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防渗漏设计及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防渗漏防开裂施工工艺标准

防渗漏防开裂施工工艺标准

防渗漏施工工艺第一部分楼地面(厨卫间)防水施工第二部分外墙防水施工第三部分门窗防水施工第四部分屋面、露台防水施工第一部分楼地面(厨卫间)防水施工一、施工过程控制要点1、厨卫间混凝土振捣须有专人负责,四周设混凝土挡水坎,防渗漏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挡水坎和楼板一起浇筑,避免施工缝出现;若一次浇筑困难,采用二次浇筑,但施工缝位置表面必须清理干净,刷纯水泥浆;混凝土挡水坎定位要准确,以免与上部砌体偏移,严禁各种管线穿过挡水坎。

2、卫、浴间内给排水立管宜在楼板混凝土浇筑时预埋穿楼板套管,现浇板预留洞口要有专人负责,混凝土浇筑时进行旁站,及时纠正孔模移位,填塞前,应将预留洞口凿毛,支底模前外壁和预留洞壁涂刷加胶水泥浆或界面处理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主楼板厚度的2/3处,无渗漏后,再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其表面须压实,抹平打毛,并挂牌明示:24小时内不得碰动。

3、热水管穿楼板部位应采用预埋套管,套管应用钢管制作,预埋套管内径要大于穿管外径2㎜,其长度、防水翼环焊接位置应考虑管顶高出最终地面50㎜要求,同时做周边宽50㎜,高出面层30㎜的C20细石混凝土防水台。

防水翼环应位于预留管深度方向的中部,不采用套管的应按安装图集要求加装止水圈;套管与主管间应用沥青麻丝等密封材料填塞,上口用防水密封膏(胶)密封。

4、采用强度不低于1:3的水泥砂浆进行找平、找坡,强度、坡度必须满足要求,墙体阴角、管道根部做半径为10㎜的弧形圆角。

5、基层处理: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灰尘、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拭,经检查基层无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聚氨酯涂料防水层施工时基层表面必须干燥,JS涂料防水层施工时基层可以潮湿或干燥,丙纶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基层表面含水量宜在30-50%之间。

二、防水涂料施工(聚氨酯、JS涂膜防水)1、关键质量控制点:基层找平层的砂浆强度和排水坡度,地面与墙的阴角圆弧处理、管根靠墙部位找平层坡度、基层干燥度(JS 无此项要求)、地漏、管道节点施工、涂料厚度、保护层施工。

工程防渗漏控制要点(含部分优秀做法图片)

工程防渗漏控制要点(含部分优秀做法图片)

工程防渗漏管控要点防渗漏主要控制部位:地下工程、穿楼板管道、止水反坎、卫生间、外窗周边、外墙薄弱部位、屋面薄弱部位等7个主要部位。

第二章地下工程防渗漏管控要点第五条后浇带、施工缝防渗漏管控要点3.防水附加层。

施工缝处防水及附加层筏板导墙钢板止水带固密目金属网做模板浇筑前凿毛处理2三段组合埋置式止水螺三遍聚氨酯防水防水砂浆填塞密实防水砂浆表面压光34套管防水翼环双面满焊套管定位预埋刚性套管防水附加层柔性套管防水内卷56基层清理阴阳角处防水附加层冷底子油喷洒卷材搭接7筏板砖胎模上部防水保外墙提前封堵剪力墙外侧筏板外伸部第三章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管控要点第十条穿楼板管道防渗漏管控要点89金属防水套管穿楼板管道吊洞模具管道根部止水台第四章止水反坎设置及施工防渗漏管控要点第十一条止水反坎位置、设置要求10卫生间止水反坎空调板(雨棚)止水反卫生间反坎浇筑前凿毛止水坎模板安装11第五章卫生间防渗漏管控要点124.成品保护。

墙地面交界处弧形角阴阳角及管根部位防水防水延伸至卫生间门外供水管穿墙第六章外窗周边防渗漏管控要点第十三条外窗周边防渗漏管控要点1314成品鹰嘴滴水线窗台示意做法铝合金门框缝打胶连续、防水密封胶压窗框第十四条外墙孔、洞防渗漏管控要点153.外墙孔洞封堵后的淋水试验。

外墙临时预留孔封堵剪力墙预埋空调洞预制空调洞外墙淋水试验16第十五条外墙装饰层薄弱部位防渗漏管控要点17凸出外墙的装饰腰线与外墙结合处优秀做法空调板涂刷防水空调板地漏设置第十六条女儿墙、凸出屋面构筑物及防水施工防渗漏管控要点18女儿墙防水上翻收头结构层闭水试验楼梯间出屋面门槛通气管根部止水台第十七条屋面天沟、雨水口周边防渗漏管控要点1920工程防渗漏管控要点水簸箕排水口防水进入侧排雨水口天沟防水施工第九章附则第十八条本管控要点由中原建业工程管理部起草与修订,经中原建业总裁批准后发布。

第十九条本管控要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条本管控要点解释权属于中原建业工程管理部。

防渗漏做法及管控措施

防渗漏做法及管控措施

密封材料按相关规范执行。
5、砌体墙窗洞下口必须浇筑宽同墙厚、高度不小于120mm、长度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200mm的混凝土压顶;压顶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内配3Ф10主筋和Ф6@250U型分布筋,压顶应向室外找坡。
6、门窗口滴水及流水坡度构造要求:无论采用何种外饰面做法,门窗上口应做出滴水槽或鹰嘴滴水线。涂料门窗上口宜采
-5-
防渗漏体系——强制性做法
11、外墙、露台、阳台的防渗漏构造: 11.1必须满足室内外楼地面饰面层之间存在15-20mm高差。 11.2阳台、露台防水上返高度至建筑完成面以上不小于250mm。、 11.3外墙涉及空调板、雨蓬板、凸窗上部、阳露台周边后砌墙根部等部位须设置砼反坎;厚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200mm。 12、有组织排水的空调板,必须采用防水百叶,空调板应做防水,防水上返高度至建筑完成面以上不小于250mm。 13、屋面防渗漏构造: 13.1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烟风道等)必须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必须与屋面结构楼板一起浇筑,高度不小于建筑完成面以上 250mm(应根据项目实际屋面做法计算出屋面结构高度)。 13.2为避免女儿墙部位保温出现朝天缝问题,女儿墙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每侧挑出宽度不小于120mm,且大于 50mm+保温体系厚度(见下图),压顶应与女儿墙一起浇筑。 13.3屋面防水层立面上返高度至建筑完成面以上不小于250mm(应根据项目实际屋面做法计算防水层立面施工高度)。
• 地下室止水钢板应交圈、满焊、露出宽度符合规范要求;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安装牢固; • 地下室侧墙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回填土,防水保护层铺贴严密稳固,回填土不应有建筑垃圾。
- 11 -
防渗漏做法——地下车库
桩头防水做法
序号

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地下室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部分,通常用于储藏物品或作为设备房间。

由于地下室位于建筑物的地下,其施工和设计均需要考虑地下水的影响,以确保地下室结构的稳固和安全。

然而,在地下室的混凝土施工中,缝渗漏问题往往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难题。

本文将针对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展开讨论。

一、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的原因1.材料选择不当在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中,如果选用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或者掺入了过多的粉煤灰等掺合材料,混凝土的密实性会降低,从而导致混凝土缝隙中的水分容易渗漏。

2.施工工艺不当施工工艺不当是导致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气孔和缝隙,从而加剧渗漏的可能性。

3.基础处理不当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时,如果基础处理不当,也容易导致缝渗漏问题。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如果未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地下水就会通过地下室墙体和地板的缝隙渗漏进入地下室内部。

二、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的防治措施1.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为了防止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问题,首先应该从材料上着手。

选择质量可靠的混凝土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水性。

还可以适量掺入高性能的防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2.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在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合理设置浇筑持续时间和振捣频率,充分振捣混凝土,减少气孔和缝隙的产生。

还应注意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表面养护,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

3.加强基础防水处理为了防止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缝渗漏,需要加强对地下室基础的防水处理。

可以采用高性能的防水材料对地下室地板和墙体进行防水处理,有效阻止地下水的渗透。

还可以在地下室外墙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下水。

4. 使用适当的防水材料在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中,选择适当的防水材料也是防治缝渗漏的关键。

可以使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等高性能防水涂料进行涂刷,有效防止地下室混凝土缝隙的渗漏。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1、本工程全套施工图2、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和规范资料2.1《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2.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2.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2.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2.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2.8《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4、集团及公司相关文件5、编制说明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管理,按照设计要求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

为此,我项目部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了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对易发生裂缝、渗漏部位进行细化,以指导施工,明确施工工艺和具体操作要求,监控检查内容和标准,做到责任到人。

二、工程概况三、组织管理本工程防开裂、防渗漏作为控制重点,严格把好质量关,对其中的关键工序及控制要点进行监控,并做好隐蔽验收。

以下是主要几个控制点分别为:楼板裂缝、墙体裂缝、抹灰后裂缝、地面裂缝、砼施工、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和屋面工程。

地下部分包括:后浇带施工、通道口连接部分、地下室内外墙和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地下防水施工。

地上部分包括:(厨卫间和阳台、门窗、穿墙螺杆)屋面部分包括:屋面防水构造、雨水排管要做好工程防开裂、防渗漏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组织和管理措施,这样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并控制住所容易产生的渗漏问题。

1、工程管理目标:争无渗漏工程,创开裂率最低。

2、组织形式: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小组名单如下: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2.1、防治小组的权限: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力;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整改。

防渗漏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防渗漏的施工方案及措施

(七)、防渗漏的施工方案及措施1、管理方面:1.1、确定创建“无渗漏”工程的质量目标,组织甲方、施工、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分别制定具体的技术措施、实施办法和责任制,建立创建“无渗漏"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对落实情况开展严格的、经常性的检查;要求在施工单位中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治质量通病工作小组;组织和督促甲方、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开展防治渗漏达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现场管理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1。

2、在住宅工程防渗漏过程控制中,应以“预防为主",加强事前控制和事后检查,把生产渗漏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对每道工序的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对违章操作,不符合质量要去ideas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2)、在工序的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进行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转入下道工序的管理原则。

(3)、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后,要办理签证手续,列入工程档案,对查出的问题必须认真处理,经监理、甲方相应人员复核无误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

2、技术管理方面2。

1、卫生间渗漏的防止措施(1)为更好解决卫生间渗漏问题,现在在施工图设计中,卫生间一般采用整体浇板,而且在一些较好的设计中在卫生间等多水的房间四周墙体下部做200mm高素混凝土导墙(门洞口除外).在墙体砌筑前,先浇捣好导墙(导墙与现浇板接缝处,应先把接缝基层凿毛,清除浮渣,并浇水湿润,再浇筑防水砼振捣密实)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墙体砌筑。

这样在设计和施工中本身九为防渗采取了一大措施。

(2)施工中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精确预留管道洞口。

土建与安装密切配合,依照轴线确定管件预留洞位置的坐标,统一校核后再将留洞模板牢固地固定在楼板底板模板上,待混凝土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校核.这样可以避免因预留洞位置不准再次剔凿混凝土等现象。

(3)穿过地面管道应先埋好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80~100mm。

(4)预留洞封闭:管道工程施工后,预留洞中管件与预留洞壁之间孔隙用托模(或吊模)支模,清除疏松混凝土并清理干净,再浇水润湿,略干后刷灰,硅水=1:0。

住宅工程防渗漏技术规程(施工部分)

住宅工程防渗漏技术规程(施工部分)

4 地下防水4.3.1 抗渗混凝土1 混凝土拌制必须计量准确,应采用重量比计量,严禁采用体积比,计量器具必须定期检定。

2 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需要采取降、排水措施。

3 浇筑混凝土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混凝土内外温差对质量的影响。

4 抗渗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不应接触模板。

固定模板的穿墙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5 抗渗混凝土浇筑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并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

6 抗渗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m,并振捣密实,排除泌水。

表面应进行二次收浆压实。

7 抗渗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4.3.2 防水层1 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干燥。

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应先涂刷基层处理剂。

2 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它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防水涂料应薄涂多遍成活。

3 多组份防水涂料应计量准确,采用机械拌和,混合均匀。

4 柔性防水层细部必须采取加强措施。

5 柔性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4.3.3 后浇带、变形缝1 金属止水带宜折边,接头应满焊,焊缝严密。

2 变形缝用木丝板、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填缝时,木丝板或麻丝应经沥青浸透。

3 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

4 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300mm 的墙体上。

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

5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交接面浮浆和污染,浇筑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后浇带混凝土应进行潮湿养护,养护期不低于28天。

5 楼地面5.3.1 混凝土翻边必须与楼层板混凝土同时浇筑。

5.3.2 管道予留洞口应保证洞口成型尺寸和位置准确,严禁随意开凿洞口。

5.3.3 卫生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防水隔离层施工前应按图5.3.3要求对立管、套管、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套管应与混凝土粘结牢固。

防渗漏、防裂缝专项施工措施

防渗漏、防裂缝专项施工措施

XXXXX一期二标专项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单位:XXXXX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8月一、防渗漏技术措施:11、屋面防渗漏12、外墙防水23、塑钢门窗框防渗漏34、卫生间、厨房间、阳台防渗漏45、地下建筑防渗漏4二、防裂缝技术措施和控制要点:51、砌体砌筑防裂缝52、墙面粉刷防裂缝63、钢筋混凝土楼板防裂缝6三、防渗漏防裂缝质量保证措施:7防渗漏、防裂缝专项施工技术措施一、防渗漏技术措施:1、屋面防渗漏1、屋面工程的防水必须由防水专业队伍施工,严禁非专业队伍施工。

2、屋面工程采用的各类材料应有质量保证书,并经质量检测部门抽样复试,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3、当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对屋面工程已完成的部分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埋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装完毕。

屋面防水完工后,应严禁在其上凿孔、打洞。

4、凡出屋面的墙体(包括烟道等)底部必须浇筑混凝土导墙,导墙高度应从屋面的完成面算起±250mm,在斜屋面上的导墙可做成踏步式,如设计详图中未设导墙,在设计交底会上提出。

5、凡屋面设计采用水泥砂浆粉泛水,必须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6、住宅平屋面坡度应大于等于5%,如设计坡度偏小,应在设计交底会议上提出。

7、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落水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8、铺设屋面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9、水泥砂浆找平层宜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留设在女儿墙四周以及受力集中部位,且分格缝间距W6M。

10、排水沟应增铺附加层,排水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宽度应为200MM,排水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11、落水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在应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封口时,其厚度不应小于2MM。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

12、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缝防渗漏设计及施工技术
【摘要】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居住急剧增长,使得大中城市的交通情况日趋拥挤,政府在解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特别是交通需求方面的任务异常繁重和艰巨。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在运力、环保、经济、舒适和空间利用等方面具有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替代的优势。

正在兴建北京地铁工程均在第四系北京冲洪积平原下的卵石层底层、多层粘性土中修建受上层滞水、潜水及承压水的影响甚大。

为确保地铁结构不渗漏,满足运营安全和结构使用年限要求,做好地铁结构永久性防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介绍了当前地铁结构工程施工缝防渗漏的一些新技术和方法,并从地铁施工缝防渗漏设计的原则和要求、防水材料、施工工艺、特殊节点做法等方面,探讨提高地铁结构工程施工缝防渗漏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施工缝、防渗漏技术、多防水材料组合
1、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十号线慈寿寺车站为北京轨道交通地铁6 号线和10 号线的换乘车站,其中6 号线为地下2 层,10 号线为地下3 层,最大埋深30m,结构防水等级为一级。

侧墙、底板采用5.5kg/m 的膨润土防水毯,底板防水层采用50mm厚C15 细石混凝土保护。

顶板采用2.5mm 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350# 纸胎油毡隔离层(或5 厚挤塑交联闭孔泡沫),100mm 厚C20 细石混凝土保护。

施工缝处采用柱浆导管、止水胶、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多种组合。

2、材料说明及施工缝防渗漏构造
(1)材料说明
①注浆管(可重复注浆):以硬质塑料、橡胶或螺纹管为骨架,单侧或四周设置出浆孔,出浆孔外侧覆盖泡沫橡胶层,泡沫橡胶层与骨架采用胶粘或尼龙丝网固定。

②注浆导管:具有一定柔性的加筋塑料管,与注浆管连接,起到导浆或排气的作用。

③遇水膨胀止水胶:粘稠胶物状,挤出后粘贴在基层表面,固化成型后,具有遇水膨胀性能。

④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具有一定渗透能力的刚性防水材料,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填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

⑤膨润土防水毯:由两层土工布包裹天然钠基膨润土颗粒针刺而成的毯状防水材料,有织造土工布的外表复合一层高密度聚乙烯薄膜。

⑥遇水膨胀止水条:具有遇水膨胀性能的遇水膨胀腻子条或遇水膨胀橡胶条。

⑦中埋式钢边止水带:以镀锌钢带和天然橡胶原料所组成的组合式止水带,橡胶主体材料为耐老化性能优良的橡塑材料,具有特强的自粘性;夏季高温不流淌,冬季低温不发脆;并具有优异的耐水、耐酸碱和耐老化性能,具有明显防渗止水方面的效果。

(2)施工缝防渗漏构造
①底板、侧墙及顶板垂直施工缝防渗漏处理采用:注浆管注浆+ 中埋式止水带。

(见图1、图2、图3)
②水平施工缝防渗漏处理采用: 一道止水胶+ 注浆管注浆+ 水泥基渗透结晶。

(见图4)
③特殊部位垂直施工缝(当垂直施工缝无法安装止水带时采用)防渗漏处理采用:双道止水胶+ 注浆管+ 水泥基渗透结晶。

(见图5)
④底板、侧墙施工缝膨润土防水毯加强处理。

(见图6、图7)
3、施工技术要点
(1)注浆管及注浆导管安装
注浆管均指全断面注浆管,采用专用固定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并间隔5 ~6m 两端各引出一根注浆导管。

①安装注浆管的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②注浆导管与注浆管连接应牢固、严密。

导管末端应临时封堵严密。

③注浆管宜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00mm。

④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得出现折角
⑤注浆导管任意部位均不得出现挤扁或直弯,以免影响浆液的流动,导管开孔端应临时封堵,以免异物进入。

⑥注浆管破损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设置已经安装好注浆导管的注浆管,并与两端原有注浆管进行过渡搭接。

⑦注浆管的注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选用自流平水泥、超细水泥等无机注浆材料,也可选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化学灌浆材料。

注浆应在结构施工完毕、停止降水后进行,所有预埋的注浆管均应进行注浆封堵。

注浆应从最低的注浆端开始,将材料向上挤压,为保证注浆效果宜使注浆液低压缓进。

注浆材料不再流入并且压力计显示没有或者几乎很少压力损失,应维持该压力至少2 分钟。

需要重复注浆时,应确保使用经过核准的注浆材料;任何留在注浆通道内的注浆材料必需在其固化前清除干净。

(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
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施工缝表面,用量2.0kg/m2。

采用双层涂刷,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选用材料的养护要求确定,一般宜为24 ~48h。

②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将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清理干净。

施工缝表面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

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

③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应分两道均匀涂刷,两道之间涂刷方向宜垂直,每道涂刷后,应根据选用材料的使用说明进行养护。

④雨前2h 不得涂刷作业。

⑤涂层未实干前不得触碰或上人
(3)遇水止水胶施工
①止水胶应具有一定的缓胀性能,属于不定型产品,挤出后固化成型,成型后的宽度为20mm,高度为10mm,宽度误差不大于-2mm,采用专业的注胶器均匀挤出粘结在施工缝表面 .
②粘贴止水胶的施工缝表面必须先凿毛,将疏松、起皮、浮灰等凿除并清理干净,使施工缝表面坚实、平整、干燥、无污物。

③止水胶与基面间需粘结紧密、闹固、粘贴完毕后,避免雨天和施工过程中遇水,以避免提前膨胀导致止水能力下降。

以膨胀部分应割除并重新粘贴止水胶。

(4)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安装
①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

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②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
排出。

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这是止水带发挥止水作用的关键,应确实做好。

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5)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
①止水条应安装在施工缝表面预留凹槽内,施工缝表面、凹槽底和侧面均应坚实,并确保凹槽平整、干净,无油污、疏松、掉砂、起皮等部位。

②止水条采用专用胶粘剂粘贴在施工缝凹槽内,粘贴应牢固,与基层地面密贴。

③止水条采用对接连接,对接部位应密贴,不得出现翘边现象。

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技术实施保证措施
各相应的防水部位施工前,由专职防水技术负责人组织作业组人员进行施工方法、技术质量要求等技术交底,让作业组的作业人员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法,作到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防水技术负责人既是施工组织负责人,又是技术负责人;直接组织防水作业组施工,以确保工序的衔接和防水施工质量。

防水部位防水构造按设计施工完成后,由质检工程师进行工序质量评定并将质量情况上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决定是否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防水作业组及防水技术负责人除专职负责防水施工外,还参与相应结构防水部位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如变形缝及施工缝处混凝土灌注施工等均要由防水负责人进行质量监督。

(2)制度实施保证措施
积极开展防水作业施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旨在提高防水质量的群众性攻关活动。

如止水带安装、止水条安装及防水部位混凝土灌注等工序质量。

同时制定严厉的防水质量的奖罚条例,鼓励作业人员积极的劳动并实行防水工序质量否决制度。

(3)工序实施保证措施
防水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截排工程周围的地表水、雨水流入明挖基坑内;在附加柔性防水层施工好以后必须要有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并在下道工序施工中落实好保护。

若有破坏必须及时补救。

5、结束语
地铁施工缝的防水处理方法应根据地铁结构中各个部位的不同作用及不同的防水要求,因地制宜,在保证防水质量的同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考虑成本的投入。

北京地铁十号线慈寿寺站目前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其中结构施工缝300 多延米,通过根据各部位特点,合理的将多种不同防水施工工艺相结合,形成复式防水层,达到多层次立体防水效果。

经过2 个雨季的考验,未发现渗漏点,节约了大量维修资金,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作者:冀文政,朱忠厚,张玉玲等;书名:《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8-2008》;版次:建标[2001]140 号;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2] 作者:施仲衡,周庆瑞,郑晓微等;书名:《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版次:2003 年7 月第一版;出版单位:中国计划出版社
[3] 作者:雷志梁,朱忠厚,牛祖熹等;书名:《地下工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版次:2002 年3 月第一版;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4] 作者:方展和,郭德友,颉朝华等;书名:《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
DB11/581-2008》;版次:建标标备便2008]47 号;出版社: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5] 作者:王壮飞,江正荣等;书名;《建筑施工手册》版次:1988 年12 月第二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作者:孙斌,郝勇,贾永刚等;图纸名:《慈寿寺站主体结构图》;设计院: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