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古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含水系统的划分

四川盆地早 -中三叠世古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含水系统的划分摘要:四川盆地的富钾卤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赋存于早中三叠世嘉陵江期-雷口坡期的储集层中。
本文利用最新的钻井资料、实测地质资料及研究成果,通过四川盆地的演化、沉积相特征的分析,结合古水文地质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的含水系统进行了古水文地质的分期与分区。
研究认为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富钾卤水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四个水文地质时期,沉积作用、淋滤作用、埋藏-构造作用以及构造-(埋藏-淋滤)作用水文地质期;含水系统的演化在空间上又因地壳运动而有所差异性,在空间上分为龙门山断裂-龙门山前断裂褶皱带、龙门山前断裂褶皱带-华蓥山以及华蓥山-明月峡一带及蜀南地区三个区域。
关键词:四川盆地富钾卤水早-中三叠世岩相古地理古水文地质期引言本文所称的四川盆地是指四川盆地现今中生界残留范围中属四川省管辖的范围。
四川盆地是我国海相钾盐最具有勘探开发远景的重点靶区之一。
我国钾资源稀缺,是钾肥的进口大国,对国内钾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迫切需要取得突破。
富钾卤水是四川盆地最主要的液态钾盐,富钾卤水被认为是多来源、多成因的深层地下水,具有沉积变质与固态钾盐溶滤的复合成因(林耀庭等,1994,2001,2002,2004)。
早中三叠纪时,原始海水受强烈的蒸发作用而浓缩成盐,在多个层段中沉积了岩盐、石膏、杂卤石等蒸发岩矿物,古海水中的K+也随矿化度增高而增高,逐渐浓缩形成沉积成因水赋存于早中三叠世的碳酸盐岩储层中,在漫长的地史进程中(龚大兴,2016),经历了渗透水的交替以及沉积成因被挤出与围岩发生水岩作用而变质形成了混合型卤水(李亚文等,1998;林传律等,1994;徐国盛等,2012;张成江等,2012),同时也与二叠纪东吴运动玄武岩喷发、绿豆岩以及深部流体活动有关(张成江等,2012)。
陈科贵等(2014)认为,富钾卤水是在压实作用下,由坳陷中心向坳陷边缘聚集形成。
而关于富钾卤水的储集,多受控于构造,如川西平落坝的富钾卤水受龙门山泥岩推覆构造影响,宣汉黄金口川25井富钾卤水受控于华蓥山、铜锣峡及明月峡等背斜(商朋强,2011)。
盆地有几个

盆地有几个
中国有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1.塔里木盆地
位于新疆省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为维吾尔语的汉译名,意为“无缰之马”的大盆地。
盆地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甘肃、新疆边境,东西长约1600公里左右,南北最宽处约为600公里左右,面积约为53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1000米,约占新疆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较四川盆地大2.6倍,较北疆准噶尔盆地大1.4倍,较吐鲁番盆地大10多倍,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2.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北,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西北、东北和南面均为高山所包围,成一不等边的三角形,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
盆地地势由东向西微微倾斜,东端海拔高度可达千米,而西部的湖沼洼地已下降到200~400米,艾比湖水面高程仅189米,是盆地最低部位。
3.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陷落最深的一个巨大盆地,略呈一不等边的三角形。
位于青海省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间,东西长800公里,南北最宽处350公里,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由许多小型的山间盆地所组成。
盆地西高东低,海拔2,500~3,000米,比塔里木盆地高2~3倍,是一个高原型盆地。
从盆地边缘至中心依次为戈壁、
丘陵、平原、湖泊。
4.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与上述3个盆地的自然景色迥然不同,这里江水滔滔终年不息,葱郁的山林、翠碧的田野衬托着紫红色的土壤,红绿相映成趣,使这个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盆地显得分外妖饶。
四川盆地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四川盆地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1、四川盆地气候特点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由于北部秦岭阻挡冷空气,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最冷月北部均温3~5℃,南部5~8℃,较同纬度的上海、湖北、安徽及纬度偏南的贵州高1~4℃。
盆地北部极端最低温-8~-5℃,南部-5℃~-2℃。
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同纬度上的武汉冬天却霜雪不断,盆地位于长江河谷中的长宁全年无霜。
盆地气温东南高西北低,盆底高边缘低;各地年均温16~18℃。
10℃以上活动积温4500~6000℃,持续期8~9个月,属中亚热带。
东南部的长江河谷积温超过6000℃,相当于中国南岭以南的南亚热带气候。
盆地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呈现同心圆状。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 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
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
(1)四川盆地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扩展资料:四川盆地的特征:1、地貌特征四川盆地可明显分为边缘山地和盆地底部两大部分,其面积分别约为10万多和16多万平方公里。
边缘山地多中山和低山。
景观各要素过渡性明显,如动植物组成上分别渗透了华中区、西南区、青藏高原区和华北区的成分。
边缘山地区从下而上一般具有2~5个垂直自然分带。
2、形态特征四川盆地其轮廓形态总体近似长方形,形似信封状,右倾斜置在亚洲大陆,因此被地理学者称之为信封盆地。
信封盆地东部顶点云阳(靠近万州),南部顶点叙永(靠近遵义),西部顶点雅安,北部顶点广元。
3、地形特征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北面是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边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南面是大娄山,东面是巫山。
无论从构造还是人地貌上看,四川盆地都是一个典型的盆地。
它从震旦纪以来就是地壳比较稳定的大型拗陷区。
初中地理八下第七章第三节 四川盆地(第2课时)教学课件

有 九寨沟 、 黄 龙 、 青城山—都江堰 、
峨眉山—乐山
、 大熊猫栖息地 、
重庆大足石刻 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还有三国蜀汉遗迹—— 成都武侯祠 ,
我国四大名锦之一的 蜀锦 ,自贡土法生产的井盐 。
学习任务二:
1.四川盆地主要有 成渝 、 宝成 、 成昆 、 川黔 、 .
襄渝 等铁路干线和大量高速公路,如翻山越岭的 雅安 — .
发达的区域。
二、合作探究【团结就是力量】
掌握四川盆地六处被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的风景名胜
黄龙
●九寨沟 ●
大熊猫栖息地 ●●青城山—都江堰 峨眉山—乐山 ● ●重庆大足石刻
1.结合读地图册P32四川旅游资源图,回答下列各题:
写出字母代表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A 九寨沟 B 黄
.
C 大熊猫栖息地 D青城龙山—都江堰.
第2课时
学习目标【点亮航标灯】
1.能说明盆地富庶的表现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了解四川省的交通发展。 3.了解四川盆地六处世界遗产及国家重点风景区
的分布。
一、自主学习【扬帆起航踏征程】
学习任务一:
1.“旅游天堂”是 四川省 享有的美誉。
2.四川盆地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有多姿多彩的巴蜀
文化,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目前,四川盆地内已
峨眉山—乐山、 重庆大足石刻
。
(2)填出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 成都 B 泸州 C 攀枝花 .
(3)四川盆地的地势特征为:
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4)B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 气候。
冷 (5)D地比B地
(填热或冷),
原因是 D地的海拔比B地高 ,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动力充足。
四、巴蜀文化
四川盆地孕育了深厚的、多姿多彩的巴蜀 文化,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目前,盆地 内已有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 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等六 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四川盆地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府库
一、巴山蜀水 P51 小知识
1、位置
秦岭
青藏高原
P51.活动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 四川 省
和 重庆 市境内,西临 青藏 高原,南有 云贵 高
原,东有 巫山 山脉,北有大巴山和 秦岭 山脉。
2、地形
四周被 山地 和 高原 环绕,盆地内部低 山丘陵起伏。
雅安—西昌高速公路
成都
重庆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夜景
水陆空多种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发展,极大 地促进了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使 之成为中国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重 庆和成都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西部经 济最发达的区域。
课本P56,活动。想一想,成渝经济区建
设成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有什么有利条件?
川菜
川菜 辛辣可口 四川盆地湿气大,吃辣椒去湿气。
川剧
热烈欢快 幽默活泼
就如四川人的性格
自贡古盐井在历史上,四川省自贡市是以盛产井盐
著称。自贡开采井盐已有 2000年的历史。在自贡所 属狭窄的55平方公里面积上,当地劳动人民共开凿了 1.3万多口盐井。四川自贡井盐的采卤制盐史,可上 溯到东汉章帝时期,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在清 咸丰、同治年间成为四川井盐业中心,其井盐遍销于 川、滇、黔、湘、鄂诸省,供全国1/10的人口食用。
四川盆地作物种植时间表

四川盆地作物种植时间表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区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以下是一份四川盆地作物种植时间表的概述,但请注意,具体的种植时间可能会因年份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技术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粮食作物1、水稻早稻: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4月下旬至5月初移栽,8月中旬至9月初收获。
中稻: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5月下旬至6月初移栽,9月中旬至10月初收获。
晚稻: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初播种,7月下旬至8月初移栽,10月中旬至11月初收获。
2、小麦冬小麦: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旬至6月初收获。
3、玉米春玉米: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8月下旬至9月初收获。
夏玉米: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播种,9月下旬至10月初收获。
4、红薯春红薯: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种植,10月中旬至11月初收获。
夏红薯: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初种植,11月中旬至12月初收获。
二、经济作物1、油菜冬油菜: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次年5月中旬至6月初收获。
2、花生春花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9月中旬至10月初收获。
3、蔬菜叶菜类:如小白菜、菠菜等,可在春季(3-4月)和秋季(9-10月)种植。
根茎类:如萝卜、胡萝卜等,春季(3-4月)和秋季(8-9月)均可种植。
茄果类:如番茄、茄子等,一般在春季(4-5月)种植,夏季收获。
豆类:如四季豆、豇豆等,春季(3-4月)和秋季(8-9月)均可种植。
三、水果1、柑橘晚熟品种:一般在9月至10月收获。
2、葡萄早熟品种:一般在6月至7月收获。
中熟品种:一般在7月至8月收获。
晚熟品种:一般在8月至9月收获。
3、桃子一般在5月至6月收获。
4、李子一般在6月至7月收获。
四、其他作物1、茶叶春茶:一般在3月至4月采摘。
夏茶:一般在5月至6月采摘。
秋茶:一般在9月至10月采摘。
2、烟草一般在春季(3-4月)种植,夏季(7-8月)收获。
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杨克明【摘要】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近年来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层系之一.通过对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钻井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地震解释资料及沉积相资料,推测雷口坡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大邑—温江—彭州—广汉及孝泉地区,烃源岩厚度达250~350 m,有机碳含量为0.4%~0.6%.川西雷口坡组烃源岩形成于生物生产力较高、水动力较弱、海水循环受限、盐度较高、沉积物—水界面附近缺氧和沉积速率较低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烃源岩有机质的保存.川西地区雷口坡组烃源岩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综合分析表明,该烃源岩虽然有机质丰度较低,但类型较好;烃源岩有机质显微组分中常见固体沥青和超微组分,有机质类型指数TI为12.5%~98.03%,主要为Ⅱ1-Ⅱ2型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浮游生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Sichuan Depression is an important marine target for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in the Sichuan Basin in recent years. Geochemical analyses were made with rock samples from the Leikoupo Formatio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and sedimentary data were studied. Source rocks in the Leikoupo Formation mainly distribute in Dayi, Wenjiang, Pengzhou, Guanghan and Xiaoquan. They are about 250-350 m thick, and have a TOC content of 0.4%-0.6%. The source rocks were deposited in a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ith high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quiescent depositional setting, restricted seawater circulation, high salinity, anoxic bottom water and low deposition rate, all favorabl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e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inorganic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petrology indicated that, the source rocks in the Leikoupo Formation displayed a low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with good organic type. Solid bitumen and ultramicro macerals were observed on photomicrographs. Organic type index ( TI) ranges from 12.5%-98. 03%, indicating Type Ⅱ1-Ⅱ2 source rocks. Organic matter was mainly derived from hydro?plankton, showing a good hydrocarbon potential.【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6(038)003【总页数】9页(P366-374)【关键词】生烃潜力;烃源岩;雷口坡组;中三叠统;四川盆地西部【作者】杨克明【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成都 6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5近年来,川西地区多口钻井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实现了川西海相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雷口坡组也成为川西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层系之一。
三个阶梯分界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地势分三个阶梯:一、二级阶梯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分界线;二、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分界线
目前中国的地形,从总体上看,是山地多,平地少。粗略估计,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2/3以上,平地不足1/3。海拔在5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4(其中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占1/4),在500米以下的占1/4(见中国的山地)。
这一级阶梯的地形面受破坏较烈,原来的古陆已被断裂、切割、剥蚀成现在的丘陵状。广大平原发生于沿岸沉降地带,生成年代较新。有一些沿海地区仍在不断淤积成陆。由海岸线向东,则是碧波万顷的海洋,沿海岛屿(见中国的岛屿)和南海诸岛星罗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陆水下延伸部分,是浅海大陆架区域,也属于第三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 其中包括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海拔一般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这一级阶梯面有些在 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已经形成,比较年轻的部分也都有3000万年的历史。它经受地壳运动的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断陷的地方往往成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而在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却拔地而起,最高达7000多米,但在山顶部还保存着广阔的高原地面,表示它原为一片低平的平原。在这一阶梯面上,耸立着不少高山,也深陷入一小滂地。阿尔泰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秦岭等就是在这个高原面上升起来的,它们的顶部也还保留着平缓的山顶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鲁番盆地(见吐鲁番市)、四川盆地为代表。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5米。四川盆地以3000米的落差与第一级阶梯相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盆地一、概况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
盆地面积23¬104km2;陆相地层面积约18¬104km2。
具有明显边框的构造盆地,同时也是一个地形上的盆地,呈北东向菱形分布。
盆地四周皆为高山,东北面为大巴山,东南面为大娄山,西南面为大凉山,西侧为龙门山。
区域构造上,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北部,是地台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
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早在东汉末期(公元147年)就有天然气开发的历史。
30年代,开始油气地质调查和钻探工作;1937年始先后在威远、巴县石油沟、隆昌圣灯山及江油等打了5口探井,发现了石油沟和圣灯山油田。
1953年后,大规模油气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巴山大娄山大凉山龙门山已发现油田13个,气田97个。
气多油少。
其中探明储量大于100亿方的大中型气田10个。
探明储量大于300亿方的大型气田3个:五百梯539.88;威远408.61;卧龙河379.54亿方。
中国第一个碳酸盐岩大气田=威远气田:1940年开钻威1井,未获油气。
1964年10月15日,威2井测试日产7.98-14.5万方天然气,日产水12.7-37.3方,从而发现了威远气田。
盆地探明天然气储量4848亿方,其中:川东2777.5亿方;川东南1466.38亿方;川西北271.99亿方;川中470.07亿方。
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区,年产天然气70多亿方。
产油较少,1997年产油23.3万吨。
川中—川西地区:二次资评总资源量7134×108m3。
资源发现率为17%。
储层以低渗低孔为主。
但局部存在相对高孔段。
若与裂缝匹配,则可形成工业产能。
川东石炭系气藏20多年来一直作为四川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对象取得了显著成效。
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2777.5×108m3,占盆地探明储量的44.33%,成为四川盆地的主产气区和主力气层。
目前尚存剩余控制、预测储量分别为410.64×108m3和274.9×108m3,川东腹地可供勘探目标深、小、难,且已向边缘扩展,短期内难有大的发展。
新区、新层、新领域: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鲕滩、川西侏罗系次生气藏、川鄂边区石炭系获得重要突破和进展。
川东东北部地区位于大巴山前褶皱带和川东弧形褶皱带交汇处,隶属于川东高陡构造区,地表为山区,地形复杂。
二、盆地演化和地层1. 地层基底:由anZ浅—深变质岩系和侵入岩体组成,与上覆地台型沉积一般呈假整合接触。
沉积盖层厚度:Z-Pz-Mz-Kz。
6000-12000米。
²ú³×°ã³×°ãÌ×Õôº¬ÓÍÆõ°ã±Á»÷Q ÔÙů³×Îô°¿Ñ×®º¡¢ãö´ø½Ðαɲ¨Îôƽԣ¬ºñ´È300졣½Ï˰м±Á»÷ΪÖô£ºR ½ôÔÙů³×Îô°¿ÓÐÁãÐǫְ¼ºñ´È2000-6000ì¡£K ½ϺìɫɩÄÑÒÑ×ů³×ª¡¢Îô¡¢ÄÏÔ³±Ê»«²õ¬²Õ¹°¼J ºì°ã£¬ÔÙů³×Äٹ㫺«Ö°¼£¬É©ÄÑÒºñ´ÈΪ3500¡«4900죻¡ÌT 3ÇõÓòÐÔ¼ØÕöºÏÓÙÖÐÏÂÈ÷³øÍ±Ö®ÉÏ£¬²Óº£Ï¹÷´ÉΪ½ϱÁ»÷£»¡ÌT3úϳ³×°ã«¢Ó÷¡£T 2+1º£Ï̼ˮÑÎÑÒΪÖô£¬ºñ´È4000¡«6000죻¡Ìº£Ï±Á»÷£ºP 2º¬Ãº°ãϳ¼©Ì¼Ë®ÑÎÑÒ±Á»÷£»¡Ì̼ˮÑÎÑÒΪÖôÓëÄÖÊÑÒ½»»¤£¬ÉúÎ﫪ºñ´ÈΪ4000-6000ìP 1¹ãº£Ï£¬±ÊÇõÓòÐÔÆ½Ð°»ÕöºÏÓÙÖÐÖ¾Áòͱ¼©º®Îäϳ֮ÉÏ£»¡ÌC-D ²ó°¿«Ö³×ÇõȪʧ¡£ÔÙÁúÃÅɽÇõ¬î«¢Ó÷£¬ºñ´È4000죻P z1P z1²¨´««¢Ó÷¬îºÃ£¬ºñ´È²ï5600죻¡ÌZZÏÂͱ½ϼлðɽÑÒ£¬ÉÏͱ̿ÖÊÒ±ÑҼЩ¬ÔÆÑÒ+¹¯ÖÊÑÒ£¬Éϰ¿³ÆÓ©¬°ÖÐÉÏ´ÎΪº¬ìÝʯÌó²õ©¬ÔÆÑÒ£¬³¬°¿É©Ò±ÑÒ£¬Ï´ÎΪÆÏÌѬ²©¬ÔÆÑÒ£¬ÖôÒª²¢¼¯°ã´Î¡£¡ÌK z M zP z2沉积盖层海相陆相2.演化A 四川盆地在古生代时为扬子准地台上相对隆起区,绝大部分地区缺失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