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全国Ⅰ卷看生物学科回归教材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原创】【备考】浅谈高考生物回归教材

【原创】【备考】浅谈高考生物回归教材

浅谈高考生物“回归教材”髙三生物一轮和二轮复习过程中,反复“回归教材”是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如何提高“回归教材”的有效性是每个生物教师和学生经常思考与面对的问题。

多数教师都有要求学生“读”教材或“看”教材的经历,但这样的回归方式让学生觉得无趣且无法检査效果,导致回归效率低下。

为提高“回归教材”的有效性,许多学校组织本校一线教师编写了内部使用的《回归教材》资料,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受到教师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

一、回归教材的必要性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不难发现,不论题干、材料多新颖,设问角度如何多变,但其答案或理论依据均源于教材。

因此在生物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从“题海”中脱离出来,回归教材,迫在眉睫。

生物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但要理解,还要能表达出来,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学生未必就写得出来,这也就凸显了背诵课本一些重要术语和一些重要结论性语句的重要性。

二、回归教材有效性低的原因1.回归教材的方式单一多数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方式就是“看”教材或“读”教材,学生没有任何兴趣与主动性可言,同时教师完全失去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控,教师无从知道学生是专注还是神游,是读书还是“读字”。

2.回归教材的收获是“隐性的”,成果是“滞后的”学生在回归教材与刷题之间选择的话,几乎所有的学生是会选择后者,因为回归教材对多数学生来说毫无成就感。

3.回归教材难度量回归教材十分重要,但它就像一个无底洞,花多少时间都填不满。

要回归到什么程度?全文背下来吗?囫囵吞枣式的教材全文挖空?教材是要看、读一遍还是几遍才够?三、生物铭师堂在不断探索高考生物规律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升级改造《回归教材》系列资料,帮助教师和学生更轻松系统地回归教材1.高三一轮按教材章节复习,把书读厚,注重广度。

《回归教材练习册》基础版以教材章节为依托,设计了回归图文填空、回归问题填空、从教材到高考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资料自查,准确理解教材主干知识。

2.高三二轮按专题考点复习,把书读薄,注重重点。

高考生物复习重要是带着思考回归课本

高考生物复习重要是带着思考回归课本

高考生物复习重要的是带着思虑回归课本【】高考复习的要点一是要掌握全部的知识点,二就是要大批的做题,查词典生物网的编写就为各位考生带来了高考生物复习重要的是带着思虑回归课本对高于高考物的复习,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一面复习课本,带着思虑去读课本。

详细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下手:一、回归课本最重要,不可以忽略基础经过对一部分的同学做试卷剖析,发现好多的人感觉生物的题出得很难,但实质上他们错的题更多的是最基础的内容,长时间没有回首学过的内容,好多人已经忘了一些很基础的知识,有谁还可以正确地说出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别等观点?还有谁能记得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或许伴性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病的差别?二、多想几个为何生物的观察的另一个要点就是经过现象看实质。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理解透辟基础知识外,还要多想一想为何是这样。

比方说为何影响光合作用的要素是二氧化碳、水分、温度等,它们是怎么影响光合作用的。

要考虑从化学反响方程式自己的一些条件,这样理解就简单多了。

还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为何是这样 ?能否和物质自己和细胞膜构造相关 ?为何甘油、第1页/共5页细胞膜 ?三、分模块复习生物知识观察更多的是知识点间的联系,比方说代谢模块中光合呼吸的综合题,遗传模块中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差别等,在复习过程中多发掘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比方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中间纽带是二氧化碳、氧气和有机物的含量变化,那么该怎样利用这三个量进行计算光合与呼吸的速率呢 ?假如影响光合和呼吸速率的要素(比方光照强度 )发生变化,那么光合和呼吸的速率又有什么变化呢 ?什么时候相等,什么时候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什么时候呼吸速率又大于光合速率,又有哪个时辰只有呼吸作用 ?这些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考试重难点。

特别是实验模块,必定要将这学期学过的那几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注意事项等好好理解。

让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的几点思考

让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的几点思考

让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的几点思考摘要:高三总复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进而影响学生的前途与命运。

全国卷的命题原则"源于课本,高于课本"要求我们的高三生物总复习必须有效的"回归"课本,才能让学生在高考试题中获得高分。

如何让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三生物复习课课堂实践,从树立师生课本意识、重视课本内容分类、注意复习的频率与时机三方面展开思考,为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课;有效;"回归"课本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49-02当前,有不少高中毕业班老师"迷信"课辅资料,生物复习课以课辅为蓝本,学生抛开课本,陷入题海,重练习,少看课本,形成多耗能低回报的复习现状。

还有的老师也知道课本重要,但由于时间关系,课堂对学生如何回归课本缺乏必要的指导,使"回归"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才能有效"回归"课本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重树师生课本意识,是有效"回归"的根本保证只有师生双方意识到课本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树立起课本意识。

为此,我在平时章节的复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近五年的相关高考题作为典例或者试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体会高考题的特点后,再对自己的复习做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在群落演替的复习中,让学生完成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的30题。

学生会发现群落演替问题(2),分析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主要原因直接来自课本必修三P80页最后一段,问题(3)也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稍作变动。

虽然简单,如果没有看课本,得分率还是不高。

通过体验让每个学生自己体会到了只要看了课本记住关键词,就能拿分,何乐不为!只有师生重视课本了,学生回归课本的内驱力才能被激发,也才能有效。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与启示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与启示

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特点分析与启示章君果(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深圳518003)摘要对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进行分析,阐述2019年理综生物学重点考查的主要内容,对试题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生物学课堂教学和高考复习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2019年生物学高考试题特点教学建议2019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延续了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主线知识,注重科学思维,体现考纲要求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本文主要从试题内容和试题特点两方面对2019年生物学试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一窥全国I卷生物学试题对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导向作用。

1试题主要内容归纳2019年全国卷生物学试题考查的是常见重点内容,考查面涉及三册必修教材,从内容的分布上分析,与前3年考查的主要内容相比差异不大,主线知识考查越来越来明晰(表1)。

近年试题呈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特征:①情境化试题占比逐年提高,情境化试题成为科学思维考查的重要载体,试题考查的落点依然是高中生物学中的基本过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②利用教材内容作为命题素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成为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比较突出的特征。

今年生物学试题难度适中,整体上维持近几年高考对生物学试题考查的要求。

笔者认为三册必修模块分值维持基本均衡,都超过了20分,其中必修1主要是考查了细胞结构功能和光合呼吸,光合呼吸依然是重点(一道选择题和一道非选择题);必修2侧重于遗传基本规律的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各1题,都是关于遗传基本规律的考查;必修3今年主要考查了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近几年考查得比较少。

选修1和选修3还是考查重点内容——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近几年基本保持一致。

今年选修1和选修3试题难度相当,选修1试题有7个空,选修3有6个空,试题设问也相当。

试题图表信息依然比较»»»»»»»»»»»»»»»»»»»»»»»»»»»»»»»»»»»»»»»»»»»»为知道他们的行为有崇高的社会价值,他们愿意承担这份社会责任。

2019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卷分 析及复习策略
一、高考命题的依据
1、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
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 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 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和价值观;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 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 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 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 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 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 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 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 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 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 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 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 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 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 务。
考查了考纲要求的教材实验
31.(10分)
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
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B、验C、D三
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分D析三组出现
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侧重能力考查
1)理解能力
构建知 识网络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 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 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 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

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

开放市齐备阳光实验学校谈高考生物复习的回归课本一般来说,在高考复习过程中,也有一个阶段的复习要求就是回归课本,注重根底。

许多教师的复习安排中也有这项内容,但每个人的复习效果却大相径庭。

那么,该如何在复习中正确有效地回归课本,熟练掌握课本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呢?一、时间安排回归课本复习的时间,通常安排在二轮复习之后,也即模二考试至高考辅导这段时间。

一轮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编排的逐一复习的,二轮复习通常是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侧重主干知识,知识及解题能力的训练。

在经过两轮复习之后,学生的脑储藏了大量生物学科的根本概念、原理、过程。

这些众多零碎的知识点常常相互干扰学生的思维,也即知识点出现混淆。

而二轮复习侧重主干知识和解题能力,大量的解题训练,又会使零星的非知识点被忽略或遗忘,因此,在二轮复习之后,有必要重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弄清最根本的概念和原理,理解最根本的生物学知识和道理。

这个阶段,回归课本,往往会使学生有一种原来如此,豁然开朗的感觉。

仿佛一名登山运发动,在登上山顶之后,再回头看自己登顶过程中的路线,沿途的景致,一览无余。

二、方法安排1.通读课本虽然生物学科的内容不是很多,也不十分复杂,但知识点非常零碎,有许多识记、背诵的内容,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

谁也不能保证哪个知识点会考,哪个知识点不会考。

因此,第一遍回归课本,要求通读。

这遍阅读,要求不放过每个字,每句话,包括书上的小字,课外读,旁栏小资料,虽然这些内容不是所规的直接考查的,但通常会成为出题的题干背景或素材。

认真将课本一字不漏地通读一遍,当然,课本上的每幅图,每张表,也都在阅读之列。

为了使这遍阅读有效,可以让学生对照的每个知识点进行,这样就使阅读在通读的根底上更有针对性。

让学生自己清楚所有知识点中,哪些内容在考查之列,各知识点的考查要什么层次。

这遍阅读的检测手段,可以采用填空识记的形式,将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打印好,空出内容让学生填空,识记最根底的书本知识。

回归教材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谈高考生物学复习对策

回归教材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谈高考生物学复习对策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谈高考生物学复习对策高中生物学是高考“3+X”形式中“X”的理科综合部分,在高考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分析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笔者发现在高考中,题目多是教材的基础知识。

立足基础的同时,突出重点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高考生物学复习中,要坚持以教材和大纲为基础,以高考考试说明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紧紧抓住教材。

回归教材,是复习的前提;夯实基础,是复习的保证;提升能力,是复习的目标。

一、回归教材,重视教材阅读,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学概念、原理和生物学事实,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是能力的载体,它来源于教材。

一轮复习中要回归教材,并不是简单的重读教材。

有一些学生告诉我,教材虽然读了几遍,但仍然不能准确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导致事倍功半,考试成绩总不理想,就其原因是阅读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归类,没有抓住关键。

因此,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梳理,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才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虽然它来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

如针对遗传物质DNA,可帮助学生归纳出一条主线: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又能活跃思维形成联系的观点。

二、夯实基础是永远不变的应试策略,关注过程与方法,贴近生产、生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不论是记忆性知识还是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能力,学生只有在“过程中”才能获得,教师不可能代替。

因此,复习中必须是学生的主体参与式过程,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切不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导和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学生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和受控性,久而久之,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浅议高三生物复习如何回归教材-2019年精选文档

浅议高三生物复习如何回归教材-2019年精选文档

浅议xx生物复习如何回归教材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发现不少试题往往以教材基础知识为切入点,突出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

很多题直接考查了课本内容,答案几乎都是课本上的原话或教材图片中的内容,而有一部分题虽然不和课本上原话一模一样,但也是在课本所呈现的知识基础上,略作修饰和处理,变化一种说法和角度。

因此,提高生物复习有效性理应回归教材,重点研究回归教材复习的有效策略。

一、回归教材的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通读教材,熟记课本中的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因为这些黑体字和结论性语句往往是答题的落脚点。

例如近几年新课标理综全国卷中考查过以下黑体字内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二、回归教材中图片教材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的图解图表,有结构图、概念图、流程图、坐标图、数据表格等,这些图片是对课本文字叙述的解释和补充,高三复习中要给予足够重视。

例题1.(2013新课标卷)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xx、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该题选项A中RNA有氢键是在教材必修二P66中关于tRNA结构示意图中体现,而正文内容从没有提及。

例题2.(2013新课标卷)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被xx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使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该题选项A中叶绿素中有镁,选项C中两种叶绿素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分别是教材必修一P35、必修一P99中相关图片信息的体现。

三、回归教材中的名词概念所谓概念,是思维的基本特征,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Ⅰ卷理综生物学部分
• 1.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 B. 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 C.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 D.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 人教版必修一P123——124
•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Ⅰ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______________。Ⅱ、Ⅲ号培养基中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的
有机物是___________。 • (2)若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Ⅱ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不能降解X的细菌比例会_______,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Ⅱ号培养基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若要以该固体培养基培养目标菌并对菌落进行计数,接
• 2. 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 是( )
• ① 同位素标记的tRNA ② 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 ③ 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
• ④ 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
• ⑤ 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 人教版必修二P75
• 4. 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 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 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 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 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 减慢 • 人教版必修三P33
• 人教版必修三P73
•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 已知一种有机物X(仅含有C、H两种元素)不易降解,会造成环境污染。某小组用三种培养基筛选土壤中 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目标菌)。
• Ⅰ号培养基: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X(5g/L)。 • Ⅱ号培养基:氯化钠(5g/L),硝酸铵(3g/L),其他无机盐(适量),X(15g/L)。 • Ⅲ号培养基:氯化钠(5g/L),硝酸铵(3g/L),其他无机盐(适量),X(45g/L)。
• (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_,从而加பைடு நூலகம்排尿中 枢的活动,促进排尿。
• 人教版必修三P19、P20
• 31.(8分)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 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 列问题。
•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
种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假设从Ⅲ号培养基中得到了能高效降解X的细菌,且该菌能将X代谢为丙酮酸,则在有氧条件下,丙
酮酸可为该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人教版选修一P15P22
从2019全国Ⅰ卷看生物学科 回归教材的重要性
高一生物组 录雯雯
2019年高考伴随着6月8日下午5点的钟声正 式结束了,考试结束后学生忙着狂欢,教师却忙 着真题的整理和分析。理综试题的庐山真面目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从理综考试结束网上公布试题 开始各大群是热闹非凡,讨论的相当激烈。今年 的试题还是延续了老风格,紧扣教材。通过试题、 教材对照,我们绝对相信在生物学科的复习备考 中“回归教材”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 30.(8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 (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 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2)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 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 反射也受高级中枢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_。
•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使用性引诱剂Y 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_________,导致_________ 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