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类与管理
知识管理方案

知识管理方案
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内部的实践,通过收集、组织、存储和共享知识,帮助组织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一个好的知识管理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获取与收集
1.建立一个知识获取的渠道,包括内部员工的经验分享、外部
专家的意见和市场趋势分析等。
2.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工具,例如企业内部的社交平台、企业
内部文档库等,方便员工的知识共享和讨论。
二、知识组织与分类
1.根据不同的业务领域和专业领域,对知识进行分类和组织,
方便员工的查找和使用。
2.建立一个标准的知识分类体系,使得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按
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知识分类,方便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三、知识存储与共享
1.建立一个统一的知识存储库,包括文档、照片、视频等形式
的知识,方便员工进行查找和使用。
2.通过内部社交平台等工具,方便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讨论,加强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建立一个知识分享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分享自己的知
识和经验。
四、知识传承与培训
1.建立一个知识传承的机制,使得老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被
后来的员工继承和使用。
2.定期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五、知识评估与更新
1.建立一个知识评估的机制,对知识进行评价和更新,保证知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定期对知识库进行审核和更新,删除过时的知识和信息。
通过上述的知识管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并且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和学习的氛围。
知识管理如何分类?

知识管理如何分类?(1)发布时间:2006.07.19 14:06来源:赛迪网-中国计算用户作者:占丽丽【赛迪网讯】最近蓝兰公司的OA开始实施了,个人工作计划、电子邮件、工作流、档案管理什么的都好做,但做到知识管理的时候,信息中心主任张成有点晕了。
蓝兰公司是一个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做气泵、橡胶制品。
公司一直在转型,期望把现在2个多亿元的制造业规模进化为20亿元左右的行业渠道销售规模。
也就是借助自己现在的销售渠道、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经营品种,除了保持传统产品的优势之外,还要通过OEM、代理、贸易等方式专门做汽车发动机以及周边部件的渠道和服务。
不是知识仓储管理用董事长魏武的话说,就是要用3到5年的时间完成从制造向贸易再向行业服务的三级转型。
董事长非常看重知识管理,他经常在会上说,今后公司的运作就是“人脑+电脑”。
“人脑+电脑”是什么?一是数据,二是知识,需要“两脑”共同努力形成优势的就是足当前的需求,更要满足未来的需求。
最近董事长邀请了专家来公司专门讲授GB/T19580的内容,GB/T19580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事实上是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管理模式的集中体系。
在培训中张成和其它部门的同事都认识到,这个体系有它的独到之处,一方面它是指导而不是强制,另一方面,它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有深度,也有广度。
许多原则已经是国际上优秀企业所证明了的。
知识结构怎么分?“我们的知识管理在结构上是否就按照GB/T19580所指引的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等七个方面来做呢?”张成想。
目前公司有许多知识是按照传统“功能性”的接近档案管理方式来管理的,比如把公司知识分为:规章制度、产品知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社团活动、企业文化等,而且他所了解的大部分企业都是这样做的,软件公司也推荐这样做,公司里面的大部分部门也觉得这样做比较方便。
董事长却说,不是这样的,蓝兰公司知识分类的方式要改变,具体什么张成他们先琢磨琢磨。
GB/T19580中的要求是否合适,先做评估,尽快给具体意见。
专业知识的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不断 探索新的知识和 技术,保持企业 竞争优势。
知识保护:尊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的核心知识 资产。
知识服务:以客 户需求为导向, 提供有价值的知 识服务。
知识管理的策略
确定知识管理目标:明确知识管理目的和期望结果,为实施提供方向。
识别知识资产:梳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资源,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整理方法:采用笔记、标签、文件夹等方式整理专业知识,建 立知识体系,便于记忆和应用。
更新与维护:定期更新和维护专业知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 时效性。
共享与交流:与其他专业人士共享和交流专业知识,促进知识 创新和应用。
专业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促进团队协作和知识共享 的机制
建立专业知识库和知识地 图
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平台 进行知识传播
知识分类:将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查找和使用 知识库建设:建立知识库,集中存储和管理知识 知识共享:通过共享平台,让团队成员共同使用和更新知识 知识检索:提供高效的检索工具,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知识
02
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专业知识的获取
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有 助于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 效
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需 要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
挑战:如何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应用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鼓励员工上传和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制定知识管理政策,明确知识的所有权和共享方式,确保知识的合法使 用和传播。
开展知识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管理意识和技能,促进知识的有效 利用和共享。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知识共享和应用,提高知识管理的效 果和价值。
06
专业知识的知识管理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 自动分类和整理知 识,提高知识管理 的效率。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发展,知识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很多人想要学习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现代企业中的知识流动和知识价值的挖掘。
本文将深入探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一、知识管理的概念与意义知识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对知识的收集、分析、存储、共享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系统化管理。
这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加以辅助的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意义在于使组织能够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知识,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取得更好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分享、知识的应用四个方面。
其中,知识的获取包括从内部和外部获得知识;知识的创造包括发掘员工的潜在知识和创新知识;知识的分享包括提供平台和机会让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和交流;知识的应用则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1. 知识评估和分类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了解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原则。
这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定期面谈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
知识分类的核心思想是将知识按照其重要性和价值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开发。
2. 知识共享和交流知识共享和交流是知识管理的核心。
它可以通过建立内外部网、制定知识分享时间和举行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
在共享和交流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励机制的设计,以便让员工更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分享和交流当中。
3. 知识管理的培训和教育知识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
它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开设内部论坛和下发教育材料等方式进行。
在知识培训和教育中,应当注重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提高员工的实践能力。
三、知识管理的现状和展望目前,全球各行业对知识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半导体和软件行业的知识管理已经比较成熟,其它行业也在积极推进知识管理的实践。
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知识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真正实现有效地管理知识。
如何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如何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但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学过的知识像乱麻一样摆在我们脑海里,不知道如何分类和整理。
然而,知识分类整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学习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的心得和方法。
一、重要性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知识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我们之所以需要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是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快地记忆和掌握知识。
同时,分类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规划学习,提高效率和成果。
最后,分类整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类方法那么,如何分类整理知识呢?以下是我在学习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1.概念分类概念分类是将知识按照它们的性质、特征、定义等进行分类。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可以将数学知识按照代数、几何、计算、统计等进行分类。
这样,我们在学习时,就可以更快地找到相关知识,并且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它们。
2.时间分类时间分类是将知识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分类。
例如,在学习历史时,可以按照年代、朝代等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历史知识。
3.空间分类空间分类是将知识按照地理位置、空间特征等进行分类。
例如,在学习地理时,可以将地理知识按照地球、国家、区域等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联系和特征,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它们。
4.功能分类功能分类是将知识按照功能进行分类。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时,可以按照硬件、软件、网络等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功能,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计算机知识。
以上仅是几种分类方法,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和知识内容进行选择和应用。
三、分类工具在分类整理知识时,还可以使用一些分类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管理知识。
知识库管理制度

知识库管理制度知识库是一个组织或机构中重要的资产,承载着丰富的信息和经验。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知识,制定一套科学的知识库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知识库建设、更新和利用等方面分享一个适用于大多数组织的知识库管理制度。
一、知识库建设知识库建设是制定知识库管理制度的首要步骤。
在建设知识库时,应首先明确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分类:将知识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例如技术知识、市场知识、管理知识等。
这样能够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
2. 知识归档:建立统一的知识归档系统,将知识按照不同的标签或目录进行归档,确保知识的整理和存储有序。
3. 知识质量管理:建立知识质量管理机制,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员、定期审核知识等方式来提高知识质量。
二、知识库更新知识库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资产,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维护。
为了保持知识库的新鲜度和可用性,我们需要:1. 知识审核:对新增的知识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质量和适用性。
可以设立知识审核的流程和标准,由专业人员对新增的知识进行审核。
2. 知识更新:及时对知识库中过时或错误的知识进行更新和修订。
可以设立定期更新的机制,确保知识库中的内容始终保持最新。
3. 知识分享:鼓励员工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丰富知识库的内容和质量。
可以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员工分享并促进知识流动。
三、知识库利用建立了完善的知识库后,需要合理地利用知识库来提升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知识库利用方法:1. 知识检索:提供方便快捷的知识检索功能,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知识。
可以采用搜索引擎、标签分类等方式提升检索效果。
2. 知识共享:鼓励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交流,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学习和创新。
可以设立知识分享的平台或组织知识分享的会议和培训等形式。
3. 知识推广:推广知识库的使用和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知识库。
可以通过向员工宣传知识库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等方式来提高知识库的使用率。
01-4-知识管理4知识分类

隐性知识5:隐性知识特性(3)
隐性知识以人为载体; 隐性知识是冰山的一角; 人们表达出来的的比实际拥有的少; 人们意识到的比实际拥有的少。
隐性知识5:隐性知识特性(4)
隐性知识具有以下特性:
1)环境依赖性。隐性知识在产生过程中,对个 体与团队的性格、经历、价值观和组织文化、环 境具有依赖性。 2)模糊性。隐性知识以一种非格式化的、未编 码的形式存在于人的脑海或一定的组织形态之中, 由于它非结构式的表达,它难于与人交流与共享。 3)个体性。它是个体或团队的心智感悟与判断, 反映了个体的价值观与心智模式。
知识的其他分类2
根据用途分类:
关于顾客的知识 关于产品的知识 关于流程的知识 关于竞争者的知识。
根据知识的所有者分类:
个人知识 社会知识
知识的其他分类3
按知识的应用分类
(1)事实知识(Know-What) (2)原理知识(Know-Why) (3)技能知识(Know-How) (4)人力知识(Know-Who)
知识的其他分类4
按知识的共享程度分类
(1)个人知识 (2)组织共享知识 (3)组织受控知识 (4)社会公共知识
按知识的发展周期分类
(1)发展中知识 (2)核心知识 (3)基本知识 (4)过期知识
知识的其他分类5
或
1、孕育期 2、成长期 3、成熟期 4、衰退期
隐性知识2
Know - care (价值观) Know – which (偏好) Know – why (经验) Know – what (认知) Know – how (技能) (技能)
隐性知识4:对隐性知识的研究
60年代由波拉尼提出; 野中郁次郎将其用于创建组织学习理论;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领 域中最核心的议题。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分类-管理常识

管理常识1. 管理的对象为人员、资金和物资。
2. 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
3. 管理的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和动力原理。
4. 古典管理学说的两大流派:美国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国的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5. 行为管理学说是继古典管理学说之后发展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二个时期: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
6. 管理科学学说兴起于行为科学方兴未艾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7.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
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8. 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1)以目标为中心;(2)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3)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管理。
9. 激励理论分为三类:(1)需要型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状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
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
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
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10.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nowledge Organisation
Today´s programme
Our aim is to present ideas and discuss concepts so that we will have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erms such as data, information,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etc.
Presentation is divided in three parts:
1st: Basic concepts and definition of terms 2nd: Simple introduction of classification 3rd: Knowledge Management
do not help us to make decisions
Examples
• IFU collects data about all the women participants
– name, age, qualification, country, etc.
• IFU collects data about all the papers presented during this three months
• Documents in general, books in particularly,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 Investigation on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shows that scientists and researches prefer to get their information from other sources, like scientific journals, electronic papers and so on.
• In the initial stages, the quantity of knowledge were relatively small. So access/searching was easy
• Littl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arrangement/organisation of knowledge
• Library classification:
– arrange items in a logical order on library shelves
Why Classification?
• Classification is a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knowledge
– Information is processed data – Information is evaluated data
Examples
• If IFU wants to compile the women data by country, it is generating information
• Accordingly the idea of classification was developed (see page 22: History of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Definition
• The grouping together of like things according to some common quality or characteristics
Why Classification?
• In later stages, the amount of knowledge/information increased and arrangement/organisation was necessary in order to have easy search and access.
• Professionals need to take attention to both, the traditional users of information and the type of researches that are at the same time a consumer’s and publisher of information.
before
Data
• Another important term used interchangeably with information but with the information profession there is a basic difference:
– Data are simply facts and figures generated – Data are not actually evaluated and hence they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We can´t share knowledge, if we don´t speak a common language
(Thomas H. Davenport)
Classification
• In earlier days accumulated knowledge of human beings has been recorded in the form of books
– from which countries to take more for the next time
– on which of the subjects to concentrate more for the next time
• Therefore we can conclude that Information is data of value for decision making
History of Classification
• The traditional way: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in print documents, mainly books on the libraries
• Knowledge here may be understood like a structure of facts or ideas in which each element is related to the others
• So we need to think how to organize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levels, in a democratic way that could be used as a social resource to satisfy human needs in all kind of community
Knowledge
• Knowledge is another term used interchangeably with information
• We simply make distinction by saying:
– Knowledge is information stored for future use > stored information
–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schemes/methods
20th century
• New Information’s technologies spread the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very fast
• Information can diminish the gap between cultures or emphasise the differences within small social groups
• Data>Processed>Information>Decision
Data - Information - Data
• One thing worth noting here is what once has been information can be data for another purpose
Knowledge Classification Schemes
We can´t share knowledge, if we don´t speak a common language
(Thomas H. Davenport)
Information
• Different definitions are given by different people (as seen in the history of 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is a clue – Information reduces uncertainty – Information is something one did not know
• Subject order is the most useful way to arrange intellectual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