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三一重工市值管理的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市值管理的案例分析

金融天地三一重工市值管理的案例分析魏 雪 宋 清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积极推进,中国股市步入了全流通时代。

自施光耀先生2005年首次提出市值管理的概念,市值管理理论就对上市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市值管理的分析,不仅仅对企业的管理者,更对股东、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以及监管层都具有深刻意义。

在全新的资本市场环境中,对股东和经营者来说如何进行市值管理成为一个大家都关注的问题。

本文基于市值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具体内容以及与价值管理的联系,并对三一重工市值管理行为从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实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市值管理;价值管理;并购重组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7-0287-03The Analysis on Sany Heavy Industry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CaseWei Xue Song Qing(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 Abstract: As the nation is vigorously putting forward the non-tradable shares reform,China's stock market entered a full circulation times. Since Mr. Shi Guangya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05, the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theor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Analysis on the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have profound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business managers, but also for the shareholders, investors, stakeholders and regulators. In the new capital market environment, how to conduct on the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or shareholders and managers.This article start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he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and value management. Make an assessment of analyze three parts of Sany Heavy Industry company’s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behaviors which are value creation, value management and value implementation,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Keywords: Market Value Management; Value Managemen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一、引言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上市公司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第五章案例分析——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5.1案例目标本案例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利用2009-2011年的部分财务数据,通过两种财务分析体系的比较,选取一些指标,说明运用现金流量指标体系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作用,旨在为采用现金流量信息进行财务分析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5. 2公司简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工”)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 1994 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一重工属于我国最大的的传统装备制造业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等 25 大类 120 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等。

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

5.3运用传统财务指标体系分析的结果(1)净利润和每股收益指标2010年度大唐发电的净利润总额为61.64亿元,每股收益为1.11元。

2012年3月,三一重工公布了2011年的年度报告,净利润飙升至93.62亿元,比上年增长51.88%。

而每股收益则增长了2.7%,达到1.14元。

从中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

(2)净资产收益率2010年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约为49%,2011年约为44%,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都远超过了 10%的配股线,而且大大高于同行业的同期平均水平。

该指标反映出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较高,也衡量出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很高。

(3)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2009年为20.01%,2010年为105.84%,2011年为49.54%,三年平均收入增长率为58.46%,体现了企业很好的成长性。

(4)总资产报酬率公司总资产报酬率 2010年为 18%,2011 年为 17%,超过了一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总体获利能力较强。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案例分析

案例评述: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2012年4月17日,中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即大象)在德国埃尔西塔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前者对后者的收购已办理交割手续。

双方已顺利完成了中德两国政府对并购的审批手续。

此次收购,三一重工和中信基金联合出资3。

6亿欧元(其中三一重工出资3.24亿欧元,折合26。

54亿元人民币),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76亿元.净利润86。

49 亿元.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目前,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

成立于1958年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全球销售网络的集团公司。

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

该集团公司已在世界上十多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

普茨迈斯特集团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混凝土输送泵,工业泵及其辅助设备,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搅拌和输送水泥、沙浆、脱水污泥、固体废物和替代燃料等粘稠性大的物质。

这次收购是内部外部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推动力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三一通过在中国市场上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巨大的资本和生产能力,形成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力,需要通过国际并购实现公司的国际化和进一步跨越式发展。

“大象”成功的国际化实践经验,能提升三一的整体效益、品牌、国际影响力、筹融资平台,加速国际化进程。

同时,中国政府4万亿元投资拉动,许多资金投入到工程机械行业,三一也一定程度上配合国家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背后有中德两国政府的支持。

就三一重工案例 分析大企的企业管理与规划

就三一重工案例 分析大企的企业管理与规划

就三一重工案例分析大企的企业管理与规划【企业简介】三一重工是一家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亚洲品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员工人数4万左右,产品批量出口110多个国家与地区,2009年实现销售额300亿,2010达500亿,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作为一个国际化企业,三一重工正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面临挑战】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漫延,我国机械制造业正处于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开始直面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更为开放的国际市场,并已获得了持续六年的高速发展,也籍此逐步成为国际机械制造业的中心。

现在,诸多因素的出现都在预示着整个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即将迎来一个拐点,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再沿袭原有的传统思路。

为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是迫在眉睫。

在SAP系统、GSP系统等大行其道之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e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也开始进入机械制造业,为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化、标准化、集中化提供高效益、低成本的管理模式。

本文以拥有30多个海外子公司,在国内建有5大产业园,业务范围覆盖150余国家的国内机械制造龙头企业三一重工为例,阐述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在组织规划、流程设计、费用控制、制度优化、商旅管理、商务卡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他行业实施费用管控提供借鉴。

作为一个国际化企业,三一重工正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

目前三一虽已引进了如SAP系统、预算系统、GSP系统,但在财务管控这一块却仍保留着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工操作:在费用报销方面员工填写纸质报销单、在费用控制方面主要由年度预算及资金计划进行相关控制,整个报账流程给各层领导和财务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也降低了员工报账的满意度。

实现有效的“费用控制”关键在于事前对业务费用的审批和把控,因此希望通过费用系统的上线承担起原本不该由资金计划承担的“费用控制”功能,通过事前申请锁定预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事前费用控制目的,具体系统业务内容如下:通过三一重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的引入,将公司财务管控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制度化、信息化。

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

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

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三一重工是一家著名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2012年,三一重工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这一并购案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

本文将以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为主题,探讨并购的财务绩效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并购财务绩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指标分析和现金流分析。

财务指标分析包括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等方面,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现金流分析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来评估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在偿债能力方面,三一重工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并购后有所下降,同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得到了改善。

这表明并购后三一重工的偿债能力有所提高。

在运营能力方面,并购后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有所提高,而应收账款周转率略有下降。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更好的运营能力。

在获利能力方面,并购后三一重工的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有所提高,而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更好的获利能力。

并购后,三一重工的现金流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表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现金流管控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综合以上财务指标分析和现金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得到了显著提升。

并购后,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均得到了改善,同时现金流情况也表现良好。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诸多好处,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比较三一重工并购前后的偿债能力指标,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在并购后呈下降趋势,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并购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了债务偿还能力。

并购后,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

这表明并购改善了企业的资产和存货管理能力,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需要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工程机械行业现有竞争对手众多,国内企业有柳工、三一重 工、徐工、中联重科以及山推等众多竞争者,国际则有美国卡 特彼勒,日本小松以及德国西门子等公司。就国内而言,虽然 三一重工为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但其实力与中联业务 等相当,所以中联重科是其近期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见在工程 机械企业制造行业的竞争是有多激烈。
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
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
化我在国推的动工整程个机社械会制技造行业的出业现,了即明使显是的迈拐进点"信,息市化场社的会需"求
量术和进整步个和行产业业的升产级量中明显冲突的,工供业过化于国求家现,象也日无益不明高显度。重虽
然不工可程替机代械的制基造础业作颓用势。明显,视但机是械其制在造机业械的制发造展业。中的重要
国际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的需求旺盛,出口量值高速增长。 但是和其他行业相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市场需求的机械 工程行业的需求仍然很大。2012年,除保障房建设投资、农田 水利建设投资继续增长外,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渐回暖, 物价逐步回落,资金压力趋缓,预计2012年工程机械市场需求 和2011年持平。 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必将 带来基础设施、土建工程的繁荣,这将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大
机械制造业是老牌的
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
工业产业,发展历史
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因为其在
悠久,技术成熟度较
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
高。各个国家和地区,
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
特别是发达国家更重
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
视发展机械制造业,
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
充分体现了机械制造
基础。工程机械制作行业是现
传统工程机械配件业的优势在于它们拥有实体店,在线上购物的客户可以亲自到实体店对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产品系列
风 机
旋 挖 钻 机
挖 掘 机
皮带 输送 车 压 路 机 港口 堆高 机
混凝 土搅 拌运 输车
汽车 起重 机
摊 铺 机
港口 起重 机
泵 车
布 料 杆
三一收购
. 2012年1月30日三一发布公告以26.54亿收购德国 普茨迈斯特公司100%股权,成为全球泵送行业老大。 (3.6亿欧元收购,其中三一3.24亿欧、中信基金0.36
三一困境
政策支持 三一的发展得益于前些年政策、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 设、房地产的发展,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的4万亿刺激计划极大 的促进了三一的发展。三一采用人海战术,业务模式极大的扩 张。 现今政策撤出,调控加大
市场、人员 状况
当前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控,工程机械需求大幅下降,市场 行情不好。同样的营业收入,三一人员比例高于同行。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综合市场处—谢影 20120904
三一简介
• •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 、筑路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 备、港口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系列产品。其中混凝土机械、桩 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 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为国内首位,且连续多年产销 量居全球第一。 三一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 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全面进入 工程机械制造领域。 国内产业基地 国外产业基地 上海 印度 北京 美国 沈阳 德国 昆山 巴西 长沙 21个海外子公 司
财务困境
三一营业收入317.6亿,净利54.33亿,应收账款230亿, 流动负债307亿,非流动负债163.66亿,负债率高达66.52%。 (营业收入320亿,仅到账90亿)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1. 背景介绍公司简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始创于1989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在国内,三一集团建有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五大产业基地。

在全球,三一集团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三一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系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

三一重工于1994年正式创建,并通过自主创新迅速崛起。

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交所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成功,为中国股改打响第一枪;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亿美元的市值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2012年末,三一重工宣布将公司注册地迁往北京。

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全球销售网络的集团公司,其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

该集团公司已在世界上十多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

普茨迈斯特集团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混凝土输送泵,工业泵及其辅助设备,公司产品包括:安装于拖车或卡车上的各种混凝土泵、拌浆机、用于隧道建设和煤矿工业的特种泵以及最新研制的机械手装置等。

1995年,普茨迈斯特在中国建立起了世界销售网络的又一中心:茨迈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混凝土泵车和拖式泵。

普茨迈斯特公司一直创造并保持着液压柱塞泵领域的众多世界纪录,如排量,输送距离,扬程,产品的种类,可输送物料的多样性等。

目前,在全球最高建筑——阿联酋的迪拜塔,普茨迈斯特已经创造了603米的最新的混凝土输送高度世界纪录。

收购过程2011 年12 月20 日,普茨迈斯特公司访问三一重工集团并表达了竞购邀约的意愿。

2011 年12 月23 日,普茨迈斯特公司向各家企业发出正式的竞购邀标函,其中包括美国的机械巨头卡特彼勒公司。

2011 年12 月30 日,中联重科集团先于三一重工集团收到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收购普茨迈斯特的批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集团是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中国企业 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 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 亚洲品牌500强。2012年1月,三一重工与世界混凝土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 (Putzmeister)在德国宣布,两家公司已达成正式协议,将在通过监管部门审核之 后正式完成合并。
梁稳根和詹纯新都很清楚,在全球混凝土泵车领域的冠亚季排名上,只剩下两家 德国公司:积50多年历史,生产“大象”牌泵车的普茨迈斯特;其次是施维英。其 中,施维英已被徐工锁定,只剩普茨迈斯特这个悬念。
从徐工、中联重科的高速扩张路径看,无一不是通过国际、国内的双重并购实现 。对此,唐修国表示,如果当初能够获取CIFA,三一至少将并购战略的落地提前4年 。而此次普茨迈斯特到中国寻找买家,这无疑是三一的一次重大机遇。
互补
突破,降低成本
三一混凝土总销额(中国 获200多项专利,可节约 “大象”在土耳其、沙特、
内地)90%,“大象”10%,10%的钢材用量
印度市场占有率第一
国际90%
经济环境
中国 中国市场国内重工业产业竞争激烈, 三一重工在中国的地位受到挑战
经济
国际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重工业发展迎来 良机,为国际市场重新洗牌提供契机
另外,随着全球重型机械产业重心东移,在中国,三一 重工、徐工和中联重科等中国公司对其构成强大的压力, 令其在中国始终未能突破10%的占有率。为延续企业生命, 施莱西特决意出售。
普茨迈斯特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所以三一重工才能够 以3.24亿欧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这也是此次收购采用现金形 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2011年,徐 工集团收购了欧洲两家零部件企业;而此次,三一重工宣布收购普茨迈斯特 ,联合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 所说,“这是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一次收购”。
1、有利于实现市场份额 2、获得研发与技术上的 3、有利于开拓新市场
返回
其次是获得来自普茨迈斯特全球顶尖的质量控制、生产流程、制造技术和 工艺,“这将是三一获得的最重要的‘资产’,并购帮助三一重工提升自有品 牌产品的技术制造、稳定性和可靠性”,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战略管理组首席 研究员刘巳洋如此分析。
三一重工集团案例分析
——并购普茨迈斯特
第十五组 制作人:许权 刘将 杨阳 陈紫薇
黄夏洋 石小宁 侯世忠
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
案例背景
三一重工
亚福全机
洲布球械
品斯最制
牌“大造
500
中的商
强 。
国 顶 尖
混 凝 土
50

企机
业械
”制


普茨曼斯特


在全

世球

界销

上售

十网

多络





产品系列
风 机
旋 挖 钻 机
摊 铺 机
港口 起重

挖 掘 机
汽车 起重

泵 车
布 料 杆
皮带 输送

压 路 机
港口 堆高

混凝 土搅 拌运 输车
1.并购原因 2.并购过程 3.并购结果
4.并购后目标
并购原因
1.从普茨迈斯特方面来说,其2007年销售收入曾达到10亿 欧元,但2008年以来,因过度依赖欧美市场,受金融危机影 响,业绩开始下滑,2008年,公司年收入仅4.5亿欧元,成立 50年来第一次亏损,成为失血但拥有顶尖混凝土泵车技术 的“优质病象”。此后,业绩回升也较为缓慢,2011年预计 收入仅为历史最高点的57%,净利润约为最高点的1/10。
CIFA是一家拥有80年技术沉淀的世界顶级混凝土机械公司,且是 全球第一台混凝土泵车的发明者。其市场主要分布在欧洲。在意大
利,CIFA泵车拥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有超过 15%的市场份额。CIFA出卖缘由是,因过度依赖欧美市场,受2008 年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约6000多万人民币亏损,控制人—私人股权 投资基金Magenta和另两家私募基金,无力回天,决意出售。梁稳 根和詹纯新都知道自己要什么:谁得到CIFA,意味着谁在打开欧洲 市场大门、获取最顶端的品牌和技术上,占据主动。但CIFA最终被 中联重科摘走。
2.从三一重工来说,这次并购对三一来说意义重大。 让我们先把视线调回到2008年。这一年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生 了一起重大事件。据当年财报,一直是行业老二的三一重工在规模 上被中联重科反超。 三一重工缘何输给中联重科?原因是中联重科当年做了一件震动 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大事:联手弘毅投资、高盛和曼达林基金,以 总额5.11亿欧元,对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公 司,实施了全资收购。其中,中联重科占股60%。
首先是借此在国际化上扳回对手一局,为三一艰难的国际化打开新通道。三一重 工2009~2011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占整体销售收入比重,已连续出现下滑, 分别为9.02%、6.46%、3.98%,这一下滑趋势虽与中联重科相似,但和徐工相比, 差距巨大,徐工占比近14%(如图1)。因此,利用这次并购,收获“大象”分布于 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借此甩开中联重科,和徐工拼国际化,具有重要的 战略价值。
非洲 低端市场,但市场开发程度较89年。二十年来,三一集团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 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 贡献”的企业宗旨,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 2007年,三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利润40亿元,成为建国以来湖南省首 家销售过百亿的民营企业。2010年 实现销售收入约500亿元。











收购背景
.国内机械工业巨头竞相海外并购
在目前国家采取的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大背景下,国内市场对建筑机械的需求 减少,在这样的情形下,机械行业必然要寻其他出路,以求更好发展。因此 ,中国工程机械“三巨头”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机械,都在先后推进 海外并购,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经过多年打拼和国际金融危机催化,中国工 程机械行业收获了两大机遇:第一,全球重型机械产业重心移到中国;第二 ,陷入危机的跨国巨头,向中国企业伸出被并购的橄榄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