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案例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国际市场日趋竞争激烈,为了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中国企业开始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并购成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国内外并购市场中,三一重工以其强大的实力和敏捷的反应速度,经常成为并购案例的焦点。
其中,2012年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是中国企业收购德国企业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具有较为典型的示范意义。
该案例具有如下的研究价值:1.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并购的动因、目的和策略,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行为和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2.三一重工对普茨迈斯特公司的成功收购,对于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具有重要的案例借鉴价值。
3.该收购案例也涉及到跨文化的交融与转化,因此可以为跨国并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目标:本文旨在从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案例中,探讨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中的战略选择、风险应对和价值创造等问题,以期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并购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概述,介绍并购前后三一重工和普茨迈斯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业绩表现,分析并购背景和意义。
2.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策略选择,探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背景和动因,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选择和执行路径。
3.中德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分析中德文化差异对跨国并购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适应的影响,并提出文化差异管理的策略建议。
4.并购风险应对策略的探讨,分析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提出并购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
5.并购实现的价值创造机制的探讨,通过对并购实现的价值创造机制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并购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收集和整理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并对该收购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案例解析: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事件

案例解析: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事件案例解析: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事件《资本前瞻》编辑部整理2012年1月,三一重工和中信基金联合出资3.6亿欧元(其中三一重工出资3.24亿欧元,折合26.54亿元人民币),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完成了此次“狮吞象”式并购。
近年来,三一重工高速发展,屡次推出超长臂架泵车产品,而普茨迈斯特也同样在这个领域内有着强大实力,双方不断刷新纪录。
本次交易是首例德国知名专业制造企业与中国企业的合并。
通过本次合并,普茨迈斯特得到了三一重工资金上的保证,而三一重工则获得代表顶尖技术的“德国制造”产品标签,以及普茨迈斯特在中国以外的全球销售网络。
尽管这是一次成功的并购事件,也是中国企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开始,但从年初到现在,关于三一耗巨资收购德国大象普茨迈斯特的争议始终不断,无论是各大媒体,还是各路经济学家,对于这次并购事件的态度始终不是很统一。
对此,本刊编辑部综合整理出公众对此次事件的评述,希望能抛砖引玉,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经理人》杂志记者符胜斌:收购代价高不高?为便于分析,该作者将三一重工的此次收购与中联重科2008年对CIFA的收购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普茨迈斯特和CIFA在混泥土机械行业的地位相差并不是很大,普茨迈斯特的财务状况也较CIFA稳健,但盈利能力却远逊于CIFA。
但中联重科收购CIFA的市盈率是43倍,而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市盈率却高达60倍。
尽管三一重工并不认为自己买贵了,但客观数据显示,三一重工的此次收购成本较同行业并购行为是偏高的。
英国《金融时报》彼得·马什:收购后的挑战尽管该作者十分肯定三一此次收购事件的正面意义,但他同时也强调:三一最高管理层在未来几年很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他们不得不应对中国建设狂潮可能放缓的局面,因为届时混凝土泵领域的扩张很可能急剧冷却。
三一最高管理层还必须向外界证明,他们能够有效地将新公司的德国业务部门与中国业务部门紧密融合到一起。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很多企业寻求国外扩张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种趋势。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并购浪潮再起,中国在这场并购战役中,为抢占优势资源,争取国际有利地位,充分参与其中。
本文以三一重工收购“大象”为例,分析当前中国海外并购。
【关键词】金融危机跨国收购国际化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形势持续走弱,各国受到危机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比主要发达国家受到的危机影响,中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宏观政策调控及时等多方面原因,经济各方面表现比较乐观。
危机本身也意味着机遇,正是这样一个国际环境受挫的大背景铺就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良好条件。
随着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持续稳定升值,虽然增大了国内流动性,但也为中国企业收购国外优质资源创造了条件,降低了成本。
一、收购背景这笔跨国收购与世界宏观经济形势密不可分。
其一,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及由此产生的欧洲债务危机,形成对欧洲企业的强大生存压力;另外,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措施采取了严厉的打压政策,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萧条景象。
国内市场对建筑机械的需求大幅减少,如此情况之下,机械行业必然寻求其他出路才能维持,并更好的谋求发展。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三巨头”的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机械,都先后推进海外并购,极力开拓国际市场。
在我国重型机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陷入金融危机的跨国巨头,也向中国企业伸出被收购的橄榄枝。
收购方:三一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和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
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5大类12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液压砖机,制砖机,免烧砖机设备;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港口机械等。
中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投资业务的专业公司,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于2008年6月设立。
中国海外收购成功有哪些案例

中国海外收购成功有哪些案例随着世界脚步的发展,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事件越来越多,怎么做才能顺利?当下当越来越多的中国资本有意出海时,这个问题显得尤显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海外收购成功案例,欢迎阅读!中国海外收购成功案例1三一重工(600031)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26.54亿元2012年1月20日2012年1月20日,三一重工拟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90%的股权,作价3.24亿欧元。
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收购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10%的股权。
2012年4月17日,三一重工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正式宣布收购完成交割。
机械制造吉恩镍业(600432)收购加拿大GBK6.2888亿元2012年1月30日2012年1月30日,吉恩镍业拟收购加拿大GBK公司100%的股权,作价1亿加元,约人民币6.2888亿元。
2012年3月26日,吉恩镍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已获得GBK95.62%普通股股票、99.98%权证。
按照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的商业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已经满足了强制要约收购的条件,公司将强制收购剩余股东持有的股票。
2012年5月28日,此次收购完成。
能源及矿产国家电网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32亿元2012年2月2日2012年2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公司出资约3.87亿欧元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并购后将派出高级管理人员参与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的经营管理。
能源及矿产恒立数控收购日本SumiKura254万美元2012年3月12日2012年5月22日,浙江恒立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对日本SumiKura机械株式会社法人更名登记等所有法律收购程序,成功以254万美元的交易价格收购SUMIKURA株式会社100%股权及其商号、商标、技术资料、专利;收购完成后,向SUMIKURA株式会社增资446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生产。
机械制造大连万达收购AMCTheatres200亿元2012年5月21日2012年5月21日,大连万达集团和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并购协议,万达出资26亿美元,包括购买AMC100%股权和承担债务两部分。
三一重工swot案例分析ppt

Name of presentation
• Your Text here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sed diam nonummy nibh euismod tincidunt ut laoreet dolore magna aliquam erat volutpat. 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 tation ullamcorper suscipit lobortis nisl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 • Duis autem vel eum iriure dolor in hendrerit in vulputate velit esse molestie consequat, vel illum dolore eu feugiat nulla facilisis at vero eros et accumsan et iusto odio dignissim qui blandit praesent luptatum zzril delenit augue duis dolore te feugait nulla facilisi.
优势、差异 的确定 服务 优势,差异 的选择 优势,差异 的沟通
与普迈进行 技术合作交流 继续加强与 世界各大高校 的合作 吸收普迈在 环境保护方面 的技术 为普迈提供 三一优势技术
人事整合
人事整合
具体内容 做好并购后企 业的人力资源规 划工作 人员选派问题 尽可能留住企 业需要的人才 注意问题 企业内人心 动荡不安 人事整合要 和文化整合 相联系 并购和整合 不是两个分 立的过程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90%股权

j 口目l 妊
平均租 赁期为 56 、 权平均建 筑年 限 为6 9 。 .年 加 . 年 中投 和普 洛斯各 持股 一半 。 此次 收购 融资 中有8 0 日元 将 1亿
中 国 熔 盛 重 工 近 日宣 布 ,接 到 G1 aI 0b Uni on
全社会都能像 国开行那样拿 出实实在在的 “ 真金 白银 。
三一重 工此 前发布 公告 , 该公 司控股 子 公司三一 德
国有 限公司联合 中信产 业投资 基金( 港) 问有 限公司 香 顾
: | if j兰辞 :} l = 鞴 E
1 0日与德 国普茨 迈斯 特 公司 的股 东 Ka l he h 月2 r Sc lc t
来 自一 批 日本 银行 , 其余 来 自合 作双 方 。 购交 易完 成 收 后, 收购资 产 将交 由普洛斯 进 行管 理 。 这也是 中投 公司 首度与普洛斯 合作在海外 投资 。
hp i 公司1 艘 “ ipn g 0 苏伊土油轮( u z x” S e ma ) 的订单 ,
致 , 以1 6亿 日元 ( 6 美 元 1 仲 量 联 行 旗 下 投 将 22 1亿 从
资管理业务分支领盛投资管理( a l n e t n L Sal Iv sme t e
Ma a e n) n g me t 手中收购1 座日 5 本仓库。
据 彭 博 社 报 道 , 收购 的不 动产 占地 7 0 98 平 被 7, 9 米, 主要分布在东 京和大 阪, 目前入驻率为 9 .% , 83 加权
模化 、 约化 、 集 专业化水平 , 力支 持国 内文化企 业开拓 大
国际 市场 , 造 国际化 的 龙头 企业 , 升 中华 文化国际 打 提
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

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三一重工是一家著名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2012年,三一重工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这一并购案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
本文将以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分析为主题,探讨并购的财务绩效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并购财务绩效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指标分析和现金流分析。
财务指标分析包括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等方面,可以用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现金流分析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来评估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和未来发展潜力。
在偿债能力方面,三一重工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但并购后有所下降,同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得到了改善。
这表明并购后三一重工的偿债能力有所提高。
在运营能力方面,并购后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有所提高,而应收账款周转率略有下降。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更好的运营能力。
在获利能力方面,并购后三一重工的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有所提高,而销售毛利率略有下降。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更好的获利能力。
并购后,三一重工的现金流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表明企业具有较好的现金流管控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综合以上财务指标分析和现金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一重工并购案例的财务绩效得到了显著提升。
并购后,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均得到了改善,同时现金流情况也表现良好。
这表明并购为三一重工带来了诸多好处,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比较三一重工并购前后的偿债能力指标,可以发现资产负债率在并购后呈下降趋势,而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上升趋势。
这表明并购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了债务偿还能力。
并购后,三一重工的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
这表明并购改善了企业的资产和存货管理能力,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需要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与重组课程作业题目名称: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XX:王文涵学号:1102391021专业名称:金融硕士指导老师:祚军目录一,企业介绍31.1 三一重工简介31.2 德国普茨迈斯特简介3二,并购过程32.1并购过程3三,并购动因分析43.1 三一重工方面43.1.1企业经营战略43.1.2国竞争环境恶化,海外竞争加剧53.2 德国普茨迈斯特方面63.2.1企业自身经营不善63.2.2 家族式企业后继无人7四,并购效果分析74.1拓宽销售渠道74.2降低产品成本,产品结构升级84.3 企业规模及研发能力升级8 .................................................................................................4.4 并购后财务分析9五,并购后可能遇到的问题95.1 产品成本与产品竞争力的矛盾问题95.2 企业文化融合问题10六,并购案引发的思考106.1 产业基金介入揭示的精细化并购趋势106.2 中联重科出局背后的政治因素11一,企业简介1.1 三一重工简介三一重工股份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三一重工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等,其中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
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76亿元,同比增长49.54%;净利润86.4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02% ;每股收益1.14元,同比增长54.02%。
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背景介绍公司简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始创于1989 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
在国内,三一集团建有上海、北京、沈阳、昆山、长沙五大产业基地。
在全球,三一集团建有30 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三一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系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
三一重工于1994年正式创建,并通过自主创新迅速崛起。
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上交所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成功,为中国股改打响第一枪;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亿美元的市值入围FT全球500 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2012 年末,三一重工宣布将公司注册地迁往北京。
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 年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全球销售网络的集团公司,其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
该集团公司已在世界上十多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
普茨迈斯特集团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混凝土输送泵,工业泵及其辅助设备,公司产品包括:安装于拖车或卡车上的各种混凝土泵、拌浆机、用于隧道建设和煤矿工业的特种泵以及最新研制的机械手装置等。
1995 年,普茨迈斯特在中国建立起了世界销售网络的又一中心:茨迈斯特机械(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混凝土泵车和拖式泵。
普茨迈斯特公司一直创造并保持着液压柱塞泵领域的众多世界纪录,如排量,输送距离,扬程,产品的种类,可输送物料的多样性等。
目前,在全球最高建筑——阿联酋的迪拜塔,普茨迈斯特已经创造了603米的最新的混凝土输送高度世界纪录。
收购过程2011 年12 月20 日,普茨迈斯特公司访问三一重工集团并表达了竞购邀约的意愿。
2011 年12 月23 日,普茨迈斯特公司向各家企业发出正式的竞购邀标函,其中包括美国的机械巨头卡特彼勒公司2011 年12 月30 日,中联重科集团先于三一重工集团收到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收购普茨迈斯特的批复。
2011 年圣诞节过后,三一重工集团董事长梁稳根向普茨迈斯特公司创始人卡尔·施莱西特寄出了一封邮件,信中表达了与其合作的意愿,四个星期后梁稳根和卡尔·施莱西特会面,经过几个小时的密切交谈,卡尔·施莱西特同意只与三一重工集团洽谈收购事宜。
2012 年1 月20 日,三一重工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有限公司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公司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股东Karl Schlecht Stiftung 和Karl Schlecht Familienstiftung签署了《转让及购买协议》。
2012 年1 月31 日,三一重工集团发布公告称将联合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收购普茨迈斯特公司100%的股权。
2012 年4 月16 日,三一重工集团及中信产业投资基金(香港)顾问有限公司与德国普斯迈斯特公司的股东Karl Schlecht Stiftung 和Karl Schlecht Familienstiftung 在德国完成了普茨迈斯特公司的股权转让的交割手续,标志着三一重工集团正式完成了对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收购。
本次交易三一德国和中信基金共出资亿欧元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出资额为亿欧元(折合人民币亿元),收购了90%的股权。
2. 收购动因分析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影响。
为了保证经济增速,降低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
国务院出台了四万亿的投资刺激计划。
主要用于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得益于基础设施和各项工程的建设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三一重工这几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等主要的产品驱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核心零部件自制率的提高和规模经济等因素使三一重工的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重型器械的需求除了使三一重工从中受益外,也使得整个重工业在这几年中发展得很快。
然而,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开始呈现出饱和态势,加上近几年中央开始进行房地产调控,使得基建业和房地产业需求大幅下滑,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压力增大,遭遇到发展的瓶颈。
为使得公司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寻求海外扩张对于不少公司来说成为了有效途径。
之前,三一重工在海外也建立了不少的子公司,但在国际市场上,与国际著名的机械制造巨头相比,三一重工作为后起之秀无论在名气或是市场份额上都难以与老牌制造业巨头抗衡。
而此次“德国大象” 由于欧债危机的爆发,欧洲经济不景气以及利润空间被挤压,市场份额下降,进而选择出售。
三一重工在此时选择出手实际上是非常划算的,收购“德国大象”,借助于老牌机械巨头在国际上的名气,三一重工可以迅速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大大加快了三一的国际化的进程,为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布局下好了重要的一步棋。
收购竞争对手,形成优势互补德国公司普茨曼斯特在三一重工刚刚成立之时就已经是当时世界上的机械制造三巨头之一了,而当时的三一不过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民营企业。
经过这些年飞速的发展,当年不起眼的三一重工如今在机械制造业也有了一席之地。
此前,两家公司就曾在多项工程竞标中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可见双方的竞争之激烈。
通过收购德国劲旅,三一重工在全球化布局过程中的阻力会大大降低,而且作为一家有着辉煌历史的公司,普茨曼斯特有着历经多年建立的领先的技术优势,全球化的销售系统,忠实的顾客群体以及健全的服务网络。
通过收购,这些资源都可以为三一重工所用。
不论是全球营销体系还是精湛的机械制造技术,三一重工都可以从这次收购中受益。
普茨曼斯特公司拥有技术先进,经验颇丰的研发团队,而对于进行差异化竞争的三一重工来说,对于研发的投入向来就很大,在这一点上双方拥有共同的诉求。
三一重工的研发人员有将近一万人,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在大型研发项目上可以占得先机。
在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之后,三一研发人员的数量与德国研发人员的质量有效结合,使得公司整体研发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公司产品研发再获新成就,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
两家公司通过合并互相学习,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利用对方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提升整体的国际形象及国际影响力。
做强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合并普茨曼斯特公司,三一重工的内在力量将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强强联合,利用其整体的优势,三一重工能巩固甚至是提升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无论在采购还是在销售方面三一重工将更有谈判力,从采购链条的源头上降低企业的成本,使成本和利润均处于企业可控的范围内,进而能在全球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且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加强。
根据双方的协议,普茨曼斯特公司会将一些产品移到中国来生产,通过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规模效应,三一重工可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企业的产品在同类产品中将更具有竞争力,从而巩固自己在国内市场中的地位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协同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3. 协同效应分析财务协同效应偿债能力分析从理论上来说,一个公司在收购另一个公司之后,自有资本的数量得到扩大。
随着自有资本的扩大,该公司的破产风险应该相对降低,偿债能力和取得外部借款的能力应该得到提高。
但是,由于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采用的是现金收购,并且在被收购前普茨迈斯特的流动性并不乐观,所以我们猜测在收购发生后三一重工的偿债能力将下降。
下面,本报告将在实际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三一重工在收购前后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表项目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注:本表数据来自于三一重工2011年、2012年年报、2013半年报、2013第一、三季度季报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收购普茨迈斯特令三一重工的短期偿债能力得到增强。
其中,流动比率从2011 年末的提高到了2012 年末的,2013 年第一季度末更是超过了2,之后在2013 年第二、第三季度虽然流动比率有所下降,但仍然比2011 年末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前要高。
同样的,三一重工的速动比率在收购发生后也明显高于收购发生前。
这与我们之前的猜测相反,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普茨迈斯特的负债中长期负债占大多数,而短期负债较少。
2011201220132013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在收购普茨迈斯特之后,三一重工的资产负债率由百分之五十几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几,利息保障倍数则有大幅下降,特别是收购发生的2012 年年末,利息保障倍数由2011 年末的下降至。
这表明,收购普茨迈斯特的确使三一重工的长期偿债能力下降了,这印证了我们的猜测:普茨迈斯特在经历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积累了大量的长期债务,并且利润不断下降,导致长期偿债能力下降。
盈利能力分析所有的收购企业都希望收购被收购企业之后能够通过业务的重新整合和资源的重新调配,达到提升自身盈利能力的目的,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也不例外。
下表将分别从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和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三个角度分析了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前后的盈利能力情况。
2011201220132013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收购普茨迈斯特后,三一重工的净资产收益率遭遇大幅度的下降,这说明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并未得到提高。
此外,本报告分别用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来衡量与销售有关的盈利能力和与股本有关的盈利能力,数据表明这两方面的盈利能力在收购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总的来说,在短期内我们还无法看到三一重工盈利能力的提升。
营运能力分析本报告选择了三项周转率指标来衡量三一重工在收购普茨迈斯特前后的营运能力状况,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项目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注:本表数据来自于三一重工2011 年、2012 年年报表中数据显示,三一重工在收购当年的营运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其中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1年的下降到2012 年的,存货周转率从2011 年的下降到2012年的,总资产周转率也从2011 年的下降到2012年的。
这说明到目前为止,三一重工并没有实现并购后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它与普茨迈斯特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节约资本成本效应分析企业收购发生后,由于内部资本流动性增强和融资能力提高等因素,可能会使得企业的资本成本下降,即产生节约资本成本效应。
下面,本报告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的节约资本成本效应。
首先是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之后,可以实现内部资本的调节使用,从而使三一重工的闲置资本增加。
而闲置资本的增加使得三一重工得以调整今后的融资策略,减少融资规模,达到节约资本成本的目的。
但是由下表我们可以看到,若用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前后闲置资本数量差额来衡量节约资本成本的程度,该收购并没有实现节约资本成本效应。
这可能是由于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消耗了大量现金,使得其闲置资本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