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中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化工行业在为人们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课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化工行业中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并对其效果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大气污染治理方法1. 低氮燃烧技术低氮燃烧技术是化工行业常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燃烧过程中控制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比例,减少燃料中的氮氧化物生成,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

该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炉内温度分布,降低能源消耗。

2. 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化工行业中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技术通过在燃烧过程中引入一种脱硫剂(如石灰石或石膏),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脱硫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石膏,从而将二氧化硫去除。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燃煤和燃油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

3. 污染源控制措施在化工行业中,污染源控制是管理和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污染源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严格执行排放标准、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加强污染物排放监测等。

通过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可以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保护大气环境的目的。

二、水污染治理方法1. 生物处理技术化工行业中,废水处理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重要环节。

而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

它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或生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2. 重金属去除技术重金属是化工废水中的一种常见污染物。

针对重金属的去除,化工行业中常用的方法是化学沉淀、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添加适当的化学药剂或吸附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形成不溶性物质沉淀或被吸附,从而实现重金属的去除。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化工废水处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化工行业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

化工行业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建议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
事故风险
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事故风险,如设 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和人员伤亡。
预警和应急能力不足
部分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预警系统和应急 能力,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不足。
03
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强化环保法规执行力度
01
02
03
完善环保法规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 准,明确化工行业的环保 要求和违法处罚措施。
技术水平落后
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导致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 严重等问题。此外,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导致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
02
化工行业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污染物排放问题
废水排放
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 的废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水 体污染,影响生态环境和居民
生活用水安全。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针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问题,仍有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如如何提高环保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如何完善环保监管机
制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化工行业环境保护问题
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 响。
对策建议的有效性
针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监管等。
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化工行业将逐渐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 向发展。
加强废物资源化
对化工行业产生的废物进行分 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废 物的再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

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整改意见

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整改意见

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整改意见一、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化工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化工行业也存在着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

由于该行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和治理,将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威胁生态平衡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1. 废气排放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废气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污染,并可能引发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此外,部分废气还具有毒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 废水处理化工行业是典型的高耗水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污染物的废水。

如果这些废水未经适当处理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严重破坏河流和地下水资源,并危及生态系统健康。

3. 固体废弃物管理化工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中包括工艺废料、过期产品和包装材料等。

其中,部分固体废弃物具有高毒性和难降解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和处置,会对土壤和水域造成污染。

此外,在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同样需要引起关注,如渗滤液的处理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等。

二、整改意见为了解决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并加强监管和执行力度,确保这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1. 推进清洁生产化工企业应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源头上减少或避免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生成。

通过合理调整工艺流程、使用低污染原料和先进设备等手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能量消耗最小化。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资金、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等方式,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2. 严格排放标准与监管针对化工行业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相应的检测机构和监测网络,加大对企业的执法检查频率和力度,确保排放达到国家相关环保标准。

对于违反排污规定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其违法行为。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其环境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工行业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理措施与技术,以期提升环保意识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1. 大气污染:化工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气态污染物排放,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酸雨形成、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

2. 水体污染:含有各种有机废水和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排放是化工行业面临的主要水体污染源之一。

这些废水不仅直接影响水质,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3. 噪音污染:大型化工厂通常伴随着机械运转、设备噪声等噪音产生。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工人身心健康问题,并对周边居民造成困扰。

4. 固体废弃物排放:化工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渣、废弃塑料等。

这些固体废弃物如果未经合理处理,可能对土地和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二、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1. 排放源控制:化工企业应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并采取有效的气体净化装置,如烟囱喷淋洗涤装置、除尘器等,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

2. 多级传递技术:多级传递技术是指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进行净化再利用。

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 燃料选择:化工企业在能源选择方面应优先考虑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例如使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为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

三、水体污染治理措施与技术1. 废水预处理:化工企业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可溶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常用的废水预处理包括沉淀法、浮选法、吸附法等。

2.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采用微生物来降解、转化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能较好地解决有机废水的处理问题。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净化方法,通过不同孔径大小的膜进行过滤与分离,可以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及微量重金属。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整改对策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整改对策

化工行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整改对策一、引言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化学产品和材料。

然而,由于产业特点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化工行业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化工行业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

二、主要污染问题1. 大气污染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其中包括有毒气体、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废气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还会导致酸雨等气候变化问题。

此外,化工厂周围常常伴随着燃煤锅炉和汽车尾气等其他污染源,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

2. 水体污染化工生产需要大量水资源,并且在制造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有高浓度有毒物质的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则严重威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水体污染还会对人类的饮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3. 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工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工艺废渣、过期产品等。

这些固体废弃物中往往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引发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此外,大量固体废弃物不仅给环境造成负担,还浪费了资源。

三、整改对策1. 排气治理针对化工行业的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应加强排气治理措施。

化工企业需要配备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能够高效去除有毒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并进行严格监测和检测。

此外,在能源使用方面应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煤锅炉,减少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

2. 废水处理为了解决化工行业的水体污染问题,建议加大对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化工企业需要配备有效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废水的预处理、中和、沉淀等工艺,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毒物质。

同时,还应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控和处罚力度,确保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守环境法规。

3. 废弃物管理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化工企业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废弃物管理。

首先,应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进行生产,并充分利用资源。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将非可回收材料进行安全处置。

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资料

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资料

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资料化工行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伴随着化工生产的增长,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化工行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就化工行业环境污染治理的资料进行探讨。

一、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现状化工行业因其特殊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十分严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据统计,化工行业排放的废气中,有害气体、悬浮颗粒物和有机物占比较高。

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还会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废水方面,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严重影响水体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此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是一项难题,大量的废弃物对土壤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二、化工行业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对化工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环境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对于那些不重视环境保护的企业,往往会受到社会和政府的谴责,甚至会面临处罚和关闭的风险。

其次,环境污染治理也是化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国内外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加强,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风险,还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化工行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1. 废气治理化工产生的废气中,有机物、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是主要污染源。

因此,降低废气的排放浓度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十分重要。

常用的废气治理技术包括吸附、吸收、催化氧化和燃烧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和有害气体,并降低颗粒物的排放浓度。

2. 废水治理化工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是主要的污染物。

有效的废水治理包括物理化学法、生物处理法和综合处理法等。

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摘要:从我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来看,化工行业污染问题突出。

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化工行业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针对我国工业化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切实推行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之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等防治化工行业污染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化工行业污染现状防治对策人们往往忽视其间接的社会效益和内在的生态环境效益,而只注重其直接的、外在的经济效益,这是在我国工业化的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致使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当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化工行业污染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和时代的紧迫要求。

一、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现状化工行业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其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可低估的。

目前化学工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分别占工业排放量的40%~45%、7%~10%、9%~12%,在工业部门位于前列。

从行业上讲,染料行业、农药行业每年排放大量废水,其二氧化碳浓度高、色度深、生物降解难,缺少有效的治理技术;氮肥行业其废水排放占化学行业排放量的40%。

每年有大量的氨氮流失到环境中,排放的废气对大气造成很大污染。

我国化工企业污染问题一直是环保部门关注的焦点,各级环保部门在化工污染防治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采取各种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远远不能解决化工行业生产的污染问题。

化学工业是污染大户,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化学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化工行业污染原因分析1.思想认识不足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环保部门及各新闻媒体、网站对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部分官员片面追GDP 的增长,企业管理人员受“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思想的影响,并没有把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措施

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措施

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现状和措施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石化工业已成为20世纪以来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然而,伴随着高速发展,石化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本文主要讨论石化工业的污染治理现状和措施。

一、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现状1.1 污染源石化工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

其中,石化工业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水污染主要是由于排放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的废水;固体废物则是石化工业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或荒料堆放而形成的。

1.2 治理成效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

例如,2008年出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12年颁布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在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劣Ⅳ标准下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比2005年下降了21.5%;水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二、石化工业污染治理的措施2.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有效解决石化工业环境污染的基础。

通过引进高效、低污染的生产技术,可有效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例如,采用生物处理、膜过滤、植物提取等技术实现废水处理和再利用;在炼油、化肥合成、造纸等行业中使用新型催化剂技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采用无水洗涤、低温抽提等新型分离技术能高效、低能耗地除去各种有害物质。

2.2 政府管理政府管理是石化工业治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立法、监管、监察等手段实现对石化行业的合理引导和控制。

比如,加强对石化企业的排放限制,通过排污权交易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投资;对非法排污行为进行罚款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让石化企业更注重环保。

2.3 意识培养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得文化环保必要性,是改善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除了加强相关教育,还可以通过宣传和展会等方式来普及环保知识,推广新型环保产品和技术。

三、结论纵观全球石化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行业中的大气污染现状及其对策摘要
我国的大气污染具有含菌量大、含菌量大、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高等特点。

大气污染不仅威胁人体健康、制约工农业发展,还产生一些气候问题。

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控制污染源、合理安排化学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加强工艺措施、加强绿化等。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危害、防治措施
A bstract
Our country has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containing large amount of bacteria, fungi containing large quantity,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pm10 content higher characteristic. Atmospheric pollution not only threat to human health, restrict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duce some climate problems.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of prevention, such as control of pollution sources and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chemical industry layout and urban functional partition, strengthen technological measures, strengthening the greening, etc.
K eywords:Air pollution、Current situation、Damage、Prevention measures 前言
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给全球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

如何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防治,已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给中国城市带来了很多空气污染问题。

1970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力度,颁布并采取了一些大气污染政策和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看,环境污染和破坏还未完全被控制。

化学工业是排放大气污染物最严重的部门之一,本文就化工行业中的大气污染现状以及防治措施做简单的概述。

一、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指因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
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类健康或污染环境的现象。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碳化物、氮化物、硫化物、粉尘、液雾等,其组成复杂、毒性很大,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和彻底治理。

废气治理主要是尘粒、液雾的清除和气态污染物的处理。

二、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正在加速发展,由于过去对环保认识不足,大气污染近几年又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具体地说,我国大气污染具有以下特点:1.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高据环境公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污染严重,少数大城市氮氧化物浓度较高。

2.含菌量大人均绿地面积小,人口密集,大气中的细菌含量高。

个别城市街道每立方空气中含菌量达数十万个,商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达数百万个。

3.煤烟型污染占重要地位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6.12%,工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3.9%。

预测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l%,废气排放量增长0.55%。

2000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中燃料燃烧废气占59.3%,生产工艺废气占40.7%。

我国大气污染还具有北方比南方严重;冬季重于夏季,且差距正在缩小;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大城市污染最严重,特大城市次之,中小城市再次之的特点。

三、大气污染的危害
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 急性中毒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不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但特殊条件下,如大量有害气体泄露,外界气象条件突变等,会引起人群的急性中毒。

如印度帕博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露,造成2500人丧生,十多万人受害。

1.2 慢性中毒污染物在低浓度、长时间连续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患病率升高等现象。

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很高,其中最高的是上海市。

1.3 致癌作用因污染物长时间作用于肌体,损害体内遗传物质,而引起突变。

环境中致癌物可分为化学性致癌物、物理性致癌物、生物性致癌物等。

2. 对工农业的影响
对工业的危害: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还增加了生产的费用,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对农业的危害:酸雨可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

3. 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颗粒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辐射量。

高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氟氯烃类等污染物使臭氧大量分解,引发的“臭氧洞”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四、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控制污染源
1.1 加强大气检测,大众媒体监督加强检测预报工作,空气质量天天预报,既能唤醒全民对生命之气质量的关注,又能对主要大气污染源的工业企业施加压力。

1.2 促使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加大环保投资加大执法力度,对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的企业,依据环保法规及行政、经济调控手段,坚决实行关、停、转。

企业应积极进行工艺改造,加大环保投资力度,对废气的排放进行综合利用,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尽可能进行密封生产。

2.合理安排化学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
工业区应配置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居住区不得修建有害工业企业。

选址时,应根据城市的主导风向,厂址选在下风向;而且要空气流畅,以利于废气扩散和稀释;与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其大小,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防护级别标准执行。

3.加强工艺措施
3.1 加强工艺过程采取以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闭路循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

3.2 加强生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的情况发生。

3.3 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例如电厂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砖等建筑材料,又可以回收氮,制造氮肥等。

4.加强绿化
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有杀菌、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

减少大气污染、提高大气质量既有效又经济环保。

总结语
我国近年来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众多成果,大气污染的治理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仍然相当严重,污染废气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对此,一方面应着重发展急需的、实用的、适合国情的污染防治技术。

如适合国情的脱氮脱硫技术、除尘技术等。

另一方面应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推动“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办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或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形式实现与企业的联合,加速污染防治优秀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苏琼,王彦斌.化工环境污染与防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7(1):151.
[2] 黄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2008.(21)
[3] 中国环保总局.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2005.4.
[4] 边红枫,刘静玲.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生物防治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9—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