于能流密度强度也可能会有所影响。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波的特性和介质性质做出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在工程学和实际应用中,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公式可以用来优化波动传输系统的设计,提高能量传播效率,加速数据传输速率,改善声音等波动现象的传播质量。

比如在声学领域中,通过调节声波的振幅和频率,可以控制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声音质量,进而提高音响设备的性能。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通过优化电磁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波的能流密度强度公式是描述波动能量传播和传递速率的重要工具,对于理解和应用波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波的特性和介质性质,可以对能流密度强度公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对波动现象的优化和控制。

第三节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第三节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 9.3 波的能量一、波的能量波是质点振动状态的传播,是质点振动相位的传播,外观上有波形在传播,但在传播过程中并不伴随物质传播,但伴随着能量迁移。

波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对于“流动着”的能量,要用由能量密度 和能流密度两个概念来描述。

1 波的振动动能当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媒质中各质点均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因而具有振动动能。

设在密度为ρ的介质中,有一列沿x 轴传播的平面简谐波。

在波线上坐标为x 处取一个体积元d V ,其质量d m =ρ d V其波方程该体积元的振动速度为该体积元d V 的动能为2 波的势能介质发生弹性形变,因而具有弹性势能。

可以证明,因为介质形变,体积元d V 的势能与动能相等结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弹性介质体积元中的动能和势能在任何时刻都是相等的,它们同时最大,同时为零。

3 t 时刻体积元d V 的总能量为这一部分介质的能量是不守恒的,它随时间按正弦平方的函数关系而变化,所cos ()x y A ω t u =-ωsin ()y x v A ω t t u ∂==--∂222p k 1d d d sin ()2x E E VA t u ρωω==-k p d d d E E E =+)(sin d 222u x t VA -=ωωρ2222k 11d d ρd ωsin ω()22x E mv VA t u ==-Y x以能量是以波的形式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以速度u 传播。

二、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单位体积介质中的波动能量称为波的能量密度,用 W 表示平均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能量密度,用 W 表示三、能流密度波的能量不守恒,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波中每个质元左右都和介质中相邻的质元有相互作用的弹性力,在波的传播过程中,通过弹性力做功,质元不断地从波源方向接受能量,又不断地向后传递能量,因此在这部分中,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将能量的传播与水的流动相比拟,称为能流。

大学物理 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大学物理 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单位体积内的能量 w dE dV
w

dE dV

A2 2 sin2[(t

x u
)


0
]
5、一个周期内的平均能量密度
w 1 T
T wdt 1
0
T
T 0
A2
2
s
in
2[(t

x u
)

0
]dt
1 2 A2
2
sin2 1 1 cos2
2
这说明:w 2、A2
dE

(dV
) A2
2
sin 2[(t

x) u
0 ]
对任一介质体积元来说,不断从波源方向的介质中吸收能
量,又不断地向后面的介质传递能量。这说明波动是传递能
量的一种方式,且能量传播的速度就是波速。
孤立的谐振子系统总能量守恒。
第十章 波动
4
物理学
第4五、版 能量密度
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dEk

1 2
dV 2 A2
s
in2[(t x
u 第十章 波动
)

0
]
1
物第理五2版、学 dv 内的波动势能
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体积元因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
在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产生切变
y
y
o
x
x
y

x
x

h
lim tg x
h

x0
y y x x


u
A s in
物理学
第五版

大学物理-波的能量

大学物理-波的能量

x
y + ∆y
x y = Acosω(t − ) 1)体积元的动能 ) u ∂y x v = = − Aω sin ω(t − ) ∂t u
1 1 x 2 2 2 2 ∆Ek = ∆mi v = ρ∆VA ω sin ω(t − ) 2 2 u
2)体积元的势能 ∆E )
x
∆x
u
1 x 2 2 2 ρ∆VA ω sin ω(t − ) P = 2 u
形变最小 →0, , 振动速度最小 →0
y
r u
a
b
x
形变最大, 形变最大,振动 速度最大
r u
y
B P A Q
x
质元A 质元 质元P 质元 质元B 质元 质元Q 质元
(填吸收、释放)能量 填吸收、释放) 填吸收、释放) (填吸收、释放) 能量 填吸收、释放) (填吸收、释放) 能量 (填吸收、释放)能量 填吸收、释放)
结论:在波动过程中能量以波的形式沿 x 方向以 u 向
前传播着。 前传播着。
2、平均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平均值 、平均能量密度
1 T 2 2 2 x 1 2 2 w = ∫ ρA ω sin ω(t − )dt = ρA ω T 0 u 2
为了定量描述波动过程中能量的传播, 为了定量描述波动过程中能量的传播,引入能流和 能流密度的概念 3、能流---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中某面积的能量 、能流 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中某面积的能量
形变最小形变最大形变最大振动速度最大填汲取释放能量填汲取释放填汲取释放填汲取释放能量填汲取释放填汲取释放能量填汲取释放能量能流和能流密度波强二能流和能流密ep为了精确地描述波的能量分布为了精确地描述波的能量分布引入能量密度1能量密度介质中单位体积中的波动能量能量密word版本能量密度描述了介质中各点能量即振动能量的分布能量密度描述了介质中各点能量即振动能量由上式可知波的能量密度是随介质的空间坐标能量密度是随介质的空间坐标由上式可知争论

波的能量和干涉

波的能量和干涉
2
· ·· · · r
折射波传播方向
c c n1 = ,n2 = u1 u2
绝对折射率定义
sin i n2 = sin r n1

n1 sin i = n2 sin r 折射定律
11
波的叠加 驻波
一.波传播的独立性与叠加原理
介质中同时有几列波时,每列波都将保持自己原有 介质中同时有几列波时 每列波都将保持自己原有 波传播的独立性。 的特性,不受其它波的影响 不受其它波的影响-----波传播的独立性。 波传播的独立性 的特性 不受其它波的影响 (传播方向、振动方向、振幅、频率等) 传播方向、振动方向、振幅、频率等 传播方向
kx /2类似 与kx2/2
2
1 ∂y wp = E 2 ∂x
∂y 2 ∝ 相对形变( ) ∂x
2 2
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
1 ∂y 1 ∂ y w = wk + wp = ρ + E 2 ∂t 2 ∂x
2
如果: 如果:y(x,t)=Acos(ω t-kx)
λ
4
(n = 0,1,2 L)
相邻波节(或波腹) 相邻波节(或波腹)间距为λ /2, , 实验中只要测波节间距可得出行波波长。 实验中只要测波节间距可得出行波波长。
19
(2)驻波中的相位 cos ω t ) 驻波。 故相位并不传播 …驻波。 相位中没有x 坐标, 相位中没有 坐标, 驻波是分段的振动,设两相邻波节间为一段。 驻波是分段的振动,设两相邻波节间为一段。 同一段中各点振动相位相同; 同一段中各点振动相位相同; 相位相反。 为什么? 相邻两段中各点振动 相位相反。 为什么?) ( 因为,相邻两段的 2 A cos 因为,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

I S u I 2 2 A2 2u
通常
I 2 2 zA2 2
I 1 A2 2u
2
z u 是表征介质特性的一个常量,
——称为介质的特性阻抗
说明:
S u I 2 2 A2 2u
上式根据平面简谐波得到的结论, 但是波的强度与波的振幅、波的频率的 平方成正比的结论对任何弹性波都成立. 波的能量密度表征媒质中某点质元的
一.有波传播时媒质质元的能量
(以平面纵波在固体细长棒中的传播为例)
设有一截面积为 S ,密度为 ρ 的固体细棒,
一平面纵波沿棒长方向传播。
a
b u
o●●
S
x●

x
x x
选棒长的方向为 x 轴,在棒上距 o 点 x 处附近 取一长为 Δx 质元 ab ,
a
b u
o●●
S
x●
x
x x

a
W 1 mv2 K2
1 V 2 A2 sin2 (t 2 x )
2

0
1)求势能:
a
b u
o●●

x●
d

x
x x
t
a
b u

o●

y●

y y
x
当有纵波传播时,在应力作用下质元 ab 发生线变,
设 t 时刻质元 ab 正被拉长,
由图上几何关系,质元 ab 长度变化为 Δy
能量的大小. 能流密度表征媒质中某点, 能量传播的多少和快慢.
例:波动的能量与那些物理量有关?比较波动的能量与 简谐运动的能量.
答: 1 V 2 A2
2

物理波的能量

物理波的能量

=
3
cos
4πt
(2)以距a点5m处的b点为坐标原 点写出波动方程。
b.
u .a 5m
x
解:(1)以a点为原点在x轴上任取一点P,坐标为x
ya = 3 cos 4πt y =3 cos 4πt +
x
20
(2)以b点为坐标原点
wk
wp
2 A2
sin
2 [ (t
x )] u
平均能量密度(对时间平均)
w 1 T A2 2 sin 2[(t x)]dt
T0
u
w
=
1 2
ρAω2
2
三、波的强度
能流P :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某一截面的 P = w S u 能量称为波通过该截面的能流,或叫能通量。
显然能流是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但它总为正值
(t+
d u
)
π
2
]
y
=
A cos[ω
(
t
+
d u
x u
)
π
2
]
例6、波速 u =400m/s, t = 0 s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 写出波动方程。
t= 0 (o点)
得:
y 0
=
2
=
A
2
v0
>0 0=
π
3
2
o
y(m)
4 5
p
u
x (m)
{ t =0
(p点)

=
y 0
=
0
v0< 0
p
0
d
λ
得:
平均能流P : 能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P = S w u 波的强度 I(能流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x
d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
y dy
x x
2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弹性势能
杨氏模量
1 2 dWp k dy 2 F l ES E F l S l l
SE k dx
O O
x
dx
y
y dy
x x
3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弹性势能 1 1 dy 2 2 dWp k dy ES dx( ) 2 2 dx 1 2 dy 2 u dV ( ) 2 dx 1 x 2 2 2 dVA sin (t ) 2 u
2 2 2
O O
x
dx
y
y dy
x x
7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2 能量密度 单位体积介质中的波动能量 dW x 2 2 2 w A sin (t ) dV u 平均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在一个周期内 的平均值 1 T 1 2 2 w wdt A T 0 2
A0 r0 r y cos (t ) r u
r1
12
讨 论 (1)在波动传播的介质中,任一体 积元的动能、势能、总机械能均随 t x, 作周期性变化,且变化是同相位的. 体积元在平衡位置时,动能、势能 和总机械能均最大. 体积元的位移最大时,三者均为零.
6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x dW dVA sin (t ) u (2) 任一体积元都在不断地接收和 放出能量,即不断地传播能量. 任一体 积元的机械能不守恒. 波动是能量传递 的一种方式 .
O O
x
dx
y
y dy
x x
4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x dW dVA sin (t ) u
2 2 2
体积元的总机械能
x dW dWk dWp dVA sin (t ) u
2 2 2
O O
x
dx
y
y dy
x x
5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1 2 2 I A u 2
P wuS
u
udt
S
10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例题9-4
见课本
11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补例 证明球面波的振幅与离开其波源 的距离成反比,并求球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证 介质无吸收,通过两个球面的平均 能流相等. w1uS1 w2uS2 1 1 2 2 2 2 A1 u 4π r1 A2 2u 4π r22 即 2 2 A1 r2 s1 r s2 2 A2 r1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波动能量的传播
1 波的能量 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传播 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由不动到动, 具有动能 W k ,媒质形变具有势能 W p .
1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以固体棒中传播的纵波为例分析波动能量 的传播. 1 x 1 2 2 dWk dm v dV v y A cos (t ) u 2 2 y x v A sin (t ) t u 1 x 2 2 2 振动动能 dWk dVA sin (t ) 2 u
O O
x
dx
y
y dy
x x
8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能流和能流密度
能流: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某一面积 的能量. 平均能流:
u
P wu S
udt
S
9
9.3 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密度
能流密度 ( 波的强度 )I: 通过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 积的平均能流.
P I wu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