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习题:第七单元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含解析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根据这一法令:农民无条件地获得了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从此以后,他们成为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
解放法令还规定,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而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中,实行连环保。
村社在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职人员,实行“自治”,但又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改革后,农村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小商品经济,贫富不均的现象日益严重,出现了阶级分化。
农村中的富农分化出一些资本家性质的农业经营者,他们用多种方式积累资本,添置新式农具,购置耕地,雇佣大批劳动力,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摘编自人民版选修一(1)根据材料,说明1861年改革后的俄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
,说明上述变化对俄国社会近代化的重大影响。
,第(1)问,要结合材料从俄国农民身份地位、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管理模式三个角度说明俄国农村的变化。
第(2)问,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说明对俄国的影响。
农民的身份地位由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变为法律上的自由人;在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村社取代了原来农奴主对农民的管理。
(2)为俄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资金等;为俄国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2)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声越来越高……”(3)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
”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农奴说白了就是地主的奴隶,而人权的丧失与侮辱,导致了农奴制改革的发生。
下面是分享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
这些法令被统称为“二一九法令”(俄历二月十九日),又称“解放”法令。
主要内容有:(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
(2)关于农民的份地:法令规定,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
(3)关于赎金: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4)关于改革后对农民的组织管理: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交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1)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①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③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②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③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耕作不便,而且耕种的土地比原来减少,为了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影响: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启迪: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
在当今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2)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更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评价及影响:(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明治维新对日本有哪些积极影响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优秀版)

建立教育管理系统,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育质量的提 高。
教育的发展与提高
发展高等教育
改革期间,俄国高等教育得到发展,建立起多所大学和高 等学府,为培养高级人才提供了平台。
师资培养
重视师资培养,建立师范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提高教师 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教育对外交流
加强与国际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派遣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推动俄国教育的国 际化发展。
村社的领导机构由村民选举产生, 负责制定村社的管理规定和决策。
财务管理制度
村社设有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 负责村社的财务收支管理,确保
村社资金的有效利用。
监督评估制度
定期对村社的管理进行监督和评 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管
理的高效和公正。
村社与国家的关系
税收征收
村社负责向国家缴纳税收,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 稳定。
政府支持
政府为农民提供贷款和税 收优惠,以帮助他们完成 赎买。
土地的使用权
长期使用权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长期使 用权,但土地所有权仍然 属于国家。
使用权保障
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受到法 律保护,不得随意剥夺或 侵犯。
土地流转
农民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 围内将土地转让或出租给 他人使用。
03 村社制度
CHAPTER
村社的职能
组织农业生产
村社负责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分配劳动任务,确保农业生产的 有序进行。
管理公共事务
村社负责管理村内的公共事务,如 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环境维护等, 确保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调节内部矛盾
村社在内部矛盾调解中发挥重要作 用,通过协商和调解的方式解决村 民之间的纠纷。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推荐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a56fda8b9d528ea81c7794c.png)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预习导引知识点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3.表现(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
(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宣传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组织基础①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
②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让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4)不同方案的讨论。
(5)个人作用: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推行改革。
4.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
[知识点拨] 内外交困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改革的焦点不是地主内部的斗争,而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产阶级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为沙皇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法令于1861年3月3日,也就是俄历二月十九日签署,又称“二一九法令”。
2.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2)经济上: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思维导图] “二一九法令”的内容知识点三进步与局限1.进步性(1)性质: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①广大农奴有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地位: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2.局限性(1)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2)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3)欺骗性:改革后农民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历史认识] 农奴制改革存在局限性的原因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以下是 6 条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的表述:
1. 嘿,你知道吗?俄国农奴制改革里有一条超重要的,就是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啦!就好比一只被关在笼子里好久的小鸟,突然被放出来能自由飞翔一样,农奴们从此可以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可以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啦!例子嘛,原来农奴只能在主人的土地上干活,现在他们可以去城里找工作,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呢!
2. 告诉你哦,农奴能拥有自己的财产啦,这可不是小事情啊!就像一个一直穷得叮当响的人,突然有了自己的财富宝库。
比如说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种植自己喜欢的作物,不用再担心被剥夺走啦!
3. 哎呀呀,还有呢,农奴在法律上也和其他人平等啦!这可太重要啦!以前他们好像是二等公民,现在和大家一样啦!想象一下,就像原本被歧视的孩子,现在能和其他人公平竞争,这是多么大的改变呀!你说是不是得点赞?比如农奴可以去打官司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4. 嘿嘿,改革后农奴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哦!这多棒呀!就如同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突然看到了无数条光明大道摆在眼前。
他们不用再局限于种地啦,可以去当工匠、商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呀!
5. 瞧,政府还出钱帮农奴赎买份地呢,这是多好的事儿呀!就像有个慷慨的贵人来帮忙摆脱困境一样。
比如有的农奴家庭就能用比较轻松的方式拥有自己的土地,开始新的生活啦!
6. 哇塞,改革还推动了俄国工业的发展呢!这就好像给一辆停滞的车子加足了油,突然就飞奔起来啦!工厂能招到更多的劳动力,经济也活跃起来了。
那些原本生活困苦的农奴,有机会进入工厂工作,是不是很有意义呀!
我的观点结论:俄国农奴制改革真的是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它让农奴们获得了新生,给俄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
原创3: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C、实质变成地主对农民的“合法”掠夺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变革经济基础
变革上层建筑
阅读教材100-101页,归纳俄国在其他方面有哪些改革 措施?有什么影响?
2、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机构
农村:地方自治局 城市:城市杜马 3、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 年轻时广泛出游,到过欧洲,受 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自幼接受过 欧洲自由主义思想,专门研究过 农奴制问题,并释放过一批农奴。 1855年开始执政。克里米亚战争 后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开始着 手进行改革。
2、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资产阶级不满意自己政治上无权的状况。 (2)广大农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3)民粹派 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3、沙皇遇刺:
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①性质: 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内容: 废除旧的等级法庭 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4、军事方面 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军事管理体系
5、教育方面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二、影响
1、 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但客观上使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 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国
政治体制方面
农 奴
内容 司法制度方面
制
改
军事、教育方面
革
性质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全文

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沙格皇沉斯尼重古打拉击一服世毒承自受杀不了了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VS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
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
②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战败,加剧国内社会矛盾(导火线)
1801-1860年农奴暴动
次数
材料:“农奴制是国家脚下 的火药库,尤其是军队也是 农奴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 了。”—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这次改革有没有触动农奴制?这次改革是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吗?
没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 统治,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自上而下推行 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性质:
加强专制统治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二、废除农奴制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进 程
彼得一世改革
4.改革的影响
积极:
①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
准备了条件。
(俄国打败瑞典后,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
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虽然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变成欧洲军 事强国,但是也加强了封建统治,特 别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拉 大了俄国与西方各国的距离。
1.农奴制的含义
什么是农奴制?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一种制度。农奴 束缚于土地上,像牲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意 殴打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相仿。
据1687年统计, 全国93万户农民 中约89万户是农 奴,分别属于贵 族、教会和皇室, 有的大贵族竟拥 有农奴4万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第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学习模块】
一、改革的酝酿
1、目的:化解矛盾,,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表现:nbwcohbdAx
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试图对农奴制改革,因而最后不了了之思想基础:亚历山大二世让报纸公开讨论,借助
力量化解封建地主的阻
力nbwcohbdAx
组织基础:成立,负责农奴制改革;
各地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讨论、草拟改革方案个人因素: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坚持推行改革。
二、“二一九法令”
1、标志: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的法令和宣言。
nbwcohbdAx
2、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
得。
②经济上:规定土地仍然归属所有,
但农民可以一块份地。
农民除了要交付赎
金,还要承担各种。
nbwcohbdAx <份地须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
主服,
交) nbwcohbdAx
③组织上:加强制度,由村社负责农民
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
三、进步与局限
1、性质:主持下的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
渡)
⑴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
的来源,nbwcohbdAx
有利于的扩展。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
国的发展。
⑵动摇了俄国落后的,促进了
的发展,nbwcohbdAx
是俄国历史的重要
3、局限性:<实际上是一个的产物)
⑴不彻底性:农民仍然受严格管理,很大程度
上还被束缚在上
⑵掠夺性:农民支付的总数超过改革时
地价的几倍。
⑶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比改革前还少,不得不租
种地主土地,重新受地主的
nbwcohbdAx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材料一:一个俄国官员在
“九一二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变化时说:“人民挺起
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
吐,一切都变了。
”nbwcohbdAx
材料二:列宁说: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
辱。
以上均引自历史选修
1nbwcohbdAx
请回答:<1)根据“九一二法令”内容说明,为什么农民会有这样的变化?
<2)为什么列宁把这种“解放”说成“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改革的认识。
【当堂检测】
1、“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又称“解放法令”。
解题关键: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份地,大小由地主决定,要出赎金。
思路引领:改革方式是农奴主阶级自上而下进行的。
答案提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组织管理几大块。
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
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规定大大加强了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nbwcohbdAx
2、简要评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答案提示:一方面,改革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由于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使俄国工业迅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因此,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是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农奴的人身解放,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nbwcohbdAx
另一方面,改革很不彻底。
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条件下对农民的“合法掠夺”。
它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改革仍遇到很大阻力,亚历山大不久遇刺身亡。
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农民对改革的不满。
使农民运动不断发展,继续推动俄国历史向前。
nbwcohbdAx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