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合集下载

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化学测量中的应用

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化学测量中的应用

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化学测量中的应用在当今的环境科学领域,准确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对于评估环境质量、追踪污染源以及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至关重要。

然而,环境样品往往具有复杂性和低浓度的特点,这使得直接进行化学测量往往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因此,高效、精确的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成为了化学测量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目的在于去除干扰物质、浓缩目标分析物,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后续分析仪器检测的形式。

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空气、水、土壤、沉积物等各种环境介质。

萃取技术是环境样品前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液液萃取(LLE)曾经是经典的萃取手段,但其操作繁琐、需要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不友好。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固相萃取(SPE)应运而生。

SPE 利用固相吸附剂选择性地吸附目标化合物,然后通过洗脱将其分离出来。

与LLE 相比,SPE 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提高了样品处理的效率和选择性。

此外,还有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它将萃取、浓缩和进样集于一体,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并且能够实现现场采样和分析。

在水样的前处理中,膜分离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超滤和纳滤可以根据分子大小和电荷特性对水样中的大分子和小分子进行分离,有效地去除杂质并富集目标分析物。

同时,离子交换树脂常用于去除水样中的离子干扰,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对于土壤和沉积物样品,消解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前处理步骤。

酸消解可以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和矿物质分解,使其中的金属元素释放出来,以便进行后续的测定。

微波消解技术则凭借其快速、高效、均匀加热的特点,在土壤消解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除了上述技术,衍生化技术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一些难以直接检测的化合物,通过衍生化反应可以增加其挥发性、稳定性或检测灵敏度。

例如,对于某些极性强、挥发性差的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衍生化反应转化为易挥发的衍生物,从而便于气相色谱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样品的性质、目标分析物的特性、分析方法的要求以及实验室的条件等。

样品前处理国标

样品前处理国标

样品前处理国标(原创版)目录一、样品前处理的概述二、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和步骤三、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性四、国标的相关介绍五、样品前处理国标的具体内容六、样品前处理国标的实施与影响正文一、样品前处理的概述样品前处理是在样品分析之前,对样品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操作,目的是使样品达到分析方法所要求的状态,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处理和检验等步骤。

二、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和步骤样品前处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样品采集:根据不同的样品性质,采用相应的采集方法,如土壤样品可用铲子采集,水样可用容器采集。

2.样品保存:采集后的样品应妥善保存,防止样品性质发生变化,影响分析结果。

3.样品制备:将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分析方法所需的状态,如土壤样品需要经过干燥、研磨等处理。

4.样品处理:对样品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以消除干扰物质,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5.样品检验:对样品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样品符合分析要求。

三、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性样品前处理是分析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的样品前处理可以消除干扰物质,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四、国标的相关介绍国标,即国家标准,是我国对产品质量、规格、性能、方法等方面所制定的技术规范。

国标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推动技术进步、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五、样品前处理国标的具体内容样品前处理国标是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步骤的具体规定,包括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处理和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样品前处理国标的制定旨在规范样品前处理操作,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样品前处理国标的实施与影响样品前处理国标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样品前处理技术水平,保证分析结果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

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

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样品预处理是指在实验分析前对样品进行一系列处理操作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准确、可靠地得到分析所需的指标。

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 样品采集与保存:在采集样品时,要注意选择代表性样品,并避免与外界环境的污染,以免干扰结果。

为了保持样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可以采用冷藏、冷冻、真空封存等方法进行保存。

2. 样品粉碎与研磨:对于固体样品,如植物、土壤等,通常需要将其进行粉碎与研磨处理,以增加其表面积,方便后续的提取操作。

可以采用机械方法(如研磨仪、切割机等)或化学方法进行样品粉碎和研磨。

3. 样品振荡与混合:对于液体样品,如水、血清等,常常需要进行振荡和混合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可以使用振荡器、旋转摇床等设备进行样品的振荡与混合。

4. 样品溶解与提取: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要进行溶解和提取操作,以将所需的成分转移到溶液中进行分析。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浸提、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溶剂萃取等。

5. 样品过滤与离心:在进行分析前,还需要对样品进行过滤和离心操作,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得到清洁的溶液或悬浮液。

过滤可以使用滤纸、膜过滤器等,离心则可以使用离心机进行。

6. 样品净化与富集:某些样品中可能存在着干扰物质,为了降低干扰,可以采用净化和富集方法。

净化常常使用固相萃取、液-液萃取等技术;富集则可以采用蒸发、浓缩等方法。

7. 样品补偿与修正:对于某些特殊的样品,有时需要进行补偿和修正操作,以排除干扰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常见的方法包括稀释、配伍掩蔽剂、内标法等。

8. 样品热处理与冷却:在某些分析中,需要对样品进行热处理或冷却操作。

热处理可以加速反应速率,加快分析过程;冷却则可以降低反应速率,避免反应的干扰。

总之,样品预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分析前准备工作,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干扰,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进行样品预处理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确保得到符合分析需求的样品。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

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规范1. 引言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核心环节,规范的采集和处理流程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样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包括样本采集方法、样本储存条件和样本处理流程等内容。

2. 样本采集2.1 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采集器具。

采集器具的选择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进行,确保采集的样本能够满足实验要求并保持其生物活性。

2.2 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在样本采集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所需样本的特性和采集要求,包括采集时间点、采集部位和采集量等。

其次,要做好采集工具和采集容器的消毒工作,防止样本受到外源性污染。

2.3 采集样本的步骤样本采集应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要准确标注样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者姓名等。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采集方法,根据样本的性质和要求进行采集,如刮取、穿刺或吸取等。

采集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和快速,避免造成样本的损伤或变质。

2.4 样本采集后的处理采集完成后,要对样本进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要将样本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并尽快进行保存或处理。

其次,要记录样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日期、保存条件等,以便后续的实验使用和数据分析。

3. 样本储存条件3.1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样本在储存过程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十分重要。

不同类型的样本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储存条件。

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样本受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以免对样本的稳定性和活性产生不良影响。

3.2 光照的控制某些样本对光照的敏感性较高,需要在储存过程中进行光照的控制。

在储存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光照射样本,以免影响样本的结构和性质。

3.3 样本储存时间不同类型的样本储存时间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样本的储存时间应根据实验需求来确定,尽量保持样本的活性和稳定性。

4. 样本处理流程4.1 样本预处理样本预处理是样本处理流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去除样本中的杂质和干扰物,保证后续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碘甲烷 环境标准方法里应用

碘甲烷 环境标准方法里应用

碘甲烷环境标准方法应用一、样品采集和前处理1. 采样点的选择:根据环境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2. 采样方法:采用密闭采样法,使用合适的采样容器,避免样品在采集过程中受到污染。

3. 样品保存:将采集的样品密封保存,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前处理。

二、测定原理和方法1. 测定原理:碘甲烷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法或气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本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

2. 测定方法:将采集的样品通过气体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将碘甲烷分离出来,然后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

三、试剂和标准溶液1. 试剂:纯水、氢氧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等。

2. 标准溶液:根据碘甲烷的浓度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绘制标准曲线。

四、样品预处理1. 样品前处理:将采集的样品通过气体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将碘甲烷分离出来。

2. 样品浓缩:将分离出的碘甲烷进行浓缩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检测。

五、实验步骤1. 仪器准备:检查气相色谱仪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标准溶液。

2. 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检测: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检测结果,计算样品的浓度。

六、结果计算1. 根据标准曲线和检测结果,计算样品的浓度。

2. 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3. 根据浓度值判断样品是否符合环境标准要求。

七、精密度和准确度1. 精密度:本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准确度:本方法采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同时,实验室可以采用质量控制样进行检验,以监测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应用领域和范围1. 应用领域: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碘甲烷的测定,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公共场所等领域。

环境监测样品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样品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防止样品在贮存、制备、前处理、测试、流转和留存各环节中发生混淆、丢失、变质或污染等情况,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持样品的原有特性;应合理处置失效或废弃样品,避免误用,规范管理。

2.适用范围适用于样品运送至实验室后对样品在贮存、制备、前处理、测试、处置、流转和留存等环节的控制。

3.职责相关部门负责监测样品的查验、标识、流转、接收、留存、处置以及测试过程中样品的管理和必要的质量监督。

4.工作程序4.1 样品流转4.1.1 从样品采集到运输至实验室过程的样品管理,执行《采样和现场监测控制程序》。

4.1.2 样品运送至实验室后,存在多个环节的样品流转,包括:运送至实验室、样品重新编码、样品制备、样品前处理、样品测试(含不同监测项目共用一个样品时,不同人员之间的流转)、样品保留、样品贮存和样品处置等。

4.1.3 在样品被废弃之前,样品在各个环节、经由不同人员和地点之间的流转和保存,均必须保证样品的原有特性,有效控制样品交接手续和样品保存条件。

4.1.4 样品流转过程中,样品交接双方应核实样品和相关信息,认真清点样品数量,核实采样记录,查看包装、标签信息和样品性状,确认样品保存措施和条件。

只有各项内容全部符合要求时,方可接收。

填写采样、样品交接直至分析测试时各环节时间,时间记录到小时,并填写样品流转记录。

4.1.5 样品流转过程中,若发现编号错乱、标签破损、数量不足、储存容器不符和容器破损等情况以及样品状态明显异常时,必须拍照留证和查明原因,拒收样品。

4.1.6 因任何原因造成样品不宜继续使用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解决,执行《不符合工作处理程序》;必要时,安排重新采样;并关注由此已经或可能产生的后果。

4.2 样品标识4.2.1 应有样品的唯一标识系统,确保样品在整个监测活动中自始至终不会发生混淆。

4.2.2 样品唯一性标识应在样品标签、原始记录和监测报告中统一使用,不可混淆或残缺不全,以保证在任何时候对样品的识别不发生混淆。

采样、样品制备和预处理

采样、样品制备和预处理
平均,均匀地分出的一部分
复检样品:在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作
复检用 保留样品: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通常一个
月),以备有争议时再作验证,但易变质 食品不作保留。
4.采样的一般方法
随机抽样
代表性取样
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 初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所有初料的各个部分都 有被抽到的机会
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根据 样品随空间(位置)、时间变 化的规律,采集能代表其相应 部分的组成和质量的样品。 (如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流 动定时取样、按组批取样、定 期抽取货架商品等 )
10)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 不合格产品。
二、样品制备
(一)样品制备
按采样规程采取的样品往往数量过多,颗粒太大, 组成不均匀。
必须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样品制备
1.样品制备的总原则
要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 、避免样品组成和 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
做微生物检验的样品,要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 备
(8)超声波辅助萃取(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UAE)
超声波发生器能发出高频振荡讯号,通过换 能器可以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 中,超声波在介质中疏密相间地向前辐射, 使介质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由 空化效应而形成超过1000个大气压的瞬间 高压,从而加速了溶剂萃取过程。
亚临界水与常温常压下的水在性质上有 较大差别,它类似于有机溶剂
水在250℃时介电常数为27,介于常温 常压下乙醇(ε=24)和甲醇(ε=33)之间
对中等极性和非极性有机物具有一定的 溶解能力
适用:处理各种固体和半固体样品中的 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静态SBWE主要是通过控制加热的温度, 压力和时间等因素来到达最优萃取条件。

环境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环境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第二章
环境样品的 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环境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样品采集 样品预处理、保存 消解、分离、富集
测试待测组分含量
第一节 采样前应考虑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 采样区域和采样点的确定 • 样品的种类 • 样品的大致浓度范围 • 基体的种类及其均匀程度 • 所用分析方法的特殊要求 • 采样时应根据不同样品选择采样器皿
• 对于使用管道或水渠排放的水样的采集,首先必须考 虑通过实验确定微量元素或污染物分布的均匀性,应 该避免从边缘、表面或地面等地方采样。
• 在确知一些排放源排放时间时,采样时间可随排放时 间而变化。
• 在有多种排放源存在的情况下,不同横断面或不同深 度的样品组成和浓度变化较大,可沿横断面和水流深 度设置采样点。
1.2 样品的种类
• 采样之前要根据分析检测要求和目标分 析物来确定样品的种类。
• 例如要测定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需要采集气 体样品;要研究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及富集规律,不仅要采集所研究的水体样品, 还要采集相应水体中的藻类、贝类、鱼虾等 动植物样品。
1.3 样品的大致浓度范围
• 有毒化学污染物在各种样品中的分布差 别是很大的。采样前,应大致了解所测 样品的浓度范围,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采集合适的样品体积与数量。Fra bibliotek思考题
• 为了获得真实、准确、全面的环境污染 状况信息,采集环境样品之前应考虑或 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第二节 水样的采集及预处理技术
2.1 水样采集方法与采样器 2.2 预处理及保存技术
2.1.1 水样采集方法
• 环境水样可分为自然水(雨雪水、河流水、湖 泊水、海水等)、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
• 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复杂的多种成分,包括无机 固体、有机胶体、细菌和藻类,还有含量很低 的微量元素或有机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萃取应用前景:
相对于其它前处理技术而言,微波萃取法的 应用远不如固相萃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那么普 遍。发展至今仍是单元操作的技术,还未见与其 它分析技术在线联用的报道。
加速溶剂提取法

加速溶剂提取法被美国环保署选定为标准方法 (EPA3545)。加速溶剂提取很容易实现自动 化(顺序提取),目前,在对土壤和生物样品 中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上都有应用
液膜萃取操作步骤
水样
RCOOMe CH3OH
被萃取相(流动)
RCOOH CH3OH
废液 液膜
H+ RCOO-
萃取相(静止)
图2-3 液膜萃取操作步骤 Fig.2-3 Steps in the operation of SLM
第一步:RCOO-+ H+ RCOOH RCOOH+OHRCOO-+H2O 第二步:洗涤过程(比如用稀酸) CH3OH就会随洗涤过程进入废液。
表2-1 不同物态时CO2的物理性质 Table 2-1 Physical property of CO2 at difficult state
物 态 气 态 临界态(Tc,Pc)* 超临界态(Tc,6Pc) 液 态 密度(g/ml) 1×10
-3 -1 -1 -3
粘度(g/cm·) s 0.9—3.5×10 3×10-4 1×10-3 3—24×10-3
影响微波萃取率的因素:
样品的种类、含量、溶剂的选择、基 体的水含量、微波能的大小、辐射时间的 长短等。
微波萃取法特点:
与传统的样品处理技术如索氏提取、超声萃 取相比,微波萃取的主要特点是快速与节能,而 且有利于萃取热不稳定的物质,可以避免长时间 的高温引起样品分解,有助于被萃取物质从样品 基体上解析,故特别适合于快速处理大量的样 品。
-4
扩散系数(cm2/s) 1—100×10 70×10-5 20×10
-5 -5 -2
4.7×10
10.0×10 10.0×10
0.5—2×10
超临界流体的特点:
密度大,容易溶解其它物质 粘度较小,传质速率很高 表面张力小,容易渗透 压力改变会引起超临界流体对物质溶解能力 发生很大的变化 温度改变会改变萃取能力 加入少量溶剂也可改变对溶质的溶解能力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流程与操作
样品管 (萃取) CO2 钢瓶 高压泵
吸收管
收集器
溶剂洗脱泵
图2-1 超临界流体萃取流程图 Fig2-1 Diagram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2、固相萃取 (Solid Phase Extraction)
原理:其原理是根据样品中 不同组分在固相填料上作用力 强弱不同,使被测组分与其它 组分分离。主要用于环境水样 及可溶的固体环境样品 ,也可 用于捕集气体中的痕量有机物 及气溶胶。改变洗脱剂组分, 填料的种类及其它参数可以改 变各组分的作用力强度 ,达到 不同组分分离的目的。
索氏提取法 利用溶剂回流及虹吸原理, 使固体物质连续不断地被溶 剂萃取,既节约溶剂,又提 高萃取效率


环境领域中元素分析的内容
根据分析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根据分析目的:总量分析、种类分析、形态分析
根据样品:常量分析、微量分析、痕量分析
元素理化性质:可溶性含量、可浸出性、吸附含量、沉 积物 元素含量
0 QB
——原试样中 B 的量;
RB ——分离效率。
SBA
越小,表示 B 中 A 很少,A 与 B 分离的越彻底。
0 QA
一般情况下, Q A 接近于
,所以有:
S ba
QB 0 RB QB
水样前处理
消解:酸解盐酸、硝酸、高氯酸、磷酸、过氧化氢

硫酸易产生分析吸收,火焰AAS时一般不要用
2)选择合适的有机膜,即若萃取极性物质时应选极性
有机膜。
4、微波溶样 (Microwave Digestion)
原理:微波溶出法是指利用微波为能量,进行样品处 理的各种方法。微波溶出法主要适用于固体或半固体 样品。样品制备的整个过程需要经过粉碎、与溶剂混 合、微波辐射、分离提取液等步骤。样品得到后首先 要加以粉碎以增大表面积,便于与溶剂分子接触,在 微波能的作用下加快溶质从样品基体中的溶出过程。 粉碎后的样品需与合适的溶剂混合。而正确选择适当 的溶剂是影响到溶质回收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极 性样品采用极性溶剂,如甲醇、水等;非极性的样品 采用非极性溶剂如正己烷等。有时采用混合溶剂会比 采用单一溶剂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光谱法、色谱法、质谱 法、电化学分析法 金属元素的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原子光谱法。原子光谱 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
火焰型原子吸收光谱法 ICP-径向检测 ICP-轴向检测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ICP-MS 检测范围ug/L 100 10 1 0.1 0.01 0.001
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
§1 §2 环境样品的采集 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一、环境样品的前处理与分离富集概 述 二、样品前处理的新方法与技术
§1
环境样品的采集
一、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现场调查 布点 运送保存 理 监测计划设计 优化 样品采集 分析测试 数据处 综合评价等
二、样品采集
§1 环境样品的采集

常用超临界萃取剂
表2-2 常用萃取剂的临界温度与压力
流体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bar) 乙烯 二氧化碳 乙烷 氧化亚氨 丙烯 丙烷 9.3 50.4 31.1 73.8 32.3 48.8 36.5 72.7 91.9 46.2 氨 己烷 水
96.7 132.5 234.2 374.2 42.5 112.8 30.3 220.5
固相萃取柱及萃取操作:
图2-2 固相萃取操作步骤 Fig.2-2 Steps in the operation of SPE
柱材料及填料:
柱材料有塑料(聚丙烯)、玻璃、不锈钢 等做成,两端均有多孔滤片,内装填料。 填料由硅胶、聚合物、Florisi硅藻土(硅酸 镁)、氧化铝、耐火砖土等稳定性物质再吸附或 键合上活性物质组成。活性物质有C8、C18、苯 基、环己烷基、氨基、氰基、二醇醛等组成。
一、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现场调查 监测计划设计 优化 布点 样品采集 运送 保存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等
二、样品采集
§2 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一、环境样品的前处理与分离富集概述
1、常用前处理方法
• 为什么要进行样品前处理? * 环境样品欲测成分含量低(ppm,ppb, ppt 级) * 干扰 * 有些样品不能直接进样、无响应、污染测试系统 • 样品前处理的地位和方法 * 样品前处理的常用方法 * 样品前处理的目的 * 样品前处理方法评价准则
阴离子交换柱:O
S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2)3 R
操作步骤:
1、将柱用适当溶剂润湿 2、加入一定体积样品 3、加入适当洗涤溶剂 4、用合适洗脱液淋洗,收集备用

固相萃取柱内介质的物质是决定萃取 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SPE的局限性:
柱径较窄,限制了流速,通常1-10ml/min 填料粒径40um左右,若增加流速会产生动力 学效应 对较脏样品容易堵塞 容易产生缝隙
分离效率与分离系数
QA 分离效率表示分离的程度: R A 0 QA
QA ——被分离出 A 的量;
0 QA
——原试样中 A 的量;
RA ——分离效率。
分离系数描述被分离出 A 组分中包含又一组分 B 在 A 中占的比例:
QB S ba QA
0 QB 0 QA
RB RA
QB ——被分离出部分中 B 的量;

为了克服阻力大、流速低、易产生缝隙等 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厚度为1mm左右的膜过 滤片形成的盘状结构
SPE的优点:



快速,特别是膜状萃取柱 与液-液萃取相比,减少了人力和溶剂 可用于野外采集样品的处理,方便运输、 保存 应用范围广,水、固甚至大气 容易与其它技术联用
3、液膜萃取法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2、分离与富集的概念
分离(Separation):分离是将欲测组分从试 样中单独析出,或将几个组分一个一个地分开, 或者根据各组分的共同性质分成若干组。 富集(Preconcentration):富集被认为是 分离的一种,即从大量试样中搜集欲测定的少量 物质至一较小体积之中,从而提高其浓度至测定 下限之上。
R
C8柱: O 烷)
Si R
R Si
(CH2)7CH3
(辛烷基硅
C18柱: 硅烷)
O
(CH2)17CH3 R
(十八烷基
苯基柱:
R O Si R (CH2)3
氨基柱:
R O Si R
R
(CH2)3
NH2
氰基柱: O
Si R
(CH2)3
CN
R
阳离子交换柱: O
Si
(CH2)3SO3-H+ R
R CH3 N+ CH3ClCH3

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具有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和提取 效率高等优点,目前在农药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中也有 广泛的应用.

目前实验室使用较多的还是超声波清洗器作为提取仪器。 一般在超声波提取之前应该将待提取样品用提取溶剂浸泡 一段时间,使之相互充分的接触、渗透。在超声波提取中, 最好都是使用混合提取溶剂,分步骤提取,以提高目标物 的提取效率。超声波提取法对玻璃容器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玻璃容器的质地不好,有裂隙等,在提取过程中很容 易破裂,因此在选择玻璃器皿时应特别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