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过樱花第几桥
苏曼殊的诗词《本事诗》赏析

【导语】苏曼殊,中国近代⼀⼤奇才,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青年,他时⽽激昂,西装⾰履,慷慨陈辞,为⾰命⽽振臂⾼呼;时⽽颓唐,⾝披僧⾐,逃⾝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
这两⾸《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盾。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这⾸诗词,欢迎阅读! 《本事诗》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钵⽆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楼头尺⼋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识,踏过樱花第⼏桥。
赏析 柳⽆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本歌伎百助枫⼦所写,但苏曼殊的⾝世特别,⼜投⾝佛门,⾃知⽣死⽆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
此处所选的第⼀⾸诗就道出他内⼼的这种⽭盾。
“乌舍凌波肌似雪”是以印度传说中的神⼥乌舍来⽐喻百助,说她步履轻盈如凌波仙⼦,其肌肤⼜如雪似⽟;“亲持红叶索题诗”是指百助对他诗才的爱戴和⼀⽚深情,此处⽤“红叶题诗”的典故也暗⽰了百助有向他求婚的经历。
然⽽,诗⼈已经出家为僧了,⼼中苦衷不能尽道,虽然钟情百助,也只好对这美妙动⼈的少⼥加以婉拒了。
诗的最后两句正透露出诗⼈的⽭盾:泪本是有情之物,诗⼈偏把泪说成是⽆情;相逢是爱的开始,但却留下了恨的遗憾。
诗⼈模仿唐⼈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改“未嫁”为“未剃”,⼀⽅⾯说明他内⼼深处真爱百助,另⼀⽅⾯⼜蕴含了⽆限的⽆奈与哀婉。
第⼆⾸诗则寄寓了诗⼈的凄凉⾝世以及对前程充满彷徨迷惘的孤独感。
“春⾬楼头尺⼋箫”⾸先创造了⼀种凄婉迷茫的⾬中境界:迷蒙细⾬中诗⼈倚靠在⽇本民居的⼩楼上,正听着百助⽤尺⼋箫吹奏着《春⾬》曲,竟引出诗⼈⽆尽的乡思。
“春⾬”既指现实中的春景⼜指箫声所吹曲名,⼀语双关。
“何时归看浙江潮?”既指箫声引起他对故国的思念,亦可指他挂念着当时国内的⾰命思潮。
“芒鞋破钵⽆⼈识”则点出诗⼈⾃⾝的僧家⾝份,⼜暗含有诗⼈的凄楚⾝世。
“踏过樱花第⼏桥!”则道出了⽣命的伤感和⼈⽣似梦的感谓。
写樱花最出名的诗句大全120句

写樱花最出名的诗句大全120句写樱花最出名的诗句1、雪蕊朱樱万树春,蜂飞蝶闹竞时新。
群芳漫妒任羞语,灵韵高标叹绝尘。
2、小区樱花开,招得拍客来。
樱花配美人,处处都是拽。
3、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4、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5、波光徐开风送暖,粉蝶双影两岸裁。
白墙灰瓦掩香处,悠闲饮酒邀李白。
6、来看阳明山上花,红云一抹泛朝霞。
笑他命薄怜他瘦,浪逐东风故着葩。
7、花见满庭樱,波影春江月。
赏花挑灯看,人惜芳菲节。
花绽色倾城,花落浮生灭。
绕树炽诗情,俯仰幽怀惬。
8、花重岭树缀枝新,樱绽石门方有春。
雀恋千香常自语,客来四野与谁亲。
眷怜日短忧风迥,蓦觉云寒虑雨频。
我欲侨居相结伴,惜红朝暮永为邻。
9、桃花三月盛开,望眼激情满怀。
春去枝繁叶茂,浓香碧野飘来。
10、一树樱花映碧天,拂风弄月雨飞帘。
红叠粉砌春飘泪,染透江城漫远山。
11、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12、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
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
13、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
宫中裁白苎,犹怯剪刀寒。
14、片片雪花飘未飞,妆成玉树报春回。
青白一身本雅洁,偏招蝶绕蜂儿追。
15、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16、佛光塔影净无尘,几点樱花迎早春。
踏遍松阴何忍去,依依小鹿送游人。
17、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奸人桥。
18、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19、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20、昨日雪如花。
今日花如雪。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21、残雪冰凌未消尽,枝条雏蕾已示人。
关于樱花的古诗李商隐

关于樱花的古诗李商隐1. 关于樱花的诗句古诗1 李商隐唐无题(其四)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2「折枝花赠行」元稹唐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3杂曲歌辞·久别离李白唐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揽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胡为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4【谢新恩】李煜晚唐五代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熏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5 樱花落苏曼殊近代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6 七绝·本事诗苏曼殊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7摊破浣溪沙·樱花赞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尘烟。
风暖熏开花万朵,醉人寰。
似锦嫣红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梦卧花丛何所处,富士山!8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白居易唐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9和裴仆射看樱桃花张籍唐昨日南园新雨后,樱桃花发旧枝柯。
天明不待人同看,绕树重重履迹多。
10雨中寄元宗简张籍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占幽居养病身。
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11【宫词】张籍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
尽理昨来新上曲,内官帘外送樱桃。
12【吴楚歌词】张籍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13【病中酬元宗简】张籍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占幽居养病身。
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14《清东曲》张籍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
含笑竞攀折,美人湿罗衣。
采采清东曲,明眸艳玉。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樱花诗词25首)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樱花诗词25首)红肥绿廋2019-03-28 21:09:09《固园席上次韵答茅原华山》赵钟麒百尺云中五凤楼,樱花墨艳竞千秋。
春来瀛海无双色,人占扶桑第一流。
《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白居易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无题(其四)》李商隐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谢新恩》李煜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
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采桑子·》赵师侠梅花谢后樱花绽,浅浅匀红。
试手天工。
百卉千葩一信通。
余寒未许开舒妥,怨雨愁风。
结子筠笼。
万颗匀圆讶许同。
《题山庵》王洋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划色青。
昌条脉脉暖烟路,膏壤辉辉寒食汀。
《破阵子.樱花》雾幔轻吹碧树,绡云曼舞东风。
不与杏花争灿烂,偏向西湖展紫红,夕阳春色浓。
梦绕江头峻岭,醉吟楼上帘栊。
两岸繁华歌胜会,一水清新写丽容,诗翁慨叹中。
《樱花》宋濂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六丑、咏樱花】黄季刚对蛮花进酒,又恰是、殊乡寒食。
愿花散愁,愁多花散识。
落去无力。
问去年香梦,剩脂零粉,费几番追忆。
斜阳染就娇红色。
嫩蕊才舒,残英旋积。
幽吟只成凄恻。
怕莺痴蝶怨,休放攀摘。
飞花仍急。
向东风似泣。
泪与芳流远,还暗滴。
回头纵念孤客。
怅秾华易尽,绿波无极。
仙云渺、已难踪迹。
终不奈、一片华灯照晓,万枝岑寂。
无聊处、复待谁惜。
算断魂、尽有相怜意,空凭夜汐。
《沁园春·绿樱花》况周颐东都妙姬,南都石黛,倾国倾城。
恁宜笑宜颦,盈盈晚翠,如烟如梦,冉冉春青。
妒煞鹦哥,误它凤子,照影前池澹不胜。
芳菲节,倩碧云捧出,天外飞琼。
多情。
更惜残英,只点上、苍苔辨未曾。
算何必成荫,总然葱茜,忍教结子,如此娉婷。
写樱花最出名的诗句100句_诗词

写樱花最知名的诗句100句_诗词写樱花最知名的诗句100句写樱花最知名的诗句〔一〕: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唐】白居易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近代】周恩来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近代】苏曼殊郑孝胥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唐】李商隐【樱花花下作】仙云昨夜坠庭柯,化作翩跹万玉娥。
映日横陈酣国色,倚风小舞荡天魔。
春来惆怅谁人见,醉后风怀奈汝何。
坐对名花应笑我,陋帮流俗似东坡。
嫣然欲笑媚东墙,绰约终疑胜海棠。
颜色不辞污脂粉,风神偏带绮罗香。
园林尽日开图画,丝管含情趁艳阳。
怪底近来浑自醉,一尊难发少年狂。
黄季刚【向岛观樱】春风被广堤,复值蛮花开。
丹映阳辉,媚此都人来。
仙云既空灵,修路清氛埃。
客心忌曛云,欲与春徘徊。
[由整理] 灯繁葩杳冥,霞漾波萦回。
岂谓俄顷欢,翻令羁思哀。
故宇多芳华,何必栖蓬莱。
邓(溥)尔雅【樱花】昨日雪如花。
今日花如雪。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郁华【东京杂事诗】树底迷楼画里人,金钗沽酒醉余春。
鞭丝车影匆匆去,十里樱花十里尘。
吕贞白【樱花】东邻有佳人,雅致异凡俗。
层层围珠玑,团团锦绣簇。
堪并桃李颜,争向东风逐。
恍如萼绿华,伶俜步芳躅。
雾绡曳轻裾,神光乍离合。
今年花更繁,照海明朝旭。
人间有芝田,却胜蓬山曲。
千里泛仙槎,弱水茫茫绿。
范叔寒【樱花】六首来看阳明山上花,红云一抹泛朝霞。
笑他命薄怜他瘦,浪逐东风故着葩。
谁吹兰气上高枝,缀绿凝脂斗艳姿。
九十春光留不住,故裁风雨及芳时。
开遍山隈与水隈,胭脂和泪伴成堆。
纵然博得时人赏,不禁狂飚一夜摧。
又见繁英放满枝,浓桃艳李斗芳姿。
平生知己知谁是,合有扶桑木屐儿。
30句古诗词

30句古诗词1.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清·苏曼殊《本事诗》2.不然秋月春风夜,争那闲思往事何。
——唐·白居易《强酒》3.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唐·张继《上清词》4.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
——宋·张元干《浣溪沙》5.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宋·宋祁《落花》6.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宋·白玉蟾《卧云》7.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8.天地无尘,山河有影。
——宋·方岳《酹江月》9.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元·徐再思《殿前欢•钓台》10.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宋·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11.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元·张可久《殿前欢•秋日湖上倚》12.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宋·苏轼《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13.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清平乐》14.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唐·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15.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
——五代·李珣《女冠子·春山夜静》16.一声羌笛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元·王冕《梅花》17.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
——宋·徐俯《春游湖》18.花香满园,花荫满地,夜静月明风细。
——元·许有壬《鹊桥仙》19.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20.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21.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其七》22.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唐·朱庆馀《山居》23.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樱花节 获奖诗词

关于樱花的古诗词1. 《樱花》作者:宋濂(明朝)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2. 《樱花落》作者:苏曼殊(民国)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3. 《春光好》作者:欧阳炯(五代)花滴露,柳摇烟,艳阳天。
雨霁山樱红欲烂,谷莺迁。
4. 《本事诗》作者:苏曼殊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5. 《春风》作者:白居易(唐朝)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6. 《入村》作者:方岳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
7. 《夜与原甫江家步归》作者:梅尧臣丹砂漆盘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樱花。
8. 《奈良三笠山》作者:老舍阿倍当年思奈良,至今三笠秋草黄。
乡情莫问天边月,自有樱花胜洛阳。
9. 《无题四首·其四》作者:李商隐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10. 《樱桃花下有感而作》(节选)作者:白居易蔼蔼美周宅,樱繁春日斜。
一为洛下客,十见池上花。
11. 《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节选)作者:刘禹锡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
12. 《画双蝶趁朱樱花有鸟鸣于花上》(节选)作者:蒋冕(明朝)红樱桃下整乌云,春色枝头有几分。
13. 《鸳鸯篇》(节选)作者:李德裕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
14. 《晚春有感》(节选)作者:卷刚中樱花已熟酴醾放,春去虽忙意尚夸。
15. 《本事诗十首·其八》(节选)作者:苏曼殊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
苏曼殊的诗词《本事诗》赏析

苏曼殊的诗词《本事诗》赏析《本事诗》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赏析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
此处所选的第一首诗就道出他内心的这种矛盾。
“乌舍凌波肌似雪”是以印度传说中的神女乌舍来比喻百助,说她步履轻盈如凌波仙子,其肌肤又如雪似玉;“亲持红叶索题诗”是指百助对他诗才的爱戴和一片深情,此处用“红叶题诗”的典故也暗示了百助有向他求婚的经历。
然而,诗人已经出家为僧了,心中苦衷不能尽道,虽然钟情百助,也只好对这美妙动人的少女加以婉拒了。
诗的最后两句正透露出诗人的矛盾:泪本是有情之物,诗人偏把泪说成是无情;相逢是爱的开始,但却留下了恨的遗憾。
诗人模仿唐人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改“未嫁”为“未剃”,一方面说明他内心深处真爱百助,另一方面又蕴含了无限的无奈与哀婉。
第二首诗则寄寓了诗人的凄凉身世以及对前程充满彷徨迷惘的孤独感。
“春雨楼头尺八箫”首先创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雨中境界:迷蒙细雨中诗人倚靠在日本民居的小楼上,正听着百助用尺八箫吹奏着《春雨》曲,竟引出诗人无尽的乡思。
“春雨”既指现实中的春景又指箫声所吹曲名,一语双关。
“何时归看浙江潮?”既指箫声引起他对故国的,亦可指他挂念着当时国内的革命思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则点出诗人自身的僧家身份,又暗含有诗人的凄楚身世。
“踏过樱花第几桥!”则道出了生命的伤感和人生似梦的感谓。
日本的樱花绚丽而短暂,诗人在漫天的樱花飘洒中孤独前行,亦是一断鸿飘零,不知归往何处。
苏曼殊以一种梦幻般的诗境表达了他于乡愁的惆怅和对生命的理解。
扩展阅读:苏曼殊的简介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过樱花第几桥
谈及樱花,脑海中倏然闪现的是鲁迅《藤野先生》一文的开篇名句:“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描绘的是日本东京上野公园樱花盛开的景象。
由此我知道了,樱花最受日本人喜爱,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
每年春季从冲绳岛到奈良县吉野山再到北海道,樱花就像一片片粉色的祥云由南而北一路飘过整个日本群岛。
春天赏樱是日本的传统习俗。
赏樱花,日语写作“花见”,是日本独特的赏花方式。
每当春天樱花节期间,人们呼亲唤友,携酒带肴,或群聚于赏樱名所,或席坐在樱花树下,举杯高唱,谈笑春日,悠然忘归,尽情捕捉烂漫春光。
樱花护肤品、樱花食品、樱花酒、樱花茶乃是这个民族挚爱樱花以至崇尚樱花的绝佳注脚。
日本花祭盛况空前的场面我没有亲见,今春在韩国我意外有幸领略了樱花似贝如潮涌的绚烂壮观场面。
阳春三月,我来到了韩国西南部仅有十余万人的小城井邑市。
每天坐班车从一条叫井邑川的河畔经过,这条河从井邑市区穿过,在市区一段有数座式样各异的大桥、浮桥连接两岸。
南北岸各有一条马路,路旁是一色的粗大屈曲、黝黑干练的大树。
端详这些庞然大物,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虽然其形象已引起了我这个植物知识匮乏的人的注意。
四月初,大树旁的迎春花开了,鹅黄娇嫩,密密匝匝,如同一穗穗金闪闪的流苏恣意张扬地自上徂下铺排开来。
这些大树也不甘落后,几乎与迎春花同时,上演了一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令人为之惊艳的作品。
昨天还黝黑粗粝的枝头一夜之间开满了串串娇嫩的白花,棵棵大树霎时成了一位位白头仙翁。
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樱花。
道路两旁一树树的樱花紧紧的挨着,形成一条长达数公里的晶莹剔透、炫目赏心的樱花隧道,如云似雾,像雪若贝。
樱花与迎春,一白一黄,一高一低,交相辉映,煞是热烈壮观。
刚踏上异国的土地,就出乎意料地际遇了这样奇异的风景,小城井邑确确凿凿地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异。
班车每天早晚都从这条潮涌般的隧道中驶过,透过车窗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雪海般的樱花美景,恍如误入了人间仙境。
隔窗赏花令我不再满足,那天我干脆特意步行去上班。
几公里的路程,悠闲地在花下行走,目之所及,手之所触皆是这雪白如银的樱花。
瞧,每朵小花儿都分成五瓣,娇艳馨香,明丽高洁,似玉晶莹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癫。
站在桥上观赏着这条白色的飘带从井邑市里亮丽地飘过,我贪婪地享受着这与樱花撞了个满怀的际遇,不知不觉已是踏过樱花第几桥了。
一辆辆车子从飘带下疾驶而过,行人走在花下却不为所动,安然信步。
偶尔发现有人手里拿着相机也如我这般陶醉在浪漫的氛围中,在下一个桥头惊喜地发现了一群穿制服的学生在花下留影。
在这绚丽烂漫的季节,在井邑并没有见到趋之若鹜的赏樱盛景。
4月21日,和朋友一起驱车去全罗北道首府全州植物园参加一个活动。
一路上看到公路旁、山坡上零星散布着盛开的樱花。
步入植物园更是被眼前的两棵参天樱树所震撼。
适逢天降喜雨,片片粉白的花瓣纷纷随风飘落,和着细雨,眼前呈现出阵阵如梦似幻的曼妙花瓣雨。
“十日樱花作意开”,已经恣肆怒放了近半月的樱花马上也要谢下华丽的大幕了。
客居异国,此情此景,细细玩味白居易“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的诗情画意,体悟袁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命哲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朋友告诉我这两棵树的树龄至少都有四五十年,并介绍说樱花在整个韩国栽种很普遍,多为白色夜樱花,每年济州岛、镇海军港、首尔汝矣岛和南山等很多地方都要举办樱花节。
在国内我曾数次观赏樱花,近年也听闻到诸如武大樱花节时人满为患、大煞风景的消息。
国内的樱树大都很小,往往又被局促在仄狭的公园里,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在欣赏盆景,没有那种铺天盖地、惊心动魄的感觉。
较之韩国人对樱花的喜爱有度,日本人对樱花可谓崇敬膜拜了,而中国人对樱花则是近乎叨扰失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