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_渭城曲

合集下载

古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翻译赏析

古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翻译赏析

古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翻译赏析《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前言】《渭城曲》原是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别友人去边疆时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

现代艺人童丽有一张同名音乐专辑《渭城曲》,收录了13首现代歌曲,以古典曲风演绎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惜别之情。

【注释】(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润湿。

(3)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5)故人:老朋友【翻译】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赏析】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

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

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由于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唐代便被谱成了《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

[3] 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统orG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含有阳关的古诗

含有阳关的古诗

一、带有“阳关”的诗句有哪些含有“阳关”的诗词有:1、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曲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阳关曲·答李公择宋代:苏轼济南春好雪初晴。

才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译文:春光明媚的济南城,雪后的天色刚刚放晴。

骑行到龙山镇中,顿觉马蹄轻盈。

李太守千万不要忘记霅溪畔的歌女,她曾不时地唱出令人肠断的《阳关》歌声。

3、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宋代: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译文:与姐妹们分手时,惜别的泪水打湿了衣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纵有千言万语,也难尽别情。

而今身在异乡,望莱州山长水远。

寄宿馆所,秋雨潇潇,不禁感到无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竟不知在饯行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

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来,以慰我心,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4、重别周尚书南北朝:庾信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译文:阳关与故国相隔万里之遥,年年盼望却至今不能南归。

只有黄河岸边南来的大雁,秋天一到仍可以自由南飞。

5、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宋代:柳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译文:高低不一好像烟一样的柳树掩映着灞陵桥。

此处风俗依旧和往朝一样,送别的人们,折柳送亲人。

衰败古杨柳,攀折已憔悴,如同楚宫中,如柳细腰女。

夕阳悠闲照大地,秋光渐消去,离别的忧思如蘅草铺满江岸望不尽。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扩展:
创作背景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其送行之地是渭城。

诗人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
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赏析唐诗《渭城曲》

赏析唐诗《渭城曲》

赏析唐诗《渭城曲》
《渭城曲》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古诗,被誉为“送别诗之祖”。

全诗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早晨离别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离别的悲伤、友情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奈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首句“渭城朝雨浥轻尘”,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早晨,渭城(今陕西省咸阳市)的细雨轻轻地湿润了地面,尘土被雨滴打湿,变得轻盈。

这里用“朝雨”来表示清晨的到来,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明朗的基调。

第二句“客舍青青柳色新”,诗人通过对客舍周围的柳树的描写,表现出离别之际的生机与活力。

青青的柳树,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离别后的新生活。

第三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诗人以酒为媒介,表达了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诗人用“更尽一杯酒”的劝慰,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祝福。

最后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通过想象西出阳关后的情景,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离别的悲伤。

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朋友将面临新的生活,而那里将没有曾经熟悉的故人。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对情感的抒发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幅离别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韵律,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出自唐代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
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赏析《送元二使安西》此诗是王维送
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
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
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
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
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

小学四年级下册童心唐代古诗

小学四年级下册童心唐代古诗

小学四年级下册童心唐代古诗《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思》
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冀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渭城曲(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渭城曲(说课稿)

11.《渭城曲》说课稿【教材分析】《渭城曲》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它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诗歌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的地点、时间。

环境虽美,但送别友人,心情却十分沉重。

后两句写别前劝酒,实际是借酒消愁。

敬酒赠言,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关怀及深厚的友情。

这两句通过特定动作与语言的描绘,回环映衬,在殷勤劝酒中包含着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教学理念】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

所以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民族这独特的文化;学生才懂得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学生分析】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的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本课诗的写作方法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但对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诗的韵味没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老师及时的点拨。

【设计思路】1.理解诗词句,边悟情。

2.“以读为本”,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正确理解“更”、“酒”、“阳关”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三〉情感目标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法为主【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作者简介、有关送别诗的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送元二使安西》里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君指谁?

《送元二使安西》里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君指谁?

《送元二使安西》里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君指谁?
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
所以,"劝君更进一杯酒"中"君"指元二.
渭城曲【王维】.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1渭城:地名.汉改秦咸阳县为新城县,后又改为渭城县,至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地,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2.渑:湿润.
3客舍:旅馆.
4阳天: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
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5故人:老朋友.串讲:清晨,渭城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杨柳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点评: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牛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成为饯别的名曲.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带着轻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语言通俗易懂,情真意切.
扩展阅读:
其他诗句里的君指谁?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认不识君。

(董庭兰)高适《别董大》是唐朝诗人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从诗的题目中
可以知道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刘景文)从诗的题目中可以知道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全诗内容是...王维写的古诗有哪些?王维诗集大全王维科举靠公主唐宋八大家无一是状...王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唉,又到留作业的时间了
• 《渭城曲》的前两句写了 送别时的景色,说说这样 写的好处。
常以折柳表示送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 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 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地点 、 时间 和 环境气氛 。 寓含着依依惜别的挚情。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 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 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 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 敬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 情虽只字未提,但都见于 言表。
《渭城曲》是一首送别 诗,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著名 的送别诗句呢?
《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 唐 代 白 居 易
又远 送芳 王侵 孙古 去道 ,, 萋晴 萋翠 满接 别荒 情城 。。
—— [ ]
王维(701年—761年)
小组交流讨论
交流本诗的重点字 词意思,了解本诗的大 致意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秦置咸阳县,汉代改称渭城县,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 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北岸。 浥:(yì ):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 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没有古诗文,我们找 不到回家的路。
古 诗 二 首
语文组
南苏小学
渭 城 曲
安西 阳关 渭城
渭城古城楼
渭城古塔
阳关古城
安西遗址
西劝 出君 阳更 关进 无一 故杯 人酒 。,
王维,字摩诘,祖籍山 西祁(qí )县,唐朝著名诗 人,善画人物、丛竹、山水。 今存诗400余首。王维诗书 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苏 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音乐也很精通。他是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 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其中以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成就最高。
——《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唐] 王勃
海 内 存天 知涯 己若 ,比 邻 。
落 日 故 人 情
浮 云 游 子 意 ,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指元二。 更:再。故人:老朋友。 更尽:再饮完 。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 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 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因为 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 到老朋友了。
你知道吗
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景色, 地点是( 渭城 ),季节是 ( 春季 )。“柳”与 留 送别 “( )”谐音,暗含 ( )之意。因此古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