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说明书(着色渗透探伤剂)

合集下载

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背景着色探伤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其通过观察被检测物表面被涂敷上着色探伤剂后的颜色变化,从而检查物体的表面缺陷。

着色探伤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检测物体的表面缺陷,而且可以区分缺陷类型和程度。

但是,着色探伤剂的使用也存在相关风险,包括安全和环境风险。

因此,必须在使用和操纵着色探伤剂时遵循特定规程和操作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以下是着色探伤剂安全操作规程:1. 储存着色探伤剂必须在干燥、温暖的房间中储存,并避免接触空气、水或其他液体。

在储存时必须注意防潮,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维持着色探伤剂的质量。

2. 传递在传递着色探伤剂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着色探伤剂不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振动或震动,以免对着色探伤剂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传递着色探伤剂时必须将它们放在密封容器中,以避免泄漏或污染着色探伤剂应该根据国家规定和地方环保规定正确处理或丢弃。

使用着色探伤剂后产生的废物必须得到妥善处理并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将污染物泄漏到环境中。

4. 使用在使用着色探伤剂时必须遵循以下规则:•必须使用适当的呼吸保护设备•必须使用适当的防护服或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只能在安全操作区域使用并只能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使用•必须避免将着色探伤剂溅入眼睛或口中5. 其他注意事项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着色探伤剂不应在火源附近使用,以避免着色探伤剂的燃烧或爆炸•如着色探伤剂被吞食,必须立即就医保养规程正确的保养着色探伤剂是必要的,以下是保养规程:1. 盘存着色探伤剂应以确保其储存在湿度和温度适中的区域,以免造成品质损失。

在盘存时应避免着色探伤剂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

在使用着色探伤剂时,必须使用均匀的着色探伤剂厚度,避免出现着色探伤剂团块。

需要避免使用含钠的着色探伤剂,以防止产生内部腐蚀。

3. 清理在使用着色探伤剂后必须对设施进行清理,以防止污染。

4. 实验室检查需要从每批生产中抽样检测,并进行实验室测试。

这些测试应涵盖各个方面,包括着色探伤剂的性能、理化类和微生物转化。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

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以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引言着色渗透探伤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

本文将介绍着色渗透探伤剂的使用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二、准备工作1. 选择合适的探伤剂: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着色渗透探伤剂,如水溶性、可清洗型或高温型等。

2. 准备表面:确保被检测表面干净、无油污、无涂层等,以提高探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工具:准备好喷雾器、刷子、布料、洗涤剂、水源等工具和设备。

三、涂覆渗透剂1. 清洗表面: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被检测表面,去除杂质和污垢,确保表面干净。

2. 涂覆渗透剂:使用喷雾器或刷子,将渗透剂均匀地涂覆在被检测表面上,确保整个表面都被涂覆到。

四、渗透时间1. 等待时间:根据渗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渗透剂充分渗透到被检测材料中的裂纹和缺陷中。

2. 渗透时间: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渗透的时间,一般为15分钟至1小时不等。

五、渗透剂的清除1. 温水清洗:使用温水冲洗被检测表面,将多余的渗透剂冲洗干净,确保表面干净。

2. 除去残留:使用布料或刷子,除去表面上残留的渗透剂,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六、施加显像剂1. 涂覆显像剂:使用喷雾器或刷子,将显像剂涂覆在被检测表面上,形成可见的反应。

2. 等待时间:根据显像剂的使用说明,等待一定的时间,让显像剂充分反应和显像。

七、观察和评估1. 观察反应:使用裸眼或辅助工具,观察被检测表面上的反应情况,如颜色变化或暗斑等。

2. 评估缺陷:根据反应情况,判断并评估材料表面的裂纹和缺陷情况,确定是否合格。

八、记录和报告1. 记录结果:将观察到的反应和评估结果记录下来,包括缺陷的位置、大小和类型等信息。

2. 编写报告:根据记录的结果,编写探伤报告,包括被检测材料的信息、探测方法和结果等,以供后续分析和处理。

着色探伤剂

着色探伤剂

地址:电话:二、成分辨识资料危险性类别:重要危险品、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呼吸困难、面潮红、酒醉状态,恶心,呕吐、昏迷,心定纤颤,四肢麻木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极易燃烧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六、泄漏处理方法应急处理:通风消除方法:尽可能将溢漏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分散剂成的乳液刷洗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处置: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不可在阳光下直射,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40℃,保持容器密封。

采用防爆型照、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设施:呼吸防护:当处于不通风环境时应配置呼吸设备手部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避免接触眼睛,如果有可能接触到原料,请戴上眼睛皮肤及身体防护:没有特别的防护要求急毒性:此产品属于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使用时按照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即可局部效应:致敏感性:慢毒性或长期毒性:特殊效应:十二、生态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十三、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的化学物品处理,此产品需要再使用时应交当地危险处理十四、运送资料包装标志:易燃液体标志包装方法:罐装运输注意事项:危险品十五、法规资料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 着色渗透探伤剂易燃、有毒,因此操作中必须注意安全。

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探伤现场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且远离火源。

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并不是边操作边饮食。

2 实施探伤前、必须用镀铬试块检验探伤剂的灵敏度,检验探伤剂是否失效。

3 探伤面积及其25mm范围内邻近区域上的氧化皮、油污等影响渗透剂渗入的物质,应彻底清除干净。

4 清洗后,检测面上遗留的溶剂、水分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加渗透剂。

5 渗透剂应均匀的喷洒于探测面,探测面的温度在10℃~50℃时,渗透时间至少为10min。

6 清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

7 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使用前应充分摇晃,喷洒距离一般为300~400mm,喷洒角度为30deg;~40deg;。

显像时间不应小于7min。

8 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
1000Lx。

9 试块使用后要用丙酮进行彻底清洗,清洗后再将试块放入装有丙酮和污水酒精混合液体的密封容器中保存。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安全操作规程着色渗透探伤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可以用于发现和评估工件表面的裂纹、夹杂、毛孔等隐蔽缺陷。

然而,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时,必须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伤害。

本文将介绍着色渗透探伤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准备工作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确保操作区域安全。

着色渗透探伤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因此应在通风良好的区域进行操作,避免有机溶剂引起的爆炸或火灾等事故。

2.准备必要的器材和试剂。

包括着色剂、溶剂、渗透剂、背景亮度表等。

3.对工件进行准备。

清除表面油污、腐蚀物等杂质,确保工件表面干燥和平整。

渗透处理1.将渗透剂涂刷在工件表面。

应均匀涂刷,确保所有检测区域被完全覆盖。

2.将工件露置在室温下,使渗透剂在渗透时间内充分渗透到缺陷内部。

3.清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避免对后续着色、镜检等操作产生干扰。

着色处理1.将着色剂均匀涂布于工件表面,稍等片刻让其充分滲入缺陷内部。

2.擦拭掉表面多余的着色剂。

3.在室温下让着色剂在表面停留数分钟。

清洗处理1.用清洁溶剂(例如酒精)清洗表面。

2.用干净的清水清洗表面,确保表面的溶剂已经被清除。

镜检处理1.在黑暗环境下,使用紫外灯对着色后的工件进行检查。

2.使用背景亮度表判断缺陷的大小、形状、数量等信息。

3.根据实际情况,对检出的缺陷进行判定和处理。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时,需注意以下安全问题:1.着色剂、渗透剂等试剂应储存在安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与火源、电源、铁质物品接触。

2.在处理试剂、涂料等操作时,应配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例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

3.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并将废弃物妥善处理。

4.如发生溶剂泄漏、着火等意外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扑灭火源,若无法控制,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并疏散人员。

5.对于未经合格培训的人员禁止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

6.在进行着色渗透探伤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机车零部件渗透(着色)探伤作业指导书

机车零部件渗透(着色)探伤作业指导书
3.对被检零部件进行局部渗透检测时,清洗范围应在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
25mm。
5
清洗
溶剂蒸汽
除油和溶
剂液体
对被检零部件进行清洗处理,采用化学方法,有碱洗、酸洗的方法和溶剂去除。
清除零部件表面所有污染。
6
渗透
渗透剂
1. 在零部件被检部位均匀喷洒渗透剂,保证渗透剂将工件被检部位全部湿润充分渗透。
2.渗透时间取决于渗透剂的种类、被检工件的材质、预测缺陷的种类及大小以及被检零部件和渗透剂的温度。
3.用溶剂去除时,不应加热试块,自然干燥或用布或纸擦干。
7.2.5速干式显像剂渗透性强,宜采用刷涂或喷涂的方法,不可在溶剂中浸渍;
4.在施加显像剂后7min~30min 之间进行。试块上裂纹缺陷显示应清晰、完
整。
7.2.7校验结束后,将试块上的显像剂等去除干净。
1根据渗透液种类、温度等条件选择渗透
时间,在15℃~50℃范围内渗透时间为10min~25min;在3℃~15℃的范围内应根据灵敏度校验 工件预处理 探伤检测显像分析探后处理探伤记录与报告温度适当增加渗透时间;超过50℃或低于3℃时,则应根据渗透剂的种类和试块的温
1.9 润湿性:将渗透剂喷涂到发亮的铝板表面,涂层薄而均匀,5min~8min
后观察,渗透液膜层不应收缩,且不应形成气泡,所有渗透液应很容易润湿铝板表面。
2 清洗剂
2.1 颜色:液体颜色应是无色或淡黄色。
2.2 密度:在环境温度20℃的条件下,其密度应在0.7g/cm3~1.0g/cm3 范围内。
2.3 腐蚀性:按TB/T 2047.2—2011 文件中5.7 规定的检测方法,目视观察试
11
探后处理
不合格品:裂损部位用箭头进行示意标识,并用红色油漆在部件上标注“X”,隔离放置。

着色探伤剂MSDS

着色探伤剂MSDS

着色探伤剂(MSDS)Array一、物品与广商资料物品名称:渗透剂制造商或供应商:地址:电话:二、成分辨识资料危险性类别:重要危险品、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呼吸困难、面潮红、酒醉状态,恶心,呕吐、昏迷,心定纤颤,四肢麻木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极易燃烧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六、泄漏处理方法应急处理:通风消除方法:尽可能将溢漏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残液,也可以用不燃分散剂成的乳液刷洗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处置: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不可在阳光下直射,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40℃,保持容器密封。

采用防爆型照、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个人防护设施:呼吸防护:当处于不通风环境时应配置呼吸设备手部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眼睛防护:避免接触眼睛,如果有可能接触到原料,请戴上眼睛皮肤及身体防护:没有特别的防护要求急毒性:此产品属于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但使用时按照一般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即可局部效应:致敏感性:慢毒性或长期毒性:特殊效应:十二、生态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十三、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当地的化学物品处理,此产品需要再使用时应交当地危险处理十四、运送资料包装标志:易燃液体标志包装方法:罐装运输注意事项:危险品十五、法规资料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DPT-5型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说明

DPT-5型着色渗透探伤剂使用说明

DPT-5型着色渗透探伤剂
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为溶剂型,可水洗,采用中日合作配方工艺,高灵敏度,低氟、氯、硫含量,无刺激味。

包装:500ml喷雾罐,48瓶/箱
1套(渗透剂1罐、显像剂2罐、清洗剂3罐)
18L桶装(散装)
注:特价优惠,欢迎电话垂询!
使用方法:
1.用清洗剂将被检工件表面的污物(浮锈、油脂等)清洗干净,打开渗透通道
2.用渗透剂对已处理干净的工件表面均匀喷涂后,渗透5-15分钟
3.用清洗剂将工件表面的渗透剂擦洗干净
4.将显像剂充分摇匀后,对被检工件保持距离150mm-300mm处均匀喷涂
5.喷涂显像剂后,片刻即可观察缺陷
6.检查完毕,用清洗剂擦洗去除显像剂
技术参数:型号DPT-5DPT-5DPT-5
名称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深红色液体白色液体
腐蚀性
LC4-T6吕合金、MB-2镁合金、30CrMO
试块无腐蚀
、-T6L吕LC4合金MB-2镁合金、30CrMO
试块无腐蚀
LC4-T6吕合金、MB-2镁合
金、30
密度0.69+/-0.020.83+/-0.010.83+/-0.02
可去除性易去除易去除易去除
灵敏度---≤ 0.5μ显示清晰
润湿度---符合HB5358.4-86附录A2.1符合HB5358.4-86附录A2.1温度稳定

---符合HB5358.4-86附录A2.6---
沉淀性------ 1.2ml
F的含量≤10ppm≤10ppm≤10ppm
Cl的含量≤10ppm≤10ppm≤20ppm
S的含量≤20ppm≤40ppm≤50pp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1.渗 透剂 :红 色均相溶液 ,有 轻微酒精味 。
2.显 像剂 :白 色悬浮液 ,有 较轻丙酮味 。 3.清 洗剂 :无 色透 明液体 ,有 较轻丙酮味或煤油味 。
相对密度 (水 =D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南原捡测器材厂
页码 ,4/8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zOOg~O3-,3
电子邮件地址 :zghg811@】 63.∞ m
Wtˉ
晏乓石 : 蚤升马
0573ˉ 86408002
“ 企业应急 电话 :Os” ¨ 32S9“ 技术说明书编码 :QzHNYˉ 06ˉ 04甲 01 生效 日期 :2008年 Os月 ,3日
第二部分
成分 /组 成信息
中国核 工业 第
=三
建设公司南原检测器材厂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南原检Xll器 材厂
页码 ,3/8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zOOg~O3吃 3
火 ,严 禁吸烟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平光镜 ,乳 胶手套和 口罩 。 储存注意事项 :储 存于阴凉 、通风库房 。库房应远离火种 、热源 ,仓温不宜 超过 ss℃ 。库房应有泡沫 、二氧化碳 、干粉 、砂 土类灭火器材 θ
页码 ,1/8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200g~03ˉ z3
化学品成分 :混 合物 化学晶名称 :渗 透剂 、显 像 剂 、清洗剂
1.渗 透剂有害物成分
无水 乙醇 乙二 醇 乙醚
含量 %
危险性质 一 级易燃液体 二 级易燃液体
危规编号
26.5 26。
13.6 19.2
s9016 ass96 3,016
1.渗 透 剂 :0。 91
2.显 像剂 :0。 弘 3.清 洗剂 :0。 ”
闪点 (℃
)
1.渗 透剂 :乃
2.显 像剂 :” 3.清 洗剂 :”
对皮肤及试件无可见伤害 。 腐蚀性 :腐 蚀性接触试验ˉ 不锈钢试件无腐蚀 。 腐蚀性试验 冖 爆炸危险性 :爆 炸危 险性多种 引发试验 o无 爆炸 、爆燃反应 。 引燃试验 :火 花及火焰 引燃试验 -明 火易燃 。 自燃鉴定 :无 发热 、无 自燃现象 氧化性测定试验 ε无剧烈反应 。 遇水鉴定 :无 易燃气体放 出 。 毒害危险性 :不 属毒性物质类危 险物 品 。 放射危险性 鉴定 :不 属放射性物质类危险物 品 。 溶解性 :易 溶于水 ,可 与醇 、醚 、丙酮等混溶 。 用途 :金 属 、玻璃 、陶瓷 、塑料等表面缺 陷检测 。
第 3类
易燃液体
眼部接触
健康危害 :该 混合物中的丙酮对皮肤 、粘膜有刺激作用 。 环境危害 :该 物质对水源有污染危害 ,渗 透剂申的红色染料污染环境 。 燃爆危险 :易 燃 ,遇 明火易燃 。 笫四部分 急救措施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南原检测器材厂
页码 ,2/8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2∞
燃、遇水鉴定、腐蚀性、毒害危险性、放射性 ) 引燃 、 自 版次修改说明
:
zO“ 年 4月 1日 第一版
状态 :停 止 状态 :执 行
2008年 3月 z3日 第三版
屮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南原捡皮肤接触 :用 肥皂水及清水冲洗皮肤 。 眼睛接触 :翻 开上下眼皮 ,用 流动纯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 发现眼部充血 应就医 。 吸 入 :离 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 持呼吸遵畅通 。
笫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 明火有燃烧危险 ,在 通风不 良的容器内使用 ,高 浓度的挥发蒸 汽遇明火同样有燃烧危险 。 有害燃烧产物 :Co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可 用泡沫 、二氧化碳 、干粉 、砂土扑救 。用水灭火无效 。
海鞋南原实业有限贾任公司检测器材厂 数据审核单位
:
海盐南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技术部 数据测试单位
:
1.中 国上海禊试中心 (测 试项 目扌闪点、腐蚀性 〉 刂
2.海 盐南原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租化试验室 (测 试项 目:性 状 、比重 、溶
解性、用途 )
3.浙 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 〈 测试顼 目:爆 炸引发、 氧化性 、
第八部分 按触控制 /个 体防护
监测方法 :气 相色谱法 工 程控制 :生 产过程 中加强通风 。 呼吸系统防护 :建 议戴 口罩操作 。 眼睛防护 :戴 平光眼镜 。 身体防护 :穿 工 作服减少皮肤接触 。 手部防护 :戴 橡胶或塑料手套 。 其他防护 :工 作现场禁 止吸烟 、进食和饮水 。工 作前避免饮酒 ,工 作后淋浴 更衣 。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 定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南原检测器材厂
页码 ,5/8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200g~O3ˉ z3
避兔接触条件 :明 火 、高热 。 聚合危害 :不 能发生。 分解产物 :一 氧化碳 、二氧化碳 。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毒性 :不 含有机有毒物 品 。 刺激性 :少 数人对丙酮 、乙醇有 过敏性刺激而引起 的不适感 。 中毒报告 :未 发现有 明显 中毒报 告 。
海盐南原实业有限责任 公司
(笫 二 名称 :中 囤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甫原拉Ⅱ备材厂 冫
着 色 渗 迸 探 仿 剂
安金技术说明书
(0Om年 0月 笫二版 》
二 OO八年三 月二十三 日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⒛oB~O3ˉ 93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晶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着 色渗透探伤剂 (由 渗透剂 、显 像剂和清洗剂 三 种组成 ) 化学 晶俗名或商晶名 :PT探 伤剂 化 学 品英 文 名 称 :Dye penetrant inspe函 oll mat葫 als eenetrant Developer Cleaneo 企业名称 :海 盐南原 实业 有 限责任 公司 (第 二 名称 ;中 国核 工业 第 二 三 建设 公司南原捡测器材厂 ) 地 由 阝 址 :浙 江 省海盐县元通集镇河滨路 9号 嘲 : 314303 高
2.显 像剂有害物成分
无水 乙醇 丙酮 胶棉液 一 级易燃液体 ∵ 级易燃液体 一 级易燃液体
31魄 5
s9190 3,016
2.4
3.清 洗剂有害物成分
无水 乙醇
丙酮
35.

一 级易燃液体 一 级 易燃 液体
60
31∞ 5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GB13690ˉ 19,z标 准 侵入经途 :吸 入 皮肤接触
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少 量泄露可用棉纱或吸水纸擦干 ,然 后用水冲洗 。较大量的泄露 应用砂土或泡沐覆盖吸干清扫 ,然 后用水冲洗 。对在容器或通风 不 良的场地应排风抽气 ,降 低熬汽危害。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慧事顼 :操 作人员应有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人员带领 ,严 格 遵守操作规稞 ,工 作场地应通风 良好 ,逸 离火种 、热源丿严防明
200B-O3ˉ 93
包装标志 :易 燃 包装类别 :Ⅱ 包装方法 :马 口铁小罐 、塑料桶或金属桶 ,外 加普通木箱或纸箱 。 运输注意事顼 :防 止强 日光曝晒 ,运 输按规定行驶 。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一 ,对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 九八七年 二月十七 日国务院发布 〉 化 学危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 、运输和装卸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 。 《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s90△ ”2),应 划为第 3.2类 中闪点 易燃液体 。 《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 》GBj944-z∞ 5在 充有丙烷推动剂时应划为 项易燃气体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试验 :无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易 燃危险废物 。 废弃处置方法 :包 装空罐需打孔放尽气体 ,按 废铁回收要求回收 ,工 作废弃 物 (棉 纱 、吸水纸 、布等 )用 控制焚烧法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宿息
中国核 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南原检测器材厂
页码 ,6/8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231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
1.GB/T1sO9gˉ 90《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
2.《 试剂手册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社
填表时间
:
二○○六年 三 月三 十 日 填表部 门
:
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南原检测器材厂
页码 ,7/8
着色渗透探伤剂安全技术说明书
zo08ˉ Og~z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