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论与中国文明连续性

正统论与中国文明连续性
正统论与中国文明连续性

〔收稿日期〕2001-09-25

〔作者简介〕王培华(1962—),女,山东文登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古史新论】

正统论与中国文明连续性

王培华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

〔关键词〕正统论;国家政权理论;史学理论;统一性;中国文明连续性

〔摘 要〕正统论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在时间上连续不断和在空间上统一的特点的国家政权理论和史学理论。政治家讲正统,体现了政治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有作为的政治家以统一中国为己任;史学家讲正统,体现了史学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史家不断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正统论是促成中国文明具有连续性特点的原因之一。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2)01-0095-06

一、政治家的正统论

正,即正朔和居正,指国家在“时”和“空”中的惟一合法地位。统,《说文》:“统,纪也。”《方言》:“纪,绪也。”《说文》:“绪,丝端也。”统纪、统绪,即丝端,引申为功业开端;有连续不断之特点,用以说明帝王在世代相继的系统中的位置。

正统论是一种国家政权理论,是通过“统”、“行夏正”、“居中国”而论证国家在历史顺序和现实政治格局中合理合法地位的理论。

政治家讲正统,是争取本朝在历史顺

序和现实格局中的地位。自秦开始,历代政治家沿着推论五德之运和论大一统两个路子来争取正统,以确立本朝在历史序列中的位置,反映了政治家们的政权连续性意识。如秦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

火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1〕。刘邦

“以为获水德之瑞,……袭秦正朔服

色”〔2〕。但汉德理论建设颇为曲折,后人评

论说:“五德之论,始自刘汉,一时之议,三家致别。故张仓以汉为水德,贾谊、公孙臣

以汉为土德,刘向以汉为火德。”〔3〕汉为土

德,即以汉继秦;汉为火德,即摈弃秦而以

95—

汉承继周朝,排除了秦。前者客观,后者主观,但都表现了把汉朝归于历史序列的意识。

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的各民族君主,有讲血统的,但多讲王命及五德终始,以确立国家在历史序列中的地位。晋武帝泰始元年(265),有司奏“晋于五行之次应尚金”〔4〕。魏木晋金,金克木,即晋继魏统。二年,有司奏“大晋……应天顺时,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5〕,亦认为晋承魏,居正朔。刘渊是匈奴冒顿后人,欲效法刘邦和曹操,“兴我邦族复呼韩邪之业”,建国时宣称“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宜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孤今……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6〕,立汉高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刘渊是想通过血缘关系使自己远绍汉绪,排除晋,具有确立其在历史序列中地位的意识。前燕群僚附会三统五行说,以为“燕宜承晋为水德”,而韩恒认为燕应继后赵为木德。但也有人认为燕“侔踪唐虞”,“绍复隆周之迹,侔踪周汉”〔7〕,列于虞夏三代汉晋后赵之序。石勒等“自以为效汤武之革命”〔8〕,但仍需推五德之传来争历史地位。梁武帝对萧子恪等说:“夫天下之宝,本是公器,非可力得。苟无期运,虽有项籍之力,终亦败亡。所以班彪《王命论》……卿不应不读此书。……齐梁虽曰革代,义异往时。我与卿兄弟虽复绝服二世,宗属未远。”〔9〕也是以天命和正统来论证梁接齐之合法性。

南北朝对峙时,十六国君臣中既有奉东晋南朝为正朔的,也有与东晋南朝争正朔的。前者以前秦的苻融、王猛等为代表。如苻融即认为前秦“国家,戎族也,正朔会不归人。江东虽不绝如线,然天之所相,终不可灭”〔10〕。王猛也说:“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11〕他们认同汉晋正朔观念,既有“借王命以自重”的因素〔12〕,以“对于促进统一是有好处的”〔13〕。后者以刘渊、石勒和苻坚为代表。刘渊认为:“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为德所授耳。”〔14〕徐光对石勒说:“魏承汉运为正朔帝王”,“陛下既包括二都,为中国帝王”〔15〕。是公认前秦为“中国”。苻生认为“正朔未加吴会”,前秦济济多士,正朔在前秦。〔16〕苻坚也说:“帝王历数岂有常哉,维德所授耳!”〔17〕认为有德就为“中国”正朔帝王。

北魏于太和十四年(490)讨论魏德。高闾认为帝王宜“以中原为正统,神州为帝宅”,赵、燕、前秦各自为水德、木德、火德,北魏应承前秦为土德,“若并弃三家,远承晋氏,则蔑中原正次之实”〔18〕。以地据“中国”和属土德来确定北魏在历史序列中的地位,大致符合当时北方政局。但是,李彪援引汉弃秦承周先例,认为北魏宜承晋为水德,为中国正朔,排除了十六国在历史序列中的地位。

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金人讨论金朝德运,共有四种看法:不论所继只为金德,继唐土运为金德,继辽水运为木德,继宋火运为土德。后来尚书省奏称:辽据一偏,其无可继;宋有中原,是正统在宋;皇朝灭宋,宋火行已绝,我承其后,本朝合继火德,以为土德。所以于泰和二年(1202)十一月,定德运为土,并诏告中外〔19〕,金朝由此确立了其继宋的地位和历史顺序。

元初,王恽认为应“推论五运以明肇造之始。……今国家奄有区夏六十余载,而德运之事未尝议及,其于大一统之道似为阙然。……若德运不先定所王,而车服旗帜之色将何尚矣?”〔20〕建议讨论德运。其实元世祖年号“中统”即有深意。中统建元诏说:“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

96

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21〕是说要效法《春秋》大一统。至元四年(1267),刘整认为统一天下才为正统:“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年,何谓置一隅而不问,而自弃正统耶?”世祖曰:“朕意决矣!”〔22〕表明元世祖欲树立以统一来达到居中国正统地位的意识。当朝学者认为元世祖是欲以元继宋:“世祖平宋之时,有过唐不及汉,宋统当绝,我统当续之喻,是世祖以历数之正统归之宋,而以今日接宋统之正者自属也。”〔23〕

政治家讲正统正朔,是试图以此来争取政权的合法性,实质也是他们如何看待前朝、本朝在历史序列中的地位。正统正朔意识也是统一意识,对民族发展有积极意义,诸如三国魏、蜀、吴都自认为是正统,南北朝各政权都自谓是“中国”,实际上都反映了统一意识,即要统一中国。换言之,这种正统正朔意识,也反映了政治家具有政权在时间上连续性的意识和政权在空间上展延性的意识。

二、史学家的正统论

史学家讲正统,亦体现了史家具有历史上政权连续性的史识。班彪认为“刘氏承尧之祚……唐据火德而汉绍之”。说汉高祖“其兴也有五,其一曰帝尧之苗裔”,排除了秦,直接尧舜禹汤文武之统。班固也批评《史记》把汉家“厕于秦项之列”,认为“汉承尧运”,故“断汉为代”,著为《汉书》。〔24〕《汉书?高祖本纪赞》编排自尧至刘邦的世系;其《东都赋》则说刘秀“建都河洛……系唐统,接汉绪……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成周隆平之制焉”〔25〕。认为东汉远系尧统,近接汉绪,维持了政治统治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中心地位。班固从史学上排除秦而确立汉在历史序列中的地位,这种史学理论突出了汉王朝的历史地位。〔26〕“断汉为代,实际上是断而不断,不过是把刘氏的刘家政权上接于尧,把汉代当作是尧的统续,而不是厕于秦项之列。”〔27〕

自班固以后,正统论成为史学家们聚讼不息的大问题。史学家讲正统,有的是以史学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争取本朝在历史序列中的地位,有的则是表达对历史上各皇朝地位的看法。班固《汉书》是以确立刘邦为尧之后而确立刘秀的正统地位,形式较为曲折,但这个传统受到后世史家的重视。西晋讨论《晋书》断限依违未有所决,贾谧建议“从泰始为限”〔28〕,承认晋继魏统。左思《三都赋》亦“抑吴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29〕,说明西晋史家普遍认同晋继魏统。东晋时正统观念发生了变化,习凿齿著《汉晋春秋》,又有晋承汉统之论。习氏援引班固之例,认为既然秦朝“不见序于帝王”,那么曹魏未曾为天下共主,不可“以魏继汉以晋承魏”,“汉有系周之业,则晋无承魏之迹”〔30〕,司马氏有定天下之功,以晋承汉名副其实。他是想仿效班氏父子摈秦手法,摈弃三国和十六国,排定自黄帝三代至汉晋的历史序列。

政权并立时期,史学家都重视以正统观念编写史书,争取本朝的历史地位。如南北朝时期史书“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31〕,南北各国“莫不自命正朔”而指斥对方为僭伪〔32〕,南北方都重视自己在史书中的位置。辽金宋元时正统之争再次发生。宋初不承认梁为正统,但欧阳修认为梁有土地、人民和社稷,不得斥梁为伪,这是为了宋的统系,而不得不承认五代为正统。〔33〕欧阳修《新五代史》把契丹附于《四夷传》,稍后,辽朝刘辉上书反对欧阳修史观,“请以赵氏初起事迹,详附国史”〔34〕,并

97

得到认可,这反映了契丹族统治者对于本民族在中原皇朝所认可的史书中之位置的重视。元修辽金宋三史未见成绩,主要是“义例”即三史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有人主张以宋为正统,以辽金为载记;有人主张以北宋为宋史,南宋为南宋史,辽金为北史。现实政治中的正统之争,延展到史学领域,成为史书义例之争。后规定为:“帝纪:三国各史书法,准史记、西汉书、新唐书,各国称号等事,准南、北史。”〔35〕三史各与正统,即承认辽金宋的正统地位,从而承认元续辽金宋的历史地位。但史家杨维桢则认为元应接宋统:“世祖以历数之正统归之宋,而以今日接宋统之正者自属也。当时一二大臣……又以编年之统在宋矣。论而至此,则中华之统,正而大者,不在辽金,而在于天付生灵之主也昭昭矣。然则论我元之大一统者,当在平宋,而不在平辽与金之日。”即史学应该“挈大宋之编年,包辽金之载记”〔36〕,以元接宋统。

史学家讲正统,是试图按其史学理论在史书中安排本朝在历史上政治统治序列中的地位,这反映了史学家的政权连续意识。有些史家著通史,似不涉及本朝地位问题,虽宣称不认同正统,但实际还是有一定的正统意识。如司马光对周秦晋隋唐统一时期,取其年号为纪年;对三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分裂时期,取魏、南朝和五代的年号“以纪诸国之事”,目的都是以此确立宋朝的地位,“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37〕;五代为正统,宋亦为正统。司马光摈蜀、吴、十六国、北朝、十国,承认周、秦、汉、魏、晋、南朝、隋、唐、五代在历史顺序中的位置,足以表现其政权连续性之意识。又如朱熹《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也是为南宋寻找合法地位。

王夫之史论“不及正统”,提出了“治统论”〔38〕。所谓治统,是说统治有时会断绝。“三代而下,吾知秦隋之乱、汉唐之治而已;吾知六代五季之离、唐宋之合而已。”他认为战国、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辽金元是“治统”断绝的时代。刘备不为汉复仇,蜀汉不足为正统;五代君臣不念生民利害立国规模,不当称代。“宋之得天下也不正,推柴氏以为所自受,因而溯之,许朱温以代唐,而五代之名立。”〔39〕但他承认大一统的汉、唐、宋、明“为中国之主,嗣百王而大一统,前有所承,则后有所授,沛国之子孙若手授之陇西,陇西之子孙若手授之天水,天水之子孙若手授之盱眙”〔40〕。因为汉、唐、宋、明都是汉族建立的政权,并且“德足以君天下,功足以安黎民,统一六宇,治安百年,复有贤子孙相继以饰治,兴礼乐、敷教化、存人道、远禽兽”〔41〕。可见,他强调的仍是汉族统治的连续与统一,没有逃出史家正统论思想的窠臼。

三、正统论与中国文明连续性

正统论主旨在连续与统一。连续,着重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政治家讲正统,是确立本朝与历史上某朝发生联系,从而在历史顺序中占有地位,体现了政治家的历史认同感。刘渊从血统上归于汉家系列,这是比较朴素的认同感。汉、唐被归于正统系列,后世都重视吸收其政治经验。十六国各朝君主多阅读《史记》《汉书》,辽、金、元君臣重视《贞观政要》,这是较高层次的历史认同。各少数民族政权,通过正统之论,更具仿效汉族制度的文化认同感。当然,少数民族的汉族文化认同意识不仅有助于本民族的发展,更有助于中国政治统治的连续性。石勒、石虎、苻坚、元宏都重视仿效汉朝的文化制度。苻坚说:“朕一月三临太学,黜陟幽明,躬亲奖励,罔敢倦违,庶几周孔微言不由朕而坠,汉之二武其可追乎?”〔42〕这种

98

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意识,有助于促成地区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使前秦在历史顺序中处于承上启下之地位。刘家和先生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学术传统有力地影响和陶冶了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使他们在政治上也成为古代文明的继承者。”〔43〕

统一,着重现实关系,即一统或大一统。政治家追求统一,体现他们在现实政治格局中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苻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统一天下意识:“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哺。”“今天下垂平,惟东南未殄。朕忝荷大业,巨责攸归,岂敢优游卒岁,不建大同之业!每思桓温之寇也,江东不可不灭。……晋武若信朝士之言而不征吴,天下何由一轨!”〔44〕他还引用黄帝、帝喾、尧征伐不顺,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率从来说明统一的重要。苻坚“平一六合”、“天下一轨”以建立前秦正朔的意识多么强烈!苻坚欲以“统”和“同”,即与前代的联系和空间的扩展而成为正朔帝王,从而确立在历史序列和现实格局中的地位。正统意识使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家把统一作为最高追求目标,有助于促成地方性的多民族的统一;辽、金、元、明、清政治家的正统意识也有助于形成全国性的多民族的统一。“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十分突出的,正统意识是促进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未曾中断的内在力量之一。”

连续与统一的特点,同样贯穿在中国史学发展中。瞿林东教授认为中国史书的连续性特点是中国历史连续性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史家群体的贡献。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一是有史官制度和修史机构作为制度上的保证,二是有众多史家深刻的历史意识作为思想上的保证。〔45〕史家的正统意识是促使史书连续不断的原因之一,史学家为突出皇朝地位在不断编写“一代之史”。自班固著《汉书》,“正史”便成为史学重要门类。《隋书》云:“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一代之史,至数十家。……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46〕这就是说,称拟马、班而作的“一代之史”即皇朝史为“正史”。清编四库全书,以《史记》至《明史》等二十四种史书为“正史”。《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说:“正史,大纲也”;“正史之名,见于《隋志》,至宋而定著十有七,明刊监版,合宋辽金元四史为二十有一。皇上钦定《明史》,又诏增《旧唐书》为二十有三。……薛居正《旧五代史》……与欧阳修书并列,共为二十有四。今并从官本校录,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47〕可见,经乾隆钦定、具“大纲”作用的二十四史是“正史”。论者多《史记》、《汉书》并举,实际上两书地位迥异,至唐,“《史记》传者甚微”〔48〕,“《史记》汉晋名贤未知见重”;“班氏之书,……近代诸贤共行钻仰”〔49〕,地位“与五经相亚”〔50〕,“《汉书》学大兴”〔51〕。班固不仅以“汉接尧统”把汉与历史联系起来,而且不少志传都把汉与历史发展连续性的关系表现出来。《汉书》以一个皇朝为“正统”,符合改朝换代的政治需要,开创了“国亡史作”的先端〔52〕,其后各“正史”多沿用其例,用正统观念把历史联系起来,国家政权被列入“正统”系列而取得了在历史上的联系,并使文化制度也得以延续下来。“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学术传统(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历史连续性的史学传统)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内容的连续性”〔53〕,是中国文明连续性的表现之一。史学传统的连续性,是中国政治统治连续性反作用于历史的反映。

总之,正统论既是政治家、思想家关于国家政权的理论,又是史学家的史学理论。

99

中国人有把自己纳入历史序列和现实格局中的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政治上争正统正朔的强烈历史意识,是使中国历史在政治统治上绵延不断、具有连续性特点的原因之一;以史学争正统的史学意识,是使中国的历史记述连续不断的原因之一。二者共同促成了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2〕〔4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3〕〔18〕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6〕〔7〕〔10〕〔11〕〔14〕〔15〕〔16〕〔17〕〔28〕〔30〕〔42〕〔44〕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陈垣.通鉴胡注表微〔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8.

〔9〕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2〕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13〕〔53〕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9〕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0〕王恽.秋涧集〔M〕.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5.

〔21〕〔22〕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3〕〔36〕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6〕〔45〕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7〕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29〕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中国书店, 1987.

〔31〕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2〕宋敏求.唐大诏令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

〔33〕柴德庚.史学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4〕〔35〕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8〕〔39〕〔41〕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0〕王夫之.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2. 〔43〕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46〕〔48〕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47〕永榕.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0〕刘知几.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51〕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2〕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张国庆】

100

正统论与中国文明连续性

〔收稿日期〕2001-09-25 〔作者简介〕王培华(1962—),女,山东文登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古史新论】 正统论与中国文明连续性 王培华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 〔关键词〕正统论;国家政权理论;史学理论;统一性;中国文明连续性 〔摘 要〕正统论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在时间上连续不断和在空间上统一的特点的国家政权理论和史学理论。政治家讲正统,体现了政治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有作为的政治家以统一中国为己任;史学家讲正统,体现了史学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促使史家不断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正统论是促成中国文明具有连续性特点的原因之一。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2)01-0095-06 一、政治家的正统论 正,即正朔和居正,指国家在“时”和“空”中的惟一合法地位。统,《说文》:“统,纪也。”《方言》:“纪,绪也。”《说文》:“绪,丝端也。”统纪、统绪,即丝端,引申为功业开端;有连续不断之特点,用以说明帝王在世代相继的系统中的位置。 正统论是一种国家政权理论,是通过“统”、“行夏正”、“居中国”而论证国家在历史顺序和现实政治格局中合理合法地位的理论。 政治家讲正统,是争取本朝在历史顺 序和现实格局中的地位。自秦开始,历代政治家沿着推论五德之运和论大一统两个路子来争取正统,以确立本朝在历史序列中的位置,反映了政治家们的政权连续性意识。如秦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 火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1〕。刘邦 “以为获水德之瑞,……袭秦正朔服 色”〔2〕。但汉德理论建设颇为曲折,后人评 论说:“五德之论,始自刘汉,一时之议,三家致别。故张仓以汉为水德,贾谊、公孙臣 以汉为土德,刘向以汉为火德。”〔3〕汉为土 德,即以汉继秦;汉为火德,即摈弃秦而以 — 95—

农耕文明时代;

农耕文明时代;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设计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是一级专项目标2: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这一重要命题,也反映出本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有关知识掌握某种重要的历史道理。要求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空间或不同地域中的不同表现,这是把地理学和历史学核心概念相综合的体现。 本课设计主要是要实现课程标准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本课设计要实现的目标还有: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学生基础学养分析 、学生学习过古代文明的地域分布相关内容,对本课所涉及的古代希腊和先秦时期的中国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准备。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人地关系知识,为学习本课的有关区域在

空间的差异奠定了知识和观念上的基础。 2、学生已经有了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有了合作的方法和能力,基本能够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他们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而且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和将要举行的XX年北京奥运会十分感兴趣。 、学生学习设计思路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闭幕式的表演为学生创设了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情境。为探究学习的开展开个好头。 2、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创设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境是为了使学生能进行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本节课的探究时,学生要进行分组,每小组4人,且要求组内的动手记录发言等角色,分工要明确,角色要转换。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交流。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知道古代希腊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 一、纸的发明 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概况 (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特点: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________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________,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影响: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________的倾向。 答案: 一、1.竹木简牍 2.蔡伦 3.阿拉伯人 4.信息 二、1.(1)司南(2)指南针 2.欧洲 3.方向测定

中国式管理系列课程--人力资源管理VS组织人员发展

1. 哪一个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1. A 成全 2. B 分享 3. C 自律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2.为了使有潜力的人员在组织中到充分的发展, 有效的做法是: 1. A 提高薪酬水平 2. B 扩大工作内容 3. C 建立人员发展部 4. D 改善管理方式 错误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 组织人员发展的策略必须重视阶段性调整 2. B 人员发展要遵循民族性 3. C 要想开发中国人的潜力,一定要从心理上着手 4. D 从事人员发展的人首先要把人当作纯理性的生物看待 正确 4.下列哪种表述不正确:

1. A 一个会带动其他人的人,就是要打动对方的心 2. B 爱管人的人经常会既费神费力又不值得 3. C 一旦把人纳入管理,就会一切公事公办,这样必然留不住人心 4. D 让员工努力工作的最高境界叫做理人 正确 5. 沟通技巧的宗旨是: 1. A 讲道理 2. B 沟通彼此之情 3. C 意图表达明确 4. D 目标一致 正确 6. 在中国式的管理中,哪种属于合乎人性的领导: 1. A 能让大家都自动,而且自己也会因为无为而轻松愉快 2. B 让大家很被动 3. C 让大家不知所措 4.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正确 7.员工有能力而不肯做的主要原因是:

1. A 害怕做错了要自己承担后果 2. B 多做多错多挨骂 3. C 主观没有主动工作的意愿 4. D 以上说法都包括 错误 8.为了做好人员发展工作,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1. A 甄选人员时把握出其不意的原则 2. B 尽量公开处罚员工 3. C 关心员工的生活 4. D 关注员工方方面面的问题 正确 9.哪一个不是做好阶段性调整的有效方法: 1. A 从管人慢慢提升到理人,再慢慢提升到安人 2. B 与时俱进 3. C 循序渐进式调整 4. D 跳跃式调整 正确 10.管人带来的祸害是: 1. A 管人的人经常会成为费力不讨好的人

中国文化史 复习题

中国文化史 一、名词解释(1) 1、文化的概念 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2、汉语史的历史分期 上古期: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园3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是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 中古期: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2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 近代期:从公元13世纪到公元20世纪初,即元,明、清时期。元代是近代前期,明清是近代中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是近代后期; 现代期:从“五四”运动到现在。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最后形成。 3、北方文化区特征: 这一地带是区系类型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重点试点。广义的北方三大块:西北、北方、东北。狭义的北方则东以辽河为界,辽东、辽西各成区系,内蒙古中南部的河套地区和河曲地区也各为区系,西部以陇山为界,陇西属北方区系,陇东属中原区系。又以辽西和内蒙古中南部为中心区系。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宜农宜牧地区,既是农牧分界区,又是农牧交错地带。这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突出表现在:同一时代有不同文化群体在这里交错。如两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两种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曾交错存在。这一地区是中原与北方草原地区的中间环节,在中国古文明缔造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连串问题,似乎最集中地反映在这里,不仅秦以前如此,就是以后,从五胡乱华到辽、金、元、明、清,许多重头戏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 4、“五礼”的所指及内容 传统的观点认为礼分“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见《周礼大伯宗》章) 五礼分述如下: ①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列为五礼之首。祭祀的对象可以是上帝祖先,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林泽、风雨雷电、神鬼怪魔等等。

农耕文明时代;

农耕文明时代; (一)、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设计主要要实现的目标是一级专项目标2: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是尊重人类自己的历史。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这一重要命题,也反映出本课程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是通过学习有关知识掌握某种重要的历史道理。要求认识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空间或不同地域中的不同表现,这是把地理学和历史学核心概念相综合的体现。 本课设计主要是要实现课程标准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本课设计要实现的目标还有:4-2:列举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们在不同区域和特定时期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一)、学生基础学养分析 1、学生学习过古代文明的地域分布相关内容,对本课所涉及的古代

希腊和先秦时期的中国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准备。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人地关系知识,为学习本课的有关区域在空间的差异奠定了知识和观念上的基础。 2、学生已经有了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小组合作,学生之间有了合作的方法和能力,基本能够有序地完成学习任务。 3、学生对所学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他们对于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而且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和将要举行的xx 年北京奥运会十分感兴趣。 (二)、学生学习设计思路分析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闭幕式的表演为学生创设了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的情境。为探究学习的开展开个好头。 2、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本课创设让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情境是为了使学生能进行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本节课的探究时,学生要进行分组,每小组4人,且要求组内的动手记录发言等角色,分工要明确,角色要转换。这样做既能使每个

最新近代科学技术没有产生于文明程度较高的古代中国的原因

近代科学技术没有产生于文明程度较高的 古代中国的原因 科学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科技的现实运用能对科学发展产生强烈需要与动力刺激,而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古代中国?这原因基于以下几点: 1、文化圈的单一。从总体上讲,各种文化的早期原始形态,都是侧重于务实的、经验的层面,但相应地也发展出对这些经验与实际生活的理论抽象与总结,而这又因各种文化自身的原因而有发展程度的不同。而文化圈的竞争与交流则往往可以刺激对那种抽象理论思维的需求。早期的文化圈主要有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及地中海文化圈。前两个文化圈是一个完整的自足的体系,在其四周缺乏可与其竞争交流的同等文化。地中海文化圈则与此相反,这里存在着多元的平行相互竞争的文化,如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犹太文化,这些文化略有时间先后的差异,但都大约在一个较为开放与平等的环境中相互竞赛与交流,不存在某一种文化的完全输出而不输入,这种文化开放态势的发展决定了西方以后两千多年的文化生态。这种具有决定性的文化生态就是古希腊文化与犹太文化在这种竞争中的胜出,前一种文化基于对世界的知性探索,后一种文化根于对生存的宗教超越,这两种态度都孕育着一种科学的精神。当然,一般的观点认为,宗教态度是压制科学的,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只是看现象而不看本质。基督教是排斥其不喜欢的科学,但宗教的超越精神却是科学萌生的沃土,它使人不停留在世俗事务层面,而是在人自身的有限生命之外去探求永恒之谜的奥秘。华夏文化圈在早期也是开放的,如春秋战国之际,在这个区域内存在着诸多政权,在文化上也相互吸纳,但从根本上说,这些不同国家的文化内在精神是同质的,都属于三代文化的遗承。唯有楚国文化与北方诸国文化的差异较大,这个时期文化的多元竞争造成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个辉煌与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最大的一次是佛学的传入,这是两个平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华夏文化的又一次繁荣。但其后,印度文化衰落,中国文化作为一种优势文化,在亚洲大陆成一种优势文化,多输出而很难有真正的文化输入,这样一种封闭的文化独立自足体的形成便势属必然。因为感到无有与自己文化匹敌的优越感必然造成一种天朝大国心态的产生。但相反,地中海文明在进入中世纪后,虽然基督教有一统天下的辉煌,但欧洲不存在统一的国家,到14、15世纪又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如英国文化、法国文化、德国文化、意大利文化、西班牙文化,这些文化又形成一个在空间上并行的竞争态势。

传统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人文环境得出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竞争不断加剧,许多企业和管理人员感到:采用西方的管理模式有时会事倍功半。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管理思想的研究,结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更合理的管理模式,同时对减少管理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着及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程建新、蒋月月从“人的维度”、“关系的维度”、“制度的维度”把握分析了儒家文化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中的作用,指出企业管理建设要推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度、和方法,强调“以诚待人、言而有信、取信于人”的伦理准则。 张鑫莲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多感情,少理性”。她还认为发掘儒家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不能背离世界管理发展的趋势去从零开始一个新的创造。 曾仕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针对中国管理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式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因道结合,依理而变”的人性化管理。 邱晓东指出无为而治实质上是讲一方面要遵循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规律,不要不可而为之;另一方面又强调管理行为的自然而然,要求管理者不要什么事情都要有所作为,要为企业的个体发展提供一个热适度的空间。 菅振荣认为儒家思想对企业积极影响大致可概括为: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积极的入世精神;诚实守信的要求。负面影响可概括为:重义轻利, 模糊了企业的目标指向;趋平心态, 与企业的分配机制不合。 张宣吉讲道企业应当采取“法家制企”(即制度化)与“儒家待人”(即人性化)相结合的思想,制度化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员工的行为,人性化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赵应宗认为“中庸之道”是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法宝,可以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和现状,使之成为企业外向发展的一种策略。“中庸”是“用中”,是同过激偏向作斗争,保持自身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最大特点: (1)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2)中国历史分分合合,合为主流,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1)一脉相承、源远流长(2)包容开放、多元一体(3)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以道学为辅的思想文化传统。这种儒道互补,并且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取舍、充实、更新,使传统文化不断丰富,逐渐培育形成中华民族博大宽容的气度,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举世公认的美好品质。因此,本课程从介绍中国传统哲学出发,涵盖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中医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等传统文化。 2.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强势文化的历史原因 (1)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为文化繁荣奠定雄厚基础 (2)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有利氛围。 (3)国内各民族交流密切,在文化上相互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和亚欧非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4)继承发展了优秀传统文化 3.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 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农耕为主,农业居于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为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需要集体的力量。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集体、强调团结、强调服从的特点,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因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生产的发展又进一步巩固、促进了这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儒学影响了整个世界! 4.从儒学的传播可以看这一点: 鲁文化—中原文化—汉文化—中国文化—东亚文化—世界文化 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的影响不断扩大。说明经济优势造就了优势文化,而随着经济的扩展、交流,强势文化也在向落后地区扩展,形成一种文化交流。 5.根本原因:生产力与经济的落后 外因:西方殖民侵略而强迫带来了西方文化。 内因:一是商品经济发展与封建制度间的矛盾、闭关锁国的政策及夜郎自大的心态等使传统文化陷入困境;二是先进中国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西学探索,使西学深入人心。6.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因素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集体、强调团结、强调服从的特点,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个性、平等、创新等观念是格格不入的。强大的传统,强大的文化惯性,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以来,中国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它一直没有能够成长、壮大起来,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7.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中,又是怎样处理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尝试从哲学角度对他们的做法进行评析。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仍是以小生产方式对抗商品大生产的发展; 义和团用中国落后的文化因素对抗西方; 这都表明了农民的阶级局限性,落后的生产方式无法与先进的生产和先进文化对抗。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33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选择题 1.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答案 C 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帮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解析欧洲“发现世界”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指南针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答案 A 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答案 A 4.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解析从唐到宋的这一变化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说明了火药在宋代被广泛应用于战争。

5.“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分析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解析解题的突破口是理解材料,材料一方面指出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指出古代中国应用科技比西方发达。材料不能体现A、C、D,此三项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科学理论的研究,故答案为B。 答案 B 6.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解析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可排除A、B项;“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主要与领土被金占领有关;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直接得益于当时城市经济繁荣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壮大。 答案 D 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主要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没有深奥不易理解、粗野庸俗的情况。反映了元曲以自然本色为主流这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特点的分析

黑格尔认为,中国的统一不同于波斯帝国的统一:波斯 帝国的包容多样性的统一,而中国则是抽象的统一高善必也说,印度的文化有多样性,而中国则只有汉族的统一文化,缺乏多样性.在我看来,这些见解都缺乏对于中国历史的了解,因而也是不足以说服人的。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特点的分析 一、中国古代文明在时间中发展的特点—论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 约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500年间,人类历史上先后出现了许多灿烂的古老文明。从它们在时间中发展的情况来看,这些文明的连续性颇有不同,中国古代文明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的明显的特色。.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我们可以从政治史和文化史两个方面与其他古代文明作一些比较的探索。 首先,从政治史来看。. 在历史上,文明大体是和国家同时发生的。世界上最占老的文明发生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和三千年代。其中以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文明发生最早,约始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两河流域北部和排尼基地区的文明、黄河流城的夏文明和克里特岛上的爱琴文明,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晚期。 公元前二千年代,在小亚细亚产生了赫梯文明,在希腊半岛上产生了迈锡尼文明。公元前二千年代是青铜器时代的盛世,也是埃及和两河流域古文明的繁荣时期。但是就在这一时期里,印度河流域文明灭亡了(约公元前175。年),克里特文明(约于公元前+五世纪)、迈锡尼文明(公元前十二世纪)也先后灭亡了。 公元前一千年代,铁器逐渐在广大的地区里代替了青铜器,文明也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展开了。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国家,在伊朗高原出现了波斯国家,在爱琴地区出现了希腊诸邦,在意大利出现了罗马国家。在古代世界起过重要作用的国家,这时都出现了。也就在这个时期里,

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明

.

.

.

“中国幼童与美国家庭共同生活,水乳交融,对促进民 族感情贡献良多,影响源 远流长。”“中国幼童留美,首开中美教育交流的先 河,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 运动极具重要性的一页, 弥足珍贵。” ?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 特的接见,与马克·吐温交 往甚密,他们中的五十多 人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 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 理工学院等著名学府。他 们亲历了近代中国的风云 激荡,回国后有的任清华 大学最早的校长,有的成 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 山鼻祖,工程师詹天佑和 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曾 是这批留美学童。 ?1876年,清廷派吴子登出 任留美幼童监督。吴子登 虽支持洋务运动,自身也 通晓英文,但思想不够开 放,且官僚习气严重,对 派留学生常持异议。他一 到任,就将幼童们召来, 严加训斥,并下令开除了 两名信基督教者,引起许 多学生的不满。此外,吴 子登还加重幼童们的中文 课程,突出进行封建道德 和礼仪教育,使幼童们非 常反感,对吴子登的话就 是不听,只听从容闳一个 人的号令。恼羞成怒的吴 子登频频向清廷写奏折, 还给李鸿章写信,讲留美 幼童如何“美国化”,讲容闳 如何放纵幼童,如何目空 一切等等。1881年,吴子 登请求清廷将幼童们全部 撤回,迅速得以批准。从8 月21日起,除少数人抗拒 不归外,首批留美幼童分3 批启程回国。 译书蜂起 ?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 馆” ?1867年,上海—“江南制造 局” ?1897年,上海—商务印书 馆编译所、大同译书局、 译书工会 ?1900年,上海—译书汇编 社 ?追忆当时挟书卷袖纸笔, 徒步往来,寒暑无间,风 雨不辍,汗不得解衣,咳 不得涕吐,病困疲乏,犹 隐忍而不肯休息者,为此 书也。惟是日获数篇,奉 如珍宝,夕归自视,讹舛 百出,涂改字句,模糊至 不可辨,则一再易纸以书 之,不知手腕之几脱也。 每至更深烛跋,目倦神昏, 掩卷就床,嗒焉如丧,而 某金某石之名犹往来纠扰 于梦魂之际,而驱之不去。 此中之况味,岂他人之所 能喻哉! ?华蘅芳《金石识别序》 (1872) ?……迨译至十七卷,余忽 患血痢之症,日夜数十次, 恹恹无复人色。自思所译 之书不可中废,数请友人 代之,皆译言语支离,猝 不易为辞。则心愈忧而病 愈剧。所居之楼俯临大道, 人声喧杂聒耳,不能寐。 时有车马驰过,其声隆隆 然,若触于心而蹂躏其肺 腑也。甫一交睫,则觉高 山巨壑,水陆变迁,其中 鳞介之蜕,奇兽之骨,种 种可骇可噩之物,层间迭 出,纷然并集于前,盖平 日所入于耳,寓于目而又 会于心者,其境界一一发 见于若梦若寐之际,而魂 魄亦为之不安。则余之去 死也几希矣。于是乞假而 归,调治数月,又扶病而 出。…… ?华蘅芳《地学浅释序》 (1873) 经过赤道知冬暖, 渐露青山识地圆, 雄心犹作闻鸡舞, 莫向天涯更惘然。 ?翻译西方数学、科技著作 17种,170多卷 ?著有《行素轩算稿》 ?制造我国第一艘蒸汽轮船 “黄鹄号” ?天津武备学堂、两湖书院、 上海格致书院 天不变,道亦不变? ?在古代的中国,世界被认 为是不变的。黄河如带, 泰山如砺,被视为皇权和 贵族特权万世不移的象 征。高贵者永远高贵,犹 如大山永远不可动摇。 《地学浅释》与戊戌变法 ?康有为(1858-1927),这位 在中国要求实行君主立宪 制度的改革运动领导人, 借参加1895年举办的国家 考试的机会,在考卷上写 下了主张政治改革的“变 则通通则久论”,其中就引 用了泥沙可填海为陆,火 山可喷出熔岩等地质变化 的事例,说明:“至变者莫 如地”。天地都在变化,人 要不实行改革是不行的。 ?1896年,康有为的学生梁 启超(1873-1929)在《清议 报》发表《变法通议》, 开宗明义第一章,就引用 了地质学古生物学的知 识。他说:“法何以必变? 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 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 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 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 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 鸟,飞鱼飞鼍,袋鼠脊兽, 彼生此灭,更代叠变,而 成世界;……借曰不变, 则天地人类时而息矣。 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 也。”对他的老师的见解, 用科学的事实又一次作了 说明。 “器既变,道安得独不变!” ?谭嗣同1896年夏天到上海 时,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专任翻译英的国人傅兰雅 (J.FRYER 1839-1928) 家中,亲眼见到古生物化 石与今天的生物区别很 大,从而感到“天地以日 新,生物无一瞬不新也。 今日之神奇,明即已腐臭, 奈何自以为有得,而不思 猛进乎?”而决心努力学 习新知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 两昆仑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 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 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京师大学堂(1898) 1905年废除科举制 《科学》 1915年“中国科学社” 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成立, 同时创办《科学》月刊, 至1951年停刊,出版35 卷。 “科学救国!” ?“继兹以往,代兴于神州学 术之林,而为芸芸众生所 托命者,其唯科学乎,其 唯科学乎!” ?—摘自《发刊词》 .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习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习心得体会首先我很高兴能够选上杨老师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杨老师的传统文化课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节课不仅仅在于教会你传统文化知识,更在于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生活,如何面对生活,如何更好的生活,让我对自己更加懂得了让自己过的充实,让自己学会了取舍以及洒脱。 记得小时候学古诗,学名著,当时只不过是为了学业要求,为了显示让父母开心。高中时学习孟子论语,只不过是为了高考的要求。当时在我的心中认为这些文化的精华是很高深,但是当时却很少去体会里面真正所代表的意义。只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但却没有理解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么去分辨,最重要的是如何学,如何改,想不想学,想不想改。现在和以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在经历的事情多了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 上这堂课的开始,老师就让我们每人准备自己对国学和传统文化认识和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上去讲讲。在自己的准备和思考的过程中,自己才明白了原来传统文化对我们人手的指导是如此的重要。在比如说我自己讲的《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 1 / 4

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经常缺少主见,总希望依赖他人。很多时候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以前没学到什么。其实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学习的,别人的只能参考,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听但不能信。自己要成功还是要克服自己惰性,从根本上博学了,慎思了,明辨了才能顺利伐舟。还有《论语-学而》中的过则勿禅改,其实一个人不要害怕做错事,没有谁是都不错的。但很少人却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它。我们都只会选择逃避,怕丢脸,总是找一堆的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一个大丈夫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的话,那么他还能做什么呢?我们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一错再错,所以要勇于承认错误的同时,并且学会改正。还有《孟子-公孙丑上》的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自己从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便决定我们要为自己的决定所要承担的责任。不要抱怨什么条件,运气等一些因素不好,这些都是次要的。一旦我们做下了决定,我们就要有接受后果的那些担当,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或许有些东西的优劣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但总有一天我们要承担我们以前做这些事情的后果,好比那句话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不是天要忘我,而是因果。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对我们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图享受,不要现在把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毁了。一学期课当中,通过老师的教授和指导,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四书五经,原来还有如此多的东西。老师的卦象讲解更是精彩。这些枯燥的知识,通过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2 / 4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 ——读《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有感“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们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我们老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的理解。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大核心之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作为一名治黄工作者、特别是战斗在水土保持科研战线上的一员,更应积极响应与践行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履行黄科院的职责和水保人的义务。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注重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环保工作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更应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环保工作,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复兴的伟大历程,代表了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 我们去超市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即使进行焚烧,还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绿色时尚吧。 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气体,有时带有黄褐色,

传统文化与学校管理

传统文化与学校管理 传统文化与学校管理(一) 管理是门深奥的学问,无论是西方管理还是中国式管理,都基于某种管理哲学,而并不像部分学者所说的,西方管理有科学、制度和流程而没有文化,中国式管理有文化而没有科学和规章制度。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对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或者说硬性管理与软性管理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已。 学校管理的四大精髓: 1、学校的文化管理 学校的文化管理分两个层面,即内部文化管理和外部文化管理。内部文化管理需要解决的是内部价值观统一的问题;而外部文化管理要解决的是外部文化认同的问题。 2、修身 儒家思想提倡群体本位和伦理至上,因而强调“经世济民”的人生目标。具体到企业内部,群体本位体现为员工之间的“和”、企业对员工的“仁”和企业对社会的“义”。企业员工强调团队精神,以“和”为本,待人以诚。学校对老师则是要“仁”,强调以人为本。 3、学校的制度管理 韩非在《用人》中写道:“能去贤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万不失,则人力尽而功名立。”意思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依靠一种

客观的标准,不能依靠主观的判断。这实际上为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4、正心 佛家思想奉行克己观念,引导人们戒除“贪、嗔、痴”,以免除无谓的烦恼,影响自身的理性判断。把“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 作为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标准。赛马是看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不相马意味着不以你目前的学历和以前的成绩来评价老师们的优秀与否。 总之,无论是西方管理还是中国式管理,只要能在硬性管理与软性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都会取得不错的管理绩效。而培训学校如果能灵活地运用以上所说的三招两式,必定会利器所至,无往不利。 传统文化与学校管理(二)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儒家文化,除了儒家文化之外,还有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不可否认它里面当然有陈腐的旧质,但那些精华的部分,在现在依然继续闪耀着它的光芒!中国的现代教育管理,植根在中国的土壤之中,与中国的古老文明、传统教育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我们现在谈中国现代的教育管理,当然更是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管理的负影响。 1、影响现代教育的方向,造成教育本性的严重丧失。教育表现为选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班级:09国金(1)班姓名:詹茂开学号:0904020110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管理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包含的儒家、道家、法家等思 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蕴藏着的许多丰富哲学思想和道 理,对我国现代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和借鉴意义。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 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之上的,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 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 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 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以促进我国现代管理的发展。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

关于中国文明形成的思考

关于中国文明形成的思考 缪雅娟 【作者简介】缪雅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关键词】文明形成/洪水/模式 form of civilization/flood/model 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在诸多考古学文化竞相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以夏部族为代表的中原王朝文明的首先形成,应和历史上记载的洪水问题密切相关。中国文明在其形成的最后阶段,社会矛盾冲突的最高表现形式为族群矛盾的不可调和,究其原因,当和中国文明的本质特征即血缘关系的长期存在及在中国文明形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关,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明这一显著特征,就不能从本质上揭示中国文明形成道路的独特性。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Age,Xia clan,representing the imperial civilization of Central Plains was formed first in the course of varied archaeological culture running to civilization competitively,which was related to the flood recorded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At the last stage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highest expressive form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was the irreconcilia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 among clans,the reason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essential characte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hat was the long-standing existance of the consanguinity and the important affection on the fo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If we can't be aware of the character obviously,the specificality of the formative rout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ill can't be disclosed essentially.

2019版历史二轮复习(通史版)教师用书:板块一 农耕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 第3讲

第3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1840年前) 明清时期(1368~1840年前)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的时期,发展与迟滞并存。 1.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2.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小说繁荣,京剧形成并发展,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撞击;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阶段一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368~1644年) 1.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1)中央: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又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后发展为内阁,拥有票拟权。 (2)地方: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 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1)农业:明初制鱼鳞图册以抑制土地兼并;南方出现一年三熟制;发明风力水车。 (2)手工业:南方丝织业鼎盛,苏州、杭州、南京成为著名丝织业中心;官府织造超过前代,民间丝织业生产使用花楼机。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商业: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商帮”出现,徽商和晋商实力最强。 (4)经济政策: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和“贱商令”,实行“海禁”,外贸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3.文化 (1)思想:王阳明集心学大成,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2)科技 ①医学:《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②农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3)文学:适应市民阶层需求的小说兴盛,尤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最为著名。 (4)艺术:文征明以行书著名;徐渭的《牡丹蕉石图》为写意画精品;昆曲盛行。 考法1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明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典例1] (2017·全国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