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收购案例分析资料
案例解析: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事件

案例解析: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事件案例解析: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事件《资本前瞻》编辑部整理2012年1月,三一重工和中信基金联合出资3.6亿欧元(其中三一重工出资3.24亿欧元,折合26.54亿元人民币),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完成了此次“狮吞象”式并购。
近年来,三一重工高速发展,屡次推出超长臂架泵车产品,而普茨迈斯特也同样在这个领域内有着强大实力,双方不断刷新纪录。
本次交易是首例德国知名专业制造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并。
通过本次合并,普茨迈斯特得到了三一重工资金上的保证,而三一重工则获得代表顶尖技术的“德国制造”产品标签,以及普茨迈斯特在中国以外的全球销售网络。
尽管这是一次成功的并购事件,也是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开始,但从年初到现在,关于三一耗巨资收购德国大象普茨迈斯特的争议始终不断,无论是各大媒体,还是各路经济学家,对于这次并购事件的态度始终不是很统一。
对此,本刊编辑部综合整理出公众对此次事件的评述,希望能抛砖引玉,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经理人》杂志记者符胜斌:收购代价高不高?为便于分析,该作者将三一重工的此次收购与中联重科2008年对CIFA的收购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普茨迈斯特和CIFA在混泥土机械行业的地位相差并不是很大,普茨迈斯特的财务状况也较CIFA稳健,但盈利能力却远逊于CIFA。
但中联重科收购CIFA的市盈率是43倍,而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市盈率却高达60倍。
尽管三一重工并不认为自己买贵了,但客观数据显示,三一重工的此次收购成本较同行业并购行为是偏高的。
英国《金融时报》彼得·马什:收购后的挑战尽管该作者十分肯定三一此次收购事件的正面意义,但他同时也强调:三一最高管理层在未来几年很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他们不得不应对中国建设狂潮可能放缓的局面,因为届时混凝土泵领域的扩张很可能急剧冷却。
三一最高管理层还必须向外界证明,他们能够有效地将新公司的德国业务部门与中国业务部门紧密融合到一起。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很多企业寻求国外扩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种趋势。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并购浪潮再起,中国在这场并购战役中,为抢占优势资源,争取国际有利地位,充分参与其中。
本文以三一重工收购“大象”为例,分析当前中国海外并购。
【关键词】金融危机跨国收购国际化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持续走弱,各国受到危机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比主要发达国家受到的危机影响,中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宏观政策调控及时等多方面原因,经济各方面表现比较乐观。
危机本身也意味着机遇,正是这样一个国际环境受挫的大背景铺就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条件。
随着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持续稳定升值,虽然增大了国内流动性,但也为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优质资源创造了条件,降低了成本。
一、收购背景这笔跨国收购与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密不可分。
其一,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及由此产生的欧洲债务危机,形成对欧洲企业的强大生存压力;另外,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措施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政策,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萧条景象。
国内市场对建筑机械的需求大幅减少,如此情况之下,机械行业必然寻求其他出路才能维持,并更好的谋求发展。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三巨头”的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机械,都先后推进海外并购,极力开拓国际市场。
在我国重型机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陷入金融危机的跨国巨头,也向中国企业伸出被收购的橄榄枝。
收购方:三一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和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5大类12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液压砖机,制砖机,免烧砖机设备;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港口机械等。
中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投资业务的专业公司,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于2008年6月设立。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案例分析

案例评述: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2012年4月17日,中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即大象)在德国埃尔西塔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前者对后者的收购已办理交割手续。
双方已顺利完成了中德两国政府对并购的审批手续。
此次收购,三一重工和中信基金联合出资3。
6亿欧元(其中三一重工出资3.24亿欧元,折合26。
54亿元人民币),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76亿元.净利润86。
49 亿元.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目前,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
成立于1958年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全球销售网络的集团公司。
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
该集团公司已在世界上十多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
普茨迈斯特集团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混凝土输送泵,工业泵及其辅助设备,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搅拌和输送水泥、沙浆、脱水污泥、固体废物和替代燃料等粘稠性大的物质。
这次收购是内部外部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推动力来自于几个方面,第一、三一通过在中国市场上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巨大的资本和生产能力,形成在国际上的重大影响力,需要通过国际并购实现公司的国际化和进一步跨越式发展。
“大象”成功的国际化实践经验,能提升三一的整体效益、品牌、国际影响力、筹融资平台,加速国际化进程。
同时,中国政府4万亿元投资拉动,许多资金投入到工程机械行业,三一也一定程度上配合国家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背后有中德两国政府的支持。
资本运作中壳公司的使用:以三一重工收购三一重机为例

资本运作中壳公司的使用资本运作中壳公司的使用::以三一重工收购三一重机为例以三一重工收购三一重机为例2013年11月29日一、壳公司分类壳公司分类 对于没有实质业务或显著资产的业务实体通常称为空壳实体,空壳实体有多种类型,根据其法律形式可分为空壳合伙、空壳信托、空壳公司等,比较常见的是空壳公司,简称壳公司。
本文主要探讨壳公司。
壳公司的主要特征是:①不从事实质生产经营业务;②其资产主要为金融资产,包括现金、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
据此可将壳公司分为以下七类: 一是按形成的阶段可将壳公司分为:①原始壳,是指公司在创立时就是壳公司,在创立时没有生产经营业务,是为了持股或为了与一个或多个公司合并而创立。
②开发阶段壳,是指公司根据商业计划创立,后来因为商业计划失败而成为壳公司。
③停止营业壳,是指公司进入经营阶段后,因某种原因停止营业而成为壳公司。
④破产壳,是指从事生产经营业务的公司进入生产经营阶段后因某种原因陷入破产,在破产重组中将业务和资产出售而成为壳公司。
二是按注册地可将壳公司分为境内壳公司和境外壳公司,境外壳公司也称为离岸公司。
三是按股东结构可将壳公司分为公众壳公司和非公众壳公司。
国内所讲的壳公司通常是指上市壳公司,即公众壳公司。
在美国OTCBB 或粉单市场有大量的公众壳公司交易,在我国的三板市场也有一些公众壳公司。
四是按该公司的股票是否有进行买卖交易,可将壳公司分为交易的壳和无交易的壳。
股份无交易对壳公司的购买方而言有利有弊,因为股份无交易,购买方不用担心股份购买前的内幕交易、信息披露、卖空等产生的潜在的遗留问题,但购买后公司没有股东基础。
股份交易的壳公司对购买方而言利弊刚好相反,虽然在购买后公司股票能很快形成活跃的交易市场,但可能购买价格较高,并有一些潜在的债务。
五是按是否有向证券监管部门和公众定期提交相关报告,可将壳公司分为报告的壳公司和无报告的壳公司。
2009年,美国报告的壳公司超过1 400家。
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

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三一重工是一家著名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2012年,三一重工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这一并购案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
本文将以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为主题,探讨并购的财务绩效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并购财务绩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指标分析和现金流分析。
财务指标分析包括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等方面,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现金流分析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来评估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在偿债能力方面,三一重工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并购后有所下降,同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得到了改善。
这表明并购后三一重工的偿债能力有所提高。
在运营能力方面,并购后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有所提高,而应收账款周转率略有下降。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更好的运营能力。
在获利能力方面,并购后三一重工的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有所提高,而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更好的获利能力。
并购后,三一重工的现金流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表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现金流管控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综合以上财务指标分析和现金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得到了显著提升。
并购后,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均得到了改善,同时现金流情况也表现良好。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诸多好处,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比较三一重工并购前后的偿债能力指标,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在并购后呈下降趋势,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并购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了债务偿还能力。
并购后,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
这表明并购改善了企业的资产和存货管理能力,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需要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与重组课程作业题目名称: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XX:王文涵学号:1102391021专业名称:金融硕士指导老师:祚军目录一,企业介绍31.1 三一重工简介31.2 德国普茨迈斯特简介3二,并购过程32.1并购过程3三,并购动因分析43.1 三一重工方面43.1.1企业经营战略43.1.2国竞争环境恶化,海外竞争加剧53.2 德国普茨迈斯特方面63.2.1企业自身经营不善63.2.2 家族式企业后继无人7四,并购效果分析74.1拓宽销售渠道74.2降低产品成本,产品结构升级84.3 企业规模及研发能力升级8 .................................................................................................4.4 并购后财务分析9五,并购后可能遇到的问题95.1 产品成本与产品竞争力的矛盾问题95.2 企业文化融合问题10六,并购案引发的思考106.1 产业基金介入揭示的精细化并购趋势106.2 中联重科出局背后的政治因素11一,企业简介1.1 三一重工简介三一重工股份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三一重工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等,其中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
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76亿元,同比增长49.54%;净利润86.4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02% ;每股收益1.14元,同比增长54.02%。
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
•
产品系列
风 机
旋 挖 钻 机
挖 掘 机
皮带 输送 车 压 路 机 港口 堆高 机
混凝 土搅 拌运 输车
汽车 起重 机
摊 铺 机
港口 起重 机
泵 车
布 料 杆
三一收购
. 2012年1月30日三一发布公告以26.54亿收购德国 普茨迈斯特公司100%股权,成为全球泵送行业老大。 (3.6亿欧元收购,其中三一3.24亿欧、中信基金0.36
三一困境
政策支持 三一的发展得益于前些年政策、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 设、房地产的发展,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的4万亿刺激计划极大 的促进了三一的发展。三一采用人海战术,业务模式极大的扩 张。 现今政策撤出,调控加大
市场、人员 状况
当前宏观经济及政策调控,工程机械需求大幅下降,市场 行情不好。同样的营业收入,三一人员比例高于同行。
三一重工案例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综合市场处—谢影 20120904
三一简介
• •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 、筑路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 备、港口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系列产品。其中混凝土机械、桩 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 进口,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为国内首位,且连续多年产销 量居全球第一。 三一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集团 主业是以“工程”为主题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目前已全面进入 工程机械制造领域。 国内产业基地 国外产业基地 上海 印度 北京 美国 沈阳 德国 昆山 巴西 长沙 21个海外子公 司
财务困境
三一营业收入317.6亿,净利54.33亿,应收账款230亿, 流动负债307亿,非流动负债163.66亿,负债率高达66.52%。 (营业收入320亿,仅到账90亿)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1. 背景介绍公司简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始创于1989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在国内,三一集团建有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五大产业基地。
在全球,三一集团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三一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系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
三一重工于1994年正式创建,并通过自主创新迅速崛起。
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交所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成功,为中国股改打响第一枪;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亿美元的市值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2012年末,三一重工宣布将公司注册地迁往北京。
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全球销售网络的集团公司,其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
该集团公司已在世界上十多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
普茨迈斯特集团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混凝土输送泵,工业泵及其辅助设备,公司产品包括:安装于拖车或卡车上的各种混凝土泵、拌浆机、用于隧道建设和煤矿工业的特种泵以及最新研制的机械手装置等。
1995年,普茨迈斯特在中国建立起了世界销售网络的又一中心:茨迈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混凝土泵车和拖式泵。
普茨迈斯特公司一直创造并保持着液压柱塞泵领域的众多世界纪录,如排量,输送距离,扬程,产品的种类,可输送物料的多样性等。
目前,在全球最高建筑——阿联酋的迪拜塔,普茨迈斯特已经创造了603米的最新的混凝土输送高度世界纪录。
收购过程2011 年12 月20 日,普茨迈斯特公司访问三一重工集团并表达了竞购邀约的意愿。
2011 年12 月23 日,普茨迈斯特公司向各家企业发出正式的竞购邀标函,其中包括美国的机械巨头卡特彼勒公司。
2011 年12 月30 日,中联重科集团先于三一重工集团收到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收购普茨迈斯特的批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研发与 技术上的新 突破,降低
成本
大象”具有高品牌、高价格、单个产品高毛利特 征,其品质与技术领先将给三一重工带来研发与 技术上的新突破。同时,三一重工将100%获得 德方在全球约200项相关专利技术专利,可以节 约10%左右钢材用量。
有利于开 拓新兴市
场
“大象”在中国之外的三大新兴市场(即土 耳其、沙特、印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并购所产生的效应
❖ 闪电收购有“大象”之称的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 牌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三一重工将中国工程机 械行业近年来的海外并购推向高潮,也改写了这 个行业的全球竞争格局。收购普茨迈斯特为三一 国际化进程缩短了5-10年时间,而且减少了一个 竞争对手。
❖ 通过本次合并,普茨迈斯特将得到三一重工资金 上的保证,而三一重工将获得代表顶尖技术的“德 国制造”产品标签,以及普茨迈斯特在中国以外的 全球销售网络。中国国内低成本的优势可以提升“ 大象”的盈利能力,“大象”成功的国际化实践经验, 能提升三一的整体效益、品牌、国际影响力、筹 融资平台,加速国际化进程。
进行申报
标函
中联重科先于三一收 到了国家发改委关于 收购普茨迈斯特的批 复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 根向“大象”创始人施 莱希特寄出了一封“情 书”,信中表达了合作 意愿,随后定下收购 初步意向
三一重工发布公告 称将联合中信产业投 资基金收购普茨迈斯 特公司100%股权
三一成功收购的原因
主要 原因
主观 条件
逐年放大,若收购失
败,对三一重工而言,
分析1:销售收入、利润逐年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现金流充沛 或将是致命性的打击。
分析2:扩张迅猛,财务风险逐年放大,但目前仍处于可控状态
收购之后的整合
整合目标是:利用三一重工的产业链协助普茨迈斯特 降低生产成本,利用普茨迈斯特的技术帮助三一重工 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尽快吸收“大象”的核 心技术,促进国内三 一重工的技术升级, 共享技术和研发力量
技术
产品
不解雇员工, 邀请普茨迈斯 特方面的人员 出任三一重工 的高管,以完 善三一重工的 国际化团队。
人员
充分考虑两个国家在 文化、宗教信仰、生 活习惯、法律等各方 面的差别,双方之间 尽快磨合及消化。
文化
核心
品牌
建立一套海外 扩张和管理企 业的管控模式
工人安置问题待解.
❖ 三一重工此番收购须花26.54亿元人民币,而据最 新三季报显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15.16亿元, 收购后三一将承担普茨迈斯特的所有债务,以三 一重工目前的资金状况尚不足以收购的起普茨迈 斯特。
❖ 普茨迈斯特在2007年的销售收入大约是10.9亿欧 元,而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11年该公司的收入跌 到了5.6亿欧元左右。2011年时该公司的净利润只 有600万欧元。如果三一重工完成收购,在净利 润上的贡献也是有限的。按照2011年三一重工年 度业绩预告显示,2011年三一重工净利润约在 56.15亿元人民币,估算下来普茨迈斯特对三一重 工的“利润贡献”不过为8%。
事件概述
❖德国当地时间4月17日上午11:00点,中国 民营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普 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在德国埃尔西塔正 式对外宣布收购完成交割。在我国企业海 外并购鲜有成功案例的今天,三一重工和 中信基金联合出资3.6亿欧元(其中三一重 工出资3.24亿欧元,折合26.54亿元人民 币),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完成了 此次“狮吞象”式并购。
客观 条件
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
公司业绩迅速下滑 高层磋商后决定寻找
潜在买家
三一本身在国际上 有重大影响力
经营理念得到认可
两家公司有着相似 的价值观,都追求 品质、创新,为客
户创造价值。
中国政府4万亿元 投资拉动
中德两国政府的 支持
三一重工收购遭遇五大难题:吞象易 消化难
现金流尚难支撑收购 利润贡献甚微. 产品价格过高 或难得到真正技术
三一重工“闪电吞象”大事记
2011.12.20 2011.12.22
“大象”访
2011.12.21
2011.12.23
问三一并
表达了竞
购邀约“大象”访问中联重科
同意表达了竞购邀约
2011.12.30
2012.1
2012.1.31
中联重科向湖南省发 “大象”向各家企业
改委提交了正式文件 发出了正式的竞购邀
收购前业界对
三一的质疑及
疑问三:
回应
疑问二
这样的收购成本呢? 从三一重工以往的财 务表现来看,26.54亿 人民币的当期现金支
当成“老师”,也全球 未来整合
业务上将对方当成“ 兄弟”。
难不难?
:财务压 力大不大
?
出影响不大,三一重 工也能承受26.54亿元 的收购现金支出。但 由于三一重工近几年
发展迅猛,财务风险
❖ 普茨迈斯特虽然渠道广阔,但其定价也要比意大 利CIFA(2008年被中联重科收购)等欧洲对手高很 多。其中混凝土泵价格方面,普茨迈斯特比CIFA 最多高出20%,而搅拌机械方面价差也达到13%。
❖ 虽然,像普茨迈斯特这样的企业,其在液压系统、 涂装及焊接等领域有着天然的国际领先技术,对 三一重工的其他业务板块如路面机械、挖掘机械 的零部件和整装工艺上可能带来帮助。但普茨迈 斯特不太可能将自己的研发队伍单独拆开给三一 重工,否则这家德国公司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很大 风险。
❖ 据最新消息,有数百名工人周一在普茨迈斯特总 部门前举行了示威活动,他们除担心失业外,还 抗议一直被蒙在鼓里,对这项交易毫不知情。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三大亮点
三大 亮点实现市场Fra bibliotek份额互补三一重工在中国混凝土市场占有率达50%~60% ,总销售额中国内地占90%,国际占10%。而“ 大象”销售额在其本国占10%,国际占90%。三 一重工与“大象”的销售网络互补,收购后可实现 中国在国际的市场份额最高
进入普茨迈斯特的供应 链体系,成为其合格的 零部件供应商,以大幅 降低其生产成本,促进 其提升盈利能力。完善 普茨迈斯特的产品线, 在钢材、汽车零部件上 替代普茨迈斯特的原有 采购,解决采购成本高 的问题
品牌分工方面 ,进行差异化 经营,在国际 上维持普茨迈 斯特的高端品 牌,三一重工 仍将专注于开 拓中国国内中 低端市场
收购疑云
疑问一:收购 代价高不高?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 似乎可以认为三一重 工的此次收购成本较 同行业并购行为是偏 高的。但三一重工并 不认为自己买贵了, 三一的高层说收购代 价也就两年的研发费 用。
对于三一重工收购普
三一重工是否能承受
茨迈斯特的未来整合 ,唐修国表示会尽可 能避免复杂的整合, 在技术消化上将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