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专题训练题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 ij/E j)/(E in/E n)。

其中,E 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 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 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 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

读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

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 )A.广东省B.上海市C.北京市D.江苏省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 A.毗邻港澳B.市场广袤C.环境美丽D.人才足够【答案】1.A 2.A3.(2019·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湖南省2019~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改变趋势图。

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2019~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答案】A(2019·安徽淮南模拟)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改变在肯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

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9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改变状况。

据此完成4~6题。

4.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改变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D.④5.该国最可能是( )A.美国B.中国C.巴西D.日本6.该国20世纪80年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 ) 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答案】4.D 5.B 6.C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

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

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7~9题。

7.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 )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动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工业化始终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工业化始终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8.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 )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9.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 )A.墨西哥B.英国C.中国D.坦桑尼亚【答案】7.B 8.D 9.C“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与城市化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图3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

读图3,完成2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从图中河流的形状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根据下题中指出的甲乙均为特大城市,可以判断甲为成都,乙为重庆。

该区域位于同一纬度,气候类型相同,而人口密度差异很大,可以判断①③不符合,图中显示人口密度的区域多位于河流沿岸,加之四川西部为横断山区,人口明显减少,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2.甲.乙两地都行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解析】乙为重庆,其形成区域是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

重庆地形崎岖,选项A 错;两地都有充足的水源,选项B错;重庆和成都目前都有方便的陆路交通,选项C错误。

【答案】:D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3~5题。

3.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答案】D【解析】宁喜欢在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北部城市较多,南部城市较少,因此B项错;逆城市化是当今发达国家或者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差别较小地区出现的一种特殊城市化现象,该省的城市化仍以农村变城市为主,因此C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城市及铁路都主要沿河谷分布,因此D项正确。

4.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A.固原B.中卫C.银川D.石嘴山【答案】C【解析】影响快寄货物集散中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

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选项中交通最发达的是银川,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5.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A.固原B.中卫C.银川D.石嘴山【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6.图2是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滑坡发生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础落实练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

分析完成1~2题。

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②在1990年~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政策支持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B.基础设施落后C.严格的户籍制度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答案 1.D 2.D解析第1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

第2题,为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3.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答案D解析注意观察图形,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据此完成4~5题。

4.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5.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答案 4.B 5.C解析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第5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集训三十八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业(通用版)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集训三十八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业(通用版)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千方百题集训三十八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新区背靠有“华北明珠”之誉的白洋淀, 生态环境优越:毗邻北京、天津等交通拥堵、房价高涨问题十分突出的城市。

下图示意雄安新区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最大的区位优势在于( )A.开发程度较低B.淡水资源丰富C.环境承载力大D.毗邻京津2.建设雄安新区,有利于( )A.疏解北京的政治功能B.适当压缩京津发展空间C.缓解京津“大城市病”D.促进京津冀的差异化发展3.雄安新区的高点定位决定了产业发展的优先方向应( )A.发展航空航天产业B.承接京津高端制造业C.发展高端高新产业D.发展高端外向型加工业2、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区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A.引进资金、技术B.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C.调入能源资源D.输入传统工业制成品3、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1-2题1.港澳地区产业多向该地扩散,原因有( )①劳动力丰富②地价低廉③资金雄厚④国家的优惠政策⑤技术力量雄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征是(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B.城乡一体化向以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3.伴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农副产品不足B.水资源不足C.资金不足D.发展空间不足4、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金融自由化后,金融危机重创了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的政策,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

2020年高考地理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专题练习(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专题练习(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专题练习2007~2017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下图为部分城市)。

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东北地区的黑点已经连成了带状。

有专家认为“收缩”是整个国家城市化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坏事。

读图完成1~2题。

1.东北地区收缩城市连成带状的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单一②开发时间较晚③较高的城镇化率④经济面临转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应对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现象,下列措施最适宜的是( )A.在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B.优先发展制造业,大力增加劳动就业岗位C.规划大量城建项目,建设众多公共设施吸引人口迁入D.更新改造闲置废弃地为城市绿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图14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关数据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 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的贡献率最小C.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技术型加工产品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4. 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A.与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无关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5.图示区域中,县区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河流B.湖泊C.交通线D.山脉6.该区域最适宜发展A.化学工业B.建材工业C.电子工业D.纺织工业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替换为高端产业。

最近,深圳市提出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

读图,回答7~8题。

7.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8.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B.资金 C.科技D.廉价劳动力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新

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专题训练 新

专题训练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选择题广州南沙新区是我国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之后的我国第六个国家级新区.据此回答1~2题.1.与兰州新区相比,广州南沙新区的区位优势是()A.矿产资源丰富B.土地资源丰富且廉价C.劳动力成本低D.劳动力素质高2.下列关于广州南沙新区设立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提升东部沿海地区的科技水平B.可以有效遏制广州房价的提高C.可以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推动珠三角发展转型D.可以促进粤港澳全面合作答案:1.D2。

B解析:第1题,兰州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与南沙新区相比,该地区资源丰富;兰州新区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地资源的价格也较低。

而广州南沙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

第2题,广州南沙新区的设立不能有效遏制房价的提高.下图为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变化的分别是()A.b、a B.a、bC.b、c D.c、a4.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来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3。

A4。

B解析:第3题,产业发展初期,以农业为主,工业、服务业不发达,对劳动力需求很少,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配比重以农业最大。

随着产业的发展,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工业劳动力比重逐渐增大。

但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提高,需求数量会下降。

服务业与劳动力需求的关系表现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需求呈上升趋势。

第4题,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工业劳动力比重快速上升,故选B项。

深圳市统计局2014年8月4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深圳市上半年经济数据的统计快报。

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GDP)为6 460.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3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练)(必修3)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3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练)(必修3)

【自主梳理夯实基础】——课前填写落实温故知新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调整(1)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 产业比重下降,、产业比重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3.良好的区位条件:毗邻,靠近东南亚,有利于接受港澳产业的,参与。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答案】产业结构其次第三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学问密集型港澳集中集中【留意提示】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1.工业化进程呈现两个进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主导产业:型产业优点:一些工厂快速成为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缺点:吸引的外资额及的增长相对较慢其次阶段(1990年以后)主导产业:产业面临问题: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渐渐丢失,需进行产业升级2.城市化(1)现状:我国城市分布最为的地区之一。

(2)表现城镇猛增,城市与乡村交叉分布城市快速扩大【答案】劳动密集国内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政策密集数量规模【留意提示】1.城市群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托肯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或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进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它具有一下四个特征:①高密度的聚落;②一国乃至全球的进展枢纽;③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④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2.工业化工业化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进展中进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

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产生的缘由(1)受地区和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缺乏合理的。

2.问题表现(1) 面临逆境。

(2) 相对落后。

(3) 问题日趋严峻。

3.对策(1) 调整:进展重工业和,推动产业升级。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化专题训练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化专题训练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城市化专题训练题一、选择题表1为2019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1~2题。

表1国家甲乙丙丁城市化水平90 83 66 32(%)1.甲、乙、丙、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答案】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以及人口出生率等相关知识。

根据表格中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判断最高达90%为英国,最低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出生率低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答案】D【解析】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处。

3. 2019-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19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答案】D【解析】由“2019-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可知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降低,我国城镇化水平没有超过发达国家,2019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图1 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专题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19年分别为13.8,38.9,47.3,2019年分别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市最可能是()A.克拉玛依B.阜新C.重庆D.无锡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A.资源枯竭B.产业转移C.减轻污染D.国家政策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1.B2.A3.D【解析】第1题,该市在1980年煤炭工业比重较大,说明该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区,最可能为阜新。

第2题,比较三年的工业结构,煤炭产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说明资源在不断减少,随着资源的枯竭,产业结构必然发生调整。

第3题,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必然面临枯竭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依托其他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扩大其开采量是不正确的。

几十年来新加坡实现了多次产业升级,逐渐发展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

苏门答腊岛是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种植区,6, 7月份该岛的农民烧芭蕉林清地,使新加坡和马来半岛深受烟雾的困扰。

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与导致烟雾扩散的气流方向关系最密切的是A.洋流流动方向B.地形分布特征C.植被覆盖面积D.风带季节移动5.新加坡在不同阶段重点发展的产业按先后顺序大体是A炼油、造船→纺织食、食品→制药、电子→金融、信息B.炼油、造船→纺织、食品→金融、信息→制药、电子C.纺织、食品→炼油、造船→制药、电子→金融、信息D.纺织、食品→炼油、造船→金融、信息→制药、电子4.D5.C【解析】第4题,该地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南北部分别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两风带交替控制该地区。

第5题,新加坡在不同阶段重点发展的产业按先后顺序大体是纺织、食品→炼油、造船→制药、电子→金融、信息。

下图为美国“硅谷”某电脑公司产业链关联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电脑公司产业链的区位优势是A.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B.可降低产品的价格C.可降低产品的技术含量D.可减少产品的生产环节7.从产业链的角度考虑,图中M最可能是A.软件开发基地B.电子装配基地C.仓储、中转基地D.回收加工基地6.A7.B【解析】第6题,该跨国公司产业链遍布全球,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进行零部件生产,以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第7题,图中M 位于中国大陆地区,劳动力丰富,可布局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如电子装配。

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城市与北京的经济联系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

读图完成8~9题。

8.廊坊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水平较高B.离北京市较近C.城市等级较低D.劳动力较丰富9.廊坊的燕郊镇因有30万“北漂”在此安家而成为北京的“睡城”。

“睡城”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A.房价水平较低B.就业机会较多C.环境质量较高D.经济联系紧密8.B 9.A【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廊坊距离北京比石家庄近,故经济联系指数较石家庄大;石家庄是省会城市,城市等级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较多,故劳动力资源也丰富。

第9题,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房价较高;随着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很多在北京生活的人,在廊坊的燕郊买房,因为该地区房价较低,且距离北京近,交通便利。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A.原料充足B.劳动力廉价C.市场需求大D.加工水平高11.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索是A.信息网络B.环境舒适度C.交通通达度D.生产地距离10.B11.C【解析】第10题,与我国相比,越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较低,故家具厂布局在越南,主要是为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该家具加工厂,原料来自芬兰。

越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加工水平低于中国,市场需求不大。

第11题,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主要是城市人口密集,且交通便利,方便货物运送和人们来体验;信息网络与体验馆布局在城市没有多大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并不好,环境舒适度不好;城市距生产距离较远。

(福建省莆田市2019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下图示意江苏省2019年和2019年各县市产业结构分异。

读图完成12~13题。

12.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升级B.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C.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稳定D.全省产业结构变化不大13.2019年江苏省内产业分布和经济特点是A.农业集中在苏北,苏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B.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南地区落后于苏北和苏中地区C.苏南以工业为主导,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D.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12.B13.D【解析】第12题,根据图例判断,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始终是均衡发展型,没有升级。

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均衡型增加,说明产业结构升级。

苏南地区第三产业增加,产业结构升级。

全省产业结构有明显变化。

第13题,读图,2019年,江苏省农业集中在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苏南是第三产业为主。

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南地区领先于苏北和苏中地区。

苏南以第三产业为主。

城市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

二、综合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1月无霜区的分布图材料二:材料一中甲区域经济结构(1)分别说明甲、乙两区域没有霜情的主要原因。

(2)据表二概述甲区域经济结构的特点。

(3)简要分析甲区域内两城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1)甲地为四川盆地,周围(北部) 山地阻挡了冷空气,使盆地内温度较高;乙地纬度较低,气温高。

(2)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农业中种植业占优势;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3)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水能、天然气等);水源充足;原有基础较好(三线建设);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地形影响,故冬季气温较同纬度高,而无霜;乙位于云贵高原由于受纬度和地形因素的共同影响,故冬季气候温和,无霜。

第(2)题,根据表二资料可知,甲地三次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比重最大;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

第(3)题,结合工业区位因素从能源资源、工业基础、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甲区域内两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天然气等能源充足,位于长江沿岸,水源充足,原有基础较好;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

材料二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三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比较M、N两地冬季气温,哪地更高?并分析原因。

(3)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在A、B两种方案中为M地选择更合理的一个,并说明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长江三角洲1992-2019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地区,水热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邻南海,海运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2)N;N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N地距海近,冬季气温较高;纬度低,相对温暖(或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小)。

(3)方案B原因是:M地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区,方案B土地利用结构更为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4)1992?2019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增长,并超过珠江三角洲。

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190年代后,对外开放;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更强;经济腹地范围更大【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相对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方面,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纬度低,气候条件优越,水热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从海陆位置来看,该地区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运输便利,对外经济联系密切;从相对位置看,该地区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N地纬度较低,且位于南岭南侧,属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加上该地距海洋较近,冬季受海洋影响大而气温较高,因此,该地受寒潮影响较小。

第(3)题,M地地形为代山丘陵,适宜发展立体农业。

B方案更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同时该方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较好,如可以更好的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农民收入等。

第(4)题,从题图可以看出长三角比重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扩大,加上该地区经济发展早,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较强,经济腹地范围广,因此这一时期该地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