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古诗文大赛公开课

合集下载

2019第十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答案(完整版)

2019第十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答案(完整版)

参考答案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35篇)1.老马识途1.①跟随;②同“返”,返回;③南面;④凭着2.C3.①于是放(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老马后面,终于找到了路。

②现在的人不懂得拿他们的愚昧之心学习圣人的聪明智慧,不也是错误的吗?4.“春往冬反”,环境已发生变化;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5.富于经验的人堪为先导,我们要善于向他们学习2.嗟来之食1.C2.①(黔敖)赶上去(向他)道歉,(但那位饥饿的人)最终不吃他的食物而饿死了。

②黔敖无礼呼唤时,可以离开(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3.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4.宁为玉碎,不求瓦全5.赞同。

中华民族向来主张做人要有骨气,人穷但志不能短。

在人的尊严和眼前利益之间,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物质利益而丢掉做人的本性。

反对。

相比于嗟来之食,韩信的跨下之辱更甚之。

但他能忍一时之辱,最终才得以成就大业,衣锦还乡。

人的生命最宝贵,不能因一时之气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3.齐桓公好服紫1.①喜欢;②担心;③停止;④厌恶,讨厌2.①句末语气助词,无义;②介词,在;连词,表示修饰关系3.①您想制止这种情况,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②到第二天,国都城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

4.C(是齐桓公自己担忧)5.①齐桓公自己不要穿紫色衣服;②齐桓公要明确表示自己厌恶紫色衣服4.害群之马1.①恰巧;②你;③仅仅;④除掉2.①治理天下的人,也和牧马的人有什么区别呢?②黄帝拜了又拜,行了叩头至地的大礼,口称牧童为“天师”而退去。

3.劣质的马;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4.尊重他人,不耻下问,做事锲而不舍5.不龟手之药1.①做;②把;③超过有的人④有的人2.①越国发难(侵略吴国),吴王命令他率领军队(作战)。

②(吴王便)划了一块土地封给他。

3.百金;得到了封地;用之异也4.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

对待事物,要善于探究事理,使它的价值能最大化6.郢书燕悦1.①写;②于是;③提拔、推举;④指代贤能之士2.①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后十分高兴。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基础篇35)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基础篇35)

2019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初中)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35篇)01多言何益[原文]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释文]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叫声。

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振动,人们早早起身。

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字词]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

黾、蛙的一种。

(可以理解为蛙和蝇)5.恒:常常。

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

在黎明按时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9.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擗(bì):同‚敝‛,困、疲劳。

11.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12.日夜:每日每夜13.然而:即使这样,但。

14.不:通否,没有02对牛弹琴[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释文]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

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

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字词]①操:琴曲。

②犊(dú):小牛。

③掉尾:牛因听到蚊、虻(牛蝇)的叫声,便摇尾驱赶。

④奋耳:竖起耳朵。

牛因听到小牛的叫声,便竖耳细听。

⑤蹀躞(diã xiâ):小步徘徊。

03反裘负刍[原文]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6-30(含1-30课答案)

初赛2019古诗文大赛 文言文16-30(含1-30课答案)

16.牛首马肉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①,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②。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①灵公:齐国的国君。

丈夫:男子。

饰:服饰。

②相望:互相看见。

形容接连不断。

极言其多。

【文言知识】宾语前置句。

文中“莫之服”是个倒装句,应按“莫服之”理解,意为没有人穿它了。

它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种,在否定句中当代词充当宾语时,宾语可以置于谓语前。

又,“时人莫之许也”,应按“时人莫许之也”理解,意为当时的人们没有承认这一点的。

其他如“古之人不余欺也”“未之见也”“勿之欺”等,同样都是这一类的宾语前置句。

【思考与练习】1.以下成语和晏子无关的是()。

A.张袂成阴B.南橘北枳C.比肩继踵D.一鸣惊人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①好()②之()③见()④何()⑤而()⑥逾()3.翻译:①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晏子所言“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是运用______的说理方法,指出齐灵公在这件事的处理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5.晏子的方法为何能奏效?请从“国人”的心理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咏春古诗词赛诗会》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实录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咏春古诗词赛诗会》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实录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咏春古诗词赛诗会》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实录苏教版一、激趣导入(屏幕上连续播放几幅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图片及班得瑞的《one day in spring》的音乐)师:多么动听的旋律啊!多么优美的意境,多么美丽的春天啊!春天东风和煦、阳光明媚、百花争艳。

春天给人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力量。

所以古往今来许多画家、诗人都用他们传神的画笔,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打开关于春天的那扇记忆之门,一起来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景吧。

一起来猜一猜、填一填、诵一诵、找一找、画一画古诗词,进行咏春古诗词赛诗会,好吗?(屏幕显示:咏春古诗词赛诗会。

)生(齐声):好二、宣布活动规则:师:请听好本次赛诗会的比赛规则:全班分成红、黄、蓝、绿四个方队,每个方队由2—3个小组组成;各代表队的基础分均为100分,然后按要求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最后以积分多少定胜负。

比赛设立三个奖项,即最佳合作奖,奖给得分最多的一个方队;最佳主持人奖1名;最踊跃参与奖4名,每个方队各1名。

希望大家团结协作、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因为你们才是这课堂的主人。

师:我宣布:渡村中学初一(8)班咏春古诗词赛诗会现在开始!首先请参赛的四个代表队从左至右依次自报队名、口号。

生(红队):红队满堂红,红队满堂红!生(黄队):黄队必胜,黄队必胜。

生(蓝队):蓝队合作,蓝队必赢。

生(绿队):绿队团结,绿队夺冠。

师:看来各方队都抱着必胜的信心,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鼓励我们自己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有请主持人A。

三、比赛步骤(一)第一轮:猜一猜——体会春意(屏幕响起《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开头两句,屏幕随后显示字幕:猜一猜——体会春意)主持人A:比赛现在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第一轮,主题就是:猜一猜——体会春意。

(屏幕显示具体要求。

)主持人A:请看屏幕上有8个数字,每个数字打开后都是一幅配乐的画。

每队任挑2个数字,说说用哪首诗可以描绘出画面上的内容及春意并把具体的诗句背出来。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优质公开课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优质公开课

《暮江吟》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首古诗。

“离离原上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二、解题,知作者:(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

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

(傍晚)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

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

吟:吟诗)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

(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

)(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3、教师范读。

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四、明确背景,体会情感:(同学们读得真好,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

俗话说:诗言志。

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PPT示背景(指名读):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2019年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 《雪梅》卢钺公开课课件

2019年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 《雪梅》卢钺公开课课件
4、与刘过关系很好 5、家道不错
(1) 降(xiáng): 服输。
(2) 骚人: 诗人。
(3) 阁笔: 放下笔。阁,同“搁”放 下。评章,评议的文章,这 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1,梅雪争春未肯降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2,骚人阁笔费评章。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3,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4,雪 却 输 梅 一 段香。 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赏析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 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 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 费一番心思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这 句作者从颜色角度来写,梅不如雪那样洁白。 “三分”以实写虚,是“少许”的意思。这是 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逊”,逊色、差 一点。 “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作者从 气味角度来写,雪当然不具备梅花的香味。这 是雪的短处,恰是梅的长处。“输”,这里作
部编版·四年级绍 3,书法欣赏 4,字解 5,句译 6,赏析 7,雪梅 (其二)
雪梅 〔宋〕卢钺
梅 雪 争 春 未 肯 降,
骚 人 阁 笔 费 评 章。
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雪 却 输 梅 一 段香。
简介 卢钺,(生卒事迹均不详),南宋诗人,《全 宋词》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 “梅坡”应该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 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和原字都散佚了,留下 一个卢梅坡的名字。根据他写的诗可以总结出: 1、擅长写绝句,基本不写别的体 2、擅长写植 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 3、长居京城
雪梅 (其二) (宋)卢钺
有 梅 无 雪 不 精 神, 有 雪 无 诗 俗 了 人。 日 暮 诗 成 天 又 雪, 与 梅 并 作 十 分 春。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古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公开课)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 《古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公开课)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熙宁五年,宋神宗时,王安石 变法,苏轼持不同政见,受官场 挤压,无奈乎,自请外任,远离 京城,到杭州任通判。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卷地风来忽 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唱黄鸡。

上海古诗文大会获奖名单

上海古诗文大会获奖名单

上海古诗文大会获奖名单
上海古诗文大会是一项文学赛事,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古诗文作品。

以下是根据最近几年的获奖情况整理的上海古诗文大会的一些获奖名单:
2019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张三《江南春色》、李四《秋思》、王五《登鹳雀楼》。

二等奖,赵六《静夜思》、刘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八《春晓》。

三等奖,杨九《登高》、黄十《望月怀远》、周十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2020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王五《登鹳雀楼》、李四《秋思》、张三《江南春色》。

二等奖,刘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赵六《静夜思》、陈八《春晓》。

三等奖,黄十《望月怀远》、杨九《登高》、周十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2021年获奖名单:
一等奖,李四《秋思》、王五《登鹳雀楼》、张三《江南春色》。

二等奖,赵六《静夜思》、刘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陈八《春晓》。

三等奖,杨九《登高》、黄十《望月怀远》、周十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名单仅为示例,实际的上海古诗文大会获奖名单可能会有所不同。

每年的评选结果都会根据参赛作品的质量和评委的评判标准而有所调整。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赛简介】【赛赛价值】【考试内容】【备考方法

2019古






目录C O N T E N T 01古诗文大赛简介
报名方式赛程安排
0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古诗文大赛的意义与价值
0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考试内容考试题型
0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如何复习备考

古诗文大赛简介大赛地位赛程安排
历史性
◇初中阶段最有影响力的语文类竞赛。

◇已举办17届,200多万人参与,30万多人进入复赛,3万多人进入决赛。

权威性
◇由市教委教研室及市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当代学生》杂志承办。

◇是上海学生最广泛参加的官方组办赛事。

实用性
暑假作业:
◇文来、上宝、华育、张江等初中◇上中、七宝、南模等高中。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介绍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承办单位:《当代学生》编辑部
后援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活动形式
1.大赛形式:个人书面阅读比赛,高中团体现场决赛。

2.参赛对象:预初至高三学生,中专、职校学生。

3.分组情况:预初至高三按年级分组;中专、职校单独设中职组;共分8个组别。

4.基本赛程:
初赛——2019年9月-10月,各校自行举行。

复赛——2019年11月初,各区及中职系统分别举行。

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提供。

决赛——2019年12月初,全市统一举行决赛。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介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古诗文大赛的意义与价值
(图表来源:相伴升学路公众号)
◆小学共选古诗文132篇,比原有教材增加55篇,增幅达80%。

◆初中语文平均每个年级古诗文20篇左右,比原来增加51.7%。

◆上海初中6年级开始逐步更换语文课本。

语文考试的趋势按教育部指示:加大国学比重,加大文言难度。

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古诗文大赛的范围、内容、题型
2018复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陆游《诉衷情》中“当年万
里觅封侯”一句用了()
投笔从戎、建功异域的典故。

A.班固
B.班超
C.霍光
D.霍去病
2018复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王孟韦柳”,指的是()四位诗
人。

A.王维、孟郊、韦应物、柳宗元
B.王维、孟浩然、韦庄、柳宗元
C.王昌龄、孟浩然、韦应物、柳宗

D.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
2018复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不属于“三元”
的一项是()。

A.农历正月十五
B.农历七月十五
C.农历十月十五
D.农历十二月十五
2018复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由_____主持编
写的《》。

2018决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古代所谓连中三元,
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中
接连名列乡试、_________和
殿试的第一名。

2018决赛真题
北辰老师课堂拓展
下列对二十四节气排序正确的是:
()
A.惊蛰、芒种、清明、白露、霜降
B.惊蛰、白露、芒种、清明、霜降
C.芒种、清明、惊蛰、白露、霜降
D.惊蛰、清明、芒种、白露、霜降
2018决赛真题
古人年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及笄、总角、孩提、弱冠
B.及笄、总角、孩提、弱冠
C.总角、及笄、孩提、弱冠
D.孩提、总角、及笄、弱冠
1.《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

2.课内古诗文。

3.课外拓展。

考查范围
1.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

2.诗词:
理解、赏析。

3.文常。

测试内容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判断题。

4.问答题
测试题型1.记忆能力。

2.认知能力。

3.审美能力。

4.表达能力。

考查能力
输入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文本后在此选择粘贴,
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考查范围1.《当代学生<古诗文增刊
>》。

2.课内古诗文。

3.课外拓展。

考试
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判断题。

4.问答题
ADD KEYWORD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点击输入标题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