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次北固山下鉴赏题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 中考试题及答案

试题1:《次北固山下》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 “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
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 “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
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
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答案1.B【详解】“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表述有误,要让归雁把家书捎回家乡洛阳,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试题2:《次北固山下》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3.引典“鸿雁传书”的句子是:答案:1.D(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错)2.C(红日西沉,错。
海日正从东方生起)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次北固山下》

4、红桥一模. 下列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 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叙事,写诗人乘船时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 色。“客路”“行舟”点出诗人漂泊羁旅之情,“青 山”“绿水”则点出季节为春末夏初。
B.颔联描绘了开阔的江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 平的景象。“正”和“悬”相互对应,写出了江风的 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意境十分开阔。
答案:D
答案:D
A、首联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 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之感,与尾联之“乡 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之“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 “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很大之意。 C、颈联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 光太阳升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D、尾联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 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中考古诗词复习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一、考点梳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所展现的画面: 春潮涌涨,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 望去,面似乎与江岸齐平,使得长江两 岸的距离显阔大。
注意:“归雁洛阳边”意思是希 望 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而 不是让大雁从洛阳捎回一封家书。
1、下列对《 次北固山下》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作者人在江南、 神驰乡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颔联描写了在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江面上扬帆乘 船顺风疾行的景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 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的象征意义 C.颈联描绘出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 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的景象,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哲 理,凸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尾联与首联呼应,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了 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答案:
8.C
出处2020年新疆中考题资料
1 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基础知识与运用(2020年新疆中考题)3
《昆虫记》《西游记》名著阅读(2020年新疆中考题)4
古诗文名句默写(2020年新疆中考题)5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6
《醉翁亭记》《工之侨献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7 《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延续》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8 王伟锋《擦星星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9
张云广《骆驼的抗沙标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新疆中考题)10 2020年新疆中考作文题目。
《次北固山下》王湾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次北固山下》王湾中考综合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赏析选择题】【课内简答题】【原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作者】王湾(693~751)唐代诗人。
字号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
作为唐朝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主题思想】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二、赏析选择题: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次北固山下》诗歌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次北固山下》诗歌赏析中考试题汇编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在陌生的旅途中,诗人乘船穿越青山绿水。
潮汐平静,两岸宽阔,XXX悬。
景色优美,给
人以宽广的胸怀和深远的感受。
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当黑夜未完全消散,海上已
经升起一轮红日;当旧年未过去,XXX已经春意盎然。
这句
诗表达了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的哲理,时光流逝,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励。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思念家乡,想知道家书是否已经到达。
他希望借助XXX的大雁,传递他的思念和家书。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
景色。
(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参考答案】
1.潮汐平静,两岸宽阔,帆船在风中悬空,犹如一只飞翔
的鸟儿。
这幅画面给人以宽广的胸怀和深远的感受。
(共2分,流畅、生动即可)
2.诗人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和向往。
(共1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景色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分)
2.请改写第一句话,使其符合中文语法。
(2分)
客路青山之外,行舟绿水前。
(2分)
3.请删除第二段中明显有问题的句子。
(2分)
无明显有问题的句子。
4.请改写第三段话,使其更加流畅。
(2分)
海上的太阳已经落下,夜幕渐渐降临;春天的江水却仿佛回到了过去的一年。
《次北固山下》《逢入京使》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最新整理)

《次北固山下》《逢入京使》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最新整理)《次北固山下》《逢入京使》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王湾《次北固山下》鉴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有什么妙处?“正”字准确地表现出了风“顺”与“和”的特点。
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如果风顺而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描绘了昼与夜、冬与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
(意思对即可)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问: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dié。
第二问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第二问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分别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6.(1)律诗讲究押韵。
该诗押(an)韵,韵脚有(前、悬、年、边)等字。
(2)律诗一般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hàn联、颈联和尾联该诗中的对仗句是(首联、颌联、颈联)。
7.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A.本诗妙用形容词。
品析颔联中“平”“正”的妙处。
B.本诗巧用动词。
品析颈联中的“生”“入”。
[示例一]选A题。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与岸齐平,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宏阔大。
“风正一帆悬”中,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一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景十分传神。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21.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答案】20. D 21.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
“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
【解析】20. 试题分析:D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误。
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21. 试题分析: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
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诗词鉴赏专项《次北固山下》课件

河北省2024中考诗词鉴赏专项
知 识 导 航
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易错字词 理解默写 重点字词 诗词大意 诗句赏析 随堂练习
河北省2024中考诗词鉴赏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诗词鉴赏专项
文学常识
王湾(693年-751年) ,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约712年)进士及 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 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 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 北固山下》。
河北省2024中考诗词鉴赏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诗词鉴赏专项
写作背景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 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 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本诗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王湾此次出 行,应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舟行至北固山下,目睹潮平 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无限的思乡之情,于是吟成了这首 诗。
河北省2024中考诗词鉴赏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诗词鉴赏专项
理解默写
24.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 在乘风破浪奋力前行。 25.《次北固山下》诗中描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让人视野开阔的诗句是“潮 平两岸阔”。 2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以“潮平两岸阔”一句,写江面开阔,船上人的视 野也因之开阔;还以“海日生残夜”一句描绘昼夜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 27.唐朝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潮平两岸阔”描绘了春水上涨的景象, 用“海日生残夜”描绘了夜尽日升的景象。 2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 春景色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评析】
诗人乘舟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练习】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5、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怀。
6、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7、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8、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
颔联完全是写景。
其中“正”“悬”点示出的情景。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
1、D
2、D
3、思念故乡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
5、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
6、D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9、⑴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⑵透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⑶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⑷“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
(谈出上述四点中的一点即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评析】
诗人乘舟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练习】
1、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3、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乡愁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5、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作者的情怀。
6、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7、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8、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宽
阔胸襟。
颔联完全是写景。
其中“正”“悬”点示出的情景。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案:
1、D
2、D
3、思念故乡
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
‘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
5、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情怀
6、D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孤舟扬帆,缓行江上。
9、⑴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⑵透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⑶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⑷“生”“入”用拟人手法,更有情趣。
(谈出上述四点中的一点即可。
)(222.187.2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