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POSC数据模型与我国石油工业数据标准化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标准研究及进展V5_20150825(发表)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标准研究及进展V5_20150825(发表)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数据模型标准研究及进展马涛黄文俊刘景义王铁成黎勇王军(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北京,100007)摘要:勘探开发数据模型(EPDM)1.0版是中国石油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建设A1、A2系统过程中形成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标准。

随着“十二五”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上游信息系统集中建设、集成应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中国石油针对信息系统基础建设中共同的数据标准、数据模型等发展瓶颈问题,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升级工作,提出了新的数据模型体系化建设原则,在其指导下,编制了EPDM模型2.0版本,形成了配套体系及多项特色设计,增强了EPDM模型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完整性,为“十三五”石油上游专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勘探开发;数据模型;EPDM;模型管理引言在用计算机系统模拟或表述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进行抽象和数字化、符号化表述,这个过程就是数据建模的过程,对客观对象本身特征及相互之间联系的表述即为数据模型。

通常,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统一业务标准的基础就是要统一数据模型标准。

在石油上游业务领域,有多个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如:SLC(Standards Leadership Council)、Energistics/POSC、PPDM、SEG、SPE、API等,致力于石油上游业务及相关标准的统一,全球几乎所有大型的油公司及油服公司除拥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外,还通过加入或资助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参与行业数据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共享其研究成果。

统一数据标准的最大好处在于提高企业内部及与企业外部之间的信息与数据交换效率,减少企业业务运营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参与国际业务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中国石油作为大型国际化能源公司,在上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信息与数据的标准化工作,一直致力于标准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石油行业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应用

石油行业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应用

石油行业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应用石油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能源之一,而石油行业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应用正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一资源。

本文将探讨石油行业中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应用,并分析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决策过程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数据分析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1.1 生产数据分析生产数据是石油行业中的重要信息来源,通过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常用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关联分析和异常检测等。

趋势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对生产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帮助石油企业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和长期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和调整策略。

关联分析是通过分析生产数据中的关联关系,发现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找到优化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

例如,通过关联分析可以确定某个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异常检测主要用于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事故和损失。

例如,通过异常检测可以发现设备故障、生产异常和安全问题,从而及时采取维修或改进措施。

1.2 运输数据分析石油行业中的运输过程通常是复杂而庞大的。

运输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监测运输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优化运输路线和降低成本。

运输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跟踪分析、路径分析和资源分配等。

跟踪分析通过对运输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帮助企业了解货物的流动情况、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从而及时采取措施以优化运输过程。

路径分析是通过分析运输数据中的路径选择和路线规划,寻找最佳的运输路径和节点,以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效率。

资源分配是通过对运输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合理分配运输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运输效益。

例如,通过资源分配可以确定最佳的运输车辆和装载方案,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二、模型应用在石油行业中的重要性2.1 生产模型应用生产模型是对石油生产过程进行建模和仿真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预测生产情况、优化生产系统和决策过程。

石油数据标准化

石油数据标准化

石油数据标准化和数据管理模型工作一样,标准化也是数据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但纵观国内石油标准化工作,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

这么说可能有点武断,按道理讲,标准化工作起到的核心作用是为信息共享提供基础,但是从这么多年的标准化工作来看,标准化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为共享数据提供支持的作用,有时甚至成为了阻碍信息化共享的帮凶。

1标准化本质“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

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所以从本质上看,标准是某一个业务领域的活动及活动结果的规范,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的效果。

石油数据标准是指对石油数据研究、制定和推广应用统一的数据分类分级、记录格式及转换、编码等技术标准。

其目的是共享和反复使用,同时是为了在石油数据管理工作中实现最佳的数据共享应用效果。

所以越是主管部门级别高的标准就越是要体现标准的本质作用,否则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2标准的标准任何标准的制定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由于数据标准要能够反映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本质,要对勘探开发业务及产生的数据过程有足够的抽象,这样得到的数据标准才可能实现共用和反复使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标准是需要一套理论基础及方法体系的,我把它称为“制定标准的标准”。

很多时候,在和大家讨论标准好坏及问题时,我首先会问,你制定标准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一个标准的产生没有一套标准的分析方法及理论体系,那么这个标准肯定有问题。

石油数据标准的设计应该是对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归纳和抽象,对石油数据产生、描述、管理、应用过程的分析抽象,能够从本质上反映石油勘探开发业务过程及数据基本特征,同时它还要能够反映石油勘探开发数据之间的内在专业逻辑关系。

设计这样的标准体系就必须从勘探开发业务出发,建立一个完善的设计方法体系。

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花费了很大力气设计出来的标准由于没有“标准的标准”的支持,大都是根据设计人员的局部认识构建的标准,不能反映石油数据本质,没有什么生命力,最终都成为昙花一现。

三维力控实时数据库Pspace在胜利油田油气集输生产中的应用

三维力控实时数据库Pspace在胜利油田油气集输生产中的应用
差 、 展 性 差 、 护 成 本 高 并 且 升级 成本 与 日骤增 。 扩 维 经 过 对 当前 实 时 数 据 库 调 研 分 析 后 , 们 认 为 三 维 力 控 实 时 我
数据库 spr f, uei o 不论从性能价格 比还是 软件易用 程度较 符合我 n
公 司的 情 况 。它 具 有 极 强 数 据 处 理 能力 的 服 务 器 , 富 的 多 数 据 丰 图 1 实 时数 据 库力控实时数据库 。
1 实 时 数 据 库
我公 司大型 轻烃装置和设备 已基 本实现 了 自动化 , 共有 D S C
系 统 5套 ,l pc 。 但 是 这 些 系 统 建 设 时 间 不 一 , 件 系 统 各 异 , 2套 软
2 1 实时数据库设计方案 .
程序 , 方便 了软件 的升级 。
2 3 实 时 数 据 库 采 集 设 计 方 案 .
直接发 布功能 , 现场 施 工 的工程 技术 人 员更倾 向于使 用 WIC NC
自带 的 WE B发 布功能 即从操作 站上 把现有组态 画面 网上 直接发 布, 他们认为不但所 有组 态可以原样保 留 , 增加工作 量 , 可通 不 且 过权 限来 控制 , 但我们却认 为如果这样 实施首先带 来 的安全 问题 不容忽视 ; 其次是针对性 不强 , 因网上浏览 以管理技术人 员为 主,
接 日各不相 同, 系统各 自独立 , 妨碍 了信息共享利用 。 20 0 1年 , 我们决定把东营压气站大型离心压缩机组 自动化系 统横河 D SC 10 入局 域网 , C S 00联 使用 O C方式 通过 V V P B、 C编程
实现了在浏 览器中实时监控画面及其历 史 曲线 。通 过这次尝试 ,

POSC技术研究报告

POSC技术研究报告

POSC技术研究报告一、概述:背景、发展历程与主要成果POSC是英文(Petrotechnical Open Standards Consortium, Inc.)的简称,是一个石油工业上游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一个非营利性的协会,也可以称之为国际石油技术开放软件标准协会。

POSC创建于1990年,早期获得世界上五个主要的油气公司资助,后来成员很快达到近百个,包括了主要的油气公司、服务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

POSC创建及其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需求的背景:其一是石油勘探与生产数据集成和管理的需求,其二是石油勘探与生产Internet 集成技术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出现POSC这样的从事数据标准化工作的组织,石油工业上游对于数据集成的需求分不开的。

例如,以往地震数据,只被用于储层构造的解释,如今密集的三维地震数据,加上处理算法的改进,以及高性能、低成本计算机,从地震数据中可以提取供研究油藏特征的信息。

也就是说,地震数据除了用于确定构造外,还有其它的用途。

数据集成技术,允许地质家提取地震特性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改进岩石物性的空间分布作图。

通过对比钻井位置处的特性,利用地质统计作图技术,地震数据可以用于空间插值。

在只有比较少的井控制的情况下,这样的技术可以获得比以往好得多的岩石物性图,用于储量计算、地质建模和油藏模拟。

在这样的数据集成技术发展的背景下,90年代石油工业上游涌现了由地质家、地球物理家和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工作组。

跨学科工作组把大量的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和其它数据转化为油藏的详细的计算机模型。

在这样的新环境下,技术应用软件必须高度标准化,需要有先进的数据管理,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综合集成能力,以符合不同学科的多样化的要求。

但是,石油工业上游的数据管理和技术应用软件,在可靠性/质量控制、应用研究/一体化、快速获取准确数据、方便内部交流等存在严重的问题。

当时有人这样描述:“一个机构花1美元在应用程序编制上,还要花1.5~2美元,才能使得新软件能够适应所要利用的数据,并与其它软件协调工作”。

数据模型在石油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刘海峰 张民森 诸鸣 王勤民 刘文红)

数据模型在石油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刘海峰 张民森 诸鸣 王勤民 刘文红)

求解前在选项中选择“采用线性模型”和“假定非负”,这样求解得出在洛
杉矶最优运输计划每年原油运输成本是 8.8 亿美元,同理很容易得出加尔
维斯敦和圣路易斯每年原油运输成本分别是 9.2 亿美元和 9.6 亿美元。
同理,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从每个备选炼油厂每年运送石油制
品的最低运输成本,综合得到下表,单位:亿美元。
亦然(三个都不取也可);3、S5 S6 S7 S8井中最多取两个。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建立“0,1 模型”,将上述条件量化如下:
设Xi=1(yes表示选择该井位)
7
Xi=0(no表示不选择该井位) 该案例限制条件如下: ∑Xi=5(i=1,2…10)
X1+X8=1 X7+X8=1 X3+X5≤1 X4+X5≤1 ∑Xi≤2(i=5,6…8) Xi=Bin(0,1 变量) 我们依然用Excel中“规划求解”来解答这一线性模型。目标函数:Min Z=Ci Xi 这样只要我们知道了每口钻井的钻井费用,就可以通过此模型很容易 得到钻井取舍的答案。
图 2:铺设石油管道问题图模型
图中 n1 至 n2 无连线表示这两个井
m
位没有连接条件,其他同理。
n2
炼油厂 m 到各井位 n 和各井位之间
的距离是已知道的,这样我们就可
以通过这个模型很方便的找出该
n1
模型的最小支撑树了。
n4
n3
原理及解释:赋权图:图中每一条边赋以一定的权 w,其意义可以是 时间、距离费用等;最小支撑树:赋权图中总权最小的支撑树。
石油管网管输费用问题(弧模型)
中国石油近来加快了建设原油管网和成品油管网的步伐,现在我们通 过建立弧模型来求石油管网的最小管输费用。

POSC数据模型与我国石油工业数据标准化模板

POSC数据模型与我国石油工业数据标准化模板

POSC数据模型与我国石油工业数据标准化POSC数据模型与中国石油工业数据标准化袁满(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学院)1 前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石油工业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基础保证平台。

这一基础平台为石油工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而信息化的前题是数据的标准化, 只有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 才能实现石油工业中各企业间信息的共享, 才能使管理现代化。

只有对石油工业数据标准化, 才能够实现数据交换的标准化。

在世界上, 石油工业数据的标准化, 不只是中国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公司与相关的组织也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1990年, 美国的BP Exploration、Chevron Corporation、Elf Aquitaine、 Mobile Copoartion及Texaco Inc等五大石油公司联合发起并成立了POSC组织, 该组织是当前最具权威的一个石油数据标准化组织。

它定义的数据模型从1.0、2.0、2.1、2.2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到3.0规范, 在这个规范的发展中, 使这个通用模型日渐成熟。

整个模型的定义反映了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各种业务关系及技术关系。

经过总结与精炼, 我们给出了POSC数据模型核心精湛理念: ”对象-活动-关联-特性”思想。

无论是模型的建模理念, 还是模型本身的组织思想对于中国石油数据标准化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应用上的指意义。

本文对POSC数据模型精湛理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与论述, 旨在使这种思想对于中国石油数据标准化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 6W模型、对象及特性2.1 6W模型对象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可能包括具体对象, 也可能包括抽象对象。

对象是由活动产生的, 例如一口井, 它是经过钻井活动产生的一个对象。

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出与传统观念相反的概念, 即认为数据是以活动为中心的, 而不是以对象为中心的, 对象间的作用产生了活动, 而活动又产生了新的对象与特性。

浅谈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浅谈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作者:赵继业来源:《活力》2011年第01期[关键词]石油工业;标准化;发展历程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后,石油工业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管理与各项技术工作在文革期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广大石油职工和石油工业技术监督工作者仍然坚持对石油工业质量要求不放松,标准化工作和计量工作等基础工作不放松,是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继续前进。

在1984年举办的油田标准化工作成果展览上,国务委员康世恩又作了重要指示,他说:“美国有个API(美国石油学会),日本有个JPI(日本石油协会),我们能不能搞一个CPI (指中国石油工业标准组织)?”这对推动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这一时期,许多企业根据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企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使石油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理顺标准化工作机制,石油工业部经国家标准局批准,于1984年11月4日正式成立了第一届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随后陆续成立了十多个石油工业的专业标准化技术提供委员会。

这一时期,是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时期。

1985年创办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期刊;编制了《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第一版);1987年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全面開展了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检查和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制定速度和质量水平;初步建立了石油工业标准的出版、发行渠道;强化了石油企事业单位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展了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国际交流。

1990年5月,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换届,产生了第二届委员会领导机构,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工程师李虞庚担任主任委员。

第二届油标委开展工作的四年,标准化继续取得快速发展。

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伴随着石油工业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步伐,在标准制修订速度,提高标准水平,促进标准化标准化是石油工业生产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石油工业新技术发展的助推器,是石油工业市场化发展的支持与保证,是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桥梁与纽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SC数据模型与我国石油工业数据标准化袁满yuanman@(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学院)1 前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石油工业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基础保证平台。

这一基础平台为石油工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而信息化的前题是数据的标准化,只有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才能实现石油工业中各企业间信息的共享,才能使管理现代化。

只有对石油工业数据标准化,才能够实现数据交换的标准化。

在世界上,石油工业数据的标准化,不只是我国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公司与相关的组织也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1990年,美国的BP Exploration、Chevron Corporation、Elf Aquitaine、Mobile Copoartion及Texaco Inc等五大石油公司联合发起并成立了POSC组织,该组织是目前最具权威的一个石油数据标准化组织。

它定义的数据模型从1.0、2.0、2.1、2.2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到3.0规范,在这个规范的发展中,使这个通用模型日渐成熟。

整个模型的定义反映了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各种业务关系及技术关系。

经过总结与精炼,我们给出了POSC数据模型核心精湛理念:“对象-活动-关联-特性”思想。

无论是模型的建模理念,还是模型本身的组织思想对于我国石油数据标准化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应用上的指意义。

本文对POSC数据模型精湛理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与论述,旨在使这种思想对于我国石油数据标准化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 6W模型、对象及特性2.1 6W模型对象的概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能包括具体对象,也可能包括抽象对象。

对象是由活动产生的,例如一口井,它是通过钻井活动产生的一个对象。

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与传统观念相反的概念,即认为数据是以活动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对象为中心的,对象间的作用产生了活动,而活动又产生了新的对象与特性。

同样,特性的作用,通过研究认为:数据有两个主要的的作用,一个是用来描述对象本身的静态特性,即描述对象不变属性的那些特性,如一口井的编号、位置等信息,这部分特性以对象为中心;而另一部分是用来描述对象与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过程特性,即对象的动态特性。

以活动为中心,在活动中既产生了特性,又有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对象。

在电信领域有人提出了描述业务活动的5W模型,这一模型具有通用性,基于这一模型,我们提出将油田整个活动的生命周期中涉及的业务抽象为一个“6W”模型,即某个活动是由谁(Who)发起的、在什么时间(When)发起的、在哪里(Wherer)发起的、为什么(Why)要发起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都涉及到了哪些(Which)对象、这些对象的特性是什么(What)。

通过这个“6W”过程的提问,可以将某一业务活动中涉及的相关信息完全抽取出来,Array见图1。

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中,每天都在有目的地从事着各种有规规律的,甚至是重复的活动。

这些活动既包括生产活动,又包括管理活动,而每一种具体的活动都有其描述的特性。

我们认为对象是为活动服务,活动的过程不是目的,最终是通过这些活动来达到某种目的。

所以活动本身象一个胶水,它暂时将一些相关对象粘合在一起,由这些对象的联合作用完成一个活动。

2.2 对象、活动、特性及关联关系在一个活动的生命周期中,一个活动可能会涉及到若干个对象,同时该活动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对象;通常情况下,一个大的活动可能要由若干个子活动组成;特性是对对象、活动、对象与对象间的临时关系、对象与活动间的临时关系及活动与活动间临时关系的描述。

一个活动中涉及的特性包括:描述对象本身的静态特性一、对象与对象临时关系特性一、对象与活动临时关系特性以及活动与活动临时关系特性一。

它们间的关系见图2。

一个大的活动可能要分成几个子活动才能完成,而每个子活动与大活动具有相似性。

每一个子活动可能又有几个子子活动组成,每个子子活动又会产生新的对象或特性。

图3表示了一个活动通常是由n个子活动组成的,每一个子活动中可能会涉及一组对象,这些对象间相互作用可能会又产生一些新的对象。

图3中的圆表示该子活动所涉及的对象,这些对象可能是原来就存在的,也可能是由该子活动产生的。

图 3 一个活动通常是由若干个子活动组成的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一个活动通常是按照活动的进度表来进行的,每一个子活动进行时必须遵循该子活动的模板,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这n个子活动在逐渐进行,直到每一个子活动完成了,这一大活动才被完成。

对象、活动、特性及关联关系在数据建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对它们进行一一讨论。

3 对象的分类定义3.1 高层分类POSC将对象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与技术有关的技术对象,另一类是与业务有图4 对象分类关的业务对象,见图4。

在油田勘探、开采等活动中涉及的对象相当繁多,其中的业务对象关系既包括了拓扑对象,又包括了文档规范对象;而拓扑对象又细化为可定位的对象与空间对象,这里的空间对象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等。

可定位的对象既包括了由地震解释所获得的地质特征对象,同时又包括了对井筒中地质特征的解释对象,地球特征又包括若干个用来描述地球特征的对象。

3.1 材料对象的分类图5给出了POSC数据模型中关于材料的分类。

这一材料对象模型包括了油田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材料对象。

图 5 材料对象的分类从图 5可以看出,材料对象包括了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岩石材料及各种流体材料,同时将文档也归结到材料对象模型中去了。

3.3 通用设施对象分类从图 4中还可以看出,在油田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广泛使用的设施(Facility)属于可定位对象。

该对象又是由若干个对象组成的,其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对象是通用设施对象(General_Facility),它包括的对象见图 6。

这些设施主要是指地面上的一些设备,并不包括井筒中的一些设施。

图 6 通用设施对象分类在通用设施对象的分类中包含了油田生命周期中涉及到的各种地面设施。

3.4 井筒中设备对象的分类无论是生产井还是注入井或者是其它类型的井,为生产或测试的目的,在井筒中安装了许多的设备,如在机采井中安装了抽油杆、抽油泵、各种阀等。

这些井下设备对象的分类见图7所示。

图 7 井筒中设施对象分类3.5 描述对象的属性通过上面的讨论可知,对象之所以存在千差万别,是因为不同类别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所以POSC的数据模型对每一个对象均定义了描述其特性的属性。

例如同是属于材料(Material)对象中的岩石样本的岩芯(Core)与岩石薄片(Rock_Thin_Section),它们除了从它的父类岩石样本中继承了通用属性之外,还各自定义了它们相区分的属性,如Core定义了wellbore属性,以表明它是取自于哪一口井;而Rock_Thin_Section 对象定义了sample_thickness属性,以反映该岩石薄片的厚度。

不同的类型的属性描述对象不同方面的信息,如拓扑属性能够描述该对象与其它对象间的拓扑关系。

在POSC数据模型中,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对象的属性,以实现从不同的方面描述对象的目的。

3.6 关于对象分类的总结为描述石油勘探与开发中的各种活动,POSC定义了丰富的对象。

在上文中,我们通过对对象分类的讨论可知,在POSC中,对各种类型的对象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类。

可以清清楚地看出在POSC数据建模中涉及的基本原子对象就是这样各种类别的对象。

而POSC对这些对象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对描述各种类别对象的属性进行了定义。

所以在一个具体的活动中,实际参与的是一些对象的集合,这些对象既包括了技术对象,又包括了各种业务对象,是这些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才完成了某一活动。

4 活动的分类定义4.1 活动的分类POSC在2.2版本中,对活动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定义,即活动(Activity)定义了若干种子类实体,而到了3.0版本只定义了一个实体Activity。

为了反映不同的活动类别,在Activity实体中通过属性kind来标识该活动属于哪一种类型。

POSC将油田生命周期中的活动从大类上定义为:井筒活动、电缆地层测试活动、瞬时压力测试活动、油藏摸拟活动、定向勘测分析活动、泥浆分析活动、矿物表征活动、流体分析活动、地学解释活动、材料处理活动、生产活动、样本采集活动等。

4.2 描述活动的特性通过上面的讨论可知,活动也是由特性表征,为此我们将描述活动的特性总结在表1中。

表1描述Activity的显示属性除此之外,它定义了一些反映与该活动有关的一些逆属性,逆属性通常是该活动涉及的一些其它对象实例,通过逆属性的形式,POSC的数据模型将活动中涉及的一些相关对象捆绑在一起。

例如,这里的属性involved_object属性是activity的一个逆属性,它是一个集合的类型,其中集合中的元素是若干对象实例,由该属性定义该活动中涉及的各种对象。

5 关联关系活动中会涉及若干个对象,这些对象之间或者是对象与活动之间等都有可能建立临时关系,例如在完井活动中一个完井段与某一井筒建立的临时关系以及在作业活动中主方与承包方间的临时关系或者是某一设备与另一个设备间的临时联结关系等。

在POSC数据模型中,以活动为中心将相关的对象组织在一起,这些对象之间可能会建立临时关系,也可能建立永久关系。

这些不同对象间的相互作用便导致了相应的活动。

POSC中的关联关系由Association与Transient_Association来描述。

6 特性模型在POSC数据模型中,特性数据模型与对象、活动等捆绑在一起,用来描述对象的静态与动态特性。

在POSC的Epicentre 3.0版本中定义了395个特性实体,例如仅密度一项就定义了几个不同的密度:Pty_liquid_density、Pty_solid_density、Pty_density_molar、Pty_bulk_density、Pty_charge_density、Pty_critical_density、Pty_current_density、Pty_current_density_linar、Pty_density_vapor、Pty_matrix_density、Pty_reduced_density、Pty_saturated_bulk_density等。

POSC 为了满足扩充性的需要,还定义了一些通用的,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定义一些新的特性的特性实体,这些实体包括:Pty_generic_angle、Pty_generic_binary、Pty_generic_boolean、Pty_generic_date、Pty_generic_daytimeinterval、Pty_generic_element、Pty_generic_enumeration、Pty_generic_integer、Pty_generic_line、Pty_generic_location、Pty_generic_logical、Pty_generic_money、Pty_generic_point、Pty_generic_quantity、Pty_generic_ratio、Pty_generic_rational、Pty_generic_real、Pty_generic_string、Pty_generic_surface、Pty_generic_time、Pty_generic_volu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