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电气系统设计手册

合集下载

整车电气系统设计手册

整车电气系统设计手册

整车电气系统设计手册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系统设计篇-序言本文以汽车的开发流程为主线,说明整车电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电路系统设计概述、电路系统概念设计、电路系统工程设计、电路系统设计验证、总结。

本手册较详细地叙述了整车电路系统的开发流程及设计思想,凝聚了全科工程师的辛劳和汗水,汇聚大家的思想与智慧,期望能对各位电路工程师有所帮助。

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存在很多不足与错误,需要各位工程师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也请读者给予斧正,力求使本手册能够更好的为整车电路系统的开发设计服务,提供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而提高公司电路系统设计的开发水平。

本手册可以作为新员工培训和学习的资料,也可以作为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第一章电路系统设计综述整车电路设计主要任务是实现整车电器系统的集成匹配,通过线束将蓄电池、发电机、电器盒、各种控制器和车用电器等,按照一定的控制关系连接起来,实现整车电器的正常工作。

按开发的阶段来分,它主要分为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验证阶段和设计完成阶段。

整车电路设计的开发流程按照公司的开发手册规定,新产品开发基本程序按产品开发项目节点控制从P0~P9阶段共设有10个项目节点,用来确保产品和过程已达到适宜的成熟、稳定。

以P2点作为起点,整个开发周期为35个月,参照公司开发流程的规定和整车电路设计的特点,把整车电路开发分成四个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验证阶段、设计完成总结。

并制定了整车电路的开发流程图。

接上图各开发阶段简介1.2.1 整车电路的概念设计整车电路的概念设计从公司下发的项目开发指令开始,对应于公司新车型开发节点的P2,是整个项目工程正式启动的开始,也是整个新项目计时和考核的起点,其主要任务是完成产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项目的输入,如配置表、开发类型、项目开发计划、生产纲领、SOP时间等,确定整车电路的项目组成员、制定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进行产品的Bench Mark分析、可行性分析、专利查询,完成重大、典型历史质量问题、单元电路图收集,完成整车电器二维布置图、整车线束布置方案、产品技术描述、PART LIST、沿用件、标准件、通用件清单的编制,整车电器原理图(构想)等工作。

整车低压电气原理设计指南

整车低压电气原理设计指南
3.1 电气原理图 ....................................................................... 1 3.2 电源分配 ......................................................................... 1 3.3 单元电路 ......................................................................... 1 4 制图规范 ............................................................................. 1
II
6.9 音响系统 ....................................................................... 5 6.10 雨刮洗涤系统 .................................................................. 6 6.11 电涡流缓速器系统 .............................................................. 6 6.12 电驱动风扇管理系统 ............................................................ 6 6.13 集中润滑系统 .................................................................. 6 6.14 自动灭火系统 .................................................................. 6 6.15 DC/DC 系统 .................................................................... 6 7 电气原理图的版本 ..................................................................... 6 7.1 初版电气原理图 ................................................................. 7 7.2 试制版电气原理图 ............................................................... 7 7.3 终版电气原理图 ................................................................. 7 8 附录.................................................................................. 7 附录 A ................................................................................ 9 附录 B ............................................................................... 14 附录 C ............................................................................... 15 附录 D ............................................................................... 16 附录 E ............................................................................... 17 附录 F ............................................................................... 18 附录 G ............................................................................... 19 附录 H ............................................................................... 20 附录 I ............................................................................... 21 附录 J ............................................................................... 22 附录 K ............................................................................... 23 附录 L ............................................................................... 24 附录 M ............................................................................... 25 附录 N ............................................................................... 26 附录 O ............................................................................... 27 附录 P ............................................................................... 28 附录 Q ............................................................................... 29 附录 R ............................................................................... 30 附录 S ............................................................................... 31 附录 T ............................................................................... 32 附录 U ............................................................................... 33 附录 V ............................................................................... 34 附录 W ............................................................................... 35

(完整版)整车电器原理设计规范

(完整版)整车电器原理设计规范

电器原理设计规范二、电器原理设计基本要求:1、据整车电器状态配置表,需要动力、底盘、发动机、车身、电装和电控部门输入相关电器参数,指导进行整车原理设计工作。

2、电气原理设计应执行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3、电器原理设计中应考虑到产品电流、电压、功率要求、工作条件、各子系统之间信号传输方式及信号要求。

三、电源分配1、电源模式及选用原则1.1电源的四种模式表1 电源的模式1.2缓熔保险的选用及分配原则1.2.1缓熔保险的分配原则:●缓熔保险一般多用于一级保护,主要保护主线路线束;整车设置一个总保险,对整车电源系统进行保护;整车缓熔保险分为几路,IG电单独一路,灯光保险一路,启动电路与空调可共用一路缓熔;与预热相关的系统单独一路缓熔;暖风可与一些短时工作的电机共用一路缓熔保险;●发动机ECU、ABS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另外,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的电器件必须单设缓熔保险。

●起动机和预热器等大功率的、并涉及整车性能的用电设备,应各单设一个缓熔保险。

●发动机传感器、各类报警信号灯和外部照明灯、喇叭等电器件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也较大,但该类电负荷对相互间的干扰并不敏感。

因此,这类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对于为增加舒适性而设置的普通电器件类的电负荷可以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共同使用一个缓熔保险。

●缓熔保险一定要设置在离蓄电池最近的位置,以更多的保护线束与用电器设备。

1.2.2 电源应满足各单元法规的要求:危险报警灯电源必须是常电。

位置灯的电源也必须是常电。

后雾灯必须在前雾灯或远光灯、近光灯打开的前提下才能打开,但需能够独立关闭。

近光灯开启时,远光灯必须关闭;远光灯开启时,近光灯允许开启。

应满足各单元功能的要求:潍柴WP 10系统发动机ECU模块要求四路常电和一路IG电。

1.2.3无特殊要求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以规定,并进行调整。

法规规定制动灯要在制动装置开启时点亮。

法规并未规定制动灯的电源是常电还是IG电,通常原理设计都接在常电上;国III或者国IV带ECM主继电器的车型,由于制动信号都需要提供给ECM,且ECM在点火开关IG档的时候,制动灯才会亮。

整车电气设计架构

整车电气设计架构

整车控制系统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人机界面
车辆管理 单元
CAN总线 CVT与发 动机ECU 电机驱动 控制单元 电池管理 系统
HEVCAN总线节点分析表:
节点 电机驱动控制单元 发送信息 电机转速、扭矩、温度;电枢 电流、电压、报警信号和错误 代码等
发动机转速、扭矩、功率; CVT当前速比、CVT极限位置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0H
00H 00H 00H 00H 00H 04H
00H
02H 02H 02H 01H E7H 11H
02H
03H 14H 84H 0AH 1DH 00H
5
5 5 5 5 5
0
0 0 0 0 0
84H 0AH 1DH
电机状态 指令 发动机状 态指令
字节6
电机期望 速比 发动机期 望速比
字节7
字节8
CAN200B _ID 定义 0C8000004H 0C8000002H 0C8000203H
电机期望转速
发动机期望转速 期望油门开度 电池状态指令 ACU状态指令 期望传动比 当前车速 最速指令 SOC 最速指令 最大放电 电流指令
整车通信网络
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很多部分都由独立的电子控 制器进行控制。为了将整个电动汽车内各系统进行统 一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相互之间协同工作,我们采 用CAN总线进行数据传递。 CAN网络是现场总线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架构 开放、广播式的新一代网络通信协议,称为控制器局 域网现场总线。CAN网络原本是德国BOSCH公司为 欧洲汽车市场所开发的。CAN推出之初是用于汽车内 部测量和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在现代轿车的设 计中,CAN总线被广泛的采用,奔驰、宝马、大众等 汽车都采用了CAN总线进行控制器的联网。

整车电气系统设计手册

整车电气系统设计手册

整车电气系统设计手册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系统设计篇-序言本文以汽车的开发流程为主线,说明整车电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电路系统设计概述、电路系统概念设计、电路系统工程设计、电路系统设计验证、总结。

本手册较详细地叙述了整车电路系统的开发流程及设计思想,凝聚了全科工程师的辛劳和汗水,汇聚大家的思想与智慧,期望能对各位电路工程师有所帮助。

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存在很多不足与错误,需要各位工程师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也请读者给予斧正,力求使本手册能够更好的为整车电路系统的开发设计服务,提供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而提高公司电路系统设计的开发水平。

本手册可以作为新员工培训和学习的资料,也可以作为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第一章电路系统设计综述整车电路设计主要任务是实现整车电器系统的集成匹配,通过线束将蓄电池、发电机、电器盒、各种控制器和车用电器等,按照一定的控制关系连接起来,实现整车电器的正常工作。

按开发的阶段来分,它主要分为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验证阶段和设计完成阶段。

整车电路设计的开发流程按照公司的开发手册规定,新产品开发基本程序按产品开发项目节点控制从P0~P9阶段共设有10个项目节点,用来确保产品和过程已达到适宜的成熟、稳定。

以P2点作为起点,整个开发周期为35个月,参照公司开发流程的规定和整车电路设计的特点,把整车电路开发分成四个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验证阶段、设计完成总结。

并制定了整车电路的开发流程图。

接上图各开发阶段简介1.2.1 整车电路的概念设计整车电路的概念设计从公司下发的项目开发指令开始,对应于公司新车型开发节点的P2,是整个项目工程正式启动的开始,也是整个新项目计时和考核的起点,其主要任务是完成产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项目的输入,如配置表、开发类型、项目开发计划、生产纲领、SOP时间等,确定整车电路的项目组成员、制定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进行产品的Bench Mark分析、可行性分析、专利查询,完成重大、典型历史质量问题、单元电路图收集,完成整车电器二维布置图、整车线束布置方案、产品技术描述、PART LIST、沿用件、标准件、通用件清单的编制,整车电器原理图(构想)等工作。

电气系统设计技术手册

电气系统设计技术手册

电气系统设计技术手册摘要:本手册旨在介绍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要点和设计流程,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做出准确、高效的决策。

本手册包括电气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电气负荷计算、电气图纸设计、电缆选择和敷设、保护装置选型和配备、接地系统设计以及安全与维护等方面内容。

第一章基础知识1.1 电气系统设计概述电气系统设计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现场情况,设计出满足电气供电要求的系统。

本节将介绍电气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任务和设计依据。

1.2 电气系统设计标准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设计标准是必要的。

本节将介绍常用的电气系统设计标准,如IEC、GB等,并讨论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应用要点。

1.3 电气系统设计流程电气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流程性,本节将介绍电气系统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设计准备、负荷计算、图纸设计、设备选型、系统分析、施工图纸设计和系统调试等环节。

第二章电气负荷计算2.1 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电气负荷计算是电气系统设计的基础,本节将介绍电气负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负荷分类、负荷计算公式和负荷特性等。

2.2 电气负荷计算的数据获取电气负荷计算需要获取一定的输入数据,本节将介绍负荷计算所需的数据,包括用电设备清单、用电设备功率、使用时间和负载特性等。

2.3 电气负荷计算案例分析本节将通过一个电气负荷计算案例,详细介绍负荷计算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负荷分类、负荷计算、校核等。

第三章电气图纸设计3.1 电气图纸设计的基本要求电气图纸是电气系统设计的重要成果之一,本节将介绍电气图纸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布局图、接线图、配电柜图等。

3.2 电气图纸设计软件的应用为了提高电气图纸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本节将介绍常用的电气图纸设计软件,如AutoCAD、Revit等,并介绍其基本操作方法。

3.3 电气图纸设计实例分析本节将通过一个电气图纸设计实例,详细介绍电气图纸设计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图纸布局、元件选择、线路设计等。

客车电器系统设计手册

客车电器系统设计手册

电器系统设计手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器系统设计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电器系统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汽车用熔断器汽车用易熔线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汽车车速表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载重轮胎汽车行驶记录仪·电瓶线型号编制、描述、采购技术标准·翘板开关型号编制、描述、采购通则3 符号、代号、术语及其定义标准中的符合、代号、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4 设计准则4.1 应满足的安全、环保和其它法规要求及国际惯例标准中对车辆外围灯具配光性能的要求、对车速表的要求、对行车记录仪的要求、对系统的要求、对线路可靠性的要求等。

4.2 应满足的功能要求()、根据车型配置要求,确定整车电器件的配置,并了解每个电器件的接线原理及功能;()、了解各操纵件的档位及接线位置;()、设计出整车电气原理图、电器盒原理图及接线位置图;()、确定各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根据原理图及电器件的安装位置设计出整车线束图、整车电器系统物料等相关资料。

4.3 应达到的性能要求()、满足设计的通用性、维修方便性、可靠性、先进性等;()、设计过程中电器元件的安装要考虑外部环境条件的沟通和协调;()、线束的长度和分支的位置应满足扎线要求(分支应留~的余量);()、保险丝、电线截面积、电线材质、插接件的选用满足使用要求:所使用导线必须满足的要求;保险丝统一选用台湾吉门保险丝,在车厢之外的连接件选用的防水件;()、水暖线束、暖风机线束、电加热除霜器线束原则上同底盘线束分开,单独安装布置;()、电器盒的设计要充分综合组合开关档位图及其触点功率,从而确定雨刮间歇器、雨刮继电器、闪光器的型号选择和线路设计;()、干扰信号的预防:在电感性负载的两端并接二极管,比如:继电器线圈、门泵电磁阀等的两端并接二极管;()、发电机的抛负载保护:在电源总开关的控制端并接受发电机控制的保护回路;()、组合仪表各参数的确定要充分综合边界条件,包括:发动机工作状态、变速箱参数、轮胎规格、飞轮齿数、发电机结构、主动轮结构、油箱结构、各传感器的参数等;()、车速表传感器、水温表传感器、机油压力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高档车全部选用进口件(德国产品),普档车可以选用国产件;()、大保险的选取:充电保险、、空调保险、前电器盒保险、常火线保险选用。

整车电器原理设计的指南

整车电器原理设计的指南

整车电路设计规范书一、制图标准的制定1.1电器符号的定义:电气图形符号、诊断系统图形符号世界各大公司所用不尽相同,我们根据ISO7639、DIN40900以及美、日主要汽车公司常用符号制定奇瑞公司的电气图形符号库,若有新的器件没有相应的符号可以根据需要经电器部相关设计人员讨论通过后添加到该库里,以不断丰富更新符号库。

电路图的读图方式一般有正向读图和反向读图两种方法。

正向读图一般是设计开发时计算电流分配,负荷计算时使用的一种思路、设计方法;反向读图一般是电路故障检修或优化局部电路时常用的方法,和正向读图方法基本相反。

正向读图法:由电源——电流分配盒——保险丝——控制开关——控制模块输入——控制模块输出——线路分流——用电设备(执行机构)——地。

二、整车电器开发设计输入根据公司开发车型的市场定位、级别以及市场相关车型比较,电器项目负责人编制出VTS(Vehicle Technical Specify)报公司审批,批准后的VTS表作为整车电器开发的设计输入,各专业组根据VTS要求编写详细的产品功能定义,技术要求。

三、单元电路设计格式规范3.1功能定义:①根据VTS的要求讨论并制定主要单元电路、电器件零部件组成,比如空调需要确定蒸发器结构类型、风门控制机构数量、传感器数量、电子调速器、压缩机类型、冷凝器类型等,并应开始编制初级BOM表;②电器件的额定电压、工作电压范围、额定功率的确定;③额定工作电流、最大工作电流(电机阻转状态)、静态耗电电流的确定(≤3mA)。

3.2电路原理图:根据各单元的功能确定需要整车输入的哪些信号,输出哪些信号,信号的类型(触发信号,脉冲频率信号,高电平或者低电平信号),信号参数。

控制方面应该考虑继电器控制还是集成电路控制,对于CAN-BUS需确定该单元的控制信息,系统状态实时检测信息,以及故障检测信息需不需要在CAN上公布等。

单元电路的设计输出需经科室专业相关人员参与对其合理性、可行性、可靠耐久性进行评审后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设计篇第一章电路系统设计综述........................................1.1整车电路设计的开发流程 .......................................1.2各开发阶段简介..........................................121整车电路的概念设计..................................122产品工程设计阶段.....................................1.2.3设计验证.......................................1.2.4产品认可.......................................第二章电路系统概念设计........................................2.1设计输入.............................................2.1.1产品的开发类型....................................2.1.2产品的基本信息....................................2.1.3配置表.......................................2.2数据分析.............................................2.2.1整车配置分析......................................2.2.2电器功能分析:....................................2.2.3知识产权分析......................................2.2.4重大、典型历史质量风险排除................................2.3BENCH MARK测试.........................................2.3.1整车电器功能测量......................................2.3.2拆车过程电器性能测试....................................2.33拆车后零部件测试分析.....................................2.4概念设计...........................................2.4.1单元电路图初步设计..................................2.4.2设计构想书的编制....................................2.4.3整车控制策略的编制..................................2.4.4FMEA 编制 .....................................第三章电路系统工程设计.......................................3.1整车电路设计...........................................3.1.1单元电路图设计....................................3.1.2电路保护设计........................................3.1.3电路负载的分配....................................3.1.4电路集成.......................................3.1.5导线选择.......................................3.2电源系统设计.............................................3.2.1蓄电池.........................................电源管理系统.........................................3.3电器盒.............................................系统简要说明.........................................3.3.2设计构想.........................................3.4.3设计参数.........................................3.4.4环境条件.........................................3.4.5注意事项.........................................3.4原理图制图要求..........................................341术语和定义 ..........................................第四章电路系统试验验证..........................................4.1整车功能检测............................................4.1.1整车动静态功能分析....................................4.1.2起动性能检测......................................4.1.3电平衡检测........................................4.2设计验证试验...........................................4.2.1单元电路控制逻辑验证..................................4.2.2线路设计验证.......................................4.3电源系统匹配性验证..........................................4.4各电气件功能检测..........................................4.4.1样件尺寸检测.....................................4.4.2样件功能测试......................................后记...............................................序言本文以汽车的开发流程为主线,说明整车电路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

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电路系统设计概述、电路系统概念设计、电路系统工程设计、电路系统设计验证、总结。

本手册较详细地叙述了整车电路系统的开发流程及设计思想,凝聚了全科工程师的辛劳和汗水,汇聚大家的思想与智慧,期望能对各位电路工程师有所帮助。

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存在很多不足与错误,需要各位工程师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也请读者给予斧正,力求使本手册能够更好的为整车电路系统的开发设计服务,提供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而提高公司电路系统设计的开发水平。

本手册可以作为新员工培训和学习的资料,也可以作为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第一章电路系统设计综述整车电路设计主要任务是实现整车电器系统的集成匹配,通过线束将蓄电池、发电机、电器盒、各种控制器和车用电器等,按照一定的控制关系连接起来,实现整车电器的正常工作。

按开发的阶段来分,它主要分为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验证阶段和设计完成阶段。

1.1整车电路设计的开发流程按照公司的开发手册规定,新产品开发基本程序按产品开发项目节点控制可分为: P0从P0〜P9阶段共设有10个项目节点,用来确保产品和过程已达到适宜的成熟、稳定。

以P2点作为起点,整个开发周期为35个月,参照公司开发流程的规定和整车电路设计的特点,把整车电路开发分成四个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工程设计阶段、设计验证阶段、设计完成总结。

并制定了整车电路的开发流程图。

接上图1.2各开发阶段简介1.2.1整车电路的概念设计整车电路的概念设计从公司下发的项目开发指令开始,对应于公司新车型开发节点的P2,是整个项目工程正式启动的开始,也是整个新项目计时和考核的起点,其主要任务是完成产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项目的输入,如配置表、开发类型、项目开发计划、生产纲领、SOP时间等,确定整车电路的项目组成员、制定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进行产品的Bench Mark分析、可行性分析、专利查询,完成重大、典型历史质量问题、单元电路图收集,完成整车电器二维布置图、整车线束布置方案、产品技术描述、PART LIST、沿用件、标准件、通用件清单的编制,整车电器原理图(构想)等工作。

此阶段的主要交付物如下:1.2.2产品工程设计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完成供应商的选择及技术协议的签定,完成整车电路系统的详细设计工作,最终形成产品的P阶段2D图纸,并下发供应商。

其主要工作内容有:完成整车电路原理设计;完成EBOM编制;本阶段的主要交付物为:1.2.3设计验证此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产品的试制试验,完成产品设计的B认可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制定DVP计划并实施;2、编制整车电器系统检测规范并实施;3、完成产品B阶段设计;本阶段的主要交付物为:124 产品认可此阶段主要工作任务是完成产品设计的D认可和工装样件认可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继续完成产品的OTS认可工作;2、验证EBOM ;3、进行设计变更,对部分零部件做产品优化;4、完成D图发放。

本阶段的主要交付物为:第二章电路系统概念设计整车电路的概念设计从公司下发的项目开发指令开始,也是我们正式介入新项目开发的起点,在这个阶段里,我们要完成产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主要工作内容如下:2.1设计输入2.1.1产品的开发类型根据我公司新产品开发手册的规定,整车项目的新产品开发可分为:平台开发、车型开发、变型开发。

新产品开发属于何种类型,由项目管理委员会在产品型谱规划阶段和新产品建议阶段根据新产品前期研究成果和项目的战略内容来确定。

几种开发模式分别定义如下:•平台开发:开发全新的平台,全新整车造型、系统结构、配置、布置的整车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