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备控制系统选型分析

合集下载

工业设备控制系统选型分析

工业设备控制系统选型分析

控 制 功 能 的 生 产 设 备 ,是 很 好 的 选 择 。工 控 计 算 机 控 制 系统 以通 用 的工 控 计 算 机 为 中心 ,配 备特
定 的接 口卡 ,软 件 采 用 常 见 的 桌 面 操 作 系统 + 专
门开 发 的 控 制 软 件 ,对 工 业 设 备 进 行 数 据 采 集 和
11 系统 架构 .
工控 计 算 机采 用 工 控母 版+ U卡 的 结构 ;其 CP 扩 展总 线 有I A、E S S IA、P I C x rs等 , 与 C 、P IE pes

工 控 计 算 机 控 制 系统 和嵌 入 式 控 制 系统 ,具 有 强 大 的数 据 运 算 、 存 储 功 能 和 丰 富 的 人 机 交 互
杂 , 工 业 控 制 技 术 作 为 2 世 纪 最 重 要 的现 代 工 业 0 技 术之 一 被 广 泛 应 用 ,利 用 该 技 术组 成 的 工 业 控 制 系统 使 工 业 生 产 过 程 的 生 产 质 量 和 效 率 有 明 显 的 提 高 。 自上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以来 ,工 业 控 制 系统
、 l
l I 5
工业设备 控制 系统选 型分析
M odels ect on of i el i ndus ralcont ol st ti r sy em
肖中华 ,杜 永 昌 ,夏怀成 。 振峰 ’ ,王
XI AO o g h a , on — h n XI Hu i h n , ANG en f n Zh n — u DU Y g c a g , A a — e g。W c Zh —e g
界 面 ,且 可 方 便 地 扩 展 数 据 输 入 输 出 和 通 讯 功

工控系统信息安全(ICS)产品选型手册说明书

工控系统信息安全(ICS)产品选型手册说明书

前言随着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逐渐深入以及两化深度融合的持续推进,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信息、网络以及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化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企业为实现系统间的协同和信息共享,工业控制系统逐渐打破了以往的封闭性:采用标准、通用的通信协议及硬软件系统,从而使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病毒、木马、黑客入侵、拒绝服务等信息安全威胁。

由于工业控制系统多被应用在电力、交通、石油化工、核工业等国家重要的行业中,其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会更为严重。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是工业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在保证工控系统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制造安全,从而保障工业智能化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附加效益的实现。

如何解决工控安全问题已成为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前,市场上工控安全类产品众多,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产品来帮助企业提升工控系统安全防御能力至关重要。

面对企业选型时的种种困惑,e-works本着客观、中立、公正的原则,发布《工控系统信息安全(ICS)产品选型手册》。

旨在通过对工控系统安全领域厂商的产品及技术的全面分析和梳理,为制造企业工控系统安全解决方案的实施与选型提供参考。

选型手册涵盖了威努特、中国网安、力控华康、匡恩网络、海天炜业、绿盟科技、中科网威、谷神星、安点科技等业内主流厂商。

在此,非常感谢厂商市场人员积极配合本次选型工作,主动提供与产品相关的资料和介绍,给选型手册的编撰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

目录前言 (2)一、工业控制系统概述 (4)1.工业控制系统体系架构 (4)2.工业控制系统功能组件 (5)3.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现状 (7)4.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分析 (8)4.1. 通信协议漏洞 (8)4.2. 操作系统漏洞 (9)4.3. 杀毒软件漏洞 (9)4.4. 应用软件漏洞 (9)4.5. 安全策略和管理流程漏洞 (9)5.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障策略 (10)二、产品选型 (11)1.资质评估 (11)2.需求评估 (13)3.功能评估 (16)4.成本评估 (13)5.合同签订 (17)三、案例分析 (20)1.工控系统安全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19)2.工控系统安全在数控机床行业的应用 (23)3.工控系统安全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25)四、主流厂商及产品 (27)1.威努特 (27)2.中国网安 (28)3.力控华康 (30)4.匡恩网络 (31)5.海天炜业 (32)6.立思辰 (34)7.绿盟科技 (35)8.中科网威 (37)9.谷神星 (38)10.安点科技 (39)e-works研究院介绍 (42)一、工业控制系统概述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ICS),是由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以及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监测的过程控制组件,共同构成的确保工业基础设施自动化运行、过程控制与监控的业务流程管控系统。

工业燃烧器控制及设备选型手册

工业燃烧器控制及设备选型手册

200
1250~1350
150
200
250
1450~1550
200
250
250
天然气管 1/2” 3/4” 3/4” 1” 1 1/4” 1 1/2” 1 1/2” 2” 2 1/2” 3”
七、 工业燃烧器选型参考 1、 工业燃烧器由于火焰形态分为:高速烧嘴(GS)、高速调温 烧嘴(GST)、亚高速烧嘴(GSY)、平焰烧嘴(P)、调焰烧嘴(T)、 辐射式烧嘴(FS)。 2、 工业燃烧器根据燃料种类分为:液化石油气烧嘴(YH)、重 油烧嘴(ZY)、柴油烧嘴(CY)、天然气烧嘴(T)、焦炉煤 气烧嘴(J)、瓦斯气烧嘴(WS)混合煤气烧嘴(H)、高炉 煤气烧嘴(G)、发生炉煤气烧嘴(F)、热脏煤气烧嘴(RZ)。
9
3、 工业燃烧器根据燃烧技术和用途分为:喷射式烧嘴(PS)、
半喷射式烧嘴(BP)、涡流式烧嘴(W)、蓄热式烧嘴(X)、
自身预热式烧嘴(ZS)、辐射管烧嘴(FG)、大气烧嘴(D)。
4、 工业燃烧器根据燃料压力的高低分为:高压烧嘴、中亚烧嘴
和低压烧嘴。目前,高压烧嘴和中亚烧嘴除特殊情况很少使
用。
5、 对上述燃烧器根据空气压力和空气预热情况进行分类:
备注
带喷头 带喷头 带喷头 带喷头 带喷头 带喷头 带喷头 带喷头 带喷头 带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无喷头
11
型号
TS1-6D TS1-10 TS1-15 TS1-25 TS1-35 TS1-50 TS1-75 TS1-100 TS1-150 TS1-200 TS2-6D TS2-10 TS2-15 TS2-25 TS2-35 TS2-50 TS2-75 TS2-100 TS2-150 TS2-200

罗克韦尔1794模块选型中文手册

罗克韦尔1794模块选型中文手册

文章标题:深度解读罗克韦尔1794模块选型中文手册一、概述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罗克韦尔1794模块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系统中。

它的选型对于工业生产的稳定运行和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罗克韦尔1794模块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其特性和选型原则。

二、罗克韦尔1794模块概述罗克韦尔1794模块是一种数字输入/输出模块,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活的配置特性。

它能够实现工业场景中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高效、准确地采集和控制。

该模块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制造、交通等行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和传统的模拟控制相比,1794模块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具备了明显的优势。

在选型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指标,包括...三、罗克韦尔1794模块选型原则在进行罗克韦尔1794模块的选型时,我们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考虑模块的输入输出类型和数量,不同的工业场景需要不同类型和数量的输入输出信号,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模块;要考虑模块的通信接口和协议,不同的控制系统需要兼容不同的通信接口和协议,所以在选型时需要确保模块能够与现有系统完全兼容;另外,还需要考虑模块的工作环境和温度范围,特别是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模块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显得尤为重要...四、罗克韦尔1794模块的应用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罗克韦尔1794模块的具体应用,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来展示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价值。

在某电力厂的控制系统升级项目中,我们采用了罗克韦尔1794模块作为数字输入输出设备,通过其高速传输和可靠性,成功实现了对原有设备的替换和功能扩展,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数据采集精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稳定性...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对罗克韦尔1794模块的深度解读和选型原则的分析,我们对其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合理选型能够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降低维护成本,为生产运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控制系统实施方案

控制系统实施方案

控制系统实施方案一、引言。

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监控和调节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控制系统实施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控制系统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二、系统架构设计。

在制定控制系统实施方案时,首先需要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是控制系统实施的基础,它需要考虑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定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

在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包括生产设备的特点、生产流程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只有在系统架构设计上做到合理科学,才能为后续的控制系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控制策略选择。

在系统架构设计确定之后,就需要进行控制策略的选择。

控制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控制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在选择控制策略时,需要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结合控制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不同的控制策略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四、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是控制系统实施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控制系统硬件选型时,需要考虑到生产设备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性,选择具有良好性能的硬件设备,以保证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五、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是控制系统实施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进行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时,需要根据系统架构设计和控制策略选择,开发出符合生产过程要求的控制系统软件。

控制系统软件需要具有良好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和调节。

六、系统集成调试。

在控制系统实施方案中,系统集成调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系统集成调试需要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整合,进行系统联调和功能测试,保证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够正常运行并协调工作。

DCS的工程设计方案

DCS的工程设计方案

DCS的工程设计方案1. 引言DCS是指分散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通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集中监控和控制各个子系统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本文将介绍DCS的工程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选型、系统架构设计、通信网络设计和软件编程等方面。

2. 硬件设备选型在DCS的工程设计中,硬件设备的选型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特定工业场景的控制器。

常见的DCS控制器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分散式控制器(DCS)。

根据具体的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控制器品牌和型号。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模块,用于与各个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一般来说,需要考虑模拟输入输出、数字输入输出和通信接口模块等。

最后,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选择合适的供电设备和机柜。

供电设备需要具备稳定的电源输出和过载保护功能,机柜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防尘、防水功能。

3. 系统架构设计DCS的系统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个子系统的互联和协同工作。

通常,可以采用三层结构设计,包括野外层、中控层和管理层。

在野外层,主要涉及到与现场设备的连接和数据采集。

可以通过现场总线(如Profibus、Modbus等)连接各个设备,采集实时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中控层。

中控层是整个DCS的核心,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和控制指令的下发。

通过选择适合的DCS控制器和输入输出模块,可以实现对子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管理层是DCS的上位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存储和监控。

可以通过连接数据库和安装监控软件实现对整个DCS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4. 通信网络设计通信网络是确保DCS各个子系统能够顺利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设计通信网络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网络拓扑结构:可以采用星型、总线型、环型等不同的拓扑结构,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结构。

•网络协议:根据设备的通信协议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如TCP/IP、Ethernet等。

•网络安全性:在设计网络时,需要考虑网络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火墙、VPN等。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标准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标准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精细化工企业的工程设计提供设备选型标准。

精细化工企业在选择适当的设备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生产需求、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

本标准将介绍设备选型过程中的关键考虑因素和相应的标准。

1. 生产需求在选择设备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具体生产需求。

这包括产品类型、产量、工艺流程等。

设备选型应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并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

2. 安全性设备的安全性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所选设备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如防爆装置、防火装置、液位监控等。

同时,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

3. 可靠性设备的可靠性对于精细化工企业至关重要。

在设备选型中,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维修频率等。

可靠性高的设备能够提供稳定的生产运行,并减少停工和维修时间。

4. 经济性设备的经济性是企业选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购买成本外,还应综合考虑设备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和寿命等。

经济性合理的设备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5. 其他考虑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设备选型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技术支持:设备供应商能否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 环境影响:设备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废水、废气等排放情况。

- 可扩展性:设备是否具备升级和扩展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生产需求变化。

结论精细化工企业在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选型时,应综合考虑生产需求、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本标准提供了设备选型过程中的关键考虑因素和相应的标准,有助于企业选择适当的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丰炜PLC说明资料1-PLC系统设计及选型方法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设备中,有大量的数字量及模拟量的控制装置,例如电机的起停,电磁阀的开闭,产品的计数,温度、压力、流量的设定与控制等,工业现场中的这些自动控制问题,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可以轻松的解决,PLC已成为解决自动控制问题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中,本文简要叙述了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及PLC 的基本选型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主要步骤( 1 )深入了解和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这是整个系统设计的基础,以后的选型、编程、调试都是以此为目标的.a .被控对象就是所要控制的机械、电气设备、生产线或生产过程。

b .控制要求主要指控制的基本方式、应完成的动作、自动工作循环的组成、必要的保护和连锁等。

对较复杂的控制系统,还可将控制任务分成几个独立部分,这样可化繁为简,有利于编程和调试。

( 2 )确定 I/O 设备根据被控对象的功能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输入、输出设备。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传感器、编码器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电磁阀、变频器、伺服、步进等.( 3 )选择合适的 PLC 类型根据已确定的用户 I/O 设备,统计所需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点数,选择合适的 PLC 类型,包括机型的选择、 I/O 模块的选择、特殊模块、电源模块的选择等。

( 4 )分配 I/O 点分配 PLC 的输入输出点,编制出输入 / 输出分配表或者画出输入 / 输出端子的接线图。

接着就可以进行 PLC 程序设计,同时可进行控制柜或操作台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 5 )编写梯形图程序根据工作功能图表或状态流程图等设计出梯形图即编程.这一步是整个应用系统设计的最核心工作,也是比较困难的一步,要设计好梯形图,首先要十分熟悉控制要求,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电气设计的实践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6】 第33卷 第10期2011-10(上)工业设备控制系统选型分析Model selec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肖中华1,杜永昌 2,夏怀成1,王振峰 1XIAO Zhong-hua 1, DU Y ong-chang 2, XIA Huai-cheng 1, WANG Zhen-feng 1(1.燕山大学 车辆与能源学院,秦皇岛 066004;2.清华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摘 要:工业控制系统对工业设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

对于工业控制系统的两种主要形式: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控系统,分别从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场合。

关键词:工业控制系统;工控计算机;嵌入式系统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34(2011)10(上)-0076-03Doi: 10.3969/j.issn.1009-0134.2011.10(上).24收稿日期:2011-07-03作者简介:肖中华(1986 -),男,硕士,主要从事车用减振器在线集成制造技术及专用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0 引言现代工业生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环节内部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工业控制技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工业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利用该技术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使工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业控制系统走过了从模拟控制向数字控制、从单机控制向综合控制、从集中控制向分布控制和从简单逻辑控制向智能控制的发展道路。

就具体的工业生产设备而言,其控制器可分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等几种。

最早出现,也是应用最多的控制器是PLC ,它可以顺序执行用户编制的包含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等操作指令的程序,并通过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生产设备的运行。

现代的PLC 已经非常成熟,其功能也不断提高,如可进行模拟量闭环控制、连续PID 控制及与其它控制器的数据通讯等。

但是,PLC 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进行顺序控制、逻辑控制等相对固定的控制功能,一般作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单元,依靠上位机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存储和智能控制。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控制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运算、存储功能和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且可方便地扩展数据输入输出和通讯功能,因此对于需要复杂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智能控制功能的生产设备,是很好的选择。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以通用的工控计算机为中心,配备特定的接口卡,软件采用常见的桌面操作系统+专门开发的控制软件,对工业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采用一体化软硬件设计,且功能和配置可按需剪裁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这两种系统,其组成和适用场合都有很大的区别。

在本文中,针对这两种在工业生产设备上广泛应用的智能控制系统,分析它们在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适用场合等方面的不同,为进一步设计开发工业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提供依据。

1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对比硬件方面,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以通用的工控计算机为中心,配备相应的数据采集、控制和通讯等外围扩展卡,而嵌入式系统硬件采用专用的嵌入式硬件和一体化设计,因此,其系统架构、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系统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1.1 系统架构工控计算机采用工控母版+CPU 卡的结构;其扩展总线有ISA 、EISA 、PCI 、PCI Express 等,与一般桌面计算机系统兼容,且随主流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换代;机箱采用通用的标准工控机箱,内部有一个或多个风扇进行主动散热,在机箱的进第33卷 第10期 2011-10(上)【77】风口有简单的滤网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嵌入式系统硬件一般采用PC104等小型化、一体化和可牢固堆叠的结构和总线,机箱可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自由设计,既可采用密闭方式,被动散热(无风扇),也可采用开放方式,利用风扇主动散热。

1.2 中央处理器工控计算大多采用x86兼容的通用CPU ,嵌入式系统除此以外,还可有ARM/PowerPC/MIPS 等多种选择,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的计算能力、功耗等要求可灵活选择。

1.3 存储系统机械式硬盘是主流的工控计算机的存储方式,而嵌入式系统一般采用CF 卡/电子盘等电子器件存储程序和数据。

从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工控计算机的硬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互换性和兼容性,便于硬件采购和备件维护,但也导致硬件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功耗较大,硬件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机械式硬盘存储系统无法在振动、强磁等场合使用,开放式机箱和主动式风扇散热系统使其在高温、高湿、灰尘、腐蚀性等恶劣环境下故障率较高,需定期维护。

而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硬件由于针对特点应用专门设计,因此其体积、重量和功耗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硬件功能可按需配置,减少浪费,同时其采用的电子存储系统和可选的密闭机箱、无风扇散热系统等可使系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可靠运行;但也存在开发周期长,开发难度大,不同的应用间硬件通用性差等缺点。

2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操作系统对比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以M i c r o s o f t Windows 为代表的桌面操作系统,以键盘鼠标等为主要操作手段。

其特点为:1) 用户熟悉度高,所需培训时间短,可很快掌握新系统的使用;2) 键盘、鼠标等操作手段在多数工业现场环境下使用不便、操作复杂;3) Microsoft Windows 系统作为通用桌面操作系统包含了大量的在工控系统中使用不到的复杂功能,无法通过系统剪裁等手段移除,这使系统非常庞大,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另一方面也使系统运行速度较慢,需要更强大的硬件来支持;4) Microsoft Windows 系统不具有实时控制能力,在需要进行实时控制情况下需依靠额外的软硬件配合实现;5) Microsoft Windows 系统的稳定性不高,其开放性带来的病毒感染、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问题使整个工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都非常严重。

而嵌入式工控系统一般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如Windows CE 、嵌入式Linux 、VxWorks 等。

其特点为:1) 系统内核小,系统精简,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对操作系统的功能进行剪裁。

系统剪裁遵循最小功能原则,即系统中只包含完成系统应用所需的最少功能,而其他大量的无关功能都被剪裁掉,不会包含在最终的系统中。

这使得嵌入式操作系统规模较小,系统启动和运行速度快,因此对存储空间及硬件处理能力要求较低,同时功能的精简也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大提高;2) 嵌入式系统可固化在ROM 或保存在电子盘等不容易改写的介质中并可施加写保护,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保证;3) 嵌入式操作系统可做到快速启动,关机时可直接关闭电源,不需要软件关机等复杂操作;4) 嵌入式系统可采用硬件按钮、开关、拨盘和触摸屏等适合工业现场的操作方式;5) 嵌入式操作系统一般为实时系统(RTOS ),对于硬件中断和定时器等具有实时响应能力,因此适用于对系统响应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3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对比应用软件方面,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由于采用了标准的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因此其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与常规的应用软件相似;而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一般针对特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需要专用的开发工具和环境。

当开发工控计算机软件时,开发者可以对目标硬件做出一般性的假设,如具有1GHz 以上的CPU 、256MB 或更大的内存、10G 以上的存储空间等;而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时,开发人员必须研【78】 第33卷 第10期2011-10(上)究并理解所有可用的硬件特性,考虑硬件资源的限制,如许多嵌入式设备没有显示器,有显示设备的其屏幕尺寸和分辨率也较低,嵌入式设备的CPU 一般计算能力较低,内存和存储空间也较小。

从使用界面上二者也有区别,运行在工控计算机上的软件,主要采用键盘和鼠标进行操作,其显示输出在彩色、相对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上以窗口、菜单、对话框等经典的界面形式实现;而嵌入式工控系统采用硬件按钮、开关、触摸屏等输入手段和指示灯、声光提示等,其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都比较简单方便,结果的显示也比较直观、醒目。

4 结束语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控制系统是工业控制系统的两种重要形式,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合的使用环境。

工控计算机控制系统强调的是“通用”,其优点是软硬件兼容性强、资源丰富,对于熟悉桌面计算机操作的人员可以很快地学习和掌握,但其体积大、耗能多,对于工业现场应用来说,操作不便,可靠性不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灰尘、腐蚀、振动及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可靠性问题较为严重。

而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强调的是“专用”,其优点是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可按需配置软硬件,适用于工业现场环境下操作和使用,在高温、高湿、灰尘、腐蚀、振动及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能长期可靠工作;但其缺点也同样明显,如通用性不高,设计开发难度大、周期长、需要专门的开发工具和环境等。

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的功能要求和使用环境进行方案的分析和选择。

参考文献:[1] 聂志刚.工业控制系统的现状[J].科技广场,2007,(05).[2] 张志杰.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5.[3] 杨广才,唐学媛.工业控制系统发展新技术[J].机床电器,2007,1.[4] 王学文,潘健.国内工业控制系统的状态与趋势[J].湖北工学院学报,1995,12.[5] 何宗键.Windows CE 嵌入式系统[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况的丢失。

主服务器之间信息共享的简单方式为全互联式的通信,但这样会加大主服务器的工作负荷,从而导致可靠性降低。

作者采用的方法为指定主服务器的身份,即对主服务器人为指定一个排序序列,所有主服务器仅需向排序序列中的最前两个主服务器共享信息。

当有一台主服务器出现问题,均可保证全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共享信息所导致的消息流量。

如果失效的是两个接收完整信息的主服务器之一,则按序列自动产生一个新的接收完整信息的主服务器即可。

4 结束语本文针对ACP 协议的通信结构并结合网络通信中错误发现与恢复的方法所提出的保障多Agent 通信可靠性方法和策略进行了介绍。

以ACP 协议为对象提出的这些方法和策略的主要思想不乏通用性,相信会对该领域内的同类型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另外,可靠性是相对可靠,而不是绝对可靠,比如上述思路中两台用于接收完整信息的主服务器同时出现故障,由于大量信息的缺失,则对整个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