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

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
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

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以兰州植物园为例

兰州植物园地处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路施家湾1号,占地530余亩,北邻大青山,南接兰州交通大学科技园,东边与国防学校接壤。交通十分便利,市内乘20路公交车可直达植物园,乘3、121、103、310等路公交车到刘家堡车站下车沿枣林路向北也可到达植物园。

甘肃省兰州植物园是在兰州市施家湾苗圃的基础上开始筹建的,因此兰州植物园里的敦煌园有着丰厚的基础条件。园内的“敦煌园”按照昆明世博园原景放大修建。同时,植物园还准备修建植物标本馆、摄像馆、科学家雕塑群等,该园是融高科技珍稀植物培育、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开放式公园。目前,植物园内景色宜人,湖光树影,花香鸟语,春、夏、秋三季花开不断,苗木郁郁葱葱,浓荫如盖,受到游人的青睐。

植物研究所占地50亩,花卉温室7000多平方米,培育花草100多个品种,室内观赏花卉50多个品种,培育新品种70种以上,是兰州市主要花卉研种培养基地。园内拥有各类植物200余种、60余万株,其中冷杉、水杉、龙柏、银杏、杜仲、毛睐木、槭树、辽东栎、君迁子、白桦、马褂木、玉兰、枸树、漆树、盐肤木、龙桑、文冠果、茶镳子等为较为珍贵的树木品种。已建成的百合园和宿根花会园收集种植了包括观赏、食用、野生等9个品种的百合和27个品种的宿根花卉。以后还将逐步按照植物分类修建蔷薇园、丁香园、松柏园、牡丹园、观果园、草药园等植物专类园,突出展示西北特色的植物品种。

而针对植物园景观材料分析及应用,应注重体现民主特点和艺术美感,注重与周围环境气氛融合,并注意各种材料间的协调搭配,同时要考虑铺装材料的透水性、透气性、伸缩系数等指标。植物园铺地多以大理石、花岗岩、人造石板、各种卵石、混凝土、预制混凝土花砖、再生砖等作为材料,故铺设出的道路和广场严整、开阔、规范、厚重。砖石、瓦片、碎石、木材、各种色彩的炉干等,其特点为小巧别致、追求自然、返朴归真、饱含雅趣。更重要的要充分利用建筑回收材料,树枝等材料用于铺装。

现在细说一下植物园的具体铺装:

1)、人造石材

造石材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黏结剂,配以天然大理石或方解石、白云石、硅砂、玻璃粉等无机物粉料,以及适量的阻燃剂、颜色等,经配料混合、瓷铸、振动压缩、挤压等方法成型固化制成的。与天然石材相比,人造石具有色彩艳丽、光洁度高、颜色均匀一致,抗压耐磨、韧性好、结构致密、坚固耐用、比重轻、不吸水、耐侵蚀风化、色差小、不褪色、放射性低等优点。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的优势,在环保节能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名副其实的建材绿色环保产品。已成为现代建筑首选的饰面材料。

人造石材的用途:

在商业用途上,人造石材的使用几乎不受限制。根据产品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健康中心、医疗机构、公共写字楼、厂矿公司、购物中心等空间里的设备设施。当它作用于柜台、墙体、水槽、展示架、家具、电梯等器物时,色彩纹理设计独特的人造石材无不显示其体贴、温暖、可塑性强、可自由切裁、弯曲、研磨、接合耐久等卓越性能,产品的这些特点,是消费者在使用时可以大胆创作,保持美感。

在家居装饰方面,人造石材优越于一般传统建材所没有的耐酸、耐碱、耐冷热、抗冲击的特点,作为一种质感佳、色彩多的饰材,不仅能美化是内外装饰,满足其设计上的多样化需求,更能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极为广泛的设计空间,以创造空间,表达自然感觉。

2)、地砖

a、广场砖

广场砖属于耐磨砖的一种。主要用于广场、行道等大面积范围的地方。其砖体色彩简单,砖面体积小,多采

用凹凸面的形式。具有防滑、耐磨、修补方便的特点。

b、混凝土砖

混凝土砖粗糙适度,色彩多样。常见形状有:长方形,方形,菱形及连锁地砖。

c 、其他砖瓷质透水地砖

透水性:能有效承受特大暴雨的袭击。

保水性:下雨时其大量吸收并保存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可以慢慢蒸发,以达到降低地表温度。行走安全性:防滑,不易感到疲劳。

降噪音:可以吸收噪音,多用于机场,地铁等场所。陶质透水地砖

透水性好,雨天路无积水,吸收车辆所产生的噪音,色彩丰富持久,可铺出格调高雅的城市景观道路。

3)、卵石

卵石包括鹅卵石,机制鹅卵石,雨花石三种。适用于各种滤池。其外观呈菱角状,比表面积好,机械强度高,无杂质。广泛作用于各种机械过滤器承托层中的理想垫层滤料。

4)、预制混凝土花砖

将干硬砼通过挤压、振动等方法在专用模具中成型后砼块,可以用作墙体砌筑,人行道面铺筑等。

5)、木材

木材在景观中主要用于具有功能性的铺装和景观设施。它可以增加庭院的自然美和形式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效果会产生微妙的变化。木制座椅是庭园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朴实自认的感觉。木材是制作植物支架的最佳选材,可以做成非常稳固的三脚架和木桩。木材也是制作栅栏的常用材料。

最后总结一下在进行景观材料分析与应用铺装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大空间要做的粗犷些,应该选用质地粗大、厚实,线条较为明显的材料,因为粗糙往往使人感到稳重、沉重、开朗;另外,在烈日下面,粗糙的铺装可以较好的吸收光线,不显得耀眼。小空间则应该采用较细小、圆滑、精细的材料,细致感给人轻巧、精致、柔和的感觉。因此,大面积的铺装宜选用粗质感的铺装材料,细微处、重点之处宜选用细质感的材料。还可以其多种多样的纹样形式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景致。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纹样有因环境和场所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变化。不同的纹样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一些采用砖铺设成为直线或者平行线的路面具有增强地面设计效果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与视线垂直的直线有增强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在园林中可以起到组织路线引导游人的作用。

植物园方案

植物园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居民对自然界植物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少,一个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已远离城市居民的生活。植物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保留地,不仅能改善城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开展科学研究,更能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植物知识,揭开自然界中千姿百态的植物奥秘,为市民提供一个集科普科教、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X公园内,离市中心约3公里,其原址为市苗圃基地,占地面积为265000㎡(397亩)。该项目地块地势由东至西逐渐递增,最高地势达到1445.1米,而最低地势为1430.5米,由于地块较大,高差分布均匀,地表看去仍然为平地。土质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是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三、总体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是以植物专类园为主要内容的观赏园艺型植物园,具有观光旅游、科普科研、生态示范等功能,突出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四、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环保原则 全园以乡土植物为基调植物,香樟、桂花为骨干树种加以配植垂柳、红枫、银杏、水杉、女贞、紫薇、杜鹃、山茶、火棘、竹类、鸢尾等,这些植物不仅最适宜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也较低,还因为乡土树种的消失已经成为当代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 2、以人为本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代表性且景观突出的植物群落作为环境设计的主体要素,同时辅以在当地表现良好的外来植物,从而打造出一个生态健康、季相分明且能充分调动游人“形、声、色、味、触”这五感的互动环境,让游人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亦能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美妙境界。 3、可行性原则 坚持以能够健康生长、管理容易、苗源丰富、移栽成活率高的植物为主体,形成大面积的绿色环境,适当配置观赏性高、能体现植物分类系统的珍贵树种。 五、功能分区及景观规划 (一)入口服务区 考虑到周边关系和日后交通需要,我们在园区南侧、东侧共设置三个入口,东侧的为主入口,入口附近设有停车场。服务区位于入口处,包括办公管理区、游客服务中心、服务网点等。游

植物园设计说明

呼和浩特市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机场高速路南侧,西邻呼和浩特东河景观带,东侧为飞机场,距呼和浩特市核心区行车距离25分钟,其原址为呼和浩特东郊果园。该项目占地1744.3亩(约合116.17公顷,南北最长1536米,东西最长836米),其中一期占地726亩(约合48.4公顷,南北最长1076米,东西最长626米),基址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其极限高差约为5米,土壤条件,现有植被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栽植的果树及杨树。 二、总体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是以植物专类园为主要内容的观赏园艺型植物园,具有观光旅游、科普科研、生态示范等功能,突出时代特色和内蒙古地域特色,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规划中解决的问题 植物园在选址上应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 a.是否有丰富的水源b.是否有较为多变的地形地貌c.原址的土壤条件(酸碱度、腐殖质含量等)d.现有植物的丰富程度及是否形成了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等。依照上面几点的要求对本次所选的地块进行分析后,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该地块水资源不甚丰富,基本不存在地表水体,日常植物的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水及自然降水。 2、该地块地势虽高差较大,但均属于平缓过渡,不存在有山

脉、丘陵、谷地等类型丰富的地貌。 3、该地块土壤多为沙质壤土,土壤PH值7.5-8.0。 4、该地块地上现有植物多为杨树、榆树,还有一部分是人为栽植的果树林,植物群落单一,基本没有形成较利于植物生长的气候小环境。 从以上几点结论来看,本次植物园建设所选地块的基础条件并不好,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针对以上四点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1、建造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收集的雨水全部用来补给人工湖,同时构建一套可以与将来城市的中水系统相对接的管网,以便于未来利用城市的中水系统,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2、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挖湖堆山的自然山水造园手法,以此来丰富全园的地形地貌,为各种不同地域和生境的植物营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3、对园区内部分地块的土壤通过深翻、灌水、加入大量腐殖质等手段来降低土壤的PH值,以满足东部大兴安岭林区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4、全园在进行植物的收集工作时,应根据园内小环境的改善而逐年增加引种数量,切忌一次性大量引种。 三、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环保原则 a、地方性:全园基础绿化所用植物全部来源于当地的乡土

北京植物园温室馆详解

北京植物园温室馆详解 推荐理由: 水晶宫般的温室内地形起伏,小路蜿蜒,瀑布飞虹,溪水潺潺,千姿百态的植物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新建温室计划展示植物3000-5000种,以发挥保存植物资源、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功能,为群众提供观赏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学习科学知识、具有较高品位的游览点。同时,又是进行园艺研究和国际交往的场所。 营业时间: 8:30am--4:30pm 门票: 50元 交通路线: 1、乘331、634、696、运通112路北京植物园站或卧佛寺站下车即到,乘360、318、714、698路植物园站下车北行200米即到; 2、乘地铁1号线到苹果园站下车可换乘运通112,乘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出D出口可换乘634路; 3、从北京站:乘坐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出D出口换乘634路; 4、从北京西站:a、乘坐374、437路到公主坟北站下车,换乘698路到植物园站下车北行200米即到;b、乘坐319、320路到西苑站下车,换乘634、331、696路到北京植物园站或卧佛寺站下车即到。 5、五环:出香山出口,经香泉环岛,往香山方向约300米即到; 6、四环:出香山出口,往香山方向,约10分钟车程; 7、三环:苏州桥出口向北进入万泉河快速路,由北五环入口进入北五环。 8、乘坐出租车经机场高速进入北五环,向西行驶约20分钟车程; 9、乘坐机场大巴到中关村站下车,乘坐出租车进入北四环,或乘坐696路公交车直达。 场馆介绍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国50周年的重点工程,位于植物园中轴路西侧,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占地5.5公顷,投资2.6亿元。展览温室建

筑设计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以“绿叶对根的回忆”构想为设计主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根茎”交织的倾斜玻璃顶棚,仿佛一片绿叶飘落在西山脚下。展室植物布展设计由北京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承担。展览温室地下基础于1998年3月底动工修建,主体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将于1999年5月完成,2000年元月1日对外开放。展览温室划分为四个主要展区:热带雨林区、沙漠植物区、四季花园和专类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种60000余株,为群众提供观赏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学习科学知识、具有较高品位的游览点。同时,又是进行园艺研究和国际交往的场所。展览温室工程荣获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金质奖,200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北京市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大型展览温室植物引种与设计的研究”课题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于1998年3月28日动工兴建,2000年1月1日开始接待游人,展览温室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占地5.5公顷,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单体温室面积最大的展览温室,其面积比昆明世博会温室还大一倍,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大手笔。 展示品种 温室分为热带雨林室、沙漠植物室、兰花、凤梨及食虫植物室和四季花园等,展示热带、亚热带植物3100余种,展示独木成林、绞杀、板根、老茎生花等奇特现象。展览温室是进行植物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进行植物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作为北京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性工程,展览厅温室正日益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

植物园设计说明书

植物园设计说明书 篇一:各地植物园设计说明 植物园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一般综合性植物园规划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展览区、科研区、生活管理区。 1.科普展览区 目的在于把植物世界的客观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植物、改造植物的知识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主要内容如下。 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 该区是按照植物进化系统分目、分科布置,井然有序地反映出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使参观者不仅能得到植物进化系统的概念,而且对植物的分类及种、属特征也有概括的了解。但是往往在系统上相近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生活因子要求不一定相近,在生态习性上能组成一个群落的植物,在分类系统上又不一定相近,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只能做到大体上符合分类系统的要求,即在反映植物分类系统的前提下,结合生态习性要求和园林艺术效果进行布置。这样做既有科学性,又切合客观实际,容易形成较完美的公园外貌。 经济植物展览区 经过搜集以后认为大有前途,经过栽培试验确属有用的

经济植物才栽入本区展览,为农业、医药、林业以及园林结合生产提供参考资料,并加以推广。布置一般按照用途分区,如药用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橡胶植物、含糖植物等,并以绿篱或园路为界。 抗性植物展览区 植物有吸收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溴、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但其抗有毒物质的强弱、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大小常因树种不同而不同,这就必须进行研究、试验,培育出对大气污染物质有较强抗性和吸收能力的树种,按其抗毒物质的类型、强弱,分组移植本区进行展览,为园林绿化选择抗性树种提供可靠的依据。 水生植物区 根据植物有水生、湿生、沼泽生等不同特点以及喜静水或动水的不同要求,在不同深浅的水体里或山石涧溪之中布置成独具一格的水景,既可普及水生植物方面的知识,又可为游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岩石园 岩石园多设在地形起伏的山坡地上,用地面积不大,利用自然裸露岩石或人工布置山石,配以色彩丰富的岩石植物和高山植物进行展出,并可适量布置一些体形轻巧活泼的休息建筑,构成园内一个风景点。 树木园

植物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植物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X市X植物园 1.1.2项目主管单位 1.1.3项目建设单位 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1.4项目性质新建 1.1.5项目区围该工程区域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丈子头村东南,建设面积1049.9亩 1.1.6项目建设容及规模 (1)北方植物主体园14处 引种驯化园20.4亩 其它乡土树种区366.2亩 丁香连翘园56.2亩 药用植物园33.6亩 牡丹芍药园18.8亩 白腊园23.2亩 碧桃园34.3亩 月季园16.6亩 银杏园22亩

集秀园66.2亩 松柏园98.4亩 槭树园29.8亩 槐园22.5亩 经济树木区143.4亩(花椒园4.4亩,桃杏园16.3亩,梨园23.4亩,枣园24.3亩,山楂园18.8亩,苹果园28.2亩,葡萄园16.9亩,核桃园11.1亩) (2)服务休闲区 中心服务楼1000 ㎡ 停车场4200 ㎡ 休闲广场1500 ㎡ 喷泉1处 雕塑1座 娱乐设施6处 (3)科普展览馆1处,400 ㎡ (4)热带、亚热带植物温室1处,1000 ㎡ (5)基础设施 电力设施1套 水井2眼 蓄水池1处,300立方米 供水管线11.5 km 园区道路11.8 km 观景桥5座

观景亭5座 厕所5座 森保设施1处 环保设施1处 垃圾箱100个 大门3个 1.1.7工程建设期限 X市X植物园工程建设期限为2005-2010年。一期工程期限为2005-2007年,主要完成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主体园区建设。二期工程期限为2008-2010年,主要完成科普展览区,热带、亚热带植物温室展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 1.1.8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4995.44万元(一期投资2055.70万元,二期投资2939.74万元)。 资金来源:1、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716.66万元; 2、吸引社会力量投资2278.78万元。 1.2可行性报告的依据 (1)《X市X生态建设总体规划》 (2)《园林设计》(中国林业)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4)《建设部城市绿化定额标准2000》 (5)省林业厅、省技术监督局林业生产技术规程 (6)《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

植物园园林树木

汉名学名科别形态识别要点观赏特性备注 银白杨Populus alba 杨柳 科 树皮白色,小枝 被白绒毛,短枝 叶卵圆形。 银白色的叶片和灰 白色的树干都与众 不同,,高大的树形 及卵圆形的树冠非 常美观。 花期4—5月, 果期5—6月。 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 Hemsl 山茱 萸科 叶互生,簇生于 枝稍,叶广卵圆 形。 落叶乔木,树姿优 美奇特,叶形秀丽、 白花素雅,被称之 为园林绿化珍品。 花期在5—6 月,果期9—10 月。观察时为 花期。 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 蔷薇 科 奇数羽状复叶互 生,卵状披针形。 落叶乔木或大灌 木,枝叶秀丽,冠 形多姿,初夏白花 如雪,入秋叶紫果 红,是良好的园林 观赏树种。 花期5—6月, 果期9—10月。 中华槭Acer sinense Pax 槭树 科 单叶,近圆形, 掌状5裂。 落叶小乔木,枝条 横展,树姿优美, 是风景林中表现秋 色的重要中层树 木。 花期5月,果 期9月。 椤木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 蔷薇 科 叶片革质,长圆 形、倒披针形。 常绿乔木,树冠整 齐,耐修剪,是园 林和小庭园中很好 的骨干树种。 花期5月,果 期9—10月。 观察时为花 期。 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 马鞭 草科 小枝四棱形,叶 卵形。 灌木或小乔木,花 序大,花果美丽, 植株繁茂,为良好 的观赏花木。 花期6—9月, 果期9—11月。 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 蔷薇 科 小枝褐色,有刺, 叶椭圆形,有锯 齿。 落叶灌木,开花时 一片金黄,是北方 春末夏初的重要观 赏花木。 花期5月-6月。 观察时为盛花 期。 五叶地锦P.thomsoni 葡萄 科 叶宽卵形,边缘 有粗锯齿。 落叶大藤本,秋季 叶色变红或黄,十 分艳丽。是垂直绿 化主要树种之一。 花期6月,果 期10月。 木槿Hibiscus syriacus 锦葵 科 叶菱形至三角状 卵形。 落叶灌木,花色多, 花型多,是优良的 园林观花树种。 花期6—9月 枸杞Lycium chinense 茄科果红色落叶灌木,主要做 药用。 刺五加Radix Acanthopanacis 五加 科 小叶5,椭圆状 倒卵形。 灌木,主要做药用。

水生植物园景观设计11.15

水上公园水生植物区景观设计 摘要:天津市水上公园,是天津以“水”著称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因此,如何规划、设计、建设好公园的生态型水景景区,特别是水景植物的合理配置。本文重点对该公园的水生植物区的设计及建成后的效果进行介绍。 关键词:水生植物设计 1.引言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为植物、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当前,在可利用资源不断减少,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状态下,以“水”著称的天津水上公园如何恢复自然水体景观、改善水体质量,独辟一片“碧波荡漾,鱼鸟成群”的野趣盎然的自然生态美景,显得意义更为深远。 水生植物是园林水景的重要造景素材。一泓池水清澈见底,令人心旷神情,但若在池中、水畔栽数株植物,定会使水景陡然增色。而且,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吸收水中的污染物,对水体起净化作用,是水体天然的净化器。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与水质处理系统、生态系统保护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因此巧妙运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环境优雅的水生植物景观,最终在景观和生态系统水平上展示其美学价值,是水上公园水生植物观赏区营建的目标。 一、现状分析 水生植物观赏区位于公园东湖的水域内。北临芙蓉水榭,南至二岛长亭,西接二岛路,东近白堤桥(详见平面图1)。整个湖面面积达10000余m2。保留原有建筑物,规划区域内植物大部分生长良好,特别是亭榭周围,经过数十年的培育、管理,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垂柳。水面大面积栽植的荷花。规划时要求进行充分的利用。 二、规划目标 水生植物区的设计思想是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和其他生物体。这需要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打破原先单一的荷花池,发挥生物多样性,按照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系统建立一个“生态型”的水生植物观赏区。科学合理地配置水体并营造景观,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力求模拟并再现自然水景,最终达到自身的景观稳定。 三、设计原则

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

植物园的建设与发展 从世界植物园发展历史看:19世纪以前建立的早期植物园主要是广泛的收集植物、认识植物、发现有用植物为人类所需。19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植物园大力发掘经济植物,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经济植物,这是世界植物园历史的一段辉煌时期。经济植物的开发利用成就了一批综合性植物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和北美工业发达国家的植物园,科研、科普和游憩三方面的功能都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 二战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植物园,由于占有的植物资源量少,其科研重点转向基础研究,经营重点转向科普和旅游。到了21世纪,文化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在城市里突出的需求。适时地把“文化的展示”加到植物园建设的指导方针里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植物园建设的方针也就发展为:科学的内容,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展示。所以,当我们研讨植物园对城市发展的响应时,突出植物园的“文化的展示”,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对城建系统植物园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特色。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内在联系,一定时期的科学和艺术的积淀,本身就是文化。 植物园的根本--活植物(硬件)和引种记录(软件),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被收集植物的价值或谓植物园的价值,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历史。时间和科学记录使保存在植物园里的植物的价值大大增加。同时,引种植物的价值离不开科学记录,没有科学信息的植物就像没有采集记录标签的腊叶标本一样,不能成为科学基础的一部分。 全世界植物园都为此奋斗,我国植物园在这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当前的状况是似乎各植物园都很重视,都采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手段来完善记录系统,但真正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则寥寥无几。活植物记录体系的经济、实用是最主要的,技术要简单明了,能为大部分植物园工作者所用,关键在于原始数据的及时收集,而不是单纯地讲信息系统的“水平”。 植物园要有植物分类的专家,要重视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建设,以提高和保证对植物认识和鉴定以及所有信息的科学性。 植物园既是一个工程项目又不等同于一般的基建项目。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园林建筑的建设当然重要,尤其是新建植物园时更应尽快完成这些基础园林设施的建设。植物园的科研、教育和艺术内涵的软件体系并非通过工程建设所能建成的。植物园的建设也不同于一般城市绿地建设,由于本身就是创作,它的建设有一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过程。基本建成以后,发展也是不断的,每年都进行观察和记录,调整、补充、取消。所以说它是需要像维护一个有生命的活体那样来管理。 植物园的建设不能没有工程队伍的合作,以保证其硬件体系,同时植物园的工程设施也必须在与植物种植和维护部门的协同下才能有效地进行。 植物园更必须有一支技术队伍来支撑植物园内容的建设和发展。这里指的科学技术队伍,主要包括野外调查、采集、引种和种苗繁殖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状况的跟综观察和记录等。 引种到植物园里的数以千计的植物,在生态习性、环境要求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园的建设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以满足各类植物的基本要求。植物园有各类试验室,还有标本室(馆),图书室(馆)和科学记录的信息系统,植物资源管理系统等。 总之,它是一个具有许多科学内含的园林机构,要有一个技术队伍来建设和维护。既然如此,从建设植物园的开始就应该既有建园的工程系统,又有建设植物园软件系统的科学技

辰山植物园介绍

辰山植物园 老师好,同学们好。其实,我所亲眼所见的景观也不算少了,但好像都是走马观花的过了一遍,留下的印象还真不太深刻,辰山植物园给我的印象还不错。 在正式介绍辰山植物园之前,我想和大家先讨论一下德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 想到德国,大家肯定知道的是这些人马克思,尼采,黑格尔叔本华歌德?…然而与 中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相比,德国似乎并没有产生自己特有的园林文化。前几天看到微博上评价德国:用哲学忽悠别人,用科学发展自己。感觉很形象,比起英美,德国的文化并不是世界关注的主流,德国的风景园林尽管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光芒又被掩盖。仔细梳理德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历史,我们还是能看到,在德国产生了许多风景园林理论,也有大量的各个时期的风景园林作品。 1 德国学者提出的思想和理论 1)可持续思想。 1713 年,德国采矿管理员克劳斯维兹在《森林经济》一书中,针对森林恢复和持续利用的问题,最早提出了可持续一词。 2)公园。 德国园林理论家希尔施非尔德在1779 年出版的《园林艺术原理》中,首次提出了大众园林(Volksgarten)的概念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展成大众公园(Volkspark)b 3)家庭园艺花园。 19世纪中叶,针对由于工业增长和人口膨胀造成的城市环境恶化问题,很多政治家、医生、 教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齐声呼吁改善生存环境。德国医生施雷伯于 1 9世纪中叶提出家庭园艺花园的概念。 4)生态思想。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海克尔的思想与研究影响到艺术领域,影响到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生物和生命的态度。他1866年他最先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德国风景园林对生态的关注、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也一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5)文化景观。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于 1 882年在《人类地理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 6) 现代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主义运动探索、形成与发展时期,德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影响深远的实践除了理论研究外,风景园林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实践。在德国风景园林的众多实践中,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和实践领域主要有以下几项。 1)德骚(Dessau园林群。 从1763 年开始,德骚的弗兰茨亲王参考当时英国园林和意大利建筑的经验,通过在德骚区域内建造园林群,修整水利设施、农田果园、林荫路网等,对整个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城市都进行了改良,这是通过景观的途径进行区域综合规划的最早案例之一,颇具世界影响力。 2)慕尼黑“英国园” 风景园林师斯开尔于1 804年接手了设计工作。“英国园”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从一开始就以公园为目的建造的城市绿地,它也是城市规划的杰作,比同样面积的纽约中央公园建设时间早了半个世纪。 3)柏林和波茨坦的城市绿地系统。 从1816 年开始,风景园林师莱内在波茨坦和柏林从事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完成了波茨坦、柏林和德国许多区域的景观规划和城市公共绿地体系规划。 4) 园林展。

植物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植物园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进行修改编辑) 完整版 XX研究所 XXXX年X月

目录 一、总论 (1) (一)项目名称 (1) (二)项目性质 (1) (三)建设单位 (1) (四)项目法人 (1) (五)建设地点 (1) (六)建设期限 (1) (七)建设规模及主要在建设内容 (1) (八)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2) (九)效益评价 (2) 二、建设背景 (2)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5) (一)建设XX植物园是收集和保存北方濒危经济植物的需要 (5) (二)建设XX植物园是开展经济植物引种驯化科研的需要 (6) (三)建设XX植物园是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需要 (7) (四)建设XX植物园提升XX省省对外形象的需要

(8) (五)建设XX植物园是拉动太原大都市圈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8) (六)建设XX植物园是推动转型发展,建设“四化XX省”的需要 (9) 四、建设目标 (10) 五、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10) (一)经济植物集中展示区 (10) (二)引种驯化试验区 (12) (三)良种繁育区 (12) (四)北方落叶果树示范区 (12) (五)办公生活区 (12) 六、建设期限 (12) 七、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3) (一)总投资 (13) (二)资金来源 (15) 八、项目组织管理 (15) (一)项目管理机构 (15) (二)计划管理 (15) (三)工程管理 (16) (四)资金管理 (16) (五)档案管理 (17)

九、效益评价 (17) 附表: 1、XX植物园投资估算表 2、XX植物园植物名录(第一批) 附图: 1、XX植物园区位分析图 2、XX植物园用地分析图 3、XX植物园中心展示区总平面图 4、XX植物园中心展示区功能分区图 5、XX植物园中心展示区交通分析图 6、XX植物园中心展示区服务设施布置图 7、XX植物园中心展示区滨水景观意向图 8、XX植物园中心展示区花灌景观意向图 9、XX植物园中心展示区乔木景观意向图

植物园建设项目计划书

植物园建设项目项目计划书

目录 一、**园林.某县植物园建设项目概况 (2) 二、植物园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2) 三、项目建设具备的优势条件 (3) 1、项目选址 (3) 2、企业实力 (3) 三、项目构思布局 (4) 1、总体构思 (4) 2、植物园平面布置 (5) 3、项目功能分区 (5) 4、主要功能区 (5) 四、植物园园路及水系 (8) 五、项目实施计划安排 (9) 六、项目投资估算 (9) 七、经营模式 (10) 八、项目效益 (10)

一、**园林·某县植物园建设项目概况 **园林·某县植物园建设项目拟由聊城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具体实施,项目初步选址于某县县西高速口以西、县大道以北的区域,现状为齐庄村耕地,计划占地500亩。 项目计划打造一个符合园林生态化原则的,以人为本的,多元的, 有特色及独创性的,富有地 方自然生态内涵和浓郁江 项目地址 北特色的,集北方地区植物 于一身,融科研、科普、景 观和休憩为一体的自然风 景植物园。 二、植物园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随着植物学与博物学的蓬勃发展,植物园的构筑开始多了更多的学术用途,主要在于收集各地的种子或栽种苗圃 以供研究等。 人类设置植物园的用意也从最先的游 乐与栽培蔬菜等观点,逐步变成教育与科学 研究,让植物园真正具备充足的寓教于乐与 科研的功能内涵。时至今日,植物园的定位 已经成为兼具生态调查、物种采集、植群引种、植物驯化、物种保存和栽培推广利用的科研单位,以及作为普及植物科学知识,提供大众游憩

的园地。 三、项目建设具备的优势条件 1、项目选址 根据对某县县周边区域位置进行调查, 项目初步选址于某县县西高速路口以西,县 大道以北的区域。毗邻城市主要干道,高速 公路近在咫尺,进一步增强了植物园的辐射 范围。 项目区东北方有某县县金牛湖水库,东临环城水系,与本项目植物园遥相辉映、相得益彰。 2、企业实力 聊城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注册资金1100万元人民币,法人代表为袁焕平,是一家专业从事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绿地养护与管理以及花卉苗木繁育和生产销售的园林绿化企业,目前企业可以为客户实行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一条龙服务。

湖南省植物园景观分析

一、 简介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国家AAAA 级景区,是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是集物种保存、科学研究、开发利用、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是中亚热带植物迁地保育的重要场所。全园面积120公顷,保育植物208科906属2361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54科95属118种,包括有“植物熊猫”之称的银杉、珙桐、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全园森林覆盖率达90%,负氧离子含量达2000个/立方厘米,建有樱花、杜鹃、珍稀植物、观赏竹、桂花、茶花、牡丹、荫生植物、彩叶植物、世界名花等10个植物专类园以及水上乐园、高尔夫练习场、樱花会所等生态健康休闲设施,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主要的景点包括:国家杜鹃园、三湘景园、天际阁、杜鹃广场、樱花园、山茶园、木兰园、竹园、桂花园、樱花湖、雨花营地、世界名花园、百鸟(森林动物)园、文景高尔夫、乐民水上乐园、生态游乐场等。 二、 选址 此次分析的地点位于省植物园内面向天际阁的右侧的一小块绿地,在主路与支路的交界的拐角处。 三、功能分析 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道路空间里植物景观的需要。某一处的植物造景不仅影响全园的景观,还会结合游园的特点,起到导游、遮荫、分隔及分散人流等功能,它要求植物配置与周围的景物(山、水、建筑等)综合考虑,突出景观的需要,将周围的景物纳入到道路空间里来。此处要分析的景观在园中主要起景观美化和导向的作用。 四、 植配分析 园林主路是沟通各功能区的主要道路,往往设计成环路,一般宽3—5m ,游人量大。而支路是园中各功能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 。此次所要分析的场地位于主路与支路的交汇处的一个节点,大致呈三角形,不宜成排、成行种植,而应该以自然式配置为宜。 天际阁 园路转角绿地 园路——主路 园路——支路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景观分析及意向改造

关于秦皇岛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文档

类别:建筑设计 甲方:秦皇岛市海港区园林局 规模:26.5公顷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 特色:秦皇岛植物园座汤河西岸,临西北环路。占地26.5公顷,昔为苗圃,有多家残破工场盘踞,垃圾遍地,人皆病之。20 06年夏,秦皇岛市人民政府责成海港区园林局组织规划和建设,委托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2007年10月开工建设,分两期,于2009年7月全部建成开放。 园以展示本土植物为特色,融科普及景观体验为一体。植物展示与生态知识、环境伦理、可持续理念及当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景区,包括:展示药用植物的“园外园,”以展示土壤与植物关系为特色的土壤轴,以展示滨河群落为特色的滨水带,以展示山地植被为特色的北部山地,以展示城市植物及其文化为特色的专类园区,各区之间又以蜿蜒全园的“万花径”相勾连。设计从材料、色彩、植物种类和空间设计手法诸方面,彰显当代中国之特色。 本园区区弹丸之地,短短两年营建,故不敢言聚物其丰。然汲燕山岚壑之精华,披渤海风露之灵气,更浸五千年华夏之人文,虽草木而文化,纵土砾而精神。园今告成,为港城蓬勃发展之见证,有科普教化、审美启智之功德,故铭文以志。

相关链接: [项目]秦皇岛滨海景观带 2009-11-23 18:24:58 [项目]山水江城:重庆市江津北部新区城市设计 2009-09-23 14:23:57 [项目]秦皇岛滨海植物园和鸟类博物馆设计 2009-09-10 14:11:46 [项目]宜昌“廊桥水岸”居住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2009-09-10 13:38:03 [项目]佛山顺德城区马岗片区控制性详规设计 2009-09-04 20:43:59 [新闻]哈佛设计学研究院院长Mohsen Mostafavi 访问土人景观 2010-03-16 00:33:27 [新闻]黄征征:设计呈现松散的灵性 2010-03-11 21:39:30 [新闻]北大景观设计研究院李迪华院长发言 2010-02-09 13:27:44 [新闻]广州土人董事、设计总监黄征征发言 2010-02-09 13:14:58 [新闻]“丰收的2009”2010土人设计论坛暨新年联欢晚会 2010-02-08 22:26:08 [论文]环境伦理现代风水与景观建筑学教育 2010-02-23 07:12:43 [论文]设计师的理想 2010-02-02 12:21:51 [论文]景观战争 2010-02-02 12:21:40 [论文]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的景观之憾 2010-02-02 12:21:34 [论文]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的生态用地研究 2010-02-02 12:21:32

植物园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

植物园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某县东岭植物园建设项目 2、项目主管单位:某县市政园林局 法人代表: 3、项目建设单位:某臵业有限公司 4、项目性质:新建 5、项目区范围:该工程区域位于某县城东新区,北临君山路,南靠南环路,背靠老君山,面向伊河,规划占地面积422.2亩。 6、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北方植物主体园25处 樱花园3.8亩 忍冬圆3.3亩 海棠苑1.3亩 木兰园2.9亩 名贵牡丹园2.3亩 蔷薇园2.5亩 紫薇园5.0亩 锦葵园2.6亩 栎树园2.2亩

菊园4.4亩 果园3.9亩 梅园2.0亩 栾树园1.9亩 榆树园1.8亩 槐树园1.7亩 松杉柏园3.1亩 竹园6.4亩 珍稀植物园3.4亩 盆景园3.9亩 藤本园2.8亩 球根花卉园1.8亩 芳香园3.7亩 名贵盆景长廊4.9亩 丁香连翘园5.2亩 碧桃园0.7亩 银杏园5.0亩 槭树园5.0亩 (2)服务休闲区 游客管理中心服务楼488 ㎡停车场1193 ㎡ 休闲广场33927㎡

水系4578㎡ 运动场地3578㎡ 瀑布1处 康体健身1处 娱乐设施6处 (3)奇石馆科普展览馆1处,288 ㎡ (4)基础设施 园区主环路1837m 观景桥5座 观景亭5座 厕所4座 森宝设施1处 环保设施1处 垃圾箱400个 7、工程建设期限 某县东岭植物园工程建设期限为2年。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 8、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10814万元。 资金来源: 全部由某臵业有限公司自筹; 二、可行性报告的依据 (1)?某县总体规划2004-2020? (2)?园林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植物园规划概念

植物园规划概念 一,对植物园的理解 1,植物园的概念:植物园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目前普遍认为的植物园是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 2002)中,植物园属于G133专类公园,其内容与范围为: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无论从历史上对植物园的不同定义与理解,还是从城市绿地的内容与范围划分上看,植物园相对与一般城市公园,更偏重与科学研究。 2,植物园主要功能:针对植物园功能,从植物园的发展和目前现在来看,可分为3大方面: 1)科学研究方面:包括珍稀物种的收集、保存,植物的引种、驯化,植物分类、鉴定,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利用等。2)生产开发方面:包括应用植物的繁殖培育、新品种的开发、引进、推广等。 3)教育休闲方面:包括植物知识的普及教育,植物观赏、展示,绿化美化城市环境,营造休闲绿地等。 3,植物园的分类:根据所属系统及侧重点的不同,植物园可分为四大类别。 1)科研系统植物园,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是植物学综合性研究的基地。约占世界植物园总数的10%。 2)教育系统植物园,多为大学生物系、植物系、园艺系、园林系等所附设,侧重于教育。约占总数的40%。 3)园林系统植物园,多为配合城市绿化建设,进行科学普及和提供游息园地。约占总数35%。

4)生产系统植物园,如林业部门的树木园、农业部门的作物种类和品种园、卫生部门的药用植物园及轻工业部门的芳香植物园等,约占总数的15%。 二,相关植物园介绍 现在,全世界的植物园已达2500多个,目前在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在继续增加。根据2007年统计资料,我国共有各类植物园234座。 1,我国目前有影响的植物园介绍: 华南植物园,占地面积333公顷,栽培植物13000多种,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科、姜科植物专类园。 上海植物园,占地面积81公顷,栽培6000多种,其海派盆景园、展 览温室和兰室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北京植物园,占地面积400公顷,栽培植物10000余种,具有规模最大的月季园和品种最多的桃花专类园。 西双版纳植物园,占地面积900公顷,栽培植物6000多种,以热带雨林植物为特色。 杭州植物园,占地面积248公顷,栽植植物3500余种,腊梅、梅花品种多,栽植量大,踏雪寻梅颇具特色。 桂林植物园,占地面积73公顷,栽培植物5000种以上,以广西特有植物为特色,如“雁山四宝”,方竹、红豆、丹桂、绿梅等。庐山植物园,占地面积300公顷,栽培植物3400余种,以松柏和杜鹃为主要特色。 深圳仙湖植物园,占地面积590公顷,栽培植物8000多种,收集了各种各样的仙人掌类和多肉植物600多种,观赏价值独特。昆明植物园,占地面积44公顷,栽培植物近4000种,茶花园是国内最具特色的专类园。 2,植物园建立的较有特色的专类园 专类园名称建有专类园的植物园(物种或品种数)

北京植物园规划设计分析

北京植物园规划设计分析 植物园在现代社会里已经不仅是供植物学家或者研究人员进行研究活动的空间,而是逐渐渗透进了城市绿化并且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于绿色环境健康生态的需求。正像是从外观上看到的,植物园具有优雅精致的园林艺术外貌,它是在一般园林基础上,通过投入更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知识内容形成的、以植物多样性为精髓的园林,有比一般园林更丰富的科学内涵,是园林建设的最高层次。越来越多的植物园的建设建成吸引了城市人群的目光,也让更多的建设者投入进来。 展览、介绍、研究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资源,尤其是野生植物资源是植物园的基本任务。因此,所有植物园都将植物种质资源包括稀有、珍贵和濒危种类的搜集、鉴定和保存作为其工作的首要一环。同时,植物园也是进行植物引种驯化的重要园地,在使外地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增加和改造本地栽培植物种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著名植物园还多进行有关植物分类、生理、形态、生态以及植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而结合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普及,则几乎是一切植物园的共同工作。 ·选址 植物园的选址依其不同的类型和任务而定。侧重科普、游览的,以设于交通方便的近郊为宜;侧重科研的则可设于远郊。都要求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地形有一定的起伏变化。 ·占地

世界植物园的规模因其性质及建园目的不同而悬殊很大。最小的植物园,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药物学院的温室药用植物园仅185.8平方米。最大的达11333公顷以上,如澳大利亚的图伍姆巴植物园。但绝大多数均在100公顷以下。 ·区划 植物园的区划一般可分对外开放的展览区或科普游览区和不对外开放的科研试验区两部分。进行科学普及和提供游息园地的约占总数35%。规划设计力求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恰当结合,体现出一定的园林特色。 展览区的分区大体有以下类型: ①按植物学学科分区,如树木园、植物分类区、植物地理区、植物生态区、植物形态区、水生、阴生、沙生植物区等。 ②按用途分区,如经济植物区、药用植物区、芳香植物区、果树植物区等。其中有的采用简单的排列方式陈列活的标本植物,称作标本园。 ③为城市园林绿化服务而示范的分区,如绿篱、草坪、地被、花期不断和花园庭院示范区、防污植物区以及专类花园、盆景植物区等。 各种植物园的用地分配比例不一,国际上的一般比例为:展览区45~60%,历史悠久,实验研究区10~15%,苗圃及栽培繁殖温室7~10%,服务及管理区7~10%,建筑、道路和广场15~20%。森林及自然保护区则不定。植物园的道路系统,应能对参观者起导游作用。

植物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案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1c14494752.html, 植物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c14494752.html,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植物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植物园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植物园建设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植物园建设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植物园建设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植物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植物园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植物园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植物园建设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豆科在植物园的景观应用

豆科在植物园的景观应用 豆科植物种类繁多,在植物园中常用到的种包括:刺槐,国槐,紫穗槐,紫荆,紫藤,合欢,金雀儿,胡枝子。 乔木 国槐枝叶茂密,主干挺拔,是庭院常用树种,在中国北方多用作行道树,或配植于公园、建筑四周及草坪上。植物园中步行道通常为三至六米宽,而国槐属于高大乔木,在植物园中通常不以列植的行道树方式种植,而是三两株植于草坪内,周围有时种植有小乔木或灌木使其在视觉效果上不会令人感到很突兀。 龙爪槐是国槐的变种,树冠优美,似伞形,春季可观叶,夏秋季可观花,冬季枝条曲线尽露亦是良好的观枝条树种。由于龙爪槐的独特外形,加上人工选育不同品种使其完全成为适应园林绿化应用的最常见植物之一,常被种植于行道旁,与其搭配的大多是低矮灌木或草本,周围极少有其他树形独特的植物,用以保证龙爪槐的景观的完整性。 刺槐枝条疏朗向上,树冠高大,叶色鲜绿,盛花季绿白相映,素雅芳香,可作为行道树或庭荫树。冬季落叶后,枝条显遒劲有力,有国画韵味,同时也使得刺槐在一年四季都可供观赏。植物园里,国槐刺槐大多出现在卧佛寺附近,此处相对地势较高且乔木分布多,与建筑相配,横竖曲直错落有致。不论从生长环境还是景观效果上都是较为合适的布置。 合欢属于含羞草亚科,树冠开展,花型独特,叶似含羞草。合欢密植才能保证主干通直,大概因为树形较大,植物园中通常孤植,也别有一番韵味。 藤本 紫藤自古即栽培作庭园棚架植物,是优良的观花藤木植物。春季紫穗满垂缀以稀疏嫩叶。适栽于湖畔、池边、假山、石坊等处。在园林中最常用在花架上,在植物园中也有类似的种植,植株茎蔓蜿延屈曲,紫花繁多,花序悬挂于绿叶藤蔓之间,给人营造出安静浪漫的氛围。冬季落叶后,枯枝依旧缠绕攀缘与廊架上,老桩横斜,别有韵致。而逢春出新芽有枯木逢生之意,植物园中(包括园林设计中)对植物所代表的意蕴有时也会顾及。紫藤在景观效果的营造上应用较为广泛。 通过了解豆科植物在植物园的分布及景观应用,同时结合各园林设计中的布置情况,总结了如下几点: 1)花叶繁盛美观,极易成为视觉焦点 豆科植物花叶繁盛,常具芳香,花季大多在4-6月,花色以白色、紫色为主,相比于同时期开花的蔷薇科植物如月季玫瑰等,某些豆科植物的花色素雅,赏心悦目,下垂的圆锥花絮迎风摇晃珊珊可爱。 2)冬季观枝条效果极佳 在园林设计中,大多数情况下对植物春夏季的形态考虑较多,而对冬季景观有时容易忽略,不少植物如洋白蜡在冬季的树形不是非常美观,而豆科植物中有许多如龙爪槐、刺槐、紫藤等枝干独具特点,可作为冬季观枝条的极佳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