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课PPT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诚实守信ppt课件

思考:为什么大家会质疑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这样的事情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第四课第三节诚实守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 诚实守 信ppt课 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 诚实守 信ppt课 件
自学指导
什么是诚信? 为什么要讲诚信? 如何践行诚信?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 诚实守 信ppt课 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 诚实守 信ppt课 件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2月5
日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 诚实守 信ppt课 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 诚实守 信ppt课 件
探究与分享
(1)这是谁发出的倡议书? (2)这份倡议书对哪些主体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
(3()3这)份诚诚信信促倡进议社书有会什文么明积、极国影家响兴? 旺。
小方与同学约好周日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 早上八点在学校门口集合。早晨闹钟响了, 但是小方翻身又睡了。妈妈来催他:“赶 紧起床,要迟到了。”“没事,我不到, 他们不会走的。”小方到校门口时,有同 学抱怨说,你怎么迟到了十分钟。
1、树立诚信意识
小雨昨晚忘记做 作业,早上组长 收作业时,他谎 称作业忘带了。
,企业诚信经营
的意义。
事件曝光后,执法人员立即启动执法程序,进行了证据登记保全, 公安部门已对当事人采取了强制措施,严厉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对 涉案者将依法严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这种 违法行为还损害了这个海参行业,有人预测海参价格会一路暴跌, 并有网友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吃海参了....
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 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 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声誉和形象,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含义、表现。
地位: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含义: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表现: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1)自尊: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
(2)他尊: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表现。
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3、肖像权的内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表现:内容: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像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表现:(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
(3)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4、如何维护自身的肖像权?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5、什么是姓名权,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五·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部编版五·四学制)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 治下册(部编版五·四学制)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41页 0078页 0145页 0197页 0256页 0278页 0322页 0407页 0479页 0511页 0538页 0612页 0641页 0711页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加强宪法监督 第三课 公民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基本义务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自由平等的追求 公平正义的价值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公民基本义务》PPT课文课件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公民要履行的基本义务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基本内容 3.增强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老赖”拖欠农民工工资当儿戏 最终还钱获刑
既是军人的神圣职责, 也是公民的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
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 这项义务。
2.我国的兵役制度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第十八页,共三十一页。
《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 结的义务。
《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十二页,共三十一页。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一页。
小拓展
1
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 行为。
2 欠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超过征收法律法规规定或税务机关依照税收
法律、法规规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3 抗税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4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假报出口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经过公开的 合法的程序,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骗取减免税或者出口退税的行为。
义务兵与志愿 兵相结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公民基本义务》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尊重社会公德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提高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难点: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相关条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基本义务?为什么我们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2.呈现(10分钟)呈现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讨论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每组提出几点建议,分享给全班同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作业课件 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2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七条规定: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 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个别同学却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你会用哪些 法律知识去说服他们( A )
①明辨是非,提高自控能力 ②公民应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 坚决不做 ④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2020·辽宁辽阳)小斌等几个15岁的学生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 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小斌等人的行为 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小斌等人的经历警示我们( A )
①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 到法律制裁 ③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会被判处有期徒刑 ④公民在 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四课 公民义务
第2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
1.(2020·浙江宁波)以下能正确反映如图主题的选项是( A ) A.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B.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C.公民要依法履行义务 D.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2.(2020·湖北孝感)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 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由此可见( C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维护规则靠秩序 ④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八年级学生小云按照学校统一安排,在家进行线上 学习。小云爸爸为此准备了一台专用电脑,并提供网络技术保障。妈妈则负责“后勤 保障”,还常常提醒小云按时听网课,指导小云作业。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小云倍 感家的温暖。 (1)小云享有的基本权利是___受__教__育__权_______。 (2)小云父母履行的基本义务是____父__母__抚__养__教__育__未__成__年__子__女__的__义__务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1)(2)之间的关系,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①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②结论: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1课时尊重他人(新课标人教版)优质课件PPT

杭州图书馆接纳拾荒者进馆 被赞最温暖图书馆
有人说,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 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 团温暖你我的火。可见,学会了尊重,不仅可以使自 己成为一个有道德、守纪律、受欢迎的人,也会使我 们获得人生的幸福。
情境一
2 尊重从我做起
当小东准备去参观美术馆时,同学拿着数试 卷请教问题学。
二、尊重他人的必要性是什么?
(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 和社会的尊重;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爱情、友谊、归属感 如:对保护、秩序、稳定的需要 如:身体对事物、温暖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探究与分享 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 不同的看法。
47.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86.金钱损失了还能挽回,一旦失去信誉就很难挽回。 54.成功是一种观念,成功是一种思想,成功是一种心态,成功是一种习惯。 26.坚持最难,但成果也最大。
运用你的经验
体现了对比赛对手的尊重
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体现了对他人的不尊重
一、尊重他人的含义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社会生 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辨一辩 探究与分享
我希望被他人尊重, 因为受到 尊重,心 里感觉很好。
要想获得他人的 尊重,首先要自 己尊重自己。
只有他人尊重我, 我才会尊重他人。
同学之间就尊重的话题相互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 是( )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2.如果说社会是张网,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 )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共17张PPT)

权利内容
提醒
占有权、使用权、 收益权、处分权
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劳动就业和获得 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 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尊重各种劳动
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下从国家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共享发展成果,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人身自由 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由人 身 自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等)
住宅不受侵犯
任何组织或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得违反这一规定 ?
◎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权利
监督权
权利内容
意义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或被选为人大代表 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
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等自由。
2019年
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 监督权;
孝敬父母的义务;
隐私权;
人格尊严权;
监督权;
客观题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孝敬父母的义务; 人格尊严权;
人身自由权。
消费者维权。
消费者维权;
(3分)
(4分)
人身自由权。
(5分)
孝敬父母的义务; 消费者权益;
权利和义务统一; 生命健康权;
维护公共秩序的义 务;隐私权。 (6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明污蔑大江作弊一事,在同学中议论纷纷:
小明的行为只是情 绪失控,以后注意 培养自制力就行了
大伟
小明的行为既不道 德,又违法,是侵 害名誉权的行为
小明的行为违反诚 信准则,只是一种 不道德的行为。
“身正不怕影子歪”、 “和为贵”,我应该主 动找小明谈谈心
小辉
小敏
大江
名誉权
1、含义: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
侵权的表现:
•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 肖像.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 •3.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维权方法:
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 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 回公道。
什么是姓名:
•姓名包括正式姓名、笔名 、 艺名等,它 作为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传达了一 个特定的个性化意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 本 标志 。
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意义: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保障。
3、名誉权的主要表现:
名誉权的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1.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 2.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 3.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人 格 尊 严 不 可 侮 辱
人格尊严权
1.含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 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2.表现: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和他 尊两个方面。 3.具体体现:名誉权、肖像权、姓 名权、隐私权
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后果
人格尊严不可辱,侮 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 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 律责任。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 尊严权
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 严。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有
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的需求。 现代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 人格尊严权。任何人,无论其年长 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 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 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平等地享 有人格尊严权。
什么是姓名权: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 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
侵犯公民姓名权的两种表现形式:
•1.盗用他人姓名. •2.冒用他人姓名
•
维权方式:
•无论盗用还是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被侵权者可以通过诉讼 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谢谢观看! 再见!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 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 法人的名誉。
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名誉权?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 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表现: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 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为什么法律赋予公民保护名誉的权利
1.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社会评 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的名誉者 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 2.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看重名誉的民族,崇尚“ 士可杀而不可辱”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一个好的 名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 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 誉权常常会受到侵害。有时一个诚实的人会被诬蔑 为骗子,以致蒙受奇耻大辱,社会评价降低,精神 异常痛苦。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 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公德、 危害社会秩序。
名誉指的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 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2、良好名誉的作用和好处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 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的名誉者不仅可获 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
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实行信 用审查制度,信用等级达"AAA"的,最高贷款比信用 一般者高百分之三十。上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 保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中 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对个人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 资信良好者最高可贷10万元。
侵害公民名誉权的后果:
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贬低他人人格, 使他人名誉受损的侵权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 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
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课本P39页
你 来 当 法 官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判决?
判决商场败诉,商场 应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 响,恢复名誉,并赔偿一 定的精神 损失。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 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 诬告陷害。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权,不得对未成年 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 严的行为。Fra bibliotek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名誉的定义
人 人 享 有 人 格 尊 严 权
人人享有的权利
人格尊严不可辱
人格尊严权
名誉
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名誉权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肖像
什么是肖像?
肖像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肖像再现了个人 的基本
特征,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
什么是肖像权?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
权和获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