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治病46种方法

合集下载

放血疗法治病46种

放血疗法治病46种

放血疗法治病46种2.划割法一手持刀具,持法不拘,以操作方便为宜,一般用拇指与食指捏牢刀身,使刀身与划割部位大致保持垂直,进刀划割;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辅助动作配合划割。

本法宜用于口腔内膜、耳背静脉等处的放血。

【主治病症】放血疗法属于泻实的疗法,有开窍醒神、泻热救急、活血消肿等功效,可治疗许多实证,急证、热证。

一、中暑1.点刺中冲、委中、十宣穴。

2.点刺十宣穴、并在肘窝曲泽穴、胭窝委中穴拍打,待其血瘀后点刺。

二、昏迷、休克点刺人中,十宣穴。

三、溺水点刺人中、会阴穴。

四、煤气中毒1.点刺人中、大椎穴。

2.从患者肩臂向十宣穴推压,然后点刺十宣穴。

五、食物中毒先用三棱针点刺四井穴,再从患者手腕向四井穴推按顺压,使之充分出血,以血色由紫暗变淡红为度。

症轻者只刺手四井穴即可,重症加刺脐周四穴(水分、阴交、肓俞),可略深,刺3〜12mm,若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缙,呈休克状态者可深至15mm,然后用大臼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拔罐(见“拔罐疗法”),罩住包括脐中穴在内的5个穴位,观察脐中穴充血如红桃状,脐周四穴血流成行,即可起罐。

对重度休克,神志昏迷者可配用直径.7〜0.9mm的粗针刺足三里天,刺时可沿胫骨外缘15mm处进针,由浅入深,以针尖滑刺胫骨外侧面,听之有刺骨膜声为度。

对腹痛较剧,血压偏低者,可同时肌注o.5-lml阿托品,并在腹腰部用热水袋保温,饮用温开水。

本法适用于急性嗜盐菌食物中毒。

六、头痛1.点刺太阳、百会穴。

2.点刺太阳、印堂穴:额痛加攒竹穴,巅顶痛加百会、四神聪穴;眩晕、眼花耳鸣加头维穴。

每穴可出血五六滴,体质壮实而头痛严重者可多至10余滴,每日或间日1次,Io次为一疗程。

本方适用于高血压头痛。

七、感冒1.点刺大椎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见“拔罐”疗法)。

本法适用于发热而汗不出者。

3.点刺少商、太阳穴。

4.用酒擦肺俞穴,以肤红为度,然后挑刺。

八、咳嗽点刺肺俞、少商穴,然后用闪火法拔罐10-15分钟(见“拔罐”疗法)。

民间搜集放血疗法治疗杂病效案举偶

民间搜集放血疗法治疗杂病效案举偶

民间搜集放血疗法治疗杂病效案举偶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梅花针、粗毫针或其他针具刺破人体特定部位或病变部位的浅表脉络,放出适量的血液,有泄热、止痛、消肿、开窍、宽胸理气、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达到治疗疾病目的。

在民间搜集的放血疗法治疗疗效较好的病案如下。

1 临床资料1.1发热王某,男,5岁,于3d前出现发热,服用退烧药物后效果欠佳,体温最高达42°,严重时出现四肢抽搐。

取双耳尖、大椎、曲池,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约3~5滴,并配合背部脊柱两侧刮痧及服用深井水调生鸡蛋。

夜间治疗后次日晨起体温基本恢复正常。

1.2头痛何某,女,14岁,自幼有头痛病史,前额疼痛,严重时自感裂开样,多于注意力集中或烦躁时头痛加重。

取太阳、印堂、阳白,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约3~5滴,并配合毫针刺法,百会前后方向透刺,印堂透刺上印堂、鼻根、双侧鱼腰,角孙穴向后平刺。

放血疗法隔日1次,针灸1次/d,2w后症状消失,追访2年未再复发。

1.3咽喉肿痛姚某,女,26岁,经常反复出现咽喉疼痛,自行服用牛黄解毒片后可好转,但会出现胃部不适及腹泻,取颈前自颌下至胸骨上选取约3~4个压痛点、天突,以上穴位挑刺放血,约3~5滴,肩井、大椎点刺放血后拔罐,少商、商阳点刺挤出血液3~5滴。

治疗期间患者多饮水,并每日早晚饮用金银花茶。

隔日1次,经治疗3次后患者痊愈。

1.4牙龈肿痛黄某,男,61岁,牙痛3d,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及牛黄解毒片后牙痛略减轻,5d后牙痛加重,患牙内外牙龈肿胀、跳痛,考虑牙龈炎并化脓,取牙龈肿胀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脓及血性分泌物,牙龈消肿,疼痛减轻,服用消炎药物3d后痊愈。

1.5中暑段某,女,42岁,夏季田间劳作自觉头昏、头痛、面部发红发热、心烦胸闷、口渴,回家饮用凉水后出现恶心呕吐、出汗、浑身无力,欲昏倒,考虑患者中暑。

取水沟、十宣三棱针点刺放血约3~5滴后患者睁眼,自觉头昏沉,全身无力,配合毫针刺百会、内关、足三里,留针20min。

中医放血疗法常用哪些穴位

中医放血疗法常用哪些穴位

中医放血疗法常用哪些穴位
一般中医疗法是最健康的治疗方法,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头痛,眼病,感冒发烧,小儿咽痛,腰病和一些瘀症和寒症等疾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放血疗法可以治哪些毛病
1、放血的部位:头痛取穴大椎和太阳。

大椎用三棱针点刺3-5 针,上罐,大约出血5-10 毫升。

太阳穴放血,点刺2-3 针,上罐,出血
大约2-5 毫升。

耳尖,点刺,挤出5-10 滴血放血疗法液。

这种放血适合
头痛,眼病,感冒发烧。

2、小儿咽痛,可以放血少商和商阳。

捏住指尖,快速点刺,挤
出血液5 滴左右。

可以适用于发烧,咽痛。

3、腰病治疗放血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络,在血络上点刺,点
刺后上罐,多者出血50 毫升左右。

腰阳关,点刺3-5 下,上罐出血约
10-20 毫升。

适合腰病和坐骨神经痛。

4、一些瘀症和寒症,痹者,萎症,血栓,青少年痤疮,银屑病,湿疹等这些疾病,要在多处放血,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放血后,看其效果,有的一次见效,就不用第二次或第三次,有的一次放血量很大,那么就要等10 天或15 天进行第二次,放血,如果出血量不大,那么就可以三天或一周放血一次,放血一定要看病人的好转情况而决定间隔放血的天数。

放血疗法常用穴位
太阳:主治头痛,眼红肿;
上星:主治头痛,目痛,鼻衄,热病;
水沟:主治癫痫,小儿惊风,中风昏迷,中暑,口眼歪钭,牙关紧闭,急性腰扭伤;。

放血疗法治病46种

放血疗法治病46种

放血疗法治病46种在中医学上而言,放血疗法是很普遍的,大伙儿可根据放血疗法医治46种病症的有关详细介绍了解一下。

放血疗法看上去没什么技术性,实际上这是以我国古代就广为流传出来的看病方法,以做到活血化淤的目地,进而医治各种各样病症。

但是,大家在挑选这类方式,一定要找技术专业的医师,不能盲目跟风放血。

放血疗法可医治四十六种常见病,如中暑,昏迷,休克,落水,汽体中毒了,食物中毒,头痛,发烧感冒,咳嗽,肺炎,哮喘,三叉神经痛,面瘫,胃痛,腹痛,忧郁症,癫痫,腰痛,急性肠炎,象皮,破伤风,丹毒,痔疮,痰,乳糜,痔疮,湿疹,神经性皮炎,风疹,颈部僵硬,伤害到,瘫痪,百日咳,发烧,憋不住尿,令人震惊,推积,哮喘少年儿童,口腔溃疡,麦粒肿,角膜溃疡,上眼睑,火眼,亚急性扁桃体炎,牙痛,头昏这些放血疗法根据活血化淤做到医治目地,实际操作行之有效,由小到大,发烧,并可在比较严重亚急性病症的状况下开展放血治疗。

一般来说,没有显着的不适感。

放血针务必严苛消毒杀菌,以避免感染。

应当留意的是,该治疗法仅用以对症治疗抢救运用。

病况减轻后,应开展全方位查验,随后开展医治。

不必乱用此项法律法规来防止耽误病症。

一般来说,中医学放血疗法是一种治疗方法,根据使针管消毒杀菌后,扎针表皮的一些穴道或小静脉,释放出来小量血液,穿刺术和放血能够痊愈病症,但关键用以血液淤阻。

血热,血管硬化,中风等,放血疗法没法痊愈全部病症。

中医针灸和放血是可以信赖的,一般没有风险。

可是,假如病人过多担忧或手术治疗过错或中医针灸技术性不足娴熟,通常会造成异常现象。

为防止昏厥或别的安全事故的产生,病人的思想工作应在医治前开展,手术全过程中,解决手术治疗开展规范化,严苛消毒杀菌,一方面应了解解剖学构造,不必刺中深主动脉。

另外应紧密观查病人。

保证病人稳定情绪,确保医治顺利开展。

最全放血疗法

最全放血疗法

最全放血疗法《黄帝内经》中记载:“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

“菀陈”意为“郁滞不通”,必须放出坏血。

如此,可以治疗癫狂、头痛、热喘、流鼻血等症。

相传扁鹊使虢国太子起死回生,就是在百会穴放血;华佗治曹操的“头风症”,也是用针刺放血。

唐宋时期,放血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

到了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

至今,中医临床仍有采用放血疗法者。

不过,中医的放血疗法相对温和,中医认为血是很金贵的,因此只是用银针、三棱针在一些穴位刺几下。

禁忌1、合并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身体极度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用此方法治疗。

耳尖穴放血能泻火、解毒、活血、散瘀、调和阴阳。

放血的适应症:一些瘀症和寒症、痹症,萎证、腰疼症、坐骨神经痛,中风、头痛、眼痛、咽喉肿痛,痤疮、湿疹、银屑病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疗,从古至今无数临床病例证明放血疗法效果可靠,效果好。

放血常用穴位、主治:一,太阳:头痛、眼红病二、十宣:昏迷、癫痫、癔病、乳娥、小儿惊风、中暑三、四缝:小儿疳积、百日咳四、曲泽:烦热、胃痛、呕吐五、少商:急性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肿大、鼻衄、发热、昏迷六、商阳:咽喉肿痛、齿痛、手指麻木、昏迷七、委中:腹痛、吐泻、腰痛(急性扭伤疗效较好)注意事项:一、对患者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

二、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三、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面过大,损害其他组织。

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

放血疗法的应用以及操作

放血疗法的应用以及操作

放血疗法的应用以及操作中医放血疗法源远流长,最早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

即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

操作时,先行皮肤常规消毒,选用三棱针或粗毫针,速刺速出,临床常用于中暑、头痛、咽喉肿痛、小儿厌食、痤疮等,若使用得当,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少商穴放血治疗咽喉肿痛操作: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角0.1寸处。

取患者单侧少商穴,先沿拇指近心端向少商穴推按数次,使穴位局部充血,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深度为1~5mm,出针后挤压出血,约放血1~2ml,术毕用消毒干棉球按压片刻,每日1次。

适应症:感冒或急性咽炎出现咽喉肿痛、吞咽不利、舌红、便秘等症,证属实热性咽喉肿痛者。

二、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操作:取患者单侧耳尖穴,先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严格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三棱针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1~2mm,随即退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每穴放血1~2ml。

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患者,症见眩晕、头痛、面红、口干、乏力等证属高血压肝阳上亢型。

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不适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体虚及有出血倾向者。

三、点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操作:四缝穴位于第2~5指掌面,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中央。

一手固定患儿四指,一手持针点刺,点刺后挤出黄白色液体或血液数滴,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通常1~2个疗程即可起效。

适应症: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不知味、脘腹胀满。

部分患儿还表现有性情急躁、好动多啼、咬齿磨牙、睡眠不安等症状。

严重者可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四、大椎穴放血治疗痤疮操作: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

患者端坐,头颈部稍向前倾,颈部大椎穴充分暴露。

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快速点刺大椎穴,一般点刺3~5下,点刺深度中等,再在大椎处快速拔火罐放血,放血量约3~5ml,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

放血疗法治病46种

放血疗法治病46种

放血疗法治病46种在中医上来说,放血疗法是很常见的,大家可通过放血疗法治疗46种疾病的相关介绍了解一下。

放血疗法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其实这是从我国古代就流传下来的治病方式,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不过,人们在选择这种方法,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不可盲目放血。

放血疗法可治疗四十六种常见疾病,如中暑,昏迷,休克,溺水,气体中毒,食物中毒,头痛,感冒,咳嗽,肺炎,哮喘,三叉神经痛,面瘫,胃痛,腹痛,忧郁症,癫痫,腰痛,急性肠炎,象皮,破伤风,丹毒,痔疮,痰,乳糜,痔疮,湿疹,神经性皮炎,风疹,颈部僵硬,挫伤,瘫痪,百日咳,发烧,尿急,惊人,囤积,哮喘儿童,口腔溃疡,麦粒肿,角膜溃疡,眼睑,火眼,急性扁桃体炎,牙痛,头晕等等放血疗法通过活血化瘀达到治疗目的,操作简单易行,从小到大,发烧,并可在严重急性疾病的情况下进行放血治疗。

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的不适。

放血针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应该注意的是,该疗法仅用于对症急救应用。

病情缓解后,应进行全面检查,然后进行治疗。

不要滥用这项法律来避免延误疾病。

一般来说,中医放血疗法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使针头消毒后,针刺体表的一些穴位或小静脉,释放少量血液,穿刺和放血可以治愈疾病,但主要用于血液淤滞。

血热,血管堵塞,中风等,放血疗法无法治愈所有疾病。

针灸和放血是安全可靠的,通常没有危险。

但是,如果患者过度担心或手术过失或针灸技术不够熟练,往往会导致异常情况。

为避免晕厥或其他事故的发生,患者的思想工作应在治疗前进行,手术过程中,应对手术进行标准化,严格消毒,一方面应熟悉解剖结构,不要刺伤深动脉。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

确保患者情绪稳定,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

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20个最有用的针刺处方和25个放血疗法1.针刺人中向鼻根15度进针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转动腰部。

1次即愈!2.刺双侧涌泉,亦可电针。

一般1-2次即可痊愈。

3.颔厌透悬颅、悬厘。

针患侧或双侧,留针30分钟。

一般1次愈。

4.直刺双侧内关,强刺激2分钟再留针15分钟。

1次即显效或痊愈。

5.后溪透劳宫。

病程短者1次即愈。

6.舌伸不缩症:针内关,直刺或齐刺。

1次显效或痊愈。

7.心悸:神门穴快速刺入0.3-0.5寸,得气后予中等强度刺激。

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日1次。

3-5次即愈。

配合针刺内关效果理佳。

8.鼻炎:深透印堂向鼻根透刺0.5-1寸,一般1次显效,3-10次痊愈。

有效率96%。

9.急性扁桃体炎:刺血双侧少商,放血1ml左右。

一般1-5次痊愈,有效率97%。

亦可以用青霉素皮试液每穴刺入2mm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度,然后各穴注入0.1ml,日2次。

4-6次愈。

有效率100%。

10.自闭:舌针心穴、神根穴(舌底下系带根部凹陷中),日2次。

6次为1疗程。

3-20次愈。

11.流泪不止症:针承泣(患侧)、肝俞、太冲,日1次1-3次显效。

配合内服中药可较快痊愈。

12.艾灸中脘、胃俞,每穴7-49壮。

一般1次愈。

13.火针烧红快速刺入鸡眼根部等患者感到疼痛时将针拔出,针后局部涂碘酒,贴上胶布,1-4周鸡眼会自行脱落,有效率96%。

14.针长强,进针1.5-2寸,留针30分钟。

1-2次愈,若未愈为无效。

15.针刺隐白。

1-2次愈!16.百会进针2寸沿皮刺,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一般1次即痊愈。

17.针刺人中、长强、涌泉,配合舌针肝穴、心穴。

1次显效,1-5次痊愈。

18.舌针心穴、肝穴,日1次。

轻者一般3-10次痊愈。

重者加服中药。

19.针刺双侧合谷透劳宫,一般1次即愈。

或刺内关穴亦效,也可以配合三棱针刺血双侧少商效果更佳!20.针刺血海,可以当即止痛。

胃下垂痛者针刺升胃穴(脐侧2指寸的天枢穴上方2寸处即是)斜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血疗法治病46种方法
一般来说,中医放血疗法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使针头消毒后,针刺体表的一些穴位或小静脉,释放少量血液,穿刺和放血可以治愈疾病,但主要用于血液淤滞。

血热,血管堵塞,中风等,放血疗法无法治愈所有疾病。

针灸和放血是安全可靠的,通常没有危险。

但是,如果患者过度担心或手术过失或针灸技术不够熟练,往往会导致异常情况。

为避免晕厥或其他事故的发生,患者的思想工作应在治疗前进行,手术过程中,应对手术进行标准化,严格消毒,一方面应熟悉解剖结构,不要刺伤深动脉。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

确保患者情绪稳定,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