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知识 点
目 录
• 基础知识回顾 • 阅读理解与分析 • 写作技巧与训练 • 古诗词鉴赏与背诵 •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 学习方法与策略
01
基础知识回顾
拼音与音节
01
02
03
拼音基本规则
回顾声母、韵母、声调等 拼音基本组成元素和拼写 规则。
音节划分
掌握音节划分原则,能够 正确划分复杂音节的拼音 。
对所选诗词进行逐句解读,理解其中的意 境、情感和思想,提高鉴赏能力。
诗词背诵技巧
诗词应用与写作
学习运用联想、韵律等背诵技巧,提高背 诵效率。
尝试将所学诗词应用于日常写作中,提升 语言表达水平。
05
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先秦文学 唐代诗歌 宋代词曲 元代戏曲
包括《诗经》、《楚辞》等,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体现了古代 人民的生活与情感。
了解古诗词的定义,学习古诗、词、曲等不同类型的特征和区别 。
古诗词的格律与押韵
掌握古诗词的格律规则,如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等,了解押韵的原 理和常见韵脚。
古诗词中的意象与象征
学习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如月、柳、雁等,以深入理 解诗词意境。
古诗词鉴赏方法
观察题目与背景
初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主题,为 深入理解做准备。
境运用。
成语与俗语
了解常见成语、俗语的含义和用法 ,丰富语言表达。
词汇扩展
积累各类词汇,包括名词、动词、 形容词等,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 力。
02
阅读理解与分析
文本阅读技巧
预测和推测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利 用标题、副标题、图片等预测文 章内容,同时根据上下文推测生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

小升初衔接语文知识点大全一、词语运用:1.词义辨析:会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和形音近义词的用法。

2.词的搭配和固定搭配:学会正确搭配词语,避免使用错误的搭配。

3.词语的构词法: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构词法,如前缀、后缀和词缀等。

二、语法知识:1.词的分类:掌握汉字的基本分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词语的性、数、时态和语态变化:学会正确变化词语的性、数、时态和语态。

3.句子的成分: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4.句子的种类和结构:了解并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等不同种类的句子结构。

5.时态和语态的运用:学会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

6.介词和连词的运用:了解介词和连词的基本用法,并能正确运用。

三、阅读与写作:1.阅读理解:学会理解并运用不同阅读材料,包括短文、诗歌和故事等。

2.写作技巧:学会构思并写作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3.标点符号的运用: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使文章的表达更准确和流畅。

4.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排比等。

四、常见文学常识:1.了解和熟悉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和《水浒传》等。

2.了解和熟悉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全集》、《茶花女》和《傲慢与偏见》等。

五、修辞方法:1.比喻:学会使用比喻烘托事物形象。

2.夸张:学会夸张表达,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3.对比:学会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4.排比:学会使用排比手法,使句子更有节奏感。

六、词语记忆:2.做好积累:及时将新的词汇整理记录下来,并进行复习。

七、语言表达:1.注意语言的地道性,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2.动笔前要先思考,构思好文章的主题和框架。

3.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生动有趣。

八、阅读速度:1.多读书:通过多读书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

2.多练习:通过做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
一、词语辨析
1.同义词辨析:如角色和人物、感激和感谢、匆忙和急忙等。

2.近反义词辨析:如昨天和明天、善良和恶意、小心和粗心等。

3.词性转换:如形容词和名词、动词和名词、副词和形容词的转换。

二、语法基础
1.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连词。

2.词类:状语、定语、补语、谓语、宾语、主语、宾补、主谓一致、名词性从句等。

3.语法规则:如主谓一致、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

三、作文写作技巧
1.阐述观点:明确主题句,围绕主题句写作展开,逐条论证。

2.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对比等。

3.衔接词语:如首先、其次、再者、最后等。

四、常见错误纠正
1.时态错误:注意动词时态与上下文的连贯性。

2.句子成分错误:注意句子主谓一致、宾语和宾补的搭配。

3.词语搭配错误:注意名词和形容词、动词和副词的搭配。

五、诗词鉴赏
1.了解古代的文学作品,如《儿时》、《静夜思》等,并对其进行简单的鉴赏。

2.学习古代诗词的诵读和默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六、阅读理解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思维,将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2.加强对词句理解,掌握上下文的推理能力。

3.培养筛选信息和提炼信息的能力。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衔接基础知识点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在每个知识点上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通过多方面的练习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语言综合能力。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概要:1、汉语拼音2、字3、词语常见成语4、关联词语5、句子一、句子的构成二、变换句式三、修改病句四、扩句和缩句五、排列句子六、标点符号6、修辞7、古诗词8、精美句子仿写10例9、阅读10、习作一、字母表AɑBbCcDdEeFfGɡOoPpQqRrSsTtUuVvWwX某YyZz二、声母(共23个)以下为详细内容▼1、汉语拼音Hh Ii Jj Kk Ll Mm Nn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某 zh ch sh r z c s y w 注:zh ch sh r属于翘舌音,z c s属于平舌音。

三、韵母(共24个)1、单韵母(6个)aoeiuü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ue3、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ün 前鼻韵5个ɑnɡ enɡ inɡ onɡ 后鼻韵4个4、卷舌韵母(1个)er注:韵母ü除了和声母n、l相拼不能省略两点外,跟别的声母相拼,都要省去两点,如nǚ(女)、lǜ(绿)、jū(居)、某ū(虚)、yǔ(雨)。

四、声调符号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调号是标记声调的符号。

用“ˉˊˇˋ”表示。

注:标调的方法口诀:有a一定先标a;无a再标o或e;然后轮到i、u、ü;i、u并列标在后。

i上标调把点去,轻声不标就空着。

五、整体认读音节(共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ue yin yun ying yuan六、变调①“一、不”单念或位于词末(词末不受后读音节影响),以及“一”作为序数、基数时,不发生变调。

读原调如:统一第一偏不就不②在非去声前的“一、不”念去声如:一根一生一同一举一心不说不忙不想不多不行③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一致一队一个不会不够不变④夹在词语中念轻声如:歇一歇谈一谈来不来走不走2、字一、笔顺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叫做笔顺。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汇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汇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汇一、字音字形知识1.汉字的构造:偏旁部首、字形结构2.汉字的基本构件:横、竖、撇、捺、点、折3.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折、提4.偏旁部首的认识和使用方法5.常用偏旁部首:木、目、心、车、金、田、白、鸟、鱼等6.汉字拼音的认读7.声调的认识和作用二、基础词汇知识1.基础词语的正确读音和拼写2.常用词语的词义辨析3.常见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4.常用词语的造句和运用5.组词和派生词的认识和应用6.成语的认识和应用7.词语的辨音和辨析三、句子的理解和运用1.语句的成分和种类2.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和语序3.句子的基本句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5.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6.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使用7.连词的应用和辨析四、篇章结构和理解1.课文、文章的段落划分和段落开篇2.课文、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3.课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理解4.课文、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5.课文、文章中的修辞方法和修辞手段6.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特点和写作模式7.标点符号的认识和运用五、阅读理解和应用1.阅读短文的整体理解和细节把握2.根据短文回答问题的能力3.根据短文填空的能力4.根据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的能力5.根据短文写出简单摘要的能力6.阅读图表和图画的能力7.阅读材料的评述和推理能力六、写作能力1.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大小一致、对称协调2.书写速度和姿势的规范3.书写和修订汉字和词语的规则4.书写和修订句子和段落的规则5.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应用6.练习写作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7.写作文、写作日记、写作作文等的培养。

(完整版)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习知识点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知识点(完整版)一、文字知识1. 词语解释- 词的组成:词根、前缀、后缀- 同音字、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词语的意义辨析2. 词语搭配- 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 动词和副词的搭配-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3. 词语辨析- 近义词、反义词的辨析- 形近字、形异字的辨认- 汉字字义的判断4. 词语运用- 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遣词造句- 词语的词性辨析5. 成语熟记- 常用成语的解释和使用- 成语的引申义和用法- 成语的运用二、古代文学1.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的类型和特点-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名句的欣赏和解读2. 古文阅读- 古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古文的主旨和结构- 文章的理解和分析3. 文言文运用- 文言文生字的掌握- 文言文的排比和对仗- 文言文的运用三、现代文学1. 文学常识- 现代文学的流派与作品- 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文学名著的背景和内容2. 作文技巧- 段落的结构和组织- 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写作的技巧和方法3.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阅读材料的要点和特点- 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应用四、写作规范1. 格式要求- 作文的标题和开头- 作文的段落和结尾- 作文的格式规范2. 语言规范- 用词准确、简练- 句子结构清晰、连贯- 语言表达规范、得体3. 错别字纠正- 常见错别字的辨认和纠正- 常用字的写法和用法- 字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以上是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复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

语文小升初衔接知识点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法比较复杂,承接意思时不使用标点符号;字词使用古代常见词汇,修辞手法丰富等。

2.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用法:了解副词、在古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谓语,了解表示名词的虚词“之、者、之一等,了解表示方位、状态的字词“于、以、于是、乃”等。

3.熟练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注重理解句子的结构、函数和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用于理解、分析、判断句子的意义。

二、现代文的基础知识:1.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词义,如多音字、多义词、词语的辨析等。

2.学习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熟练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等的基本用法。

3.熟练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阅读技巧,如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技巧,提高主题、思路、观点、分析、归纳和评价的能力等。

4.学习现代汉语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比喻、夸张、讽刺、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何组织文章结构、掌握逻辑和条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等。

三、修辞手法的基本知识:1.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类型,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对比等。

2.学习如何辨析常用的修辞手法,如人称比喻和物称比喻,因果比喻和象征比喻等。

3.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如何运用比喻修辞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何运用排比修辞来充实文章的内容,如何运用对比修辞来突出文章的观点等。

四、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1.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如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提高写作的技巧,如通过写作来提高对语言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对逻辑和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归纳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归纳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总归纳
一、词语知识点:
1.词的概念和分类: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单位,可分为名词、动词、
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量词、数词、助词等。

2.词的词义辨析:要能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理解词义的转化和联想。

3.成语和习惯用语:了解常见的成语和习惯用语,能正确运用。

4.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拼音:掌握现代汉语中常用词语的正确拼音。

5.词语的造句:能根据提示词造出正确的句子,理解词语的用法和句
子的结构。

二、句子知识点:
1.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是表达完整意思的词语组合,有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等成分。

2.词类和句子成分的辨析: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和主语、
宾语、定语等句子成分的概念和区别。

3.句子的句法分析:能分析句子的结构,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
句等。

4.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能正确地使用句号、问号、逗号、引号等。

5.句子的转述和变换:能将直陈、疑问、祈使等句子进行转述和变换,理解句子的语气和表达方式。

三、篇章知识点:
1.篇章的要点概括:能够对一篇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进行归纳总结。

2.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组织:了解文章的开头、过渡、结尾,能够理
解段落之间的连贯关系。

3.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能够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修辞语言。

5.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掌握文章写作的常见技巧和方法,如列举、对比、引用等,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知识点复习
小升初语文衔接教材知识点复习
1、《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孔明)、“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 是(赵云)。

2、被称为“神机军师”的人物是(朱武),出自名著《水浒传》。

3、“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4、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5、描写春天的诗句:题号加粗的是常见的诗句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

萋萋:草
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 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1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刘昚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 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杜甫《腊日》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
4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 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 ; 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 ;远远胜过。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4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韩愈《感春五首》
4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 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阴子满枝。

”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43、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 畔独步寻花》
4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色动微寒。

30、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杜甫《清明二首》 31、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钱起《春郊》 33、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戴叔伦《苏溪亭》 35、
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

唐杨巨源《城东 36、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 37、
二首》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李山甫《寒食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
38、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4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52、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
5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4、春来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5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