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教案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学案

第19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地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识记我国的位置、范围,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对我国环境和发展的影响。

2.借用地图识记我国的邻国和行政区划的简称、位置及轮廓特征,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3.借用地图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及增长状况,从人地协调的角度理解我国人口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掌握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我国的民族政策,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必备知识·自主落实——读图填绘构建脑图一、中国的疆域【填图绘图】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①100°E、110°E、120°E,20°N、30°N、40°N,并观察这些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②用“·”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2)填出:①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南海、琼州海峡。

②国家: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老挝。

1.位置优越(1)纬度位置:位于________纬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无寒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________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1)陆域广阔①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四至点③陆上邻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接A________、B蒙古,西与C________、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南有阿富汗、D________、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南邻E________、老挝和F________。

(2)海域广袤①临海: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

渤海和________为内海。

②岛屿众多;a________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b海南岛。

③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c________。

④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_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读图思考1】我国的地理位置具有哪些优越性和不足之处?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________(自治县、市)、乡(镇、民族乡)。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1讲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教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1讲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教案

第十八单元中国地理概况考纲解读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2.中国的人口与民族3.中国的地形4.中国的气候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6.中国的自然资源7.中国的产业活动复习指南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单元内容的命题方式主要与热点地区相结合,并注重读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各类地形特征和分布以及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气候多与高中地理相结合,针对某一地区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河流重点放在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海河以及黑龙江等大江大河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上;对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赤潮、海洋污染等问题要关注;我国的人口、民族等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交通和能源一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主要围绕能源问题和能源输送线路等方面。

本单元复习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2)气候特征及气候资源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3)大江大河流域开发与整治;(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5)能源的跨区域调配;(6)关注时事热点问题。

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考点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夯实基础1.位置(1)海陆位置:亚洲__东部__、太平洋__西__岸,海陆兼备。

(2)纬度位置:地处__北__半球,4°N~53°N之间,大部分位于__北温__带,小部分在__热__带。

(3)经度位置:地处__东__半球,73°E~135°E之间,分属5个时区。

2.国土辽阔(1)陆域广阔①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三__位。

②四至点:③邻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接__俄罗斯__、蒙古,西与__哈萨克斯坦__、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南有阿富汗、__印度__、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南邻__越南__、老挝和缅甸。

(2)海域广袤①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②临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自北而南依次濒临__渤海__、__黄海__、__东海__和南海。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单元教学设计方案单元主题:中国的疆域和人口适用年级:七年级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学好中国地理,必须了解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因为疆域是地理环境的空间所在,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

掌握34 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本章教材共四节内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中国的民族。

本单元设计把这四节内容整合为两个专题:专题一: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3 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国土、众多的邻国、34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本专题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专题二:人口与民族(2 课时)掌握我国人口的数量特征、人口的分布特点、56 个民族的分布特点。

预期学习成果: 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个性化发展,树立起责任意识。

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和人口”是七年级地理的第二章,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宏观介绍。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让学生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行政单元、人口数量、民族组成等方面认识到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与众多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在世界上不可被忽视的伟大国家。

本章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学习活动产生情感体验。

为了使教学生动活泼,活动的篇幅很大,许多结论都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认识,一些记忆性的知识也在活动中得到落实。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3)在行政区划图上准确找出34 个省级行政区域,记住其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5)分析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6)分析民族分析图,描述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想象力。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民族(教师用)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民族(教师用)

第一部分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考纲预览:1、中国的地理位置、国土构成和行政区划。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热点提示:1、行政区划轮廓及空间位置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背景资料。

2、陆上相邻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

3、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分布和经济发展可能成为高考的热点。

特别说明: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

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自主学习探究:一、背诵《创新课堂》109页“知识梳理”部分,并在《中国政区图》、《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国民族分布图》上指图说出相关的地理事物。

二、回答并按要求在本学案或《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注相关地理事物。

1、中国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的疆域:⑴ 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属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 领土四至(回答并填注)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N 53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N 4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E 135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E 73附近)南北跨纬度近N 50,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 60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疆界和邻国⑴ 陆界和邻国:(填注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⑵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第二节就我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分布以及人口问题做了阐述, 这是学生应了解的最基本的国情之一,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的最 基本的国策。
第三节仍然是人口问题的延伸,从民族构成上阐述我国是一个多 民族国家,从民族的数量、构成、分布以及民族政策等方面加以阐述。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疆域与行政区划
专 题 问 题 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
设计
呢?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中国的疆域图、世界地图、教学录像,多媒体幻灯片
学习活动设计
听歌曲、观祖国自然风光和祖国发展成就等图片。老师同时带有感 情色彩朗读课本序言,从而导入新课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位置。 活动 1: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找出本节重点 活动主题: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展示讨论结 活动组织与指导: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中心列出知识框架,将活动 任务分给组员,组员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本小节的知识要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做适当提示。让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教师总 结。 活动 2: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1)、当春节时,黑龙江一片冰天雪地,而海南省却是春耕大忙,是 什么原因呢?
活动 2、认识中国人口增长快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绘制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拆线 统计图。 通过活动,直观形象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活动 3、分组探究认识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 (1)一个国家是否人口越多越刀子,人口过多会带来哪些影响? (2)我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问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3)认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师提出交流问题,学生分析讨论,让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教师总结 活动 4、认识中国的人口分布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观察我国从沿海到内陆 人口密度的变化,找出我国 人口地理界线,得出我国人口分布特

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

第一节中国的领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考大纲求】1.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区划地理地点。

国土组成。

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一致的多民族国家。

中公民族散布特点及主要少量民族的地区散布。

【考纲剖析】1、行政区划轮廓及空间地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背景资料。

2、陆上相邻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是近几年高考的要点。

3、西部地区少量民族的散布和经济发展可能成为高考的热门。

特别说明:这部分知识拥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好多。

在高考取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可是它倒是学习整此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点3.采纳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多读图形成空间观点【自主学习研究】一、背诵《三维设计》9 1 页" 考点精讲坛 " 部分 ----考点一、二、三、四,并在《图说天下》 173-174 页练习《读图填图训练》1---2题。

二、在《中国政区图》、《中国人口密度图》、《中公民族散布图》上指图说出有关的地理事物。

【知识剖析】一、中国的领土1、中国地点(准备好中国地图,从整体上掌握空间地点)半球地点:北半球、东半球海陆地点: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纬度地点:南北跨纬度近50°,大多数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2、中国的领土:⑴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 万平方千米(还有37 万平方千米的大海国土、300万平方千米经济专属区)。

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国土四至(回答并在地图上填注)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邻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集合处(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邻近)南北跨纬度近,约 5500 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 5000 千米,是一个地区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

3、疆界和邻国⑴ 陆界和邻国:(填注邻国)我国陆上国界长达 2 万多千米,共有 14 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挨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八年级地理教案 中国的疆域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 中国的疆域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9篇中国的疆域 1教学目的:1.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

了解并记住我国濒临的海洋,我国的领海和内海、半岛和岛屿、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分布。

2.教会学生识读和使用“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并能在空白的“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图上填注邻国、领海及濒临的大洋名称。

3.通过教授有关我国疆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激励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节重点是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的疆域和国土面积。

难点是记住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疆域和邻国示意图”(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形图”。

课时 1.5~2课时。

讲授提纲一、我国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经纬位置二、我国的疆域和面积1.疆域的概念2.面积三、我国濒临的海洋1.我国的海洋2.我国的领海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四、我国的陆界和邻图1.漫长的陆界2.陆上邻国3.隔海相望的国家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从纬度位置看2.从海陆位置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收听歌曲“歌唱祖国”的录音]“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宽广美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会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学习新教材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板书]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板书]一、我国的地理位置[板书][读图练习]指导学生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让学生说出我国所处的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板书][读图练习]看“世界地形图”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在太平洋西岸。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新人教版(1)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新人教版(1)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新人教版(1)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

2、使学生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和省会(或首府)。

3、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大海域。

4、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

5、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增长状况。

6、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状况。

重点和难点:1、我国位置、面积、所濒临的海洋、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的简称。

2、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及我国的人口政策、民族状况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位置和面积:㈠、位置:1.相对位置:A、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洲大陆内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思考:习惯上常说:“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2.绝对位置:A、纬度位置:a、南(极):位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b、北(极):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俄称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上,约为53°N;c、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越49°左右,相距约5500千米。

当2月南国春回大地之时,北国东北仍然是千里冰封。

d、纬度位置的优点: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我国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热带,北部没有寒带。

南北气候差别很大,这既有利于人民生活,又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B、经度位置:a、东(极):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中心线(“耶”字碑东角)上,约为135°5ˊE;b、西(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约为73°40ˊ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口的图片或视频,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或视频
2.中国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3.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第三
层级
知识
运用
监督学生完成当堂练习,即«技能应用与拓展»,要求人人达标,可以不时抽查学生的作业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或同桌之间互查,将不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PPT展示相关答案
第四
层级
思维
建模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关键词:中国疆域、人口、民族特点
学生做好记录,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好思维导图的填写
PPT展示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
总结概括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同学们,本课时我们探究了中国的有关知识,重点记忆中国疆域的四个端点,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中国民族的组成和分布特点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
多媒体播放轻松的轻音乐




第17课时 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位置优越性
2.国土辽阔
领土、领海、34个省级行政区
【二】众多的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数量、人口特点、人口国策、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担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域
分小组合作探究,最好是前后两组交叉合作,指导、监督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认真完成,与同伴互查,把疑惑的问题记录下来,与小组讨论,及时纠正,达到预想的预习效果
多媒体展示中国行政区的图片或视频
1.中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最东点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最北点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点是帕米尔高原,最南点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
2.人口东多西少
界线、密度、东部、西部
3、多民族的大家庭
1.56个民族
2.民族的分布
特点、分布地区
学生准备:
1.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中国相关资料,调查中国疆域的有关情况,了解中国人口和中国民族分布等情况
2.把在预习中碰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和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
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
媒体
运用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
新课
导入
上课前播放视频,请学生观看,提出问题,收集答案或者让学生在座位上回答
可能有以下疑问:
1.中国疆域的四个端点在哪?
2.中国行政区域分三级的目的是什么?
展示中国疆域四个端点的视频或图片
2.我国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的目的: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环节二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的人口1.中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以东人口多,以西人口少
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中国的人口特征?
2.中国民族的组成和分布特点是什么?
3.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及风土民情
4.培养学生保卫国土的意识和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导学建议
重点
难点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省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特点。我国民族的分布及其特点
2.对我国疆域轮廓有空间想象力,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人口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建议
在讲授过程中,出示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人口分布图、民族分布图、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等帮助学生理解。
对省级行政区的记忆,可教会学生借助以下方法识记:口诀法;位置记忆法;分区记忆法;形状记忆法;典型地理事物记忆法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准备与中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及与中国疆域有关的图片和视频,查找有关中国人口的图片或视频,以及有关中国民族分布的图片或视频,制作思维导图,编写课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教案
授课年级
高二
课题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课程类型
一轮复习
课时
1
上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老师




1.运用地图说明我国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学会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记住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以及我国省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说出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趋势、人口政策,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认真观看,积极思考问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与中国有关的视频或图片,如中国疆域轮廓、故宫、天安门等
第一层级
预习
情况
检查
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预习检测进行检查;走下讲台,查看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进行评价
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考
PPT展示预习答案
第二层级
环节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